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风流-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立即得到了内阁的垂青,如今忝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可期。不过……”

周司吏皱起眉来。故意顿了顿:“他能蒙受上头的看重,固然和籍贯有关,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那便是此人素来谨慎,做事极有章法,否则一个放浪形骸之人,谁放心用他?一个这样的人,必定是四平八稳,他和其他人不同,绝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出了差错,就可能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曾佥事以为。这样的人,会在外头抛头露面时,吃醉酒么?”

曾建皱眉:“你的意思是……”

周司吏风淡云清:“假若不是他吃醉酒,而是故意为之。那么他为何。要放出这样的消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曾建眯着眼:“莫不是想把事情传开,把这汉王,浮出水面,只要五军都督府牵涉到了汉王,那么……”

曾建一想,不由打了个冷战,他猛地明白,这一切的一切。怕都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阴谋,简单故事的背后。却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

周司吏叹口气,道:“陛下出塞,太子监国,可是丘福却掌了军权,用以监视太子,太子这些时日,哪里敢轻举妄动,心里固然是有千般的不满,却还不是要乖乖就范?可是……若你以为太子殿下愿意束手待毙,那就错了。其实大家都知道,天子乃是靖难起家的,这朝廷之中,有的是靖难功臣,偏偏呢,这些靖难功臣,十之**,却都和汉王关系匪浅,问题就出在这里,汉王虽然完了,可是这些给汉王抬轿子的人还在这里,他们若是得势,太子能安心么?”

曾建脸色微动:“周先生的意思……是这件事极有可能,基本就是东宫那边布置的,目的,就是……”

周司吏摇头:“未必就是东宫,可和东宫肯定少不了牵连,你看他们这一步步的动作,先只是个小误会,此后不断的恶化,卷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眼下,那翰林庶吉士,竟是放出流言,把汉王一并拉扯进去,单凭这一点,便可看出,这绝不是简单地事件,有人专门滋生事端,有人专门鼓舞士气,有人专门放出消息,还有人做马前卒,有人擂鼓助威,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曾佥事不觉得未免有太多的巧合么?这个乔周,只是这个布置之中一枚小小的棋子,他的作用,不过就是吹风,可是他背后地人,却都不简单。等着看,这出戏还早着呢。”

曾建眼睛眯起来:“咱们锦衣卫会不会受什么损害?”

周司吏叹口气:“眼下咱们都指挥使大人风头正劲,一时无两,立下赫赫功劳,那太子害他不成,如今即将要凯旋回京,这时候,太子理应不会对郝大人不利,所以,咱们锦衣卫可以置身事外,不过所有牵涉到的人,都要打探清楚,这是咱们的本份。”

曾建点点头:“那么……这个乔周,只怕还得再探探底细,要送一份公文去,让江西那儿的人,再仔细摸一摸……”

“大人……”外头一个书吏前来禀告。

佥事房里的两个老伙计都沉默起来,不再继续此前的话题。

“大人……山东那儿,传来的最新消息。”

“哦,拿来看看。”

一份信笺送到了曾建手上。

曾建二话不说,直接拿来翻阅。

最后他深深看了周司吏一眼:“周先生猜对了,看来……这一次有人要完了。”

说罢,一封书信,交在了周司吏手里。

周司吏捋着山羊胡子,因为眼睛有些老花,所以眯着眼,好不容易才辨识出上头地字迹,最后脸色略带几分凝重,将信笺放下,吁了口气。

“胜负已定。”

……………………………………………………………………………………………………………………………………………………………………………………………………………………………………………………………………………………………………………………………………

东宫……

一份密信已是送到了。

新任的詹事府詹事刘韬看过书信之后,禁不住长长松了口气,旋即,飞快前去禀见,将这喜讯传进去。

冉冉的宫灯之下,一身蟒服的朱高炽脸色被照样的忽明忽暗,他将这份书信已经看了几遍,最后终于道:“大事可定。”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那五军都督府,丘福的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他脸色铁青,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虽然脸上带笑,却比哭好看不了多少,良久,他缓缓的站起来,终究还是长出了一口气,满是倦容的脸上,似乎一下子,将什么都看淡了,哭丧着个脸,最后,又无力的瘫坐在了椅上……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时的金陵城,已是淅沥沥的下起了靡靡细雨,只是这雨,这春,似乎和一些人并无干连,无数的谎言和算计在编织,带着笑脸的人们暗潮涌动,而在今日,太子亲自率领百官出了城,抵达了龙江。

