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犍为蜀国撤除,并入建宁郡。再分建宁、牂柯、永昌三郡相邻之地,设兴古郡,郡治宛温县。”
    “从今以后,益州南部,也就是南中之地,从北往南,由西而东将包括越嶲、朱提、云南、建宁、牂柯、永昌、兴古,共计七郡之地。”
    “如此算来,荆益二州之地,今后除却小豫章,共计二十七郡,不知诸公可有异议?”
    随着王旭话音落下,厅中一片沉默,谁都没想到此次他的动作会这么大,连沮授都没想到。
    可群臣仔细思考后,却发现,如此安排,当真是符合当前情况,各郡的划分完全考虑到方方面面,不说完美,但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大的纰漏。
    文臣武将们彼此议论之后,皆是点头认同,并无人出言反对。
    “好!”王旭嘴角露出笑意:“既然众人没有意义,那么下面便宣布将军府商议后,最终定下的任命结果。”
    “唰!”
    这话一出,群臣瞬间脸色紧绷,略有些紧张,至少很多人心里都明白,此次恐怕是要被调任了,这么多空缺,不调任才是怪事。
    王旭微微一笑,并没有去理会众人的想法,径自回到位置坐下,拿起桌案上的书卷宣读。
    随着他的话音,一道道命令下去,众人那是听得心惊肉跳,好些人的名字完全在意料之外,比如桂阳太守蒋琬破格提拔为荆州刺史,将军府的高层,有一小半都外调。
    从将军府调职为太守,虽然说名义上似乎有降职之嫌,但事实上太守的地位更高,掌管一郡军政,堪称封疆大吏,大汉没有做过太守的官员,几乎都很难真正身居高位,从核心调往各郡做太守,也同样司空见惯。
    所以,众人并非排斥,此刻只是太过突然,心里没什么准备。


第六百二十四章 军政分家
    这次大调动,王旭并没有做任何明面上的遮掩,在座的荆州文武,大多数人都隐隐感觉到了他的意图。
    从将军府调出去的人,明显是出于稳定四方所用,公仇称、刘先、桓阶、习祯、韩嵩、金旋等跟随多年的人,尽皆分往各郡为太守,其意图不言而喻,这些人自己心中,也是有底。
    待最后一个人念毕,王旭放下了文案,微笑着看向厅中一众文武。“此番任命,大家可还有异议?”
    “主公,臣有异议!”刘先站了出来,躬身上奏。
    “主公自零陵起兵,方得如今强盛,荆南四郡乃是根基之地,长沙太守刘阖、武陵太守刘度、零陵太守庞季,此三人皆是主公麾下能力出众的老臣,自无不可。”
    “可郝普做桂阳太守却颇为不妥,其本为将军府户曹掾吏,虽然这些年颇有建树,乃可造之大才,却不适合坐镇根基之地,况桂阳南邻交州,东接扬州,乃边关重地,不可轻任。”
    “嗯……”王旭皱眉,他之所以提拔郝普,一是因为其历史上的声名,是个忠义有能之士,其二也是因为其在将军府做掾吏颇有建树,能力出众,当年可是他亲自上阵活捉过来的。
    可刘先说的也有道理,细思片刻后,不由出声询问:“那始宗之意为何?”
    “属下以为,唯公仇称适合担当此等大任。”刘先回说。
    王旭点点头,也比较认同他的提议,随之看向公仇称。笑说:“文量。你可愿为我坐镇桂阳?”
    “固所愿尔!”公仇称当场表了态。
    “好。那便以文量为桂阳太守,郝普转任益州涪陵太守。”王旭下达了命令。
    话音刚刚落下,沮授却又站了出来,接过话说:“启禀主公,属下以为,荆北之地亦当略作调动。”
    “公与但说无妨。”王旭大度地挥挥手。
    “诺!”沮授顿了片刻,接道:“荆北五郡,南阳太守高顺、章陵太守桓彝、上庸太守韩嵩、南郡太守王獒无需变动。可江夏太守董和却颇为不妥,董幼宰之才非同凡响。”
    “早前主公任为江夏太守,乃是为防备江东,如今江夏有四万水军在,已足够应付,不如将董和调往益州,作为蜀郡太守,治地成都,这样也能与益州刺史蒯越彼此照应,更好地把握局面。”
    “这想法不错!”王旭听完。立刻夸赞,他终究是一个人。总有疏漏之处。“好,那幼宰便转任蜀郡太守,江夏太守则由治中麾下掾吏杜畿担任,诸位以为如何?”
