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恩,恩!”王萱连连点头,跑过去抱着盈盈的手。“我们都最喜欢小姑了!”
“你们这群小家伙,我当然知道你们小姑好!”王旭笑笑,接过话去:“只是自我第一次北伐后至今,已有近三年时间没见到你们小姑,有句话叫女大十八变,你小姑突然变得这么漂亮,你爹我没认出来罢了!”
这既是在对儿女们说,其实也是在解释,说完已是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如今已长大成熟,变化颇大的盈盈。
“盈盈啊!说句真心话,你这几年可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我记得当初你不是这个样子啊!”
这倒是王旭的真心话,他刚才是真没看出来,女子在十多岁到二十岁之间,变化是最大的。
“哥!”盈盈不知道怎么说,略显羞涩地唤道。
“诶!我还真是舍不得!”王旭摇头叹道。
“什么舍不得!”徐淑翻了个白眼儿。
“这盈盈长大了,长着么漂亮,却早晚要嫁人,我这个当哥的,怎么可能舍得?对了,典满那小子还翻墙闯宫来看你没?再这么来,我可要打断他的腿,别坏了我妹的名声!”
“哥……”盈盈瞬间羞红了脸,有些招架不住王旭的调侃。
“典满从军去了,你不知道吗?”徐淑疑惑地说。
“从军?”王旭一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ps:两更到!今晚稍后会加更一章!(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五章 喜忧参半
面对王旭的询问,徐淑笑着说:“典满前年求他爹典韦提亲,却遭到典韦痛骂,说他功不成,名不就,还妄想娶你的妹妹,结果那傻小子恐怕伤了自尊心,跑来找我说了一句,就毅然奔赴边疆去从军。”
“他说了什么?”王旭问道。
“让我给他些时间和机会,等他立下战功,做到将军就来提亲,不只是他,连张辽的儿子张虎也喜欢盈盈,两人同去的边疆!”
王旭乐了,笑道:“这傻小子,他喜欢盈盈这么多年,就算要说也该找盈盈说,给你说做什么?这要是盈盈不喜欢,顶什么用?他们不知道我的性格,典韦和张辽还不知道吗?也由着这两傻小子胡来?”
徐淑摇摇头:“典韦没管,说典满性格随他,有些事情比较迟钝,他因为有你精心培养,所以生生磨出来了,但他不知道该怎么教典满,所以就希望典满自己去多磨砺,走出自己的路。”
“至于张辽,他常年驻守雍州,只留长子张虎在襄阳拜师皇甫嵩,在东青院学习,恐怕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呢!当时我见两人都挺有雄心,再加上典韦的说法,就随他们去了,还答应帮张虎隐瞒。”
“你这么就答应了?张虎的事情都没给张辽说?”王旭惊道。
“他两人都那么大了,磨砺下也好,你们这批人在这个年龄,都已经征战无数。怎能不给他们机会?楚国的未来,总是还要靠他们撑起,再说我也是将他们交给我哥徐盛。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徐淑道。
王旭听到徐淑没有给张辽说过这事儿,显得有些气恼:“你这都是什么想法?我们这批人,都是乱世里淘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方法和特点,可他们不同,他们成长在相对安逸的环境,没见过伏尸千里。死人被野狗啃食是什么样子,心智如何达到条件?如果没有最基础的军旅磨练。如果上阵杀敌抱着追逐功利的态度,不出事才怪!”
说着说着,王旭似乎突然想到什么,猛然顿住。“等等。你刚才说交给了谁?”
“我哥,徐盛!怎么了?有问题?”徐淑被王旭说了一通,虽然觉得有道理,可心里还是不舒服,语气微有些气恼。
“你把他们交给徐盛了?”王旭瞬间露出惊恐之色,顷刻间将所有目光都引了过来。
“怎么了?怎么这么大反应?”
“哎呀!文向的性格,那是看似宽和,实则严谨,带军从不讲私情。两个小子过去,若透露出自己的目的,还骄傲自满。那肯定被派往最前线,做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
“这……”徐淑皱起了眉头,想了想,却又说道:“累点没关系,也是历练!”
“不是累的问题,是交州现在肯定在打仗啊!”王旭满脸都是苦涩:“两个心智存在问题。目的存在问题的小子,遇到徐盛这个外宽内严的人。绝对被他放到最前线,打最艰苦的战斗。本来这也没什么,虽然他们是好苗子,可美玉不磨不成器,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但张虎从军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瞒着张辽,这点恐怕你也没告诉徐盛,那如果张虎死了,怎么给张辽说,你去报丧还是我去?”
