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时空指南-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单凭他一个人就想改造整个世界诞生新宋,这辈子全耗在这里都未必够用。
    毕竟不是简单的起兵造反,统一天下后就算是一竿子买卖结束了。
    随后还有更多的事务,才能最终把这个时空位面宇宙建立成他心中所想要达到的程度。
    因此这3600贡献度是绝对不能有一丝轻忽,一定要拿到手里。
    所以下一刻丁阳就抬起头来,也很认真的看着鬼舞:“总要想个办法的吧?否则不能确认目标究竟是不是炎阳珠,找来元清道长也没用啊!”
    “嗯,你不要着急,容我想想。”鬼舞稍稍思考了片刻,不断的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丁阳则等在旁边,心情格外的难以形容,复杂极了。
    突然间,就见鬼舞抬起头来,满脸的笑容:“我想到了,你们不是不能靠近炎阳珠。但却需要严格按照我的办法,然后多一点点运气才行。”
    “哦?鬼舞,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炎阳珠本身的火属性极为刚烈,只有在每天午夜子正的准时那一刻才会陷入本身能量散发的最低潮……”
    ~
    。。。
 。。。  

第313章 在路上

    作为贵宾,丁阳自然是和萧朝庆走在一起。
    而契丹不愧是此时大草原上的霸主,随便拉出来一匹马都极为神骏。
    千年后的世界里,丁阳所骑过的马都是影视景点旅游时候的劣马。哪里比得上眼前辽国贵族所骑的骏马,只是看见都觉得眼前一亮。
    “好马,果然都是好马呀!”连挽车的马匹都神骏无比,更别说萧朝庆的近卫们胯下所骑着的骏马多么风采神骏了!
    一眼看过去,这百十匹马当中居然没有任何一匹马是杂色鬃毛。全都是一水的黑色,最矮的马都至少有150公分的身高和160公分的身长。
    萧朝庆见他喜欢,仰天大笑着许下诺言:“这些马又算什么?我家陛下的王帐之中,好的马数不胜数。等到了临潢府,随便真人放手挑选。”
    “好,那就一言为定!到了临潢府,大王可要为我选几匹好马才是!”
    “草原上的汉子,宁可流血也不会撒谎骗人。真人若是选不到合心意的好马,萧朝庆就把这颗脑袋拧下来给真人做赔!”
    “我要你的脑袋做什么?萧大王也是说笑了!不过我相信,契丹帐下,又岂能挑不出来几匹好马!”
    “哈哈哈,那是当然的了!丝绸、陶瓷和铁器我们不如汉人做得好,可是要提起好马来,我契丹若认了第二,天下间谁敢称第一?”
    这次回程的路途颇为遥远,萧朝庆直接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了丁阳骑用。
    不得不说,萧朝庆的这匹马名叫踏雪,果然是通气乌黑,只有四只马蹄上掩有白色。跑得快了,真是一片乌云下闪烁着雪花。
    丁阳本来是不会骑马的人,在千年之后只是有限的骑过几次马,还都是主要为了游乐。
    通常有人在前面牵着马慢慢走,而他就骑在马上缓缓而行。
    可现在明显不能这么骑马,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马术可都是一绝。基本上都是还不会走,已经先学会了骑马。
    即便契丹的很多贵族都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也都一个个学汉字、说汉语。可是骑马的功夫却谁都没有撂下,即便是汉化程度最深的契丹贵族也是一身的精良马术。
    幸好丁阳每天都不间断修炼玄机气锁的功夫,因此本身的感应非常灵敏不说,身体四肢的协调性也极为出色。
    从歪歪斜斜初学骑马开始,到马上马下几乎如同粘在了一起的状态,仅仅只用了半天时间而已。这种进步速度,顿时就把所有契丹人都吓坏了。
    明明看着早晨开始还不会骑马,可是到了下午扎营的时候已经比谁都骑的好了。
    即便的确是有好师傅精心教导指点,又能随时不断练习,可这种进步速度也未免太过于吓人了吧?完全就是能用肉眼看见在神速进步,过一阵子就是一个新状态。
    加上萧朝庆有求于他,更是不遗余力的亲口指点,或者让帐下马术最好的护卫示范。
    这可都是骑马骑老了的高手,无论吃饭睡觉都能够在马背上完成的那种强人。丁阳从他们的身上,真是学到了不少早已失传了的小技巧。
