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时空指南-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的使节李程居和辽国使臣萧朝庆。
    所谓的大越国,就是后世的安南政权雏形了。
    交趾一地从秦汉开始就隶属中原王朝,始终是国内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直到唐末黄巢举兵后各地节度使相继形成**政权,进而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此时的交趾一地还属于南汉管辖,并没有脱离国内的政治版图之外。
    而公元931年,爱州守将杨廷艺攻占交州。南汉朝廷反应迟缓,救援不力,最终只好捏着鼻子承认了杨廷艺为交州节度使。
    结果在6年后杨廷艺又被部将矫公羡发动的军事政变给干掉了,南汉皇帝又捏着鼻子把交州节度使的位置给了矫公羡担任。
    没想到第二年杨廷艺的另一个部将吴权从爱州起兵讨伐矫公羡,矫公羡战败后向南汉求援。还没等南汉的援军赶到,吴权就已经击杀了矫公羡,自立为节度使。
    可是隔年,南汉万王刘弘操领军讨伐吴权,却被吴权在白藤江击败后战死当场。
    此后吴权自以为山高皇帝远,又趁着中原政权交迭频繁而无力干涉,干脆自立为王。立杨廷艺之女为王后,定都古螺,而此地便是原来唐代安南都护府所在。
    七年后吴权亡故过世,遗命王后杨氏的兄弟杨三辅政。
    结果杨三篡位自立,号称杨平王。随即引发了安南地区大乱,相继有十二个地方豪强割地称雄,彼此之间征战不休。
    从公元944年吴权身死开始,直到公元968年丁恒建立大瞿越国,正式称帝。交趾所辖国土从此自成体系,又经历了丁朝、前黎朝后,终于在公元1009年被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了政权称帝,如今已经传位到了第三代的李日尊手里。
    李日尊善于用兵,在太子期间就屡屡出征作战,还每战必胜。
    登基为帝后更是屡屡用兵,当初上表向宋朝称臣而获封郡王名位。
    可是不久后便开始对宋朝用兵边境,抢掠人口和牲畜无数。此后接连作战,始终不曾停息过。如今对占城王国开战,生怕遭到宋朝夹击,连忙又对宋朝修好。
    今次趁着神宗皇帝的长子出生,前来庆贺,实际上却是为了保证和宋朝的友好关系。
    李程居本人精通儒学,又善于交涉,于是作为使者被派了出来。
    结果来到东京城不久便遇到了八妙真人现世,顿时凑过去看热闹,却被深深震撼。
    原先七星道长的消息传开时候,大越国内也有听闻。不过根本没有谁相信,全都以为又是宋廷皇室搞出来的花招。
    毕竟这种前科从宋真宗的身上就开始有了,再出现也不足为奇。
    但真正见到八妙真人的种种神通后,李程居才知道原先七星道长的传闻不假。
    像八妙道长这样的人物,若是能够请去河内拜访皇帝李日尊,想必可以大大加强大越国的声威。
    毕竟此时李日尊每战必胜的名号很是响亮,大越国内也因此升起了强烈的野心。想要一统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而抗衡中原王朝。
    可惜丁阳对于李程居的邀请根本没有半点兴趣,而大越国在他眼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处于某种未来计划的准备,丁阳却也开始考虑是不是顺带着从大理国转过去瞧瞧。
    刚刚结束了和李程居的会面,很快又迎来了辽国使臣萧朝庆的拜访。
    从辽国建立开始,因为大唐已经全面衰落,内部征战不休。中原领地内战火不断,五代十国林立。于是辽国开始成为中原大敌,尤其后晋石敬瑭献上幽云十六州后,更是导致了此后数百年间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失手而随时面临战略性的军事威胁。
    宋辽之间相继发生过数次大战,可惜败多胜少。缺乏战马的宋朝,很难从战略上将军事优势转化为决定性的胜利。
    于是宋辽檀渊之盟后基本和平了下来,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不过随着西夏崛起,宋夏之间连年征战不休,宋朝国力大为损耗而引起了辽国觊觎。导致了辽国威胁宋朝,要求割地赔款。
    宋仁宗为了避免两面作战的恶劣战略形势,不得不派使者委曲求全和谈。
    最终没有割地,而是增加了每年的岁币,并将原来檀渊之盟所形成的“赠与”岁币,改成为“纳贡”岁币的名义。
    实质上虽然只是增加了10万两银子和十万匹绢,可是却输掉了国体上的尊严。
    正是从这一刻起,中原王朝始终不肯放下的正统天朝架子,被辽国打破。
    然而这次的宋辽合议对西夏的外交上打击很大,甚至随后引起了辽国和西夏之间的两场大规模的战争。
    可惜辽圣宗两次御驾亲征西夏都以失败而告终,若不是西夏的国力无法支撑长期战争,不得已向辽国称臣,可能两国之间还会继续以战争状态出现。
    此后辽圣宗身死而儿子辽道宗继位,丁阳正是听到了辽道宗的名字,才很是有些感慨:“耶律洪基,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个叫杨康的儿子。”
    从面见大理国使者段正明开始,就一直产生的各种奇妙情绪再度汇聚起来。
    早就已经决定了将本位面时空彻底变成私家所有的领地后,丁阳对于辽国的存在也是抱有着相当的恶意。
    未来辽宋之间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不如干脆在战争之前去瞧瞧情报也好。
    若说这个理由只是开始,那么当他听说了萧朝庆的最新见闻后,顿时为之一震,甚至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萧大王所言可是当真?”
