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风流-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老爷子数次对宋楠不公之时,宋楠也并没有表现的咬牙切齿,只是告诉张仑,国公府的未来在他张仑手中,如何抉择决定了国公府将来能否继续在大明朝显赫的屹立,这些话对张仑的触动很大。
宋楠曾告诉张仑,老爷子的一厢情愿是没有用的,英国公府早已不是勋戚的领袖,如今的勋戚之家更在乎的是利益,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团结一致奉英国公府为首的状态了。这些话张仑自然心知肚明,虽然话说的直了些,但事实就是如此,然则将来国公府交到自己手上,自己还有没有能力将这些桀骜的侯爷伯爵们统帅在国公府之下?答案不言自明。
正因如此,张仑已经下决心紧紧跟宋楠站在一处,当宋楠将侯爷们的阳谋告知张仑,并要求张仑和自己出面建立一个全新商会,借以粉碎侯爷们的如意算盘的时候,张仑根本就没有多少犹豫。这是宋楠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也是自己最能体现价值的时候,这时候不帮他,以后便只能渐行渐远了。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张仑甚至压根没有考虑张懋的感受,那个坐在庭院中晒太阳,流着口水满眼污秽的老人虽然经历丰富,但这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
白纸坊成立商会之事立刻成了一个大新闻,而且这个商会的会长居然是国公府的小公爷,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虽然大明朝官员经商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就连历朝的皇上也是默许的,毕竟官员的低俸是硬伤,朝廷不能付给高俸,便不能指手画脚怪人家自己给自己赚钱养家。在弘治年间,就已经半公开化了,只是弘治皇帝制定了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都察院的文官和锦衣卫们也成天盯着官员们防止以权力谋私,虽然谁也知道这很难避免,但态度上却是有了。
然而,如此大张旗鼓的任职,甚至连请个代理人为会长都不愿意做,这可是惊世骇俗。而且,同第五章针锋相对
时就任商会名誉会长的还有一位宋楠宋侯爷,这简直是乱了套了,这两个人是彻底的钻到钱眼里了。
朝堂上迅速做出了反应,文官们嗤之以鼻之余,不免在朝上大加抨击,而宋楠和小公爷给出的解释冠冕堂皇:此举是为天下商人做个姿态,鼓励游民经商,改变经商为下等职业的印象,正是为了响应朝廷积极推行的增加财税的政策,希望能鼓励天下商贾盘活大明朝的商业,更多的收取税收。
这一回就连正德也有些愤怒,但他并没有当庭责骂两人,将此事当成是个人私事搁置了起来,而私下里召见两人训斥了一番,告诫他们不得以权谋私,商家之事和职权要分开来,否则必不饶恕云云。
宋楠也不让人每天上奏章在正德面前攻击自己,向正德保证,自己和小公爷的会长只当一年时间,一年过后一定卸任。更是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以权谋私,否则任凭处置。
正德也是个马马虎虎的人,加上宋楠是自己的铁杆心腹,也不好多说什么,含含糊糊的便略过了此事。
而团营侯爷们的愤怒便可想而知了,京城里有了两个商会,不愿加入自己的商会的英国公府却跑去给宋楠的商会当会长了,这摆明是要唱对台戏了,一伙人火急火燎的跑去英国公府见很久没上朝的老公爷张懋,但一见老公爷的样子,他们的心凉了半截,老公爷口眼歪斜的躺在院子的躺椅上,甚至连谁是谁都分不清了。
“看来小公爷是不和咱们一条心了,英国公府变天了。”侯爷们全都明白了。
“然则宋楠这么做是为了给京外商家进京入驻白纸坊吃定心丸了,怎么办?诸位。”
“还能怎么办?只能静观其变了,我们九家还斗不过他们两家么?走着瞧吧。”
……
十一月十四,第一场冬雪覆盖京城的清晨,一辆马车缓缓驶出京城往南而去,车内人便是自告奋勇南下招商的朱凤桐,她身边的木匣子里放着一叠白纸坊商会的最新会规和最优惠的入驻和购房政策,还有宋楠亲笔签发的锦衣卫衙门的特别公函,公函上毫不掩饰的提醒各地锦衣卫衙门,见到此函的各地缇骑必须全力协助朱凤桐行事务,必当做总衙的任务执行。
宋楠在正德面前信誓旦旦的说绝不以权谋私,一转眼这些誓言便被抛到了脑后。

第五九零章 大婚之礼
第五九零章大婚之礼
朝臣们很快就对宋楠这张仑当什么会长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另外一件事上,这件事是大明正德朝的一件大事,那便是正德的大婚之礼。
