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有些后悔起来,她后悔自己的决定对儿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也许,应该让儿子到唐人街,也许……
就在李竹筠思索着应该如何回答的时候,陪她从中国来到美国的方佩婷,却微笑的弯下身来,然后扶着李哲裕的肩膀说道。
“干儿子,告诉干妈,你长大了要成为什么?”
“我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保护妈咪和干妈!〃
扬起小小的拳头,李哲裕倔强而自信的说道。
“嗯,我就知道,我的干儿子是最棒的!”
蹲在干儿子的面前,方佩婷用尽可能平缓的语气问道。
“但是干儿子,你告诉干妈,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会因为别人的轻视,而忘记自己的责任,应该怎么面对他人的轻蔑呢?”
“嗯……”
小脑袋瓜皱成了一团儿,突然李哲裕跑到茶几边拿出一本杂志,是《时代》杂志,杂志的封面上赫然是管明棠。
“就像他一样!”
扬起手中的杂志,李哲裕用认真的口气,引用着封面的导语。
“怒龙——任何轻蔑中国的国家,都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第三百三十四章 被点亮的未来(求月
¨……请告诉每一个人,我们已经踏上新的征途,在这漫漫征途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作为战士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的热情将会点燃这个时代,并将照亮整个国家……”
民二十七年管明棠于武汉机场答记者问
站在车窗旁边。
列车逐渐慢下来了,眼前出现赵益民所熟悉的火车站的景色:并不算热闹的县城火车站、扳道员的小亭。
想到过几分钟就离升城市,赵益民的心情既不觉得激动,又未有一丝的懊恼,作为一名师范学生,在去年6月毕业,和其它的师范生一样,他在军队中接受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在军事训练结束后,就需要前往所分配的学校任教一一一所农村国民小学或者国民私塾
根据《华北地区教育法案》,由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需要前往乡村服务五年,没有任何特例,除非其愿意支付十倍于就学期间由政府负担的学费以及生活费,至于试图逃避义务拒绝前往乡村任教者,警察局会发出通缉令,悬赏高达千元,逮捕归案后,则会以¨诈骗、逃避义务”等多重罪名处于重刑。
但前往农村服务,并非没有任何好处,除去享有由绥靖公署发放的乡村教师津贴之外,根据《教育法案》前往乡村服务五年的教师,在报考大学时,可以享受加分待遇,如果其决定定居所执教的乡村,除可获得安家费一一政府提供住房、免费疗养院休假等诸多¨特权”外,还将会成为¨留乡绅士”的荣誉称号,从而成为乡村最体面的¨上等人”。
罚与赏,两权相害取其轻
这种制度早已邯彰专区实施多年,而现在,同样的条令亦与山东、河北、察哈尔实施,没有人会去怀疑绥靖公署只是说说,在过去的多年间,通过报纸、杂志,他们知道邯彰的官员最为不齿的恰是以得免费师范教育为目的,却无意致身教育的¨师范生”,一但上了法庭,往往会勒以最高刑罚。
想到明天一早,当在小房间里一觉醒来,自己就要成为辛集庄国民私塾的一名综合教员,赵益民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了他所熟悉的乡村一一清晨时鸡鸣,大车走过的辚辚声,听懒洋洋的犬吠一一所有那些声音,都是在城市中,尤其是学校里很难到的。
但,在接下来的五年中,乡村将是会他的归宿,但天知道,对于赵益民而言,当初就读师范,不过只是因为师范为他提供了免费的中学教育,仅此而已,但是现在……以后的五年他必须要呆在乡村里。
真是……
曾经城市里的一切都过去了。繁华的城市、热闹的街道,还有那充满希望的生活一一一切一切,都过去了。
从现在升始,他不过是一个乡村的老师……
列车马上就要靠站,一到站台上,赵益民就会看见站台上一个青年人,手中举着一个牌子,牌子用毛笔书写着有力的而端正的楷书¨赵益民”,也许,这个青年是辛集庄合作社的一名社员,当两个人碰头之后,他赵益民,就从一个师范生,正式成为辛集庄国民私熟的¨综合老师”了。
回到自己的铺位前,从卧铺上拿了手提箱,赵益民告别过同车的人,就向车门走去。
¨您一定是赵先生吧”
放下手中的牌子,辛明礼热情的招呼着面前穿着黑色校服的,年龄比自己还小上三四岁的年青人。
¨俺们盼星星,盼月亮的,可把您盼过来了,你不知道”
从赵益民的手中接过他的手提箱,照老习惯抬起箱子往肩上一搁一一他从前当过搬运工人,
¨去年各镇才办了高小,只有中心村办了国民小学,这不,熟里的王先生,这两个月一直在城市接受什么培训,好了,您这一来,俺们村……是俺们社,也就真正有自己的学堂了……”
辛明礼一边走,一边说着,他口中所说的那些,赵益民在学校时,就曾听说过,去年三省光复后,公署制定的教育计划首先是于县、乡、中心村兴建扩建一批中学、高等小学以及初等小学,而今年的三省教育目标则是一一一社一学,没有私熟的,兴建国民初小,已有私塾的则对私塾加以改造。
¨辛社长,从这里到村子里,有多远啊?”
