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骑-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意思是说,要放弃皮岛?”李信很快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不错,皮岛孤悬海外,虽然能够进攻建奴后方,可是主公那一击之后,建奴恐怕有所防备,不会轻易让主公得逞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集中兵力,光明正大的进攻建奴就是了。”石元直点了点头说道。
“主公,最主要的还是崇祯的态度问题。”宋献策也开口说道:“崇祯小儿可以允许主公在草原上称王称霸,但是绝对不会允许主公去中原,甚至连辽东都不愿意主公插手,主公占据皮岛,看上去是为了对付建奴,可是主公,皮岛的水师同样可以威胁他的海疆,威胁他的钱粮之所江南。所以他才会让吴襄去做了皮岛总兵,而不是赵广将军。”
“哎!我要是想骚扰他江南的话,又岂会等到现在。”李信不屑的说道:“皇上就是有些小家子气,建奴正被我逼回了老巢,皇帝他老人家却想着为他松绑。也罢!我若是关注一个皮岛,刚刚被他封了一个辽国公,再和他对着干,还真是让人家笑话了。我倒要看看,皮岛让他吴襄,他吴襄能不能守的住。”
“恐怕主公一走,皮岛很快就会为建奴所掌控。”宋献策哈哈大笑道。也不怪他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谁让他对明朝极为不满的呢?或者说,他这样的人,以前饱受别人歧视,难免心里有点问题。在李信的众多文臣武将中,若是说坚定的反明者,恐怕就是这个宋献策了。
“有舍就有得,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还是应该巩固我们自己的地盘为好,皮岛,既然朝廷想要,那就让给他就是了。”李信心中感叹,这个崇祯皇帝刚刚和自己的关系弄好一点,现在立刻就翻脸,刚愎自用,加上不信任自己,难怪他就是为他的江山励精图治,最后也没有挽回大明朝,不是他没本事,而是他的性格决定的。
“不错,主公,眼下最要紧的是林丹汗的残余势力,开春之后,大雪消融,我们立刻出兵,抢在建奴之前,迫使林丹汗残余势力臣服于主公,只有这种,主公才能奠定霸业,与建奴、朝廷三分天下。”宋献策大声的说道。他意气风发,黑瘦的脸上也能隐隐看见一丝红光,三分天下,就是有问鼎天下的资格了。宋献策作为从龙之臣,想不风光发达都难啊!
“既然如此,就传说给赵广,命他放弃皮岛,再告诉吴襄,待大雪融化之后,我就从皮岛撤军,还有皮岛的将军、士兵乃是百姓,只要愿意来草原的,我李信都欢迎。”李信想了想说道:“开春之后,我当亲自前往辽东迎接他们归来。”
第349章 琉璃宫夜话
皮岛之争终于在崇祯六年二月二日得到了解决,赵广等人在接到李信的书信之后,很快就传给吴襄,吴襄思索一阵之后,还是不敢得罪李信,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毕竟,李信现在击败了林丹汗,不久之后势力就会急剧膨胀,麾下兵马很快就会到达辽东,到那个时候,弹丸大的辽东之地,就会迎来李信、建奴以及朝廷三方的纠葛,这样的混乱局面也不知道持续多久,他一个小小的东江镇总兵,听上去倒是有点来头,可是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里下棋的没有他吴襄的份。正是如同,石元直等人所说的那样,皮岛孤悬海外,非一般人能守的,吴襄还是离不开辽东的支持,李信一旦插手其中,吴襄恐怕就要倒霉了。不过,吴襄也不是白白答应下来的,他索要了李信留在皮岛上的粮草,除掉众人所消耗的,还有二十万石粮草尽数为其所得,还得到了一个皮岛,可以说,吴襄这次是走运了。
当粮草运到京师的时候,吴襄还掩盖了这里面的问题,只是在奏疏上说,张采等人闻听天兵到后,立刻逃之夭夭,并没有将自己和李信之间的交易说了出来。崇祯大喜,立刻加封吴襄为高邮伯,以嘉奖他的功绩。
但是又为了缓和与李信之间的关系,加封赵广榆林伯。榆林是位于陕西。这里面加封赵广为伯爵,固然是为了拉拢李信,缓和因为皮岛之事造成的双方隔阂,但是别的地方不加封,却加封在榆林这个地方,一下子就让李信和他的幕僚们很感兴趣了。
当圣旨传到琉璃宫的时候,李信就邀请石元直等人前来商议,甚至就是张春、孙元化等人也赶了过来。
“皇上是着急了,他需要侯爷的兵马。”石元直摸着胡须冷笑道:“我听说陕西、山西、河南一带自从开春之后,就没有下过雨了。这可是一个不好兆头啊!恐怕今年又是一个大旱年。”
