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组团游三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快步过去,按住诸葛亮的手。“孔明军师……”刘备话一出口,已经是泪流满面……
    诸葛亮也哽咽了,两人就这样一个流泪、一个抽泣,虽说不出话,两双泪眼已经把千言万语传达了……
    蔡鹏想起一句话:一切尽在泪水中……
    诸葛亮情绪稍稍稳定,便急着向蔡鹏询问博望坡方面的情况。
    蔡鹏简要地向诸葛亮做了汇报。
    得知战果辉煌,蔡鹏又对博望坡一带加强了戒备,诸葛亮放心了。
    诸葛亮又向刘备询问北线的情况。刘备告诉诸葛亮,北线一切平静,曹军虽多,但始终未发动攻势,只是每天派小股部队骚扰而已。
    诸葛亮点点头,听说俘获的敌军很少,诸葛亮稍稍有些失望。
    “还有一事,主公、军师,”蔡鹏叉手禀告,“属下在博望坡擒得敌将一名。”
    “哦?伯飞啊,你又是大功一件啊!”刘备兴奋异常,“所擒何人?”
    “应该不是敌军主将……”蔡鹏犹豫一下,突然跪倒在刘备面前。
    “伯飞,你……”刘备赶紧去搀扶蔡鹏。
    “主公,此人和属下是有过一面之缘,属下恳请主公饶他一条性命。”蔡鹏请求道。
    “哦?何人?”
    “夏侯兰。”
    “夏侯兰?”刘备想了一下,对这个夏侯兰并无印象。
    “主公,在平原时,属下曾和他有过接触,此人善于练兵,若能说服起投在主公帐下,定有大用。况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他,了解北线曹军的动向。”(参见0005章《科学练兵》)
    “准!”刘备当然不会拒绝。
    “主公,务必立刻见见他。”诸葛亮提议。
    刘备也是这个想法。
    听说夏侯兰伤势较重,不能带来这里,诸葛亮坚决要随刘备一起去见他。
    刘备蔡鹏规劝不住,只得命亲兵给诸葛亮披上厚厚的衣服,刘备蔡鹏亲自搀扶着诸葛亮,来到夏侯兰所在的营帐。
    军医官正在帮夏侯兰处置伤处,夏侯兰伤势虽重,但神志仍清醒。他虽不认识刘备,但见军医官行礼问候,也知道来人是谁了。
    夏侯兰行动不便,只得用微弱的声音表示感谢,感谢刘备不仅不杀自己,反而给自己医治。
    蔡鹏凑上前,正对着夏侯兰,问道:“夏侯将军,你还记得当年平原城外的夏……哦,蔡鹏吗?”
    夏侯兰眯着眼辨认了很久,这么多年来,蔡鹏虽不见老,但经历的风雨太多,人远比以前黑瘦了。
    蔡鹏一边提醒,一边比划了几下“第九套广播体操”。
    “啊!”夏侯兰挣扎着点着头。
    “夏侯兄,当年多谢你的帮助,蔡某才明白了练兵的许多道理。”
    “惭愧啊……”夏侯兰满脸羞愧。
    “夏侯兄,你是有能耐的人,和我一起来辅佐皇叔吧……”蔡鹏一边和夏侯兰套近乎,一边历数刘备的“优良品德”。
    兵败被俘的夏侯兰怎能不从。
    见夏侯兰愿降,刘备大喜。诸葛亮立刻向夏侯兰问起曹军军情,夏侯兰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地介绍了曹军的战术安排……


第0304章 蔡鹏 战略博弈
    夏侯兰介绍说,此次曹军兴兵荆州,的确是动用了十万兵力。
    但由于刚刚经历了官渡之战,河北地界局势尚未平稳,因此曹操不敢调遣主力南下。考虑到新野刘备和荆州刘表的实力,如果派遣的兵力太少,又不足以震摄住对手。
    手中有无足够的精兵,曹操采取了虚张声势之计。
    一方面,将新降服和新招募的部队简单整编后,组成一个庞大的、近十万人的兵团,大摇大摆地从北线官道进攻新野。
    这支队伍人数虽多,但战斗力明显不足,只不过是起吸引对手注意力的作用。真正的主力,是从博望坡一线突袭的两万余人。
    刘备倒吸口凉气,一切竟然完全在诸葛亮预料之中。若非诸葛亮施出奇谋妙计,恐怕新野现在已经失陷。
    蔡鹏问道:“博望坡一线的主将是谁?”