    “甚好!”不少人出声支持。
    杜畿是个名士,才能出众,一直屈就沮授麾下,对于他出任江夏太守,众人当然没有什么意义。
    随着接连两个提议得到认可,群臣也逐渐放开,彼此议论纷纷,激烈争论。
    一直沉默的奏曹掾法正,此时突然起身上谏:“主公!益州部分太守的任命,属下亦认为不妥!”
    “嗯,那说说你的想法!”王旭眼见群臣争议很大,也对自己早前的任命产生质疑。
    法正理理思绪,躬身回道:“主公,如今所任部分太守,多有当初刘焉、刘璋父子麾下担当重任之人,可事实上,就属下所知,诸如此类本非最佳,王商、王累、张肃之流,虽有节气、亦有资历经验,但才能的确有限。”
    “若主公有破格提拔青年才士之心,那属下倒是有数人举荐,他们皆是才华出众,潜力惊人,只要稍加培养,完全可当大任,只是这些人大多出身不太好,因而不曾受刘焉、刘璋父子器重。”
    “噢?”王旭惊异,随之笑道:“在我麾下,有才便可谋得出身,孝直大可直言推举。”
    “诺!”法正脸上露出喜色,缓缓说道:“第一人,乃是前益州绵竹令,曾助我荆州定蜀,名为费诗,字公举,此人文武双全,又精于政务,能言善辩,个性率直,还很亲蛮,可遣往南中。”
    “第二人,乃是原益州牧府小吏,才能犹在属下之上,只因出身平凡,不得器重,其姓黄,名权,年方二十五,字公衡,此人能征善战,精通政务,堪称栋梁之才,做一郡太守绰绰有余。”
    “黄权!”王旭惊呼。
    他可是真被惊到了,没想到还挖出了这等人来,这可是蜀汉的镇北将军,后来被迫侍魏,更是直达车骑将军这般高位,无论是刘备还是曹丕,都对其深为敬重,更重要的是此人品行出众,弘雅思量,可托付大任。
    此人唯一的污点,就是投降了曹操,可那是因为刘备夷陵之战时,遭到陆逊火烧连营,结果刘备倒是率着败军仓皇跑了,把黄权统帅的江北大营给直接抛弃,导致黄权进退不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迫降魏。
    就连刘备自己也说,是他对不起黄权,而不是黄权负他,还严令今后善待黄权在蜀中的家人。
    想到这些,王旭果断找了个借口说:“法正,这黄权从未单独理事,赞不做太守,先将其调来将军府,待我好好考察一番再行安排。”
    法正不疑有他,笑着点点头:“但凭主公安排。”
    “还有呢,可还有知晓的人才?”王旭此刻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巴不得多挖几个人出来。
    如今好些人才名声不显,若无人举荐,很难找到,总不可能让谍影挨着查吧,再说,寻常百姓中同名同姓之人那么多,谍影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清楚,太难。
    “有!”法正皱眉思量片刻,又再度接道:“广汉绵竹人秦宓,身怀大才,刘焉曾几度盛邀。其拒不出仕。其曾言刘焉并非明主。若主公相邀,此人必出。”
    “永昌郡不韦县人吕凯,才德兼备,原为永昌郡府五官掾,可因清正廉洁,不被益州当地豪强所喜,仅利用其才能做事,此人也可担当大任。”
    “此外还有原江阳县令阎芝。亦是上佳之选。”
    秦宓、吕凯、阎芝,这可都是蜀汉重臣啊,没想到一次全挖了出来。
    王旭心中兴奋,想着这些历史名臣,又看了看文案上列出的名字,那真是越比越觉得不是个滋味。毕竟早前沮授他们,也只是在原有官员的基础上进行挑选,对于更多的人,也无从所知,所以多少让人失望。
    “好。法孝直的眼光,大家亦有所知。既然孝直大力保举,便给他们一个机会。”
    说着,他不动声色地思量一番,已是厉声下令:“益北之地,汉中太守魏延,阴平太守费诗,蜀郡太守董和,广汉太守刘先,汉嘉太守桓阶,犍为太守金旋,江阳太守董恢,巴西太守习祯,巴东太守傅巽,巴郡太守许靖,涪陵太守郝普。”
    “益南之地,南中七郡,越嶲太守辅匡、朱提太守秦宓、云南太守张裔、建宁太守射坚、牂柯太守吕凯、永昌太守阎芝、兴古太守陈震。另招蜀中黄权、张松二人,即刻前来将军府赴任。”
    一口说完,王旭深吸口气,目光扫过:“如此为之,诸公可还有异议?”