“若是如此,这几省的老百姓们就要倒霉了。”宋献策深有感触,点了点头,说道:“每年遇到这种情况,流民就会增多,偏偏当地官府盘剥还很严重,这些流民们活不下去了,自然就会造反。所以在朝廷,兴兵造反者是越剿越多,死灰复燃者不计其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张春摸着花白的胡须,说道:“朝廷也不是没有拨发过赈灾的粮食,可惜的是,都是被那些可恶的贪官污吏给贪污掉了。”
“吏治不宁,就算是再怎么强大的王朝,也会很快分崩离析的。”李信不屑的说道:“看看,满朝文武,又有几个真正爱民的人呢?周延儒夸夸其谈,表面正人君子,实际上,一肚子草包,温体仁也不过是一个奸佞小人,这个时候,或许正忙着争夺权力吗?朝廷有这样的人治理,吏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可怜了崇祯皇帝陛下,呕心沥血,晚上只能睡上两三个时辰,一心想着振兴大明江山,有这样的人辅佐,就是神仙也无力。”
大殿上众人听了之后,默然不语。就是张春也不说话了。最后石元直咳嗽了一声,说道:“主公,朝廷恐怕是手上无兵,这个时候,加封赵将军,是打着向侯爷借兵的主意,去陕西剿匪。所以才会加封为榆林伯。”
“我家的后院还没有安定呢?哪里有力气帮他剿匪的?”李信心中虽然很想着趁机进入中原,在中原夺取一块地盘,但是想来崇祯连皮岛都不给自己,自己一旦是派兵进入中原,还真不知道崇祯皇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崇祯皇帝绝对是不会让主公去的,只是会借兵,甚至将领也都不会借的。”宋献策不屑的说道。
“呵呵,我李信不是傻子。”李信闻言一愣,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听了之后,也是一阵摇头,李信兵马之精锐,雄踞天下之首,而朝廷虽然也有不少的精锐兵马,可是在这些年的剿匪中,也损失了不少。或许崇祯不止一次的想打着李信的主意,只是担心李信乃是狼子野心,请进来容易,送出去难,所以先试探一番,加封赵广为榆林伯,看看李信等人的反应。
“榆林可是一个好地方啊!”石元直让人找了一副地图来,说道:“进入陕西,必走榆林。现在的洪承畴坐镇三边,榆林就布置了精锐兵马。朝廷让赵广做了榆林伯,嘿嘿,这个试探不小啊!”
“那先生之意?”李信好奇的望着石元直这个老狐狸。
“主公可以让赵将军将这榆林伯辞掉,改任凉城伯。”石元直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凉城是在草原上,距离归化不远的一个城池,也是草原到山西的一个交通要道,当然其重要程度远不如榆林这个地方了。但是用来试探崇祯皇帝也是很合适的。
“这万一崇祯皇帝将计就计,将赵将军封在这个地方,那又该如何是好?”宋献策还是舍不得这个进入中原的机会。
“不会的,崇祯皇帝终究会有一天会主动邀请我李信进入中原剿匪的。”李信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就不要讨论了,我的敌人是建奴,现在我们虽然灭了林丹汗,可是周围并不安全,察哈尔残余力量、林丹汗的地盘等着接手,还有科尔沁部落随时都会来报仇的,至于皇太极恐怕也会插手的。先把这些都收拾了,然后再说其他的。最不济也要喝建奴平分草原,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实力进入中原。现在就进入中原,就会引起各方势力的注意,崇祯皇帝也会提防我们。将我们的兵马肆意调动,而皇太极也可以从容收服草原各族,搞不好,弄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等不起,但是我李信等的起,我还年轻,比崇祯皇帝、皇太极他们都年轻,年轻就是资本,我们的根基本身就不稳,脚步不能跨的太大了。”面对自己的胜利,李信还是很冷静的。
第350章 各路出手
石元直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一阵惊讶。李信不过二十出头,本是年轻气盛的时候,现在更是一方雄主,手中重兵,按照道理,有一些冒进的想法或者举动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石元直跟随李信这么长时间,几乎很少看见他犯错误。甚至就是孤身南下中原,这本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可是事实证明,李信南下中原之中,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损害,更是使他的名声大涨,传遍了整个中原,现在中原的有些仁人志士,谁不赞赏李信仁义,虽然他在江南得罪了不少的士绅,可是他索要来的粮草,却在山东活人无数,现在被山东百姓称之为万家生佛,为他带来了一大票好处。这些都是石元直这个老狐狸没有预见到的。
