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后妃列传-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夜;硬是做了瓦剌军的嘴边肉;轻易地被对手重重包围。由于缺水;士兵战斗力极低;一片混乱后;几百名文官武将丧命荒郊;英宗也成了瓦剌军的俘虏;酿成了举世震惊的〃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京城。皇帝既成了人质;也就再说不得天朝上国的话了。大约因为也先举兵反叛的借口是赏赐不公;朝臣决定先尝试以财帛赎回皇帝。得知这个决定;钱皇后立即将自己的所有私财都献了出来;只希望也先能看在财宝的份上放回丈夫。
然而大批的珠宝撑大了也先的胃口;他越发觉得手里的英宗是〃奇货〃可居;原本就满腹雄心壮志要统一蒙古诸部的也先认为;可以借英宗逼迫明王朝做出更多更大的退让;甚至可以借此要胁进一步攻取明王朝的疆土乃至政权。
为了断绝也先的企图;摆脱〃国无长君〃的窘迫局面;在于谦等大臣的一力支持下;九月六日;监国亲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景帝。
对于也先违约、英宗不能返回的事实;钱皇后已如五雷轰顶;又得到了哥哥钱钦和弟弟钱钟也丧生在〃土木之变〃中的确切消息。她已经是无依无靠;等到朱祁钰登基成为事实之后;钱皇后自感对于丈夫的处境已经无能为力;陷于绝境的她只能日夜啼哭。在渺茫中;她终于想到了自己还能多少为丈夫做一件事。
从此;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冷清的宫宇中总会隐约响起一个女人哀泣求告磕头求天的声音。那是二十三岁的钱皇后;绝望中的她采用了民间女子最无助的办法;祈望上天能够垂怜自己的诚意;放丈夫一条生路。钱皇后就这样每天每夜地祈求;再困再倦也只是就地稍卧;不肯上床休息。过度的劳累、粗陋的饮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严寒长期侵袭她的身体;她的一条腿受了重伤;再也无法治好;损坏了。而昼夜不停的悲泣也很快哭瞎了她的一只眼睛。对于自己的残疾;钱皇后毫不介意;也拒绝治疗;她心甘情愿地认为这是接回丈夫;上天要她付出的代价。
终于;在于谦等干臣的得当指挥下;瓦剌被迫归还了英宗。
景泰元年八月初三;二十二岁的明英宗由漠北返回了北京城。迎接他的是一个〃太上皇〃的虚名。明景帝权位已固;将哥哥看成是自己的重大隐患;虽然在于谦的强烈主张下接回了英宗;却坚决拒绝了礼部建议所有人(包括景帝本人)在返京典礼上向英宗行君臣之礼的要求;并且在第一时间就把英宗幽禁进了冷清的南宫。
好不容易才摆脱敌手的英宗没料到;自己的王朝自己的兄弟竟以这样的方式迎接自己;他更没有料到在南宫中等待自己的;也不再是思念中那个风姿绰约明眸善睐的妻子;而是一个病体支离的残疾女人。在最初的惊愕过去之后;朱祁镇很快就知道了妻子致残的原因。虽然史书从没有提到过那一刻朱祁镇都有些怎么样的反应;但我们仍然能够猜想得到。英宗刚刚在事业和亲情两方面都备受打击;却猛然间感受到了妻子将自己视若性命般的情意;两相对照下;实在是百感交集;不但不嫌弃妻子的残疾;反而真正明白何所谓结发情深;将妻子视若珍宝。
从这天起;英宗夫妻在南宫中相依为命;过起了心惊胆战的〃太上〃生涯。
公正地说;景帝在做监国时并没有取代哥哥的想法;在被推举为帝后他无论才干还是勤政纳谏;也都比英宗要强得多;在他的手上;明王朝保持了向上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帝的心思迅速发生根本变化。为了巩固权位;也为了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他对哥哥再没有骨肉之情;虽然不至于暗下杀手;提防忌惮之心却是越来越重了。他不但想方设法要把侄儿从太子位上赶下去;而且不允许英宗走出南宫一步。
