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扬天下-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又找来亲兵,让他们准备一些提亲的礼品。
大浩瀚的钦察大草原北面,此时已经是风雪连天,严寒肆虐,退到哈萨克中账的李定,没有等来奥斯曼高加索总督亚瑟流斯、以及哈萨克中账、小账联军的追击。
原因不是因为冬天来了,其实钦察大草的冬天虽然也很寒冷,但并不至于象北边的西伯利亚那样寸步难行。
亚瑟流斯没有大举进攻李定,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
奥斯曼帝国的太后柯塞姆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实际撑控奥斯帝国的大权已经十年之久,许多大臣对此很不满。
亚瑟流斯本就有心联合一些地方的总督对太后柯塞姆逼宫,没想到他的信才发出,伊斯坦布就先传来了太后柯塞姆染病卧床不起的消息,这让他更坚定了逼宫的决心,也更急于加快行事速度;
奥斯曼帝国的一场大变随时会到来。这种情况下,亚瑟流斯哪里还有心思进军追击李定呢。
李定就在哈萨克中帐休整,这季节严寒刺骨,他也不愿多跑了,等来年开春,螯拜杀过来汇合,那就好办了。
在东西伯利亚,螯拜的两三万大军分散在各个过冬营地窝着,这里的冬季,极度的严寒让所有生物都失去了野外活动的能力,螯拜他们也只能耐心地等着。
原本游牧于黑龙江中游一带的车臣部,被迫归附大秦之后,先是被螯拜抽调去了一半的壮丁,接着迁过黑龙江南岸,由大秦在一处水草丰茂的草原上筑城安置;
虽然现在原来的车臣汗硕垒还是指挥使,但辅官都已经是由南京朝堂派出,慢慢来,大秦要做的第一步是先让车臣部定居下来,然后再慢慢同化。
黑龙江一带是一个天然的宝库,这里出产的珍珠、人参、鹿茸、貂皮等物产,令中原的商人趋之若鹜,随着辽东逐渐稳定,涌来的商人络绎不绝;
新筑起来安置车臣部的的宾城,成为汇聚八方来商客的地方,街上天天有新商铺开张,许多商家在这里设置了分店,坐地收购东北的特产,同时也免不了要把中原的商品带过来销售。
往日的荒野上,迅速形成了一座繁荣的城市,就算是这下雪的冬天,街上的商铺仍照常营业,行人往来,叫卖声声。这在东北大地上可谓是一个奇迹,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百姓与中原的交流。
而在江南,一路走走看看,经过了无数次震撼,无数次惊叹,已经有些麻木了的六国使团,到进入南京外廓那一刻,再次被深深的震撼了。
城中的繁华景象,超出了阿迪尔等人任何一次美梦,真的,他们就连做梦,都没有梦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
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会相信有一个城市连树杆都包着华丽的丝绸吗?
你会相信,每一条街道都如此平整光滑,一尘不染,且花香弥漫吗?
望着那气势恢弘的城墙,望着那金碧辉煌的大秦宫,金色的瓦面接天而起,加上城中传来的缈缈笙歌,让人不禁怀疑是到了天宫。
来自印度的四国使者,就象盛唐时期,那些从西域来到长安城的胡人一样,不由自主地跪下,激动地亲吻着脚下的大地。。。。。。。。。
ps:月底到,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993章 软实力无处不在
来自印度的四国使者,就象盛唐时期,那些从西域来到长安城的胡人一样,不由自主地跪下,激动地亲吻着脚下的大地。。。。。。。。。
就在此时,对面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从右边的柏油路上驶出来,他们身下骑着一种两个轮子的小车,看上去就象是在耍杂技;
随着他们双脚不断蹬着脚踏板,那两个轮子的车子走得飞快,两个少年撒欢地笑闹着,除了比赛速度,还不时放开前面的抓手,高举双手作飞翔状,得意忘形,竟逆向行驶而来。
谢迁远远大喊道:“你们是谁家的孩子?竟敢不遵循交通规则逆向行驶,还超速。。。。。。。。本官要把你们送往五城兵马司。。。。。”
谢廷还没喊完,两个少年“哎呀”连声,就象做小偷被人发现似的,匆匆掉转车头,差点撞在一起,看看谢迁没有真追他们的意思,一溜烟的驶远。。。。。。。。
谢迁笑呵呵地回头说道:“让诸位大使见笑了,两个半大的小子,难免有些野气,幸好没冲撞了诸位使者。”
正跪着亲吻大地的阿迪尔等人,嘴巴半张着,望着远去的两个大秦少年,就象看到了外星人似的,根本没注意到谢迁说什么。
道格拉斯和卡特也是一脸好奇,望着远去的两个少年问道:“谢大人,这两个少年骑的是贵国制造的木马吗?”
