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枭-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油来,这十八万两是买命钱,这钱不能省,不过,他要是想白白吃下我这笔银子,只怕也不易,我们早晚都会把笔银子找回来了。”
  “那……”
  “多事之秋,一动不如一静,先等等吧。”范永斗拿起茶盅,又是悠然自得地喝起茶来,好像刚才的一切,对他来说像小孩子捉迷藏一样简单。
  对一个大半辈子都走在刀尖火口的人来说,强大的内心无言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虽说事情压了下去,范家“逃”过一劫,但是大年三十发生这种事,特别一下子乱棍打死四人,几个家庭拖家带口被驱逐,这些负面的消息就像一股阴霾,把范家过年的喜庆气氛都驱走了大半,估计那年夜饭也吃得不是滋味。
  范家的人吃得不是滋味,可是在川兵临时营内,那可是灯火通明、笑声不绝。
  那十八万的横财,陆皓山当即就提了三万两出来,作为福利发放下,就是伙夫都分上一份,可以说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最少的也能拿十两,那些战场表现突出、战功多的,拿得更多,而得到陆皓山歼灭乱世王的消息,平阳知府带领一众乡绅、族老,抬着猪羊、捧着美酒前来致意,那些送来的年货可以说堆积如山,这让陆皓山与一众手下可以开开心心过大年。
  少了一脉相承的亲人,但多了同生共死的兄弟,倒了不寂寞,而出征时众人都做好了在外地过年的打算,再说饲养那么多飞鸽也不是拿来摆设的,江油、广元到四川已经形成一条空中通迅“大道”,从江油发出的信息,如无意外,不出三天就能落在陆皓山的手里,在携带情报的同时,也会把一些信件传递,虽说相隔两地,但是家里有什么事,出征在外的将士还是知道的。
  按照惯例,陆皓山的帐蓬设在营地的最中央,在宽敞的帐蓬内,陆皓山、唐强、赵强常、李定国、大山、孙熊一行十多人,正围着坐成一圈,那张简易的桌面上,有鸡、鸭、鱼、肉等物,除了吃的,还摆了几坛好酒,这些都是平阳知府和那些乡绅送来的,陆皓山借花敬佛,把队中的大小心目都请来,一起吃团年饭。
  顺便笼络人心。(未完待续。。)


276 醉卧沙场

  “定国,给董指挥使准备的礼物送过去了没有?”在吃饭前,陆皓山开腔问道。
  董指挥使就是董剑,陆皓山的顶头上司,全军覆没后,陆皓山把劝早就吓破胆的董剑“坐镇”汾州城,这些天自由行动习惯了,差点忘记这个二世祖的存在,快要吃饭才想起这茬,连忙问道。
  成功剿灭那伙假冒的乱世王后,缴获了大批战利品,为了让董剑安心坐镇后方,也为了维持双方的友好关系,陆皓山在送战报时,也挑了一箱金银财货“孝敬”董剑,办事老练的李定国接受了这个任务。
  “回大人的话,一早就送到了”李定国有些嘲讽地说:“本来还想邀指挥使大人与我们一起团年的,可惜指挥使身边红颜太多,分身乏术,来不了。”
  自己和一众兄弟在前线浴血奋战,而作为主将董剑却在汾州城内花天酒地、左拥右抱,可就是这样的人,还是轻而易举把大半功劳据为己有,一想到这些,李定国就替自家大人不值,说话的也刻薄起来。
  陆皓山闻言也暗自摇头,这个董剑也太不懂事了,从汾州到平阳,不过是一天的距离,又不是让你上战场拼命,就是慰问一下部下、露露脸什么的,可是他连形式也懒得理会,这些二世祖,还真是我行我索,不会理会其它人的感受。
  这样也好,在场的都是自己人,这董剑来了,反而让一众将士放不开。
  眼不见为净。
  “赵功常,巡逻的人安排好了没有?可不能因过节误事。”陆皓山继续问道。
  陆皓山喜欢偷袭,因为这样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战果,对陆皓山来说,兵贵在精而不贵在多,声势浩大不等于战斗力有多强。再说人多那吃饭的嘴也多,喜欢的偷袭不代表喜欢被别人偷袭,陆皓山可不想在这里翻跟头。
  “回大人的话,一早就安排妥当,警戒的范围是三十里,三十里内有什么风吹草动,绝对瞒不过我们的人,大人可以安心吃好这顿年夜饭。”赵功常恭恭敬敬地说。
  “给值勤的兄弟记上一功。”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
  “是,大人。”
  没了后顾之忧,陆皓山倒满了一碗酒端起来。笑着说:“诸位兄弟静一下,请听本官说几句。”
  李定国闻言,中气中足地说:“兄弟们静一下,大人有话要说。”
  看到陆皓山端酒站了起来,又听到李定国的话,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很快,整个营地一片沉寂,除了篝火燃烧时的“啪啪”声和北方呜咽的声音。
  看到众人静下来后。陆皓山笑笑,气沉丹田声如洪钟地说:“诸位,那些大道理我就不说了,估计说得多大伙都反感。大伙说白花花的银子领到手里爽不爽?”
