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拇鸶础�
外国记者们基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尽管自秋瑾以下,许多中国媒体的记者有些不满意。记者们认为记者会虽然只有八十分钟,但信息量极大。记者们普遍认为。这位突然占据媒体头条的龙谦将军允文允武,表现出极为卓越的军事政治乃至外交素质。蒙山军有这样的统帅,是大清帝国的大不幸。
招待会高调亮相后,龙谦任命王明远兼任广州警备司令,一面稳定后方,理顺后勤补给通道,一面抓紧整补他的第三师,确保北伐大军后方无虞。
8月3日,完成整编集结完毕的封国柱第一师已跨出韶关,其前锋阎树林第一旅正式进入湖南,正式拉开了北伐的大幕。憋了一股劲的第一旅像脱缰的野马开始奔腾咆哮。8月4日占领宜章,8月6日攻克郴州,第一旅每日前进路程在50公里以上。
因封国柱第一师进展神速,龙谦旋即带领总参机关移驻韶关,建立前进指挥所,就近指挥北伐战事。
关内外各派势力密切关注地中国急剧变化的局势,8月10日,德州战役正式爆发,而这一天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同盟会会议上,同盟会内部的几派发生了严重冲突。
国内大变突生,令因武装起义的连续失败而倍感沮丧的同盟会领袖人物精神一震,意识到同盟会的机会来了。
但机会在哪儿,同盟会的首脑们却发生了严重分歧。需要说明的是,逃脱了蒙山军追捕的黄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日本。但由于极度的疲倦而病倒了,未参加8月10日的会议。
本来准备再次到美国为同盟会募集资金的孙文因国内巨变而取消了行程,8月10日的会议当然由总理孙文主持。
会议一致认为龙谦起兵反清给革命大业带来了机遇,应当抓紧在国内进行布局,但是,在行动方向上,同盟会出现了三种声音。
前文已经讲过,同盟会实际是三派反清势力的组合,孙文的兴中会,主要是广东派。黄兴、宋教仁的华兴会,主要是湖南派。还有就是章炳麟、陶成章的光复会(秋瑾属于这一派),主要是江浙派。迫于清廷的压力,三派联合而成同盟会,实际上内部一直没有彻底得到整合。
自1906年湘赣边界会党起义之后,同盟会组织的一系列武装暴动在龙谦部主力南移后无一不以惨败告终,损失惨重。这导致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广东派的力量极大削弱和由之而来的内讧。
首先是以陶成章为首的光复会与同盟会分裂。本来,光复会的第一领袖是章炳麟,其人于1906年6月在上海出狱,到了日本,受到同盟会会员与留日学生的热烈欢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改由章炳麟主编。当时,在同盟会内,除掉孙中山,黄兴,章炳麟也是有声望的领导人,尤其是章,因为其学识渊博,在知识界享有极高的威望。但章炳麟因不满孙文日显霸道的作风,章炳麟于1907年离开了同盟会回国了,一面研究他的学问,一面撰写一些时评文章。章走后,浙江人陶成章成为了光复会这一派的首领。孙文长期在外面飘泊,1907年底对孙文不满的陶成章在东京鼓动了一些同盟会员,主张召开大会,罢免孙中山的总腊务,推举黄兴继任。但与黄兴走的很近的主持同盟会日常事务的刘揆一却不赞成这一做法。所以陶成章的提议并未实现。但裂痕已经产生。1908年陶成章与光复会的一些人到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各地活动,重新整顿和恢复光复会的组织,明确表示反对同盟会的领导。这种情况下,陶与孙是不能再合作下去了。
其次就是长江流域各省的同盟会会员对孙中山致力于在华南发动起义不满。1907年秋,他们在日本组织了“共进会”,虽不算是脱离同盟会,但事实上已是与同盟会并行的组织,他将同盟会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四句话中的平均地权改为了平均人权这样不伦不类的口号,再次印证了龙谦所言的平均地权口号的不合时宜。而其组织形式依然延续了会党的“开香堂、结盟入伙”的办法。也证明了其落后性。
孙文为首的广东派认为。随着龙谦北伐主力进入湖南,两广将再次出现真空。有利于同盟会在两广的活动,主张继续以两广为目标进行“革命”。胡汉民、汪兆铭是这一主张的支持者,但孙文的主张立即遭到了陶成章、谭人凤及宋教仁的反对。特别是宋教仁。毫不客气地指出。由于龙谦军事集团断然与满清决裂。而且打出了建立“共和民主之新中国”,完全值得我们与之合作。现在大家又站到一条战线了,反清成为了共同的目标。怎么能去龙谦的大后方搞起义呢?这不是帮满清鞑子吗?这样做让全国百姓如何看待同盟会?
