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枭-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袁崇焕一挂,他们是走还是留,陆皓山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为纠察队找一个将领就成了当务之急,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突然,陆皓山眼前一亮:差点把他忘了,李定国,张献忠所收的义子,明末名将,算算时间,他应该被张献忠收作义子了吧,现在的张献忠还很落魄,这个时候正洪承畴打得有如丧家之犬,如果历史没有偏差,张献忠这个时候应在陕西清涧,也许在交战中,也许在逃往山西的路上,对,派人把这位未来的名将挖过来。
  得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才行,可是这个机密的任务派谁去呢,自己刚刚离开二个月,要远赴山西不现实,别说路途遥远,那张献忠是流寇,东奔西跑的,自己就是到了山西也不一定能顺利找到他,自己走不了,哪个合适呢,陆皓山一下子隐入了沉思。。。。。。。
  陆皓山回到县衙,受到大小官员热烈欢迎,一众纠察队员骑着高头大马、拿着银子,也像英雄一般回家,而赵余庆回到赵家村,也受到赵氏一族的热烈欢迎。
  说到底,说是一族,实则作为族长的赵余庆可以说是赵氏一族的“土皇帝”,平常很多事都是他说了算,财政大权也紧紧握在长房手中,这就是赵敏出面谈捐助的数目,三千两的巨款也能拿主意的原因,这不,一回家,全族人出迎,就是那些长老也不例外,赵余庆有些奇怪,全族的人都来了,唯独少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幸好管家说小姐没事,赵余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说了几句暧心的话,把族人打发走,赵余庆也不逗留了,连忙往家里赶,刚刚进门正好看到女儿急急忙忙从里面走出来,明眸皓齿,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穿着一件新做的粉色衣裙,嘴边挂着一丝幸福中夹着羞涩的微笑,说不出的娇艳动人,很明显,刚刚没在,哪是她忙着打扮,当然,赵余庆也明白那不是打扮给自己看的。
  女大不中留啊。
  “爹,你回来了啦,女儿给爹爹请安。”这时赵敏看到赵余庆,连忙行礼,虽说在行礼,不过明显有些心不正蔫,小脑袋左看右看,好像在找着什么。
  赵余庆有些无奈地说:“别看了,县令大人回县衙了,没跟你爹回赵家村。”
  说完,故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未完待续。。)


144 赵敏恨嫁

  “爹,女儿哪有,只是看到爹爹,心里高兴而己。”赵敏面色一红,有些扭拧地说。
  赵余庆有心打趣女儿,故作惊奇地说:“哦,女儿还特地打扮了迎接爹,对不对?”
  “爹爹不是老是说女儿不够端庄吗,女儿这不是怕你责备吗?”顿了一下,赵敏突然好奇地说:“爹,刚才你叹气,怎么啦,这一趟,不顺利吗?那些马呢?”
  “马都安置在我们族内的马厩再回来的,爹叹气的是,这一趟我们赵氏一族辛苦了几个月,可以说连本钱都赔掉了。”
  “什么?”赵敏吃惊地说:“爹,虽说茶贱马贵,可是西蕃茶少,大明马贵,怎么也不会赔吧,等等,算算日子,你们才出发才二个多月,就是脚程再快,应该还没到拉萨,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变故吧?”
  赵氏一族有茶马交易的经验,再说赵敏也精通九章算术,稍稍一算,就算出其中有些不妥,这回来得也太早了。
  自家女儿真是聪颖,赵余庆不由暗暗骄傲道,不过心里有些失落,要是女儿是儿子,那自己就更开怀了,都怪自己年轻时不自持,终日留恋烟花柳巷之地,到了后面有心无力,有个女儿都是上天庇佑,幸好,女婿也是半个子,只要女儿嫁得好,自己还是很满足的。
  看到女儿着急的样子,赵余庆笑着说:“那陆县令果然有能耐,有他在,利润起码翻了二番,不过,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知道陆县令认识达官贵人多,就把利润全给他,就当是给他给我女儿介绍对象的酬劳。”
  “他怎么说?”赵敏连忙问道。
  “答应了。说一定替我敏儿找一个如意郎君。”
  赵敏一听,脸上马上写满了失望,芳心一痛,咬着嘴唇,差点就想哭出来了:把自己介绍给别人,那他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难道,他不知自己的心意吗?又或许是他觉得自己出身太低,配不上他?