    从东京城出来,顺着黄河过相州,走大名府,出河间府抵达析津府,算是正式进入了辽国境内的大都市。
    析津府可是辽国南京道的治所,而南京道基本上覆盖了燕云十六州大半,还有一部分划在了西京道辖区内。
    而越过析津府再向北前行,就能看见自古以来所修建的长城了。原本是秦汉时期防御边境的地方,却被石敬瑭双手献给了契丹而成为了辽国腹地。
    一路上萧朝庆始终都是兴致勃勃的在给丁阳灌输辽国的风土人情,自然也少不了要讲述辽国铁蹄的威风凛凛。
    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记性非常好,知识面也非常广博。不管是路过什么地方,他都能讲出来相应的历史典故。甚至是何年何月在这里发生过那些战争,具体当时打成了什么样子,都能说个头头是道。
    丁阳这一路上倒也没有寂寞,跟着使团的行进步伐,增长了许多见闻。
    一路上无论是宋朝的官吏还是辽国的官吏,见到萧朝庆都格外的尊敬有加。
    而踏入辽国境内后,尤其是越过了南京道再往北走。一路上就能经常看见游牧的牧民,还有浩荡的牛羊马匹成群结队。
    在这大草原上行进久了,丁阳都感觉本身的心胸开阔了许多。
    千年之后的很多地方他也来过,可全都是工厂和矿山的开采机器轰鸣声。哪有现在这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况,看着真是心旷神怡。
    越是走下去,丁阳对辽国的认知也就越发的加强了印象。
    原来以为辽国和宋朝鼎力南北,立国两百余年的时间,肯定也是从游牧状态走进了农耕状态。可不曾想亲眼看见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辽国境内不像宋朝境内村庄成片,到了晚间炊烟袅袅。这里有时候走几天时间,都根本就看不见人烟。
    除了大草原之外,还是大草原。放牧的部落很多,种田的农人却很少。
    整体看来,还是属于半游牧而又半农耕的状态。实际上游牧为生的部落远远要超过种植的农民数量,大都还在不断的迁徙着住所。
    有些辽国的城镇,在丁阳看来还不如千年之后的小村庄热闹。
    这些所谓的城镇根本就是用一些木栅栏围起来,勉强凑出个集市而样子而已。别说城墙,有的地方连木栅栏都不全。
    丁阳看的是直咧嘴,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情况。
    可萧朝庆却非常自豪的向丁阳作介绍,何处何处当年发生过怎么样的捷激烈战争。当初辽国的大军,又是在那个部位打败了那家叛乱的部族。
    这里原先居住的部族当初是多么的强大,手底下有多少帐篷,多少马匹;哪里原先占据水草最肥美的部落当初如何如何,又是怎么被契丹给扫平了。
    那个部族的牛好,那个部落的羊鲜美,谁家部族的男人善于放牧,那家部族的女人肢体柔顺,反正萧朝庆始终都有话说。
    本来还觉得辽国这些城镇完全没有文明的气息,可后来随着萧朝庆的介绍,丁阳慢慢也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大草原上的特色,能够用来讲述的全都是铁与火。
    除了抢掠和战争外,根本没有建设的概念。只要有刀有马有人,那就足够了。
    建设的再好,等到水草不够放牧的时候照样是需要放弃掉的。根本没必要建设,整个大草原无处不是可以安家的地方。
    这一路上丁阳也算是见识了这些契丹人的饮食,真心是有点吃不惯。
    大块大块的牛羊肉,就放在火上烧烤。拿下来以后,一人分一块就开始吃。文雅一点的还用刀子切肉,而更多人直接干脆上手抓着连撕带咬直接吃。
    肉块基本都是很大一块,说是烧烤,可实际上根本就烤不熟。
    于是丁阳就看着这些人半生不熟的撕来吃,伴随着吃肉的就是马奶酒或者中原的烈酒。
    一口肉一口酒,顶多再来一些馕饼。也是大块大块的圆饼,每一块都一个篮球那么大。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吃些馕饼。
    总算是萧朝庆还稍微斯文一点,也照顾着丁阳的口味,要求手下把牛羊肉切小块烧烤。但这种粗犷的生活方式,丁阳三天两天的还觉得新鲜,日久天长可就有点受不了啦。
    看着他们就吃这些半身不熟的牛羊肉,好多肉里面还都血红血红的。丁阳终于明白为毛大宋朝野上一听契丹骑兵,就会感到由衷的害怕。
