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张玉凤慌慌张张地向毛泽东卧室跑去,报告说:“主席,总理逝世了!”毛 泽东望望张玉凤问:“你说什么?大声点!”张玉凤啜泣着重复道:“主席, 周总理已经去世了。”毛泽东接过字条一看,果然总理已经去世。
毛远新来了。张玉凤征得毛泽东同意后,把毛远新引了进来。毛泽东问 他:“对小平同志帮助得怎么样了?”毛远新谨慎地说:“江青、春桥对他 进行了帮助,其他许多委员也都提了意见,但邓小平就是不肯认真检讨。剑
英、先念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永贵、桂贤倒是发言积极,可总是说不到点 子上。”毛泽东关心地问道:“国锋呢?他的表现怎么样?”毛远新想了想 说:“国锋给人的印象不深,他发言总是火力不足,但对主席的指示非常重 视,几次发言谈他学习主席指示的体会。”毛泽东“噢”了一声,把话题转 过来:“你来有什么事吗?”毛远新回答道:“总理去世了。政治局议了一 下总理的丧事安排,提出了这么几点想法:总理的丧事要坚持节约的原则, 各地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提倡戴黑纱,做花圈,不邀请外国使节来京 参加悼念活动。”毛泽东点点头说:“很好,我看可以转发全国照办。”毛 远新又汇报道:“邓大姐向中央提出请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北京开 追悼会,不保留骨灰。政治局经过讨论,意见分岐较大。江青、春桥同志倾 向于同意邓大姐的意见,先念等人反对。大家要我向主席请示。”毛泽东不 假思索便作了决定:“遗体告别、追悼会还是要搞——当然是在北京由中央 开的追悼会,外地、基层都不要搞。骨灰的处理要尊重总理个人的意见,总 理已经给中央写过报告,中央是同意了的,我也同意。我死后,也要撒掉。” 毛远新答应道:“我马上去传达。”
毛泽东的指示传达以后,邓颖超不好再坚持了。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以 后,决定立即发出讣告,在北京医院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命令三军立即进入一级战备。
北京医院位于一个小胡同里,遗体告别室是北京医院的一间小会议室,
拥挤不堪,与一个大国的享誉全球的周恩来总理的身份不相称。之所以这样 安排,老百姓心里是很明白的——那原因决不仅仅是为了节约。
从 1 月 8 日开始,周恩来遗体告别仪式开始举行,告别室里响着悲壮的
哀乐,周恩来遗体经过精心化妆仰卧在鲜花翠柏之中,遗体上覆盖着一面鲜 红的党旗。
首先来向遗体告别的是政治局委员们。第一个是党中央副主席王洪文,
他虽然入“帮”较早,但毕竟成色不足,在告别仪式上慌手慌脚。接着而来 的是张春桥,他确实有心计,知道告别仪式将在电视上播出,现在是利用周 恩来的威信为自己捞取干部群众信任的好机会。所以在告别仪式上,他竭尽 表演之才能,泪流满面地向周恩来总理遗体告别,随后又抱住在一旁守灵的 邓颖超失声痛哭。由于表演过分失真,反使电视观众讨厌。
表现最坏的是江青,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红毛衣,让毛衣红领露在军服
小敞领口,向周恩来遗体行礼时,竟连帽子都不摘,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心 情。北京市的电视观众气得大骂,“脱帽!脱帽!”有的人竟气得抄起小板 凳向电视砸去(这时北京电视台、也即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因受技术条件限 制,还不能向全国同步转播节目)。
