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风流-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楠摆手道:“都别瞎猜了,我心中自有计较,这钱先存在锦衣卫衙门库房里,回京之后还有大事要办,之后我便要动用这笔钱;成与不成还要看回京后的情势发展。但有一条,这钱的事谁要是说漏了嘴,便害了大伙儿,你们的嘴巴可要严实点,谁要是对自己的嘴巴没信心,简易随身带着膏药,没事用膏药贴上嘴巴。”
宋楠说的搞笑,但众人都明白宋楠这是最严厉的警告,私吞抄没的巨款可是大罪,一旦消息泄露,那可是大麻烦。
当天晚上,队伍扎营休息的时候,王勇带着三十名亲卫悄悄押着黑蓬车上路,提前赶往京城。
第五四九章 以功换命
第五四九章以功换命
宋楠抵达京城之日,恰逢内阁领导之下三法司对朱寘鐇的会审结束。无论朱寘鐇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何等辩解,他的行为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朱寘鐇的生死毫无悬念。
只是关于庆王一脉的其他人等的命运有些出入,对他们的量刑也是内阁揣摩了正德的心思做出的决定;他们一致建议将庆王一脉中的男丁斩首,因为他们身在王府之中知情不报,有同谋之罪,其余孩童妇孺贬为庶人圈禁服苦役,终身不得开释。
对于这个结果,正德是满意的,仅仅是处死朱寘鐇和胁从的将领是不够的,要让天下藩王从此不敢有异心,不仅要将首恶剪除,还要让藩王身边的家眷们感到畏惧,亲眷的监督往往比朝廷的监督更为有效。
宋楠风尘仆仆赶到宫中见驾的时候,正德的案头正放着这份内阁的票拟奏折,太监通报宋楠回京见驾,正德笑容满面的迎到御书房门口,不待宋楠行礼便上前挽住宋楠的手臂,呵呵笑道:“你可算是回来了,朕等你等得都着急了。”
宋楠道:“臣在宁夏镇耽搁了几日,主要是担心宁夏镇的防务,恐鞑子乘机有所行动,所以晚了数日。”
正德道:“朕都知道,张永已经跟朕说了,但你不会来,有些事不能进行下去,你瞧,对朱寘鐇及一干同党的判决已经出来了,朕决定明日在菜市口搭设木台,让京城百姓一起来看造反之人的下场,你是平叛大都督,这监斩官非你莫属。”
宋楠微笑道:“臣遵旨,但不知对于庆王一脉的家眷,皇上如何处置?”
正德道:“内阁的意思是,这次不能手软,要让天下人知道作乱的下场是很严重的,所以他们建议杀一批人,朕觉得妇孺孩童可以免死,决定圈禁终身。你觉得如何?”
宋楠道:“朱寘鐇等人反叛,罪不可恕,处以极刑以儆效尤是应该的,但庆王一脉中大多数人却是不知情的,特别是妇孺孩童更是无辜,照内阁的建议,似乎有些过于严厉。”
正德摇头道:“你不懂,若不严厉些,有些人总是会蠢蠢欲动,窥伺朕的江山。此事你不要管了,朕已经决定了。”
宋楠知道不能在多说什么,庆王府中其他人的死活本也跟自己无干,但平安郡主是一定要救的,还有庆定王也是要救的,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圈禁为奴。
“皇上既然下了决定,臣也不便多言。”
正德笑道:“别说这些了,这次你替朕除了个毒瘤,朕正在想怎么奖励你,只是你的功劳太多,朕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奖励你,你说吧,你这次想要朕如何奖第五四九章以功换命
赏你?”
宋楠想了想道:“皇上,这次臣不领赏了,臣只有一个请求。”
正德道:“哦?如此大的功劳,便只换一个请求么?这请求定是难办的紧。”
宋楠道:“只消皇上一句话而已。臣这次在宁夏镇屡遭凶险,差点没命回来见皇上,之所以能侥幸洞悉朱寘鐇叛乱之事,并替皇上抓获此贼,全赖庆王府中有人协助臣,所以臣想请皇上……”
正德打算宋楠的话问道:“你想要朕饶了他们?”
宋楠道:“是。”
正德皱眉道:“你用一场大功劳就换这个?你不是开玩笑吧。”
宋楠道:“庆王府平安郡主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臣一命,否则臣怕是都回不来了。”
正德呵呵而笑道:“宋楠,朕真是看不透你,你要朕赦免平安郡主只是一句话的事,何必拿理由来搪塞,拿功劳来换?难道朕这点面子还不给么?”