  “爽!”不用排练,众人异口同声地说。
  他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文化水平不低,觉悟更是不高。什么国家大义、民族的大义他们不明白,最看重就是眼前的利益、手里的好处,替陆皓山卖命。在这乱世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还有白花花的银子拿,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这不,文冲千户的士兵个个待遇好,附近百姓家的女儿都愿意嫁给原来不受待见的“穷军汉”,一下子解决了不少单身汉的问题 ,光是这一点,陆皓山就受到士兵们的爱戴。
  陆皓山把手中的碗举起来,一脸正色地说:“今天不多说了,只有一名话,只要你们跟着陆某干,保证你们有肉吃、有银子花,只要一天是我的部下,我就对你们负责。”
  这话说得简单、粗俗,要是董剑、韩文登等人在这里,肯定又得说这些庸俗什么的,可是在一众士兵耳中,那是无比的受用,孙熊第一个站起来,大声说:“誓死追随大人。”
  “誓死追随大人!”
  “誓死追随大人!”
  先是几个人附和,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吼声连天地跟着的附和,一时间声如洪流,铺天盖地扑来,在群山中回荡。。。。。。。
  待众人稍稍平息,陆皓山大声说:“好了,今晚是年三十,大伙今晚要吃好、喝好,一定要尽兴,不过酒要少喝一点,毕竟这是在别人地头,好,来,干了这杯酒,预计明天会更好,干!”
  说完,陆皓山很是豪爽地一口把碗里的酒都喝掉,完了还碗底朝下,以示自己光明磊落,没有偷奸耍滑。
  “干!”
  看到自己大人这么豪爽,一下手下哄然叫好,当兵的最喜欢就是这种长官,一个个也有样学样,痛痛快快地把碗中的酒倒进喉咙、喝进肚子。
  “好,诸位自便吧,一定要吃好、喝好。”陆皓山大声地笑着说。
  “谢大人。”众人哄然说好,然后各自坐在,喝酒、吃菜、聊天打屁,别提多高兴了。
  也就是自家大人才会这样对下属优厚,换作其它军官,没要下属上贡送礼就算不错了,年夜饭碗里见肉,那已经仁慈了,毕竟现在兵荒马乱,百姓吃糠咽野菜,易子相食都不是新闻,现在有酒有肉,还能放开肚皮吃,前面还领了一大笔银子,就是想想都觉得是在做梦。
  要是大人不赶自己走,那么就是死也要死在文冲千户所,这是在场所有士兵的想法。
  有酒有肉,在场的都是热血汉子、生死相托的兄弟,现场的气氛很快就开始炙热起来,陆皓山坐下后,也有意不谈剿匪这沉重的问题,反而挑一些有趣的笑话、段子,一会引得人憧憬,一会又惹人发笑、一会又让人深思,以至气氛越发炙热,众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别提多过瘾。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不知不觉贪多了几杯,就是陆皓山也有了二分醉意,正想再想个有趣的段子把众人逗笑,此时李定国有些神色凝重地说:“大人,那些士兵太不像话了,让他们少喝一点他们就是不听,都有不少人醉倒了,有些还在斗酒,这太不像话了,要不,我让纪风队的人出动,让他们不要再闹腾吧。”
  这不是在四川境内、也不是在文冲千户所,这是在山西,贼匪云集地多事之地, 大大小小的反贼有过百路之多,这个贼匪到处流窜,别人越打越的挫,而这些农民起义军却是越发强大,李定国曾跟着张献忠到处征战,深知这些人的特性,一直都密切留意四周的情况,看到自己的士兵一个又一个醉倒,李定国都有些担心起来。