    根据后世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游牧民族长期吃肉类,本身的肌肉就更发达。
    好比千年之后的运动员,他们的营养餐基本就是少量的盐和油搭配,然后以牛肉和鸡肉作为主食,才能很好的保证运动状态。
    丁阳也听说过西餐当中的牛排,似乎全都是以三分熟或者五分熟为最佳状态。据说营养全都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保全。
    若是把肉完全烤熟了,里面的很多氨基酸或者其他铁锌钙之类的营养元素就少多了。
    人家这样吃肉,可是宋朝境内的百姓们却都是吃稻谷和麦子,两者之间的身体素质的确是没法比。就算宋朝的菜肴美味可口,但是只论营养的话还真比不过人家。
    当然以肉食为主,对于健康的长寿来说又是不利的,清淡的饮食更利于健康。
    不过眼下的世界里注重健康保养显然没有意义,平均寿命都很低。丁阳觉得今后他要建立新宋的话,草原上的肉食应该大规模的引进平常人家才行。
    既然吃不惯这些东西,丁艳干脆就从储物戒指里面拿出来各式各样的好东西来吃。
    就算是千年后所生产的速食食品,单论口味而言,也远远要超过这些半生不熟的肉食。
    于是每当丁阳拿出来什么,全都会引起整个使团的惊呼。他也不小气,无论多少都肯定要让这些人尝尝新鲜。
    这一路上,不得不说使团的上上下下都对丁阳十分的尊重。丁阳对待他们,当然也不能不够意思。好酒好吃的,不敢说应有尽有,至少也是五花八门。
    越是走下去,大家对他的态度就越发的敬畏起来。
    八妙真人果然是不同凡响!
    ~
    。。。
 。。。  

第314章 小萝莉

    本来使团的这些人就全都在东京城里见识过八妙真人的神通,仙缘阁外四面巨大的水晶墙壁上,每天都能看见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就算是他们都来自大草原,可那上面每天所播放出来的大草原景象他们也都没见过。
    猛虎、雄狮、恶狼、马群、牛群、羊群、雄鹰、野兔、大鱼和小鱼,这些都没什么稀奇,谁还没见过?但更多其中的细节,却是没有人见过的。
    老虎的交配,狮群的狩猎,鱼群的产卵,乃至于蜜蜂的采蜜和青蛙吃虫子,这都是怎么记载下来的?凡是看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到好奇的!
    更别说八妙真人在仙缘阁中所拿出来的各种好东西,哪怕外人进不去,只能从留影石上一眼看过。但是其中的神妙,依旧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而今八妙真人被凉王殿下要请回上京城临潢府,麾下的儿郎们就没有不为之雀跃的!
    不管之前信不信道士,看见丁阳的那一刻起都满心的崇敬。
    而这位大人物偏偏还是个和气性子,无论对上谁都非常的亲切。说话做事,从来都透着一种亲和力。一路行来,越是增多接触越是尊敬的厉害。
    何况八妙真人随手就还能拿出来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儿不少,吃的喝的,说的唱的,遮风的挡雨的。反正只要是想,就发现没有他没有的东西。
    他所拿出来的好吃的,那真是吃一口就感觉香气从肚子里面直直要冒出来,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吃掉。而他所拿出来的好酒,更是让人一口喝下去浑身爽快舒畅到了极点。
    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法术,就能随手召来神仙般的女子迎风歌唱。
    虽然汉人的话好多听不太明白,可是那曲调和声音,真是想想都让人为之沉醉。
    更别说天上的飞鸟,有些飞鸟实在飞得太高,即便是眼力最好的猎手也望之兴叹。用尽全力射出一箭去,还没到一半就落了下来。
    可八妙真人却不知道从何处摸出来了一个长长的铁管子,只是用手轻轻一指,翱翔在天际的飞鸟就随之落下。
    当然随着八妙真人的动作,也会响起一声响亮的脆响。大家都说这是八妙真人在召唤雷公出手,单证看见掉下来的飞鸟一颗头几乎都被爆开了一半。
    没有大神通,谁能够做到?
