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这的确是一个督促我们的理由,但是多里奥特先生,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修改股份的分成,”
“天扬……”
在慈云桂欲阻止方天扬时,他却又继续说道。
“如果只有二十万元的投资,那么在这公司里,我认为你们持有75%的股份是不合适的,因为……”
“但是,你要知道,方先生!”
盯视着方天扬,多里奥特认真的说道。
“你们拿出的是一个概念,而我们拿出的是真金白银!”
“你们是在用二十万元,购买一个未来!”方天扬依然没有退缩他迎着多里奥特的视线说道。
“相比于这个未来,你们的投资太少,条件太过于苛刻了!”
笑声从多里奥特的嗓音发出,他认真的看着方天扬,沉默片刻后问道。
“那么你觉得合适的投资与股份应该是多少呢?”
“我希望在合同中将研发期间可视其进展追回不超过l00%的投资写入合同之中,如追加投资超过100%,贵公司可以得到75%的股份,反之……”
看着的多里奥特,方天扬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极为恰当的条件。
“如果未追加投资,而获得成功,那么贵公司的可以得到的股份应该缩减至60%!”
第一十八章 惊喜
对于年青人的建议,多里奥特却笑了起来,他摇着头说道。
“如果说,你们没有取得成功呢?”
剩下的话已经不需要再说,如果他们没有取得成功,北方风投的投资也就打了水漂,到时候损失的是公司。
“但是这样更能督促我们,更能让督促我们锱铢必较地勤俭创业,要知道,那时每一分钱,不仅关系到项目能否成功,同样关系到我们个人的未来
方天扬的争取让多里奥特打量着这个年青人,随后他笑了起来,对慈云桂说道。
“慈先生,我想如果没错的话的,将来,方先生也许会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方先生!”
伸出右手,在与方天扬握手的时候,多里奥特说道。
“我现在相信,无论如何这家公司都是值得我们投资的,65%!慈先生
;”
将视线转向慈云桂,多里奥特说道。
“祝你们早日取得成功!”
“谢谢您,多里奥特先生!”
在会议室内,发自肺腑的道谢声从慈云桂的口中吐出时,乔治多里奥特看着而前的这两张年青的脸庞,此时他并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但是他却相信一点,至少对于风险投资公司而言,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我知道了。”
拿起听筒,听着乔治_多里奥特在电话中的讲述,管明棠笑着挂上了电
之所以没有将“电子计算机”的资料释放出来,管明棠有着自己的考虑,现在电子研究所的真空管技术,整体远高于美、德等国,而在小型化方面,得益于苏联技术,更是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甚至于已经开始从事晶体管方面的研究,虽说具备了制造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但在另一方面,却没有对计算机的迫切需求,相比于“资料释放”管明棠更倾向于自主研发,而苏联技术资料以及后世的其它技术资料,只起到辅助作用即可,毕竟即便是从现来看,中国的技术仍然有十年的时间,用于电子计算机的研发。
用十年的时间完成电子计算机的研发,其效果优于用半年的时间“仿制”,先“仿制”后“研制”只是实现“短期追赶”的捷径,但科技的正常发展却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加上适当的提前研发,才是实现基础科学研究良性发展,才能最终超越欧美各国。
短期工业制成的仿制,并不能掩饰基础科学研究的落后,现在的苏联、后世的中国等后进工业国家或许在某些工业制成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其整体基础科学研究却又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苏联如此,中国同样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公署每年才会划拨大量的经费用于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而且公司也投入了巨额资金。
而就现在来看,北方公司的科学界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正轨,在借鉴后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吸收那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慢慢的开始着自己的创造,无论是对于公司还是对于国家,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即便是有些产品因此推迟数年,也是值得的。
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
正当管明棠在那里书写着那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和基本的时间表时,桌上的电话又一次响了起来,这一次响起的依然是先前的那部蓝色的电话,这部电话与另一部黑色的电话不同,这是接往公司的一部专线电话。
接通了电话,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话语,管明棠整个人不由先是一愣,随后诧异的问道。
“真的吗?”