    众臣摇摇头,没有再提出什么。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定下,待此议散后,即刻张贴榜文,传递四方,各郡县其余官吏若需变动,今后将由治中曹属全权负责,各郡太守务必三个月内赴任,并将郡内初步整顿完毕!”
    “诺!”厅中文臣齐声应命。
    王旭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随之将目光投向武将一列。
    刹那间,在座将领都是浑身一颤,不经意间坐直了身子,目不斜视。
    “军中诸将南征北战,战功卓越,三日后将张贴榜文,公布将职。今日便不再多谈,只说一事。”
    说着,王旭停顿片刻,在众将疑惑的目光中,陡然疾声说道:“如今治地越加广博,兵士动辄数十万,过往军制已不足以有效指挥士卒,各部调动也多有不变,从今日开始,对荆州治下主力军队进行全部整编。”
    满厅文武顿时惊愕,但尚没反应过来,他已是再度接口。
    “今后,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
    “五十人为队,设队长。百人为屯,设屯长。”
    “五百人为营,设军侯,副职假侯。”
    “千人为曲,设军司马,副职都伯。”
    “五千人为一校,设校尉,副职别部司马。”
    “万人为一部,设中郎将,副职都尉。”
    “两万人为一军,设偏将军,副职为裨将军。”
    “四万人为师团,设将军,正副皆有将军担任。”
    “八万人为军团,同设将军,由将军统帅。”
    一口气说到这里,王旭的脸色才略微缓和下来,嘴角划出一道弧线,似笑非笑地说:“从今往后,军团便是最大带兵单位,荆益二州现在的目标是建成六个军团,至于名字,大家倒是可以好好想想。”
    这番话可是惊呆了众文武,将军队完全以军团来划分,基本上等于把军权彻底收拢。
    因为大汉的军政是不分家的,文官穿上战甲,仍然是将军,而现在这样,却是越加走向军政分立的状态,带兵的将军就是打仗的,文官就是搞内政。
    若是刚开始就这般,群臣肯定难以接受这种变革,可这么多年来,荆州一向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大家潜移默化中开始习惯,虽然今日这么完全展现出来有些突然,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须知,从最初起兵开始到现在,军制的逐步改革,可是花费了长达十年以上。
    诺大的议事厅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思量,他们又不傻,相反还是聪明绝顶之辈,心里当然明白王旭的用意。
    王旭也没有着急,端起桌案上的茶杯轻饮一口,静待文武的反应,只是眼神不经意间看向了周智。
    如今张靖跟随高顺镇守在南阳,也只有周智最能深入明白他想做什么了。
    “这个决议好!”周智心领神会,果断激动地站起身来:“这般改制,将来军队更加集中,也更加专业,战斗力必然提升,对早日平定天下大有好处。”
    说完,还聪明地嬉笑着转移话题:“老大,我请求为军团冠名。”
    “呵呵!”王旭笑了,悠闲地喝着茶,配合道:“可以,众文武皆可提出自己的想法。”
    “必须有个贪狼军团!”周智嬉笑着,还对王旭眨了眨眼。
    “末将也提议!”他的举动果然打破了沉寂,宋谦很快跟着起身。“末将提议飞鱼军团!”
    “噗!”王旭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咳咳咳……咳咳……”他可着实被呛着了,大声笑骂:“宋谦,你当这么多年将军,怎么还忘不了你的鱼,当年你的亲卫军取这名字,我就给你否决了,怎么现在还来?”
    “末将觉得挺好啊!”宋谦闷闷不乐地说。
    “哈哈哈……”他把众文武都给逗乐了,哄堂大笑。(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五章 扬眉吐气
    徐盛是个老好人,眼见宋谦尴尬,不由起身帮腔:“诸位同僚就别笑话了,宋谦老实忠厚,比较淳朴!”
