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时空指南-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夏边陲镇守的大将,全都对八妙仙长闻名已久,各满是敬畏之色。
别说丁阳一路上没有受到任何亏待,就连萧达都好生享受了一番前所未有的款待。
甭管是什么人,见到丁阳一行全都敬畏莫名。尤其是百姓们,对丁阳的态度就跟看活神仙没有任何区别——辽国境内的消息很多都传了过来。
但是等到一行人进入西夏国都兴庆府的时候,终于情况生了改变。
原先满是热烈的态度,忽然之间就冷却了下来不说,更是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敌意。
这种境况,登时就引起了丁阳的不满,更是让他心生疑惑起来。
虽说他并没有想着此行收获很多,但西夏国内的异常态度明显事出有因。
经过萧达的多方打探,终于得到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消息。
~
。。。
第0374章:原来如此
萧达虽说也是第一次前往西夏,可毕竟在军中有着深厚的关节,来西夏之前就先理顺了几处关节,今次在西夏境内也还就找到了关系。
相比西夏和大宋之间的连年征战不休,西夏对于辽国的态度要亲近很多。
一来辽国没几个钱,就算攻辽国也无法收获多少钱帛,更多是国库亏损。而攻打富庶的大宋,非但可以在沿边抢掠,还能在战后服个软再换些钱帛赏赐。
二来辽国主力也是以骑兵作战的形式,西夏碰上了只能硬碰硬的强攻。而不像面对大宋。西夏骑兵打不赢还能跑的走,大宋的步兵实在追不上。
因此面对辽国作战失败就是损失,而面对大宋作战失败却可以逃回家休养生息。
就跟打即时战略游戏一样,残血的兵拉回大本营可以慢慢回血,死掉的兵就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好资源生产了。里外里一算,损失可就大了。
因而辽国和西夏的关系亲近,双方军中也有不少贵族相互交流,萧达所借用的渠道就是类似的方便。
经过他一番解释,丁阳很快就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基本上不用怀疑了。
可听完之后,却只剩下苦笑的份儿了:“这么说来,我们之所以受到了西夏的冷遇,居然是梁太后在中间起作用?”
萧达也是苦笑点头:“正是如此,据说梁太后对仙长非常不满。”
此时的西夏,已经不再是当年李元昊时期的大杀四方,兵威震慑列国的时候了。
当年李元昊生性好色,还抢走了太子的未婚妻。话说当年唐明皇李隆基也曾干过类似的事情,杨贵妃本来可是他儿子寿王的王妃。
可李隆基能夺走杨贵妃而没事儿,李元昊夺走太子宁令哥的未婚妻没移氏则遭到了儿子的刺杀。虽然李元昊当时没死,只被削去了大半个鼻子,可第二天就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
而太子也因为弑父的罪名被杀死,权臣没藏讹庞趁机将妹妹和李元昊年仅一岁的私生子谅祚扶上了帝位而登基,借此彻底掌控朝政。
但谅祚以后与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通奸,干脆里应外合铲除了没藏讹庞而重夺大权。并且杀掉了皇后——没藏讹庞的女儿,改立梁氏为皇后。
那一年,谅祚才不过14岁。随后开始亲政的皇帝,开始废黜父亲的藩礼而恢复汉礼。连年征战,想要有一番作为。
可却没想到21岁那年出外作战受伤,回师后伤势发作而就此驾崩。
此时他与梁氏所生的儿子,才刚刚七岁而已。随着七岁的皇帝登基继位,梁氏也作为皇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这是三年前才发生不久的是事情,此时的西夏国政全部操持在梁太后的手中。
梁太后毕竟是女人,即便垂帘听政也还需要额外的政治支援。于是她干脆将弟弟梁乙埋封为国相,一内一外而执掌西夏朝政大权。