这辛集庄离文明有多远?
¨不远,不远,坐六个钟头的洋汽车到梁镇上,到时候天就晚上,咱们在镇上睡一觉,明个我再坐几个钟头的马车就到了……”
十一个钟头
辛明礼的回答,让赵益民的心间一寒,此时他的脑海中立即涌现出了四个字一一¨西伯利亚”,是的,或许,只有像西伯利亚那般偏远的地方,才能与其相比于了、
¨赵先生,你看,过去这山基本上就是荒山,这不,从去年升始,合作社里头升始在山上种苹果、还有牧草,这牧场里养着黑白花的洋奶牛,嗯,还有绵羊,那都是变钱的东西,这公署管长官,就是生意人,随便点点,像俺们这穷了几百年山沟里,老百姓的日子就显出了盼头来……”
赶着马车,辛明礼指着山坡上的牛羊,那张黝黑的脸膛上尽是灿烂的笑容,提着¨管主任”更显得崇敬非常。
同样作为农家子弟,赵益民知道不过只是短短一年,三省六千万农民的心,便被公署收走了,而原因非常简单一一每一个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即便是在这穷惯了的山村亦是如此,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未来,正是因为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悄悄的,但却又是能够让人们看到的。
¨你看,那是俺家的苹果林,明年就挂果了,到时候那十几亩苹果林,一年能挣几十块钱哩,哪,还有那边,那边还正看牛的是俺媳妇……”
一路上辛明礼不住声地说着,他们村以后会如何如何好,而面对这一切,赵益民却不知说些什么,对于不过l¤岁的他来说,他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离升农村,而现在,他不仅又回到了农村,甚至来到了更偏远的山村,这如何能让他适应下来呢?
但面对合作社社长的热情,他只是时不时插进来问上一句半句。
¨这奶牛的牛奶好卖吧?”
奶牛饲养业,这是现在正在推广的一个行业,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使得学校里的学生需要大量的牛奶,因此市场的需求一直很旺盛。
¨牧草长的怎么样啦?”
¨苹果种剪枝了吗?”
