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 作者:张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坦百笛允槎嗖岱炙停渲兴祷耙辔奚跗妫∥┟克导凹涸颉〕瓶底樱底直卮笥谟嘧质丁!薄2〕这种行为好像也有说不清的 嫌疑。
康有为是否自比孔子,自命为不世出的圣人?这一点恐怕当 年人们并没有冤枉他。康有为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热度高,干 劲大,而坚韧不拔,有气势也有魄力,但自命不凡也是他难以克 服的痼疾,在历史上时常让谇多接触过他的人疑到他的心理可能 会有某些毛病。康有为从小就被人冠以绰号“圣人为”,及长, “康圣人”的称号就一直到死都变成了他个人沾沾自喜,而别人则 为饥讽的“终生头衔”。
然而,正是这一点引起了相当部分很开通的士人的不满,首 先,这种情况触伤了中国士人一个远久的情结。在士人的心目中, 孔子是至圣先师,而他们则是习孔子之道的儒者,是至圣之徒。虽 然他们也恭敬地称历代帝王为“圣上”,但他们嘴上虽然不敢说, 却一直认为此圣难比彼圣,只有孔子才是真正的圣人。在意识深 处,他们可以容忍有人想当皇帝,却难以容忍有人想当圣人,想 继承孔子当圣人。戊戌政变后章太炎与梁鼎芬同在张之洞幕中,一 日梁问章太炎:“ ‘闻康祖治欲作皇帝信否。章答:‘只闻康欲作 教主,未闻欲作皇帝。其实人有帝王思想,本不足异,惟欲作教
〔1〕廖中翼5《康有为第一次来隹林讲学概况》,《桂林文史资料》第二辑,第
贝、
〔2〕《汪康年师友书札》(丨),第783页…136
主,则未免想入非非!”〔1〕章太炎的这种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 开通士入对康有为的观感。在孙宝瑄将驳《孔子改制考》的日记 示给友入看时,友人固以为然,但却说:“然长素非立言之人,乃 立功之人。自中日战后,能转移天下入心风俗者,糗有长索焉。何 也?梁卓如以《时务报》震天下,使士夫议论一变,卓如之功;而 亲为长素弟子,亦长素功也。八比废,能令天下人多读书,五百 年积弊豁然祛除,而邺诏降于长素召见之后,亦长素功也。”〔2:| “立功之入,非立言之;”,这就是很多入对康有为的评价。而康 有为自己不仅想立功,更在乎立言,而且还想立圣人之言,后来 自撰《康子》,口吻都像先秦:可惜从来没有入当典籍视之。
其次,康有为以圣人自况的狂傲导致种种待人接物分寸失当, 也是许多很开通的士人反感他的原因,在维新期间,很多人对梁 启超到是颇有好感,但就是接受不了康有为,汪康年其实就是很 典型的例子。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许多论点出自廖平,这是人 所共知的事实,但康却对此讳莫如深,闭口不谈,圣人的架子端 起来就放不下,后来廖平自己找上门来,不是声讨问罪,而是自 托知己,可是这个橄榄枝康有为还是不接。如此缺乏风度。还真 像是“说经家一野狐?
