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赵云却根本没有再理他,缓缓缓下手中银龙枪,转头看向了为华雄压阵的大将李蒙,淡淡地道:“李蒙,你敢来否?”
就当众士卒大惑不解,暗想为什么赵云都挑战李蒙了,华雄还在那儿傻乎乎地呆着时。华雄的身体才“噗通”一声,滚落马背……
第三百零二章 攻克敖仓
刹那间,全场皆惊
“死了?怎么都没看清究竟打成什么样,就这么死了?”这是萦绕在不少士卒心中的疑问。
没错,赵云的枪太快,快到眼力差的人,根本就看不清的程度。那自以为是的华雄,不但以久战之身对阵赵云,更是自大轻敌,能挡住赵云蛇盘七探这一绝技两枪,已算他武艺超凡了。所以,身上也就多了五个枪眼儿,直接被捅成筛子。
不过,赵云的怒气却并未减退多少,趁着此刻的威势,星目含煞,转而怒瞪董贼战将李蒙:“可敢战否?”
“李蒙,可敢战否?”
“李蒙,可敢战否?”
接连三声暴喝,在陷入寂静的战场上,更是声震长空,摄人心神,骇敌心胆
李蒙虽有勇力,但眼见武艺比他高的华雄,不到四合便被捅成了蜂窝,早已是目瞪口呆。此刻赵云连声喝问,受其气势所压,更是心胆俱寒,冷汗直流,连举起武器的勇气都没有。
赵云可不是一个只知恃勇斗狠的武夫,眼见李蒙胆寒,旗下士兵也因此而惊慌恐惧,因而才故意如此喝问,进一步降低敌军战意。
三声过后,李蒙胯下战马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
见状,赵云眼神一凛,已再无迟疑。长枪猛地一挥,催马直冲李蒙,怒声大吼:“李蒙,你不敢战,那就我来战你”
刹那间,李蒙便被吓了个半死,见赵云气势汹汹直奔自己而来,心胆俱裂。自知不是对手,也来不及多想,拔马便跑
他这一跑可就出大事了,主将战死,无人敢应战不说,残存的最高将领也转身逃跑。早已陷入惊恐中的将校谁还有心抵抗,纷纷跟着策马后逃。士卒当然更倒霉,本就已经士气低落,毫无战心,此刻将校再跑,顿时乱成一团。
王旭一直都紧紧盯着前方,眼见李蒙逃跑,当即顾不得招呼袁绍,火龙枪一抬,高升暴喝:“弟兄们,杀”
说着,已是猛拍白霜马臀,箭射而出,冲上去策应赵云。身后诸将也是不慢,紧随而出,五百近卫兵自觉列成冲锋队形,向着敌方兵马杀去。
而此时,众诸侯才刚刚反应过来,见机不可失,也是纷纷率部掩杀。直到冲至荥阳城下,徐荣派遣弓弩兵在城头以箭雨压阵,众人这才不得不止住去势。叫骂一通后,见徐荣闭门不出,也是各自收兵回营。
经此一战,赵云声名大震,各路诸侯都纷纷过来探望。曹操、刘备等少数几个更是兴趣颇浓,回营不久,便钻到赵云那儿去了。虽然王旭对于赵云极度信任,但总被惦记着也不是好事儿,特别是曹操和刘备。不过,人家名义上是来慰问,也不好说什么。结果他干脆反行其道,也是上门去找李乾、李典两个远亲叙情。
这招果然有效,曹操刚听说后,赶紧就跑回营来“相陪”。
彼此都是老朋友了,比较了解,还需要多说什么呢?相视一笑,便尽在不言中,告辞离去。
刘备那儿也去光顾了一番,虽然张飞因为出战的事情有些不满,但他那种性格最好办,本身又很重文士,所以文雅地捧上几句,就把他给哄好。等刘备赶回来时,王旭已和关羽张飞聊得颇为开心。
不过刘备也不简单,非常客气地加入了谈话,等王旭告辞的时候,还言辞恳切地挽留,热情至极。
对于刘备为人处世、拉拢人心、结交英雄豪杰的能力,王旭可是非常清楚,当然不可能吃那套,果断而委婉地拒绝了……
次日清晨,诸侯大军再次开拔,按照预先的计划,不惜代价强攻敖仓,只留下袁术率部坚守陇城,防备徐荣。
尽管昨日赵云四合斩华雄,威震敌胆,诸侯趁势掩杀胜了一场。但终究是这场战役的局部胜利而已,即便重重打击了董卓一方的士气,但对于形势的改变却并没有多大作用。所以,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破敌主力,或者夺下一城。而荥阳有徐荣亲自镇守,城高墙厚,又有援兵进驻,实难攻破,所以敖仓便是最好的选择。
半日之后,当诸侯大军抵达敖仓时,攻城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孙坚、鲍信、刘岱甚至亲自在前方压阵。可惜,城头争夺异常激烈,敌军的准备也很充分,短时间内恐怕不可能有战果。