“我大秦管这叫自行车,京中已经很常见,诸位使者进城之后,就会明白的。”
阿迪尔怎么也不愿坐车了,他们要用双脚在那平滑的柏油路上走一走,有的随从甚至忍不住脱下鞋子,赤着脚踏着那柏油路走进京城。
来恢弘的中华门前,一股繁华的声息扑面而来。这些使者的份量,享受的只是外廓的清道待遇。他们的资格是不够让大秦提前对城内清道的。
只有当他们的车驾入城时,才派两排秦军在前面开道。
“英国,葡萄牙、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使者入京觐见大秦皇帝!”
前面开路的秦军不断大声喊道,街上的百姓便纷纷让开,道格拉斯等人怀着复杂而激动的心情进入中华门。
但见街上行人如织,两边楼阁高耸,鳞次栉比,花架相接,流苏飘拂。商铺林立。
有的楼高足有六七层,望之巍巍如山,楼上随处可见衣着鲜明的人,饮酒品茶,高谈阔论;
对面的大街上,车水马龙,穿流不息,但随便从一条小港望进去,却又是那么整洁。仿佛纤尘不染。
清澈的秦淮河上,画船悠悠,随波飘荡,河房伸出的阳台上。总是鲜花簇拥,清香弥漫,笙歌曼舞动人心魄。
当走过高耸入云的“盛世华楼”时,那明净的玻璃窗。飞檐抹云,风吹画角,金铃叮叮。如仙境传来的声音。
楼下园林掩映,假山池水妆点,风流倜傥的士子携美游来,对酒高吟,意态飞扬,令人神往,装束靓丽的美人,或和琴而歌,或翩跹起舞,曼妙的姿态如天仙谪凡。
道格拉斯等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象,那无尽的繁华,处处透着的安乐、自信,让人由衷地感叹:这不是人间,这是天堂。
所有的来使,都被安置在南京西驿馆中,但要想得到大秦皇帝的接见,还得等。
这个世界最强大,最繁荣的帝国的皇帝,不可是你想见就能见得到的,总得经过多道程序安排,最后还得看大秦皇帝的心情好不好行才。
第二天,谢迁先是带着六位正使到“盛世华楼”登高俯瞰南京城景色,并在最顶层设宴款待六国使者,盛世华楼的奢豪,先是让六个使者震撼了一把。
接着谢迁带他们去秦淮河上的画船品茶听曲,感受了一把秦淮河的风情万种。
从第三天开始,重头戏正式开始了,谢迁带着他们去参观南京太学、南京贡院,当听说南京贡院里那近三万间的考舍全是为科举考试准备的时候,道格拉斯惊诧得有些战栗。
“谢大人,你们大秦一次能选拔出多少人才来?”
“哈哈,道格拉斯先生,您要是有兴趣知道,不妨在南京城多留几年月,明年三月,正好是我大秦三年一次开科取士的年份,俗称春帷,到时道格拉斯先生可以亲眼看看当时的盛景。
对了,忘了跟道格拉斯说了,我大秦前些年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导致人才大量南迁,为了平衡南北,我大秦的春帷实则是分为南北两榜,北方的读书人与南方的读书人分开来考。。。。。。。。”
谢迁不厌其烦地推销着中国的科举制度,当然是由于秦牧的授意,这套东西,乍一看非常科学,至少比世袭制,推举制好上不少,秦牧有心把科举制度移植到欧洲去,至于原因,嘿嘿,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紧下来,谢迁又带他们参观了外交学院、陆军学院、医科学院、理工学院、龙江造船厂、含烟画绣坊等一系列院校和工厂,把道格拉斯等人弄得夜夜失眠,太震撼了啊!
蒹葭殿里,云巧儿得意洋洋,绘声绘色地给秦牧描述着自己打听来的消息。
她上身穿着一件貂皮小袄,把小蛮腰勾勒得纤纤欲折,脸上神采飞扬。“秦大哥,你知道,那些外国使者看到电灯突然亮起来的时候,吓得全都跪下了,跪了满满地地呢!