秉承着皇后自民间选出的规矩,轰轰烈烈的选秀之举进行了几个月,到十月底的时候基本尘埃落定;千挑万选出来的十名女子确定进入后宫为妃,围绕着谁为皇后的人选,朝中大臣各执己见的争论了一番,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争执的不是谁更适合成为皇后的人选,若自己支持的人成了皇后,皇后将来自然会视为心腹;大伙儿争的是未来。
使馆编修夏儒怎么也没想到,这份荣耀会落到夏家头上。夏家几辈子清贫,祖上虽都是读书人,但却从来没当过五品以上的官儿,到了自己这一辈子,也不过是个六品编修官,夫人肚子不争气,成婚十几天也就生了个女儿,跟自己的祖辈相比,夏儒更是多了一条无后的挫败感。然而,就是自家这个成天不声不响的女儿,一下子便雀屏中选,成了钦点的皇后了,夏儒差点没兴奋的吐血。
至于夏家女子如何成为皇后的人选的过程,很多人也是有些纳闷,在选出的十名女子中,夏家小姐并不出众,事实上在参与遴选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被刷了下去,但每次报上淘汰的名单时,司礼监掌印张永都会命人将夏氏的名字加上,就这样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了最后。
不过最后的钦定是皇上自己的选择,谁也没法子说什么,据说当时在乾清宫大殿里,皇上和康宁公主兄妹两个出了不少问题去问这些秀女,就这位夏小姐应答得体,落落大方,一下子俘获了皇上的心。
外边传的神乎其神的,宋楠可是比谁都知道内幕,这夏氏之所以能成为皇后,还不是张永奉了康宁的命令一路提携过来的,事实上皇上选择的时候根本就没当回事,只是尊重康宁的意见,随随便便的朝夏小姐一指便转身离去了,甚至连正眼也没瞧那夏家小姐一眼。
宋楠偷偷进寿宁宫和公主幽会时,两人亲热过后裹在被窝里的时候康宁说及这一幕还愤愤不平,担心皇上。将来对夏姑娘不好云云;之后宋楠也曾偷偷见过这夏家女子一眼,顿时明白正德为何对她没兴趣了。
这位夏家姑娘生的中上之资,身材也不惹火,胸部平平,臀部也不够丰满,虽然气质高贵浑身透出一股灵秀之气,但那可不是正德所喜欢的类型。正德喜欢的是骚媚入骨,胸大臀肥,说话娇嗲嗔痴的类型,夏家小姐完全不符合;对正德而言,所谓的大婚娶皇后,也不过是为了顺应群臣的意见而必须做的一件事罢了,根本第五九零章大婚之礼
就没当回事。
无论如何,皇后人选敲定之后,便是大婚前的准备事宜;各地的藩王也陆续往京城中赶,不少身在外地的有身份的官员也纷纷往京城中赶,皇上大婚的时候都是要前来道贺观礼的;京城中也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
大明朝皇上大婚其实也和民间所行的婚娶之礼大致相似,同样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等步骤,不过所不同的是,很多事不需要皇上亲自去做,而是由近臣勋贵代为行礼。
十一月十八日是钦天监所定的纳采问名之日,清早起来,群臣去乾清宫观礼,在鸿胪寺官员咋咋呼呼的引导下,就算内阁首辅杨廷和以及一干王公贵族么也要恭恭敬敬站在指定的区域之中。钦天监鸿胪寺礼部这些官员们,平日根本就是不受人待见的主儿,到了这个时候却是个个人五人六指手画脚,颇露了一把脸儿。
乾清宫正殿中摆上了两张大桌子,桌子上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钱尚书家的金银器物衣冠礼物,也将桌子摆的满满的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宋楠站在一般大臣们的行列中也直着脖子看热闹,对这种仪式感极强的皇帝大婚的场景,宋楠还是两辈子头一回看,所以倒也很新奇。不久之后,钦天监监正一声高呼:“吉时已到。”殿旁两侧帷幕之后顿时丝竹悠扬,伴随着乐声,正德面无表情在一干锦衣卫大汉将军以及众内廷太监的簇拥下走进乾清宫正殿,登座之后,王公大臣们山呼万岁行礼参拜。
鸿胪寺卿站在东侧的丹陛之上,手捧诏书开始宣读,一番废话之后,开始选派千万夏儒宅第行纳采问名之礼的三位正副天使。今日确定的正副天使在皇上大婚期间便要负责所有和夏家接洽的事宜,而且也代表了皇上的身份。
“诸位大人,经皇上提议,正天使之职由来京观礼的宁王爷担任,两位副使分别由定国公徐老公爷以及勇冠候宋楠担任,诸位大人可有异议?”鸿胪寺卿的话音落下,连宋楠自己愣了愣,他没想到皇上竟然点名要自己做这个副天使。
立刻便有人道:“宁王爷为正使是极为妥当的,副天使的人选中定国公也是妥当的,只是宋侯爷的身份未免不太适合,他是锦衣卫指挥使,皇上大婚期间须得和京营一起负责城内外的治安之责,现成的英国公张老公爷为何不用?”