“这难道就是天子,天命所归?”石元直有的时候也就是这样询问着自己。他跟随李信原本只是想看看李信这样的人能走多少路,现在不曾想到,居然弄成了如此大的规模。这恐怕不单单能用是一个时势造英雄来解释的。
李信并不知道石元直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只是一笑而过,在他看来,皮岛对他来说,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后金却是很难灭掉的,李信也没有自大到,自己所向无敌,面对后金这只善战的军队,李信还没有做好准备,后金可以一败再败,但是他李信却不行,一旦失败,整个草原上的人都会反对他的,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占据中原,哪怕是一个城池也是好的。而要做到这些,就是在现阶段不能刺激了崇祯,只能是自己打好根基。皮岛既然你崇祯想要,那就让给你好了。按照李信的推测,吴襄这个草包是绝对守不住皮岛的,最后倒霉的还是祖大寿的锦州城。
坐观天时,等李自成坐大,占据陕西半壁江山,威胁北京的时候,崇祯皇帝肯定会让自己出兵的,到那个时候,才是名正言顺的牧马中原。而在此之前,李信要做的就是统一草原。让自己作为草原之主,后院安定了,他才能对付其他的敌人。
十天后,阳光洒满了草原,草原上的气温回升,冰雪也渐渐的融化,各种动物在冬眠之后,都纷纷出现在草原上,这个时候,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刚刚平静的几十天的草原,又迎来了一阵腥风血雨。
在琉璃宫,李信拜蒋毅为西路行军总管,领兵三万攻略西面;又拜杨雄为北路行军总管,领军四万,兵进察哈尔,剿灭土谢图可汗的残余力量,而李信自己却是领军五万,诈称十万精锐东进,宋献策、孙元化随军而行,大将陈汉、尚可喜、高猛、何可纲等等纷纷在列,进攻林丹汗的残余势力。又命人传书皮岛,让赵广领皮岛残余兵力约一万人,护送皮岛家属、百姓前来草原。
就在李信起兵的同时,皇太极在盛京,打着支援科尔沁部族的口号,亲自领军八万人出盛京,朝科尔沁杀来。仅仅只是平静了几十天的草原,又是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当然,这其中也算是李信的声势最为浩大,兵分三路,横扫周围的一切。
不过,众人都知道,李信这是要抢夺林丹汗留下来的势力,面对李信的进攻,周围的各个势力罕见的没有插足其中,就算是对李信有着深仇大恨的皇太极都没有去找李信的麻烦,更何况是其他人了。
当然,趁火打劫的也是有不少的。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这次是很快就收到了草原上的消息,对于李信没有禀报他就开始横扫草原,他心中虽然很不高兴,但是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他很羡慕李信,所以对辽东也是寄予了厚望,马上命内阁下旨给祖大寿,让祖大寿相机行事,看看能不能夺取大凌河城,或者对建奴加以进攻,获取更大的胜利。
“范先生,你让朕留在盛京,难道是想监视李信,或者是亲帅大军进攻李信不成?这虎口夺食的机会虽好,可是李信这头猛虎可不是一般的猛虎啊!”盛京凤凰楼内,一个身着龙袍的中年人笑呵呵的望着范文程,此人不是皇太极又是何人,恐怕谁也不知道,大张旗鼓进攻科尔沁草原的皇太极根本就没有出盛京,而是留在盛京。
“李信是猛虎不假,可是猛虎也只有四只爪子而已。”范文程冷笑道:“他的四只爪子现在都放出去了,哪里还有其他的精力,这次微臣让皇上留下来,主要是有重要得事情要做。”
“什么事情比征讨科尔沁更重要的?”皇太极很惊讶了,他在出征前夜被范文程劝了下来,因为他对范文程极为信任,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皮岛。”范文程得意的说道:“皇上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皮岛身上。”
“皮岛?”皇太极惊讶了,最后说道:“一个没有李信的皮岛很重要吗?这个皮岛难道真的能起到牵制我军的作用吗?”