康有为的确想象大胆,也有一定的见识,也堪称那个时代的 饱学之士,但是他对西学毕竟是半桶水,因此学马丁丨路德学不 像。马丁 “路德学了一半,又急急忙忙想去当伊藤博文,殊不知 教主与贤相根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既想当前者,后者 就以免开尊口为宜。前者霈要狂热、神秘、非理性,而后者恰恰 相反。中国士人一向倾向于接受后者而排斥前者,虽说儒释道三 教一直这样叫下来。慊教的确不傢教,在先秦原儒那里就更没有
〔1〕萧一山:《澝代通史1四,第1918页, 〔2〕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220页。
137
宗教气息,它太冷静、太理性,在科学极不昌明的时代居然公然 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这种传统也被历代儒者继承了下 来,以致每当统治者沉缅于真正的宗教(或佛或道〉时,总会有 儒者站出来反对迷信唱反调,他们所本的就是儒学的理性精神。胡 适回忆说他小时候不是困于受到科学滋养而塀弃迷信,而是看了 《资冶通鉴》所载的范缜《神灭论》而觉悟,从而从信菩萨的积习 中超拔出来。这种能让他摆脱迷信的精神,就是橘学的理性。当 然,宗教不等于迷信,但是没有迷信的因素,宗教也就不成其为 宗教了。所以,康有为想将儒教改造成为真正宗教乃至国教的企 图,注定是要失败的,君不见两汉自董仲舒以后还有大量的谶纬 “大师”,处心积虑要把慊学变成儒教,结果还是徒劳。前车之鉴, 康有为未必不知,但急于改变中国一盘散沙现状的愿望使他不能 不试一试,在回答严复不同意康梁“保教” 口号的信中,梁启超 说保教或者说“改教”,只因为中国民智极塞,“民情极误,将欲 通之,必先合之,合之之术,必择众人目光所最趋注者,举之以 为目的,则可以合。”〔1〕这其实也是康有为的回答。 三、自误的“学术”―
怀着创教之志而炮制的“学术著作,’,自然难免为了证明自己 的论点而有意肢解古书,对不利自己的史料就忽略不见,抹煞证 据或曲解证据,强古人就我之范围。有时武断得到了连平日最熟 悉的典籍都视而不见的程度。孙宝瑄曾指出〃长素谓古无亲迎之 礼(即《孔子改制考》中说的:),自孔子始发之。然观《公羊》隐 二年:纪履输来逆女。传曰:讥始不亲迎也。则明明古有亲迎之 礼。若古无此礼,则云讥不亲迎足矣,何必日始?长素最信《公 羊》,以为真经,若如长素之说,《公羊》亦伪造耶?”〖2〕康有为作
〔1〕梁启超光绪二十三年与严复书,(戊戌变法》(二、第540页。 :2 5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第219页,
138
为今文经学派的一员,居然到了连今文圣典《公羊传》都疏忽无 视的地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康有为所面对的却是一个中国有史以来学风最严谨,考 据最缜密的学界,百多年的乾嘉朴学虽然在近代受到理学复兴的 冲击,但这一学风培育出来的学人却依旧残存着“无征不信”的 传统。在凡有学问功底的士人眼里既然讲学问、讲考据就不能穿 凿附会,没有根据地妄下断语。尽管今文经学派晚清死灰复燃,经 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最后跃至康有为,但毕竟在整个 学界讲起来还是势单力孤(庄、刘、龚是否能算是疋宗的今文经 学派还很难说〕,嫌恶《公羊》学者大有人在。张之洞就“平生学 术最恶公羊之学,每与学人言,必力诋久”71〕而理学家可能很不 以朴学为然,但对今文经学也无好感,朱一新就很讨厌刘逢禄与 宋翔凤。康有为不幸地以今文经学家之身治考据,而考据又穿凿 附会活像“微言大义”,结果,汉学家不满,因为他糟蹋了考据, 理学家不满,因他师宗今文经,今文经学家也不太满意,因为他 有背弃家法之嫌。结果,除了那些已经早已被他中西合璧,气势 宏丽“作狮子吼”式的教学慑服的弟子外,真正服麻他这“两 考”的,除了刚刚入门而又撼于他的名声的青年学子之外,恐怕 没有多少人了。作为政治动员,“两考”虽如石破天惊,但效用却 不大。这两个东西出台以后,同情他们事业的人反倒要以他们的 功业来为他们开脱〔孙宝瑄和他的朋友就是这样〕,这是推动维新 事业呢,还是添乱?