正德摆手道:“英国公卧病在床不能起身,已经上折子谢恩了。”
“那也轮不到宋楠啊,小公爷张仑不是最好的人选么?再说了,还有诸多王爷在第五九零章大婚之礼
场,王爷们也都是合适的。”
正德不悦道:“只是个代朕行礼的天使罢了,有那么多讲究么?朕真的快被你们烦死了,折腾的一时不休,要再闹腾下去,朕这大婚不办也罢。”
群臣白眼珠滚了一地,这时候居然说这种话,皇上这是拿大婚当儿戏了。
宋楠忙出列道:“皇上莫恼,这天使之职大可换别人去做,皇上不必为了这点小事而烦恼;小公爷,在座的王爷都可胜任。”
正德皱眉道:“朕觉得你合适,朕要你做天使便不成么?偏偏又来这么多反对之声;朕也是纳闷了,是朕大婚,又不是你们大婚,你们指手画脚的作甚?这是朕的私事不是么?”
“皇上大婚可不仅是皇上的私事,也是天下臣子百姓的大事,皇上此言差异。”一名尚摸不清情况的老臣梗着脖子兀自顶撞。
正德气的脸色发白就要起身离座,这时一人出列道:“诸位大人,宋大人很是适合啊,为何你们觉得不适合?一则宋大人仪表堂堂举止得体,又是我大明重臣,受封侯爵,哪一条不能当这天使之职了?你们呐,也是小题大做,皇上只要开心便成,偏偏你们不识趣,本王虽远在江西但也听说了朝廷上有些人就是正事不管专管闲事,今日算是领教了。”
说话之人三十许人,面如冠玉,长身玉立,身着金色滚边蟒袍,头束紫金冠,一副仪表堂堂的从容模样,这人便是宁王朱宸濠。
这番话分量不轻,等于是当面斥责之意,宋楠顿时对这位宁王爷产生了些许好感。经他这么一说,众人倒确实觉得是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是个皇上大婚的使者罢了,为了反对而反对有什么意思?
杨廷和笑着出列道:“宁王爷说的是,宋侯爷自然可以胜任,时候不早了,皇上请拟旨任命,让三位天使前往夏府行礼节,莫误了好时辰。”
正德转怒为喜,当下命人拟旨宣读,任命正副天使之职,授予圣旨节杖给三位天使,之后群臣叩拜,正德退殿而去。
文武百官们嗡嗡议论着出乾清宫而去,宋楠和朱宸濠以及徐光祚三人留下来,朱宸濠高声下令:“立刻整理仪仗抬着礼品,鼓乐奏起,出宫前往夏府。”
一干侍卫太监杂役们立刻忙碌起来,不久之后,浩浩荡荡的披红挂绿的队伍便吹吹打打出了宫门,朝夏府所在的南薰坊行去。朱宸濠宋楠和徐光祚三人捧着节杖和圣旨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前面,一路上爆竹震天,街道两侧的百姓围得人山人海前来观看。

第五九一章 宁王爷
队伍浩浩荡荡行走在大街之上,宁王朱宸濠左顾右盼,挥手朝街边百姓示意,显得悠然自得,有不少百姓指点议论着,好像认识他的样子。
定国公徐光祚马上探首笑道:“宁王爷很少来京城,怎地像是对京城挺熟的样子,百姓们认识您的好像也很多啊。”
朱宸濠笑道:“先皇驾崩和皇上登基的时候,本王从南昌府进京呆过一段时间,曾经在老木厂施粥饭一个月,也许他们便是那时候认识了本王。京城中我也不算陌生,其实每年我都请皇上圣旨进京一趟,京中名胜古迹也游玩了不少。”
徐光祚干笑道:“原来如此,老夫消息闭塞,竟不知王爷常来京城,否则必请王爷赏光赴……”
徐光祚话没说完,朱宸濠却已扭过头去,似乎对徐光祚毫无兴趣,徐光祚有些尴尬,竖着耳朵听朱宸濠和宋楠说些什么。
宋楠本默默无声的坐在马上回想刚才的情形,随着杨廷和主持的外廷逐渐掌握了朝廷的内政大事,文官们已经膨胀的很厉害了,一点小事都要出来叽喳一番,特别是对自己更是不留情面,琢磨着自己是否要寻个由头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不要跳的那么厉害。就听见耳边朱宸濠似乎问了句话,忙扭头过来,见朱宸濠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对不住,王爷刚才问下官什么?”
