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日本对苏宣战之后,美国政府更是鼓励荷印政府拒绝日本的压力,使得日本所期待的从两地获得重要物资几乎全部未能确保。而且同时美国还开始实施对日本实施制裁,尽管这一切在日本的意料之中,但现在以荷印的石油取代美国石油的企图,却随着美国的插手化为了泡影。
“目前荷印的态度,已经到了需要撤回芳泽的地步,这一点我很清楚。要知道,荷属东印度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态度,是因为有英美的支持。如果日本对它下这样最后的决心,势将形成对法属印度支那、菲律宾和马来也要进行作战,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慎重考虑。”
“确实,毕竟,现在还没有到必须决战的时候!”
面对他们的反对,松冈外相则语气严肃的说道。
“现在还不痛下决心的话,将来英、美不会串通一气压制日本吗?英美有可能联合起来对付日本,美国也有可能参战。我倒想听听统帅部在这种情况下的意见!“
在对苏宣战之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远比过去更为严峻,有关调整日美关系的谈判停滞不前,日荷、日法谈判也陷入僵局,不仅想把石油来源从美国改为荷印的计受挫,甚至就连法属印度支那亦消减了日本的物资供应。
松冈的话让杉山参谋总长先是沉默片刻,然后他才看着松冈说道。
“这是个重大问题。若说到决心如何吗!不过陆军方面并没有问题,尽管现在陆军仍然在远东作战,但远东的局势远比最初计划的更为顺利,根据陆军的分析,苏军撤往布里亚特之后,根据战场的态势,关东军可以抽调到至少30万兵力用于南进!”
杉山倒不是在说大话,在攻克浦塩斯德之后,远东的大规模战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向西推进,但现在距离西伯利亚的冬天来临只剩下不到半个月,因此,关东军司令部已经在明年夏天到来之前,停止在西伯利亚的大规模进攻,而改为由满洲****负责实施”后方治安肃清战”,换句话来说,陆军可以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南下。
也正因如此,作为参谋总长的杉山才会显得底气十足,这种底气缘自于某种程度上的自信,或许”日中事变”陆军后期表现的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在”北进作战”上,陆军的表现却可以说极为出色,一改”二十年懈怠期”的颓废。
陆军可以南下了!
杉山的回答使得松冈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喜色,而杉山参谋长却又把话题一转。
“但是,如果要实施南进的话,那么首先必须在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搞到所需要的军事基地,这一点已经再三详述了,可是外相至今也不搞海外基地,这是为什么呢?”
杉山的反问,让松冈的眉头一皱,他直视着杉山说道。
“要对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来搞,就必须有对付美英的决心,没有这个决心就不能进行交涉。有了决心就搞,而且我保证,一定能成功。否则那样做的话,就要刺激英美,英国就要进入泰国,这是十分明显的。
泰国是日本的盟友,如果英国人进入泰国,那么日本就必须要有所反应,而这又会导致日本与英国发生冲突,一系列的外交后果,正是松冈所考虑的,同样也是他提到的”决心”的出处
沉默片刻,杉山参谋总长底气十足的说道。
“我认为情况不会是那样。”
他的这种底气,缘自于英国对中国的退让,即便是在去年,中国派兵进驻江心坡野人山一带,英国也没有作出过激反应,既然与英国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的地方,英国都未作出过激反应,更何部是在与其无关的其它地区。
不过松冈却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他反问道。
“你是说要和法属印度支那进行谈判,我看还是让德国去向维希政权交涉为好。”
对此杉山参谋总长倒是没有反对,只是随口应道。
“关于具体的作法可按外相的想法相机处理。”
作为一名军官,杉山自然知道什么是自己的弱项,有些事情可以军事解决,但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强行插手,松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派兵进驻不仅对法属印度支那有必要,对泰国也有必要。不过,向这两地派兵会给缅甸、马来带来影响,英国一定会动手。”
杉山立即反驳道。
“我方如果力量大,我想对方不会动手,英国现在根本没有力量在亚洲动手。”
杉山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中国政府从去年开始进行的多次冒险,从去年至今,中国借助国际局势的变化,从英、法以及苏联的身上不断获得难以想象的利益,这本就已经让日本眼红不已,而英、法以及苏联的步步退让,更是让他明白,这样的天佑之机是日本绝不能错过的。
