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军中校场,他看到将士操练号令严明,骑兵身穿明晃晃的明光铠,步卒身披厚实的铁扎甲,刀枪雪亮,锋锐无匹。闲暇时与普通士卒闲聊,却发现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竟然颇能识文断字,论起天下大势,竟然也说的头头是道。而这些据说都是刘琮派往各营中的训导员所教……
    百姓安居乐业,士卒精锐敢效死力,这样的南阳郡,真的是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将军一手治理出来的吗?
    对于刘琮麾下的那些文官,赵云也时有耳闻,除了大名鼎鼎的贾诩,既有少年就出名的王粲,也有后来知名的徐庶。还有放着襄阳的大官不做,非要跑到南阳郡来的韩嵩。而武将中的甘宁和魏延,赵云因经常见面的缘故,就更加熟悉了。这些人才为何都甘愿为刘琮效力,甚至连一向心高气傲的师兄张绣,都甘居刘琮之下?
    不知何时,刘琮已经离去,赵云站在院子里思虑良久,却始终不能下定决心。
    他是个很看重情义的人,然而随着在宛城居住的时间越久,与刘琮相处的越久,他便越发不愿不辞而别。
    再等等看?赵云仰天长叹,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到院门前将长枪拔出,端详着寒光凛冽的枪头,心中暗道,自己就如这枪头一般,却不知握于何人之手,才能大放异彩,得偿所愿?
    这一次未能说服赵云改变对刘备的看法,刘琮并不如何失望。
    赵云在宛城的行踪他不用人汇报,自然也多半知晓。刘琮甚至专门派人传过话,赵云想去哪儿,想看什么都随他去。
    事实证明赵云并非是刘备的脑残粉,就今日的表现来看,他已经对刘备的形象有所怀疑,恐怕对于追随刘备的心思早已淡了。否则他要是想走,自己还能将他绑起来拦着不成?
    哼哼,子龙兄,早晚都得到俺的碗里来。
    再想到黄忠,刘琮忍不住呲牙乐了,五虎上将俺先挖两个,再加上以后注定要成为俺表弟的小诸葛,玄德啊玄德,看你将来还有啥本事折腾。
    蔡姝见刘琮笑的眉开眼花,不由好奇道:“将军为何事如此高兴?”
    “啊?没事。本将军是在想,某些人以后要倒霉了。”刘琮很不厚道的笑道。
    蔡姝见惯了他这幅摸样,此时却也忍不住掩口娇笑:“将军怕是又要使坏了,却不知何人这么命苦,被将军惦记上了?”
    “咦?听着这话的意思,似乎很是同情呢。”刘琮一把将蔡姝搂到怀中,坏笑道:“凡是跟我作对的人,统统都没好下场!”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伏在他怀中的蔡姝听了心头一颤,暗想若是蔡家呢?不会的,一定不会,两家现在已是亲上加亲,蔡家又怎么会与自己的夫君作对呢?
    
   

第四十八章 各有褒贬南阳策
    冬日晴朗,天空中呈现出别样的深蓝,在这样的日子里赶路,心情自然不会太差。
    刘琮身披斗篷,将帽兜置于脑后,骑着骏马与赵云并辔徐行,身后的马车在雪地上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声。马车的帘子打起来,一张宜嗔宜喜的娇俏脸庞悄悄探出来望向刘琮,眼神中满是柔情蜜意。
    “哈,夫人在偷偷看什么?”刘琮瞥见蔡姝的目光,不由打趣道。
    蔡姝闹了个大红脸,忙缩回车里,让侍女放下帘子,暗道自家夫君真是没个正形,也不看看还有外人在。
    身为外人的赵云却没想那么多,他这一路上沉默寡言,有时候实在被刘琮聒噪地受不住,才回他两句。
    “子龙兄,我让王仲宣等人编纂的《南阳策》,你看了多少了?”望着道路两旁起起伏伏的丘壑和空旷的田野,刘琮出言问道。
    赵云本在想着心事,听了刘琮的话一愣,回过神来之后说道:“内政篇看完了,军事篇和外交篇只是大概翻阅了一遍,还未曾细读。”
    “不知道子龙兄对此有何看法?”刘琮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看着赵云问道。
    “书中写的那些东西,我看不懂,能有什么看法?”赵云摇了摇头,见刘琮仍然盯着自己,不由苦笑道:“不过这几个月我总算看到些实事,说实话,如果全天下都能如此,恐怕老百姓的日子都要好过许多。”
    刘琮点了点头,叹道:“前提是这天下一统,否则再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赵云眯了眯双眼,却没再接刘琮这一茬。
    此次刘琮携带家眷回襄阳小住,赵云本来是不想同行的,奈何架不住刘琮苦苦相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差拿绳子捆人了。他原本想着留在宛城好好看看那本《南阳策》,却发现自己对那些东西完全看不进去。