一旁的徐光祚冷声道:“宋楠,你这架子也太大了,王爷问了你几句,你居然都没听见。”
宋楠不理他,拱手笑道:“对不住,刚才我在想衙门里的一些棘手的事情,一时分了神,请王爷恕下官失礼。”
朱宸濠摆手道:“无妨无妨,本王久仰宋侯爷大名,想跟宋侯爷亲近亲近罢了。刚才本王是问宋侯爷今年贵庚呢。”
宋楠笑道:“回禀王爷,下官今年二十一岁。”
朱宸濠点头叹道:“二十一岁,正风华正茂啊,宋侯爷年纪如此之轻便位居朝廷重臣之列,本王实难望其项背。本王今年三十一岁,整整大你十岁,十年前本王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宋楠忙道:“王爷自谦了,王爷丰神美姿令人仰慕,皇族之家毕竟不同我们这等草野出身之人;对了,刚才王爷替下官说话,下官这里多谢了。”
朱宸濠微笑道:“别提这事,朝中有些大臣就是正事不成,闲事有余。本王若非身份所限,定会上奏皇上,让皇上明辨朝中谁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像宋侯爷这种,关键时候能替我大明朝力挽狂澜之人才是真正的贤臣;说句实话,本王对宋侯爷所为钦佩之极,早就想能和侯爷见面结交,今日能有这个机会,本王很是高兴呢。”
宋楠赶忙拱手道:“王爷切莫这么说,这可折杀下官了,下官哪有王爷口中说的那么好,下官只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朱宸濠摇了摇头,头上的紫荆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不必自谦,该如何便是如何?谁能在新平堡救皇上于万敌从中?谁能在暴民乱起之时率军东征西讨剿灭反贼?谁又能洞悉安化逆王之阴谋,平息叛乱?别的不说,光是这三件事便足以羞煞朝中许多自诩为元老重臣的大臣们了。”
宋楠不知这朱宸濠这般抬举自己是什么用意,不过朱宸濠虽身份尊贵,但言语举止可亲,也透着股诚恳的劲儿,宋楠对朱宸濠的好感也增加了几分。
“宋侯爷,皇上大婚前后,本王都在京城之中,咱们有机会聚一聚喝喝酒聊聊天如何?我朱宸濠朋友不多,但我想交侯爷这个朋友,不知是否唐突。”
宋楠忙道:“王爷有命,下官当然求之不得。”
朱宸濠摇头道:“你这话说的好像本王在逼着你似的,本王可是诚心诚意的,这样吧,今日差事完了之后,我在春风楼设宴,务必请宋侯爷赏光。”
宋楠忙道:“要请也是下官请,岂能让王爷做东。”
“行啊,你请就你请,你在京城,你是东家,今日你请,明日我请便是。”朱宸濠倒是一点也不坚持,笑眯眯的道。
一旁的徐光祚被冷落在一旁,听着朱宸濠和宋楠说的热乎,对自己却是一副不太理会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勋戚之中朱家子孙才是正儿八经的勋贵,受封的国公侯伯们地位再高,到了这些王子王孙们面前总是不自觉的矮一个头,人家身体里流淌的是太祖的血脉,这也没什么好辩的。不过宋楠的爵位比自己还低,凭什么自己便输给了他?
“王爷,老朽也想请王爷赏脸,今晚老朽备了薄酒,王爷能来赏光么?”徐光祚陪着笑插话道。
“你没听见我和宋侯爷约定了么?今日这差事完了之后,宋侯爷要请本王呢,本王又不会分身术,如何去你府上赴宴?”
“对对对,老朽糊涂了,那么明日呢?”
