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区分之时的难度将会加大一倍,然而将来量才授官之时却会更加方便,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众人听说之后,全都衷心佩服,因为刘琦这个主意不仅省了很多称呼上的麻烦,而且在级别高低上上更加醒目,再加上正、从之分,让区分度更加明显,这让官职升迁有了更大的空间,所以说,这样的主意简直就是绝妙之极。
  所以,所有官员全都衷心的说道:“主公之议实乃绝妙,臣等无异议。”
  “既然如此,那我们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动手,便由陈文长、蒯异度、诸葛子瑜、张子布、繁休伯、彭永年负责品评官职大小,以我大汉俸禄多寡为主要依据,同时再权重于权位轻重、封国左官律等例令,将我大汉各级官吏按照九品做个总评,之后根据我大汉俸禄之制确定各品级俸禄,凡属大汉官员升降,皆徇旧例,只是俸禄按照新的九品之法发放,而国内官职全部依照新的九品之法进行升迁陟黜。”
  “臣等遵命。”陈群等人闻言,立刻躬身领命。
  之后陈群又忍不住问道:“官职评定一事已然有了眉目,可是人才评定之事又该如何?” 


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举制

  陈群这一句话问出,所有人顿时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刘琦,期待能够从他口中说出什么妙策。
  却听得刘琦缓缓说道:“若论选材之制,实乃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以有天下,行禅让之制,传贤而不传子古人之圣德,我辈所不及也,自三代以来,君子世及以为礼,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至西周建立,周武王行井田、分封诸侯、定宗法制,乃成世官制,亦称世卿世禄制,自此之后,王孙公子世袭爵位,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贤,而教育亦是学在官府,平民无权学习圣贤礼制,至周厉王之时,终于引起国人暴动,天子首度见识了平民的力量。”
  刘琦见众人或者是暗暗点头,或者是若有所思,虽然大致知道他们各自的心思,却也不说破,继续点头说道:“后来周幽王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废太子宜臼,竟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自身又昏庸无能,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终致西周断送,幽王被杀骊山之下,而春秋之世,天子衰微,礼崩乐坏,政在家门,天下纷争不已,世卿世禄制遭受打击,而儒门圣人孔夫子则打破学在官府之局,开创私人讲学之风。自此平民亦得闻圣贤礼乐。”
  略微顿了顿,刘琦又继续说道:“后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更是公然挑战周代礼制。至此,天子再无约束之力,历史乃进入战国纷争之际,而此时,诸国为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纷纷延揽人才,变法图强。于是有商鞅、苏秦、吴起之辈,尽皆出身寒微。但却一个个深刻影响着历史进程,尤其是商鞅、吴起的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令秦国与楚国尽皆跃居为万乘强国,而秦国最终能够天下,也和这场深刻的变革脱不开关系,而如果溯其渊源,战国人才之盛,当源于孔子开私门讲学之风。”
  “难道主公竟要仿效商鞅、吴起,打击世家大族,拔擢重用寒门师姊吗?”一旁的陈群终于忍不住了,小心翼翼的问道。脸上虽然仍和往常一般充满恭敬,但是更多的却是疑惑之色。
  陈群乃是颍川大族,自然希望刘琦出台的政策能够对世家大族有利。最起码不能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他见刘琦说了这么一番话,心中顿时误会刘琦要贬抑世家大族,扶植寒门,不由得感到心寒,然后硬着脖子说道:“主公应当知道。在如今的天下诸侯中,无论是大还是小。没有谁不会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如果有谁敢抛弃世家大族,那他最终也会被天下所抛弃。”
  刘琦却是呵呵一笑,淡然说道:“文长这一次可是误会了,你且听孤慢慢道来,秦王统一之后,因为滥用严刑峻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终于引发不满,随着从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天下群雄相应,最终推翻了暴秦的统治,而我朝高皇帝统帅天下群豪共抗西楚霸王项羽,最终问鼎天下,原因为何?其中很多,但是有一点大家不能否认,项羽麾下多任贵族,而高祖则不问出身,仅问才学,最终高祖麾下人才鼎盛,而项羽呢,连唯一范增都给逼走,其不败可有天理?”