    什么屯田之策官府应于每亩之地收几成,屯田之民收几成;什么水利灌溉工程,徭役如何征发、招募民夫应每日发放铜钱几何,什么民间不许自行组织私兵,违者应如何处罚……等等等等,看的他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赵云很清楚,自己所看到的许多新鲜事,都是来源于此,可他却很难将这两者联系起来。那些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小吏是如何劝导农夫的,他不清楚,那些官办学校是如何教授孩童识字学文的,他同样也不清楚。但他知道,这些事都是实实在在已经发生的。
    至于今年的各项事业之成绩,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更是看的赵云头晕眼花。他从来没想到过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众多的各种条件、会产生如此众多的数字。
    因字数众多的缘故,《南阳策》并没有采用竹简编纂,而是誊录在价格高昂的纸张之上,就这样还是分成了厚厚的三册。
    和《宛城战记》不同,这本书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南阳新政的方方面面,凝结了刘琮和所有在南阳埋头苦干的人的心血。这其中占主要篇幅的,便是内政篇。从户籍的编制,到保甲制度,从屯田的设立,到基层的组织,从年初的部署到年终的总结,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
    这是刘琮给自己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他用来向刘表,向荆州豪门,向世人宣布的施政纲领。
    其实在他携蔡姝回襄阳之前,先后回到襄阳休假的王粲等人,就已经将《南阳策》抛出来了。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支持的,欣喜若狂,反对的,弃若敝屣。可是只要看过或听说过其中内容,绝对没有人漠然视之。
    刘琮人尚未回到襄阳,就又一次搅动得襄阳城内风云暗涌。
    这一来可把吴宽和他的手下给忙坏了。自宛城之战后,特卫营经过秘密扩充,人数几乎已经有上千之多。除了明面上三百特卫之外,暗中派往全国各地的探子和细作,就不下五百多人。
    经过密探们搜集的情报分析之后,刘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自己的敌人,或者说反对者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甚至出乎刘琮的预料,比如某些外来的名士们。
    不过想想也便释然了,既然是新政,就少不得要受到思想保守的老名士们的挑刺,这些人别的本事或许不行,坐而论道的能耐不小。
    他们还沉浸在对往昔岁月的迷梦之中,浑不知当此乱世,唯有变革才能有所作为。
    当然对于这些老名士们,刘琮并没有将其作为对手,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咱也得讲究个尊老爱幼不是?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实力,能够和刘琮相抗衡,最多是发出点不和谐的声音罢了。
    与此同时,刘琮也有些意外的发现不少意料之外的潜在盟友。
    据说蒯良就对《南阳策》赞不绝口,曾对人言,此为救世之良方。然而当人家问起他对刘琮的看法,他便含笑不语了。
    和儒生文士更注重内政篇和外交篇不同,武将们对于军事篇则更为重视。有些不识字的武将还让人专门挑出来诵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琮携带家眷和赵云于十二月下旬回到襄阳。
    因事先并没有派人报信,所以进城的时候没人迎接,算是比较低调的回了太守府。赵云作为刘琮的师兄和客人,便被安排在刘琮院子里的客房之内。
    然而消息还是很快传了出去,当天傍晚便有人投了名刺拜访,其心情之急迫,甚至等不到第二天了。
    在蔡姝略带幽怨的眼神中,被她服侍着换了身衣服的刘琮匆匆出来会客。没想到这一坐下,就没完没了。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人,最后干脆开了宴席,招待诸位宾客。
    好在宴席之中,大伙儿的注意力并不在吃喝上,刘琮耐心细致的讲解着《南阳策》中各种政策的缘起、施行的现状和目前结果。其实这些东西在书中自有论述,但听决策者当面说和看枯燥的文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更何况三册厚实的《南阳策》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