当年决战广宗,王旭是亲身体会过攻城前线的,那与野外对阵完全不同。只要指挥得当,个别将领的勇猛不起太大作用。因为城头士兵密集,地方狭窄,结阵堵着,让人很难施展开,可供闪躲的空间也极小。当四面八方、天上地下同时攻到的时候,再猛都没用。所以,尽管孙坚本人也曾亲自换上轻甲冲过几趟,但最终都被挡了下来。
随着诸侯齐聚,大家商议一番后,便决定从东南和东边两个方向,对敖仓进行日夜不停的攻打。各部诸侯分成六个轮次,轮番强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其实,诸侯早就该如此。敖仓又不是什么坚城,只要诸侯铁了心拿下,稍微付出一些代价,根本不会有这么多周折,还能免去攻打徐荣受到的些许损失。
而结果也完全如王旭预想,明确安排了诸侯的进攻轮次,并且划分了进攻时长,大家的心也是狠了下来。一批又一批的兵士冲了上去,根本不给守军任何喘息之机。而城内守将胡轸和杨定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根本不具备危机中稳定军心的能力,不说守军死伤惨重,士气的低落速极快。
一天一夜之后,敖仓已是岌岌可危,多处城墙失守。最多再有大半日,便绝无幸免之理。只不过,各路诸侯总计也付出了一万余人的代价。但相对于整个战局的价值,这一万多人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然,这些也就王旭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来。本来就他一人没损失,站在旁边看戏,如果还说风凉话,也太不地道,要是引起公愤,那可就大事不妙……
而就在诸侯都等着敖仓城破时,荥阳城中的徐荣也是焦急不已,召集起李蒙王方二将悄悄议事。
三人在厅中沉默了良久,徐荣作为主将,才不得不率先开口道:“两位将军,本以为诸侯仓促会盟,其志不一,彼此防范顾忌,当难以同心攻城。但没想竟真能做到不惜代价攻我敖仓,也不知究竟是何人在其中周旋组织,实在可恨”
闻言,李蒙和王方无奈地对望一眼,也是沉默地摇了摇头。好半晌后,王方才忍不住开口道:“徐将军,要不然撤吧再守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诸侯大军只需很小的伤亡,就能换来我们的彻底溃败。不如保存实力,这样也比较容易对董相国交代。”
李蒙也是附和地点了点头:“不错,贼军远比想象中难对付,李肃和华雄二位将军都已先后阵亡,现在敖仓又将失守,还是尽快禀报董相国,迅速撤离为妙”
“哎并非我不想撤,而是李儒下了严令,让我务必要消耗贼军战力和士气。如今诸侯气势仍旧很盛,我怎能交差?董相国的脾气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徐荣也是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守在这里也没有任何作用,只是等死而已”听到徐荣的话,李蒙顿时有些急了。“敖仓一失,诸侯大军便能深入我们身后,截断退路,到时前后夹击荥阳,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该当如何是好?”
“哎”闻言,徐荣叹了口气,也是有些沉默,看着身前的帅案上的地图,怔怔出神。
李蒙、王方倒也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盯着徐荣,等他做决定,厅中一时陷入沉寂之中。
良久之后,本来静默的徐荣,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陡然闪过一丝精光,猛地抬起头来。“撤必须撤而且要撤得漂亮”
“嗯?”李蒙和王方见到他这副模样,顿时不解地对望了一眼,奇道:“徐将军,你这话是何意?”
“哈哈哈”徐荣此刻已是露出了笑容,听到二人询问,也不隐瞒,当即便悄悄地说出了心中计划……
与此同时,敖仓城中的胡轸与杨定也是聚集到了一起,愁眉不展。
看着源源不断冲上城头的诸侯大军,胡轸忧虑地道:“整修,你说我当如何是好?之前大败,董相国已是颇为恼怒。此次让我戴罪立功,协助徐荣镇守敖仓。可现在又是我这里被率先攻破,回去当如何交代啊?”
