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旭很快调整好心态,笑道:“好啦,不想那些不开心的了,你和你哥如果急着送货物回去,就走郁林郡北部的那条官道吧!我便是带兵从那儿南下的,我给你们一封文书,自可畅行无阻,那里也并没有山匪,因为根本就没东西给匪盗抢,如今那条路沿途了无人烟,非常安全,唯独就是路难走了些,需要花费较长时日,今后你们也可以走那边。”
    张宁摇摇头:“没事,反正不急在一时,我哥最近就在郁林郡这一带做买卖,虽然赚取的钱财比起少,可得到总是比较轻松,那些货物运到荆州虽然赚取大,可风险也高,又大费周章,何必呢?”
    “你哥不是已经习惯了那种商贸方式吗?若是固有渠道长时间失去联系,今后可就吃不到那块大饼咯!交州这边比较落后,耗费时间经营,终究是块小饼!”王旭笑着说。
    张宁明显不以为然,反驳说:“人又不一定习惯了怎样就怎样,吃不了大饼,吃小饼也一样,只要能拿过手,何必执着?吃下小饼,以后同样可以吃大饼,何必费尽心机去吃大饼,结果很可能大饼吃不着,小饼也没了!”
    “呵呵!这就随你们喜……”
    王旭笑着说到这里,顿时愣住,战局形势如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里飞速飘过。
    “宁儿,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第六百九十二章 正确的选择
    张宁被王旭那惊愕的质问弄得莫名巧妙,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才再度接道:“我刚才说,费尽心机去吃很难得到的大饼,很可能大饼吃不着,小饼也没机会吃,不如先吃容易得到的小饼!”
    “就是这个!就是这里不对!”王旭嗖地站起,惊呼一声。“曹操啊,曹操!我说为什么你肯废这么大劲,明知我不会全力南征,还是要那么大费周章,原来你帮助江东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不是想让我失控,而是想让江东掉以轻心,从而失控!”
    此时他脑海中的所有疑惑,尽皆消散,前前后后发生的一切也随之串联起来,喜不自制,兴奋地犹如孩子般,手舞足蹈,甚至在张宁愕然发愣的时候,猛然奔过去,抱住她,狠狠吻过那粉嫩的脸颊。
    “哈哈哈!宁儿,你可是帮了我大忙!”
    话音落下,他已是飞奔出书房,眨眼间不见了踪影。
    张宁则是呆得愣在原处。
    他刚才做了什么?
    他亲我?
    不对!他刚才是对我无礼!
    张宁迅速反应过来,顷刻间羞怒交加,猛然窜起追出去:“王旭,我要亲手杀了你!”
    可惜等她想明白,黄花菜都凉了!王旭早已不见踪影!
    “哼!这个坏蛋!”
    张宁气得直跺脚,可骂了一通后,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却隐隐升起异样的感觉,回忆着之前的那一刹那。说不出是种什么滋味。
    “他刚才那模样好傻。哪像个将军!”
    她喋喋自语着。独自站在那里双目出神,神情呆滞,本来清冷的脸颊也略带着憨笑,更傻!
    只是,此刻的她也非常动人!
    这时候,她全然忘记了其它,脑海中萦绕着刚才的一幕,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曾察觉。她此刻的痴笑,叫做幸福!
    王旭可没去想那些,刚才趁着心里高兴,顺嘴占了些便宜,眨眼间就完全抛开,一心盘算着当下的形势。
    不多时,他找到薛综,将自己的推测说出,问其意见。
    薛综同样极其惊讶,但几乎没多考虑。已是谏言说:“主公!这是好机会啊!停战,立刻停战!现在的局面对双方都不利。若继续打下去,必然使得战局失控,曹操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我们却还没有应对那种局面的办法。”
    “若是能迅速击败孙家的兵马呢?”王旭不甘心地问。
    “不可能的!”薛综摇头,叹息道:“士家在交州的名望很高,百姓都很爱戴他们,在这交州,士燮如今的威望只有当年的赵佗可比,我们唯一的优势是,士卒战力更强,谋臣将领能力更高,士家和江东联军彼此间也无法统一调度,因而有今日之局!可事实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士家手中。”
    “如今,士家归附江东,万事皆由江东谋划指挥,便将我们的优势彻底削弱,鏖战下去,我们必将陷入被动之局,别说进一步取得战果,恐怕如今手中所掌握的胜果,也会失去。所以,依臣愚见,当趁此时机与江东罢战言和,待尽快将目前所掌控之地稳定下来,取得百姓和百越族人的支持后,再伺机而动。”
    王旭迟疑了一下,回问:“可江东有淮南做为牵制,只要我们让其知晓曹操的计策,其必惊惧,不敢再派援军前来,难以顾忌交州,如此时机放过,岂非可惜!”