  “那主公的意思也是要效仿了高祖,不问出身,仅问才学了?”陈群总算是对刘琦的意图有些明白,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深深的明白一点,寒门虽然也有不少才华横溢之人,然而无论是数量还是才华的优劣,甚至包括家族的底蕴和文化的积淀,很明显是比不过世家大族的,所以,就算是平等的机会放在眼前,寒门也是绝对比不过世家大族的。
  刘琦却是点了点头说道:“诸公当知道,我朝孝武皇帝时期,却推行察举、征辟、任子、赀选等制,其实也是兼顾才能与出身,因此史学家才发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之感慨。远的不说,且说曹操与袁绍用人之别吧,袁绍自恃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用人首重门第,次论品行,而那些有真才实学却出身寒微或品行不端之人却不受重用,比如曹操麾下第一谋士郭奉孝,此人为人行为不够检点,有素喜杯中之物,在袁绍军中不受重视,却为曹操所礼遇,为曹操谋划天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许攸为人贪财,袁绍厌弃,曹操却礼遇,最终许攸奔曹操,并献计取乌巢,最终令曹操获得官渡之战胜利。”
  说到这里,刘琦忽然正色说道:“所以,孤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出身高贵却并不一定代表就有治国安邦之能,孝武皇帝处于盛世之时,尚能不拘一格,延揽人才,我们如今处于乱世,更应如曹操一般唯才是举,不问出身,亦不能执着于品行,只要其人有安邦定国之策,我们就当一视同仁,即便是品行不端、出身寒微,有功的就当赏,而即便是王公贵族,豪门世胄,如若有过,亦当受罚,因此,选才之策,首先要公正,这样才不会让天下士子寒心。更何况,我们说是公正,实际上还是世家大族占了便宜,毕竟在其门下将会有更大的机遇出现人才,而且有更大的机遇出现大才,而即便是才能一般的士族子弟,不是还有任子和赀选的途径吗?这便是孤之论,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刘琦此言一出,即便是以陈群、蒯越、黄承彦等人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官员也都心悦诚服,而出身寒微的彭羕、黄权等人则更是衷心拥戴。
  “主公之意,臣等已尽皆明白,只不过不知主公将何以评定才能高下?说到现在,其实主公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明确说出来。”陈群性格耿直,倒也不怕处处针对刘琦会遭报复,再次提出了他的疑惑。
  刘琦却是淡淡一笑,缓缓说道:“其实办法也很简单,对于升迁之文官,主要看户口、财税以及官声等项,合格的留任,不合格的降级,优秀的拔擢,武将则主要看军功,立功受赏,无功留任,战败或者出现各种违规之事便受罚。而对于那些初次授官之人,我们则仿效察举制考核之法,举行考试,优秀者便授予官职,根据优秀的程度授予不同的官品,此事不就解决了吗?”
  “通过考试授官,这样的办法倒是新鲜,不过看起来倒是可行,最起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都肯定会得到一展才华的机会,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子弟,只要胸中有才华,都能谋取到高位,这样看起来也的确公正了不少,如果主公能把此法推行于五州之地,想必那些才智之士将会竞相归于主公门下,如此一来,想必主公麾下人才之盛,绝对是让曹操都能仰望的局面。”
  几乎是所有的官员在听了刘琦的一番话之后,都存在着与这种思想相类似的想法,所以,他们竟然全都没有反对。
  “不知主公可有考试之法?”贾诩最终开了口,缓缓问道。
  贾诩一般不说话,但是他作为楚国之内除了刘琦之外最高的官员,一旦开口说话,就证明刘琦的考试之法基本确定了下来,接下来所讨论的当是细节问题。
  刘琦见贾诩在关键时刻发话支持自己的决定,心中也是颇为高兴,意气风发之下便说道:“我的考试之法将分科进行,包括明经、明法、策论、明算、医科、农科、兵科等等,每一科由各科专家命题,反能答对六成者便为茂才,茂才考试在各郡举行,是为郡试,只有郡试通过之后方有资格参加下一轮考试,而郡试之后便是州试,考试在各州治所举行,取茂才数额的三分之一,通过后便为举人,举人便能授予八品、九品官职;之后再于襄阳参加会试,取举人的三分之一,通过者为进士,进士便是量才授官的最终人选。可授予五到七品官职。”
  “那进士之间又该如何区分优劣呢?”王粲也不由得来了兴趣,连忙恭声问道。
  刘琦笑了笑,不假思索的说道:“进士便由孤亲自考试,将他们分为三等,第一等三人,称为进士及第,可授予五品官职,第二等站余下的三分之一,称为进士出身,可授予六品官职,余下的则为第三等,称为同进士出身,可授予七品官职,如此一来,我们一次考试可得数十甚至数百名人才,可缓解我们人才的困局。”
  “实在是太绝妙了,主公如此天才的设想,定然能够让我大楚人才鼎盛,源源不断,不知主公欲将这一整套考试制度定为何名?微臣也好让天下尽皆赞颂主公的大才。”王粲不由得拍案叫绝,衷心的称赞道。
  刘琦却是有些受之有愧的说道:“此法以开科取士之法选拔人才,可为科举制。”


第二百六十七章 陌刀!