和“四人帮”的表演截然不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进来时,满脸 戚容,哀愁地向总理遗体行礼,然后拉着邓颖超的手,难过得一句话都说不 出来,深情尽在不言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朱德委员长,以九十高龄的衰年, 不顾医生的劝阻,来向总理遗体告别。他望着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引路人,悲 伤地喊着“恩来,恩来”,他多么希望周恩来会一跃而起,像几十年前在德 国初次相遇那样,与他促膝谈心。但是,催人泪下的哀乐告诉他,这是不可 能的了。战友已去,何处安魂?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又将右手举到帽 檐下,庄严地行了个军礼。战友啊战友,你安息吧,你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 化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就在这时,中央关于不要设灵堂、不要开追悼会的命令下达了。其时, 全国几乎所有的机关、部队、学校、公社都在绑扎花圈、设立灵堂。总理最 后住院的北京医院的职工们一夜之间把全院所有的庆祝元旦、预防煤气中毒 的标语全部撤下来,换上了悼念总理的标语。卫生部长刘湘屏知道后派人来 追查,北京医院党委冷淡地接待了他们,三言两语把他们打发走了。全院职 工又分部门设立灵堂,沉痛悼念,医院党委不表态,暗中支持,最后党委干 脆出面组织了全院的悼念大会,党委书记带头向总理遗像三鞠躬,悼念大厅 内外,人们哭成一片。许多人望着总理逝世的北楼,多么想去中央悼念大厅 向总理遗体告别,但是为纪律所限,他们只能在自设的灵堂里向总理致敬。 和北京医院一样,全国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不顾上面的禁令,自设灵堂,
悼念总理。 在北京,只有一家机关没有设立灵堂,那就是北京民政局机修厂。他们
在总理逝世的 1 月 8 日,就接到中央的命令,在最短时间内,为周总理制造 一台高级送体车和不锈钢火化工具。工厂接到任务后,立即全厂总动员,职 工们把悲痛化为实际行动,决心研制出最高级的送体车。技术员成秉仕在设 计图纸时,含泪想到,周恩来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听说他上厕所时,一边 解手一边谈工作,廖承志有次跟进厕所,周总理蹲在马桶上和他商议问题, 应该设计出这样一种车,可以使总理遗体轻轻地,缓缓地,平稳地落在炉面 上,不要惊醒他,他太累了。
经过全厂职工精心的设计制造,一台锃光瓦亮的不锈钢送体车制成了。
成秉仕顾不得休息,带着两个助手星夜押送送体车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炉进行安装调试,安装完成后,经过几次试验,运行良好。但成秉仕仍不放 心,对两个助手说:“你们在外面按电钮,我要躺在车上亲自试试。”助手 要争着进去,成秉仕把他们推开,躺在车上。助手按动电钮,送体车徐徐把 成秉仕送进火化炉,轻轻地、缓缓地、平稳地把成秉仕落到炉面上,一点震 动也没有。
成秉仕从火化炉爬出来后,盯着炉膛看了一会,又取来一捆雪白的绢纸,
不能让总理就那么躺在炉膛上仙化,他要让总理躺在柔软、雪白的炉面上仙 化。于是,他第二次爬进炉膛,细心地在炉面上铺上白色绢纸,把炉膛四壁 都贴上绢纸。炉膛铺好后,成秉仕和助手又把炉子擦拭一遍,才流着眼泪离 开。
l 月 11 日下午 4 时,灵车开到北京医院,在沉重的哀乐声中,6 名礼兵
把周恩来的遗体轻轻地抬进玻璃棺中,军乐队吹奏着哀乐作为前导,然后是 两名提着步枪的礼兵,再后是手捧周恩来遗像的邓颖超,最后是六名抬着玻 璃棺的礼兵,再后是送灵的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政治局委员。送葬者迈着 缓慢的步伐,把周恩来遗体送上灵车。灵车是用一辆大轿车改装的,车头上 挂着黄黑两色的大花,分外引人注目。
在摩托车的导引下,灵车顺着长安街向八宝山驶去,灵车后面是一长串 无穷无尽的黑色小卧车。
中央今日为总理出殡的消息早已传出去了,从凌晨一时开始,北京人就 从市区、郊区、远郊县向长安街拥来。等到天亮时,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的 十里长安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早已挤满了为总理送行的人们。这里既有老 将军,也有国际工作者;既有青年,也有妇女;既有老人,也有中学生。他 们在三九天的寒风中从半夜等到第二天下午,为的就是最后看总理一眼,为
