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沸血神兵-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而惘闻。那金将又数道:“二!”众金兵将箭头对准二人,只待将军三声令下。死生之际,赵仲谋心念电闪,忽想起一事,蓦地回过头来,大喝一声,手中沸血神兵向身旁泥地上猛力一击,这金铁铸就的长枪枪身竟然一弯,便如弓身一般,赵仲谋急忙借势跃起,双足内弯,钩住紫燕马马腹两侧,一人一马,竟从陷马坑中腾空而起,在长枪之上稍一借力,一个转折之后,已稳稳地站在地上。这一番变化,正是赵仲谋祖传知遇枪法之中最匪夷所思的一式——跳马离窟!
紫燕马四蹄刚一落地,便听得那金将大声数道:“三!”瞬时间,万箭齐发。赵仲谋手中沸血神兵疾点而出,使一招“笑看飞蝗”,于一瞬之间,接连绽出数十个枪花,将身前羽箭尽数拔落。当年,赵仲谋先祖赵云公从长坂坡单骑救出幼主之后,回想起先时情形,不由得心有余悸,暗想若非曹公有意生擒自己,乱军之中万箭齐发,自己纵然神勇百倍,也万难抵挡,必死于乱箭之下,今后若再与曹军遭遇,当再无这般幸运了。于是苦心诣旨创了这招“笑看飞蝗” 出来,专为他日阵前破解羽箭之用。不想刘备经此长阪一战之后,与东吴联盟共同进退,军威大盛,屡败曹军,赵云身为大将,已再无当阳长阪之迥迫,这招“笑看飞蝗”虽然厉害,却一直未能在阵前施展,直至今日赵仲谋在此危急之际以此招拔箭自救,招式中的威力方才尽得显露。

赵仲谋将身前羽箭尽数拔落,纵马抢到那金将身前,一枪刺入他右胸,长枪挑起,将他从头顶甩过,正抛入陷马坑中。众金兵一箭射出,正欲引弦再射,赵仲谋已赶到面前,右手青釭剑一阵砍杀,将当前十数人连人带弓斩成数十截。卓清见赵仲谋以匪夷所思的招式跳出陷马坑,拔落羽箭,心下不由得大喜,急忙催马赶上,提枪向众金兵一阵攒刺。众金兵手执弓箭,利于伏远而拒敌,近战却向为其所患,是以赵、卓二人赶到近前,众人虽有良技,于此混乱之际却半分也施展不得,被二人一阵枪刺剑砍,杀伤甚众。

赵仲谋拒敌之暇回看卓清,见她与众敌厮杀虽足以自保,但于此极近之际,以长枪杀敌似乎颇为不便,当下右手青釭宝剑由前向后一划,脱手扔出,将一名金兵拦腰斩为两截,同时向卓清叫道:“清儿,接剑!”卓清忙伸枪在剑尖上一点,剑柄上挑,顺势将它握入掌中,心下不禁略感惊奇,寻思:“不想这口短短三尺长的宝剑,竟然不下百余斤沉重,怪不得会有如此神威!”此时宝剑在握,却不及用以杀敌,左手一挥,长枪射出,将抢在近处的三名金兵一齐钉在地上,便如串冰糖葫芦一般。赵仲谋高声喝采:“好枪法!”卓清侧头向他报以一笑,灿若春花。卓清剑法本就不凡,手中青釭剑又是举世无匹的千古神兵,两下一合,所向自然无敌,举手之间,身侧数十金兵尽皆毙命。

赵仲谋扔出宝剑之后,将长枪一挂,在紫燕马上略一借力,便即纵身跃起,如苍鹰一般向众金兵头顶扑到,人未落地,右手一招“瓴动风雷”便已递出,将身侧一金兵喉骨捏得粉碎,那人连哼也不及哼出一声,已立毙于鹰爪功之下。赵仲谋左右双爪齐施,疾愈闪电,喙吞日月、翅压长空、杀狮毙虎、横翼穿云诸般招式一齐自双爪之下涌出,妙招叠呈。这鹰爪功乃是当世绝学,以戒明之强,当日初遇之下,尤自难以抵挡,又怎能是这些惯习箭法的金兵所能抵敌?是以赵仲谋双爪所到之处,金兵无不立毙,鹰爪功大显神威!赵仲谋心道:“若是岳叔叔在天有灵,见我今日以他所传的鹰爪功阵前杀敌,必然大感欣慰。”

二人一阵砍杀,直教金兵心胆皆寒,纷纷丢盔弃甲,四散败逃而去。赵仲谋纵身上马,与卓清二人乘势冲出,驱马投承天寨而来。二人到得承天寨前,但见寨门大开,不见半个人影,赵仲谋心想:“难道施大哥他们自思孤寨难守,引着众兄弟们投别处去了?又或是金军攻破山寨,众承天寨的兄弟们这才去了别处?”眼见山上只剩下一个空寨,身后又有数十万追兵,二人不敢停留,只得催马继续向南。