  “算了,由他们吧”陆皓山摆摆头说:“我们把营地设在这座峰上,又让人守住了几处险要之位 ,可以说易守难攻,再说这时离汾州的军营不过二十里,有事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赶到,不会有什么大事。”
  说完,陆皓山白言自语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谁知道明天有什么事呢。”(未完待续。。)


277 曹氏双雄

  大年夜,川兵的临时营地欢声笑语,那喝醉了的士兵醉卧了一地,不少士兵抱着酒坛子倒在地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酣然入睡,要是三伏天睡在地上倒也没关系,但是现在还是的寒冬腊月、冰天雪地下卧倒在地,不及时处理第二天不冻死也冻僵。
  倒是苦了那些没喝醉的士兵,把那些醉猫一一扶回营房休息。
  幸好一夜无事,也许是那些“乱民贼子”也需要过年,所以暂时相安无事。
  第二天一早,一众将士从宿醉中醒来后,马上就投入了正常训练,一边剿一边练,以剿带练,这是陆皓山一早就确立了的方针,主动邀请、千里迢迢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新年,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好像有默契一般,无论是官军还是乱民,在新年其间都有意识地暂停行动:官军在城里或军营里按兵不动,不主动去剿匪,而乱民也不知躲在哪个大山里面,偃旗息鼓,以至一连数天都相安无事。
  陆皓山虽说有心立功,但是大部分的暴民、乱民都顺德一带活动,负责协守汾州、平阳的陆皓山也鞭长莫及,只好暂驻在这里,一边练兵一边等候朝廷的指令。
  也好,虽说没有兵饷,但是平常的粮草山西方面还是供应的,算是借别人粮来练自己兵,这笔买卖倒也不赔。
  不过陆皓山没有闲着,从范永斗哪里敲诈了十八万两子和三十万两的贷款,那十八万两拿到手,可是那三十万两还没有兑现,需要赵余庆作保的字据和抵押田地房产的文书,这点没难倒陆皓山,用飞鸽把讯息传回去,然后快马把要想的东西送来。
  本来不费什么功夫的。不过赵余庆对陆皓山这个爱婿太宠了,收到信息后竟然回信说让陆皓山不用借了,他给陆皓山筹这笔钱,免得白白把利子钱便宜别人,陆皓山收到有些哭笑不得,又解释了一番这才打消赵余庆的一番好意。
  经过一番努力,陆皓山终于在正月十六拿到票号提钱的信物,这是陆皓山才明白赵余庆的苦心,三十万两银子的贷款,拿到手里仅得十八万两。扣了十二万的利钱,这还是范永斗给了特别优惠的结果。
  陆皓山拿银子的时候才知道,要贷到这些银子的代价可不低,动辄要一分利,要是多的二三分利都有,就是往低了算,只算一分利,三十万两一年就得三万两作利钱,六年就是十八万。要是真按规则算,陆皓山能拿到手的只有十二万两,好在一早说过有优惠,而陆皓山也一次支付六年的利钱。这才拿到十八万两。
  令人讽刺的是,这笔银刚好和范永斗所给的买命钱一样多。
  还真是黑啊,六年啥也不作就能赚到十二万两,年进二万两。还卖了一个天大的人情,难怪那些钱庄、票号富得流油,原来有这样的暴利。不是抢,但好过去抢了。
  好在,陆皓山并不打算还,不仅不还,还得多想些法子来好好教训这些汉奸、败类、卖国贼。
  “啊~~”
  陆皓山午睡完,长长打了一个呵欠,扭头问唐强说:“唐队长,今日是几号了?”