天子的銮驾已是到了,太子自然不敢怠慢,一大清早,便在这儿相侯。

前期的大船已是抵达了渡口,一队队的禁卫下了船来。

朱高炽脸色平静,那眼眸中,却是掠过了几分喜色。

倒是那丘福,顿时老脸有些拉了下来,神色更显慌张。

按理来说,这儿是京都,陛下的船应当先到,先让天子下船才是。

可是现在,却是天子近卫们下下船,这意味着什么?

莫非……是对京营不甚放心?

而节制京营的,便是他丘福,如此说来,岂不是对他丘福不甚信任?

想到这儿,丘福脸色虽然古井无波,可是却实在不太好看。

终于,天子的座船来了,先行下船的,不是天子,而是赵王和郝风楼。

这两个家伙直接带着一队神机卫下了才船,俱都穿着簇新的蟒服和鱼服,一个个精神奕奕。

这二人,自是凯旋而归的姿态,别提有多神气了。

见到了他们,所有人的脸都拉了下来。

当时这二人惶惶如丧家之犬,可是直接带人逃出京师的,而太子则以yin乱宫闱的罪名,将郝风楼视作是钦犯,只是现在,钦犯回来了,不但大摇大摆,还鲜衣怒马,别提有多得意。

郝风楼和赵王如此出场,简直就是打他太子朱高炽的脸,一巴掌下去,只怕疼得不轻。

只是现在,朱高炽被打了脸,非但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是含笑上前几步。

朱高燧和郝风楼俱都向朱高炽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朱高炽则是谦逊的回礼:“不必多礼,你们是国家的功臣,本宫已接到了捷报,高遂和郝大人,可谓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此等功劳,旷世未有,本宫身为太子,倒是要代天下苍生,在此拜谢。”

说罢,双手抱拳,深深一揖。

………………………………………………………………………………………………………………………………………………………………………………………………………………………………………………………………

第二章送到,恳求月票。

第五百九十五章:风光得意

就在近半年之前,这位太子殿下,还对郝风楼喊打喊杀,必欲除之而后快,不将这郝风楼剁为肉酱,便打死不肯罢休。

可是现如今,却是热情如火,便如这阳春三月,冰雪消融,春风如沐。

他脸上的笑容何其真挚,不免让人生出错愕之心,以至于朱高燧不知该如何因应才好。

好在郝风楼替朱高燧解了围,郝风楼笑吟吟的道:“殿下亦是监国有功,可喜可贺。”

这话是客气的意思。可是细细思量,这朱高炽哪里有什么监国之功,原本他是有机会做出一点成绩出来的,好教自己那父皇刮目相看,谁晓得闹出了郝风楼那一档子的事,兹事体大,父皇调了丘福来,便是傻子都明白,父皇存着什么心思,朱高炽不是傻子,在金陵处处遭人钳制,一见父皇起疑,一下子缩了,哪里还敢有自己半分主见,朝中大小巨细的事,都乖乖送去北平,请父皇处置,实在是紧急的,也是乖乖召开廷议,让大臣讨论。

大臣讨论的时候,他只是坐在一边不做声,人家口都说干了,他尚且犹豫不决,这犹豫不决,不是他做事瞻前顾后,实在是这个姿态必须表现,等到把戏充足,这才勉为其难,顺水推舟的点头同意。

本质上,他连决策都没有,这金陵的好坏,就和他无关了。

所以郝风楼说什么监国有功,纯属废话。在别人看来,是客套,在朱高炽听来。却极为刺耳。

偏偏再刺耳,朱高炽依旧是笑,满是含蓄的道:“这是哪里的话,功劳不曾有,苦劳也不曾有,本宫身子不好,恰好旧疾发作。因此这朝中之事,俱都内阁决断,倒是坏了父皇的美意。汗颜之至。”

朱高燧渐渐定下心来,人是会渐渐成长的,若说一开始,他还有些拘束。不过此时他的心理经历了北平一行。早已生出了奇妙的变化,早不再是那个从前的朱高燧了,他笑呵呵的道:“皇兄若是病了,这可不是小事,看过御医了么?”