    待意犹未尽的宾客们陆续告辞散去之后,刘琮锤了锤发麻的双腿,摇头苦笑,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他既然成功的牵动起这些人的神经,就要承担为此付出的后果。
    其实目前来看,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许多之前对南阳新政颇不理解的人,在了解到以详实的数据支撑的结果后,大多数人认为新政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推广的。
    接下来的日子要好过许多,毕竟王粲等人也在襄阳,碰到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要为主公分担压力的。
    如今南阳的行政体系中,贾诩是当仁不让的军师,王粲则是实权在握的主簿,杜袭是负责屯田的典农校尉,裴潜为太守长史主管民事,司马芝挪了挪位置主管刑法。而韩嵩则成了外交特使,经常往来于许都和宛城之间,为曹操和刘琮互相勾搭奔波操劳,当初曹昂回许都就是他亲自陪同送还的。为此,还捞了个朝廷册封的虚职。
    要说最忙的还是徐庶,几乎成了南阳军的大管家,从粮草筹备到各地转运,从教育士卒识字到视察伙食,就没有他不负责的。对此他倒是乐在其中,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不能经常陪伴老母左右,好在刘琮专门送了他几个勤快老实的侍女,多少让他安心了一些。
    至于军中训练操演等事情,自然有张绣、魏延以及甘宁各负其责,整个南阳军中因去年宛城之战而提拔了不少牙门将、别部司马等等,使得指挥体系愈发健全,而且对于刘琮的忠诚度,大为提升。
    这次刘琮回襄阳,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打算将南阳推行的新政,在荆州各郡陆续实施。但是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也只能提出建议,至于成或不成,还由不得他说了算。
    对此刘琮是有些恼火的。但却又无可奈何,他还没想过把老爷子架空自己大权独揽,这个想法非但不现实,而且很危险。
    刘琮现在需要的是实权派的盟友,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个几次让他颇为无语的天然盟友——蔡瑁。
    他觉得有必要好好和蔡瑁深谈一次。
    其实蔡瑁是个很聪明的人,只是因为以前和刘琮沟通不畅,经常踩不到一个步点上。以至于有时候好心反而帮倒忙,所以加强了解,增强互信,让蔡瑁跟上自己的节奏,便成了刘琮眼下的当务之急。
    和蔡瑁类似的还有张允。虽然在演义中他和蔡瑁一样被塑造成奸佞小人,但毕竟现在很受刘表的宠信,掌管着荆州水军主力,是个不容忽视的实权人物。
    本主以前和张允的关系非常亲近,只是刘琮穿越后下意识的有些疏远,如今想来还是要挽救这个表哥,不能放任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啊……
    其实刘琮多虑了,蔡瑁和张允早就将突然崛起的刘琮视为奇货。在他们眼里什么最重要?当然是权势最重要!刘琮所展现出来的手段和正在逐步增强的实力,以及逐渐高涨的人望,已经让他二人在喜出望外的同时,深深为刘琮不来亲近自己而感到烦恼。
    这次刘琮回到襄阳,俩人都坐不住了。子不来,还不许我不去?
    和他们抱着不同目的的蒯越,也主动前往拜访刘琮,他自从看了那本《南阳策》之后,与兄长蒯良的看法相反。在他看来,刘琮的这些做法已经严重危及到荆州世家豪门的生存根本。
    不将这个挖墙脚的小子驳倒,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恶劣影响,对此蒯越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认定了。
    然而刘琮真的那么容易被他给驳倒吗?
    
   

第四十九章 昔日少年今从容
    蒯越毕竟是四十多快五十的人了,在荆州也算是地位尊崇的人物,按说不该为了一本《南阳策》就气急败坏的打上门去,和一个晚辈为难。
    然而蒯越有其自己的考量。如果说蒯良从《南阳策》中看到的是结束乱世的良方,那么蒯越看到的,却是荆州世家豪门的根基被一点点的剥离,总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刻。他不信以兄长之能,看不到这一点,但是蒯越大病一场之后,似乎对很多事都看开了,这让首先考虑家族利益的蒯越,很是头疼。
    这天下谁当皇帝,奉谁为主公,只要保得住家族的荣华和延续,又有什么不同?