宋教仁的责难得到了谭人凤的支持。谭人凤认为龙谦部前锋已出韶关,兵锋直指衡阳,可见他是以武昌为战略目标的。我们要抢在他之前在武昌动手,这两年我们一批同志成功打入了第八镇新军部队,在武昌也建立了文学社等组织,具备举事的基础,而满清鞑子的注意力已经被龙谦所吸引,这就给我们举事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主要力量投入武昌,假如我们在龙谦大军逼近武昌之前夺取武汉三镇,将形成可以与龙谦对话的局面,一方面给清廷以严厉打击,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的力量。不然,将来我们在国内将无立足之地!
关键在后一条。
谭人凤的潜意识里,龙谦暴露了如此庞大的实力,反清必成。满清垮台后的政治格局才是同盟会应当关注的目标。当然,谭人凤的主张是与龙谦军事集团建立统一战线的。
孙文闻言勃然变色。未等他反驳,陶成章开言道,我倒觉得在江浙举事更为可行。为什么呢?龙谦攻击目标指向武昌,必然无暇顾及东南。同时也将清廷的力量吸引于长江中游了。江浙成为了真空,而且,最近在上海爆发的橡胶股票危机有蔓延态势,对钱庄票号已是极大的打击,因此更为我们举事创造了条件,我认为,应当在江浙干。
胡汉民知道孙文的心思,开口道,诸位,在确定行动方向前,我们先得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龙谦是个什么东西?他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三年来,龙谦手上沾了我们多少血?怎么能图谋与他合作呢?
“就是这个问题。龙谦跟满清一样,都是革命的死敌!”孙文叫道。
“我不同意。”宋教仁说道,“龙谦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现在不是了。我们的目标是推翻满清,建立民国,龙谦也在干着推翻满清的事,我们总不能和满清联合吧?那样岂不是更无颜面见九泉下的烈士?”
“钝初说的是。从前是敌人,现在未尝不能做朋友。”说话的是陶成章。自意外获悉秋瑾尚在人世,而且出任蒙山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陶成章对龙谦集团的观感自然变了。
孙文脸色铁青,“既然如此,同盟会解散好了。有力量可以另组一党。”
宋教仁闻言大惊,“此话怎讲?”
孙中山冷声道,“党员肆意攻击总理,没有总理安有同盟会?”
谭人凤立即反驳,“会议研究,当然要畅所欲言,我不过是提出自认为正确的主张,如何便成了攻击总理?”
“不服从我就是叛党。”孙文叫道。
“你既然这样说,随便你吧。”谭人凤愤然离席。
8月10日的东京会议造成了同盟会的分裂。事后,谭人凤、宋教仁不听黄兴的劝告,决意在长江中游开创一番局面。为此,同盟会中部分会成立,立足武昌策划行动了。中部分会带走了同盟会的大半力量,连九死一生逃出生天的刘道一也加入了。
而陶成章执意在江浙发展,光复会的残余力量将目光转向了东南。
坚定支持孙文的还是广东派。鉴于同盟会的现状与孙文的强烈要求,同盟会“正宗”部分正式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以孙文为总理,并且建立了执行机构。但他们也清楚,对付龙谦控制下的广东,怕是要比满清统治下的情形更难了。黄兴、刘揆一这两个华兴会首脑既不赞成孙文的主张,又痛心于同盟会分裂,夹在其间,十分为难。
为表示继续支持孙文的革命大业,黄兴、刘揆一最终还是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8月10日的东京会议事实上宣告了同盟会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孙文这位性格坚定一手掀起反清浪潮的领袖从此淡出历史舞台,是历史局限所致。他始终要求同盟会内部无条件服从他,就像臣民臣服皇帝一样。他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现代政党中领袖与党员的正确关系,究竟是先有领袖再有政党还是先有政党再有领袖,以及政党的领袖是怎样形成的。他始终没有意识到,个人在历史洪流既以形成后的作用问题,正是因为他长期远离斗争一线,才导致了其在组织内的威望下降。而最为关键的是领导权的问题,自龙谦打出反清大旗,孙文已经认识到,反清的主导权不在自己了。这将导致在满清垮台后的中国权力格局中无自己的一席之地。助清抗龙不妥,助龙灭清心又不甘,背后不能说没有权力**作怪。(未完待续……)
第十六节东北局势一
吉林“变天”其实是在广州举事的前一天。因为发现了巡抚衙门的异动,在联系不上广东总部的情况下,鲁山表现出了极为罕有的勇气和担当,断然下令抓捕自巡抚朱家宝以下省府主要官员,接管吉林城防,并派出飞骑通知长春厅程二虎及驻吉林、黑龙江交界双城堡之石大寿各部立即动手!