    萧朝庆还不知道丁阳所问为何,他本意是邀请八妙真人访问大辽京都。
    自从辽宋之间重新签订了合约之后,宋朝将赠与岁币的名义改为纳贡后,辽国朝中就开始以华夏正统自居。
    既然是华夏正统,就应该理所当然的继承汉唐以来的地位。那么八妙真人这样神仙般的人物,怎么能留在宋朝的汴京之内呢?
    毫无疑问,只有去了辽国的上京坐镇,才不负他这一身的神奇本领嘛!
    不过这时候丁阳却已经完全被刚才萧朝庆不经意间讲出来了的某个消息所震惊,根本就顾不上考虑其他。
    眼见萧朝庆还没反应过来,不由追问道:“萧大王刚才说北海有落阳的消息可当真?”
    ~
    。。。
 。。。  

第297章 :所谓灾变
    萧朝庆所谓的北海,既不是汉代的北海,后世贝尔加湖,也不是库页岛北方的海洋,而是位于鸭子河畔黄龙府附近的一个小型天然湖泊。
    经过萧朝庆的解释后丁阳总算是搞清楚了这个地方的位置所在,不过他更关心的却是萧朝庆口中的“落阳”消息。
    “……此事在东京道早就是人尽皆知,本王又岂会信口胡言?”本来萧朝庆就是对这个消息非常的不安,想要问问八妙真人看看是不是有危险。
    自从“落阳”惊变爆发后,很快就引起了周边民众的大规模恐慌,就连辽国皇室也对此一筹莫展。接二连三的请了高僧过去度化消难,却狗屁作用都没有。
    辽国自建立之日起,就是佛教盛行。但随着疆域的逐渐扩大,道教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此次“落阳”灾变爆发后,各路高僧一筹莫展,辽国境内能找的高人全都找了。可却始终没有任何作用,至今还无法消解黄龙府的“落阳”灾变。
    而随着灾变的消息越传越广,黄龙府的骚动已经开始扩散,逐渐向整个东京道蔓延开来。
    辽国朝内已经开始出现了恐慌情绪,高层中流传着不少的谣言。全都在针对目前的皇帝耶律洪基本身,认为是他的某些政策触怒了上天,从而引下来了灾祸降临。
    所以此次萧朝庆来东京城出使,名义上是庆贺神宗皇帝的长子诞生满月,可私下里还肩负有秘密使命,希望可以找到南朝的大师去消解“落阳”灾变。
    毕竟之前有关七星道长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大宋境内各地,还向着境外传播而去。
    假如能有机会的话,耶律洪基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看看能不能从宋廷皇室手中换来几件被七星道长开光了的“圣物”带回辽国。
    耶律洪基已经快被“落阳”灾变搅得心慌意乱,快要乱了方寸。
    说起来,造成今日这个为难的关键因素还是他老爹耶律宗真处事不当。耶律洪基的老爹耶律宗真是为辽兴宗,当年曾经在醉酒时分许诺自己百年之后会把皇位传给弟弟耶律重元。
    虽然酒醒后非常的懊恼,可是却又自恃身份尊贵,一言九鼎,不好意思公开反悔。
    于是直到他临死之际都没有把儿子耶律洪基封为皇太子,只是给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而已。尽管临死前留下遗诏,让儿子耶律洪基继位。
    可是弟弟耶律重元始终对此暗中不满,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最终,在耶律洪基登基8年后,耶律重元准备发动叛乱,袭杀耶律洪基后篡位自立。结果阴谋败露未能成功,被耶律洪基派大军扫平。
    此次动乱被称之为滦河之乱,又以耶律重元的名字而定性为重元之乱。
    可谁也没想到,事情都已经过去了6年多。随着“落阳”灾变的降临,又开始有流言在契丹上层出现。
    大致意思就是说耶律洪基实际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甚至还翻出来了他老爹耶律宗真的死来说事儿——说什么耶律洪基实际上是轼父篡位。