    “主公!”薛综很是固执,神色坚定地劝说:“话虽如此,可如今交州军尽数归于江东指挥调度,兵力还略强于我们,主公可有完全的把握将其击溃?”
    “这倒没有,战阵之事,不敢妄言绝对!但胜利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毕竟交州军的战力明显弱上两筹,更多乃是辅助作用,唯独江东的精兵才是核心战力!”王旭实言道。
    “这倒是事实,可若是百姓鼎力支持他们呢?”薛综再问。
    “士燮真有那么大威望?”王旭质疑着说。
    薛综微笑,但语气却极其肯定:“此事主公若不信,但可去查访,看看交州百姓是如何敬慕士燮!这郁林郡百姓愿意保持中立,也是因为臣这两年治理此地,兢兢业业,诚恳为民!”
    “交州和合浦西部的百姓,可不会给臣任何支持,不说其它,如果真的两军对战,士燮只要登高一呼,其它地区的百姓,必然群起响应,我们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敌军,内部同样不稳。”
    “虽然百姓吝惜生命,若没能聚集起来,无人会暴动,但主公以为,江东能臣可会放弃这些有利条件?他若是派士家部曲去往各处乡、亭带头起事,我们将面临无数暴乱,分身乏术!待库存的粮食物资很快耗尽,百姓又不听主公号令,如何征税?如何得到新的补充,难道还能持续从荆州押运过来,填补这个无法堵上的洞吗?”
    “此外,主公又如何掌控这些地域?若是强力镇压,且不说彻底失去民心,如今哪儿来足够多兵力,用以全面镇压?若不管,那他们随时随地都会与士家内外相应,支持士家,也就等于支持江东!”
    “这几日,臣夜不能寐,便是担忧接下来如何应对,没想原来江东后方也有那般巨大的隐患,这正是停战之机,待今后,臣等精心治理目前掌控的地域,安稳民众,归化民心,方可一战!对于百姓来说,只要主公能让他们同样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不会再反对,至少也会在主公与士家间保持中立,谁统治就听谁的,如此才是上策,望主公明鉴!”
    “难道真的就没有其它办法?迅速逆转形势?”王旭皱起了眉头。
    薛综急言:“没有!臣以为,诸葛孔明整个部署,就仿似一个连环扣。一环都不能败。若其中一环破碎。那这套连环肯定断掉。如今的形势就是如此,苍梧为孙家掌控,士家举众归附江东,便意味着接下来的所有部署,全部破坏,失去了进取的时机,而时局发展至此,也不可能从头来过。形势所逼,无法更改。”
    不知道为何,听到这里,王旭想起了历史上的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数次北伐中最强、最有实力、最占据优势的一次,就因为那一环的错误,前功尽弃,堪称气得诸葛亮吐血,只能按军法将马谡给砍了!
    如今的形势又是何等想象,就差那么一环。就差那么一点,唯一的区别是。这次没败在自己人手中,而是败在第三方势力之手。同时,这次的成功几率,也远比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大很多。
    王旭理智上能想得很明白,却想不过,那种离成功一步之遥,却生生跌落的感觉,让他心里很不甘心。
    “这样吧,还是先传信诸葛亮、庞统、还有襄阳,让大家都想想,看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再做定夺!”
    “这……”薛综无奈地叹口气,点头应命:“诺!”
    密信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出,可仅仅不过两日,襄阳那边竟然最先来了消息。
    当王旭从薛综手中拿到襄阳来信的那一刻,有些难以置信:“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襄阳怎么可能哪么快?”