  唐强恭恭敬敬地应道:“回大人的话,今天是正月二十三。”
  正月二十三了,这日子过得还真快,进山西时以为那是暴民遍地,一挥手,将士们就会像饿虎扑羊一样扑上去,一边练兵一边攒军功,可没想到只打了几个小遭遇战,然后就是剿了一百多人小股暴民,还是假冒的,陆皓山都有些郁闷了。
  原因很简单,那些义军为了相互呼应,有点像抱团取暧的感觉,那几股大流窜到哪里,那些小的就跟着去哪里,而平阳和汾州他们已经祸害了一遍,都不来了,而不受重视川兵朝廷下令协助守汾州、平阳一带,不能轻易出动,不像陕西兵,还没进山西就封官,进了山西后补给优先、情报优先,还有自由追击、剿匪的权利,必要时候,还可以下令让当地驻军协助。
  川兵和陕西兵,一个像是后娘生的,一个是亲娘生的,待遇差老鼻子远了。
  这种无聊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啊,陆皓山心里嘀咕一句,整个人都有些郁闷了。
  就在陆皓山这天又要平淡地过的时候,一个传令兵急忙进来,大声说:“禀千户大人,邓总兵到。”
  邓总兵?陆皓山一下子糊涂了,有些吃惊地说:“哪个邓总兵?”
  “回大人的话,是邓玘副总兵大人。”传令兵连忙说道。
  李定国在一旁说道:“大人,自董指挥使战败后,韩指挥使一直想再派人进山西,为四川的军民正名,情报上说十天前就说这个邓玘率二千精兵进山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陆皓山想起这事了,董剑的落败,对陆皓山来说是一个解脱,这样可以摆脱他的无脑控制, 任意发挥,可是对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的韩文登来说就不是这样想了,还没有立过一个像样的功劳,差点就全军覆没,特别是在陕西兵连战皆捷的情况下,更是**裸的打脸,再派精兵强将出战也就在情理之中。
  没想到把邓玘派了出来。
  邓玘这个人陆皓山知道,可以说作为草根奋斗为大人物典型,他本出身微末,不过他并不悲观失望,一心报效朝廷,自幼喜爱习拳弄棍、骑射,练得一身好本事,不过好事多磨,英雄无用武之地,报效无门之下还当过轿夫,都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经过几番奋斗,特是率兵勤王连复四城立下大功,累计军功升迁到副总兵的位置,还被授予世袭千户。
  可以说风光一时无限,没想到他竟然也入山西了。
  其实放眼四川,像邓玘这样的将才也不多,还有率兵出川的经验,派他来,也在情理之中。
  是个人物,陆皓山马上站起来,大声地问道:“邓总兵到哪里了?”
  “回大人的话,邓总兵到了黑风岭,大约一刻钟就能抵达这里。”
  陆皓山毫不犹豫地说:“马上集合部队,我们一起迎接邓总兵。”
  传令兵应了一声,然后快步去传送命令,等传令兵走后,陆皓山对唐强、赵功常还有李定国等核心人员说:“走吧,我们去迎接这位邓总兵,看看他这次又有什么新的指令。”
  “是,大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事实上,邓玘一行来得比传命兵说的还要晚,陆皓山在营门外足足等了二刻钟,邓玘一行这才珊珊来迟。
  “文冲千户陆文华,参见总兵大人,不知总兵大人到来,有失远迎,请大人恕罪。”一看到邓玘,陆皓山马上行礼道。
  邓玘是四川副总兵,总兵在明朝应用很广,大如一省一地总兵,小如一城一关的总兵,如辽东总兵李成梁、皮岛总兵毛文龙这一类,那是正一品大员,那些小地总兵六品、七品都有,邓玘头上那个副总兵的成色,应在二品与三品之间,主要是看他的任务和作用。
  “呵呵,陆千户请起”邓玘的架子倒不大,一边扶起陆皓山一边说:“听说我四川出了位年轻有为的将才,没想到比本官想像中还要年轻,不错,不错,起来吧,我们这些武夫,没有那么多规矩。”
  “谢大人。”作为现代人,陆皓山最不喜欢就是跪跪拜拜的那一套,闻言也乘势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时候,陆皓山不忘给唐强等人使了个眼色。
  “参见邓总兵。”此时集结在营前前的士兵一起向邓玘行礼,动作整齐统一、声如洪钟,就是站在士兵几丈远的邓玘也感到有一股声浪扑面而来。
  邓玘有些意外地看了陆皓山一眼,然后对一众将士说:“不错,精气神十足,免礼,都起来吧。”
  “谢总兵大人。”一众将士应了一声,这才起来。
  “陆千户,都是自己人,就不用这么客套了,本将在四川时,就听韩指挥使多次提过你,以后这些俗礼能免就免吧。”‘
  陆皓山连忙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门在外,邓大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官、贵客,这礼数可不能少。”
  “哈哈哈”邓玘大笑几声,然后声如洪钟地说:“都是川兵,我们一脉相承,说是父母官本将也认了,不过,说到贵客,今天贵客不是邓某,而是邓某身后的这两位。”
  说话间,邓玘闪到一边,指着身后两个宇气轩昂的男子说:“来,介绍一下,这两位是陕西有名的虎将,这位是临洮总兵官曹文诏曹将军,这位是参将曹变蛟将军,是曹总兵的侄子。”
  大小曹将军?