“哎其实怎能怪得将军?”杨定闻言,也是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说句不中听的话,诸侯兵盛,是我等数倍,能臣勇将云集,又得天下支持,你我皆是凡人,安能御之?”
“可董公不会听此解释吧”胡轸苦笑着摇了摇头,又忍不住接道:“自开战以来,我屡战皆败,无一胜绩,回去不但要被诸将嘲笑。以董公的性子,为了重振军心,说不定还会杀了我等祭旗”
“大有可能。”杨定也是久随董卓的老部下了,对于董卓的残暴非常了解,当即便开口接道:“即便董公明知非我等之因,但为了重振军心,杀我二人实乃寻常。”
“那我等就只能坐以待毙乎?”胡轸面如死灰的道。
“不然”闻言,杨定却是猛然摇了摇头。“我有一策,倒可保得一命,只是……”
胡轸顿时精神一振,追问道:“噢?何策?”
“降”杨定干脆地道。
“嘶……”胡轸瞬间便被吓坏了,倒抽一口冷气,惊愕地看着杨定。
杨定也不迟疑,当即便开口接道:“胡将军,董公看似厚待部署,可实际相当残暴。若有过错,不得其心,顷刻间便会人头落地,实在不是明主之选。这些年来,你我二人看得还少吗?而且,自董公掌政以来,更是沉溺于酒色权欲,除了他那几个心腹,我们这些老部下,他早就忘了。何苦为他卖命?况且,董公不善治政,残暴不仁,赏罚杀赦,全凭个人好恶,已是失去天下人的支持,虽然现在掌权,但早晚必败,不如投靠诸侯,还能谋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你我二人家眷皆在河东,只要抢先一步通知他们更名换姓,逃往河内,等董公知道之时,已经晚了,应该也不会有事。”
随着杨定这一番说辞,胡轸脸色也是变幻不定,良久之后,想到董卓的残忍,终于忍不住狠狠点了点头:“好降”
说完,看了看杨定,却是迟疑着问道:“只是诸侯联军各有来路,我们应当降谁才好?”
“当然是袁公,袁家四世三公,其本人此次又为盟主,名满天下,当是明主。”杨定理所当然地笑道。
听到这话,胡轸再无迟疑,当即便舒了口气:“那好,我们现在就去喊话……”
此时,众诸侯正齐聚敖仓城下,静静地等着城破那一刻追杀败军。
可城头却是陡然举起白旗,随后便听到对方战鼓停息,胡轸高站于城头喊话,意欲投降。
这可真是让众人喜出望外,城中尚有两万多守兵,如果从敖仓后方逃回洛阳,众人虽然可以一路追杀,但也颇为麻烦。余者回去重新集结,必然又增添董卓实力。能收降的话,那当然是再好不过。
所以,袁绍当即便上前应话,接受投降,并让对方立刻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而一切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半个时辰后,城中守军便全部卸掉武器,押送诸侯大营。诸侯也是瞬间将降兵给瓜分,看样子似乎都希望将这群降兵拆散了编制到自己部曲里,借而弥补一些损失。至于胡轸与杨定二人,因为指明投降袁绍,所以众诸侯也不好说什么,任由袁绍自己安排了。
第三百零三章 虢亭惨败
王旭当然不会去争那些没用的俘虏,本身就只有三千多精骑,拿来也是负担。况且,攻城又没参加,伸手去拿,诸侯也不会同意。只不过,凭借斩华雄之功,又放弃分享兵器铠甲等物资的前提下,倒也厚着脸皮讨要到四百战马作为战利品。
而就当诸侯正忙着收拾残局的时候,袁术却又遣人来报,说是徐荣大军撤退,他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荥阳。
闻讯,众人当然是大喜过望,本想立刻衔尾追击,可各部在强攻敖仓之后,士卒都已疲乏,哪里还能经得起折腾。最后还是无奈地放弃了,留孙坚等最初攻打敖仓的诸侯屯守此地,其余人则南下荥阳。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必然。等诸侯进驻荥阳,询问详细过程时。袁术的说法是,他的细作发现荥阳是个空城,所以便率兵进驻,只不过城中所有物资辎重都已被带走。
诸侯也是相信了他的话,毕竟徐荣料定众人疲乏,不敢妄动,从而带走所有物资辎重也并非不可能。可事实上,袁术进城的时候,这荥阳非但没空,反而是堆满了兵器铠甲、物资辎重、金银钱财,就连粮草也留下了好大一批。可惜,当时只有袁术一人,面对如此丰厚的收获,便升起了贪念,抢先搬到自己营中藏了起来。