“从外交上来说,本想就此丢开不管,不过,统帅部却说那不合适,所以不那么干。”
而一直沉默不语的永野军令部总长,在听到松冈的话后,立即开口说道。
“在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建立军事基地是必要的。谁妨碍就坚决揍他好了,需要打就打。”
永野的话无疑就是军部的决定,而在他在作出这一决定后,松冈先是沉默片刻,然后才开口说道。
“姑且不谈建立军事基地,就说派兵进驻吧,即便是德国不插手帮忙,法属印度支那政府也没有选择,现在法属印度支那到处都是反抗殖民的游击队,我们进驻有助于维持法属印度支那的秩序,当然,法国恐怕不会同意。从法国方面来说,这是军事占领,所以我想95%不会同意,所以需要德国协助,不过德国肯定会支持的!”
自法国战败以来,他们一直关注法属印度支那的局势,那里的局势随着越南国民党煽动的起义以及越南国民革命军的暴乱,而越发危险,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不得不依靠不到万人的军队,镇压多达数万人的越南国民革命军,而松冈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才会的提到以”恢复秩序”作为借口。
“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派兵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时候,中国方面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是在几年前,没有人会在意中国的反应,但现在松冈的问题却极为现实,面对强大的压力,英国或许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中国态度却不得不让他们谨慎一些。
“中国……”
沉吟片刻,永野开口说道。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中国应该不会做出过激的反应,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的是,中国方面是不会出于保障自身安全的原因,进驻北印度支那!”
永野的声音一落,杉山的眉头猛的一皱,然后厉声说道。
“如果那样的话,就把他们打回去!”
对于杉山以及许多曾前往中国作战的日军军官来说,或许”中国事变”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官运,但是却在他们的心底埋下了一根刺,杉山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必须要考虑到其对满洲的威胁,所以,如果真的发生的话,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永野的话让杉山冷哼一声,而他的沉默无疑是表示赞同,而后他又和永野互视一眼,然后杉山说道。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就请外相立即搞闪电式外交。从这—点来说,照军令部总长说的那样去作也是可行的。“

第六十六章 南京肃
这一天,天气很好,秋阳如抬。
在这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南京的市民们沐浴着温煦的阳光,依如往日一般开始一天的工作,对于南京的市民以及中国的百姓而言,或许,现在东北仍然被日本占领着,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却深刻的体会到这个国家发生的变化。
从民27年停战至今,不过短短四年,这个国家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国家的建设改变了这个国家的面貌,不仅如此,甚至就连同国家的地位亦发生了改变。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看不到国家地位的变化与国际局势之间的关系,他们所看到的是曾占领蒙古的苏俄不得不把蒙古交还给中国,甚至还承诺将占据中国的土地归还。甚至就连同英国,亦在西南边界问题上作出了让步,至于其它国家,他们的在华特权更是先后被加以废除。
似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当然,在这个时代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还有潜在的冲突与争执,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民国建元以来,似乎没有比此时更好的时候了。
“我们的国家正在一点点的强大起来,现在,民族的复兴正值关键之事,前所未有的考验,正降临于吾辈之身……紧密的团结在中央的周围,当以服从中央命令、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国民为宗旨……”
看着报纸上刊登的北平军政委员会主任、北方边防军司令管明棠的就职演说,郗永绥的眉头微微一皱,作为军令部第二厅二处处长,虽说他主掌的是国际情报,但是却深知,管明棠和他的华北军于中国而言意味什么。
“纵虎归山啊!”