朱高炽本是想含糊过去,结果朱高燧却是揪着不放,却是深深看了朱高燧一眼,慢悠悠的道:“胡太医倒是看过。”

“哦……这个胡太医。我倒是晓得,医术精湛。却不知诊视结果如何?”

朱高炽道:“尚可。”

朱高燧关心道:“皇兄是金贵之躯,一个尚可,是什么意思,此事,怕是不能小看,臣弟素知皇兄日理万机,身子早就熬坏了,这身子不是皇兄的,而是天下苍生的,因此,不能出任何闪失,我看这胡太医要叫来仔细问一问,得问清楚病情,开的是什么方子,断不能炜疾忌医,否则他日后悔莫及。”

朱高炽一开始,并没有把朱高燧放在眼里,可是等到北京保卫战之后,对这个三弟,变得有了几分警惕。

可是现如今见朱高燧依旧是咄咄逼人,他非但没有警惕,心情反而放松了一些,一个咄咄逼人地兄弟,显然并不如他想象中的可怕。朱高炽呵呵一笑道:“三弟若是要请,那自管请就是,我看三弟脸色不好,想来是旅途劳顿,正好让胡太医好生把把脉。”

这个胡太医,本就是朱高炽的人,朱高炽倒是一丁点都不怕露出什么马脚,只要咬死了自己旧疾复发,谁能奈何。

这等事朱高燧想要拿来做文章,也未免太小看了自己。

由此可见,这个老三,虽然有几分本事,可是为人处置,或者说勾心斗角,却是差的远了。

本来朱高燧立下旷世奇功,有勇有谋,在北京大捷,朱高炽还甚为忌惮,现在反而放松了几分,却还是依旧含笑,道:“却不知父皇的銮驾到了没有?”

朱高燧一听,笑嘻嘻的道:“父皇已经回京了。”

“啊……”这一次,即便是含蓄如太子,也是惊对说不出话来,顿时失态。

这等事,朱高燧已经在汉王那儿做过一次,如今再在太子面前做一次,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见这位皇兄大吃一惊,朱高燧心里只是冷笑,脸色淡漠起来,正色道:“父皇有口谕,这一路班师回朝,沿途对地方僧俗百姓,多有叨扰,朕再三叮嘱,地方官吏,万不可为迎圣驾而徒费民力,只是这一路所闻所见,俱都是地方官吏阿谀媚上,争相……”

朱高燧话锋一转,又淡淡的道:“据闻太子前几日便准备了迎驾事宜,铺张奢靡,竟是不下于沿途官吏,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本该知晓朕之深意,何故如此?”

朱高炽吓得冷汗淋漓,其实此时淫雨纷纷,天上银丝如毛,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朱高炽面如土色,被雨水淋湿的眉眼来不及擦拭,连忙拜倒在泥地里:“儿臣万死。”

众臣见了,面面相觑。

朱高燧说罢,才笑容可掬的上前一步,将朱高炽扶起,道:“皇兄,父皇此时若是没有耽搁,怕是已经回紫禁城了,还请皇兄率百官,立即见驾。”

朱高炽被这么一折腾,已是狼狈不堪,不过他并没有显露半分不耐烦,颌首点头,道:“正是,不能耽搁了正事。”

………………………………………………………………………………………………………………………………………………………………………………………………………………………………………………………………………………………………………………………………

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又不得不重新回京,旋即抵了午门,先前已有人回报,说是大明门已是开了,那大明门只有天子可以出入,一旦开了城门,便意味着天子确实已经入宫。