“梁太后为何如此行事?贫道不记得得罪过她呀!”丁阳听说了今次受到的冷遇关键在于梁太后,难免很是奇怪。
他和梁太后连面都不曾见过,这么针对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早先听说梁太后颇为美艳,心中还有点小激动,想要见识见识这个勾引到皇帝的女人。
毕竟当时皇帝的妻子是没藏讹庞的女儿,而梁氏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妇。说起来梁氏和皇帝当初也是姻亲,从没藏皇后算来梁氏是皇帝的嫂子。
据说梁氏非但美艳异常,更兼风情卓绝。几次进宫的机会,就把皇帝勾引的神魂颠倒。
当时还是少年的皇帝毫不犹豫和嫂子开始了偷情,后来更是直接铲除了舅舅兼岳父的没藏讹庞全家。
其中固然有没藏讹庞独揽大权,威胁到君权的因素在,可也少不了梁氏的推波助澜。
本来丁阳还想见识见识梁太后的风采,毕竟如今梁太后也还连25岁都不到,正是一个女人最具有风情和美丽年华。
可是万万没想到,还没见到梁太后的风姿卓绝,先见识了对方的狠辣针对。
幸好萧达已经做了多方面的了解,总算是知道了一些内情:“仙长,据说此事的关键在于梁太后信佛,而且十分的虔诚。”
“哈?”这个理由却是丁万万都没想到的,闻言几乎傻了眼。
西夏崇信佛教,这个是丁阳知道的。可是梁太后却因为崇信佛教就对他冷遇非常,却是完全因为他在辽国上京针对天雄寺以及其他寺庙的所作所为了。
根据萧达接下来的叙说,从他所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根本是有人在梁太后的身边进了谗言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据说进谗言的不是别人,就是如今西夏承天塔的主持方丈和尚。
西夏承天塔是20年前没藏太后为了保证她和李元昊刚满周岁的私生子继位顺利而建,共11层高,以“承天顾命”为象征。
以此时的建筑技术而言绝对是一等一的精巧绝伦、规模宏大,从刚刚建成开始就享有“东土名流”和“西天达士”的美誉。
承天寺在这二十多年中始终保持着香火鼎盛,每每作为皇家寺庙而受到尊崇。在西夏国内的地位,和辽国天雄寺,以及大宋的大相国寺相当。
据说几个寺庙之间的和尚们,时常也都有些交流沟通感情。
如今丁阳在天雄寺大打出手不说,还几乎将整个天雄寺一扫而空。不说本来就有交情,仅仅只是兔死狐悲的因素,都难免会出问题。
以萧达所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据说天雄寺覆灭的消息传到西夏境内后,丁阳的名声就已经形成了正负两极。
西夏境内的贵族们对丁阳的神奇还是敬畏有加的,可是和尚们发动宣传攻势后,在很多人心中丁阳的形象也被因此而定位在修罗恶魔的上面固定下来。
梁太后本来就是后宫垂帘听政,偏偏她还是汉人出身,而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
于是她的权威时刻都会遭到国内党项贵族的挑战,总不如旁人来的稳固。
因此当和尚们掀起大规模宣传后,梁太后也不得不表明态度,和丁阳隔绝往来。
“原来如此……呵呵,这还真是有意思!”丁阳听萧达解释完因由后,捏着下巴笑了。
~
。。。
第0375章:兴庆府
正经说起丁阳在上京针对以天雄寺为首的和尚们,倒不是针对整个佛门的影响力。仅仅只是为了萧观音出口气,顺便把耶律洪基的死因栽赃出去。
可落到别人的心中就明显不是这么回事了!
出身道门的八妙真人针对和尚们掀起腥风血雨,毫疑问就是打着宗教战争的主意。
谁若是敢说丁阳没有那个意思,不单和尚们会啐你一脸口水,就连道士们都会打个哈哈笑着把这个话题糊弄过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还看不出来啊?明摆着八妙真人下手这么狠,就是想要干脆利落的将佛门影响力从大草原上一扫而空的手笔呀!