    于是还没出长城一线,使团内所有的成员都变成了八妙真人的信徒。
    日间里骑马行路,分明还是第一次的八妙真人短短时间内就超过了使团内的任何一个人——说他骑术第一没有谁会不服气。
    原来还是萧朝庆的爱驹,可是几天后就像长在了丁阳的身上,对八妙真人亲热的不得了。反而是萧朝庆过去了,那匹马爱理不理的,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到了晚间,不光是能在吃饭的时候拿出各种各样的好东西让人解馋,还拿出来了一个巨大的支架,上面有个长长的圆筒。
    透过里面向外看,居然能够看见天上的星星。
    好些人都是第一次看见星星什么样子,直接就被吓趴下到了地上。
    话说,星星怎么都是那样的?上面为什么没有亮光?明明看着都亮堂堂的在夜空里闪光,可为什么往近处看就变成了光秃秃的死气沉沉。
    大家都私下里说,这是八妙真人施展了神通,收掉了星星上的光芒。否则那么亮的星星,看上去还不直接亮瞎了眼睛呀!
    可八妙真人却只是笑,从来也不肯多说。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相就这么回事儿。虽然没有确定答案,可大家都相信这应该就是唯一的答案。
    不光是星星能看见,连月亮也能看见。
    可惜大家都在上面找月宫,却什么也找不到,全都是山。
    桂树呢?嫦娥呢?那只玉兔呢?还有广寒宫怎么全都不见了!
    还是一样,八妙真人从来都不肯解释,只是神秘兮兮的笑。笑的大家心慌意乱,也不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这长长的圆筒不光是能看星星,还能看很远很远的地方。不过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筒,放在眼前就能看见远处的山。
    明明好像伸出手去就能摸到上面的石头了,可拿开圆筒后才发现大山还远得很呢!
    萧朝庆自从第一次看过这个小圆筒后就彻底爱上了,不管多少钱,无论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交换这么一个法宝留在手上。
    开玩笑,有了这个玩意儿简直就等于是有了千里眼。
    无论行军打仗,还是远行迁徙,全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但凡山川地理,就没有看不清楚的地方。这其中能节省的精力和时间,根本就无法用价值来衡量。
    萧朝庆许出了成千匹好马,数以百计的美貌女奴,金银绸缎应有尽有,可丁阳只是笑了笑而已,根本不换。
    换成别人萧朝庆还能利用身份地位压一压,可碰上八妙真人就只能蔫了。
    眼巴巴的看着丁阳手一挥,东西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如同拿出来的时候那样,神不知鬼不觉,来无影去无踪的。
    有时候不仔细想想的话,还真以为自己刚才是不是做了一场美梦还没醒过来。
    随着接触的增多,萧朝庆是越来越坚信:假如落阳灾变可以被解决掉的话,那么除了八妙真人外绝对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本事了。
    心中更是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也建议皇帝把丁阳留下来。
    大辽国只要有了八妙真人这样的高人护持,今后绝对是千秋万代永世绵延不绝。
    还没到上京临潢府,也没见到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可萧朝庆已经许下了承诺:“……小王即便是倾尽家财,也要为上仙您修建一座顶天立地的道观。无论任何要求,只要您提出来,小王想尽办法也要为您满足。”
    丁阳只是笑笑,随口道:“听说令姐萧观音容姿绝世,长诗词,擅琵琶,贫道对她可是仰慕许久了!”
    若不是敬畏丁阳的身份和手段,萧朝贵当时就直接翻脸动手了。
    不过最终也只能是黑着一张脸转头就走,一句话都没有再多说出来。
    但是晚间时候,可能是又想通了什么,竟然私下里过来咬牙切齿的小声道:“家姐毕竟是皇后,真人这话出自贵口,入得我耳,就算是什么都没有了。不过我族中还有一个小妹,唤作萧钰筎,姿容绝丽,尤胜过家姐一筹。今年方才十二岁,尚未许给人家,倘若真人有意,不妨……”
    这下轮到丁阳落荒而逃了:你妹的,虚岁才十二,老子又不是变态萝莉控!
    不过,见见倒也无妨!