“皇上,可记得上次说过,要在明朝内部寻找一个人,帮助我们传递消息?”范文程笑呵呵的从怀里摸出一叠名单来,说道:“皇上,微臣让二十四衙门的人寻找了明朝诸多大臣的名单,有许多人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在辽东,最符合的就是这个叫做吴襄的人了。”
“吴襄?”皇太极皱了皱眉头,显然对这个吴襄并没有什么印象。
“皇上,这个吴襄您或许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对他的儿子,您恐怕还记得,当年皇上大军进攻锦州,吴襄被困,曾经有一少年领着数百家丁冲入阵中,皇上还曾经赞赏过此人,此人就是吴襄之子吴三桂。”范文程博闻强记,说道:“吴三桂此人也是不凡,崇祯小儿刚刚登基的时候,魏忠贤还是秉笔太监,掌控内廷,崇祯皇帝害怕被魏忠贤加害,所以就招吴三桂进京护驾。此人现在做了山海关的游击将军,祖大寿等人有意扶持此人做山海关总兵,准备将山海关这个要隘掌握在手中。”
“山海关。”皇太极双眼一亮,山海关可是他向往的地方,明朝之所以定都北京,固然是因为政治因素考虑,而北京有燕山之险,长城之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这其中,山海关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关口,若是能攻下山海关,北京就掌握在手中。
“先生是想先诱降吴襄,然后再通过吴襄掌握吴三桂,最后掌握山海关?”皇太极一下子就看出了范文程的算计。
“正是如此,不管怎么样,短时间这父子二人是不会投降的,但是只要时间久了,明朝内部有变化,那就说不定了。”范文程轻轻的说道:“这个吴家父子和李信可是有恩怨的,李信贼子有朝一日牧马中原的时候,就是吴家父子投靠我大金的时候。”
“这件事情可以去做,就算是时间长一点也没有关系。”皇太极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物,一下子就看出了这里面的问题,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去先攻占皮岛。”
“不,皇上不是让您去攻占皮岛,而是去攻占旅顺口。”范文程赶紧阻止道:“吴襄为了接管皮岛上李信流下来的势力,将大部分军队都去守卫皮岛去了,现在的旅顺口大营缺兵少将,皇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攻占旅顺口,击败了吴襄,让吴襄丢兵去职,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吴襄。”
范文程一环套一环,将吴襄算计在里面。果然次日,皇太极亲自领正黄旗大军两万人,趁着吴襄猝不及防的时候,进攻旅顺口,这位善于逃跑的将军这次也没有例外,匆忙抵抗一阵之后,又狼狈而逃,丢失了旅顺口,这下皮岛算是真正的孤悬在海外了。
丢失了旅顺口的吴襄没有让范文程失望,回京之后,崇祯皇帝罢免了吴襄,让他在京师养老,只是他的儿子吴三桂却仍然是在山海关受到了重用。
崇祯六年四月,李信率领大军横扫整个东部草原,大军所向之处,无人敢与之相抗衡,纷纷归顺李信麾下,而在四月十九日这一天,与赵广等人在老哈河边汇合。至此,李信东征的任务才结束。
当然,就在李信与赵广胜利会师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多尔衮率领大军突袭了科尔沁的牙帐,正式吞并了科尔沁部族,吴克善等人归顺了多尔衮,科尔沁等部落的归顺使的后金实力大涨,整个草原上,只剩下李信与皇太极两雄争霸。
而在中原,义军仍然是闹的热火朝天,崇祯皇帝苦不堪言,加上延安、平凉、庆阳等地受灾,崇祯皇帝无奈之下,只得减免了三地的“辽饷”,至于让祖大寿趁火打劫也因为粮饷的问题只得作罢。当然,也有让崇祯皇帝感到安慰的地方,就是他派遣的川军将领邓玘射杀了著名的义军首领紫金梁,使得官军名声大振,也算是给了崇祯一点安慰吧!