“哎,明日我回请宋侯爷啊。”
“好吧,那后天吧,后天请王爷一定赏光。”
朱宸濠微笑道:“好吧,后天去你府上喝酒便是,老公爷这么好客,本王也不能不给面子。”
徐光祚终于松了口气,好歹王爷没有拒绝,这位宁王殿下可是个人物,在诸藩王之中跟皇上多有来往,关系也不错,虽然自己并没打算攀附与他,但毕竟能结交便结交,总不会是件坏事,而且在宋楠面前,总也不能输给这面善心奸的小子。
说话间,前方爆竹连天响,锣鼓之声瞬间响了起来,一名侍卫过来禀报道:“王爷,夏府到了。”
众人抬眼往前瞧去,只见前方胡同口人群聚集热闹非凡,一名穿暗红绸衫的老者正翘首站在巷口张望,朱宸濠笑道:“到了,咱们下马吧,胡同狭窄,马儿恐怕不能骑了。”
夏儒毕恭毕敬的站在巷口迎接,见朱宸濠捧着圣旨带着宋楠和徐光祚两人大踏步而来,忙上前跪倒行礼,高声道:“恭迎三位天使大人,下官夏儒恭候多时了。”
朱宸濠呵呵笑道:“快起来,您是未来的国丈,可别折杀了我等,起来吧,去你府中宣旨。”
夏儒赶忙站起身来,侍卫们已经驱散了围在巷口的看热闹的百姓,夏儒头前引路,沿着五尺来宽的狭窄胡同走了百余步,来到一座小院前;这小院只有两进六七间房舍,就是个普通的院子,比之一般富贵人家尚且不如,可见夏家根本就是小门小户;这么简陋的地方现在飞出了个金凤凰,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夏家上下七八口人早已在前厅中等候,朱宸濠见厅上狭窄,索性就在院子里宣读圣旨,夏儒领着家中众人跪倒在院子里,朱宸濠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惟重,祗遵圣母皇太后命。遣使持节,以礼采择。兹册国史编修官夏儒之女为皇后,命卿等持节奉册宝,行奉迎礼。”
夏儒三呼万岁,带着家中众人拜了三拜之后接过圣旨来,这道旨意一宣,夏儒的的女儿便是钦定的皇后了,当下身份立刻转变,包括朱宸濠宋楠徐光祚在内的一般官员侍从立刻给夏小姐跪拜行礼,那夏小姐局促无语,身子也害怕的发抖,从现在开始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个转变太过迅速,紧张激动无助也是难免的。
“夏国丈,皇上赐了西苑宅第于国丈,过几日还有封赏恩旨,大婚之前,宫中会有女官太监若干进贵府伺候皇后娘娘,锦衣卫将派一百大汉将军负责保护皇后娘娘,夏国丈,贵府之中的事情呢你自行安排,有什么需要或者是要求,可寻我三人办理。”
夏儒连声道谢道:“三位大人辛苦,三位大人辛苦,厅上喝茶。”
宋楠道:“茶倒是不忙喝,皇后娘娘住在这里不成,须得赶紧移驾新宅,这里百姓众多鱼龙混杂,若是出了差错可了不得。”
夏儒忙道:“侯爷说的是,但听三位天使吩咐。”
朱宸濠当即下令,抬了凤轿过来,让夏家小姐上了轿子,和宋楠等人亲自护送去了西苑新府邸中,安排了锦衣卫大汉将军和宫女太监侍候保护,中午只简单的吃了些东西,下午接着忙活,直到未时末,才将这里的事情忙了七七八八。
三人离开夏儒新府,半路上朱宸濠道:“宋侯爷,反正离着晚饭时间也不久了,咱们干脆便寻个酒楼聊天喝酒去,你莫忘了今晚你要请我赴宴的。”
宋楠微笑道:“怎会忘了此事,王爷请,咱们春风楼走着。”
徐光祚在一旁等着宋楠说一句:“徐老公爷也一起来吧。”可宋楠压根就没那意思。
倒是朱宸濠跟他说了句话:“老公爷带着人回宫中交差吧,皇上问起便说宋侯爷请本王喝酒去了。”
徐光祚心中郁闷难当,但依旧笑容满面的满口答应,待看着宋楠和朱宸濠并骑而去消失在街角,这才变了脸色暗啐了一口,拨转马头带着仪仗众人回皇宫复命而去。

第五九二章 掏心掏肺一席谈
新雪乍晴的京城的傍晚,绚丽的夕阳照在楼外京城街道房舍之上,光彩绚烂,夺人心魄。春风楼上,宋楠和朱宸濠对坐于三楼雅间,临窗观景,品着热茶悠然交谈。
朱宸濠脱了外袍挂在窗边的木架上,身上穿着紫红紧身云锦丝袄,愈发显得身材修硕唇红齿白俊美无匹;宋楠一向对自己的皮囊极为自信,在朱宸濠面前不免也有些自愧不如。
“随随便便的一个傍晚,夕阳下的街景都叫人沉沦欲醉,京城真是个好地方,宋侯爷身在京城当真有福气。”朱宸濠看着窗外夕阳下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