    有关的细节说起来有鼻子有眼,听上去就像是真的一样。
    本来若是平常,这样的流言大家也就是一笑了之,谁都不会认真当回事儿。
    可是挡不住“落阳”灾变就在眼前,这种完全超出寻常人想象的情形太过于骇人听闻。于是这条流言已经越传越广,目前辽国朝中隐隐都有些人心不稳了。
    于是耶律洪基急急忙忙的派遣了萧皇后的哥哥萧朝庆出使宋朝祝贺神宗皇帝的皇长子诞生满月,私下里却肩负着秘密任务。
    萧朝庆本来满腹心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向宋朝皇帝求救。
    毕竟这事儿真要说出来牵扯太广,而眼下宋神宗赵顼又是从继位开始就励精图治,一副要中兴大宋的明君形象。
    辽国的这些隐秘消息假如暴露出来,谁也说不上会不会引发宋朝的其他心思。
    毕竟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宋朝皇室祖辈留下来的夙愿,万一这次宋朝趁着辽国朝局不稳而趁机出手,谁知道会造成什么结果。
    因此萧朝庆也是非常的为难,从进入宋朝境内开始,就四下里打听有名的得道高人消息——可目前流传最广的还是七星道长的信息。
    正在内心焦躁不安之时,不想来到东京城中却赶上了八妙真人现身。
    这个消息对于萧朝庆而言简直不啻为天上掉馅饼,先是仔细观察了几天,确定八妙真人的确与众不同。尔后又开始了精心准备,确定今次无论如何也要说动八妙真人出行。
    只要能够请到八妙真人前往辽国境内黄龙府去出手,想必“落阳”灾变也是不在话下。
    刚才在邀请丁阳的时候,萧朝庆也是按照早就准备好的闲聊,顺势当做说新闻一样将“落阳”灾变娓娓道来。
    当然为了不过分惊动八妙真人,他只是随口提了一下,留作伏笔而已。
    却没想到他不准备第一时间细说此事,生怕将八妙真人听闻后会产生犹豫和动摇。可是丁阳反倒很有兴趣,第一时间就抓住了字眼开始追问起来。
    萧朝庆的心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赌一把,干脆不再隐瞒细节。
    他现在也是想明白了,若是连八妙真人都没办法。那么估计再想找到合适的得道高人去解除灾变,也是没有可能的了。
    既然横下了一条心思,那么萧朝庆再没有之前的犹豫姿态,开始了详细描述这次所谓的“落阳”大灾变。
    “……嗯,大概是去岁年末冬季腊月中旬,风雪大作,天寒地冻,黄龙府北海湖面全部封冻结冰。外面也是冰天雪地,十多年都不曾遇到过这样的暴风雪天气了。据说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冻死了不少人马牲畜。”
    听萧朝庆说起来,似乎对于冻死了不少人的消息习以为常,半点都不惊讶。
    心中大致确定了一下黄龙府的位置,丁阳也只是静静倾听而一言不发。
    那地方位于后世冰城和春城之间,正是后来女真完颜部崛起的大致方位所在。所谓的白山黑水之间,就是差不多指这里。
    再说此时最重要的消息,莫过于有关“落阳”灾变的细节。真的很类似他所听到过的一个重要讯息,可谓干系重大至极。
    萧朝庆小心的偷偷看了看八妙真人的脸色,似乎对于这条消息格外的感兴趣,心中悄悄松了口气,从而继续往下说。
    “……好教八妙真人知晓,那地界原本是渤海国都,其中情形可谓龙蛇混杂,非常的让人头疼。几个异常野蛮的生女直部族,都在左近盘踞。这些生番不服管教,判服无常。是以陛下10年前特意在此修筑了一段长城监视这些生番蛮族,以备不测。”
    所谓的女直,便是女真族了。
    为了避讳耶律洪基的老爹耶律宗真的“真”字名讳,因此特意将女真称呼为女直。
    这个细节丁阳早在来之前,就特意看过史书,还真知道其中的缘由。于是听到这里,不免心中一动,问道:“不知萧大王所说的生女直野蛮部族,其中可有完颜部族?”