  想归想,赵敏还是压低声音说:“爹爹,女儿不嫁。女儿就在家里守着爹爹,哪也不去。”
  过份了,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让自己逗得快要哭了,赵余庆心生不忍,正想把真相说出,突然有下人上前禀报:“老爷,县丞大人求见。”
  这么快?
  赵余庆眉头一扬,隐隐猜到什么回事,也顾不得身体疲累。马上高兴地说:“请,快请。”
  县衙比赵家庄近,虽说陆皓山开了个会,不过赵余庆也得把马安置好才回家。那几百匹马总不能在家里圈养,等把马和人员一一安置妥当,那立功心切的张云辉已经快马加鞭赶到,还真是巧了。
  “县丞大人大驾光临。赵某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一看到张云辉,赵余庆热情地说。
  张云辉没有昔日故作深沉的模样。一脸和蔼地说:“以我们的交情,这些俗礼免了,还客气什么?”
  赵余庆一看张云辉笑得像个煮熟的狗头一般,马上就肯定他是说客的的身份,心里这人啊,变得就是快,以前有事求他的时候,怎么没见他提交情什么的,就是孝敬少一些,那脸都拉得长长的,现在一看自己快要做县令的岳父,这脸马上就变了。
  还不错,找一个有身份的人来说媒,比来一个媒婆显得郑重多了,这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才会这样做。
  “那是,那是,县丞大人,里边说话,这边请。”
  “请”
  赵余庆一回到大堂,发现大堂没了女儿的身影,知道她避开了,微微一笑,也不以为意,招呼张云辉坐下,又命人奉上香茶糕点,等客人喝了茶、用了糕点,这才问道:“不知县丞大人此次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张云辉微笑着说:“恭喜赵族长,贺喜赵族长,本官这次来,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赵老族长的。”
  “哦,这喜从何来?”赵余庆心明似镜,不过还是明知故问道。
  张云辉不疑有他,以为赵余庆并不知这事,笑吟吟地说:“不瞒赵族长,本官这次是做月老来的。”
  “月老?不知哪位这么大的脸面,竟然请得动县丞大人作月老。”
  “自然是我们江油县的县令陆大人,本官就开门见山吧,陆大人对令爱一见倾心,有心结为秦晋之盟,特委托张某做个月老,县令大人年纪轻轻就贵为七品县令,才高八斗,风度翩翩,前途不可限量,而令爱温柔贤淑、外秀内慧,是难得的好女子,两人可以说是天做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不知赵老族长意下如何?”
  提了,终于提了,赵余庆心里都乐开花了,不过还是强忍住内心的激动,佯装吃惊地说:“县丞大人,你不会开玩笑吧,县令大人会看中我家敏儿,这,这不大可能吧。”
  “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张云辉一脸正色地说:“张某就是再不懂事,也不至于拿终身大事开玩笑,赵老族长请放心,此事千真万确,是县令大人亲口和我说的。”
  赵余庆有些为难地说:“县令大人贵为七品,我们赵氏一族没有功名在身,就怕,就怕高攀不起。”
  要是平日,赵余庆马上就应下来了,免得夜长梦多,不过这次早就知道答案,一时倒不着急了,故意拖一下,一来显出自己的风骨,二来答应得太快,倒显得自己的女儿不矜贵了。
  什么,还拒绝?