    与刘表共治荆州,是荆州世家豪门的共同选择,然而现在冒出个刘琮,竟然让原本默契地世家豪门之间,隐隐有了裂痕。
    旁的不说,蔡瑁那家伙如今不止是刘表的内兄,更通过侄女的关系成为了刘琮的姻亲长辈。据说这些天往刘琮那里跑的很勤。不止是蔡瑁,文聘的儿子文岱也是如此,至于黄祖的儿子黄射,更是住在刘琮那里。
    这么细细思量,蒯越简直有些毛骨悚然了,这刘琮年纪轻轻的,竟然不知不觉,赢得了这么多人的支持。也许未必都是支持,但至少这表明了一种态度。
    所以,蒯越必须站出来表现自己的态度,他要让那些糊涂蛋们知道,这看似香甜的肉糜,实则是穿肠毒药!
    为此蒯越精心准备了一番,将那厚厚的三册《南阳策》又认真看了一遍,自认有了驳倒刘琮的信心之后,这才挑了个日子,前去拜访刘琮。
    对于蒯越的到访,刘琮并不觉得意外。
    倘若他不来,刘琮才会惊讶咧。
    在南阳做了这么多事,刘琮不相信以蒯越之能,会看不出这其中隐藏的危险。
    宾主相见,刘琮持子侄礼,笑容颇为灿烂。
    说起来,蒯越也有近半年时间未曾见过刘琮,刚一见面,他心里便“咯噔”一声,暗道这小子变化怎么如此巨大?
    上一次相见还是宛城之战后,刘琮匆匆赶回襄阳,那时刘琮又黑又瘦,脸上的伤疤很是刺眼,而整个人更是带着沙场上的戾气,那时候刘琮的眼神可谓锋利,一举一动无不令人侧目。
    然而半年时间过去,刘琮虽然看上去锋芒尽敛,可浑身上下的气度,更显从容。从他身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势,而那双带着笑意的双眼中,却隐藏着令人心悸的漠然。仿佛对于蒯越的来意,早已料到而又无所谓似的。
    两人眼神之间的交锋,只是电光火石的一刹那。
    蒯越那一眼的意思很明显:你小子在南阳搞出这么多事,到底是冲着谁来的?
    而刘琮眼底的调侃味道更足一些:蒯先生来之何迟?本将军可是等了你好久啊。
    此时堂上不止他们两个。
    蒯越既然是来踢场子的,那声势自然要做足,否则驳倒了刘琮却无人喝彩,岂不是浪费了自己一番苦心?所以他不但邀请了庞氏的庞德公,还将司马徽、宋忠等人都请来了,这几位可谓是荆州学者领袖,虽然不见得会帮自己说话,但在他们面前将刘琮驳得哑口无言,《南阳策》的谬误就不言自明了。
    当然除了这几位,蒯越还请了蔡瑁等人,他要让这些鬼迷心窍的家伙明白,刘琮到底安的是什么居心。
    而刘琮这边,自然是王粲、裴潜、司马芝三人作陪,至于赵云则是做壁上观,黄射笑吟吟的,不时低声向赵云讨教拳脚枪法。
    “将军这一年来,可谓辛苦。”蒯越寒暄几句后,直入正题:“南阳在将军治下,面貌一新。然而我却听说有不少人对将军的新政,并不认可。”
    什么听说?头一个不认可的就是你好吧?刘琮心中腹诽,面上笑道:“这也难怪,其实不但新政,旧政又何尝人人满意呢?”
    蒯越神色一凝,饶是他心思机敏,反应神速,也有些噎得慌,他强笑道:“话虽如此,但吾对新政也有几处不明,今日特来向将军请教。”
    请教什么的,无非是大家都习惯的谦辞,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他以长辈的身份这么说,刘琮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做出一副惶恐的表情先连声说不敢不敢,然后大家再接着说正题。
    可是令席间诸人惊掉下巴的是,刘琮只是一笑,仿佛很随意地说道:“先生请讲。”
    蒯越好悬一口气没上来,翻了个白眼以手抚胸,好容易将心头怒火压下,这才冷声说道:“吾观新政之中,将流民看的比本地人看得更重,不但由官府发放土地,还提供耕牛供其使用。如此一来,若是更多的流民都涌入荆州,本地人将何存?”
    不把流民组织起来,难道还让你们继续将他们为奴,敲骨吸髓吗?