总理送行。
下午 4 时多,灵车徐徐驶上长安大街,所有的车辆全部停驶,大街上空 荡荡的,只有交通警察孤零零地一个个站列在马路中间。
灵车缓缓地驶过来了,一瞧见灵车车头上挂的那朵醒目而庄严的大花, 人们的心一下子就碎了,长安街两旁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许多老人、 妇女哭得晕了过去,年青人悲痛得用头撞着电线杆柱子,一些人哭得跪倒在 地下,用手拍打着路面,泣不成声。
灵车继续缓缓地行驶着,长安街两旁的人群哭声连成一片,人们哭着喊 着,“总理啊,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早?”“总理啊,你走了我们靠谁呀!” 但是,灵车还是默默地向前行驶着,车顶上的喇叭里不断传出邓颖超的
声音:“谢谢同志们!谢谢大家。” 灵车开到八宝山殡仪馆,四名身着崭新蓝呢中山装的青年工人从灵车上
抬下玻璃棺,轻轻地放到送体车上。人们围着车子,手抚玻璃棺,痛哭不已。 邓颖超流着泪,看着棺里的周恩来,不住地喊着:“恩来,恩来!”邓小平、 叶剑英、聂荣臻等老同志个个抱头大哭。
时间到了,吴桂贤扶开邓颖超,汪东兴轻轻拉开其他人。王洪文下令开 炉,工人们哭着蹲在地上,理都不理他。王洪文看看邓颖超,意思是让她出 来做做工作。邓颖超强忍悲痛,劝工人们开炉,工人仍不干,哭着嚷道:“我 们要求保留总理遗体。”邓颖超劝不动,只好请求王洪文:“副主席,就请 你送一送恩来吧。”王洪文说:“好吧!”百万市民送总理的哀伤场面使王 洪文也有些伤感,他向总理遗体鞠了一躬,神情悲肃地按动了电钮。
送体车静静地把总理遗体送进炉膛,铁门“啪嗒”一声关闭了,邓颖超
顿时天旋地转,手向前伸着,似乎要抓住总理,自然是什么也没有抓着,她 不禁撕心裂肺地喊了声:“恩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续回。
第九十四回 周恩来借长风融山河华国锋因老实代总理
话说周恩来总理的遗体在八宝山仙化以后,邓颖超捧着骨灰盒由原路乘 车返回。冬天的黑夜到得很早,灵车返回时,长安街上已是灯火齐明。聚集 在长安街两旁的人仍在寒风中守候着,灵车徐徐地开过来,人们只见灵车来, 不见总理回,止不住嚎啕大哭。直至深夜,聚集在长安街两旁的群众才走掉。 灵车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停下来,邓颖超手捧骨灰 盒,由吴桂贤扶着,慢慢走下灵车。在军乐队和礼兵的引导和护卫下,邓颖
超捧着骨灰盒,满脸悲怆地向劳动人民文化宫走去。
从 1 月 12 日开始,首都人民群众络绎不绝地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吊唁周 恩来总理。吊唁大厅的正中央的桌子上,安放着周总理的骨灰盒,一面党旗 覆盖在盒上,盒子上方的墙上,挂着周恩来总理的大幅遗像。从早到晚,参 加吊唁的人排着长队,天安门广场上满是慢慢移动着的人流,无穷无尽,无 声无语。人流缓缓地向劳动人民文化宫流去。从早到晚,从不间断。
姚文元和张春桥等人看到人们这么悲痛地悼念周恩来总理,大为恐慌。 恰在这时,新华社、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送来报告,请示如何组 织报道全国人民悼念总理活动。张春桥嚷起来:“不能报道,不能以死人压 活人!”江青恰好进来,看看报告,冷笑着说:“怎么,主席说话不算数了? 要向主席示威是怎么着?”姚文元点点头说:“江青同志讲得好,这是向主 席示威,不能报道。”于是,他拿起电话向新华社下了命令:“不组织报道。” 这一句话传下去,新华社的大通稿、北京电视台的荧屏上、中央人民广播电 台的广播中、《人民日报》的版面上一字不提全国人民悼念周恩来的活动。 反之,《人民日报》在周恩来追悼会举行的前一天,即 1 月 14 日,在一版刊 登了题为《大辩论带来了大变化》的长文章,这篇文章是姚文元亲自跑到人 民日报社布置刊登的,文章强奸民意,说全国人民这些天来都关注着清华大 学的大辩论??