在发出一声叹息之余,他只能无奈的摇摇头,他深知中央不是不想对华北军下手,可问题在于,没人愿意冒那个风险,且不说华北军的实力,占据着东北的日军亦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中央害怕把华北逼急了,倒致华北局势崩溃,同样的,中央亦担心南京与北平发生冲突,让日本从中得利,当然,与北平方面的接触,使得郗永绥同样明白,北平亦有这方面的担心,也正因如此,现在北平与南京才会维持着巧妙的平衡,即便是管明棠辞职期间,中央亦未把手插到北平,甚至还曾电令北平党部谨慎工作。
“早晚有一天,总是会撕破脸的!”
心底这般感叹一声,郗永绥的座车驶进了军令部,而他一进军令部,便发现今天军令部的气氛似乎于往常有所不同,大院内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宪兵。
“怎么回事?”
“恩绥,”
瞧见走过来的郗永绥,站在车旁的魏大铭连忙说道。
“部里清理了几十名间谍!有几人,位子比咱们还高点!”
什么!
魏大铭的话让郗永绥不由一惊,一次抓住那么多间谍?
“郑杰夫干的?”
郗永绥口中的郑杰夫是主管国内情报的第三处处长郑介民,在第二厅实施反谍行动的也就是只有他的第三处了。
“嗯!”
在魏大铭应声时,郗永绥看到几名被摘了军帽的军官被宪兵押解上了几辆等待多时bf211,这种模样有点像面包的12座”面包车”是北方汽车在前年所生产的车型,一开始用于民用,用于短途运输车辆,后来因为其出色的性能和可改造性,被军队改用为军事车辆。主要作为救护车、轻型工作车以及指挥车使用。
在南京无论是宪兵亦或是军统都是利用其大空间充当逮捕车或监视车,而在那些被押上车的军官中,郗永绥更看到了几个熟人,甚至有一位刚刚调到军令部第三处,堪称陈部长所在的土木系干将一位少将。
“郑杰夫从什么地方弄到的情报准确吗?”
一次性逮捕这么多人,而且还涉及到陈部长的亲信,显然所需要的情报支持不在郑介民能力范围内,他弄这么大的行动,肯定是从什么地方弄到了名单,而且名单来源一定非常可靠,否则单是陈部长那一关他都过不了。
“听说是老毛子那边提供的……”
“我听说是北平那边……”
一时间院子里是众所纷云,在内心里郗永绥更希望情报来自北平,因为北平的情报无疑更准确些,这是他与其多年合作的经验。
军令部第二厅是抗战军兴时政府撤到武汉时仓促成立的。它既无人员,又无机器。要在短时问内建立起自己的谍报网谈何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凭借外力。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戴笠拥有一整套搜集敌情的必要手段。
军令部第二厅成立之初,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非常需要戴笠军统局的帮助才能支撑场面。而戴笠是蒋介石手下最大的情报首领,如今插手军令部,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军令部第二厅成立的第一天,戴笠就把大批军统特工塞进了该厅。由此开始,军令部第二厅的国内情报和情报电讯两项业务,自始至终牢牢地控制在军统手中,从未易手。而作为第二处处长负责国际情报的郗永绥却果断的选择了同邯彰进行合作,事实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委员长亦不希望军统控制对日、对苏以及一般的国际情报业务。
过去的几年间,二处通过同六战区参谋部情报处以及后来的北平绥靖公署情报处通过共享情报,进行了大量的合作,从而使得第二处国际情报业务开展极为顺利,亦借助北方公司的帮助,在欧美各国设立了情报站,用于搜集情报。如果是北平方面向郑介民提供的情报,那么,那些人必须有罪,可如果是老毛子提供的,谁知道会不会是反间计。
不过,这并不是他需要考虑的,和魏大铭聊了几句之后,郗永绥便径直进了朝军令部左翼的大楼走去,在进入二楼办公室后,刚把军帽挂在衣架上,下属便把文件送了过来。
刚一翻开文件,郗永绥的眉头便是猛然一皱的,文件是从驻法情报站传来的。
“日本政府已经向法国维希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十月十五日凌晨零时以前,就日军进驻的法属中财问题作出答复!”