在诸如此的问题中,一个显得有些破落的山村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这山村显然和其它的山村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更破落一些。但在那个山村的边缘却有一座掩于绿色中的两层木质小楼,木质的小楼与破落的山村相比,形成的了鲜明的对比。
¨赵先生,您看,那就是我们社里的私塾,您就住在那”
虽说村子现在还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手指着学校时,辛明礼的脸上尽是骄傲之色,在山东的村落里,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只不过,辛集庄私塾更好。
¨赵先生,您看,虽说这学校是由政府投资的,但有一半的材料,却是庄子里的百姓,你一点,我一点捐的,就连学校都是庄子里的丁口盖子,没要一分钱的工钱,俺这的图书室,足足有本书……”
那种得意是难以言表的,在马车停在这校门口的时候,看着石基木墙的两层小楼,赵益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他看到的是一所即便在城市中,也难得一见的¨现代学堂”,但是这座现代学堂,却是建于这个破落的小山村之中。
¨赵先生,前年,我到邯彰乡建学校学习的时候,到一个同学家过了一个暑假,当时,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学堂,当时就寻思着,若是有一天,俺一定要在老家办一所更好的学校,像俺这样的山沟里头,即便是再从地里头刨食吃,也刨不出多少金子来,可娃娃们的书若是读好了,人出息了,就能走出去,见见更多的世面,不像俺,这辈子都呆了这山里头……”
说道着自己的梦想时,辛明礼引着赵益民进了学校,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赵益民看到正在为学生上课的私塾先生一一一个年约五十老人。不过与普通的国民小学使用的国语教材不同,熟师的手中拿着一本已经发黄、破旧的线装《大学》,升口诵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到兴奋处,只见那熟师合上课本,背起双手,微闭双眼,摇头晃脑地在学堂里边踱边背诵起来。
在课堂内,六十几名学生,认真的随着熟师的教授背诵着《大学》,眼前的这一幕,看起来与现代教育是相违的,但是赵益民却知道,这是华北教育委员会的一种妥协一一以私塾补小学所不及,而非全面废除私塾,在有私塾的地方,由私塾担负初小教育,至于私塾教育中的不足,则由综合教员加以补充。
这也是赵益民作为综合教员被派遣至这里的原因一一他将在这里教授学生数学、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以及军事体育,等诸多的知识。
¨赵先生,正在上课的是王老先生,他是在前朝的时候,还中过秀才呢”
提及课堂上的熟师,辛明礼的脸上同样带着尊敬之色,他本人也曾在这里上过私塾,这个庄里的识字的,无不是王先生的弟子。
¨不过王老先生,教的东西总归老了点,这学校还得靠您啊一会介绍您们认识一下。”
听着课堂里那朗朗读书声,在这一刻,赵益民的心情显得有些复杂,尤其是面对社长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心情更是不可不谓之复杂,而教室内的声音,却依然不时的传到他的耳中,扰着他的心神。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第三百三十五章 检阅
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十月的时候,北平的天气越发显出了些许凉寒之意,虽说距离首义纪念日28年庆典还尚有数天,但是在北平各处依然可以看到浓浓的节日庆典气氛,商铺、店家以及普通居民的门前无前不是插着国旗,国旗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没有比人比这些曾为异国侵略者奴役的北平市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在北平沦陷的近一年间,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他们甚至在梦里都渴望着看到城墙上飘扬着中国的国旗。
国旗,那平素并不怎么起眼的旗帜,早已经在战争中被赋予了崇高的,而且得到普遍认同的意义,国旗象征着尊严、象征着自由,象征着国家,以至于整个民族。就在北平成为一片旗帜的海洋时,当人们猜测着北平绥靖公署将用什么活动庆祝首义纪念日时,一个消息从公署内传出了——首义纪念日当天上午将举行一次阅兵。
与过去中国的阅兵大都在军营内举行不同,这一次阅兵,却是公开的,向民众展示的,阅兵地点是北平的主街——长安街。任何人只需要稍将北方紧张的边境形势与之相互联系在一起,便能够立即意识到,那场阅兵,实际上是某种程度上的示威——向苏俄的示威。
“无论是我本人,还是中国,都已经受够了这一切!”
面对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管明棠用无可奈何却又显得有些愤怒的声音作出了他的回答。
“多少年来,我们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欺压,入侵,每一次,我们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调停、寄希望于各国主持正义,可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日本人依然占据着我们的东四省,苏联人控制着我们的蒙古,这就是我们所得到的!”
管明棠的一番直白,甚至毫不客气的指责,只让詹森的神情略显有些尴尬,他此次的会面是奉华盛顿的要求,希望这位实际上执掌着华北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保持刻制的态度,以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詹森大使,当然,我本人,我相信中国也是如此,我们深信自由且民主的美国在调停中的出发点,是基于中国目前的实力,保持目前的态势,或许是对中国最好的选择,但是……”
话声稍顿,管明棠看着詹森用无奈的语气说道。
“现在,我以及华北当局已经没有了任何选择,苏俄军队集结了三十万大军,随时发动全面的入侵,如果我们不能够在张家口以前阻止他们的话,那么,数十万苏军必将疯涌入关,到那时,整个中国也许都将沦为苏俄的殖民地,因此……”
先前与詹森的对话,用的一直都是英文,而最后一句话时,管明棠却用沉着而坚定的语气说道。
“中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了!”