    “臣也不知,如果为真,那么应该是在主公密信抵达襄阳前,那边就传来了!”薛综同样迷惑。
    王旭皱起眉头,不再多说,迅速将信拆开查看。
    信上的内容很少,可却是诸葛亮、沮授、田丰、徐庶、陈登联名所书。
    主公明鉴:臣等听闻孔明之策,深为钦佩,若无意外,当尽全功!只惜功亏一篑,止步于苍梧,主公必心中不甘,可此乃天命,不可违逆!当今之势,主公当退而求其次,力保现有各地,仁德安抚,待百姓归心再做良图!若仍不能为之,恳请主公退兵郁林,只需守此一郡之地,将来再战,亦占先机。薛综治理郁林多年,深得百姓之心,百姓不会弃他,足以借此御敌!万望主公慎思!
    看完信,王旭脸上微微有些苦意。
    薛综不明所以,担忧地问说:“主公,郭太尉来信,可是言江东之事?”
    “这封信是郭嘉亲笔所书,确实乃江东之事,但观其言语,应该是在知晓交州战事后,就立刻来信,尚未收到我两日前传出的密信,他们还不知道曹操的图谋,也不知道淮南那边的事!”
    说着,王旭叹了口气,摇头接道:“不过,他们的意思,是力保现在手中的土地,待稳定下来,得到百姓支持后,再做良图,如果这般也守不住,那就退守郁林,借助你在此地的声望,抵挡江东!”
    “呼……”薛综闻言,长舒口气,满脸都是喜色,趁热打铁地劝说:“主公,郭太尉说的不错,现在不是继续征伐交州的时机,如果他知道江东隐藏的后患,必然更支持主公言和!”
    “恩!”
    王旭淡淡点头,再也没有多说。
    此后,庞统和诸葛亮的回信也先后送至。
    庞统的很简单,只说了一句:江东如今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能臣良将众多,实难克之,不宜再战!
    诸葛亮倒是解释了很多,将目前的情况都在信上做出分析,大致与薛综的差不多,意思就是罢战言和。
    王旭虽然不甘心,但并不意味着会莽撞,见众人都那般认为,果断决定罢战,毕竟从理智上来说,连他自己都觉得战下去不利。
    没能在士家归附江东前,将交州腹地全部纳入手中,这场布局就算失败,苍梧郡的归属,便是决定一切的重点。
    不过,即便如此,此次南征的收获同样巨大,至少郁林郡、交趾郡,还有合浦郡西部,交州西半部分都已经在他掌控之下,如今需要的就是稳住,将这些牢牢控制在手中……(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三章 陆逊的见面礼
    做出决定后,王旭亲笔手书,分别传信给南海郡的周瑜,还有远在建业的孙坚,将自己对曹操布局的所有推测,全部告知。
    至于信不信,他倒是不担心。周瑜和孙坚都是人杰,江东能臣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自然会去探查和思考。
    况且曹操这次的谋划,最厉害的,就是抓住思维的习惯性这一特点,所有人都以为他主要争对王旭、争对楚国,渴望吃下荆北这块大饼,因而潜意识的忽略掉,淮南也是块小一些的饼子,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可一旦被发现,那么这种思维定律打破,从各种情报中去分析和推敲,自然就能明白其真实打算!
    随后,王旭和薛综商议一阵,也开始安排起今后的各项事务来。
    经过谨慎商议,细细咨询过薛综治理交州的情况后,王旭最终决定征调太尉府从事王甫,南下交州,任合浦太守。
    调任光禄寺的寺丞邓方,赴任交趾太守。
    至于程秉,则在邓方赴任后,转任郁林郡太守。
    薛综则迁任交州刺史。
    同时,也下令典农将军文聘再次率一万新兵南下,补充青龙军团!
    早前文聘紧急送物资南下时,就将训练好的一万士卒留给赵云,如今再送一万已经是极限,毕竟文聘所负责的几大新兵营,总共只保持五万编制,大多数都是未曾训练好的,挑选出两万相对较好的,恐怕已经是极限。
    任命的文书由王旭亲自书写。由偏将军刘云亲自快马传往襄阳!
    接下来的日子。王旭陷入静静的等待中。等着江东那边的回音。
    可没想到,南海郡的周瑜得到消息后,倒是暂且沉寂下去,但江东建业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让人摸不清其动向。
    眨眼便是半月过去,连听命赴任的邓方、王甫二人都抵达,但江东却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须知邓方、王甫可是在襄阳交接好几日,才动身南下,而且也不可能像传讯那般,沿途马不停蹄地飞奔。
    不过,江东那边不动,王旭也没办法强求。
    这日,他正与薛综在书房谈论治理交州的举措,忽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地脚步声。
    “楚王,程太守抵达城外。还带着足足三千多兵士,今日执勤守将何仪没敢放其进城。派人前来禀报楚王定夺!”