行未数里,卓清坐下青马一个踉跄,口吐白沫,摔倒在地,竟连卓清也差点掀翻,赵仲谋慌忙伸手将她拉过,坐在自己身后。赵仲谋心想:“清儿的青马颇为神骏,奔走大半日也已支持不住了,却不知这紫燕马又是如何?若是平日,这马一骑双乘自不在话下,但此时它已接连奔走一日,疲惫不堪,再让它驮我二人,确是有些勉为其难,但此时形势紧迫,也只能委屈它了。”当下催马而行。紫燕马本已疲惫至极,此时背上又再多加一人,足下更是迟缓。赵仲谋心下焦急,暗想:“此时紫燕马劲力已竭,前面若再有一路伏兵,我和清儿连同我怀中的岳经,三人必死无疑!”

正思虑间,便见前面小丘之后忽转出一面大旗,大旗招展之下,数声号角响起,紧接着平原之上顿时冒出数万人马来,便似从天而降一般。赵仲谋心下大惊,暗道:“不想此处果然设有伏兵!”紫燕马更行数步,却见大军之前,两员大将纵马向这边驰来,二将身后,打着两面旗子,分别写着“徐”、“高”二字。赵、卓二人心想:“金军之中,虽也有宋人降将,却从未听说有姓徐姓高之人,难道这些竟都是我大宋的军马?”

不到片刻,二将驰近,只听一人高声叫道:“赵大哥、卓姑娘!”另一人叫道:“赵兄弟、卓姑娘!”二人一听,心下大喜,忙催马向二人迎到。三骑马走到近前,只见左侧那一将约模十八、九岁年纪,面目英俊,神情威武,手持一杆钩镰枪,正是当日大破金军数万连环甲马的徐逍;右侧那人足跨黑马,手执银枪,身形魁伟,方脸黑须,正是二人当日在陆羽茶楼中相识的开平王之后,大将高彦。二人山穷水尽之际得遇故人,欣喜不已。

高彦说道:“秀王殿下闻听金军南下,金兀朮亲统中路大军三十万来取濮陵,急调信、衢、吉、衡、潭、鄂、江七州二十余万军马前来迎战,今早我军渡过长江,便即与承天寨下的施全、吉青二位将军相遇,得知赵兄弟你单骑闯入金军重围之中,前去营救岳经,秀王殿下放心不下,特命我二人率军前来接应。”赵仲谋道:“谢殿下和二位将军挂怀,托诸位洪福,在下幸不辱命,救得岳经在此。”说向自己怀中一指。二人大喜,徐逍笑道:“赵大哥天赋神勇,此举原也不足为奇;但卓姑娘以女儿娇弱之身,竟也能在数十万精甲之中来去自如,思之不禁令我辈男儿汗颜无地了!”卓清笑道:“多日不见,一见面你拿一顶高帽让我戴戴!却不知你又是几时学会的?”四人一齐大笑。

高彦道:“上月二十,殿下奉旨巡视江陵、隆兴诸府,闻听金军南下,急调诸路人马,亲率大军前来迎战。殿下此时便在前面不远,赵兄弟、卓姑娘可随我一同前去拜见。”二人道:“好。”高彦持枪一招,青旗摇动,大军阵势变化,顿时让出一条数丈宽阔的大道来。徐逍见二人坐下的紫燕马已是疲惫不堪,当下命身后两名小将让出坐骑,四人催马向南驰去。

四骑纵蹄急驰,赵仲谋向徐逍问道:“徐兄弟,自向日归德道上一别,不想一年之间,你竟已成了统率千军的大将,真是可喜可贺!”徐逍微笑道:“那日一别,数日之后小弟便从平阳关下来,径回山阴故里。在家中闲居数月,正自愁闷之际,秀王殿下亲携厚礼而来,请我出山,为国效力。我久慕秀王之名,正无缘结识,此时幸蒙殿下不弃,又怎敢推托?这便随殿下来到临安城中,与高大哥等人一起在帐下效命。此番听说金军攻取濮陵,有南下之志,故而随殿下同来与金人决一死战,不想在此处遇见你赵大哥!”赵仲谋道:“徐兄弟得遇明主,他日必能一展所长,成不世之奇功!”徐逍大喜,说道:“谢赵大哥贵言善祝。”