    萧朝庆顿时为之一怔,奇怪道:“八妙真人从何得知完颜部落?这确是生女直,不过却也不是什么显眼的部族。”
    不是什么显眼的部族吗?嘿嘿……丁阳笑而不语。
    他肯定不能说,未来再过半个世纪,就是这个目前还不够显眼的完颜部,直接灭亡了你们辽国,顺带着制造了靖康之耻,灭亡了北宋而南宋建立。
    尤其是出河店一战,完颜阿骨打以三千七百人,一战击败了辽国十万大军。顿时引发整个辽国惊恐,所谓“女真满万不可敌”的传言由此而诞生。
    现在完颜部落还不够显眼,虽然一度引起了辽国高层的警惕——在鸭子河畔筑长城,可是却没有真正看清楚其强大的潜在威胁能力。
    既然丁阳不肯多说,萧朝庆有求于人,自然不好再问,只能继续叙说“落阳”灾变。
    “……忽然某一天风雪狂暴,突然间地动山摇。有人看见从天降下了一颗巨大的火球,简直比太阳还要明亮。不知速度有多快,瞬息之间便落在了北海湖中。想那北海湖早已封冻的结实,即便是在上面跑过千军万马都毫不妨碍。
    “可是却在落阳一击之下,瞬间冰层碎裂,湖水为之一干。天崩地陷,周边无数房屋倒塌不说,竟然连同鸭子河畔的长城也随之崩溃坍塌。顿时灰尘四起,天地变色。原本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却即时变成了比夏日还要炎热的天气。
    “周边树木枯草全部燃烧起来,大火直直烧了七天七夜方才逐渐熄灭。可是周边所有的树木早已烧干净了,人畜牲口死伤无算。当地的生女直死伤惨重,而我朝廷大军也伤亡近万。然后整个黄龙府逐渐变了天,竟然冰消雪融,一夜之间从寒冬腊月变成了夏日炎炎……”
    ~
    。。。
 。。。  

第298章 :正统
    其实话说到这里,丁阳心中已经大致有数了。
    从很多萧朝庆所描述的细节来看,估计整个所谓的“落阳”灾变就是那么回事儿。
    而根据萧朝庆随后的叙说,黄龙府以已经干涸了的北海湖为中心,周边几乎赤地千里。尤其这小半年时间过去后,炎热的气温越来越严重。
    周边的植被和草原几乎都一片枯黄,河水为之沸腾汹涌,无论人畜都干渴难耐。
    黄龙府作为辽国境内西部草原与东部丘陵的交汇地带,扼控着松花江两岸和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向来是关外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经历过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乃至以后的蒙古等诸多游牧民族的控制。
    辽国不但在此地设立了行政长官,还专门配备了军事兵马都部司。此外,特意又征调兀惹、铁骊户等部族军马,常驻黄龙府境内。
    何况此地原来又是渤海国的国都,本来就人烟稠密。契丹人、渤海人、汉人、女真人、铁骊人、兀惹人、突厥人和党项人分别都在此杂居。
    可谓是村屯密布,城廓相望,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全都极为昌盛。
    将近40年前辽圣宗太平三年里,据说有云游高僧夜观天象,发现将有土龙出世,必会引起国内大乱,据说位置就在黄龙府的东北部。
    辽圣宗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向高僧求教。高僧建议修建一座宝塔镇压龙脉,保天下平安。
    随后辽圣宗下旨,在高僧指定方位开始修建宝塔。结果修了一半,高僧又声称土龙游移了方位,镇龙脉的宝塔需要修建在黄龙府城之内。
    于是辽圣宗又下令废弃工程,丢下了修建到一半的宝塔,转而重新修建了一座宝塔。
    而此时据说这座八角十三层的宝塔也发生了动摇,当日在地动山摇中摇摇欲坠。
    虽然最后没有崩塌,可是也有多处损毁,目前的态势非常不乐观。
    这可是镇压龙脉的宝塔,对辽国皇室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偏生“落阳”灾变又发生在黄龙府境内的北海湖,于是当初的故事再度被人翻了出来。