“交州在打仗?这不刚刚才结束大战吗?”徐淑狐疑地问说。
王旭心急火燎:“此次北伐,虽然打得魏国损失惨重,缴获钱粮物资无数,彻底破坏了中原,使得魏国实力倒退数年,可吴国终究是狠狠拖了我楚国后腿,诸葛亮他们如何会甘心?”
“早在濮阳时,他们就已经竭力死劝,让我趁着江东主力汇聚中原的时机,秘令交州的徐盛、庞统、陆逊、王雄领兵攻打南海。赵云、黄叙、韩猛率领的数万人,也根本就没有跟我回襄阳,早在一个月前就秘密南下交州,属于他们的营帐、旗号、兵士,全部都是伪装的。”
“你就算将他们送给庞统,也不该送给徐盛,庞统会掌握分寸,可徐盛那可是什么都不管,跟高顺一个性子,往死里练的家伙,一旦开战,奉命行事后,别说他们那些矛头小子,就算天王老子的面子都不会给!”
“这……这个我不知道啊!”徐淑听到这里,也是有些心慌。“那个,其实不只是张虎,还有很多人都在徐盛手下历练!”
“还有?怎么回事儿?”
徐淑有些不安,不敢看王旭的表情,吞吞吐吐地道:“你也知道,他们这群年轻人都走得很近,平时也爱争强好胜,典满和张虎两人过去后,高顺的长子、徐晃次子,张合长子,管亥独子……总之很多人都过去了!”
王旭顷刻间傻眼,有些不敢相信地道:“都是你答应后派去的?”
“你知道,那时候楚国明面上比较乱,我考虑到培养新的核心,所以……”
徐淑没有说下去,但王旭已经明白了,其当时恐怕也是担心形势如果失控,需要大量人才填补,那么希望自然在这些精心培养的后代身上,因而做出了现在看上去有些离谱的决定。
将这些年轻人放到徐盛那里,自然也就是出于培养心腹这个目的,毕竟最初跟的什么人,就会受什么人影响,况且她也没有料到,交州那边会突然就打大规模战役。
王旭理解徐淑的做法,因此并没有再责怪,只是沉声问说:“那哪些人是父母知晓的?”
“高顺、徐晃几个是知道的,总的说起来,大概一半一半吧!”
“唉!你也真是的,管亥的独子怎能从军?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管家只剩下管亥遗孀和几个女儿,你我如何向死去的管亥交代?我们严重虽然儿女一样,可他们是不那么想的啊!”
“管亥的独子。是执意要求继承其父遗志,其母亲也是同意的!”徐淑急忙解释说。
“同意也不行,他可以学文,可以从政!”王旭肯定地说。“管亥已经死得悲壮,岂能让他绝后,即便管家不在意,可我们能不考虑吗?管亥的独子成家没有。可有儿女?”
“尚还没有!”徐淑略带愧疚地说。
“唉!”王旭叹口气:“算了,这也怪不得你。当初情况不同,你也没料到交州会开战。我现在得去亲自修书一封,快马传至交州补救才行,这些温室里成长的后辈。培养需循序渐进,真以为在东青院学了些东西,就能无往不利吗?他们这种心态去打大仗,危险实在太高,出事后涉及的楚国高层也太多,必须让徐盛稳住!”
话音落下,王旭随之去了偏殿,挥毫疾书,将利害关系讲明。严令徐盛要权衡好如何使用这些年轻人。随后,他在徐淑的协助下,又逐一写信给张辽等人。将情况言明,不管如何,总是要让他们知道的。
此后两日,襄阳风平浪静,王旭在楚王宫,陪伴着家人。过着温馨而舒适的生活。
可这种安心,却在一个月后因为一封战报而被打破。
“君上。诸葛亮求见,言有交州急报!!!”
一大清早,王旭正与众美人大被同眠,却被龙虎卫凤组统领王月影打断了美梦。
“交州!”
王旭一听到这个词,顷刻间从大床上窜起,匆忙披了件衣物,便赶到了殿外。“月影,诸葛亮现在何处?”
“已在北宫外等候!”