景帝如此态度;势利眼儿的太监宫人就更变本加厉了。被幽禁的英宗不但没有得到与〃太上皇〃头衔相符的生活待遇政治地位;到后来就连日常衣食都变得难以维持了。英宗困在南宫中愁闷焦躁;度日如年。
丈夫的处境都看在钱皇后眼里。她一面百般宽慰迁就丈夫;一面支撑着病体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
在互相依靠彼此慰藉中;七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
景泰八年(公元1457)正月;景帝患病并迅速加重。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使英宗的人生再一次发生根本大逆转。三十岁的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月十七日凌晨时分;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贞、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人冲入南宫;拥英宗复辟。
英宗既已重登大宝;当然也就要再次册立皇后。他毫不犹豫地想到了与自己共度患难的妻子钱氏。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忽然发生。
由于钱皇后不但已是严重的残疾;而且病损也完全摧毁了她的生育能力;庶长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在儿子复立为太子;自己也进位贵妃之后;想到婆婆孙太后母凭子贵正位中宫的往事;不禁心驰神往;希望借此机会自己也能更进一步;尝尝当皇后娘娘的尊贵滋味。
很快;就有一个叫蒋冕(嘉靖年间的宰相蒋冕不幸与之同名)的太监出场了。他向孙太后进言道:〃钱皇后既无子又残废;不合适当皇后;应该让周贵妃升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孙太后听了也觉得甚有道理。
英宗听说此讯;顿时大怒;将蒋冕贬斥;后妃之位仍如原样。周贵妃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生儿育女又年轻漂亮;皇帝为什么偏偏就要对丑陋又不育的残废一往情深。只是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无可奈何的周贵妃只能强忍下满腹怨气。
在丈夫的庇护下;钱氏重新开始了她与世无争的皇后生涯。
钱皇后的父亲早在女儿第一次做皇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一双儿子不幸在〃土木之变〃中殉难。钱皇后的大哥钱钦死时只有女儿;总算弟弟钱钟之妻怀有身孕;遗腹生下一个儿子钱雄。对于老丈人的这根独苗苗;英宗格外小心栽培;钱雄在姑父的呵护下迅速晋升;尚未成年就当上了都督同知;升迁到了祖父的官职地位。只是一说起追封钱氏兄弟爵位;让钱雄成为真正的〃贵戚〃;钱皇后仍然再三推辞。英宗一来是拗不过妻子;二来大约也觉得自己还年轻;钱雄也大有立下功勋再封侯的机会;因此也就不再坚持。
然而英宗没有料到;自己虽然仍年轻;上天给予自己的日子却不多了。
天顺七年(公元1463)十二月;年仅三十六岁的明英宗患了病;病情很快加重;到正月初六的时候已经无法上朝理政;只能让皇太子朱见深于文华殿代理国事。十六日;英宗明白自己的人生将要走到尽头;他召来了内阁重臣和近侍太监;当众口授了遗诏。
这时的英宗虽然已是油尽灯枯;心里却很明白。他对于自己的王朝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皇太子已经成人;自己也给他选定了足以承担母仪之责的皇后;还留下了得力忠诚的辅臣班子。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死后;妻子钱皇后的处境。。