在提出这句话的时候,管明棠的声音甚至显得有些急切,脸上更是带着震惊之色。
“好的,我下午一定会抽时间过去!”
在强调了自己一定会过去的同时,管明棠又用极为礼貌的语气说道:
“谢谢你的工作,请允许我代表公司会感谢你们的工作。”
如果可以的话,管明棠甚至更愿意用“代表国家感觉他们”,当然他并没有权力去代表那一切,尽管他清楚的知道,这项工作对于这个国家而言的重要性。
电话挂断了,管明棠依然处于震惊之中,整个人完全被那个电话给惊呆了,以至于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怎么会这么快?”
面对着桌上的那部电话,管明棠依然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惊人了,这才多长时间?
闭着眼睛,管明棠回忆着那次俄罗斯之行,自己从俄罗斯带过来的“礼物”,那些礼物准确的来说,是自己“送”给这个时代的礼物,原本,还以为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毕竟相比于其它,这个礼物实在是太过特殊、太过复杂。
甚至可以说,它完全超过了公司现在的技术水平,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依然将它制造了出来。
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真的有些不敢相信啊!”
又一次,管明棠的唇中吐出了这么一句话来,尽管明知道重机公司那边绝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天自己的“玩笑”,但管明棠依然还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毕竟,原本只是让他们“研究”一下,谁曾想,他们不仅“研究”了它,而且还根据它制造出了样品,而且现在样品已经开始进行测试。
“这一切来的尽然这么的突然!”
感叹之余,管明棠拿起桌上的电话,管明棠询问道。
“仲民,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有什么安排吗?”
在确定下午自己并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之后,管明棠才吩咐道。
“嗯,准备汽车,我们现在去新中汽车综合试验场!”
几分钟后,李直民走了进来。
“先生!已经成为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在李直民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管明棠已经站起身,拿起了外套。
“走,现在就去!”
此时,管明棠全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这几个月,他往返公司的次数远多过以往,或许这是因为过去几年建设功效的显现,大量“重点产品”的制造成功,作为公司的董事长,管明棠自然要去,但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急切过。
先生的让跟在他身后的李直民忍不住询问道。
“先生,是不是新中公司又有什么新产品下线了?”
先是ca…卡车这种中国第一辆批量生产的卡车,再到品质性能极为出色甚至优级于美国汽车的金鹿轿车的下线,可以说从新中公司投产以来,那里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现在先生又要去新中汽车综合试验场,难道说又有什么新产品准备投入生产?可分明没听说新中有什么新产品啊?
“仲民,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管明棠的脸上带着笑容,边走边笑着,整个人的心情都显得极为不错。
“到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定是个惊喜!”
惊喜?
会是什么样的惊喜呢?
坐于金鹿轿车的后排座位上,李直民的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惊喜,而且还是在新中汽车试验场,尽管心知那个汽车试验场是利用北方靶场的区域建成,但却知道,绝不会是某一种新型武器,现在并没有什么新型武器能够吸引先生驱车上百公里前往试验场,而且先生还特意提到“汽车试验场”。
汽车试验场是新中汽车公司开工时同期兴建立的专门从事汽车试验的场地,而修建那座汽车试验场,与新中汽车公司推行的质保有着很大的关系,此时各国的汽车都没有整车质保周期,而新中汽车公司为了拓展市,在汽车下线后,即宣布实施整车质保一一2年5万公里整车质保,这对汽车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中汽车公司如何保证自己的产品可以在2年5万公里正常使用的呢?难道要把一辆车一刻不停的开上2年?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新中汽车公司便参照美国的经验建立了汽车试验场,就是专门为了检测新车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建的。从理论上讲,新车在试验场耐久试验道上跑4000公里,相当于在公路上跑5万公里。因为耐久试验道集结了此时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最艰难、最恶劣的道路路谱。
也正是得益于那座拥有有多个试验区,试验道路共计总长超过60公里,拥有67种典型特征路面,覆盖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典型路况特征。
而汽车试验场的投入使用,有效的检验了新中汽车的性能,也正是在试车场上的试验,使得新中汽车公司推出一个又一个让汽车行业震惊不已的计划,而这些计划的核心就是一一争取市场,在外国汽车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下,与外国汽车争取国内的汽车市场。
“难道是美国……”
想到多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李直民在心底暗自嘀咕道,心下想着,他便试探着问着先生。
“先生,您这么高兴,是不是早先的新中公司那个新闻的缘故?”