  张云辉本以为赵余庆会飞快应的,其实就是换成自己,也会第一时间答应,毫不犹豫地答应,没想到眼前这个家伙竟然还想拒绝,这老家伙不是傻了吧,张云辉都想问问他脑子是否还正常。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奇妙,其实很多明眼人都看得出,陆大人和赵小姐是两情相悦,俗话说宁拆一座庙,莫折一门婚,还想请赵族长成全。”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虽说张云辉有点不高兴,不过一想到自己是拍着胸口说一定能成功,只好忍了下来。
  看到赵余庆还在考虑,张云辉在一旁劝道:“赵族长,不是张某夸口,陆大人的人品、才学、相貌都是上上之选,江油县想把女儿许配给我们大人的多不胜数,不怕你笑话,张某有个表侄女年方十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情温柔,相貌清秀端庄,要不是大人说只要赵小姐,本官马上玉成这门亲事,说真的,老夫可是妒忌你啊,有一个好女儿。”
  “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作主,不过此事还容小老与女儿商量一下。”
  张云辉一本正色地说:“如果是老夫,肯定是第一时间应了这门亲,你想,堂堂县令大人被拒,脸面也不好看,过了这村,可就没了这店。”
  “咳咳”就在赵余庆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屏风后面响起二声清脆的干咳声,然后又有轻巧而急切的脚步向外面跑,很明显,屏风后面有人。
  有钱人家不像小家小户,只有一个门口,为了端茶上菜方便,还会有侧门,为了雅观,会用精美的雕花屏风遮住,站在屏后面的正是赵敏,听到老爹说陆皓山要给自己介绍对象,一时心都凉了,心情一下子跌下了深谷,听到张云辉突然造访,她想听听两人说些什么,就躲在后面,没想到竟然是提亲。
  一听到提亲的那一刻,内心一瞬间让甜蜜充满,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赵敏感到自己好像做梦一样,小心脏砰砰地跑,有如鹿撞,小脸因为兴奋都涨红了,这有点像陆皓山的风格,当日耍花样,要自己介绍女子给他,结果那条件像是给自己量身订做一般,现在好了,介绍对象,把自己给介绍了。
  这个坏人。。。。。。。
  一开始很兴奋,可是不知老爹为什么,左右支语,迟迟不答应,急得赵敏手心都冒汗了,心里暗骂起老爹来了,特别听到张云辉说拒绝了脸面不好看,到时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时更急了,于是不再矜持,在屏风后干咳二声,暗示老爹应下,赵敏是一个敢说敢爱的女子,还没有确立关系时就不畏闲话去一个人去县衙找陆皓山,现在的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她再也不能沉默。
  不过干咳后,又感到很不好意思,毕竟是一个女子人家,这么急着嫁,这里还有外人呢,于是飞快地跑了。
  自家的女儿,哪里不知道,那二声干咳赵余庆一听就听出是自家女儿,不由苦笑一下,好吧,自己苦心营造的矜贵形象一下子就没了,真是女大不中留,估计是一开始和女儿说那些,也许那丫头还以为自己不同意这门亲事呢?
  女生外向,有了心上人,老爹也扔在一旁了。
  能不同意吗?也不知自己老爹背后花了多少代价,这一趟的收益,少说也有几千两呢。
  “赵族长,这是。。。。。。”
  赵余庆一脸尴尬地说:“家里的丫环欠调教,让县丞大人见笑了。”
  人老精,鬼老灵,哪有丫环敢这样的放肆,再看看赵余应的脸色,张云辉哪里猜不出什么事,不过他也不点破,只是笑着问道:“那这门亲事。。。。。。。”
  “难得县令抬爱,这是赵某的荣幸,应了,应了。”还能说什么呢,赵余庆苦笑着说。(未完待续。。)


145 赋予灵魂

  谈妥后,双方交换庚帖,赵余庆也不再拿捏,还主动包揽找大师算一下他们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冲。
  这是为了保守起见,预防有人使坏,赵余庆可不敢交给张云辉办这个差事,特别是他也想与陆皓山结亲的情况下,而张云辉在收了一块名砚后,也就由他了。
  当然,现在张云辉可不敢向赵氏一族伸手,这是赵余庆主张给的辛苦费,月老嘛,玉成好事,撮合有情人,拿个红包是很应该的,不过有身份的人,给文房四宝比较雅。
  说媒成功,交换了庚帖,一切水到渠成般,赵氏一族请的大师也说两人的八字是天作之合的姻缘,女方的八字也旺夫益子,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吉日定在十一月十六,这不是赵余庆有心拖延,不想这么早就把女儿嫁过去,主要是古代交通不便,主要交通工程是马,一些远的地方,动辄要一二个月,一来一回时间可少。