  陆皓山大吃一惊, 这两位可是牛人,也是明末为数不多的猛将之一,曹文诏和曹变蛟是叔侄关系,曹变蛟年少就跟在叔叔曹文诏身边,身经百战,平定过很多暴乱,两人有勇有谋,在战场上勇不可挡、大放异彩,就是崇祯都知道这两号人物,因两人都姓曹,人称大小曹将军。
  也有人称他们是曹氏双雄。
  没想到,他们竟然和邓玘一起出现在这里,还真让陆皓山大吃一惊。(未完待续。。)


278 有事商量

  “属下参见二位将军,陆某对两位将军神交久矣。”陆皓山不敢怠慢,连忙向二人行礼。
  这是陆皓山第一次看到明末的两员大将,一照面,这两人给陆皓山的感觉,就是高大、魁梧,彪悍的感觉,陆皓山身高一米七二,在平均身高约一米六的朝朝已经有点出类拔萃,平日往人群里都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可是在曹氏叔侄面前一站,立马矮了一个头,这样算来,这叔侄身高在一米九以上,就像两个巨人。
  曹氏叔侄都是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浓眉大眼,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骠悍气息,听说叔侄两人在战场上猛如张飞、拼命如石秀,足智多谋且下手狠辣,很多农民起义军一听到大小曹将军到了,还没打就闻风而逃。
  屠杀农民起义军,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名声,再说那些参差不齐的义军也很难检验两人的成色,所以后世知名度不高,不过作为军人来说,为崇祯平定过多次叛乱的他们,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这两人是牛人,一等一的猛将,后世还有人称曹文诏是明末第一良将,虽说认同的人不多,不过足以证明他的地位,先知先觉的陆皓山知道,随着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势力越发壮大,而洪承畴和曹文诏的权力也会越来越高,洪承畴会担任史无前例的五省总督、而眼前这个曹文诏也节制陕西、山西两省的兵力。
  现在搞好关系,日后有什么事也好说话很多。
  “陆千户认识我们叔侄?”曹文诏有些好奇地问道。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两位将军在战场上战无不用,立下累累的战功,两名的声名早就如雷贯耳,今日幸得一见,真是让人感到惊喜,荣幸之至。”
  好话人人都爱听,这话出自邻省的千户口中。让这赞美又增色不少,曹变蛟闻言哈哈一笑,谦虚地说:“其实我们叔侄都是两个胳膊扛一个脑袋,也没有三头六臂,陆千户这话过谦了。”
  一旁的邓玘笑着说:“好了,都站在这里这么久,有什么事,我们进营地再聊吧,你们不累,邓某的脚都抽筋了。”
  说抽筋那是夸张。不过这提醒陆皓山,也顾不得再客套,连忙把三人请进营地。
  一行四人到陆皓山的帅蓬坐上,陆皓山令人沏上好茶、送上瓜果糕点,一番客套后,陆皓山这才知道,邓玘是一进山西就找自己了解情况,没想到半路碰上曹氏叔侄,听说他们也是找陆皓山的。于是一行三人结伴而来。
  三个牛人同时来到,陆皓山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说到底,自己战绩平平。仅是一个小小的千户,这有点抬举了吧。
  “不知三位大人找陆某,有何吩咐?”陆皓山懒得客套了,径直开口问道。
  邓玘是四川的副总兵。在董剑全军覆没后率兵出战,为四川挽回颜面,他来巡视一下自己的子弟兵。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曹文诏和曹变蛟这两个人到这里,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本将这次来,主要受韩指挥使所托,来看望立了战功的兄弟们,至于两位曹将军所为何事,还是由曹将军说吧。”邓玘笑呵呵地说。
  出身微末的邓玘架子并不大,不过他和部下的关系一向有点紧张,主要是他点抠、不会笼络下属,而下属也看不起他这种“洗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