因此上京事件早已经开始持续向周围发酵,并且在很多有心人的心中留下了记号。
佛门和道门之间的相互打压,又不是从来都没发生过。很多时候看似平和,实际上谁不知道彼此之间因为信仰的纠纷会发生无数争执。
南北朝期间,佛门和道门之间的争锋相对太多了。而且其中血淋淋的东西很多,许多规则限制慢慢就转变为人身打击。
到了李唐时候虽然许了道教为国教,毕竟李家特意去追认了个祖宗李耳,自认是道家的不二传人。可佛教并未因此气馁,反而越挫越勇。
经五代十国的乱世,佛门的教义更加适合这种充满杀戮的时代。
无数的杀戮就在身边爆发出来,各种杯具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于是百姓们当然希望,未来可以生活在一个祥福快乐的世界里就好了。
修来生的佛门,恰好符合这个条件。既然寻常百姓无力改变当下的时局,也就只好幻想来生的幸福了。
等到大宋基本上扫平了周边割据力量而恢复和平,已经到了佛门大兴的时代。
尤其佛门的影响力从中原到海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此相比,道门的影响力就弱了许多。就教义而言,道门更追求个人的修为。
没有一个类似佛门的天堂或者净土,又没有往生世界之类的希望,道门作为宗教而言本身就是干不过佛门的。
毕竟每一个传承信徒众多的宗教,都有对美好世界,譬如天堂的描述,还有对惩罚世界,又譬如地狱的描述,然后让大家修来生或者修未来。
反正都是给出一些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好处,引诱着信徒们去向往。
可是道教给出的仙境,却需要花费莫大毅力和心血去修行,一旦失败就是真失败了。
相比佛门吃斋念经这种随便人都可以做的事情,道门对修行的要求可就高多了。又是调息又是炼丹的,复杂的厉害。
道门干不过佛门,也是正常的事情。毕竟宗教这种事情,当然是越能忽悠越好,还要求程序简单,不能过分复杂了。
如今道门虽然还谈不上衰微,但是相比佛门的发展壮大却不可同日而语了。
因此从七星道长现身以来就出现了一股风潮,中原各地乃至周边列国都对道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视。
可佛门也是不甘落后,想方设法的在扩大自身影响力,抵消道门的扩张。
两者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冲突,早就已经不绝于耳。
也就丁阳始终不太关心,因此还不甚了解。实际上双方之间的争斗,很多地方已经发生了死伤。
和尚们本就对道门异常的警惕起来,等听到丁阳在上京的所作所为后,顿时一片哗然。
既然这次丁阳的来访,并不是走大辽的官方渠道,甚至也没有走大宋的官方渠道,那么和尚们当然要想办法将他拒之门外。
道门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拿出有传奇意味的偶像来标榜本身的成就和未来发展。
相比佛门的诸多佛祖永恒不变,道门的偶像却始终都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当中。
只要某位人物成了仙,马上就可以作为偶像标志竖立起来。譬如从唐代才开始兴起的八仙,就是铁拐李、吕洞宾这老几位。
于是丁阳横空出世,尤其随着他在上京城的种种不可思议事件被传扬开来后,相对于民间的信息流传速度,高层一些人则知道的更快更多。
以承天寺为首的西夏境内各个寺院,登时联起手来以各方面渠道向梁太后做明示——暗示已经不好使了。万一梁太后装作没听出来,那不是完蛋了。
无论如何,也不能公开接见丁阳。一旦有所接触,那么整个西夏境内的佛门都会由此对梁太后产生强烈的敌意。
当然话可能没有说到这么清楚的地步,但是具体意思已经表示出来了。
这也是萧达在打听消息的时候,所得知的信息。丁阳判断,应该是梁太后本身也有些不太甘心,因而特意指出来内情,免得丁阳误会。
无论丁阳到底是不是针对佛门下手,梁太后都不希望自身成为道门和佛门的焦点。
“嘿嘿,她倒是好意思,只是委婉的表示一下,就想把自己摘出来。”丁阳明摆着听出来了其中的含义,可是却只是还以冷笑。
林思并不怎么喜欢说话,可是丁阳对他的看重却始终不曾减少。在上京的时候,就曾经着他好生看守神迹勾栏。仅仅是这份信任,就让萧达羡慕不已。
因此在决定追随丁阳以后,萧达就算不想着去和林思作比较,也不愿意始终落在后面距离太远。要立功,自然就要多做事才行。
“仙长,那您想怎么办?只要您一声吩咐,便是刀山火海小人也能闯过去!”萧达直接就拍着胸脯表态,似乎下一刻就要提着刀杀去西夏皇宫。
丁阳轻轻摇摇头:“不不不,贫道可不是不讲道理之人。既然梁太后不想见贫道,那么贫道就去见见她好了……”
“什么意思?”不光萧达没搞明白,就连林思也是满头雾水。
然而丁阳只是笑笑,却根本没有把话说清楚的意思。但是不着急离开西夏的意思,还是隐隐透露了出来。
毕竟来到西夏的首都兴庆府了,若是不好好看看,岂不是太可惜了。
再说这边的党项贵族们虽然大都虔信佛教,可是之前他在上京的所作所为也都落在了大家的眼中,谁还不愿意和他交好呀!