“你速去带他前往勤政殿,我在勤政殿等他!”王旭说完,大步就欲往前走。
“诺!”王月影轻轻应声,却没急着走,看了眼衣衫不整就大步前行的王旭,眼神中充满无奈。“君上,昨夜刚度*,如此形象去勤政殿似乎不雅?多少也穿些衣物?”
“嗯?”王旭微微愣神,迅速反应过来:“你瞧我这记性,光顾着想事,竟然忘了更衣,行,你先去,让诸葛亮在勤政殿稍等,我更衣后即刻就来!”
这次王月影没有再多说,婀娜地欠身一礼,迅速离去。
王旭的速度也很快,没有吵醒熟睡的众女,迅速更衣完毕,在三刻钟后就抵达勤政殿,刚踏进主殿,已是急声问道:“孔明,一大清早就过来,何事这么急?莫非战事有变?”
诸葛亮起身行礼:“主公,交州大捷,可也出了些问题,事关一些文武之子!”
“果真出事了!”王旭顿时惊呼,顾不得拖沓,挥手示意诸葛亮坐下:“你且迅速报来!”
“交州主力奔赴中原,南海只有鲁肃、吕蒙、朱桓等人驻守,赵云、黄叙、韩猛三位将军率部赶至交州,立刻汇合洭浦关的庞统和王雄,展开对南海的进攻,徐盛、陆逊也率交州军从苍梧东进。”
“吴国因不知赵云等将已经秘密南下,因此错误估计了我方军力和部署。赵云依照庞士元之计,率精锐步卒昼伏夜行,沿小路秘密东去,一举攻破南海郡增城,截断了南海吴军归路,吴军主力陷入重围。”
“此后青龙军团与交州军全面发动进攻,鲁肃、吕蒙、朱桓率部顽抗十日,终因寡不敌众,后援不至而被迫突围撤退,行至增城北方,又遭到赵云率部伏击。吕蒙断后,力战赵云五十合,却为赵将军生擒,鲁肃、朱桓等人率残军逃亡庐陵。”
王旭听到这里,大喜之色溢于言表,拍腿大赞:“好,打得好!江东调度不及,先截断其归路,可极大打击吴军士气,此时以优势兵力强攻,吴军心中畏惧,必不能久持,十日内破敌,可谓大胜!那随后呢?为何又报急?”(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度兴兵
王旭此时的追问,让诸葛亮脸上略带着无奈,叹息道:“南海大捷,庞统献计,赵云、韩猛、黄叙、徐盛、陆逊、王雄六将通力协作,不到半月大破吴国南海三营,俘获包括伤兵在内的四万余吴军精锐,活捉吴国横野将军吕蒙,只让鲁肃、朱桓率数千人走脱,多好的形势啊!可生生就因为几个人,错失了最好的良机。”
“莫非是典满、张虎那些小辈犯了错?”王旭皱眉。
“正是!”诸葛亮点点头,接着说:“按战报所言,南海大捷后,赵云、庞统、黄叙、王雄率青龙军团,出龙川,北进庐陵郡,势如破竹,半月内连克七县,打至新兴,庐陵太守兼南部都尉贺齐不敢迎战,仓促收拢部曲,汇合鲁肃、朱桓的败军,合计两万人退守郡府高昌,等待驻守豫章的吴国主力南下救援。”
“与此同时,徐盛、陆逊率四万交州军,并韩猛所率两万南方军团将士,杀奔建安郡。建安太守吕岱、护山越中郎将留赞二人,集中各自部曲,合计三万人迎战,双方在戴云山相遇,交战三日,胜负难分。”
“此时,陆逊经过多日的仔细观察思考,了解到戴云山附近地势特殊,随之谏言主动撤军五十里,徐盛听从其计。吕岱、留赞二人认为楚军力竭,趁势进击,陆逊亲自断后,使得大军成功退五十里扎营。”
“此后大军避战,固守营寨不出,过了两日。又再度兵退三十里。再过一日。又退二十里。吕岱、留赞以为我军不欲再战,意欲脱身逃走,因而顾不得后勤辎重,只能接连进击,紧紧咬住我军。然则,因戴云山道路崎岖,运输不便,其自身已经与后方粮草囤积地相隔甚远。”
“如此作为。正是陆伯言之计,在最初退兵之时,韩猛便已率领两千精卒绕道远行,因人数少,又借助崎岖山路掩护,此时已经成功袭至其后方屯粮地,当吕岱和留赞闻讯时,因距离太远,道路崎岖,根本来不及救援。这才知道中计。”
“此后,陆逊率兵轮番守在吴国营前。既不进攻,也不后退,若吴国出,就正面对敌,消耗其兵士体力,同时也是时刻监视,避免其脱逃。三日后,吕岱、留赞军中随营携带的粮食耗尽,只得拼死突围。”
“徐盛、陆逊随之率部追杀,大破吴军,徐盛力斩吴国猛将留赞,吕岱率少量部曲仓惶逃亡,数日间追追停停,大军直追至南平县城。南平是个大县,县城的城防也算完备,吕岱有心借此止住败势。可惜其部曲伤亡惨重,已士气全无,根本无法阻挡,仅仅坚守半日又再度被徐盛亲自登城攻破。”
“大军随后又追击了三十里,徐盛才下令停止追击,只因从吴郡调来救援前线的八万精锐,前部已经抵达建平,况且诸军多日追击也已很是疲惫,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大战,只能停驻休整。可没想到,有两部兵马却不听号令!”