    “乃夏侯元让将军。”
    “啊?夏侯惇?!他不是中军主将吗?”蔡鹏追问。
    “元让将军的确是中军主将,但此次重点是东线,因此元让将军亲统博望主力。而北线中军由夏侯秒才将军指挥,悬挂的是元让将军的帅旗。”
    “哦,原来是夏侯惇夏侯渊哥俩唱了一出戏啊?这招叫什么来着?”蔡鹏隐约记得自己看过的兵法书里有这样的计策。
    “夏侯兄弟用的是暗度陈仓之计啊。”诸葛亮替蔡鹏说道。
    “对对,他们这回企图暗度博望。那前日在山谷中退却的队伍中便有夏侯惇了?”蔡鹏急急追问,夏侯兰点头,蔡鹏懊悔不已,“唉,早知道是夏侯惇,我一定会追上去生擒活捉他啊!”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抓住他,对曹军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蔡鹏在这里顿足捶胸,刘备过来拍拍蔡鹏,安慰了几句。
    刘备转头对诸葛亮道:“果然军师所料,那么军师如何看待当前之势?”
    诸葛亮思索了一会,问夏侯兰:“夏侯将军可否知晓河北战事?”
    夏侯兰在曹军中军职不很高,对河北方面的事情只知道个大概。他告诉诸葛亮,官渡之战后,袁绍集团已然溃散,袁绍的儿子们原本就不和,战败后,更是只顾保全自身的利益,不能精诚合作,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袁绍在河北的势力已难再成气候,彻底覆灭只是早晚的事了。
    刘备插言问道:“那为何曹孟德不敢将河北精锐撤回?”
    夏侯兰道:“只因辽东公孙氏风头太盛,攻占幽州后,又接连攻克河北北部数个要地,丞相对公孙氏颇为忌惮,因此不敢收兵南返。”
    诸葛亮听罢,点点头,用眼神暗示刘备,刘备起身,嘱咐夏侯兰安心休息,又唤来军医官,叮嘱其好好照料夏侯兰,才和诸葛亮、蔡鹏一道返回蔡鹏的大帐。
    刘备问道:“军师以前便曾说,辽东公孙氏颇有野心,现在看来确是如此啊。”
    诸葛亮点点头:“中原腹地,二十年来,历尽战火。而辽东地处塞外,公孙氏掌控辽东已久,人口虽稀,然其修生养息久已。况且近年中原百姓纷纷北上避难,辽东人口日增。公孙度灭夫余、伐高句丽,辽东诸地已尽在其掌控之下,如今辽东羽翼已丰,此番借袁曹交兵之机出兵攻占幽州不过是其第一步,染指中原,才是其野心虽在啊。”
    刘备连连点头,又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对道:“现今之势,于主公有利。我军初破曹军主力,而曹孟德受辽东公孙和河北袁氏残部羁绊,短期内必难再犯荆州。主公正可利用这一间隙,发展壮大,以图后继。”
    蔡鹏插言道:“军师,可是北线还有近十万曹军啊?”
    诸葛亮笑道:“那部分曹军,不过是壮声势之用,曹孟德也不过是假借出兵,整编训练新兵而已,不足为虑。亮敢和伯飞将军打赌,不出数日,北线曹军必将撤走。”
    经历博望坡一战,蔡鹏对诸葛亮的崇拜更深了一层,蔡鹏嘟囔道:“我可不和你赌……”
    “报!”一名小校进帐来报,说荆州援军已在新野南十里左右扎下几座营寨。援军指挥蒯异度大人去新野拜会主公不遇,正往这边赶来。
    “哦?那就赶快准备迎接吧。”荆州援军来了,刘备还是蛮高兴的。
    诸葛亮叫住小校,详细询问了荆州军扎营的地点后,屏退小校,问道:“主公可知蒯异度此来所为何事?”
    “当然是增援我们啊。”荆州方向出兵增援的消息刘备早已得知,但他感觉到诸葛亮的话中有话,“愿听军师高见。”
    诸葛亮不无忧虑地道:“蒯异度精明强干,此番引兵前来,却未必那么简单啊。”诸葛亮说着摊开地图,观察了一会,眉毛渐渐拧起。
    “军师请明言吧。”
    诸葛亮道:“主公,荆州此时发兵,无非为了两点。一则,与我军同心协力,抗击曹军。然此时曹军已破,我军已不必借助其力。二则,蒯异度也许另有图谋啊。”
    “啊?”刘备见诸葛亮担忧的样子,不免跟着紧张起来。
    蔡鹏也凑上前来,听诸葛亮如何分析。
    诸葛亮指点着地图道:“主公请看,蒯异度部署的营寨,均位于新野通往襄阳和樊城要冲之处。若是其真心想与我军合力抗曹,为何不在这些地点扎营?”诸葛亮指点着地图上几处要地道,“这些要地与我新野成犄角之势,才是最关键的所在,蒯异度懂得用兵,不会不知晓。”
    蔡鹏没弄明白,问道:“守住新野通往襄阳和樊城的要路不是也很好吗?可以防止曹军直接进攻这两地啊。”
    “伯飞太过忠厚也!”诸葛亮的手呈钳子状摆在蒯越驻兵的地点,“此处扎营,既可防曹操,又可防我军啊。”
    “防我军?”蔡鹏更糊涂了,“咱们是友军啊,防我们作甚?”