英宗对于当年太监建议废后之事记忆犹新;他也非常清楚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只是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够永远将妻子保护在自己的身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死会在了前头。他非常担心周贵妃将要报当年之仇;借儿子的势欺凌钱皇后;甚至于废除她的皇后名位;更甚至于逼钱皇后殉葬。
于是;在口授遗诏叮咛之后;英宗还特别面嘱自己的继承人皇太子:〃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
这样说了之后;英宗仍然觉得不放心;怕儿子终会屈服于生母的意志。于是他又紧拉着大学士、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英宗的一生政绩平平;更酿成了险些倾覆国家基础的大难。然而他却留下了〃罢宫妃殉葬〃的遗言;虽然有很多人认为这与他极力保障钱皇后有关(因为景帝死时;英宗仍然下令其宫妃唐氏等人殉葬);却无法抹杀这确是一桩德政的事实。在英宗之前;即使是威德的成祖朱棣、仁善的仁宗朱高炽、英睿的宣宗朱瞻基;都没有做出过这个决定;都未能想到要更改这桩自私的陋习。因此;这个决定被称为〃千古帝王盛节〃;也堪称是英宗一生中最为亮眼的光芒。
明王朝的宫妃殉葬制度;一般认为是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大明会典》记载;朱元璋死时遗命所有妃嫔及侍寝宫人尽数自缢殉葬;殉死者共计38人(或说超过40人)。事实上早在朱元璋留下这条遗诏之前;朱明皇室就已经开始了妻妾殉葬之风。开为夫殉葬之风的皇族贵妇;是朱元璋的第二子秦愍王朱樉的嫡妻王氏与次妃邓氏。当朱樉于洪武二十八年去世之后;这两个女子一起殉葬了。
不过细考王氏邓氏的背景;不难发现她们的殉葬真相不可告人;即:九成九是出自被迫。
王氏是元王朝的死忠扩廓贴木儿王保保的妹妹;养爷爷是元王朝的梁王阿鲁台。当两个哥哥为元王朝而与新兴的明王朝兵戎干戈不止的时候;年纪幼小的王氏还留在爷爷的封地汴梁(开封)。随着节节胜利的明军攻占汴梁;王氏也就成了明王朝的战利品。为了招降王保保;朱元璋这才选定王氏做秦王妃。然而王保保并不吃这一套;拒不投降。后来王保保死了;朱元璋彻底断了招降的念头;也就不把王氏当回事了;另为朱樉选立了一个次妃郭氏;即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邓愈的女儿。然而邓氏的娘家也未能善保始终;邓氏的大哥邓镇娶了另一位开国功勋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被定为大逆罪诛杀;邓镇也被牵连其中丢了性命。朱元璋对朱樉这个儿子也日益不满;朱樉死后得了父亲一个带贬义的〃愍〃为谥号还不算;朱元璋就连颁谥诏书都没忘了训斥死儿子〃不良于德〃。娘家夫家一至若此;王氏邓氏这两个女人除了死;也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自朱元璋开宫妃殉葬之制、建文帝又追封殉死妃嫔及其家族以后;软硬兼施的节烈之风也就在朱明皇家愈演愈烈;并逐渐波及勋戚大臣之家;随即在民间形成风尚。根据记载;明成祖朱棣妃嫔殉葬16人;侍寝宫人逾30人;明仁宗殉葬皇妃有记载追谥者五人;包括生育了三个皇子的郭贵妃;明宣宗殉葬皇妃10人;宫人十余人;景帝死后不但有妃唐氏等数人殉葬;就连他的废后汪氏;若非英宗在大学士李贤劝阻下改变主意;都差点抛下两个女儿被殉葬了。
除了皇帝的妃嫔宫娥从殉;亲王郡王的妻妾殉葬者也众多。