宋楠忙道:“臣感谢皇上关爱,但法不容情,普通平民谋逆按律应诛灭九族,朱寘鐇反叛,皇上不杀女眷妇孺已是开恩,臣不想让皇上授人口实罢了。这平安郡主不仅是救了臣一命,其行为也是立功之举,故而才斗胆请求。”
正德呵呵笑道:“朕准了便是,你也不必多解释,虽然朕也不明白一个郡主是如何能在逆王眼皮底下救了你,但朕也不想多问,这只是件小事罢了。”
宋楠拱手道谢,又道:“能否连庆定王一并赦免了?那庆定王臣也见过几面,只是个孩童罢了,根本不可能参与叛乱。”
正德瞪着宋楠道:“你回京来第一件事便替这些人求情么?难道你不明白,这些人可不是因为有罪才遭到惩罚,而是朕不得不这么做,你可不要让朕难做。”
宋楠静静道:“所以臣才恳求皇上开恩,那庆定王其实是个弱智儿,饶了他不会有什么后患,反显得皇上仁厚开明;况且平安郡主和庆定王感情甚深,赦免了她而圈禁庆定王,那还不如不赦免她,臣也等于是没能报答她的救命之恩。”
正德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你是个知恩知义之人,只是庆定王是庆王一脉直系,单独赦免他必会召来群臣反对。不过,朕为了你,也准了吧。但朕要说清楚,即便是赦免,也是免于圈禁而已,他们将被贬为庶人,再不享受皇族的荣光,你需的明白这一点。”
宋楠连声道:“那是应该的,只要她们姐弟不被圈禁为奴,我便算是报了她们的恩了,多谢皇上恩准。”
正德叹了口气道:“朕其实也不想这样,可是谁叫朕是皇上呢,朕登第五四九章以功换命
基以来天下事故频出,朕也是很烦心。朕若再不展现强硬的手段,恐很多人都胆大包天的效仿,所以朕不得不拿这些人开刀。”
“臣明白的,臣会全力协助皇上,为皇上排忧解难。”
正德欣慰一笑道:“幸而朕不是孤身一人。”
正德留宋楠在宫中用饭,宋楠知道正德有事要跟自己私下里商议,在进京的路上,张永便派人送信给宋楠,宋楠也知道了张永跟正德谈话的经过,知道正德会让自己查查刘瑾和朱寘鐇之间到底有没有勾连。
果然,席间,正德屏退所有太监宫女,在烛光下从袖筒中取出那一叠效忠书和账簿来,珍而重之递了过来。
宋楠心中好笑,但翻读之际却装作极为吃惊的样子,连碗筷也碰翻掉落地上,演技逼真之极。
“这……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宋楠惊问道。
“张永从朱寘鐇庆王府中的密室中搜到的,你也莫怪张永没跟你说这件事,张永也是为了你好,生恐你会命人调查打草惊蛇,张永觉得还是先让朕过目为好,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宋楠摇头道:“臣不是怪张永没将此物给臣过目,而是惊讶于朱寘鐇根须竟然伸到了朝廷之中;是了,王府之中兵备物资堆积如山,粮草亦有数十万石,臣还纳闷为何他能囤积这么多违禁之物,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一笔笔书数万两银子的支出便是购买这些玩意的;而给予他方便的便是兵部武备司主事五军都督府司库这些人。他们定是利用职务的便利采购此物,然后偷偷运往宁夏镇济贼。想想真是可怕之极。”
正德点头道:“朕也是惊得脊梁后冒汗,对此事你有怎样的看法?”
宋楠想了想道:“这些人虽手握实权,但说起来官职并不大,他们怕是没这么大的胆子,臣恐怕除了张彩之外,朝廷中另有权势巨大之人与朱寘鐇勾结。皇上,这件事极为重大,臣不知怎么说才好。”
正德喟然一叹道:“你也这么说,张永也说怀疑另有幕后之人主事,看来朕也是不得不信了。”
宋楠试探问道:“张公公可猜测到幕后之人是谁么?”
正德缓缓摇头道:“猜测不可信,朕需要证据,此事目前只有你和张永知晓,朕一个字也没透露出去,朕希望你能替朕查清此事,给朕弄个水落石出。”
宋楠起身下拜道:“皇上放心,这件事臣必一查到底。”
正德看着宋楠道:“宋楠,朕现在能信任的人不多,你算是朕最相信的人了,朕希望你查此事之时切要谨慎,一定要有切实的证据,不可凭第五四九章以功换命
私心判断,更不可无证据诬陷他人,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皇上放心,臣记着皇上的话,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走一个坏人,每日臣都进宫来禀报进展,得皇上首肯之后方进行下一步的行动,皇上您看如何?”