  之后刘琦命王粲、虞翻、陈琳、黄承彦、司马徽、庞德公等人负责科举出题一事,并且由王粲全权负责整个科举考试的所有环节,包括报名、审核、监考、保密、评阅试卷、出榜等等问题,这一系列的环节每个都十分重要,一个不慎就会造成试题泄露、影响公平公正的结果,从轻的说了会影响人才的选拔,从重的说了会影响楚公的信誉,甚至是会影响整个政权的支撑。
  所以,在返回衙署之后,王粲就召集相关人员,商议具体的事宜,经过商定,又报楚公刘琦准许之后,决定在半年之后,也就是建安十年四月举行第一次郡试,而士子的报名工作最迟要在一个月后开始,而考试的命题则由虞翻、司马徽等饱学之士进行命制,而其他诸如兵科、农科、医科也都分别由新成立的国子学各科博士命题,为了确保出题不致泄密,将命题者各自孤立的封闭起来,不到考试开始之日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之后王粲又是忙着考察任命各地郡学学政,分别主持各地考试,除此之外还有保卫、医护、交通等等繁琐的事宜。
  王粲倒是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疲累,常常是通宵达旦的商讨各种细节。有的时候一天只睡一个时辰,但是他的精神却是莫名的亢奋,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他知道如今正是主公刘琦的一个非常时刻,也是整个天下学子的一个非常时刻,之前印刷术的发明就让天下士子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科举制定然会成为影响力不亚于印刷术的创举,只要科举取士顺利实现,定然能让主公治下形成一套完整的育才、选材制度,不出十年。人才之盛绝对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时代。
  而自己作为第一个全面负责科举事宜的人物,定然也会和科举一样流传青史。彪炳千秋。
  为了主公刘琦的大业,为了自己能够名扬千古,也为了自己心中一展抱负的野心,如今的王粲已然全然忘记了疲惫。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每一件事,认真的商讨每一个细节,他的旺盛的精力、准确的记忆力、心思之缜密、虑事之周详令属下所有官员,甚至整个楚国之内的所有官员全都钦佩不已。
  而王粲的这种热情又同时带动了其他官员,所以,整个楚国上下,甚至包括刘琦治下的五州之地的官员全都被这种热情所感染,行政效率空前提高,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各种事务有效地推进。
  一个月之后,各项工作初现端倪,各地学子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当刘琦听说各地报名的士子竟然不下万人,心中之得意惊喜溢于言表。
  而这时九品之法的评定已初见成效,在刘琦的坚持下,以丞相、大司马、大将军以及亲王爵位为正一品、秩俸万石;太尉、司徒、司空以及郡王、国公为从一品,秩俸比万石;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郡公、前后左右将军为正二品,秩俸三千石;
  又以九卿、县公、州牧、四征将军为从二品。秩俸比三千石;以尚书令、侍中、中书监、四镇将军、县侯等为正三品,秩俸二千石;以左右仆射、黄门侍郎、秘书监、光禄大夫、司隶校尉、京兆、河南尹、太子、太保、太傅、大长秋、太子詹事、中领军、龙骧将军、虎翼将军、征虏将军、辅国将军、四安将军等为从三品。秩俸比二千石;
  又以州刺史、四平将军、以及骁骑将军、越骑将军、乡侯等为正四品,秩俸一千石;以八校尉、武卫、左右卫、中坚、中垒、骁骑、游骑、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宁朔、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武、广威、广武、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将军、护军、监军、五营校尉、南北东西中郎将、御史中丞、都水使者、护乌丸、匈奴、山越、羌、胡等将军为从四品,秩俸比一千石……
  而就在这时,刘琦又得到了一件令他振奋的消息,监冶谒者韩暨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反复研制,终于按照刘琦的设想打造出了以第一口以宿铁打造的陌刀!