他们望着电灯眼都不敢眨一下,有人高喊上帝啊,有人喃喃地说什么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嘻嘻。。。。。哈哈。。。。。。他们以为这光是什么上帝带来的,好傻啊。。。。。。。。。秦大哥,算来你就是他们的上帝了,嗯嗯,上帝说要有光,世上就大放光明。。。。。嘻嘻。。。。哈哈。。。。。。”
云巧儿不是说故事的料,说到一半,自己就先笑得软倒在秦牧怀里了,声音断断续续,夹着一串串银铃似的笑声。
秦牧搂着她的小蛮腰,任她宛转扭动,哈哈地笑道:“丫头,小心别笑岔了气儿。”
“嘻嘻。。。。。。才不会呢,对了,秦大哥,我还听说那些人连筷子也不会用呢,我就奇怪了,那平时他们是怎么吃饭的?”
“亏你还是咱们宫里的包打听呢,这个都没听说过吗?”秦牧刮着她的小鼻,让她皱着琼鼻直躲。
云巧儿有点挫败感,最后不甘心地辩解道:“我打了不少啦,谁会料到,这世界上还有人不会用筷子的,我以为他们都会用才没打听的嘛。”
“哈哈哈。。。。。好,哪天朕颁道旨意,让全世界的人都得用筷子,谁敢不用,不让吃饭。”
这个主意太合云巧儿心意,立即点头如鸡啄米似的:“秦大哥,这样好,这个主意太好,别等以后了,我帮你磨墨,你快颁旨。。。。”
“呃。。。。。。。。。。”
“怎么了秦大哥?”
“咳咳,这个嘛,总得给他们一个适应过程,丫头啊,现在立即颁旨,他们岂不得全部饿死?”
云巧儿想想也是,扔下墨条又往秦牧怀里扑,哎哟,这丫头也不怕摔了,这手。。。。。。。。“丫头,拿了墨条还没洗手,摸我脸干嘛。。。。。”
滚在他怀里的云巧儿连忙仰起上身,往他脸上一看,顿时笑疯了,纤纤玉手指着她的脸,手指儿因为笑得发软弯了下来。
“你,快给朕拿个镜子来。”秦牧气急败坏地一指侍殿的宫女喊道。
那宫女象是刚好来大姨妈,还是刚好腮邦疼,脸颊直抽抽,似乎忍着疼痛忍得很辛苦。
“嘻嘻。。。。。。。。哈哈。。。。。。。。。”怀里的云巧笑得快断气了似的。
秦牧知道,准是这丫头刚才那黑手在自己脸上乱画,而且,画出来的图形估计还很“艺术”。
啪!秦牧抬手就是个巴掌落在她的臀儿上,“好你个臭丫头,我大秦的脸面全让你毁了!”
“哎呀,秦大哥别打,您的形象从没有象。。。。。。。嘻嘻。。。。。。哈哈。。。。。。从没象现在好过。。。。。。”
啪!“哈哈哈。。。。。。。”
ps:还有几天,三月就要过去了,亲们,求月票支持啊!(未完待续。。)
第994章 外使觐见
朝阳初升,晨光万道,映着金碧辉煌的大秦宫。
在跌宕起伏的礼乐声中,大秦天子御紫宸殿,接受六国使者的朝拜。
天子头戴十二毓冕冠,身穿黑色綉金龙的衮服,大袖长垂,肃穆庄重,却又给人一种英姿勃发的感觉。
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四国使者由礼官领着,亦步亦趋入殿参拜。
四国使者是以藩属国使者的身份觐见上邦天子,自然是诚惶诚恐,三拜九叩。
并由奥特萨国使者阿迪尔为代表,跪念国王进表:“陛下膺天宝命,统一万方。臣远在印度,荷蒙天恩,赐以封爵。自是国中雨旸时顺,岁屡丰登,民无灾厉,山川之间,珍奇毕露,草木鸟兽,亦悉蕃育。国中耆老咸谓此圣天子覆冒所致。臣愿睹天日之表,少输悃诚,不惮险远,躬率家属陪臣,诣阙献谢。”
殿中的大秦文武官员听完,一个个忍着笑,忍得好辛苦,奥特萨这份进表,该不是抄袭的吧,咋弄成这样呢?