(未完待续。
第一十九章 试验场内
“新闻?什么新闻?”
诧异间,管明棠看了一眼的李直民,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仲民,不要急嘛,到了地方,你就知道答案了!”
而先生的故做神秘,更使得李直民越发的好奇起来,他所指的那个新闻,是新北汽车出口美国的新闻,在半个月前,这可是轰动全国的大新闻。
得益于首创性的整车质保期和低于美国车的价格,不仅成功的使这两种汽车在国内畅销,甚至已经开始向美国出口一一半个月前,由北方贸易公司代销向美国出口的50辆卡车以及10辆金鹿轿车,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对美出口产品出厂的话,先生应该去汽车厂而不应该是试验场才对啊,试验场是试验新车的地方。
难道新中公司又推出什么新的产品了?对美出口的两种汽车则是现在新中公司目前在造的产品,就李直民的了解,至少今明两年内新中汽车公司投产的汽车只有这两种型号,或者说在两种型号上改进的车辆,比如现在于专区公路上出现的“金龙客车”就是在的基础上研制,至于金鹿轿车,按照上次去汽车制造公司参观时,公司人员的介绍,接下来将在它的基础通过加大后备箱制造“五门汽车”,以作为旅行车或者出租车,就李直民所知,
这是先生的建议一一专区内所有的出租车都应使用五门车,这样的话,将来爆发战争时,这些出租车政府可以加以征用,一来其宽敞的后备箱可以放置枪械弹药,二来也可以通过拆除后排座椅,用于载运伤兵,弥补救护车的不足。
在专区这种“备战思想”是极为浓厚的,几乎所有的民用设施都考虑到了战备需要一一所有的下水道都是以防空隧道的标准修建,所有的楼房都有可作防空洞的拥有**外伸出口的地下室,而且每隔15公里县道都会按标准取直,并在道路两恻设立“公共停车带”,实际上取直的道路是飞机跑道,
公共停车带是停机坪。
把民用设施与国防设施结合在一起,在专区是极为普遍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两厢五门”的金鹿轿车设计成功,先生又怎么会特意抽出时间去汽车试验场呢?
而先生还告诉自己是“惊喜”,会是什么惊喜呢?
在李直民这般思索着的时候,管明棠却是面带喜色的看着窗外,要不了一个小时,就到汽车试验场了,到了那里之后,自己就能见到“它”,见到这个时代中国工业的结晶,注意到李直民神色中的好奇,管明棠笑了笑。
“仲民,是不是很好奇?”
笑说着,管明棠并没有道出真相,而是继续说道。
“一会你就知道了!”
半个小时之后,四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终于驶进了新中汽车试验场,在这四辆金鹿汽车驶入汽车试验场的时候,透过车窗,管明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试验场上,几辆卡车、客车,正在进行着道路试验,甚至还可以看到几辆白色的“两厢车”。
现在新中汽车公司尽管仅制造两型汽车,但却在两型汽车的基础上研制了可以满足多种用途的汽车,之所以限制两型多款汽车的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生产线,卡车与客车使用同样的底盘、同样的发动机、离和器,在金鹿轿车的基础上研制救护车、轻卡的目标,也是基于“通用”的原则,这不是市场的需要,这是战备的需求。
随着一辆墨绿色的模样有些古怪的卡车映入视线,管明棠先是好奇的打量一眼,随后便对司机吩附道。
“把车停一下!”