    刘琮微微一笑,从容道:“首先本将军对流民和本地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之所以给先生造成了这样的误解,只怕是因为先生方才所言种种,但是先生可能没仔细看《南阳策》,有这样的疏漏和误解也在所难免。”
    一句话,把点灯熬夜看得双眼通红的蒯越气的眼睛更红了,老子辛辛苦苦看的那么仔细,被你一句话给否了?
    没容蒯越出言反驳,刘琮接着说道:“官府发放的土地,都是无人耕种的田地,荒着也是荒着。此其一,其二,流民并非平白得到这些田地,其收获的粮食,官府要收回四成。这个比例不可谓不高,然而流民却几乎毫无怨言。至于耕牛就更不必说了,其实便是开春时的种子和口粮,有些做活的农具,也是官府提供的呢。”
    “其次,这些流民若是没有生存的土壤,岂不是还要四处流散?若是有那居心不轨的,将这些流民煽动起来作乱,那种景象,我想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都曾见过吧?”
    “至于说流民涌入荆州,本地人的生存难道就受到威胁了吗?这个倒也无须本将军说什么大道理,只看今年南阳,不但流民获益,本地人也不同样获益了吗”
    一连串的反问,问的蒯越张口结舌。而在坐诸人,也都深以为然,南阳郡这一年来的成果大家伙有目共睹,可不是随便说说糊弄人的。
    不过蒯越岂是轻易认输的人,略一定神,决定绕开这个话题,转而说起其他:“那将军将户籍分为不同种类,无故不得改变,且不许境内之民随意流动,又是何故?”
    其实这才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流民也好,本地农人也罢,入了你那个民户之后,旁的不说,身份便有了保障,这叫我们这些人还怎么诱其为奴,吞其田亩?只是这话却不好说出口,否则吃相也太难看了些。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啊。”刘琮用看白痴一般的眼神看了眼蒯越,摇了摇头,似乎很为蒯越提出这么弱智的问题而感到遗憾:“先生试想,民户为农,军户从军,匠户做工,商户行商,各安其职,不是很好嘛?至于不许其随意流动……”
    他叹了口气,很是烦恼一般:“若是还让他们随意流动,万一被有心人偏了去,谁为本将军种田做工?更不要提上阵杀敌了!”
    蒯越脸色憋的通红,这个“有心人”指的是谁?是曹操?还是我们荆州这些世家豪门?
    他看着刘琮眼底闪过的一丝狡黠,蓦然惊醒,自己这是怎么了?不知不觉,便落入了刘琮的陷阱,完全被他牵着鼻子走啊。
    不行!得跳出这个框框!
    蒯越深吸了一口气,忽然展颜一笑,说道:“哈哈,听将军一席话,顿觉茅塞大开。”
    见刘琮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过,蒯越得意笑道:“只是荆州在牧守治下清净宁和,南阳郡却反其道而行之,是不是扰民太过了些?”
    好你个老小子,又来挑拨我和老爷子的关系,能有点新鲜的不?
    和两年前那场宴会上突然遭到蒯越的袭击而手足无措相比,如今的刘琮早已没了那时的窘迫。
    “不然!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之前荆州方定,正是需要安民之举,才能获得百姓拥护,四方来投。”刘琮举目环顾,见外地投奔来的宾客们若有所思地点头,接着说道:“然而如今天下局势,更为动荡。南阳郡地处荆北,更是首当其冲,如果不能强势示人,只怕早都有虎狼之辈扑过来撕扯血肉了,去年宛城之战,不正是如此吗?”
    见刘琮又提令其名声大噪的宛城之战,蒯越恼怒之余,却无法反驳。
    南阳可谓是荆州门户,门户若失,荆州还保得住吗?虽然蒯越可以不在乎谁当主公,可这话却不能摆在明处说啊。
    再辩论下去,只能自取其辱——不,现在蒯越已经面红耳赤,羞愤的无地自容了。
    “咳咳,先生的苦心,琮如何不知?其实琮这一年多来,也颇有些疑惑之处,好在……”刘琮侧身看了看王粲等人,微笑着说道:“有诸位青年才俊相助,才战战兢兢的一直走到今天,幸好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见蒯越脸色稍稍恢复一些,刘琮笑着道:“然而我等毕竟年轻,有些事还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