有些官员实在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而笑。
要说嘛,这表章写得也算马马虎虎,狄夷之邦嘛,词藻枯涩些也可以理解,但这格式你别弄错啊!
阿迪尔念的这份进表,分明是答谢上邦天子册封用的,好嘛,现在你是来请求册封,天子还没有正式册封呢,你就说什么“国中雨旸时顺,岁屡丰登”,岂不贻笑大方?
秦牧也忍不住一脸微笑,轻咳了两声后才出语慰劳,并命人将四国进献之特产方物,陈列于殿上,以供百官鉴赏。
然后宣旨。赐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四国郡王爵,同时赐下王印、冠带、袭衣、郡王仪仗、交倚、银器、伞扇、销金鞍马、金织文绮、纱罗、绫绢衣十袭,余赐赉有差。
如此下来,仪式走完,大秦算是正式接受了奥特萨、切蒂斯格尔、恰尔肯德、西孟四个藩属国,并通过册封的仪式确立了主从的关系。
随后,秦牧宣英国和葡萄牙使者觐见。
道格拉斯和卡罗很快被带上金銮殿来,在这威震万邦的大秦的金銮殿上,可没有西方使者免跪一说。如今这天下,是由大秦说了算。你可以不来觐见,来觐见就必须按大秦的礼节来。
这些天,道格拉斯和卡罗已经被大秦那先进的科技,璀璨的文化,强大的军事,完备的体制,富裕的生活,繁荣的工商业,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深深震撼。并由衷的折服。
这一刻,他们在金銮殿上,跪得心悦诚服,恭恭敬敬按大秦的礼节叩拜。然后将国书高举过顶,向大秦天子呈上。
秦牧让人接下他们的国书,对于葡萄牙使者卡罗,秦牧不施颜色。淡淡地说道:“当初我大秦怀着诚意,有心与葡萄牙通好,并同意葡萄牙只要退出澳门。就允许你们在宁波设立使馆及商栈,与大秦进行贸易。
朕一片好意,不曾想葡萄牙却无视,竟参与荷兰人的联合舰队,悍然入侵我大秦,简直是岂有此理。”
卡罗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大秦外交部的官员接待他们时,还挺好的,怎么一到这金銮殿上,立即就变了呢。
他连忙拜道:“尊敬的大秦皇帝陛下,加入荷兰联合舰队并非我国陛下的意思,那只是澳门总督瓦希基擅自主张,瓦希基已经被我国陛下革去职位,降为罪人,还望大秦皇帝陛下大人不计小人过。。。。。。”
卡罗很干脆地把责任全推到原澳门总督瓦希基身上,不过就当时的情况而主,瓦希基决定参加联合舰队反抗大秦时,确实不可能先派人回国请示,时间上来不及;
换而言之,瓦斯基当时的确是擅自主张。
秦牧冷哼道:“瓦斯基终究是正经的葡萄牙官员,他的一举一动代表的都是葡萄牙,葡萄牙本国岂能说没有责任?不过念尔初犯,朕这次便不与葡萄牙计较,但若有下次,你一定会看到我大秦的舰队,出现在里斯本的港湾外。”
今时不同往日,见识了大秦的强大,而且荷兰人的下场就罢在面前,连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都被迫退出了远东,甚至连在印度的利害都不保,葡萄牙如果再与大秦为敌,恐怕真的只有等着大秦的战舰打到里斯本去了。
卡罗只能放低姿态,接受批评,认真反省,再三保证。以求能与大秦重新建立良好的关系,保住葡萄牙在印度的利益,以及能继续与大秦通商。
见了卡罗的遭遇,英国使者道格拉斯心中难免有些不安,毕竟当初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有舰船参与了联合舰队,还被俘了,想赖都赖不掉。
秦牧转头望向他,朗声问道:“道格拉斯,你是代表英国国王前来,还是代表克伦威尔出使我大秦呢?”