正德一笑道:“好,让朕也跟着断断案,这么一想,这件事倒是挺好玩的。”
第五五零章 所谓证据
第五五零章所谓证据
告退出乾清宫的路上,宋楠仔细的回想刚才和正德谈话的过程,他明白正德之所以不愿说出刘瑾的名字来,并严令告诫自己需要取得确凿的证据,其实是因为正德并不相信刘瑾真的和安化王勾结谋反。
一方面,正德只能委托自己来查出真相,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假公济私,由此看来,在正德的心目中刘瑾的地位还是极高的,正德最希望自己查出的恐怕不是什么刘瑾勾结谋反的证据,而是刘瑾于此事无干的证据了。
宋楠暗自提醒自己,既然已经发动对刘瑾的攻击,那便要不遗余力不计后果,此刻任何的犹豫和退缩都会带来灭顶之灾;而且事情还要加快进行,刘瑾终日陪侍在正德身边,两人形影不离,说不定什么时候正德便会在刘瑾面前走漏风声,如果那样的话事情便将变得复杂而危险。以刘瑾的手段,若他全力反击,张永是肯定保不住的,而张永是一定会咬出自己来的,那便不可收拾了。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空气中已有不明飞虫乱舞春光。站在乾清宫门台阶之上举目看去,台阶下的大广场上,十几名大汉将军静静矗立,除此之外四周静悄悄的别无他人。
宋楠侧目朝宫殿侧后方通往寿宁宫的道上看了看,他想着要不要去寿宁宫去瞧瞧康宁公主,但宋楠又很难面对康宁,眼看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自己当年许下的诺言却一直没有实现,虽然自己积极的朝那个方向努力,但毕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日,见了康宁,反倒心中不安。
宋楠嘘了一口气,朝一名乾清宫门前垂首站着的小太监招了招手,那小太监忙小跑过来行礼道:“宋大人有何吩咐?”
宋楠微笑道:“请小公公替我办件事。”
小太监忙道:“宋大人但吩咐。”
宋楠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盒子递过去道:“小公公替我将这个送到寿宁宫交给康宁公主,便说这是我从宁夏归来给公主带的礼物,公主若问起,便说我有要事要办,过几日进宫来请安。”
小太监忙道:“包在我身上便是。”宋楠掏出一锭银子塞在小太监手中,小太监竭力推辞,见宋楠坚持,便喜滋滋的收了,捧着盒子便朝寿宁宫去了。
宋楠看着小太监离去的背影,矗立半晌叹了口气,缓步走下乾清宫门前的台阶,台阶下一名大汉将军侍卫上前行礼道:“宋大人,我家万统领在营中等候大人。”
宋楠点点头,走过广场,一路行至奉天殿北,望右一拐,便是一处垂门;垂门外站立四名锦衣卫大汉将军,见到宋楠忙齐齐躬身行礼,宋楠摆摆手缓步走入垂门之第五五零章所谓证据
内,身后一名锦衣卫大汉将军扯着嗓子道:“指挥使大人到!”
一嗓子喊过,数十间整整齐齐排列的房舍中瞬间涌出上百号人来,中间三间高屋之中走出的正是锦衣卫大汉将军营统领万志和他手下的十几名官员,上百人同时下拜行礼,齐声道:“参见指挥使大人。”
宋楠拱手道:“兄弟们好,都起来吧,我和万统领有话要说,大伙儿都去忙吧。”
众人起身,各自散入周围房舍之中,这里便是大汉将军营在宫中的驻地,一千五百名锦衣卫大汉将军是皇上身边的主要护卫力量,日夜在皇宫当值,后方尚有十几排军营房舍,这里的几十间屋子乃是营中。将官和文职的办公之所。
“宋大人,快堂上请。”万志拱手上前,眼中满是亲切笑意。
宋楠呵呵笑道:“万兄弟,这新搬迁的大汉将军营我还是第一次来呢,比在西苑的旧军营可气派多了。”
万志呵呵笑道:“还不是拜大人所赐么?”