别的不说,就是光凭御剑飞行的那一招,就足以让任何人都不敢小看了。
哪怕是梁太后不愿意大张旗鼓的接见他们这一行人,可也不敢有丝毫的区别对待。
除了没有官方色彩的宣传外,其余一应该有的全都没有任何缺少。而负责迎接他们的西夏官员们,也都每个人笑吟吟的充满和善。
不过相比在辽国上京住在专门收拾出来的**府邸当中,来带兴庆府之后却只是被安排在了一家别院里面。
具体这家别院的属于西夏官方呢,还是归属西夏贵族私人所有,名义上并没有确定下来。
丁阳就顿时明白了,梁太后也是尽量的在玩走钢丝,半点都不敢多有得罪。
梁家在西夏的权势固然很重要,可是她梁太后的性命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类似八妙仙长这样的传奇,还是老老实实的宽待着,别掺和太深进去结下私怨就好。
抵达西夏兴庆府的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中旬,正是酷夏消解,而秋意清爽的时候。
丁阳在千年之后,就是在兴庆府的理工大学中就读。对于兴庆府的熟悉程度,可谓是再多没有了。
然而来到了千年之前,才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兴庆府所在的河套平原向来被誉为塞上江南,可谓是河沟纵横,沃野千里。兴庆府当中,也是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乃至近千个湖泊。
再加上围绕着黄河所修建的几条水利沟渠,更是让整个兴庆府恍然间露出了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姿态。
“哎呀,真是让人怀念呀!这幅景象,可是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望着突然间降落下来的微微秋雨,丁阳颇有几分感慨。
旁边无论是萧达还是林思,包括随身陪同的西夏使者——专门把上次前去大宋东京为赵顼皇长子恭贺诞生的野利仁遇给找了过来——都不太理解丁阳的这份心思。
“怎么,八妙真人以前莫非来过兴庆府?”)利仁遇陪同丁阳的兴致很高。
名义上他不过是以私人身份前来,可实际上每天晚上回去都要向梁太后专门汇报今天丁阳的所作所为,一丁点的细节都不允许落下。
从这一点上他就明白,梁太后冷遇丁阳的姿态仅仅也只是姿态而已。
何况上次从丁阳在上京临潢府的所作所为传扬过来后,他就几次三番的被梁太后召见,事无巨细的问起他在东京城的所见所闻。
很多细节更是揪住了,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追问,彰显着梁太后的兴趣。
原本他几乎已经认定了这次丁阳再来西夏,肯定是由他出面去迎接招待的。结果却没想到梁太后的态度突然间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最开始的兴致勃勃,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变成了不闻不问。
后来野利仁遇才知道其中有承天寺的和尚们在搞鬼,据说是进了谗言,还有威胁。
去过大宋东京城,对丁阳的了解可谓整个兴庆府中不二专家的野利仁遇很清楚八妙真人的厉害。可是就连他,也不能不在乎以承天寺为首的和尚们的态度。
本来以为这次就没戏了,他之前和丁阳有过一面之缘的经历大概也会被束之高阁。
但没想到的是,等丁阳进入兴庆府之后,梁太后却突然召见他,并且亲自安排了任务——事无巨细的接待八妙真人一行,确保这位大仙对西夏的好感。
就算没有好感,也千万不要转化为恶感——那可是会要命的!