  赵余庆早年丧妻,虽说后面又填了几房,金屋藏娇也不是没有,可惜都没所出,膝下就赵敏一女,可以说是掌上的明珠、心肝上的肉,自然要隆重其事,远方的亲朋戚友、在外面经商的族中弟子自然不能少,就是要请,也得给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特别是现在暴民四起,有时要绕道要花的时间就更多了,此外,那招待工作也要准备好,虽说还有二个多月,可是细算起来时间还真不多。
  提亲成了,三书六礼这些事,陆皓山不用担心,自有张云辉张罗操办,而他也乐在其中。
  事实上,陆皓山也没空,除了随时留意不沾泥等乱党的人的动静,还要处理纠察队的事。这次茶马交易,纠察队由步兵升级为骑兵,还有很多事要跟进,其中近三百匹马所需要的草料就是一个不少的数目,此外,那些阵亡的纠察队员的安抚工作也要做,陆皓山力排众议,给他们举行一个追悼仪式。
  八月二十六日,对外界来说,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虽说老天爷不开脸,田里又失收,可是生活还是继续,可是这天在江油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一直神秘的牛头山纠察队的大营向纠察队的家属开放,每名纠察队员可以带二名家属前来参观,看看纠察队的操练、吃饭、生活,后面还有一个追悼仪式。
  这天牛头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那些家属对自家的孩子在纠察队干些什么、吃些什么早就好奇了,现在终于可以看到了,中午用餐的时候,家属们也跟着自家的孩子一起用餐。没有例外,要是自己的孩子能吃甲等餐,那父母也跟着沾光,要是自家的孩子不争气。只能吃乙等餐,那只能怨自己没有口福了。
  到响午的时候,追悼大会终于开始。纠察队员带着帽子、在太阳下排列成方阵开会,而家属则可以自由天旁边的树荫下或坐或站,一脸自豪看着在队伍中的孩子,在这么多家属中,也有特别的宾客:阵亡纠察队员的家属和赵氏一族的赵余庆。
  赵余庆是商队的负责人之一,还额外抚恤伤亡的队员,所以他作为特邀来宾,和陆皓山一起站在点将台上。
  看到人都到齐,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安静,人齐了,现在开会。”
  “啪啪啪。。。。。。”纠察队员们开始鼓起掌来,那些家属先是楞了一下,很快也跟着鼓起掌来。
  掌声停下后,陆皓山一脸严肃地说:“很多人不知追悼会的意思,本官就在简单一下,就是记念一下在执行任务中阵亡的队员,作纠察队是有辛苦的,是有危险的,这一点你们在入队时就已经知道了,虽说他们死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这些阵亡的兄弟曾经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曾经跟你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较量,而他们在战斗时,奋勇争先,他们是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现在我宣读一下这些勇士的名字,郑小乙、张虎、钱小六、李大财、洪虎、江富。。。。。。”陆皓山念完那些阵亡队员们的名单,沉默了一下,然后大声说:“在场的请记住这些名字,这些名字也会载入我们纠察队的史册,现在,我们我有请这些阵亡兄弟的家属上前。”
  那些阵亡家属早就得到了消息,陆皓山派人跟他们交待要上点将台领抚恤的,闻言一个个脸色复杂地登上了点将台,在众人而前排成一行。
  “敬礼!”袁三突然大声地说。
  一声令下,包括陆皓山在内的全体纠察队一起向这些家属敬礼。
  “这,这个使不得。”
  “就是,县令大人也向我们行礼,这个承受不起啊。”
  “真是太客气了。”
  这些家属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个个有受宠若惊的感觉,特别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的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去了,不少人眼睛都红了,陆皓山敬完礼,继续大声地说:“大道理不说了,有时候做一件实在的事比说一百句暧心的话更实际,这些队员虽然走了,但是他们的父母兄弟还要生活,现在每个阵亡的队员家属可以获五十两白银的的抚恤,而赵家村的大善人赵族长每人额外抚恤十两,一共六十两,现在开始发抚恤金。”
  陆皓山说完,走到第一个家属而对,对两个有些手足无措老人说:“两位是郑小乙的家属吧?”