  陌刀的形状完全仿唐制,乃是一种长柄双刃长刀,刀柄及刀身全为精铁打造,全重二十余斤,可刺,亦可劈砍,乃是步兵专用武器,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对付中原以及关陇地区的骑兵,刘琦早在出征益州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与骑兵作战的准备了,所以那时候就画出图样,并附详细说明,让韩暨负责研制陌刀。
  刘琦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韩暨的军器监,取出来他刚刚打造出来的陌刀,心中极度的兴奋和激动,因为有了这样的神兵利器,以后他再也不用担心曹操、刘备以及韩遂的骑兵了,这可是自己进取关陇的一大依仗。
  刘琦取过陌刀,轻轻舞动,然后用其对付黄月英制造的骑兵模型,对着骑在战马上的“骑兵”轻轻一砍,便见身穿坚厚铁甲的“骑兵”竟然被轻松斩为两段!
  “好刀,真是好刀。”轻轻抚摸着手中那一口陌刀,刘琦不由得赞不绝口,下令奖赏韩暨钱五百万,封为堵阳亭侯。
  “公至多日以来辛苦劳作,为孤不断研发新式武器,令我军在装备上远远超过敌人,实在是功不可没,些许赏赐聊作慰劳,只是不知道公至,如若我军想要打造一万口陌刀,需要多少时日?呵呵。孤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用到战场上了。”刘琦望着韩暨,呵呵的笑着说道。
  韩暨自然知道刘琦的心思,所以他也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便笑着回道:“下官早就知道楚公心焦,所以倒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如今下官已经准备好了精铁上百万斤,全都秘密储存在宜城炼铁基地,又在主公的支持下,培养了数千名技术熟练且又忠诚的工匠,主公一直对工匠十分优待。他们不用担心家眷的衣食问题,所以尽皆对主公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据下官的估计,这些工匠每日大约能生产一百口陌刀,一万口陌刀虽然数量不小,造价也极为庞大。可是我们最多用三个月,就能生产出来,然后便能迅速装备到军中。”
  刘琦闻言顿时惊喜不已,呵呵笑道:“公至做事果然周到,令人放心,呵呵,既如此,孤就恭候公至的好消息,三个月后孤就派人来接收陌刀。只不过此事一定要严守秘密,这可是我们军中最新武器,又是专门对付骑兵的利器。万一被敌军得了去,恐非我军之福。”
  却不料韩暨只是淡淡的一笑,然后说道:“虽然工匠们尽皆对主公忠心耿耿,下官却也没有将全套的工艺传授给他们,而是将制作过程分解成了十八道工序,每一批工匠专门负责一道工序。各道工序的工匠之间互不交往,所以他们都不知道其他工序都有谁负责。也不知道这十八道工序为何,下官还专门部署人手,严防泄露机密,所以我们在保密方面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刘琦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握住韩暨的手,动情的说道:“公至做事滴水不漏,虑事周祥,实乃当世良臣,只不过像你这样的大才,却是委屈你终日与炉火为伴、铁浆为伍,实在是令人心中不忍,孤只恨这天下纷争战乱不休,否则的话,定然不敢让公至受此委屈,请公至放心,待得孤平定战乱之后,定当与公至同享富贵,如违此言,天人共弃。”
  却见韩暨对着刘琦恭敬的行礼,再拜道:“主公对下官厚恩如此,属下死且不能报答于万一,这点辛苦又何足道哉?更何况下官胸无大志,素喜与炉火为伴,打造出一件件神奇不已的武器,为我军平定天下做出贡献,呵呵,说一句有私心的话,后世之人在评价主公所创造的盛世的时候,想必也会顺带提起下官打造出来的这些武器装备,下官借着主公的天才设想,却能留名青史,实乃天大的幸事。”