在汽车停下之后,管明棠便朝着试验路段走去,那是一片泥泞地,那辆模样中透着古怪的卡车正泥泞中“挣扎”着。
难道是他?
在李直民的疑惑中,先生的话传入他的耳中。
“咦,这是半履带装甲车?”
好奇的打量着这辆外型看起来同几年后的德国制造的sdkfz251半履带车有所接近的半履带车,管明棠有些好奇的问道身边的技术人员,尽管这次来试验场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但这辆半履带装甲车依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校、校长!”
转身看清身边人的模样,孟子秋先是愣,然后连忙转身恭敬的鞠躬道。
“校长,这是我根据新一军以及常备民团的建议,设计借鉴法车雪铁龙p21半履带车的基础上,以的底盘为基础制造的半履带车!”
看着出现在试验场的校长,作为这辆“半履带装甲车”的设计师孟子秋,显得有些激动,不仅仅只是因为这是他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设计可以在校长的面前加以展示。
“你是北方高等专科毕业的?”
看着面前的年青人,管明棠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眼,对于在这里碰到北方高等专科学校的学校,他并不觉得的意外,毕竟现在北方高等专科学校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并且进入公司实习,甚至就是在公司中,亦有大量的商学院的学生,现在他己经习惯了在公司或者某一个地方被人称为“校长”。
“这是你设计的?”
随后打量着在泥泞中行驶的半履带车,管明棠又接着问道。
“你是怎么想起来设计这种半履带车的,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校长,在交付常备民团以及新一军后,他们普遍反应汽车很不错,但就是在烂路上行驶受到限制,在专区的公路上行驶速度快、载重量大,可出了专区,尤其是在下过雨后的土路上,容易趴窝,就像那两辆车……所以,他们提出能不能提高的通过性能,尤其是恶劣道路条件下的通过性能,”
手指着远处陷于泥坑中的两辆ca10;孟子秋他又解释道。
“而想要提升汽车在恶劣道路下的通过性就,就只能在车轮上作文章,履带车辆的越野能力较好,,同时履带的寿命,尤其是在越野的环境下较短,生产成本上,履带也比轮型车辆要高。车轮的寿命也高于履带,同时轮型车辆能够搭载的重量较高,可是使用车轮的车辆在高乘载重量时所能够通过的地形非常有限,并且在恶劣天候下的行走能力远不如履带车辆,而半履带车则是装两者的优点集于一身。”
在他说话时候,那辆原本在泥泞中挣扎着的半履带装甲车像是要证明自己似的,猛的一下冲出了泥泞,再一次疾速向前行驶,看着那车半履带车上的装甲,管明棠又好奇的问道。
“怎么想起来加装装甲的?”
“这是民团司令部的刘文友刘长官提出的,他希望这种半履带车上能加装机枪甚至火炮,所以需要加装装甲。”
年青人口中的刘文友是民团司令部“骑兵处”处长,骑兵在民团司令部只存在于“字眼”上,因为民团并没有合适的军马,所以一直都没有组建骑兵,甚至于在民团根本就没有一匹军马一一重载自行车、汽车、拖拉机才是民团的装备。
显然这位见没有自己用武之地的“骑兵处长”,看到半履带车后,动起了其它的念头一一用半履带装甲车充当战马。
“这辆半履带车是你设计的?”
“是,是的,校长!”