吉林经过短促的激战被蒙山军北方军占领,这天是7月27日晚,严格计算时间,此刻正是王明远劝降周馥的当口。所以,首义的荣誉应当记在吉林而不是广州。这是一桩历史公案,以至于二十年后有人为吉林“翻案”。
好在次日鲁山即收到了广州举义的通电,这下子不用担心打乱龙谦的步伐了。所以,吉林甚至先于山东通电响应广东。
有意思的是,全国乃至世界都因三省“叛变”举事而乱成了一团,主要策划者龙谦却仍在走广西奋力赶回广州的路上。
事变前得到电报通知的吉林巡抚朱家宝最终还是没能逃出来,已经出城的朱巡抚在次日下午被第十八镇骑兵标,哦,现在是蒙山军第九师骑兵团蒋存先团长截了回来。心下凄然的朱家宝喝住了准备抵抗的标营,心知绝不是人家对手。
“如要杀戮,朱某一人当之,请蒋标统放过我手下的兄弟!”朱家宝喝道。
“朱大人何苦如此?鲁司令绝无加害之意,若是归顺我军。以后多有借重之处呢。”蒋存先见朱家宝知趣,心里也高兴。下令解除跟随朱家宝逃出城的百十名骑兵的武装,“各位兄弟暂且委屈一下,只要不做无谓的抵抗,我军绝无加害之意。跟我回城吧。”
十八镇发展至今,朱家宝其实功不可没,此公一直将十八镇视为自己的武力,多方培植,没想到一直是养虎遗患。
“鲁司令?”朱家宝见蒋存先态度和蔼,心里安定了许多。
“陆统制官真名鲁山。早就是我蒙山军副司令。这次我家大帅举义广州。已委任鲁山为蒙山军副总司令兼北方军司令官,我不称其鲁司令,称呼什么?”
渴望战争渴望南进回乡的北方军诸将早已盼着这一天了。自上月底接到总部成立及部队整编的电令,整整憋了一个月!
听了蒋存先的话。朱家宝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
不过。朱家宝拒绝了与蒙山军的合作。此人并无与北方军诸将的仇怨。所以,他未收到任何的虐待,只是被软禁于巡抚衙门后院他原先的住宅。鲁山亲自下令不得惊扰朱家宝的家眷,除了失去自由,这位巡抚活的好好的。
但吉林的其他官员就没那么运气了。吉林巡防营统领,吉林知府以下共计二十一人被杀,家产籍没入军。这些人都是被认定满清的死忠且对十八镇多有刁难者,包括因在军费上对十八镇多有刁难的吉林藩台。
难以避免的武装冲突导致了吉林、黑龙江两地上千人死伤,其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吉林、长春等城市的百姓。在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下,这个代价不算大。
基本控制吉林主要城市已是数天之后了,根据事前制订的计划,石大寿第十师将先攻击黑龙江,占领齐齐哈尔,解除黑龙江之清军武装,使南征无后顾之忧后,再行南返,秘密集结于昌图厅一线,然后担负北方军右翼迂回之战略任务。
十八镇受制于武器及人员两方面因素,两年来扩张并不快。在“7。27”之前,北方军按照总部指令,已秘密完成部队的整编,计有两师四旅共计十二个步兵团,三大一小四个骑兵团和两个炮兵团。
鲁山为首的北方军首脑在确定领受的攻占奉天及山海关,牵制北洋减轻山东压力的总任务后,反复研究,制定了兵分两路南征的计划。
最先的计划是兵分两路,由第九师自吉林东进海龙,然后沿大路南下辉南,沿着辉南、清源,翻越铁背山直趋抚顺,从东面进逼奉天。而以第十师沿昌图、铁岭大路南下奉天,两个师合力夺取奉天后,再西进锦州,攻击山海关。
在接到总部最新的敌情通报后,获知北洋第六镇有东出奉天之迹象,北方军认为原计划不可行了。两个师分东西配置,彼此不能呼应,如果第六镇及第二十镇合兵,力量将强于第九或第十师。这样就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因为总部及情报处一再警告第六镇绝不可轻视。鲁山决定修订原方案,放弃从辉南清源西攻奉天的路线,将步兵集中于第九师后,由自己亲率经加强后的第九师沿昌图、铁岭直趋奉天,吸引第六镇主力东进,虚空辽西走廊后,将骑兵集中于第十师,自长春出发,过康家屯,穿过科尔沁左翼前旗,经都鼻尔城(今彰武)、阜新、义县直下锦州,绕一个大圈子,抄第六镇后路。鲁山判断,第六镇给养来自关内,锦州一失,关外北洋两个镇顿成孤军,仗打到这里,胜利就向自己招手了。