这直接导致包括王旭在内,所有人都做出了错误判断:徐荣撤了,而且料定自己无力追击,所以带走了所有的粮草辎重,应当是回了洛阳或者成皋。
于是,众人也就这么放下了心来,静静休整。每日饮酒设宴,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与此同时,远在洛阳的董卓听闻荥阳、敖仓失守,胡轸、杨定二将举众降,诸侯各自休整,准备兵进成皋、虎牢关一线时。再也坐不住了,只留下宗族亲人控制洛阳,本人亲率大军十五万,兵分三路驰援,欲与诸侯决战。
一路由李傕、郭汜率领,率兵三万增援虎牢关西北的成皋。一路由段煨率兵两万,增援虎牢关西南的旋门关,遥相呼应。其本人则亲率李儒、吕布、张济、樊稠等大将,及十万主力兵马增援虎牢关。并以悍将吕布为先锋,率兵三万在关下扎营,以作缓冲
五日之后,诸侯修整完毕,各路兵马再次集结。只留少数驻守荥阳、敖仓,并派遣优秀部将坐镇。其余皆是挥师西进,分兵南北两路,准备与董卓决战。
此次西进,王旭与曹操同在中阵,两军彼此相连。所以闲来无事之下,也就聚到了一起,聊天解闷。“孟德兄,这荥阳地界,果真不愧是‘两京襟带,三秦咽喉’,地势竟如此险要,若我是董卓,必定要借此地形战上数阵。”
闻言,曹操也是忍不住放眼四望,朗声笑道:“董贼安能与子阳相比乎?”
听到夸赞,王旭笑了笑,也不以为意,反而问道:“孟德,那如若是你,会将战场定在哪里呢?”
“当然是前方不远的虢亭。”曹操没有任何犹豫,几乎是瞬间脱口而出。
“噢?虢亭?”对于司隶地区,王旭不是非常熟,听到这个陌生的地名,当即不由疑惑起来。
见状,曹操不由抚须一笑,缓缓开口解释起来。“这虢亭乃是极其险隘之处。当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大肆分封侯国。他有两个弟弟也被封为国君,一为西虢国,一为东虢国,而这虢亭便是东虢国都城。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此乃咽喉要地,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近千年的变迁,虢亭早已不复当年之雄壮,仅一小城,但其周围地势仍可大用。”
“原来如此?”王旭了然地点了点头,却是转而笑道:“想不到孟德兄竟能博通古今,实在令人钦佩”
“诶区区浅识,安得子阳如此谬赞?”曹操当即摇了摇头。
两人说说笑笑,时间倒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便已随着大军进入虢亭地界。感觉到四周山势越来越险要,心里的压抑感也越来越重,王旭不由皱起了眉头。“孟德,果真如你所言,这里实是兵家凶地,最好速速通过,不知为何,我心里突然有些发慌。”
“咦?你也有此感觉?”曹操陡然奇道。
“孟德也有?”听到曹操的话,王旭只觉心里一突,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过曹操反应更快,已经没有再搭话,小眼睛一眯,便迅速打量起前后地势,半晌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脸色大变,接道:“子阳,大事不妙”
说着,也没等王旭询问,便已指着远方的山林道:“你看,此地山脉绵延,密林遍布。本该多有鸟兽虫鸣,可现在竟是悄无声息,万籁俱寂,只余我等行军步伐之音,安能不心慌乎?此情实在诡异”
王旭也是熟读兵书,久经战阵了,听到这话,立刻便反应过来。“有伏兵”
“应当如此才是”曹操此时已经无心再说下去,应了一句,便急急催马而去。“必须立刻通知众人撤退要快”
可惜,话音刚落,远方山头已是陡然冒出一将,长声笑道:“哈哈哈徐荣早已等候诸公多时矣。袁术我就知你必会独吞荥阳财富,果真中计也”
此刻深处空旷的山野,徐荣的声音更是被放大了无数倍,回音阵阵,真犹如天神喝问,重重击打在绵延数里的诸侯大军心里。
听到这话,王旭顿时反应过来,心中大怒。这个死鬼袁术,真是不知死活,竟然敢骗众人。若早知徐荣是轻装出发,并未携带钱粮物资、军械辎重,自己和曹操等少数智谋之人必然会心生警惕,有所准备,哪会落入此等圈套之中。很明显,徐荣就是算准了袁术会独吞那丰厚的收益,所以才能实施此计。