“尊敬的大秦皇帝陛下,我是受命于英格兰联邦议会,前来出使大秦的。”
从上次俘虏的英国人口,大秦了解到了许多英国的现况,就在前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
查理一世身兼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的国王。他在位期间,英格兰最大的特点就是混乱的宗教冲突。
臣民们普遍对他们国王的信仰持不信任态度,一方面,在三十年战争中,他的失误成功的帮助了新教势力,然而另外一个事实却是,他迎娶了一位罗马天主教的公主。查理一世还重用当时具有争议的教会人物。他的很多臣民都认为这样做使得英格兰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关系太紧密了。
此后,查理一世还试图迫使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从而引发了主教战争。这一切都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国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最终促成了查理一世的灭亡。
在查理一世最后的几年中,他与国会之间爆发英国内战。同时他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政策,引起了以清教徒为代表的加尔文教派的不满。
查理一世在第一次英国内战(1642年 … 1645年)中被击败后,国会希望他能够接受君主立宪制。然而查理一世并不甘心,他与苏格兰结盟,并逃到了怀特岛郡,因此彻底激怒了国会,从而导致了第二次英国内战(1648年 … 1649年)。
查理一世再一次被击败,随后他被捕,审判,定罪,并以叛国罪被处死。
君主体制随即土崩瓦解,英格兰成立了共和国,名为英格兰联邦。
这一时期英格样的权力控制在联邦议会手上,而联邦议会基本上又控制在克伦威尔手上,查理一世死后,他的儿子查理二世被迫流亡国外,这就是目前英国的大致情况。
道格拉斯实际上是受克伦威尔指派,前来出使大秦的。
人的权力欲总是没有满足的,克伦威尔把查理一世送上了斩头台,成立了英格兰联邦共和国。但实际上克伦威尔正在努力控制联邦议会,加强集权,企图把整个英格兰联邦捏在自己的手里。
在这种情况下,克伦威尔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威望,需要远东的贸易,不能受到太大的挫败。因此他派道格拉斯来出访,其实上是有求于大秦的,至少这个时候,必须避免成为大秦的敌人。
道格拉斯小心地看了一眼丹墀上的大秦皇帝,他显然是很了解英国的情况的,那么他为不会认为联邦议会是“犯上作乱”呢?如果他真的这么认为,那可就不妙了。
ps:兄弟们,这个月还有三天,追兵杀近了,急求大家的月票支持,拜票啦,拜票啦!(未完待续。。)
第995章 私奔
道格拉斯小心地看了一眼丹墀上的大秦皇帝,他显然是很了解英国的情况,那么他会不会认为联邦议会是“犯上作乱”呢?如果他真的这么认为,那可就不妙了。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恢弘的金銮大殿里,只见御史杨寅首先站出来声讨道:“陛下,臣听说所谓的英格兰联邦议会,竟然把国王送上了断头台,真是大逆不道。。。。。。”
杨寅的语气颇为凌厉,让道格拉斯大为心惊,现在克伦威尔虽然逐渐控制了联邦议会,但英国国内的长老派还有很大的权力,加上王党不时叛乱,同时又出现了以军队将领为代表的平等派,英格兰的政治形势仍非常严峻。
加上七八年来,与查理一世进行了两场浩大的国内战争,英国联邦议会的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如果这个时候,失去了东方的贸易,甚至被赶出印度的话,那对克伦威尔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道格拉斯不等秦牧说话,连忙解释道:“尊敬的大秦皇帝陛下,我听说中国以前有很多个皇帝,因为昏庸无道,奴役他们的人民,使得他们的人民难以忍受,最后这些暴君都被他们的人民推翻,并杀死了。
我英格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以前的国王任意奴役英格兰人民,让大家没法活下去了,所以大家才起来推翻他,我想这和中国以前的暴君的遭遇是一样的。”
秦牧见他的应答还算机智,暗暗点头,其实他才懒得管英国谁杀死了谁。只不过他记得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似乎是开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先河。
说实话,秦牧是不希望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
不过两国毕竟远隔万里,秦牧就是有心干涉,一时也鞭长莫及。
另一方面,随着大秦的纺织业及其他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而南洋各国被灭,欧洲的市场对大秦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块,现在好不容易才与葡萄牙、英国搭起贸易线,秦牧也不希望两国的贸易因此受到影响。
但他又不希望英国崛起得太快,就他所知,现在查理一世的儿子卡里克伯爵正流亡在欧洲。
这位卡里克伯爵15岁时就被其父派往西英格兰担任名义上的总司令。咄咄逼人的议会军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最后他不得不离开英国,最后在其父的命令下去巴黎与母亲汇合。
1648年第二次内战起的时候他担任了背叛议会军的兵舰的司令,但是被迫返回荷兰的基地。在那里得到父亲被处决的消息。从此流亡于欧洲的他一直致力于夺回苏格兰和英格兰王位,并且得到了不少保王党人的支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