从各种记载来看;殉葬的皇族女子中或者也不乏自愿者;如朱元璋的第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嫡妻郭氏。她与朱栋感情很好;前后生育了四个女儿。由于没有儿子;朱栋死后封国被除。郭氏大约是思夫心切;又自责未能为丈夫生下继承人;便在朱栋去世一个多月的时候自杀了。
然而在大多数时候;殉葬的女人都是极其不甘愿的。成祖朱棣宫妃韩氏是高丽人;在朱棣死后曾经多次哀求能回归故里侍奉父母;都被成祖之子仁宗断然拒绝;最终不得不自杀殉葬。没有儿子的王妃嫡妻虽然也殉葬;多数也是迫于皇家惯例;至于大臣之家的殉葬事例就更是瞒不了明眼人。曾有好事者统计过殉葬的勋戚之家女子名录;总结出尽是姬妾从殉;感愤之下讥讽道:〃烈妇俱妾媵;岂妾独厚;而妻独薄耶?意者有吕后、袁绍夫人之妒;而出于不得已也。〃
有时陋习成为惯例之后;是非常可怕的;明英宗十三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足以成为证明。
当时是正统四年(公元1439)六月;周宪王朱有炖重病;当自知将要不起的时候;这位博学的亲王明白自己的死日也是妻妾们的死期;自己没有儿子;自己的女人们没有依靠;无论是嫡妻还是姬妾;不会有任何一个逃得过劫难。不愿妻妾死于非命的朱有炖遂上书英宗;希望〃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英宗答应了叔祖父的请求;派人将批复迅速送往开封。然而再快的马也没能赶上死亡的脚步。病床上的朱有炖终于没能撑到旨意到达的那一天。宣诏者走后第十天;周王府报丧的人就已经到了北京城。报丧人同时带来的;还有朱有炖妻妾七人〃从殉〃的消息。为了皇家的脸面;英宗给朱有炖的嫡妻巩氏上谥号〃贞烈〃;给姬妾施氏、欧氏、韩氏、陈氏、张氏、李氏都上谥号〃贞顺〃;给予一品礼的厚葬。然而对于殉葬的真相;他却从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件事;也被后人视为英宗止殉葬事的前因。
在留下〃止殉葬〃这道令世人感恩不己的诏令的第二天;三十六岁(虚岁38)的英宗离开了人世。
英宗刚死;他临终前为妻子所担忧的事情就真的一件件地发生了。
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帝;是为宪宗。宪宗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尊礼皇太后。按照常理;被尊的皇太后首先应该是新帝的嫡母;然后才是生母。正当朝臣们为如何上徽号议论之际;杠子横插而下。
宪宗的生母周贵妃摆出皇帝老娘的身份;派亲信太监夏时到会议现场宣布懿旨:〃钱皇后病废之人;不足称太后;应该独尊贵妃为皇太后。钱皇后无子;哪有做太后的资格?早该循宣宗朝胡皇后的先例被废掉了。〃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炸开了锅。顾命大臣李贤得英宗亲口嘱托;又深知钱皇后的贤德;坚决反对周贵妃的主张:〃先帝遗诏已定;怎能随意更改!〃大学士彭时也立即表态支持李贤:〃列祖列宗与天地神灵在上;皇上既以孝治人;岂有尊生母不尊嫡母;〃。两个首辅开了头;群臣也纷纷附和。夏时和他背后的周贵妃终于敌不过众怒;败下阵来。
周贵妃原本想向儿子宪宗搬救兵;但在这个关系嫡庶之分的问题上;宪宗比浸透了老陈醋的娘要清醒得多;他反倒劝说母亲接受两宫并尊的事实。
对于周贵妃的仗势欺人;辅臣们都十分不满;想到钱皇后在为丈夫去世日夜悲伤不问世事;周贵妃却居然还分得出精神为自己争权谋势;群臣就更是一肚皮的气。于是在给两宫太后上徽号的时候;彭时不失时机地提出:两宫都称皇太后难以区别;因此该给钱皇后格外加上尊称以便区分。对于这项意见;宪宗立即表示支持;他的亲信太监覃包还特地向李贤耳语道:〃其实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只是迫于贵妃娘娘;不敢主动提出罢了。〃
天顺元年三月;即英宗去世两个月后;钱皇后被尊为〃慈懿皇太后〃;周贵妃被尊为〃皇太后〃。周贵妃对此也只能干生闷气。