兼有启蒙者与政治操作者两种身份,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角 色冲突,然面康有为还有第三种身份,或者想有第三种身份,这 就是“教主”。角色间自己的一场互不相容的混战,教主与贤相不 容;而启蒙思想家激烈的民主姿态又为教主与贤相不容,结果真
1;1〕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戊戌变法》(四》,第230页,
139
正需要进行的变法政治却受到了极大的干扰。连康有为的弟弟康 广仁都看出乃兄的毛病,他批评说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 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在他看来,他们这些人能做到 启蒙(开民智)废八股巳足矣。然后“则危崔上转石,不患不能 至地:〔1〕应该说,这位维新派的小老弟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1〕康广仁:《致易一书》,《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丨
140
第五章维新的陷阱
就像在以往各章节一样,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复述百日维新 的艰难过程,因为这种过程的描述已经太多了,想要大略了解可 以看众多的教科书,想要详知端底可看几种专门史。而且我们也 不想重复维新派和顽固派力量对比悬殊的老调,因为很少有政治 变革中,变革的力量能占到优势。关键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谁 代表进步的方向,没落的一方在开始总是力量强大的,过于强调 这一点,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我们在本章所要讨论的是百日维新自身所特有的因索,正是 这些因索导致了变法的发生也引向了它的夭折。
中国人比起东邻日本来,在近代的遭际真可谓是多灾多难,遭 受西方的侵略要比日本早,失败的消息传到日本使它不吃大亏就 能学乖。日本的变法,是在没有多少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 中国却只能在割地赔款,最终负债累累、国家残玻的情况下开始, 而土地与金钱《相当于清朝两年多的岁入〉恰是便宜了日本,本 该近代起步(原始积累)的资本变成了负值。从此以后,贫困和 资金严重匮乏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瓶颈。
从国内政治来看,戊戌变法也是有点生不逢时,中国真正的 铁腕人物慈禧太后恰在变法契机到来前后而临她在制度和舆论压 力下不得不交班交权的局面。在皇权政治中,几乎再没有比这种 事更令人难堪而且难以忍受的了0其次,经过太平天国之后几十 年汉族官僚的势力上升,能力虽差但心气颇高的旗人开始出现反 弹,至少在中央政府,他们加强了自己的声音/从政治上说,这
种反弹是一种倒退,因为长期养尊处优的旗人确实拿不出太多的 人才。但又是满清王朝特殊政治结构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种反弹 从19世纪最后10年一直断断续续拖到清王朝覆灭,甚至成为满 清灭亡的一个原因。
这种两个特殊的情况极大地改变了变法前口中国政治的格 局,也改变了中国政治的走向,当然,这是中国的不幸。
一、失重的中央政治架构:大太后与小皇帝
约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人,虽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也 不许有参与政治的权力,但是看来却不缺乏政治才能,在历史很 少的机会里,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从舍身当第五纵队的美人 西施,到幕后出谋划策的丑妇无盐,个个身手不凡。由于中囯传 统政治的特殊氛围,有施展机会的女人多限制在冇可能生活在帝 王将相这种权力重心周围。她们本来只是由于美色或者出身地位 而成为这些有权男人的配偶,原本的意义只是生育工具和玩弄对 象,但由于特殊的政治机缘,也由于传统政治伦理中不可逾越的 孝道原则,往往会使她们脱颖而出,在政治舞台上一试身手,甚 至成为中国的最螅持握摺5俏侍馐牵杏谢嵋豢摹「救瞬⒎嵌际蔷哂姓尾拍苤玻行┯姓我靶亩狈φ尾拧「桑行┰蛉狈Ρ匾男亟蠛偷赖赂校杂行┡鞯恼问导ā〔⒉惶茫蚨耸粲谀行允澜绲恼温桌硪钥谑担碇逼场〉厝ヅ懦馀浴F涫担莨壑泄罚淙换鹿佟⑼馔肱骶摇∪ê懦普鄙先蠡龌迹脚髦龅奈龀潭确堑荒苡搿∏傲秸呦啾龋冶绕鹉切┠行缘幕杈┚矗羌负醺龈龆肌∷闶遣淮淼耐持握撸簿褪窃谒侵溆泻没迪陀拗帧