    刘备已经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伤心地叹口气道:“唉!若是我军战胜曹军,荆州会认我们这个盟友;若是我军失利,人家就不准备再接纳我们了……”
    “哦,我明白了,荆州这帮家伙的意思是不是先让我军在前面死磕曹操,如果胜了,他们便跟着获利,如果败了,那我们就成了替死鬼、替罪羊,而他们再考虑和曹操议和?”
    诸葛亮点点头。
    “这、这、这特么也太不仗义了吧……”蔡鹏忍不住喷出脏话。
    诸葛亮冷笑道:“哪有那么多仗义之事,荆州众人,本就摇摆不定,主公不得不防啊。”
    刘备沉默不语。
    蔡鹏也弄懂了,被荆州人的心思弄出一身冷汗。“还好,咱们打赢了,这次算是咱各个拯救了各个……”看诸葛亮诧异的表情,蔡鹏赶紧憨笑着解释道:“‘各个’是俺们那的土话,就是‘自己’的意思。”
    诸葛亮摇摇头。
    “军师,咱都打赢了,还有什么不妥吗?”蔡鹏又被诸葛亮弄迷糊了。
    诸葛亮忧心忡忡道:“我军败于曹军,荆州是一种策略;而若是我军战胜曹军,人家还会有其它策略。蒯异度如此布置营寨,便是想在我军得胜后,将樊城收了回去。”
    蔡鹏长大了嘴巴:“不带这么玩的吧?这还有点信誉没有?樊城不是说好给咱们了吗?而且子仲先生和家眷们已经在樊城了。”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信誉?嘿嘿,对某些人而言,信誉不过是一张遮羞布,用来掩盖其丑陋一面。樊城虽说划归主公,但人家随时会收回去呢。”
    “这、这……”蔡鹏气得说不出话来,猛地一跺脚,“逼急了,和他们拼了我……”
    “伯飞……”沉默半天的刘备拍拍蔡鹏的肩膀,示意其消消气,坐下说话,又扭头问诸葛亮:“以军师之意,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慢慢抬起头,缓缓说出四个字:“让出樊城。”
    “啥?嘎哈呀?凭啥啊!”蔡鹏不干了,“咱们流着血、玩着命在这个打曹操,他们怕死做缩头乌龟,连樊城都不敢要了,丢给了我们,现在形势好转了,凭啥让给他们啊?”
    “伯飞……”刘备笑了,“听军师说完。”
    诸葛亮应道:“天下局势,诸侯纷争,而曹操最为势大,主公最弱。我军现处于曹孟德刘景升之间,若想求得生存之计,定要保大义而舍小利。”
    “何为大义?何为小利?请军师明言。”
    “匡扶汉室,铲除奸佞,此为大计;一城一池得失,此为小利。保大义,得民心;贪小利,失信义。刘荆州虽说答应我们进驻樊城,但并未将樊城让与主公,此番见形势有利,有心收回樊城,却难以开口。如果主公为了樊城小利,势必开罪与刘景升,那样,我军将陷于曹孟德刘景升两面夹攻之中。”
    刘备点头道:“如此说来,我们只能让出樊城,而全力对抗曹孟德?”
    诸葛亮道:“让出樊城,则主公信义在先,主公凡事均可占得道义先机。至于对抗曹操嘛……”诸葛亮狡黠地笑了:“曹操经博望之败,心虽恼怒,却也必有忌惮之意。然曹军毕竟势大,以力博之,于我军不利。”
    蔡鹏搞不懂了,插嘴道:“军师方才说对刘表要退让,又不能力敌曹操,那我们到底该咋办啊?”
    “刘景升当初之所以收留主公,便是想以主公为盾,抵挡曹孟德之箭。然而若过分趋附于刘景升,则必被其所利用。游刃于曹刘之间,方为上策,积蓄实力,再做它图。”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话,沉默良久。
    “让出樊城……”刘备点点头,想必已经拿定主意。
    “报!”小校来报,蒯越已到营门外。
    刘备刚要站起身,诸葛亮伸手拦住,“不可!主公尊贵之身,安能亲迎荆州幕僚。”
    刘备听了,缓缓坐了回去,问道:“蒯异度来了,我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道:“主公无需多言,亮自有言词应对,如何?”