    众文武也不是真的嘲笑,只是觉得有趣罢了,很快便克制住自己,适可而止。
    王旭随即出声安慰说:“宋谦,你跟随我这么久,大小功勋不计其数,做着最多的事,却一直不争功、不炫耀,勤勤恳恳,日以继夜地在江夏默默耕耘,从未让我有半点操心。我答应你,水军单独设立一个军团,由你来命名,并载入史册,不过你得好好想想,嗯……那个……那个飞鱼军缺乏威严,确实不怎么适合。”
    “嗯!末将一定仔细斟酌。”宋谦激动了,他虽然从不争什么,可内心又何尝不想名留千古,一只大军团的命名,必然是要扬名的,当下涨红着脸,连连点头。
    “好了,大家也都出出主意吧!”王旭转过头去,看向众文武。“马步兵整整六个军团,今后要随着众人的努力,传扬天下,命名不能缺少厚重与威严。”
    随着话音,议事厅沉默下来,众文武纷纷暗自思考。
    片刻后,沮授率先接过了话去:“主公,我看其中四支,不妨用四征将军的名号,既朴实,也厚重。”
    “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军团?”王旭皱眉,轻声念叨,总觉得有些不好。
    “属下觉得这样有些拗口,况且与四征将军同名,也不太好。”法正随之出声。摇头说:“不如干脆命名东、南、西、北四方军团。如此还顺口些。”
    “东方军团?南方军团?”王旭随意地念了两个。觉得挺顺溜,当下笑道:“我觉得不错,诸公以为呢?”
    “嗯!不错。”
    “可以,此名普通却也具备征伐之气。”
    众文武彼此交流,对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满意。
    “好!”王旭拍板做了决定,略微思考一番,便朗声道:“从即刻开始,南阳郡五万驻军正式进行整编。今后名为东方军团,以抚军将军、南阳太守高顺为统帅,擢升张靖为奋武将军,张合为鹰扬将军,各领一个师团,听命帐下。所缺三万士卒,今后另行补足。”
    说完,他目光转向厅中正自愕然的张合,沉声道:“俊乂,你尚无足够战功。仅为暂代,待今后以功勋补齐。希望你能尽快安排好家事,于半月内北上南阳。”
    “末将领命!”张合感动异常,起身匍匐于地,叩谢提拔之恩。
    王旭并未再说什么,很快又收回目光,继续说道:“传令汉中魏延,西北黄忠,从即日起,两部归属同一编制,合计六万,再加上益州北部各处险关的守兵,大约一万,总计七万,待西北战事平定,即刻整编为北方军团,并补足编制。升魏延为讨寇将军,以为统帅。”
    “中郎将吴懿曾率数万益州兵士归降,擢升平虏将军。蜀中名将张任功勋不足,但念其诚心归附,能征善战,辅助黄忠鏖战西北,暂升建威将军,今后以功勋补足。此二人各领一个师团,听命魏延帐下。”
    这一刻,文武众臣都明白了,王旭虽然没有明说,但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是想要进位,欲逼朝廷给他封王。
    任命那些偏、裨将领职位,倒还罢了,毕竟王旭曾得到先帝开府、持节的授权,名义上钻些空子没什么,可任命将军,哪怕是杂号将军,也只能举荐到朝廷,由朝廷决定。
    虽然现在各大势力没管那么多,都是自己说了算,但任命各种高级官职,比如太守、县令、将军等等,好歹也都会派个人送去朝廷备案,朝廷失威,一般也都无奈地批准,可如今这样大肆分封将军,绝对超越底线。
    历史上除了曹操把控朝政,有先天便利,所以肆无忌惮地任命意外,吴、蜀两方,都是在封王以后,才真正大规模分封各种将军以上职务的。
    这一刻,厅中文臣们,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在权衡王旭进位为王,是否合适,时机是否成熟。
    不过,此刻的王旭可没管那么多,见群臣沉默静思,嘴角露出些笑意,径自下达着命令。
    “豫章守军一万五千人,长沙守军五千人,今后皆从太守处分离,合编为南方军团。升任徐晃为镇远将军,统帅南方军团,韩猛为折冲将军,严颜为宣义将军,各领一个师团。”
    “末将领命!”三将此刻赫然在列,立刻起身应命。
    “公明,南方军团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防备江东与南方的交州,镇卫荆南,具体如何部署,今后也由你们自行决定,我只说一点,待将来补齐八万兵士后,荆南若是安稳,就是你们的功劳,出事,就是你们的责任。即便不敌,就及时求援,若非你们的责任,自然也不会怪罪,可明白我的意思?”