    有关土龙出世的谣言也在私下传播,周边部族人心惶惶。交织在目前的辽国复杂政局当中更是纠缠不清,已经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负担。
    原先就对辽国朝廷有所不满的生女直诸部这次损失惨重,却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于是再度掀起了兵锋血雨。就在萧朝庆离开之前,已经得知几个部族掀起了反旗。
    而之前驻扎在此地的大军,因为“落阳”灾变也折损近半,余下的人马也是心慌意乱。
    短短几个月内,黄龙府境内已经是烽火遍天。而且因为“落阳”灾变的影响,补给困难重重。辽军已经吃了几次亏,目前也无法发动大军平叛。
    当然这些内情萧朝庆肯定不会说出来,只是种种局势联系到一起,也实在够让人郁闷的。
    丁阳只是又详细追问了更多的细节,萧朝庆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不涉及到朝廷秘密,几乎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丁阳心中有了计较,可是却没有当面多说什么。
    萧朝庆明显看出来了,急忙追问:“真人可是窥探到了什么天机么?”
    “嗯?”丁阳稍稍一怔后,轻声笑道:“呵呵,倒是略有所得,似乎和我从前听过的一件秘闻颇有几分联系。只是未见其实,也不过凭空猜度而已,当不得真。”
    本来就已经是将他当做最后的希望来看待,此时听到这个回应后萧朝庆瞬间大喜过望。
    要知道有关“落阳”灾变的消息传出来后辽国上层找来了各种高僧探查,却是众说纷纭,谁都不能拿出个确凿无比的说法来。
    而有请各大高僧做法却又全都遭到了拒绝,真正有名望地位的谁也不敢亲自过去尝试。纷纷以各种理由推辞,反正就是不去。
    倒是也有几个二把刀的高人,前往做法事消解灾变。
    可惜这些人本来就是想要借机蒙混了事,基本是以撞大运为行事法则。于是结果可想而知的杯具,没有任何效果不说,连本身都送了命。
    只要靠近灾变核心,据说就会被蒸发掉全身的血肉,从而成为一条白骨尸骸。
    这可不是胡说,而是有血淋淋的证据在。很多人都亲眼所见,也因此这次灾变的效果才越发酝酿严重。
    目前虽然具体消息还被辽国高层严密封锁着,但是估计随着时日推延下来,很难长时间的隐瞒下去。
    终有一天,这个消息会随着时间而传遍天下人尽皆知。
    到时候辽国境内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敢想象。反正目前辽国高层只要谈及“落阳”灾变,全都是谈虎变色。
    此时终于遇到了一个知晓其中情由的高人,萧朝庆恨不得当场给丁阳跪下来恳求。
    反正出使之前耶律洪基曾经私下里给他特别交待,只要能解决掉这次灾变。除了让他退位外,任何条件都可以商量的。
    别说宋朝的岁贡可以取消了,即便是宋廷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至于若能找到高人解决了“落阳”灾变的难题,就算是封为一字并肩王,耶律洪基也是愿意的。更别说什么金银财宝和美女如云了,只要辽国能拿出来的全都可以送给他。
    于是萧朝庆大喜过望下,马上就表达了邀请八妙真人前往大辽上京临潢府访问的意愿。
    “……我大辽上承天命所归,下继大唐气运,地跨南北东西不下万里之遥;精兵上百万而人口无算,牲畜牛马更是不可计数;灭国无数而气吞寰宇,威加海内而四夷宾服;可谓真正华夏中央上国也。以真人不世之姿,天纵英才,吾皇陛下正求才若渴,安能留在南朝?此地虽烟花锦绣,却不是正统所在。但求真人与小王归复上京,但有所命,无敢不从也……”
    自从五代十国内乱不止,尤其后晋石敬瑭献上幽云十六州做了儿皇帝之后,辽国就开始以华夏正统自居。
    尤其宋朝地处一隅,周边四分五裂,而辽国的兵锋却直指西域。于是中亚、西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