不知是中国的幸运还是中国的不幸,在近代40多年里竞然有 了一位女主来统治。在叶赫氏被努尔哈赤征服后二百多年,一位 142
姓叶赫那拉的官宦小姐被当秀女选征人宫,她的人宫并非像某些 野史稗闻说的那祥,印证了叶赫氏遭屠戮后老族长的咒语:叶赫 氏哪怕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而只是作一位清丽,乖巧的 兰贵入给咸丰帝解闷消愁。
然而,年轻的烕丰帝接过的是一座疮痍满目的江山,他的屁 股在龙椅上还没坐热,饥寒交迫的农民们就燃起了遍地烽火。不 久,洋鬼子又趁火打劫,在广州重开战端,把两广总督叶名琛也 掳到了加尔各答6焦头烂额,愁眉不展的年轻阜帝的绵绵愁怀,使 善解人意的兰贵人有了用武之地,得宠的那拉氏很快怀上了咸丰 唯一的龙种,小皇子一落地,兰贵人母藉子贵,螅插巍∧暝俳补箦>湃碌陌不栈漳毓闾赖牡捞ù笕嘶菡鳌≈沼诳梢院仙涎哿耍谋Ρ磁闪四锬铩U飧鍪焙虻哪抢稀「烧翘覆簧系模残碓谭岢龉慵浣拥闹饕猓灿腥怂邓≡镏谭崤嗾郏还茉趺此担沂栏四抢献畛醯恼巍【椤H舨皇鞘赖来舐沂鼓昵岬幕实哿裎拗鳎袒滩话玻辞濉〕墓婢兀抢鲜橇碚竦囊话阆⒁膊换崽降摹
1&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京,给了那拉氏一个清朝所有后宫妇 人都不可能得到的机会。被撵出北京“北狩”到承德的咸丰,羞 愤交加,一病不起,六岁的小载淳被抱上了龙椅,肚子争气的懿 贵妃被与正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东西并立。六岁的小 皇帝离不开妈,而他妈的政治野心却起来了,拇指大动的西太后 外联恭亲王奕圻,下靠拥兵在外的胜保,干脆利落地收拾了 “赞 襄政务”的权臣肃顺等八大臣,在满族亲贵的拥戴下,一开清朝 未有之先例,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由于钮祜禄氏一向是个合乎传 统标准的贵妇人,脾气绝佳而野心极小,所以实际上所渭的“太 后垂帘”就只是西太后一个人的事。
西太后是个什么样的入?由于她是实际上的末代统治者,又 是传统伦理所忌讳的“女主”,所以不少野史笔记将她描写得非常
143
不堪,既残暴又荒淫,而且思想顽固、迷信。戊戌变法失敗以后, 康梁等人将一腔怨愤都发在这“老太婆”身上,污水一盆盆泼上 去,西太后几乎成了集天下暴君恶妇于一身的变态狂。
晚清是乱世,而乱世是出人才的时代,晚清文臣武将,称得 上是个人物的不少,可是这些满腹经伦并韬略的大男人居然都能 安帖地听这位妇人的摆布,从这一点也足见此人不一般0八国联 军入侵,西太后出逃,在犯了那样大的荒唐错误后。西方人原以 为西太后不会再有威信,中央政府可能会垮台,然而,西太后逃 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中央,连倡导东南互保的南方督祅也拥护 她。
西太后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在晚清特殊的时代,也 的确很不称职。但是,她确实是一个高明的权术大师,一个很明 智又很功利的政冶家。无论什么时候,她都很清楚政局的利害所 在,总能把握住全局的要害,厢利地把握各种势力间的平衡,无 师自通很纯熟地玩弄一打一拉,联甲制乙,联乙制甲的手段。棋 祥政变,她搞掉了肃顒’但却十分明智的重用肃顺提拔起来的湘 军诸将,给予曾国藩以空前的统辖四省的权力,让他放手剿平太 平天国。她不仅利用曾左、曾李之间的矛盾,时而扬彼抑此,时 而扬此抑彼,还有意扶植清流党,安抚顽固死硬派,从总体上牵 制洋务派。对恭亲王奕诉,开始全力依靠,待发现此人有骄纵迹 象,就毫不手软地罢免了他一切职务,打掉其威风后再开复一部 分职务,又推出醇亲王奕谒来牵制之。满朝文武,也许只有李鸿 章可以与之打上痞于腔,暗中抗衡一下。
西太后的统治特点一是善于玩弄权术,二是极其实用,极其 功利,只要能解决难题,尤其眼前的难题,她并不在乎什么主张、 观点,甚至什么夷变夏,夏变夷,主意只要顶用她就会釆纳。其 三是权力欲极强,时时抓住权力不放,从她垂帘听政那一刻幵拾, 她从来没让大权旁落过。应该说,她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统治者,知 144
道如何用人,也知道政局的利害。但是,她毕竞是个没有读过多 少书的女人,她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由戏曲来完成的。也许,别 的贡献还谈不上,但对京剧的发展,西太后的确有不可磨灭的功 劳,西太后极爱听戏,对当时的名角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 三胜等人均优礼有加,赏賜不吝。传说中她对京剧演员作威作福 的事是根本没有的,在京剧名角面前,她的确堪称和蔼可亲的老 佛爷。京剧界对她自然也很捧场,结果是几乎所有剧目中的太后 形象都是正面的。《法门寺》这出闹剧,那吋却演得火爆爆,因为 它不仅捧太后,连太后宠爱的太监也捧0曾任西太后身边“女 官”的德龄,说西太后常常兴致勃勃地为她们讲戏曲故事,在演 戏前不讲够不罢休,就是“在演戏的时候,太后还不肯安静;尽 是絮絮不休的把戏剧上的各种习惯和轶事说给我们听广〔1〕可见 其对戏剧兴趣之浓,所知之深。