    “末将定不辱命!”三人都是个性刚毅之人,字字铿锵。
    “好,南中归来近九万兵士,我便给你六万人,将南方军团的八万编制全数补齐。”王旭目光灼灼地说。
    “主公,这……”三人惊讶互望。
    徐晃忍不住出声劝阻:“主公,襄阳重地,不能没有人镇守,况其它几县战事频繁,若有意外,恐应变不及。”
    王旭摆摆手:“无妨!我还有一万青龙骑士和一万近卫铁骑,如今曹操忙于北方征战,不会南来。反倒是扬州之地,虽然其深陷征缴山岳族人的泥潭,但尚有余力,此力虽然不足以拉开广阔战线,从而北伐中原,但却要当心其袭我荆南根基,若孙家得荆南,西有崇山峻岭阻隔益州之兵,北有长江天险。便再无后顾之忧。必成大势。”
    徐晃、韩猛、严颜三将彼此对望片刻。深吸口气,齐声回道:“末将定誓死护卫荆南周全!”
    “好!入座吧!”
    王旭笑笑,不再叮嘱他们,转而看向其余诸将。“按我之前所调遣,如今北方军团七万,东方军团五万,南方军团八万满编,襄阳则只剩下三万兵士。还有一万青龙骑士,以及一万近卫铁骑。不过新兵中已有两万达到我们的要求,所以西方军团,便抽调一万老兵,配以两万新兵先组成建制。”
    此刻在座将军的心情无不激荡,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军团的配制让他们近乎着魔,谁都渴望能分到军团去,个个正襟危坐,期待着命令。
    王旭的目光在众将脸上逐步扫过。久久都没有停下,最终他看向了垂头丧气的周智。
    周智是知道自己没戏。这么多年,他战功卓越,除了高顺、赵云等少数几人,军中将领大多都难以企及,可好事总轮不到他,这已是习惯。
    他也明白,王旭曾经说过,要他多加磨练,先学会忍,所以就连率领一个师团,他也没那种奢望,因为按惯例,他会比张靖略矮一截,听到张靖只率领一个师团时,他便知道自己没戏。
    “哎!”王旭叹了口气:“周智你从小就跟着我,你的心我最清楚,可西方军团确实太过重要,你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你与他人不同,想法更像郭嘉,诡异行险,若不出差错还好,出事就是足以杀头的大祸。”
    “你自己应该也很明白,所以我一直压着你,就是怕你光有郭嘉的诡异行险,却没有那种游刃有余的灵变,可以自如掌控,担心你这个跟随我多年的好兄弟,有一天却是由我送你上断头台。”
    “你的功勋我一直都压着,今日,我也只能说……”
    周智听得脸都绿了,苦笑着打断:“老大,主公,你说的这些弟弟心中明白!”
    “嗯?主公叫得很好听,不错!”
    王旭瞬间笑了,一改之前的沉重:“今日,我也只能说,我实在压不住了,沮治中呈出的军功簿上,未了的功勋多达十几页,郭奉孝、沮公与、徐元直、田元皓的联名举荐信中,更是保举你为豫章太守,并统帅兵马防备江东,反将原太守赖恭调回将军府,令我无奈。”
    “恰好我又决定改革军制,可让你坐镇荆南,我真是不太放心,公明显然比你小子适合,没办法,你就只能统帅西方军团了,从今以后,你小子自己去背,出了事儿自己负责!”
    周智傻眼了,大脑瞬间当机,完全没能有半点反应。
    厅内文武也是含笑相视,他们都被之前王旭逗弄般的言语,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可对于这个任命,却无人有任何意见,荆州军里,周智这个另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所有人都看着他屡建奇功,可就愣是被调来调去,这里干两天,那里做几日,从未真正安排过稳定的事务。
    若说是王旭不喜欢他,可这荆州文武中,他与张靖、宋谦、徐盛、典韦五人又可算是与王旭最亲近的。
    众人一直都很好奇,直到今日,他们才陡然明白,王旭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倾力培养,只因周智起步较迟,比起张靖也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