经此一役;辅臣们都知道周太后不是个好相与的;预料到她终有一日会与英宗〃与钱皇后合葬〃的遗诏重起事端。于是;在为英宗兴建陵墓的时候;李贤和彭时就预先提出;要在地宫中同时营建三间墓室。
对于这个建议的内中玄机;宪宗和朝臣们都非常清楚。周太后也非常清楚。她绝不甘心死了还要在老公面前当钱太后的陪衬;哭哭啼啼地坚决反对。宪宗和朝臣们也不敢逼急了她;这事终于不了了之。
周太后虽然在太后尊号及待遇的事情上吃了个瘪;却并不肯就此收手。尽管钱太后从不与她争夺主宰后宫的权力;周太后也并不买帐。
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遵照英宗的遗嘱;宪宗与吴氏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然而这位少年皇帝并不爱自己年轻漂亮的皇后;偏偏爱一个比自己大了足足十九岁的宫女万氏。万氏诡计多端又泼悍无比;吴皇后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在万氏的谗毁下;宪宗对吴氏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好感更是荡然无存;成婚仅仅一个月就决定废后。
对于儿子废后的要求;钱太后觉得毫无道理;表示反对。这时候周太后的意见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周氏在此时的表现也很值得回味——据野史记载;周太后本来也觉得吴氏没有过错;是个合格的皇后。然而由于钱太后表态支持吴氏;周太后便立即改变主意;坚决要和钱太后唱对台戏。
在心怀鬼胎的周太后和死心眼的宪宗母子俩一唱一和下;难撑大局的钱太后终于没能保住丈夫为儿子选中的吴皇后。可怜的吴氏仅做了一个月零一天有名无实的皇后;才十五岁年纪就被废居冷宫了。
由于在废吴后一事上;钱太后没有支持宪宗;宪宗对嫡母也遂渐心生芥蒂。成化三年(公元1467);宪宗晋封生母周太后的哥哥周寿为〃庆云伯〃;追赠周太后的父亲周能为〃庆云侯〃。对于嫡母家族的晋封;他却连提都没有提起(直到宪宗之子孝宗即位以后;钱太后的侄孙钱承宗才被封为〃安昌伯〃)。钱太后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了。她并不在意娘家的爵位;真正令她难以面对的;是儿子那张酷似父亲的脸上冷漠客套的表情。
成化四年(公元1468)六月;思夫成疾又抑郁寡欢的钱太后离开了人世;终于从苦闷的生活中解脱了。
按照英宗的遗嘱;钱太后应该是唯一一个能够与他合葬的女人。然而钱太后刚死;周太后就坚决反对合葬之说;要求儿子为钱太后另择墓地。而这;又恰恰证明了李贤和彭时在当初营建英宗陵墓时的先见之明。
此时的宪宗;对母亲已经十分倾向了;他和周太后一起想好了种种理由;才派夏时和怀恩召来一众辅臣;宣布要商议钱太后的丧葬事宜。
对于皇帝的鬼把戏;彭时立刻就识穿了。他不等宪宗开口就先声夺人:〃钱太后与先帝合葬礼裕陵;神主祔入太庙;这是先帝的遗愿;早就定了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议的?〃宪宗见不是话头;只得匆匆中断会议。
第二天;苦思了一夜对策的宪宗再次传召众臣重议此事;彭时不容皇帝分说;又把自己前一天的话复述了一遍。
宪宗被宰相一顶接一顶免费奉送的孝义大帽子砸得七窍生烟;想了一夜的借口也被砸完了;他只得干脆把后宫中的老底迳自兜了出来:〃你说的这些;难道朕会不知道吗?我只是担心钱太后一旦入葬;就会使朕的母后失去与先帝合葬的机会!〃
彭时见皇帝亮了底牌;反倒安心了:〃皇上对两宫太后都非常孝顺;早已是闻名天下的'圣德'之举。而要成全孝义之名;就不能不合乎礼仪。〃内阁重臣商辂也表态道:〃若不让钱太后祔葬;日后必将损害皇上的德名。〃大学士刘定之跟着敲钉脚:〃孝顺之道贵在守大义;而不是守长辈一时之命!〃