这一计划得到了北方军诸将的赞同。性格保守的邓清华率参谋处反复推演后也同意了该计划。该计划制定的基础是,九师在加强为三个步兵旅及大部分炮兵后,即使单挑第六镇和第二十镇也未必输。而主要为骑兵的第十师攻击路线人烟稀少,困难在于给养补充,好在现在季节好,马匹可以就地觅食。即使十师打不下锦州,或者第六镇不离开山海关,十师出现在山海关前对于第六镇亦是绝大威胁,那样,九师将顺利击败第二十镇占领奉天,总部的战略意图已基本完成了。
龙谦为了图谋关外,自1903年“白岭支队”出关。选派的都是手下最优秀的将领,鲁山、范德平、邓清华、程二虎、熊勋、盛光、石大寿、蒋存先、商凤春、许公持、丁小富,无一不是一时之选。
而且,第十八镇战斗力很可观。这是蒙山军唯一一支打过近代化大战的部队,经过1904~1905年奉天会战血火考验的北方军将领,对于大兵团作战比山东军乃至南方军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北满驻扎期间,鲁山主要的任务就是剿匪,几年来将盘踞吉林、黑龙江的马匪山匪清剿一空,部队多骑兵成为了主要特点,除了作战骑兵。辎重团的马匹也极多。为关内所不具备之优点。即使是步兵,由于参加了连续两年多的剿匪行动,长途奔袭的本领也在南方军与山东军之上。
其缺点一是部队匪气重,纪律差。这点比不上关内两个方面军。第二是未开展彻底的根据地建设。缺少群众支持。第三是弹药补给差,没有巩固的后勤基地。虽然这几年在关内特别是朱家宝的支持下建立了几个兵工厂,可以翻装子弹。可以造成分低劣的火**,也可以修枪械,但炮弹造不了,枪支大炮更造不了。第四就是部队不甚充实,由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极为稀疏,招兵甚为困难,其中熊勋第二十五旅,程二虎第二十八旅按照总部编制算是满编了,范德平之二十六旅,丁小富之二十九旅则缺员严重。尤其是丁小富旅,虽然辖三个团,但每团只编了两个营。
一句话,北方军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从这点看,北方军只有与山东取得可靠的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成立北方军,龙谦只任命了鲁山为司令官,给了两个师四个旅的编制,当然是根据鲁山上报的实力确定的。但没有指定下一级军官的任命,这是对鲁山最大的信任。
在确定南征大计后,鲁山调整了北方军编制,因电台一直联系不上广东,未经批准便宣布了。
1909年8月初,北方军编制如下:北方军司令官:鲁山;副司令官:石大寿;参谋长:邓清华;参谋处长蒋方震;
第九师:师长,鲁山兼;副师长:范德平;参谋长,邓清华兼。第二十五旅旅长,熊勋;二十六旅旅长范德平(兼);
第十师:师长石大寿兼;副师长:程二虎;参谋长:商凤春;第二十八旅旅长:程二虎(兼)第二十九旅旅长丁小富。
直辖骑兵旅旅长:盛光;辖骑兵三个团。
鲁山调整了部队序列,第十师辖程二虎第二十八旅及盛光骑兵旅,由石大寿统领采用大迂回南下。原第十师丁小富二十九旅转隶第九师,由自己统带攻击奉天。第十师炮兵团只携带一个口径57和37的混编营跟随第十师南下,其余转隶第九师炮团。
鲁山不再北满留驻部队,全军南下,一锤子砸出去,不留后手。在省府吉林,鲁山只留了一个步兵营守护军官们的家眷。
1909年8月5日,范德平、程二虎等将领率军南返,与积极筹备南征的鲁山主力会合于长春,8月6日,北方军首脑在长春厅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两日后,北方军兵分两路,开始了蒙山军一统天下之南征战役。