于是以太子为首的人,大家乖乖在午门之外,等候召见。

过不多时,宫中出来一个人,不是赵忠是谁。

赵忠是随朱棣一道回京的,这一番他与兵部尚书夏元吉一道北上,如今又是南上,折腾的倒是不轻,天子突然召他去北平,赵忠一路上都是忐忑不安,好在陛下并没有深究,虽是将他调出了京师,平时却还是依旧让他照料起居,这才让赵忠稍稍放心一些,不过眼下,却显得更为谨慎。

他笑吟吟的道:“陛下有旨,请大家入宫觐见。”

于是外头乌压压的人开始动了,朱高炽为首,其次便是朱高燧以及内阁几位大人,还有各部尚书,那丘福也在人群之中,只是他气色不太好,却还是勉强打着精神,他跟是跟随内阁几个大臣要鱼贯进去,谁知这时候,赵忠却是突然挡在了他的身前。

于是所有人不动了,一个个看着赵忠。

赵忠朝丘福笑嘻嘻的道:“琪国公,陛下还有一道口谕,说是琪国公年纪老迈,又素来体弱多病,万不可如此辛苦,陛下与琪国公,虽无血脉之亲,却有患难之实,不忍国公爷操劳,所以特意留了口谕,这宫,琪国公就不必进了。”

这番话,说的可谓客气之极。

可是丘福的脸色却是骤变,比那挨训的太子更差一些。

他身材魁梧,可是这时候,却有些撑不住了,身躯在颤抖,嘴皮子在哆嗦,那一张惨白的脸上哪里看得到什么血色,他抬起眸,遥望那紫禁城中的殿宇,最后幽幽出口气,踟躇了片刻,他整个人几乎是瘫跪在了地上,动情的道:“请公公转告……臣……臣以六十衰病之人,蒙起田间,尺寸之功,恩荣出于望外,死亡且在眼前……”

丘福说到了这里,大家都凝立不动,一个个色变,他们对丘福未必有什么好感,可是堂堂一个都督,堂堂一个国公,怎么说……完就完……瞧这样子……伴君如伴虎啊。

这丘福还要再说,赵忠就显得心不在焉了,却是看着众臣,笑嘻嘻的道:“陛下等的急了,诸公不必理会这些许小事,请速速入宫。”

被赵忠一打断,丘福的言辞就有些组织不起来了,沉默了一会儿,倒是赵忠问道:“琪国公,说完了么?”

丘福意识到了什么,抬眸看着赵忠。

赵忠依旧是那风淡云清之色,只是那疏离和淡漠,却是毕露出来,假若是以往,面对这位天子的老兄弟,赵忠巴结都来不及,何曾会有今日这般。

丘福只得苦笑,道:“已经说完了。”

赵忠便将他扶起,态度和蔼可亲,道:“既是如此,那么咱家必定将此番带到,公爷,这儿风大,请回。”

人家话都没说完,还说什么带到,这分明是睁着眼睛说着瞎话,可是丘福只能铁青着脸点点头,却还要说一句:“多谢赵公公。”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五百九十六章:一鸣惊人

丘福就这样完了。

就在几日谁曾想到会发生如此的变故。

可是说完就完,又能奈何?

不少人是巴不得丘福这等靖难派完蛋的,可是现在见丘福黯然离开,那萧索的背影,让人不禁兔死狐悲。

可是朱高炽却是没有回头去看一眼,在他看来,此事已是板上钉钉,丘福是完了。

父皇的心理,其实十分简单。父皇的矛盾就在于,一方面,他对那些个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兄弟,颇有怀恋,这毕竟是人之常情,大家一起出生入死,感情却是有的。

而另一方面,父皇乃是天子,这些勋贵,已是没有了用处,若是他们肯老老实实做一个富家翁,倒也无妨,即便是贪墨恰钱财,侵占别人一些土地,那也在可容忍的范畴,可是一旦牵涉到了夺嫡之争,尤其还是依旧支持汉王,这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了。