一直静静听着的王旭,瞬间心中一颤,他虽然不曾亲眼看到,可诸葛亮描述的这般详尽,他已经可以完全想象到当时的情况。他饱经战阵,如何不知道这时候不听号令会是什么结果,瞬间脸色铁青。
“哪两部兵马?”
诸葛亮深深地看着他回道:“一部乃是典韦之子典满和徐晃次子徐霸。另一部则是张辽长子张虎和高顺次子高嵘。他们四个武艺出众,又熟读兵书,师承皇甫嵩等名士,倒也学到真本事,这两年在徐盛帐下表现优异,因而都拔升为军中校尉或别部司马。”
“本来南海之战和戴云山之战,他们都立下不少战功,可此时却因为立功心切,渴望斩杀东吴重臣吕岱,因而不顾命令,贸然追击,唯有高嵘心中不安,匆忙回报徐盛。”
“徐盛闻言大怒,立刻让陆逊亲自前去将他们追回来,可终究还是迟了,陆逊追上张虎和高嵘时,吴国精锐援军已轻骑急进而来,陆逊率部奋力抵抗,却遭气势正盛的凌统率优势兵力轻松击溃,他只得带着张虎和高嵘先撤回。典满和徐霸陷入重重围困,死战而不得脱,最终退守一处孤山!”
“因二人身份特殊,徐盛不敢弃之不顾,亲率三万人前往救援,可却正好中了太史慈之计,以典满和徐霸为诱饵,杀得徐盛大败而归,典满和徐霸虽然侥幸得救,跟随徐盛杀出重围,可大军却是损兵折将。韩猛率部救援,拼力死战才暂且挡住吴军攻势,最终一起退守南平,被吴军重重围困。”
“幸好徐盛精明,兵败之时便预料到会有此等结果,因而让陆逊率少数亲卫提前逃走,奔赴庐陵郡求援!一日后,青龙军团得到消息,庞统和黄叙只能火速分兵四万,驰援建安。可如此一来,庐陵的大好局势也失去,赵云、王雄率领剩余的三万多青龙军团将士困在新兴,进不得也退不得。”
“战报就是赵云当日传来的,请求主公救援,途中虽然快马加鞭,但也用了近两日的时间!”
随着诸葛亮说完,王旭脸上的怒色已经清晰可见,一掌拍在身前桌案上,气得说不出话来。
隔了好一会儿,他才怒声道:“救?怎么救?襄阳距离建安,路途遥远,就算是跑断了腿,也来不及!”
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总不可能飞过去吧!
“唉!”诸葛亮叹口气:“主公,不管如何,还是要尽快做决定,不然连青龙军团也将陷入危局。”
“那你觉得该怎么做?”王旭脑袋有些乱,只能指望诸葛亮了。
诸葛亮来之前,其实就已经做好准备,作为一个习惯将事情都纳入掌控之中的人,他没想好对策,也就不会亲自来送战报。
“主公,依臣看来,建安那边的徐盛,只能期望庞统随机应变,挽回败局。况且形势也未必有想的那么遭,以徐盛和韩猛的能力,再加上城中尚存近四万可战的将士,固守到庞统、黄叙驰援应该还是可以。”
“至于庐陵的青龙军团,我们也无法相助,就算襄阳立刻出兵救援,可从交州绕道何其远,待赶到时已经过晚,因此也只能令赵云坚持,是守是退,由他自行视形势决断。”
听到这里,王旭疑惑了:“那你的意思是?”