    ~
    。。。
 。。。  

第315章 抵达上京

    辽国也学着宋朝册立了五京分置,分别是上京道的临潢府,中京道的大定府,东京道的辽阳府,南京道的析津府和西京道的大同府。
    辽国的五京非但是五道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具有陪都的作用。
    临潢府位于大草原上,据说营建至今也是已经超过160年的古城了。
    来到临潢府的城门之前驻马仰望,即便早已见识过开封府的雄伟壮丽,也不得不对眼前的辽国上京赞叹佩服。
    可能从面积上来看,上京也就差不多之后东京汴梁的一半而已。可是临潢府的形状却呈长方形,与开封府有所不同。
    进去后更是发现了临潢府的辽国特色,城里面竟然又分为两个部分。
    北面的六角形城堡,城墙高三丈,还分为内城和外城,被称之为皇城,专门居住着契丹人和除过汉人外的其他民族。南面则是个正方形城堡,城墙高达两丈,汉人们住在里面,因此又被叫做汉城。
    而辽国的政治特色便是官制分两档,南面官专门负责汉人诸多州县的税赋、军马、交易、建设之类事宜;而北面官则管辖宫帐、部族、各属国之类的事宜。
    所谓南面官专门分治汉人,而北面官专管大草原各族。丁阳也算是见识了很古老的一国两制政治形态,而且还不得不赞叹契丹人因人制宜的睿智政策。
    能够顺利统治大草原200多年,不能不说其中有很多双轨制政策的优势在起作用。
    丁阳已经决定了下来,多走走看看后学习一下,今后他征服了大草原之后也要这么干。
    辽国自称继承了华夏的传承,因此他们连官制都基本照抄了大唐的规矩。
    听着萧朝庆的介绍,丁阳的脸色就始终都保持着很古怪的状态。好端端的你们不去放牧,偏要叫什么翰林、诰命夫人之类的名称,也实在是醉了。
    当然辽国的翰林有契丹文,叫做林牙——辽国灭亡后重建西辽的耶律大石,就是当时的辽国翰林,因此又被很多人称之为大石林牙。
    临潢府很是热闹,往来的人群虽然比不上东京开封府那么密集,可是在大草原上却已经非常出类拔萃了。
    可惜八妙真人的大名尚未传扬过来,丁阳没有受到身在东京汴梁时候的那种欢迎。
    路人们对萧朝庆的兴趣,远远要大过他。不过眼见凉王殿下似乎很尊敬眼前这个年轻人,倒是也有不少人四下打问:“这人是谁?”
    最后还是萧朝庆的护卫亲军很是骄傲的喊了出来:“你们竟然连他老人家都不认识?”
    老人家?分明是个年轻人嘛!那里老了?大白天睁着眼睛说瞎话!
    “哼,这可是南朝东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八妙真人!说其他老人家的师傅,保准把你们全都给活活吓死——那就是在汴梁城踏破虚空荣登仙境的昆仑山一本道七星道长!”
    本来还都有些不明所以,听到这句话后顿时人群中就“哄”的一阵惊叹声散开。
    去年七星道长在开封府闹出来的动静太太,偏偏又只是露过脸后就羽化登仙而消失了。
    于是各种消息都在四处传播,辽国境内也多有听说了七星道长的大名。甚至还有不少人在追着打听这位活神仙的消息,反正是很红。
    这么一介绍,顿时引起了一小阵的轰动效果——还是有不少人没听说过。
    丁阳就感觉特别的蛋疼——他上个身份不过只是小小的露过一次面,怎么偏就这么受欢迎呢?看来还是定位有些不太对,这次一定要补上。
    目前的大草原上,想要出名还是得靠辽国高层的推广,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正好赶上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不在上京,人家出外游猎去了。
    话说听到这个消息真是让丁阳有一种无言以对的感觉,太扯淡了有木有?
    按照萧朝庆的说法,自从辽国之前出现了落阳灾变之后局势就一直不太稳定。这种时候,身为皇帝的耶律洪基还不留在京城,而是出去游猎了!
    到底是长了个什么脑袋,才能有这么大的脑洞敞开来呢?
    不过这倒的确是丁阳有点误会了,后来经过萧朝庆的解释后才算明白过来。
    辽国可不是宋朝,皇帝留在京城当中坐镇,从来都不是最保险的方案。
    因为辽国所统治的是诸多游牧部族,这些部族的位置从来都不曾固定下来过来。总是要追逐着水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