这一切,都是朱高炽的巧妙布置。

或者说,是解缙解学士与朱高炽二人一起编织出来的阴谋。

丘福奉命节制金陵兵马,这本是用来压制他这太子的手段,可是朱高炽却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这里头的关键就在于,父皇对自己不太放心,才安排了一个丘福,可是父皇就对丘福放心么?想来也是未必,所谓的制衡,就是太子制丘福,丘福制太子,制衡永远是两个人的互动,假若只是一家。那么就是监视了。

父皇此前没有派丘福留驻京师,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证明,父皇对丘福。未必是无条件的信任,之所以搬出丘福来,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借丘福之手,来牵制住自己而已。

想通了这个关节,可就好说了。

丘福乃是汉王的岳父,这个背景。天下皆知,谁都知道,丘福是最大的汉王党。至死不渝,在这种情势之下,汉王必定欢欣鼓舞,而这个时候。只需要在京师里安排一场冲突也就足够了。

冲突一起。朝野必定是争锋相对,理由呢,却很是简单,读书人本就歧视武人,现在武官打人,怎么了得,自然不肯退让,于是太子为首的有心人层层加码。搬出一个个重要人物出来给予某种暗示,而其他人则是群情激奋。蜂拥而上,大有不副有种你过来,我保证打死你的姿态。

可是五军都督府则不同了。

京营之中,山头林立,可是无论任何山头,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护犊,若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都不能护他周全,谁还肯为你鞍前马后。更何况,丘福肩负的使命乃是监视朝廷,这个时候,其实是手握大权的,岂肯退让,五军都督府自然而然,会做出一些较为强硬的反应。

只是丘福浑然不知,一个圈套却已是悄悄布置出来。

在丘福看来,自己是尽自己的职责。

可是汉王那边振奋不已,京师这里,丘福又是闹出这样的事,父皇若是知道,会怎样想?

“你们……难道以为还有机会么?”

汉王所触犯的,乃是万死之罪,当年差点是谋反了的,虽然是被人怂恿,被纪纲所构陷,可是事实就是事实,在这种条件之下,朱高炽明白,以父皇多疑的性子,绝不可能再让汉王有半分非分之想,这个时候,见丘福还在这儿勾搭汉王,同时在京师里‘飞扬跋扈’,岂能再容得下他?

这些老兄弟,其实都已经没有用处了,狡兔死、走狗烹,朱高炽深谙这个道理,父皇之所以还纵容他们,理由只有一个,那便是旧情。

而现在,一旦丘福牵涉太深,又怎会让他有什么好下场。

朱高炽脸色平静,内心却是翻起了巨浪,这一次,虽然没有打垮郝风楼,却是因祸得福,趁机将汉王的势力彻底铲除,连根拔起,汉王虽然失势,可是他的党羽遍布军中,又有丘福鼎力支持,将来必定会是尾大不掉的麻烦,而现在……终于大局已定。

他带着百官,已是抵达了奉天殿,进入殿中,天子早已冕服正冠,等候多时。

朱高炽不敢怠慢,率先拜倒在地,道:“吾皇万岁……”

众人山呼:“吾皇万岁……”

朱棣脸色古井无波,一点龙颜大悦亦或是龙颜震怒的征兆的痕迹都不曾有,只是平淡的道:“众卿平身。”

………………………………………………………………………………………………………………………………………………………………………………………………………………………………………………………………………………………………………………………………

百官觐见之后,各自上了一些贺词,无非都是一些讨喜的话。

朱棣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珠冠之后,却也不曾有所表示。

他唯一上心的不是丘福,也没有提及太子和汉王,而是询问礼部尚书:“北京一战,扬我国威,如此旷世奇功,涉猎的文武极多,礼部的升赏章程,要尽快呈上,”

陛下只是随口一问,可是意义却是不同。

任何事只要皇上上了心,那就绝不是小事。关乎于这个升赏,其实礼部这边也有些为难。

其实某种意义来说,这样的大功,升赏倒是应该的,可问题就在于,那捷报和功劳簿子里,却有许多疑窦之处,比如应天府的一个判官,上头写的是随军戍守,斩贼一人。这……简直就是荒唐,要知道,那位判官兄已年届五旬,杀人……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