    刘备点点头,对报信小校道:“请蒯先生来帐中说话。”
    小校走了,刘备摊开地图,三人围拢在几案前,假装着研讨起来……


第0305章 教授 谈判的艺术
    教授随蒯越侯在军营外,一会儿,那营门小校折返回来,说主公刘备有请两位去帐中说话。
    教授有些纳闷:刘备为何如此待客,起码该派人出来迎接一下啊。
    两人随小校来到大帐,进了大帐,教授一眼就看到蔡鹏,刚要说话,又见几案后站起一人,二十出头,儒雅飘逸,面容却显得很憔悴。
    “明、明儿……”教授激动之下,忍不住又喊出诸葛亮的乳名。
    “教授?”蔡鹏看到教授,惊喜异常,上前拥住教授。
    诸葛亮楞在原地。
    “军师,这是教授,谷梁先生啊!”蔡鹏以为诸葛亮认不出教授了。
    “先生?”诸葛亮向前紧走几步,刚要以晚辈身份给教授行大礼,却又停了下来。看了一眼蒯越,又盯着教授,犹豫了一下,只是简单揖了一揖,口称“谷梁先生,亮这厢有礼了……”
    教授见诸葛亮对自己如此生分,内心如刀割一般。这孩子怎么了?教授满肚子的话噎在嗓子眼,无法说出一个字,只觉得鼻子酸酸,眼泪几乎忍不住了。
    一旁的蒯越和刘备见过礼,“呵呵”笑了两声,对诸葛亮道:“孔明莫要误会,谷梁先生世外高人,荆州池浅,怎能容得谷梁先生?”
    “啊?”听蒯越说教授并不在荆州幕府供职,诸葛亮赶紧跪伏到教授脚下,嘴里叫着“先生”,以晚辈身份向教授行了大礼。
    教授也明白了,孔明误以为自己是荆州的人,因此不肯给自己行大礼,怕折了刘备的面子。听蒯越解释后,才以自家晚辈姿态拜见自己。
    “明儿长大了……”教授蹲下去,搀扶起诸葛亮,仔细端详着。“七年了,七年了……”自兴平元年(194年)离开荆州,教授已经七年没见到诸葛亮了。当年的英俊少年已经长大,教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只是看着诸葛亮憔悴的面容,教授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先生……”望着教授泪水纵横的脸,诸葛亮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紧紧抱住教授,泪水也扑簌而下……
    此处是军营,不适合叙家常。
    教授见到了诸葛亮和蔡鹏,十分开心。诸葛亮和蔡鹏向刘备介绍了教授。刘备见自己两名得力的属下对教授如此尊重,自然对教授也格外客气。
    人家对自己客气,教授可不敢随便和人家客气。教授知道刘备和蒯越有军政大事要谈,自己一个局外人不便参与,便直言自己回避一下。
    刘备和蒯越都把教授当做自己人,请教授不必忌讳。
    教授也想听听新野的形势,便不再推脱,坐到不妨碍人家议事的位置。
    蒯越先说明自己的来意,声称自己奉荆州牧的命令,率上万大军来支援刘备。表明荆州时刘备的坚强后盾,让刘备不要有什么顾虑。
    教授纳闷了:蒯越明明只有四千多人,其中还有家奴凑的数,蒯越怎么一张口就把四千说成万人了?这牛吹得够大啊!难道蒯越就不怕人家刘备识破吗?
    教授操着闲心,蒯越却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介绍着荆州备战的情况。蒯越说完,便请刘备介绍下新野的战况。刘备首先感谢荆州牧给予的大力支持,又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便把话头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随叔父在荆州很多年了,和各望族交往很多。论辈分,诸葛亮是蒯越的晚辈。但如今,诸葛亮和蒯越各事其主,诸葛亮以刘备方面军师的身份,在蒯越面前侃侃而谈。
    诸葛亮告诉蒯越,曹军此次进犯,大有一举而吞并整个荆襄的野心。不仅在北线派来了十五六万精锐,博望坡一线还有近五万人。
    蒯越大惊:“曹军从博望坡突袭?”
    诸葛亮微微一笑:“嘿嘿,不过博望坡一线的敌军已被我主公巧施妙计,聚而歼之。”
    诸葛亮吹的这个牛,莫说蒯越不信,连教授都不相信了。刘备有几斤几两,世人都知道,以区区数千兵马,莫说主动出击,就连分兵同时防御北东两线,都是捉襟见肘,还说什么“聚而歼之”?