野利仁遇于是便抖擞精神,早早的准备好了,稍稍等着丁阳他们安顿好了就上门拜访。
毕竟是东京城里见过的老熟人了,丁阳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客气的。尤其野利仁遇的一口开封府官话说的比丁阳都要地道,交流起来就更方便了。
听到丁阳的感慨,野利仁遇当然不肯放过任何机会打听消息了。
但他绝对料想不到丁阳的感慨不是针对几年前,或者是几十年前,而是直接勾起了千年之后的沧海桑田心绪。
兴庆府地处平原之上,农业水利都非常的发达。可是千年后因为某些错误的观念,以为能够围湖造田,于是便填充了很多的天然湖泊。
可是却没想到良田虽然开辟了不少,但是气候却日间变化干燥起来。
原本塞上湖城当中,有着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天然湖泊。本身气候颇为湿润,但是围湖造田多年后,逐渐却开始了沙尘暴肆虐。
一年到头雨季变得越来越少,降雨量不断的下滑,干燥的气候反倒占了上风。塞上江南的环境,逐渐变成了黄土高坡的主流。
丁阳的感慨,就是来自于此,
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涉,果然还是更多的造成恶劣后果。
听到野利仁遇的问题丁阳没有回话,反倒将头抬起来亲自去感受雨滴的凉意。
这样的好地方,留在西夏的手中除了不断制造战争外,当真是没有更多的用处了。
反倒是大宋得到了这片土地后,完全可以借此为基地向整个西域扩充影响力。不敢说尽数恢复当年唐时西域都护府的疆域领土,也能至少将大宋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中亚一带。
而那个地方,正是东方和西方的重要交流枢纽。
想要将本位面建立成他所独有的世界,那么中亚整个要害部位就绝对不能放弃。
由此,西夏也就必须成为大宋手底下第一个铲除的对象。梁太后今次的冷遇,恰恰给予了他一个绝佳的借口。
而梁太后以汉人的身份秉政西夏,本身就在党项贵族心中名不正言不顺,留下她更能给西夏带来各种内耗。
不过,也不是完全就要忽视掉今次梁太后的所作所为,应该给她留点念想也是丁阳早就决定好了的计划。
嗯,今晚月黑风高,正是实行整个计划的最佳时间呢!
~
。。。
第0376章:皇宫闹鬼
西夏当初立国之时,李元昊尽数废掉了汉礼,继而恢复了胡礼为国家法度。
其一当然是为了表明自身的独立性,与中原王朝划清界限;其二则是也有说不出来的实际苦衷,华夏的礼仪是很好,但是非常费钱的!
华夏者,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曰夏。礼仪之邦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想要达到礼仪之邦的程度就需要花大钱,没有钱是肯定当不得华夏称谓的。
西夏本身的国力也就是勉强自保,根本无法达到华夏的程度。甚至别说西夏了,就连辽国幅员辽阔,也照样没有大宋有钱。
想要维持汉礼,那就需要拿出足够的资本来支撑。
没钱,还是过胡人的生活比较节省。华夏嘛,还是洗洗睡吧!
可是等到李元昊的儿子继位亲政后却开始废黜了胡礼,羡慕汉礼的他开始推行汉礼。毕竟大宋足够富有,因而华夏的生活习惯也就被当做了文明的标志。
不过他亲政的时间比较短暂,然后就死于箭伤,所推行的政策也就没有支持。
等到他老婆梁太后垂帘听政后因为本身的非党项族属性,又逼不得已开始废除汉礼,恢复胡礼——借此以表明自身与汉人血脉的割裂。
因而在西夏的皇宫里面,也是以藩礼规矩为主,并没有实行大宋的那一套。
丁阳潜入皇宫,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少工夫。防卫固然也算是很森严了,可再森严也根本无法阻挡丁阳的全力发动。
当晚,梁太后在见过野利仁遇后,刚刚休息不久便失去了意识,睡得格外昏沉。
虽然很是昏昏沉沉,但却依旧感觉到睡梦中似乎被人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很久。便是未曾醒来,也难免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
说来更是让她有些很不好意思的是这一觉睡得很沉不说,当中还做了个极为荒诞的梦。
在梦里面,也不知道是她跟谁,反正缠绵到死,一直是索求无度。
自从丈夫在3年前死去,梁太后这几年的时间里始终都处于某种空旷状态之间。并不是她不愿意找个情人,实际上也的确找了个情人来着。
可是毕竟刚刚垂帘听政,独掌大权,西夏国内还潜藏着不少的反对力量。以梁太后对于权力的热衷而言,根本就不在乎生理上的需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