    “德枢回来还带着三千兵士?”薛综奇异。“难道他将交趾郡守军带走了?”
    “不可能,邓方前去交趾赴任的时候,我叮嘱过他,要好好统管交趾守军,德枢焉能擅自调走兵士?”王旭同样皱起了眉头:“本王亲自去看看!”
    薛综其实心里也很疑惑,但却不怎么相信程秉图谋不轨,急忙劝说:“主公,德枢应该另有原因,其并非那等反复之人!”
    “我明白!”
    王旭点头,但并未多说,径自让仆从备马。
    两人迅速赶至西城头,王旭刚刚登上城墙,何仪已是大步迎来,拱手报道:“主公,程太守带的兵马太多,如今形势不稳,末将没敢打开城门,但程太守并未先要求开门,只是让属下派人禀报主公!”
    “噢?”王旭心中更好奇了,但脸上终究露出笑容:“德枢果然不会负我。”
    他刚才心中其实也没底,如今战乱时期,谁也说不清。
    如果程秉真的擅自带兵回来,也有可能意味着想诈取城池,但若依何仪所言,其并不急着喊开城门,反而主动言要先见他,那就说明另有隐情,毕竟他出面后,若有不轨之意,就铁定藏不住。
    行至城墙边缘,王旭目光一扫,便发现那两千兵士距离城池很远,而程秉则带着两个陌生人,站在弓弩手射程之内。
    此时程秉也看到了他,匆忙喊话:“主公,那三千兵士乃是给主公的惊喜!”
    说着,不得王旭说话,其已是大声接道:“主公可看,那三千兵士如今在远处,而臣等已行至城下,主公可否打开城门让臣等三人进去,然后再关上城门,这么短的时间,那些步卒也必然无法迈过这么远的距离!”
    王旭闻言,心中粗略计算了翻,暗暗认可了其说法,那段距离确实很遥远,步卒是赶不及的。
    “开城门!”他沉声喝道。
    何仪心领神会,很快命人去打开城门,但弓弩手也保持戒备,若稍有变化,立刻就能投入战斗。
    不多时,程秉带着两个陌生人进得城来,一切也没什么变故,远方的步卒仍然全部原地坐着休息。
    此时,王旭才彻底放下心来,微笑伫立,望着逐渐登上城楼的程秉和两外二人。
    那两人一老一少,少者,看上去二十三四岁,姿颜俊伟,是个少见的高大帅哥,行走间气质儒雅,颇为出众。若以武者的角度去看,也能发现他步伐稳健,呼吸平稳,精气内敛,显然身具不俗的武艺。
    另外一人年龄就比较大了,两鬓斑白,胡须也不短,难以辨别年龄,但从其身形气度来看,也非寻常之辈。
    程秉在前,两人在后,很快行至近前。
    “主公,臣有喜事相报!”程秉显得很高兴,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噢?不知是何喜事?”王旭笑笑,目光不经意间看向其身后二人。
    程秉当然知其意,随之躬身退后一步,指着后方二人笑说:“主公,今日臣欲引荐两位贤能!这位是德高望重的日南太守,虞国、虞治仁!这位是江东才子陆逊、陆伯言!”
    刹那间,王旭的瞳孔为之一缩,心中惊异:“德枢。如此大事。汝何故不早些书信一封?”
    程秉笑笑:“主公。二人之功属下实不好解释,便想着由二人亲自向主公禀报,再说也是给主公一个惊喜,岂不妙哉!”
    “哈哈哈……”王旭大笑:“你这个德枢,倒是让将士们吓了一跳!”
    此时,虞国和陆逊也纷纷躬身行礼。
    “属下虞国,拜见楚王!”
    “草民陆逊,拜见楚王!”
    “诶!二位不必多礼!”王旭亲自上前。一手扶住一个。“本王如今可是好生糊涂啊!伯言远在江东,治仁远在日南,如何今日竟然会齐至?让本王真是惊喜不断!”
    虞国与陆逊相视而笑!