面对着眼前这位闻名世界的“常胜将军”,面对着这位将军目光中流露出的坚毅,詹森似乎明白了,中国确实已经无路可退了,而眼前的这位军阀又一次担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用一地之力,去阻挡一个国家,他能够成功吗?
唐。吉诃德……
詹森的心底突然浮现出这个念头,是了,正如唐吉诃德一般,他骑了那匹瘦弱的老马,义无反顾的冲向了磨坊,突然之间,詹森似乎明白了,为何在美国,这位年青的、有着传奇一般经历的将军,会受到广泛的赞誉,原因非常简单——他的行动让骨子里充满的那种浪漫主义倾向的美国人为之着迷。
正如同美国人着迷于一个个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的冒险家一般。
“将军阁下,如果您失败了呢?”
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詹森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草率,他从未犯过如此低级的错误。
“如果我失败的话……”
美国大使的问题,让管明棠沉默了片刻,随后目光更显得坚毅。
“那么,我想这面旗帜……”
手指着窗外,管明棠用沉重的口吻说道。
“将永远不会在中国升起,它将会被取代、被遗忘,所以,我不能失败,我的民族亦不会接受我的失败,詹森大使,明天阅兵之后,阅兵部队将会在阅兵结束之后,直接开赴北方前线,我们将在北方构建人类史上最为坚固的一道防线,一道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防线!”
阅兵部队直接开赴前线,詹森惊诧的看着管明棠,他似乎很难理解这种特殊的安排,但这种特殊的安排,似乎又有着某种象征,象征着胜利,亦或是决心,而这一切无不意味着一点——他们绝不会对苏俄作出任何可能的让步。
“那么……”
站起身来,詹森伸出自己的右手,用沉稳的声音说道。
“将军阁下,我预敬您和您的军队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同时,我想,我将为能够观看这场阅兵,将是我的荣幸!”
阅兵,这是一场极为特殊的安排,尽管管明棠并不迷恋于阅兵,甚至可以说反感阅兵,但他并不介意在这个时候用一场规模宏大的阅兵,向世人展现华北集团军群的力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给百姓吃一颗定心丸,通过阅兵,让他们相信,相信中国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相比于其它,有时候,信心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北平、天津一带,一共驻有六个师近十万余军队,而参加阅兵的部队,却多达两个师,近三万人,这场规模庞大的阅兵,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示威,同样也是为了向国民展现华北集团军群的战斗力。
“全体整队!”
随着清晨时分,随着一声声嘹亮的口令声响起,北平城外的道路上顿时忙碌了起来,到处都是行走的军人,从北平、天津一带赶至这北平的新五师、六师,两个师的部队,已经一个小时前完成了集结,等待着入城,新五师、第六师隶属于华北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新一军,它的前身是第三十二集团军,也就是由南京守城部队整编的部队,而新五师在战前则是赫赫有名的第88师,从中央军精锐摇身成为“地方军”,在中国,这是极为少见的,但对些中央似乎有着自己的安排,正如新一军既有“老五八”又有中央军一般,或许,正因如此,才使作为地方军的华北军群,才有了自己的不同之处——既不是纯粹的地方军阀部队,又不是纯粹的中央军,或许,这才是国家军队的未来——无论杂牌也好、精锐也罢、地方也可、中央亦妨最终,都将归属于一面旗帜之下,成为一支效忠于国家的国家军队。
因为是阅兵,几乎每一个老兵的都在列队集合的时候,都相互整理着身前的军功章,他们胸前的军功章,既有首都保卫者勋章,亦有夏季攻势勋章,同样也有敌后抗敌勋章,除去战役勋章外,许多官兵亦佩带着由国防部勋发的勋章,而军人们胸前的一枚枚“忠勇勋章”、“云麾勋章”、甚至“宝鼎勋章”无不意味着这是一支极为擅战且有着光荣历史的群体。
确实,在中国没有比华北集群军功更为显赫的部队了,他们曾保卫过华北,曾保卫过京沪,曾收复十数万平方公里国土,曾在一个个战场上让敌人为之胆寒,而现在,这柄雪藏的利剑再一次出鞘了,只不过,他们的敌人却是另一位来自北方敌人。
在勤务兵为自己整理着胸前的勋章时,高致嵩朝着周围的同志们看去,此时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昨天晚上,在公署的壮行会上,那位年青的穿着上将军装的主任所说的话语。
“我等身为军人,能生于今时是何等之幸!但,于国家、民族又是何等之悲!”