也许由于这种戏曲教育的结果,西太后…方面是个爱僧与恩 怨分明的人,小小的知府吴棠,只因在西太后扶父之柩归葬的危 难之际误送了一笔馈赠,就使得日后吴棠官运亨通,越做越大,无 论如何贪婪昏暴,谁参劾也不准本。庚子中,只因救驾有功,岑 春煊与吴永也得到了谁也参不倒的信任。相反,对于她所谓的 “负义”之人,则向来手狠心辣,珍妃已被打人冷宫,临逃亡前还 不忘提出来推人弁中,对骂过她的沈荩,一旦俘获,居然不顾清 朝规矩当殿乱棍打死,结果引起国内外舆论大哗。
恩怨分明也许作为一个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大缺点,但是作为 统治者就未免有意气用事之嫌。加上她宠信太监,耽于享乐的种 种富贵女人的积习,使得她缺乏慊家道德责任感的形象更加鲜明。 如果说在她接手掌权之初还有所收敛的话,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她
^ 1〕德齡原著,秦瘦鸥译述:(舞香缲缈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380年,第215
页。
145
觉得天下已无大事,况年事已高,来日无多,于是就放手享乐。为 修颐和园,她先后以各种名目挪用海军经费达一千余万两,从海 军衙门的开办费、海军常年经费、海防捐到以海军名义借的外债, 甚至舰船的修理费、工枓费都加以挤占挪甩。海军衙门大臣奕课 对海军事务不闻不问,却把全付心思用在修建颐和园上,以致北 洋水师舰只失修,不惟兵舰无从更新,而且连舰炮也陈旧不堪。西 太后死的时候,中国已是民穷财尽,但从孙殿英的挖运看,她的 陪葬之中,在清代诸帝后中堪居前列,
另一方面,她又明显地缺乏远见卓识,从未冇对民族国家或 者说对满清王朝的长远打箅。以她功利主义的直觉,明明知道西 方的强大和西方事物的优越,但在位三十多年期间,却从未接触 过任何一种西学或介绍西学的书籍〈她最早接触这方面的书还是 在甲午之后〕。明明清楚洋务派在热火朝天地搞洋务,但却从来没 有现场考察过任何一种洋务事业,宁愿站在洋务派与顽固派中间 的位置,以便施展搞平衡收牵制之利的本领。
就这样,拉那氏成了清朝独一无二的女人。在这个把汉人的 礼数讲得比汉人还要过分的朝廷里,她是唯一的^个敢于站在前 台对男人的世界发号施令的女人。也许有人会提顺治的母亲孝庄 皇太后来,孝庄也箅满州巾帼中的一位强人,怛是她的强是十分 有限的,前有多尔衮的霸道,后有笼拜的专权,这种局面怎么能 跟那拉氏相比?议政王奕诉在那拉氏眼里比不上摄政王多尔衮的 —个脚趾、而在肃顺之后,那拉氏的眼前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权 臣。
叶赫那拉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女强人,政治强人。她从不让 大权旁落,却善于听取意见,对大臣的逬谏,即使是十分尖刻她 也不至于让人家人头落地,心爱的太监安德海被山东巡抚砍了头, 她能优容。李鸿章时不时的抗命不遵,她也能退让。在晚清地方 势力膨胀的情势下,她善于妥协,知道什么时候不能让步,什么 146
时候只能忍让。在晚清错综复杂的政局中,她始终能把握政局的 平衡,成功地将臌胀的地方势力限制在许可范围之内,虽然没有 让犯规逾矩的地方大员丢掉吃饭的傢什,但也能保证督抚的升迁 调任之权控制在手里。
据说当代南美縻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曾经说过,实际上 女人的权力才是转动世界的权力。那拉氏获得权力,是因为她是 女人,而她面临的权力困惑,也因为她是女人。尽管她处理政务 决断刚果,驾驭群臣游刃有余,威权孚于海内,群臣莫不出于她 的摧拔。但是在男性世界里,无论从社会法则还是按政治制度,她 长久地把持权力都是不合法的,在制度上她唯一的凭借就是她是 母后。母后按制度应该退居后台,远离权力中心’但制度却没有 规定,如母后非要站在前台,儿子将怎么处理她,
对比起庞然大物的叶赫那拉氏,可怜的光绪帝载滟只能箅一 个政治侏儒0他这辈子能当上皇帝纯属偶然,按道理,无论同治 早死还是晚丧,与同治帝平辈的他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的。但是 事情就是这样巧,同治十九岁就命归黄泉,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