人们读了这篇报道,都大为惊愕和气愤。明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限的
悲痛中,可是这家报纸却硬说人们都关注着清华大学的大辩论。指鹿为马, 强奸民意,莫此为甚。人民愤怒了、开始了抗议行动,大批抗议信件涌到该 报,有的信封上写着“戈培尔编辑部收”。众所周知,戈培尔乃是德国纳粹 元首希特勒的宣传部长,他有一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但戈培尔的这句名言在英雄的中国人民面前却失去了作用,人民不仅痛斥这 家党报的堕落,还一群一群地直接到报社门口去抗议,痛斥该报造谣宣传, 吓得鲁瑛去向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求援,调兵保护报社。
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愤怒情绪开始爆发,一些讽刺、痛斥四人帮的诗词 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在酝酿中。
l 月 15 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的追悼大会。尽管开会的 时间被严格保密着,但全国人民还是知道了。追悼大会刚开始,全国的火车、 汽轮、工厂一齐拉响汽笛,上海黄埔港里的外轮也都拉响汽笛,向周恩来总 理致敬。上海市委领导人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等人被汽笛声震得坐卧不 宁,立即密告了张春桥。
追悼大会结束后,根据周恩来的遗愿,他的骨灰要洒在祖国的大地上。 邓颖超领着西花厅的秘书们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的北小厅,向总理的骨
灰肃立默哀。然后她打开骨灰盒,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捧骨灰,哽咽着说道: “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实现了,你安息吧。”说着,泪水从她的脸上哗哗地 流下来,秘书们也悲痛得大哭起来。
晚八时许,治丧委员会的代表和西花厅办公室的几个秘书护送周恩来的 骨灰,随着邓颖超来到通县机场,车子在一架苏制安—2 小型飞机旁停下来。 这是架专门用来喷撒农药的飞机,现在即将起飞执行喷洒总理骨灰的任务。 一名空军将领早已等候在飞机的舷梯旁,秘书们每人怀抱一只装着骨灰 的小白布口袋登上飞机。一颗红色信号弹升起,飞机轰鸣着冲上天际。年轻 的驾驶员胥从焕稳稳地操纵着驾驶杆,飞机到京郊南口附近,驾驶员凭窗下 望,只见机翼下是蜿蜒的长城,他打开喷撒器,周恩来的一部分骨灰从喷撒 面飞出,化为一阵长风,去轻吻着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飞机又飞到密 云上空,驾驶员再次打开喷撒器,周恩来的一部分骨灰从里面飞出,化为一
丝淡云,轻轻地飘落在燕山丛中?? 周恩来总理的英魂,深深地与祖国大地铸在一起,他没有墓地,也没有
墓碑,但中国的每一座大山都是他的丰碑,每一条河流都倾诉着他对人民的 怀念。晚 12 时,安—2 飞机喷撒完总理的骨灰,在通县机场安全降落,秘书 们向一直守候在机场上的邓大姐报告了喷撒情况,邓颖超才放了心,和大家 一起乘车回去休息去了。
总理去了,谁代理总理职务呢?毛泽东在考虑着这个问题,政治局委员
们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叶剑英找了个机会晋见毛泽东,推荐李先念代理总理 职务,毛泽东“哦”了一声再没有说下去,叶剑英看出毛泽东不太愿意,话 不投机,便退了出去。
叶剑英退了出来后,即调车去了西山,这里是军委的办公区,警戒森严,
山下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去,路口有数道岗哨,不得允许,任何人都插翅难进。 这天,叶剑英正在山上休息,秘书进来报告:“王震同志来了。”叶剑 英“哦”了一声,连忙吩咐:“快请。”王震的车沿山道而上,在叶剑英的 小楼前停下来。叶剑英迎出来,握着王震的手问:“什么风把你吹上山来了?” 王震笑着说:“是右倾翻案风把我吹上山来了。”叶剑英警觉地用手捂住王 震的嘴:“噤声!”他看看四周,把王震拉到屋里,提醒他说:“以后说话 要注意,这种时候??”王震恼火地说:“我越想越气,他们都快把小平吃 了,我们这帮老家伙今天被说成走资,明天被说成回潮。庆父不死,鲁难不
已,只有把他们抓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说着他伸出四个手指。