是了,战争是军人的天堂,军人能值此战时,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国家而言,频遭敌寇入侵,又是何等之悲哀,幸运与悲哀在此时此刻形成一种微妙的共同,作为军人,他庆幸自己能够身逢战时,如此方能尽展军人之使命,但国家呢?
“希平,希望此战之后,再得胜一次,国势即可以平定吧!”
突然的一声看着身边的副师长华品章,高致嵩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他似乎理解了华品章为何将字改为“希平”。
“但愿吧!”
华品章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们是作为军官团中的一员组成一支五百人将校方阵,他们随部队一同接受检阅,随后则指挥部队前往火车站搭乘早已等待多时间列车,前往张家口,从张家口前往前线,作为军人,他知道,他们将会成为点燃这场大战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全体集合!”
终于随着口令的响起,无论是将军亦或是一等兵,立即排成整齐的队列。
“立正!”
“哗!”
靴根的轰击中在空气中击荡着,那击荡声只让街道两旁看热闹的国人无不是心头一震,在这一瞬间,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主的屏住了,
“开步……走!”
随着阅兵部队指挥官的一声喝令,军靴声在街道上回荡着,还有那战车的轰鸣声……

第三百三十六章 征前校阅(求月票!
首义纪念日,和许多人一样,胡先生早早的便和家人还有邻居金树仁一家人一同挤到了长安街,对于长安街的阅兵作为一个老北平人并不陌生,他曾听到过八国联军的军靴在紫禁城踏响的声音,在两年前,长安街也曾回荡着日军进城仪式时的阅兵,但,这却是第一次,他目睹中**队的阅兵。
尽管现在北平早都光复了,不过他的儿子还是没有回来,儿子去了什么地方,他并不知道,但是现在,他很少为儿子担心,因为他知道,儿子没有回来,肯定有他的原因,人,有时候,想开了,也就不会再去考虑那么多了。
而现在,在等待着这场阅兵的时候,他的心里甚至有一种期待,如果他的儿子也是其中的一员,那该有多好?
“哒、哒……”
整齐的军靴声远远的从打开的宣武门外传来,人们探着头,听着那边传来的脚步声,那军靴声听起来不像像过去那般让人倍觉屈辱,反倒是一种无法言状的自豪感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弥漫着、酝酿着。
“快看,来了,来了……”
“来了,他们来了!”
在宣武大街两旁观望的人群中一声尖叫响起,原本吵闹的就像菜市场的现场气氛猛的一窒,北平市民们以及都不约而同的踮起脚尖向着路口望去。
整条大街慢慢的安静了下来,这时候人们才听见从远处隐隐的传来的轰鸣声。
北平的市民们都禁不住屏住了呼吸,他们分辨着耳边那种充满节奏感的轰鸣声,似乎像是旗帜在狂风中被吹动发出的抽击声,好像还混杂着一些其他的声音,浑厚而荡人心魄,带着让人为之一振的强烈节奏。
“噢……”
站在城门边的市民们发出了一阵阵激动赞叹声,夹杂着无数刻意压抑住的激动。
“快看,是我们的军队!”
是的,是我们的军队!
那种强烈的归属感,在这一瞬间,于每一个人的心间弥漫着,当部队开始进城的时候,人们不由得伸长了脖子,有的人已经不顾警察的警告向街边的垃圾桶,邮箱,窗台、店前石狮子以及任何比他现在所站位置高的东西上爬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