不过,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高兴多长时间,邓玘击杀了紫金梁之后,这些起义军无奈之下退到了河南林县,明军游击将军杨遇春追杀义军,这个与明朝功臣常遇春有着一字之隔的人经常自称自己就是常遇春第二,可惜的是,只是第二,而不是本人,也没有主角的光环照耀,在追击义军的时候,中了埋伏,丢了性命,而这一股起义军中还是有能人存在的,他们用了这位杨遇春的旗号,又诱杀了其他官军,最后连邓玘都给击败了,身边仅仅只有百余亲兵狼狈而逃。等到六月份的时候,土司马凤仪率领一支军队,也被起义军击败,一时间,河南起义军声势浩大,极为嚣张,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也都纷纷加入起义军,河南的形势顿时成了紧张起来。
“听说皇帝陛下已经派遣了监军前往各个大将军中?”琉璃宫内,一大早上,李信披头散发,身上穿着一身道服,极为轻松,盘坐在炕上,在他对面,分别坐着石元直、宋献策、张采、张春和孙元化等人,这些都是他的班底。
“不是吗?”石元直点了点头,说道:“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军中都派了太监前往。这些阉货一出,这些将军们恐怕是人人自危了。”
“朝廷是着急了。”张采低声说道。他言语复杂,一边的张春、孙元化也都是如此,这三人都是从崇祯手下背叛过来的,虽然是有不得已的因素,可是对朝廷还是有感情的。让他们短时间内彻底对李信归心,将朝廷视为仇敌,显然是不可能的。
“恩,是着急了。”李信又从诸多情报中调出一份来,递给张采等人说道:“最近朝廷中有人建议催要各省历年逋赋(未交或者逃逸的赋税)一千七百万两银子。崇祯皇帝准许了。而且是限期完成。”李信言语之中极为轻松。
“这么多?”张采等人并没有听说过这个情报,陡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骇然一惊,只听他说道:“数额巨大,需要一个月内完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可笑的是,这个时候,温体仁和周延儒二人斗的是相当的厉害,朝中上下的文官们几乎都被席卷了进去,崇祯皇帝也被弄的焦头烂额啊!”石元直不禁摇摇头。
“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同舟共济才对,朝廷却分成了两派,为了一点权力而争斗,这样的朝廷难怪能将天下治理成这个模样。”宋献策幸灾乐祸的说道。他现在在李信内部已经站稳了脚跟,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
“旅顺口失守之后,朝廷又派了何人镇守?”李信忽然想到了什么,对石元直问道,张采等人竖起了耳朵。李信不是有意询问此事的,肯定是有其他的想法。
“一个叫做沈世奎人做了代总兵。”石元直扫了众人一眼轻轻的说道。
“可有此人的信息?”李信又问道。
“此人的女儿曾经是毛文龙的侍妾,此人好杀,贪财,极为骄横,横行皮岛,众将无人能治。”石元直按照情报上说的念道。
“朝廷居然让这样的人做了皮岛总兵?”李信有些惊讶的说道。将领骄横本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这样的人做冲锋陷阵的将军还行,若是做了一军之主,迟早是出事情的,尤其是仗着裙带关系上来的人更是如此了。
“可不是吗?大概是因为他在皮岛的时间很长,所以朝廷才会让他做总兵。”宋献策冷笑道:“此人做总兵,皮岛从此不为朝廷所用了,锦州的压力也增大了许多。”
“可惜了,可惜了。”李信摇摇头,他感觉到有一丝惋惜。
“侯爷,我军刚刚占领了大量的地盘,西至弱水,北至科尔沁,东至大兴安岭,这广大的一块还需要消化,还是不要生事的好。”张采听了李信的语气,还以为他又要寻找地方进攻对方了,赶紧说道。
“这个我自然知道。”李信点了点头,说道:“这段时间,还是休养生息的好,将士们近半年的征战都辛苦了,若是再打下去,恐怕也接受不了。”李信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战争这根弦要绷紧,但是也不能老是进攻,尤其是李信这么多年入主草原,每年都在打仗中度过的。虽然有七大世家支撑,可是将士们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再打下去,迟早有崩溃的时候,李信也会走上穷兵黩武的时候。在一定的时候,内政治理,恢复生产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夯实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