宋楠微微一笑,在万志的引导下登堂入室,万志请宋楠坐在桌案之后的大椅子上,自己在侧首落座,几名营中副职不敢落座,垂手站在下首。宋楠简单的询问了些公务事宜,众人一一作了回禀,宋楠勉励几句之后,朝万志使了个眼色,万志会意,起身道:“几位兄弟都去忙吧,我陪指挥使大人聊聊天。”
众属官个个都是人精,都明白宋指挥使亲自前来,必不是要来看看这新驻地,而是有要事和万统领商谈,一个个知趣的行礼退下,堂上只有宋楠和万志之时,万志起身来掀开侧首的门帘,请宋楠进了隔壁的一间小小的公房,两人对面坐定。
“那件事打听的如何了?”宋楠轻声问道。
“启禀大人,接到大人回京途中之命后,卑职便着手打探;大人想知道的事情卑职基本上都打探清楚了。”
“好,细细禀来。”
“是,据卑职所知,皇上的衣饰穿戴都是归尚衣监掌管,尚衣监的首领太监孙进是宫中的老人了,这人好像跟刘瑾没什么关系。”
宋楠点头道:“尚衣监不是什么重要的内衙,这并不奇怪。”
“是,至于皇上的龙袍制作,一直以来是宫中针工局的事物,之间有过派内庭太监去苏州监督制造的先例,但当今皇上登基所穿的龙袍却是在宫里制作的。”
宋楠点头问道:“皇上的龙袍有几件?”
万志道:“据说是两件,皇上一年也穿不上几回,大多数时间都是常服朝服,两件已然足够,都存于尚衣监之中。大人若想弄出来第五五零章所谓证据
一件来,倒也不难。”
宋楠想了想道:“不能,尚衣监专司皇上衣饰冠冕等物,必每日检查并留有记录,若这几日突然消失一件,必回引人怀疑。这件事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要置刘瑾于死地便要周密周详,毫无破绽,否则必遭反噬。”
万志轻声道:“大人,卑职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宋楠道:“说便是。”
“卑职在想,既然这回要弄倒刘瑾,咱们干什么不痛痛快快的下手,大人只要一声令下,我锦衣卫衙门数日之内便能将刘瑾的屁股挖个底朝天,就不信挖不出他的脏底子,却为何要用这样的办法?刘瑾本就该死,这般暗中作为倒显得不光明正大了。”
宋楠看着万志道:“万兄弟,你以为我不想光明正大么?要查刘瑾的暗中作为其实很简单,但问题是查出来之后又能如何?皇上是不会因为那些所谓的贪财弄权之类的事情去办了刘瑾的。你可知道,西苑豹房烧毁后立刻便展开了重建,怕群臣反对,内承运只象征性的拨出了五万两银子,而西苑豹房所费钱银起码要七八十万两,这些钱都是从哪来了?你可知道?”
万志愕然道:“难不成是刘瑾出的不成?”
宋楠道:“当然是他,刘瑾之所以能到今天这个地步,便是因为此人善于揣摩皇上的心理,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想尽办法的满足皇上的愿望,刘瑾在各地圈地收受贿络,大肆敛财,这些我们都能查出证据来,你当南北镇抚司是吃素的么?这些事早在衙门里堆满了情报。但万一这些都是皇上放任他而为,甚至这些都是刘瑾为了皇上而为,皇上会因此责罚他么?我看事情一旦闹出来,也不过是斥责一番,做做表面功夫罢了,而挖出此事的衙门今后可就彻底得罪皇上了。”
万志鼓着眼半晌,轻声道:“卑职明白了,原来里边还有这一层关系。”
宋楠缓缓道:“这几日回京途中,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当年新平堡中,刘瑾夺马而逃,弃公主于不顾,这件事他总该死吧?可实际上数日之内,他便摆平了此事,事后康宁公主曾向皇上提及此事,皇上却已经信了刘瑾的话,反笑康宁公主多疑。其实皇上未必便是不信,只是皇上对刘瑾依赖太深,内心中对他偏袒罢了。”
“刘六刘七造反之事,我弹劾谷大用后皇上确实也迁怒于刘瑾,但刘瑾又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呢?将御马监交予张永之手其实是因为我的建议,因我竭力为张永邀功,皇上是碍于我的面子罢了。否则换做一般人,社稷危难之事还敢假公济私至国家于不顾,恐怕早就被砍了脑袋第五五零章所谓证据
了,而谷大用只是被发配南京,这便是因为刘瑾的求肯,一旦要杀了谷大用,谷大用没法活命,他便会将刘瑾咬出来,到那时反倒难以收拾。看上去皇上年轻似乎不懂这些弯弯绕,但其实也许看错的是我们,我估计皇上从轻发落谷大用也是出于袒护刘瑾。”
万志听得心惊肉跳,半张着嘴巴看着宋楠不语。
宋楠继续道:“由此可知,皇上对刘瑾的宠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我故意让张永咬出刘瑾来,便是想看看皇上作何反应;皇上的第一反应便是不相信,即便是刚才,皇上依旧不肯对我实话实说,反而警告我要拿出证据来。我锦衣卫办案什么时候被人要求有证据才能行动?真是天大的笑话。”
万志低声问道:“既然如此,大人如何确定这一回皇上不会包庇刘瑾呢?”