吉林突变,奉天已是风声鹤唳。在接到中枢警示后,已经在奉天巡抚任上干了近五年的唐绍仪整日钻在第二十镇司令部,与统制张绍曾及二十镇主要军官连续开会,商议如何应对东北危局。
唐绍仪后悔来东北任职已经很久了。虽然从知府直升巡抚是异数,但关东虽然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满清中枢对关东的重视程度却很低。而且,关外人烟稀少,即使是算是最为繁华的奉天,与关内通都大邑也无法相比,地域辽阔的奉天省人口尚不足1500万,连上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也不过三千万左右,尚不及山东一省。
经济就更不要提了。
做官嘛,不仅要论级别,而且要论岗位。唐绍仪这个奉天巡抚比起杨士骧的山东巡抚就没法子比,更不要比江苏巡抚了。在唐绍仪眼里,在奉天干甚至不如到山西。去年他曾努力活动平调山西。但没成功。随着袁世凯在中枢的没落,他觉得自己已被抛弃了。
更为糟糕的是十八镇反了!唐绍仪万万没有想到,当初自己跟随从鲁南一路到天津的那支小部队,十年后竟然成为了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当这股力量张开他狰狞的面目,抖落身上的所有伪装展示出其伟岸身躯后,唐绍仪后悔自己没有早日投靠龙谦了。
唐绍仪不是旧式官僚。虽然他是在满清这个官僚体制中成长起来的。有着留美经历,学识见识都远超同侪的他一直赞同君主立宪,甚至是民主共和。当然,君主立宪可以讲。民主共和则绝对不能提。当他看到龙谦“勘电”后。竟然对龙谦(其实是洪粤诚)起草的电文很是赞同!
这几日唐绍仪一直在想龙谦!自认与龙谦有着不错交情的唐绍仪甚至认为,如果自己策反二十镇,凭着这份功劳,在龙谦那里也不会待遇差了。他知道是龙谦对自己评价甚高。也知道龙谦搞经济的本事。更知道龙谦对自己的器重和欣赏。
但手无兵权的唐绍仪却不敢有“从逆”的表示。也不光是他无权调动第二十镇,更主要的是他惦记着袁世凯这位老主公。袁世凯被朝廷赶回了家,现在改投阵营。也不算对不起老袁了。
现在,局势将这位文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他必须做出最后的抉择。
第二十镇是个大杂烩。这支在十八镇之后成立的新军镇理论上算是北洋系武力,因为其第四十协主要来自北洋第六、第四两镇,另外一个协——三十九协却是奉天巡防营整编而成。
现在担任第二十镇统制的是张绍曾,三十九协协统张作霖,四十协协统吴禄贞。
这支被唐绍仪倚重的部队主官,个个心怀鬼胎。
统制官张绍曾心向革命,四十协协统吴禄贞干脆就是革命党。而二十镇实力最强的三十九协张作霖部也是墙头草,观望之心甚重。
四位决定奉天命运的军政主官,在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齐齐抱了别样心思,真是一大奇观。
张绍曾是年三十岁。留日学习军事,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士,专业是炮兵,与靠着真才实学在蒙山军北方军当上了参谋处长的蒋方震算是校友,不过比蒋方震晚一点。他运气好,回国后在直隶编练公所当教官,当今摄政王的两个胞弟载洵载涛都算是他的学生,大概有这层关系,在不太重视留洋军校生的北洋系能够火箭般升迁,回国三四年间便当上了一镇统制。要知道,北洋目前的统制官们的资历哪个不是在军中打熬了十几二十年?!当然,张绍曾接掌二十镇,与中枢对二十镇不甚重视有关。
吴禄贞是革命党,这个我们早已介绍了。但撑起二十镇战力的不是吴禄贞的四十协,而是张作霖的三十九协。
巡防营出身的张作霖在鲁山支队出关时也就是个营长。其起家也是靠了日俄战争这个机遇。鲁山支队根据龙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