郗永绥的报告让杨宣诚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就在一个星期前,北平方面向南京送交了一份情报,北平方面方面破译了一份日本驻台湾总督府于十月六日拍给外务省的电报。这份电报报告了他从当地陆军当局那里获悉的有关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详细计划。那是一份电文颇长的电报
“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首要目的,在于实现我同对法属印度支那所要达到的各种目的。次要目的在于如果国际形势容许,就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迅速采取行动。……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后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向荷属印尼发出最后通牒。
在占领新加坡时海军将起主要作用??我们要以航空部队和潜艇部队断然地一举摧毁英美军事力量。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部队是第十五军……”
而作为第二厅厅长,杨宣诚却选择忽视了这份电报,原因非常简单,在他看来,日本是绝不可能在刚刚挑动远东战事,入侵苏俄之时,向南洋发起进攻,尽管在随后的几天中,一批又一批地日军部队乘船向着台湾的高雄驶去。但杨宣诚依然没有采信这一情报,因为在他看来,这甚至可能是北平方面的阴谋,可是现在,对法国的最后通牒无疑佐证了这份情报的真实性。
“厅长,看样子,南洋的局势要大变了!”
看着厅长,郗永绥的语气显得有些紧张,尽管现在他从事情报工作,但他同样也是一名军官,一但日本在南洋展开行动,那么中国会陷入什么样的局面呢?只有一种局面——四面合围,中国从面至北都将陷入日本的战略包围之中。
“南洋局势大变不要紧,要紧的是……”
要紧的是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恩绥,你立即同北平方面协调一下,看看他们掌握了什么情报,他们在国际情报上,比咱们更有优势,”
作为二厅厅长的杨宣诚本人从未不想独揽二厅的大权,或是去树立自己的势力,但是他能够主持二厅至今,却是因为深知二厅内的武官系与军统系之间的矛盾,同样亦深知两系的不足,就像掌握一二处上的武官系虽说长与国际情报,但是却并不像军统系那般”职业”,可是反观北方边防军参谋部情报处不仅长于国际情报,而且又极为专业,多年来,二厅通过同其进行合作可谓是获益良多,除了……想到自己对那一重要情报的忽视,杨宣诚的脸色不由的变得有些难看,可无论再难看,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他必须要向校长提出报告。
“等到消息确认之后,你和我一起去向校长报告……”
沉吟片刻,杨宣城又补充道。
“你看看,同北平联系一下,你亲自去一趟北平,如果日本人要在南洋动手,北平方面肯定有后手!亲自了解一下他们的计划!”


第六十七章 亚洲绥靖
直值中秋,今天的天气非常之好,午后两点,气温高达三十度,火辣辣的阳光,晒得马路成了一片白地。
在这样的酷暑之中,人们懒洋洋的悠闲地在绿荫底下乘凉,摇着蒲扇。街道两侧的商店门口五光十色的招牌在烈日下生辉,穿着海派旗袍或者西式纱裙的年青女孩尽情的抓住这最后的时刻展示着自己姿态婀娜,当女孩们摇曳漫妙的身段从绿荫道上走过,引起路边一些青年的口哨声。
倚靠在奔驰的汽车窗口,管明棠望着街景出神,看着那神情祥和享受着和平的市民和街边打情骂俏的青年男女以及北平城的灯红酒绿,这一切都使他感到心情轻松许多。
半个月了。
在半个月前,管明棠重新回到了北平,就任北方边防军司令以及北平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换句话来说,现在自己已经再次复出了,不过只是短短的两个月之后,一切就如同两个月前一般。
这场爆发自年初的政治危机,终于真正的结束了,无论是南京也好,北平也罢,谁都不是真正的胜利者,谁是胜利者呢?