宪宗被辅臣们一通轰炸;眼前金星直冒。本来就有点口吃的他吭吭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冒出一句话来:〃连生身母亲的命令都不听了;还能算孝顺儿子吗?〃
听皇帝这样说;彭时很快就想到了曾经的计划;遂向宪宗建议:〃可以将钱太后葬于先帝之左;虚右位以待周太后将来。〃
彭时、商辂、刘定之随后又联名向宪宗上疏章:〃太后作配先帝;正位中宫;陛下尊为太后;诏示天下。先帝全夫妇之伦;陛下尽母子之爱;于义俱得。今梓宫当合葬裕陵;主当祔庙;此不易之礼。比闻欲别卜葬地;臣等实怀疑惧。窃谓皇上所以迟疑者;必以今皇太后万寿后;当与先帝同尊;自嫌二后并配;非祖宗制。考之于古;汉文帝尊所生母薄太后;而吕后仍祔长陵。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刘后仍祔太庙。今若陵庙之制稍有未合;则有乖前美;贻讥来叶。〃
然而对于这个方案;周太后坚决不肯接受。这份疏章没有得到宪宗的首肯;而是交由廷臣会议。
宪宗原本以为群臣能明白自己的主张;自己可以靠着〃人多力量大〃驳回辅臣们的建议;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建议竟得到了以吏部尚书李秉、礼部尚书姚夔为首;共计九十九位与会廷臣的一致响应。
面对这样的一个结果;夹在群臣和母亲之间的宪宗如风箱中的老鼠般左右为难;实在没有法子了;他只好向群臣撒无赖哀求:〃卿等所言极是;可是你们也该可怜可怜朕;朕多次向母亲请求劝慰;也没能得到母亲的依允。现在朕违背礼仪是不孝;可是违背母亲也是不孝;你们倒是给我想个法子?〃
对于孝得没了原则的皇帝;群臣深为不满;都激起一腔义愤之情誓要为孤苦无依的钱太后讨个公道。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当天就上疏进谏;第二天阵仗更大;以礼部尚书姚夔为首;四百七十名大臣联名的疏章摆在了宪宗的案头。都是为钱太后请命;要求让英宗夫妇合葬的。
在这样的刺激下;周太后更是勃然大怒。不管廷臣们说什么;宫中发出来的仍然是为钱太后另择葬地的谕旨。
面对周太后的一意孤行;大明群臣的牛性子再次发作。又过了一天;给事中魏元偕同僚三十九人;御史康允韶偕同僚四十一人;刚下早朝就集体跪于文华门外放声大哭;直哭得响震云霄;整个后宫都被笼罩在嚎啕声中。
心烦意乱的周太后要儿子下令群臣止哭退去;群臣面对一脸苦相的皇帝连连叩头;拒不从命;声言:〃不得钱太后合葬旨意;绝不敢退下。〃
在农历六月北京城的阳光下、在明晃晃的紫禁城青砖上;群臣从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开始跪起;一直跪到下午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哭昏晒晕了也不肯罢休。
看见群臣如此一致的誓死决心;宪宗再也顶不住了;周太后也万万没有想到钱太后在百官心目中竟受如此尊崇;她害怕再惹出更大的乱子;终于答应了朝臣们的要求。
七月;宪宗为嫡母钱太后正式上谥号为〃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并将神位祔入太庙;与英宗并列在一起。同时宣布钱太后将于九月与英宗合葬裕陵。
然而不甘心的周太后终于还是捣成了鬼。由于当初为英宗建陵时没有预留皇后合葬的位置;因此必须为合葬的钱太后以及未来合葬的周太后重新营建下葬墓穴;再从地下打通通向英宗墓室的隧道。在建墓穴的时候;周太后暗中授意经办此事的太监;将钱太后墓穴的那条隧道故意挖错;不但与英宗墓室方向错开足足数丈之远;而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而留给周太后的石穴则刚好相反;有一道宽敞且直通英宗墓室的隧道。除此之外;在皇宫内供奉历代帝后神位的奉先殿内;周太后也不允许在英宗身边摆放钱太后的牌位画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