在校长的面前,孟子秋显得有些紧张,对于正在实习期的他来说,这辆半履带车与其说是设计,倒不是说是“整合”与“借鉴”。
“当时我就想到了解5年前法国人安德烈雪铁龙又组织了一次新的远征一一横跨欧亚大陆,造访中国北京!为了应对各种未知的极地环境,雪铁龙为这次东方之旅设计了p21型6缸履带汽车和c4f轻便型4缸履带汽车各7辆。经过十个月、12115公里的漫长旅途,雪铁龙半履带车车队翻越世界屋脊、穿越无人戈壁、渡过冰封黄河,驶抵北平,那时我正在北平上中学见过法国人的半履带车,可以说这一万两千多公里的旅途,充分展示了半履带车在路况糟糕的野外和条件复杂的环境里无所不能的特点。”
在解释了自己的灵感来源之后,他又特意补充道。
“所以,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把和半履带结合在一起,这履带、负重轮都是从拖拉机上的借来的,所以,所以,还不很成熟。”
“还不成熟?很好,很不错嘛!至少有这个想法,这个想法是不错的!
拍了拍青年的肩膀,管明棠不无感叹的说道。
“现在咱们的汽车制造厂里,有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你能设计成功这辆汽车,证明咱们的人才培养系统还是不错的,以后多多努力,争取有朝一日设计出更先进的汽车!”
手指着那辆远去的半履带装甲车,管明棠又笑说道。
“没准,以后你还能设计出越野性能更优秀的四轮或者六轮,甚至八轮驱动的卡车,到那时,也许它们会取代这种半履带装甲车!’’
一直根在先生身边的李直民,这会总算是弄明白了,这辆“半履带车”并不是先生来这里的重点,只是碰巧了而已,那么,这次先生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看着试验场上的一辆辆汽车,李直民根本就不明白,除了这辆怪模怪样的半履带车之外,这里还有什么“新产品”能够吸引先生。
好奇,如果说刚开始只是有那么一点好奇的话,那么现在,李直民所有的好奇心都被先生的“故弄玄虚”给勾起了来。
难道这里还藏着什么“宝贝”。
在李直民好奇的张望着试车场的时候,管明棠已经同孟子秋告别了,在他回过身的时候,正好看到李直民在那好奇的张照着周围,于是便明知故问的笑问道。
“仲民,在找什么?”
终于实在是忍不住的李直民又一次问道。
“先生,现在已经到试车场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陆地之王
“若是都说出来了,恐怕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
管明棠一边说,一边走着,他的脸上带着笑容,如果不是因为今天接到那个电话之后,心情大好的缘故,他根本就不可能会和李直民开这个玩笑,直到现在还卖着关心,但心情,仅仅只是心情!
也正是因为心情大好的原因,才使得他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几个小时,也正因如此,才没有惊动试验场的人,加之这个试验场虽说属于新中汽车公司,但却因为其使用“靶场”用地,所以归属民团管理,也正因如此可以随处看到穿着民团军装的官兵,又一次回了一个军礼之后,管明棠才对李直民说道。
“仲民,这座试车场公司花了几百万,当初大家都觉得这有些多余,要知道,即便是美国的试车场规模也无法与其相比,而且设施以及可进行试验的门类,也无法同咱们相比,可是这座试车场不仅可以让我们摸清公司产品的性能,而且还能培训很多技术人员,弄清楚很多技术上的问题。”
管明棠倒不是故布迷阵似的转移话题,而只是因为看到试车场上的数百名技术人员由感而发,那些年青的技术人员,在这里更进一步了解了汽车,这会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样的这个功能齐备的试车场,还能够进行其它的试验,毕竟相比于后世的公路试验场,这里更像是一个越野场,也正因如此,才能够进行那些特殊装备的试验。
“先生,我……”
就在李直民想要再一次道出自己的好奇心时,伴着一阵特殊的引擎的轰鸣传来,管明棠笑了起来,手指着山路的后方说道。
“仲民,您瞧,咱们到地方了!”
秋风萧瑟,枯黄落叶满地乱滚,在山坡后方的试车道中间的空地间,一阵阵引擎的轰鸣声向周围传去,而在枯草间,十几名技术人员,不断的检查着他们手中的图表,并且不时交谈着。
“既然如此,那您就对这些金属碎片做做断口分析吧,特别注意要分析出它的断裂原因。”
在一群技术人员中,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的中年人浓眉紧锁,神情中带着些许忧虑。
“另外,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