或许除了国家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胜利者。
“抓紧时间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望着街边的那些市民,管明棠默默的在心中自语道,今天,他的心情极为不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复出和市面上的安宁与繁华,而是因为——日本正一步步的走向不归路。
日本已经向法国维希政府就进驻印度支那一事提出了最后通牒,从德国传来的情报证明,德国对其的行动表示了理解,德国又岂能不理解,现在日军正配合着他们对苏俄实施进攻,相比于德国那些甚至需要德军在战场上加以保护的仆从军,在远东单打独斗的日军进攻却显得极为顺利,无论苏方出于何种目的,至少就现在来看,日本已经赢得远东战场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会支持日本在东南亚的行动。
“汽球只会越吹越大,到最后……”
总会有炸了的一天!
“先生,法国似乎已经决定同意日军进驻了!协助他们镇压法属中南地区的叛乱……”
提及法国人的让步时,李直民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嘲弄之色,随后他的话声一转,然后继续说道。
“这下法国人可以如愿以偿了!”
“可不是嘛!”
唇角微微一扬,管明棠看着坐在旁边的李直民,语中带着嘲弄之意的说道。
“现在,在军方的主导下,趁欧战之机,日本要开进印度支那或更远的地方,必要时用武力建立帝国成为日本的主流思想。使他们相信,在混乱的现代世界上,这是日本求得生存的最后希望。这就意味着”勿误良机”这一口号已经变成了国策,东京的那些制订”勿误良机”国策的日本军政高官,压根就没有去预见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他们看来,法国战败了,英国在为自己的生存战斗,法属中南的橡胶、锡、钨、煤和大米,”是丢在街上只等人去拣拾的宝物”,可是他们就没有想到,这样做可能导致的后果。”
“先生,似乎咱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个恶例!”
李直民在一旁笑着提醒一声,南京确实开了一个”恶例”,不仅日本在”勿误良机”,中国同样也是”勿误良机”的试图抓住机会尽可能的争取利益。
“那是因为日本人没有看到,无论是法国也好,英国也罢亦或是苏俄,他们对我们作出的妥协,不过是我们收回我们失去的,而不是从他们那里加以掠夺,法国之所以让步,在于他们知道,在我们的强硬表态下,法国根本无法保障在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主动作出让步,反倒有利于法国在亚洲的利益——比如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期内,也许我们将有助于法国。至于英国还有俄国!”
冷冷一笑,管明棠将视线从车外收回,然后继续说道。
“英俄作出让步,却是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在今年之前,英国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让步,那是因为他们还可以撑下去,赌我们绝不会采用武力,而不采用武力,也是南京方面的决定,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与其说英、俄是对我们让步,以交好于我国,倒不是说,英俄的让步,实际上是为了绥靖日本!”
“绥靖日本?”
眉头微微一挑,李直民诧异的看着先生,似乎有些不解其意。对华让步,与对日绥靖政策又有什么联系?
“因为东京那些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们,绝不会坐视我们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得到如此巨大的利益,这几个月,咱们中国得到的,甚至比日本人花费几十亿日元死几十万人得到的还要多,即便你是日本人,又岂会无视这一状况?”
先生的问题让李直民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在他沉思之余却听到先生继续说道。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对日军进驻法属中南反应最为强烈的是美国人,而表示乐观的必然是英国人,至于俄国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恐怕都会笑出来!”
恰在这时,汽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处,管明棠朝着十字路口处看去,在路口处尽是一片等待红灯的自行车,现在自行车是北平最为流行的交通工具,实际上在国内未尝不是如此,得益于十数家自行车公司产能的激增以及成本的下降,加之民众收入的增加,诸如飞人、飞鸽等数十个品牌的自行车在过去的六七年间,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且那些自行车又分为重载型和轻载型,农村用重载型,便于承载重型农物,城市用轻载型,便于上下班用交通工具。在国内的几乎每一个大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