  “是,是,县官大老爷好。”说话的是一个穿着一身粗布衣服、面色愁苦的老人,说话都有点颤抖。
  “你们教育得好,郑小乙训练认真,作战勇敢,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收下。”一边说一边把两锭银子交到他手中,一锭五十两一锭十两。
  郑老头拉着老伴一下子给陆皓山跪下,感激涕零地说:“谢。。。谢。。。谢大老爷,谢大老爷。”
  没想到自己得到这么多赞扬。一下子抚恤这么多银子,五十两啊,不少人家一辈子也攒不起,郑老头激动得双手颤抖,说话也语无伦次,老实说,虽说儿子死了,可是在这乱世,朝不保夕,人命贱如狗。有一口饭都偷笑了,有些人为了活命,自愿到地主乡绅家为奴为婢,不仅没有钱银,就是被打死也只能怨自己的命不好,在纠察队,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所以郑老头不仅没有埋怨,对陆皓山还是一脸的感激。
  陆皓山连忙把两人扶起,握住他的手说:“郑老爹。你放心,你儿子虽然不在了,可是纠察队还在,本官还在。如果有人欺负两老,纠察队会为你出头,本官会为你出头。”
  “谢大人,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郑老头激动得老眼发红。要不是强行忍住,都快老泪纵横了。
  陆皓山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继续给第二个阵亡队的家属发抚恤。说的还是同样的话,这一众家属感激得不知说什么。
  一路下来,不但亡者家属情绪激动,就是下面不少队员也感动,不少人对纠察队有了更深的认识。
  好不容易发完抚恤,陆皓山号召在场人给他们鼓掌才让他们下台,发完抚恤,马不停蹄是论功行赏,让那些作战勇敢、立下功劳的纠察队员上台领赏,陆皓山每颁奖励时都会把获奖队员的功劳大声宣读,以示公平公正。。。。。。
  台下在领奖,可是下面的家属早就讨论开了:
  “你看,那是我们家的三小子,没想到立了一个大功,真是有出息。”
  “老王,你家那孩子厉害啊,不仅做了小队长,还立了功。”
  “大老爷还真的没话说了,一个月一两的银子,吃得好住得好,虽说训练辛苦了一点。”
  “辛苦?这叫辛苦吗?知足吧,要是你去地主家,从早干到晚说混不上一顿饱饭,那才叫辛苦呢。”
  “老林家的二虎子真是争气,吃饭时吃甲等饭,有饭有肉,现在又立功,领功又领奖,不像我那个不争气的东西,大老远跑到这里跟他喝粥,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他,听说成绩不好还要赶出纠察队,真是愁死了。”
  “县官大老爷真是有情有义,月钱这么高,抚恤又这样优厚,这纠察兵当得。”
  “那是,我也得让我家那小子好好干。”
  “早知让老四也来参加好了,不行,一会让我家那小子打听一下,看看还能不能再招一点,这次有了空缺,应该还招人吧。”
  “我也让侄子报名,在这里有吃有喝,比家里三天吃粥二天断炊强多了。”
  。。。。。。。。
  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对纠察队对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队员以及家属对纠察队的支持和理解,从现场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
  “那个,大人”
  赵余庆刚开口,陆皓山马上说:“岳父大人,这里不是公堂叫我皓山即可。”
  “皓山”赵余庆眼里又多了二分欣赏之色,心想还真是懂事,不过很快有些疑惑地说:“其实把银子发下去,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何必搞这个追悼会呢,以纠察队的待遇,里面的打死也不肯走,外面想进来的都快挤破头了。”
  陆皓山犹豫了一下,看着校场上、树荫下队员和家属那一张张笑脸,然后坚定地说:“小婿知道,不过,我更想赋予纠察队灵魂,也让家属和百姓理解纠察队,而队员也以纠察队为荣,让他们明白立功光荣,就是受伤战死,也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凝聚力强大的战斗力。”
  灵魂?
  这个词很深奥,看着陆皓山那张坚毅的脸,赵余庆动动嘴皮想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纠察队,为什么一再强调战斗力,这是。。。。。要逆天吗?
  “岳父大人,小婿有一件相求。”赵余庆没话可说,可是陆皓山却有话说了。(未完待续。。)


146 袁师之死

  “哦,有什么事?”赵余庆笑着说:“是不是钱银方面不趁手,钱银不是问题,你是七品县令,可以住在县衙,如果不喜欢,我在江油送你一套宅子。”
  女婿就是半个儿,赵余庆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想她过得开心,赵家是经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