    虞国微微眼神示意,看上去仿似不想与陆逊争什么,陆逊报以感激地一笑,倒是随之回过了头来:“楚王几次书令征召,盛情难却,伯言安能拒绝?只是觉得空身而来,不足以回报楚王的恩遇,便寻思着先做些事!”
    “哈哈哈……伯言果真俊杰。气度不凡!”王旭当场笑赞。
    “楚王过奖!”陆逊笑笑,随之接口说:“自几度接到楚王征召。鄙人便有心寻来侍奉明主,可却忧愁无见面之礼,那些寻常世俗之物,楚王尽皆不缺,最终苦思百想,也只有先以寸末之功为礼,以报楚王恩遇!”
    此时,那虞国终于笑着接话了:“楚王,陆伯言一个多月前乘船抵达日南,支身前来太守府,可是把属下说得满脸通红,羞愧不已,后来想着,属下都老得快入土之人,还跟着士家人折腾什么,楚王乃是先帝的亲近之臣,又是当今天子亲自册封,属下本就是先帝所封之汉臣,理当支持楚王才对!”
    “哈哈哈……”王旭爽朗地笑着,摇头道:“虞公过于自谦,阁下老当益壮,如何说快入土!依本王看来,活上百岁也是易事!”
    其实他发现这虞国是个非常精明的人,远不如其表现出来的那般,其能在关键时候,抢过陆逊的话,说明其很懂得人的心理,因为有些事如果由陆逊亲口说来,便有显摆功劳的嫌疑,但他那番调侃,不但让人对他本人好感大增,也让陆逊不至于唐突。
    不过他可不会揭穿,很快招呼着说:“走、走、走!这城墙上风大,不如回府里详谈,二位远来相投,路途劳顿,回去安坐歇息,再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
    回府的路上,程秉也说出来此事的前因后果。
    原来陆逊有心先立功勋,再见王旭,因而苦思计策,最终决定,设法拿下九真和日南两个边关小郡,作为觐见之礼。
    日南太守虞国,其实也算是陆逊的长辈,因为他和陆逊的祖父陆纡,年轻的时候是生死之交,直至虞国后来调任日南太守,因地域太远,联系不便,这才逐渐失去联系,可陆逊小时候,却也听父亲说起过,对其有所了解。
    这虞国虽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军政才能,但其品行才德也很受人尊敬,治理日南郡多年,以惠政著称,土著族人也对其敬慕有加,还有两只大雁喜欢栖居在虞国的厅堂上,虞国每次因公务出行,双雁都会起飞,跟着他的车架。
    陆逊经过多番打听,确认了虞国的心性和为人后,觉得有信心说服,所以便孤身前往日南,最终以大势和诸多理由,成功说服了虞国,其愿意举众投效。
    可是,在说起这些时候,王旭明显发现,虞国不经意间露出怀念似的笑容,沿途甚至也没表现出什么意欲进取的心,反而是不时看向陆逊时,颇为欣慰,有着些许感慨之意。
    这根本不像是被说服后,想进一步争取功名的意思,反而像是长辈看待优秀后生晚辈的眼神。
    王旭也不是毛头小子,这点经验还是有的,陆逊终究很年轻,从小到大也没受过太多苦,不曾远行,对察言观色还不是特别能领会,他倒是完全没看出来。
    想来,这虞国肯投效,肯定不仅仅是因为陆逊的话说服了他,恐怕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与陆逊死去的祖父陆纡,有着极深厚的交情,他在被陆逊说动后,有心将这功劳送给陆逊。
    不然,仅是有心效力的话,哪有完全不透露自身功劳,反而老神在在,什么功劳都硬往别人身上塞的道理!(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四章 江东回信
    陆逊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说服了日南太守虞国后,两人随之带着日南的两千步卒北上九真郡。
    九真太守士黄有(黄和有是一个字,实在打不出来,念wei),也就是士燮之弟,早就跟随士燮出征南海,如今皆已经归附江东,哪还敢跨境回九真?
    九真郡群龙无首,就靠一个郡丞勉力支撑,而虞国在九真、日南等地有无与伦比的威望,再加上带着两千兵士北上,九真郡那些官吏当然不敢与其争锋,俯首听命!
    因此,本来王旭暂时无心去征缴的边疆两个小郡,就这么被陆逊给掌控到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