叶剑英没有说话,只是把大姆指朝上指指,又倒过来朝下指指,然后伸 开手指,做个抓的姿势。王震起初不懂,问叶剑英:“参座,你这是什么意 思呀?”叶剑英笑而不答。王震再仔细想了一会,顿时明白了,参座的意思 是主席现在健在,不宜动手,只能等主席百年之后再行动。王震佩服地说: “还是参座想得周到,我给参座当个参谋长吧。”叶剑英点点头,没有说话。 王震辞别叶剑英下山,他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但他万没料到,在山下的一幢房子里,早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了。王震的车 一过去,此人立即用无线电话机报告了毛远新。原来毛远新早就在这里设立 了暗哨,监视着西山的这块禁地。他最近已连续接到监视报告,说李先念、
陈云、王震等连续上了西山,他准备把这个情况立即报告毛泽东。 毛泽东在卧室里正考虑着代总理的人选。他的白内障经过手术治疗已痊
愈,眼睛已经复明,所以又能够看线装书了。他放下线装书,数着政治局委
员的名字,王洪文、叶剑英、张春桥??数来数去,也定不下代总理的人选。 就在这时,毛远新来了,一来就问候道:“主席吃饭还好吗?”毛泽东 指指沙发,让他坐下,问道:“政治局会议开得怎么样啊?”毛远新站起来, 拉了一把椅子往主席床边挪挪,坐下来汇报道:“春桥同志最近狠狠批评了 小平,说他架空主席,妄图夺权。”毛泽东摇摇头说:“言过其实,他对文 化大革命有想法是真的,夺权么,还不至于。此人我了解,从不拉帮结派,
当然主持工作是不行的了。” 毛远新说:“主席不知道呢,总理逝世后,小平、先念、陈云、王震接
二连三上西山。”毛泽东警觉地问:“他们上山干什么去了?”毛远新说: “还不是上山找剑英串联,主席还不知道,总理一去世,剑英就上了西山。” 毛泽东眼睛睁大了,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又问毛远新:“他们上山谈 什么呢?”毛远新说:“大概是为了商量推荐总理的人选吧。”
讲到这里,毛泽东很有兴趣地问毛远新:“那么政治局对新总理的人选 有些什么议论?”毛远新小心地回答道:“江青同志提议春桥担任,政治局 多数同志也认为春桥比较适合。”毛泽东又紧问一句:“你看谁合适?”毛 远新迟疑了一下才说:“邓小平是不行了,先念也不太适合,我真说不好, 请主席指示吧。”
毛泽东闭上双眼,似乎睡意朦胧,但思维却在飞快地跳跃。他明白了,
“四人帮”没有听他的话,还在拉帮结派,毛泽东最讨厌的就是在党内搞帮 派,张春桥当总理,妄想,那么谁来干呢?突然一个名字像闪电一样在他的 脑海中闪了一下,他问毛远新:“华国锋怎么样?”华国锋?毛远新愣了一 下,让华国锋当总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没有吭声。毛泽东断然说:“我 就要这个没能力的。国锋厚重少文,从不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结派,他当总 理,我放心。当然得先锻炼一下,就是代总理吧。”毛远新赶紧表态拥护: “主席选得好,国锋同志最适合当总理。”
毛泽东由华国锋的厚重少文又想到了西山,对毛远新说:“剑英既有病,
那就先养病吧。养病期间,由陈锡联主持军委工作,向政治局传达下去。” 代总理的人选确定后,毛泽东如释重负,开始训导起侄儿来:“远新, 你好像对国锋有些看不起?”毛远新“哦”了几声,窘得说不出话来。毛泽 东抚慰道:“你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国锋能力不强。但历史上往往是这
样的人才能负起重任,不负先主委托。我给你讲一个西汉的故事吧——”
那是西汉高祖末年,刘邦病危。吕后问刘邦:“你百年之后,何人可以 托付大事?”刘邦答:“萧何。”吕后又问:“萧何以后呢?”刘邦答:“曹 参。”吕后又问:“曹参以后呢?”刘邦答:“周勃,周勃厚重少文,然安 刘者必周勃也。”最后到底是周勃左袒,夺取北军,铲除吕氏势力,重新振 兴汉朝——
毛泽东讲到这里,叮嘱毛远新说:“你是学工的,读历史书少,要好好 在这方面补课。学工的脑筋活,不像学文的脑筋死,学一点就能用上。”
毛远新口里答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谁说的学文的脑筋死,这位大伯 父就是学文出身,可他的脑筋有多活。他早就看过大伯父的湖南第一师范的 同学周世钊写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那里面写到,大伯父在一师读书 时,历史和古文都是顶呱呱,但数学物理经常不及格,数理丢分文史补,全 靠文史的高分把总分拉及格。大伯父也不爱图画课,有次静物写生,大伯父 用直尺在图画纸上打了一条直线,又用圆规在直线上划了半个圆,题了句唐
诗“半壁见海日”便交上去了。 另外,毛泽东关于周勃安刘氏的典故也令毛远新不安。周勃铲除的是吕
后势力,那么华国锋将要铲除谁呢?理应是邓小平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