众诸侯当然也不傻,很快就相继反应过来,知道被袁术蒙骗,皆是怒不可止。
可惜,此刻已经没时间去计较这些。随着徐荣的话音,密林中猛然冒出无数弓弩手,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皆是。没等众人回过劲来,已是箭如雨下,滚石檑木轰隆隆地滚落。绵延狭长的诸侯大军哪堪如此突袭,纷纷惊恐地闪避,乱作一团。
还好王旭在中阵,此刻尚未受到波及,眼见大事不妙,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众将和士卒逃跑。就连一向顾虑大局的曹操,也是管不了那么多,迅速集结兵马回逃。现在中了伏击,军无战心,兵无战意,又不明敌情,败退已是必然,还不如趁早跑路,保存实力。
可深陷敌阵的前部就惨了,袁术这个倒霉孩子也不幸处于攻击范围。眼见大军顷刻间死伤惨重,众人不敢迟疑,纷纷呼喝士卒撤退回逃。
徐荣精心策划了这一出,准备如此充分,当然更是不慢。刹那间便鼓声轰响,率着旗下兵士如猛虎下山,扑杀而来。
诸侯大军人虽然多,可值此行军半道之上,军士未能列阵,绵延狭长,几乎是一冲就破。再加上士气崩散,哪里有什么抵抗能力,各自都是没命地逃。唯一能做的,就是杀出一跳血路,跟上主将的大旗,那样存活几率才更高。
而第一时间逃跑的王旭,也仍然没有冲到最前面,因为徐荣既然已经周密布局,那绝不可能仅次而已,退路上也必然会有人阻击。
果不其然,正当身为后部的诸侯庆幸自己没有被殃及,能够迅速逃亡的时候,“咚”一声鼓响,董卓大将李蒙已是率领一部兵马从右侧密林杀出,顷刻间便杀得大军丢盔卸甲、四散奔逃。
王旭此刻也管不了那么多,能避则避,不能避就冲过去,也不缠战,以逃回荥阳为目标,其他人可就顾不上了。一旦落到后面被围困起来,那老命都会交待在这里。
而整个诸侯大军,也只有他和曹操的部队最为有序。所以,那些董军兵将大多数倒都不阻拦他们,只杀混乱士卒去了。
一路浴血奋战,等各路兵马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冲破李蒙这关,在徐荣与李蒙的衔尾追击下,向着荥阳逃窜的时候,没跑五里,便又见王方引一彪人马从左边小路杀出,直冲中阵而来。
好在诸侯底子都很厚,有诸多将领压阵,而且士兵为了活命也是力求死战,尽管不可能抵挡结阵冲杀的董军,但还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向着荥阳狂奔而去。直到距离荥阳仅有五里之遥时,徐荣才停止追击,带着得胜之师回返。
此战之惨烈,是起兵以来的首次。沿途喊杀声震动山林,诸侯联军尸横遍野,损失惨重。就连王旭手下精兵都有数十人的折损,气恼至极。
刚回到荥阳,侥幸逃生的各路诸侯也不急着轻点损失,便已是齐齐找到袁术,要他给个交代。
其实,此刻的袁术也是好不到哪儿去,激烈的拼杀让其嘴唇干裂,脸上血污混合着泥土,看起来极为狼狈。面对众人的怒声质问,他自己也是苦笑不已。良久,才不得不低声下气地说道:“诸位诸位……先消消气,请容我解释。”
尽管诸侯此刻愤怒之极,但听到他这话,倒也迅速静了下来,等着他给个交代。
看着气势汹汹的各路诸侯,袁术不由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道:“此次确实是在下之过,为此而造成的损失,在下深感愧疚。其实在下本意并不想蒙骗诸公,只是身边有小人进言,在下耳根子软,这才如此。现在我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正欲斩其人呢。”
说着,看了看凶神恶煞的众人,又急忙接道:“诸公损失,术也无能补救,但那些钱粮物资尚在我营中,待我斩了身边小人,便立刻遣人送于诸公可好?”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还能怎么办?各路诸侯虽然心中有气,但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