宋楠微笑道:“皇上可以包容刘瑾的任何恶行,却绝不会包容有人和藩王勾结造反,若皇上这都能忍,皇上还是皇上么?这是皇上的底线,无论是谁,碰到这根底线,他便完了。”
“可大人又说,皇上在此事上有偏袒之意……”
“那是因为皇上了解刘瑾的为人,知道他压根不敢这么做,皇上一定认为这是有人栽赃陷害;所以我们便要弄些证据让皇上不得不相信此事,一旦皇上相信了,刘瑾也就没救了。”
万志点头道:“卑职可算是明白了,然则大人便要用龙袍栽赃刘瑾,教他百口莫辩。”
宋楠瞪眼道:“什么叫栽赃,不要说的那么难听好么?刘瑾本就该死,从个人来说,他命人刺杀我,我自然要还以颜色;从大局上而言,他的存在是大明朝的一个毒瘤,他必须死。重点不在于用何种手段,而是能否达到目的。”
万志道:“卑职明白。”
第五五一章 黄粱梦随风
第五五一章黄粱梦随风
正德三年二月二十三,从早晨起,气氛便显得极为紧张,京营兵马抽调出动,进京的十五座城门口对进城百姓的盘查也愈加森严,城中街道上锦衣卫尽数出动,沿街策马飞驰,红甲如云,双眸似电,鹰隼般的盯着城中的角角落落。
百姓们虽然紧张,但他们却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三天前全城便贴满的官府的告示,逆王朱寘鐇反叛之案审结,于今日游街示众,在菜市口当众斩决。
看杀人是百姓的一种乐事,特别是看一位王爷被砍头,难免有些幸灾乐祸的快意;每日营苟求生,生活艰难,现在看来未必是件坏事,身份尊贵的郡王爷,还不是要被当众砍头么?
抱着某种心理,百姓们一大早便陆续聚集,街道两旁摩肩擦踵人山人海,满城百姓就像是一塘水鸭子嗡嗡的相互议论,有的兴高彩烈,有的翘首以盼,有的神情木然。
巳时正,号炮声中,数百京营兵马开道,押解着数十辆囚车的长龙浩浩荡荡从刑部大狱门前广场出发往东,经崇文门大街往南出内城,一路上穿崇北、正东、正南、宣南、白纸诸坊,登宣武门大街进内城,在内城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内各条大街上逐一经过,再回归永定门大街,直达菜市口大街处斩之所。
沿途百姓们挤挤攘攘你推我搡争着看囚车上的囚犯,为此挨了不少护卫京营士兵的皮鞭,那第一辆囚车上的神态倨傲腰背挺得笔直的白发老者便是朱寘鐇,朱寘鐇脸上神情木然,看不出情绪来,但他的内心却万分的懊悔,精心准备了数年的大事,连头带尾没撑过二十天,甚至还不如刘六刘七两个土包子的造反撑得久,这是难以释怀。听着身后囚车中家眷们惊惶的哭叫声,朱寘鐇其实心里悔得肠子都青了。
菜市口广场北端,一座高高的木台早已搭好,一长溜桌案后面坐着七八个面无表情的官员,当朱寘鐇被押解上木台之上的时候,他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当中位置蟒袍玉带的宋楠,宋楠冷冷的双眸也正盯着自己。
几十名刽子手袒露着胸膛,鬼头大刀靠在臂弯里,带着森冷的寒气,士兵们将三十余名人犯尽数押上高台,刽子手们两人一组上前,抓起一名囚犯拖到大木桩面前,踢着他们的腿弯,迫使他们跪倒在地上。
这些人知道大限将至,大声的哭叫起来,口中连呼冤枉,身子也扭动不肯,一名刑部官员大声喝道:“休得吵闹,莫非想走之前再受刑罚不成?”
一名面目清秀的后生披头散发的叫道:“我等又没造反,我庆王府奉公守法,从未有反叛之心,都是第五五一章黄粱梦随风
朱寘鐇这老贼连累我等,我等冤枉啊,皇上开恩呐。”
他这一叫喊,其余老老少少十几名即将临刑的犯人也大声叫喊起来。
那刑部官员怒喝道:“不听劝的东西,来人,给他们受些刑罚。”
几十名刑部压抑攥着棍子便上前,对着乱喊乱叫的众人便是一顿劈头盖脑的棍棒,那群人勿自叫喊不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