    孔明这孩子怎么学会说瞎话了?教授转而替诸葛亮发起愁来。
    蒯越当然不肯相信。
    诸葛亮立刻邀请蒯越去后面小营寨参观。
    众人移步到小营寨,看到地上成山的战利品,蒯越和教授都惊呆了。虽说从缴获的战利品数量看,东线突袭的曹军不会有五万那么多,但起码应该在万人以上。
    以刘备的实力,能击败上万的曹军,也已经让蒯越惊爆眼球了。
    蒯越不可能去和诸葛亮计较到底是“五万”还是“一万”,事实摆在这里,刘备军队的的确确打了一场空前的胜仗。
    蒯越将信将疑地向刘备道喜,不吝溢美之词,大大恭维了刘备一番,又借着话题,开始大谈“刘刘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刘备不正面回答蒯越,只是装傻充愣地笑,哼哼哈哈地敷衍。
    蒯越只得继续和诸葛亮探讨“刘刘合作”话题。
    诸葛亮对双方合作之事表现得既热情又认真。
    蒯越连忙引出双方合作的一个重点:地盘划分及驻防问题。
    诸葛亮拿出地图,以新野为中心,画了一个大圈,这个大圈覆盖了淯水东西两岸,也将樊城圈了进去。诸葛亮开始大谈这一带在防御曹军方面的重要性。又认真地一一细数这里要驻防多少兵,那里要驻防多少人。
    诸葛亮说来说去,蒯越和教授都听明白了,诸葛亮说的中心思想是:刘备军团愿意在第一线防御曹操,也有信心拒曹操于荆州大门之外。但,人马不够啊!
    诸葛亮哭丧着脸,指着几处貌似十分重要的地点对蒯越道:“这些乃荆襄门户之关键,我主实在无多余之兵驻守,烦请异度先生禀明刘荆州,务必派强将重兵驻防。”诸葛亮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荆州兵能守住这些地方,刘皇叔就能保证不让曹孟德踏入荆州一步。
    蒯越被诸葛亮忽悠得有些发蒙,已经算不清楚需要调用多少兵力了,只得让诸葛亮再详细分析一下。
    诸葛亮很有些骄傲地对蒯越道:“非是亮诋毁荆襄将士,只因荆襄多年来太平无事,将士们经历战事少,战斗力有所下降。而我军与曹孟德征战多年,大将奋勇,士卒用命。若是我军防御上述要塞,再补充五千人即可。”
    蒯越刚刚看完刘备军的战利品,对刘备军的战力有多强也估算不清楚了,但蒯越清楚一点,若是让自己荆州兵去守那些地方,五万人也未必守得住。
    蒯越眼珠一转,和诸葛亮商量:既然你们人马不够,干脆把防区缩小些吧。蒯越也在地图上画个圈,这个圈比诸葛亮所画的要小很多,自然将樊城排除在外。
    “如此,刘皇叔所部便可集中兵力于北线各要冲之处也。”蒯越替刘备出着主意。
    “咦?此法可行!只是……”诸葛亮愁眉苦脸道,“只是樊城乃刘荆州委托我主驻守,若是弃之,岂不是辜负了刘荆州?”
    蒯越连忙说没事的,这种事情自己一定能说服刘表。
    诸葛亮还是摇头:“即便将樊城兵力调往各处,兵力还是不足啊。”诸葛亮十分遗憾地摇摇头,“罢了罢了,看来某之筹划难以实施,咱两路人马还是各守本份,你守你的襄阳,我守我的新野樊城,和曹军以死相拼就是了。”
    蒯越赶紧阻拦:这可不成啊,这么好的防御计划,半途而废太可惜了,务必要实施。蒯越咬咬牙:“蒯某有一建议,请皇叔和孔明看看是否可行。”
    蒯越的计划是:荆州划拨两千兵马给刘备,刘备军撤出樊城,集中于北线、东线一带驻防。荆州兵驻防樊城、襄阳,作为刘备军的后援,双方共同对抗曹操。
    刘备一个劲推脱自己方寸已乱,想不清楚事了,一切都由诸葛亮做主了。
    诸葛亮万般无奈地接过重任,继续和蒯越哭穷。
    蒯越狠狠心,答应划四千兵马给刘备。并表示,这是底限了,若是还不行的话,双方便无法合作了。这的确是蒯越的底限,毕竟他手下现在只有四千兵马。
    诸葛亮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却又开始哭穷,说军需不够。
    蒯越差点跳起来翻脸:你们刚说聚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