  刘琦又笑着安慰了韩暨两句,君臣之间的关系从此更加亲密,而韩暨感念刘琦的知遇之恩,从此更加尽心尽力的做事,为刘琦的大业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刘琦在离开军器监之后也没有闲着,立刻下令让傅肜荆扬各郡县、尤其是襄阳和丹阳驻军之中又挑选出一万精兵,组成新的陌刀队,令其限期三个月内必须完成任务,并且整训军队,让这支军队做到如禁卫军一般军纪森严,真正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经过了这几年的军旅生涯,张彤如今也已经脱胎换骨了,无论是战场的机变还是个人的素质,完全不弱于于禁这种世之名将了,再加上他是大小乔的表兄,对自己绝对忠诚,所以完全值得信任,让他带领新组建的陌刀队,可以说是完全称职。
  张彤在接受了刘琦的命令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前去挑选精兵。
  虽然张彤的标准十分严格,完全是按照战国时期吴起麾下精兵武卒制的标准去挑选,但还是有将近十万人报名,因为他们都知道,作为楚公身边的一名精兵,乃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荣耀,连周边的亲眷族人都会被人崇敬,主公轻易不扩招亲兵队伍,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他们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半月之后,在襄阳西营校场进行考核,只有最优秀的一万人才能加入楚公的亲兵队,而且这一万人最低的标准就是要通过武卒制的考核,如果考核不通过的话,我们宁缺毋滥。”
  张彤的文告让许多军士心中热情澎湃,他们全都玩命的训练,静静等着考核到来的那一天。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丁奉和文钦

  半月之后,襄阳西营校场,十余万将士尽皆集中在这里,一脸崇拜地看着站在校场高台上的楚公刘琦,等待着对方宣布考核开始的激动人心的一刻。
  只见刘琦银盔铁铠,戎装在身,一张俊美的能让无数少女为之倾倒的刚毅面容,对着大家缓缓说道:“孤知道列位都是我大汉优秀的子民,你们或者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搏杀,或者在校场上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你们有我荆襄的热血男儿,也有号称天下精兵产地的丹阳府兵,但是不管是何身份,你们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而来,那就是要成为孤的精锐亲兵的一员。孤首先对大家的志气表示赞赏,也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但是孤却明白告诉你们,想要加入亲兵营,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你们首先需要通过武卒制的考核,然后才有机会。”
  这时候便听得下方人恭敬地说道:“启禀楚公,末将李子龙,乃是襄阳的一名军士,自从入伍以来就看着楚公的军队所向披靡,尤其是楚公麾下的亲兵队伍征战四方,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从那时起末将就一直盼着能有机会加入楚公的亲兵队伍,只是可惜楚公一直未能扩充兵员,但是末将却为此准备了六年。在这六年里末将苦练本领,奋勇杀敌,已经从与一名小兵成长为军中的都伯。但是末将今日仍然来到了这里,加入楚公亲兵营,目的不是为了好的待遇,也不是他人的敬仰,而是要誓死守卫楚公,末将苦练六载,相信今日定能如愿。”
  李子龙说完之后。下方的军士顿时心中有所触动,不约而同的大声喊道:“誓死守卫楚公。誓死守卫楚公。”
  吼声如雷,直震霄汉,不仅是这些参加选拔的将士,即便是刘琦身边的亲兵将士也都不由自主的大声喊着。他们一边高喊,一边仰望着在心中如同神灵一般的存在。
  他创造着大汉历史上不败的神话,无论是曹操,还是孙策兄弟,无论是刘璋还是刘备,从来没有谁能够与让他一败。
  他创造着大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奇迹,无论是粮食收获还是物资的丰盈,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