诸葛亮摇摇羽扇,斩钉截铁地说:“立刻兵进豫章,会同徐晃目前在长沙的六万南方军团,还有海云军团八万水军,全面进击江东,只有在这一线迅速取得战果,才能迫使吴国退兵,才能真正解除南方的困局。并且,主公必须亲自率兵前往,鼓舞全军士气,借助早前北伐之威,争取最大的优势。”
王旭的脸色也随着这番话阴晴不定,本来当初只是想偷袭吴国,夺取南海,再趁胜打入吴国腹地劫掠一番便可。
一则为了彻底平定交州,将防线推移到南海东部,借助其地势险要的特点,修筑雄关,由交州军驻守,从而能缩减驻扎交州的兵力,使得青龙军团可以回归襄阳,为平定西凉做准备。
二则是趁胜打入吴国空虚的腹地,削弱其力量,掠夺其府库资源,让吴国受到损失,至于何等程度为佳,则是完全让赵云等人自行决定,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
可谁能想到,最终的结果却因为几个小将的冒失,转向完全不可预测的方向。
仔细思索诸葛亮的应急策略后,王旭也着实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当即猛然起身。
“走!现在就去军营,我今日便率领一万骑兵先行,你务必与典韦、颜良一起尽快率部赶来。打豫章距离较近,道路畅通,后勤问题倒是不大,但还是要让陈登和文聘亲自负责,越快越好!”
王旭没有想到,他刚刚经历北伐回归,却又在短短一个多月后不得不再度出征,而且打的还是江东,真可谓有些莫名其妙。
可现实就是现实,无论如何不想接受,还是必须迅速应对。
他赶至军营,没有做任何的出征动员,直接下令,只用了半日时间,就让一万人准备完毕。
出征准备,那是人数越多越麻烦,即便是常驻襄阳城外的近卫军团,不需要集结,可如果要出征,准备时间再快也要两三日,锅碗瓢盆的调拨,营帐装备的配发,那都不是简单的事儿。
好在他只带一万人为前部,人数不多,因此不是特别慢。
这一次,他没有带上别人,还是只叫上周智和向天同行。
周智的朱雀军团,因为已经由张靖带了两年多,如今也是由张靖率领屯驻在南阳。至于原先张靖的副将位置,则是由鞠义补上,所以周智现在算是个清闲将领,如今带在身边是为了关键时候应急。
九月二十四,王旭在海云军团大量的运输船帮助下,迅速渡过长江,随后赶赴下雉前线。
早已接到快马传令的徐晃和严颜,已经集结军队在此等候多时。
徐晃见到王旭的那一刻,瞬间奔上前道:“主公,末将不孝子徐霸贪功冒进,致使大局逆转,形势危急;请求主公降罪!”
“这不是你的错,降什么罪?”王旭沉着脸,大步走向中军帅帐,他与徐晃相交这么多年,已是熟的不能再熟,彼此可谓知心,因此说话也很直接:“现在先思考如何破敌,待战后再说,现在只有尽快取得胜利才能救徐霸出危局,只有此役你战功够多,战后他才能逃过一劫,说太多无益,先破敌!”(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七章 强大的水军
进到帐内,王旭迅速走到地图前,看着徐晃和严颜道:“目前豫章的吴国守军有多少兵力?哪些将领镇守?部署如何?”
严颜作为副将,这段时间正好负责整理这些情报,因此立刻上前道:“回禀主公,若不算那些驻扎在险要山区小路的营寨和哨岗,那么吴国在豫章驻有主力七万人,主将乃是黄盖,副将有甘宁、周泰、蒋钦、孙贲四将,可因为南海之败,庐陵危机,所以蒋钦和孙贲已经率领三万人南下驰援,如今还有四万多人,集中在柴桑。”
“水军呢?水军方面你知道多少?”王旭皱眉问说。
“水军情况末将不是太清楚,只知道也在柴桑附近的江面,兵力约有五、六万,主将是程普,副将乃是丁奉、董袭、潘璋、朱然。此外,昨日有谍影部众前来提供情报,吴国周瑜据说已经率兵三万从豫州启程南下。”严颜回道。
“呵!还敢从中原调兵?”王旭脸色阴沉,立刻冷声道:“周智,你去找个人快马传令南阳,让东方军团和朱雀军团都作出再度进军汝南的姿态,若江东还敢调中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