未行数里,便见一人纵马向北迎来,数十骑疾驰跟随在后。那人驰到近前,徐逍、高彦二人慌忙下马,说道:“末将参见秀王殿下!”赵、卓二人在马上凝神一看,来者正是秀王赵瑗!二人急忙下马施礼,赵瑗一把将二人拦住,笑道:“赵大哥、卓姐姐,多日不见,可想煞小弟了!”故人相见,二人喜不自胜。赵仲谋道:“恭喜殿下得偿所愿,终得太子之位!”卓清一听,心道:“怪不得殿下竟能调动信、衢、吉、衡、潭诸处兵马,原来这一年间他终被立为太子。身为一国之储君,权势自非昔日可比,要调兵马也自非难事。”却听秀王说道:“若非当日二位数番相救,赵瑗焉有今日?”赵仲谋道:“殿下言重了。殿下洪福齐天,自能处处逢凶化吉,我二人也只是稍尽微劳而已,又怎敢居功?此等小事,请殿下勿再记在心上。”卓清道:“正是。”

三人见罢,赵瑗引身后众人与赵、卓二人相见。二人见赵瑗身后数十人中,若非神形威猛顾盼生威的大将,便是相貌儒雅才能卓著的智谋之士,虞荣林、虞允文父子竟也在其中。赵仲谋心想:“秀王礼贤下士广招天下豪杰,其志果然不小。他日若登大宝,汉室必然大兴!”众人以二人与秀王相交至厚,言语极是有礼。

赵仲谋解下铠甲,将怀中岳经抱到赵瑗跟前,说道:“岳元帅一生精忠报国,身后没留下多少子孙,望殿下对他厚加照顾,以慰天下忠良之心。”赵瑗伸双手将岳经接过,只见他此时正自酣睡,容颜眉宇之间与岳飞颇有几分相似,回想起岳飞生平,一时感伤不已。赵瑗伸手解下背后锦袍,小心将岳经包在其中,回头向身后一将叫道:“周俊将军!”一人应声而出,说道:“末将在!殿下有何吩咐?”赵瑗道:“周将军速领五百军士,乘我的王舟渡江,将岳经送至我王府之中,交由王妃看护,不得有失!”周俊道:“遵命!”双手接过岳经,转身欲行。赵瑗又道:“周将军!此子承继祖、父之志,身负万民之望,还请将军千万小心在意才是。”周俊道:“请殿下放心,若稍有差弛,周俊提头来见殿下!”赵瑗点点头,令其速去。

周俊去后,赵瑗回头向虞允文问道:“虞大哥,我军二十万敌金军三十万,颇居劣势,以你之见,当如何用兵?”虞允文道:“我军以弱当强,军士又缺乏操练,只怕难敌金军之强,若要取胜,当用奇谋。”赵瑗又问:“奇谋又当如何?”虞允文道:“有殿下在此,请恕末将未敢妄言。”赵瑗微笑道:“虞大哥但言无妨,便算有所僭越之处,小弟也自当包容。”虞允文谢过赵瑗,沉吟道:“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以末将之见,我军唯有破釜沉舟,激励士卒,方可与金人一战。”赵瑗点头道:“说得不错,小弟也正有此意。”却听虞允文道:“只是殿下乃万金之躯,身负天下之望,断不可在军中涉险。便请殿下回舟渡江,让臣等与金人决一死战!”赵瑗道:“我若是自惜其命,退避自保,又怎能让将士们效命?今日我自当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与金军决一死战!”虞允文道:“殿下说的是,恕末将失言了!”

赵瑗当即传令道:“曹文龙将军……”一人应声而出,说道:“末将在。殿下有何吩咐?”赵瑗道:“传本王的将令:将北岸的船只尽数烧毁,不许留下一条!”曹文龙答应一声,领命而去。众人心想:“殿下烧毁船只,断绝归路,看来今日是有意与金人决一死战了!”却听赵瑗仰首与众人言道:“今日背水演阵,与金人决一死战!”众将与数万军士一齐叫道:“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其声震天。

赵仲谋心道:“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当日与岳叔叔在山阴兰亭初遇之时,岳云大哥词中不也有‘背水演阵’之语么?想来当日岳大哥口中虽只吟得这‘背水演阵’四字,胸中欲效先贤背水列阵,与强虏一决雌雄之志,当也与今日万军阵前的秀王殿下一般无二!”

赵瑗回顾左右,叫道:“虞先生……”虞荣林应道:“殿下有何吩咐?”却见赵瑗展颜一笑,说道:“听说先生词曲皆通,颇为所长,能否请先生即刻作歌一首,以壮我军士气?”虞荣林道:“殿下有命,小人自当遵从,请殿下赐题。”赵瑗道:“便以‘背水演阵’四字为题罢!”虞荣林答应一声,说道:“请殿下稍候,小人即刻便回。”说罢快步走到自己坐骑之侧,取过纸笔,倚马作书。赵仲谋见虞荣林神色间似有成竹在胸,笔下略无停留,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已完成。赵仲谋心想:“晋时袁虎倚马万言,今见虞荣林之才,似也不其人之下,只不过其人虽有良材,却一直不得施展,直至今日也未能大显身手,诚为可惜。”

虞荣林快步走到赵瑗马前,说道:“这《背水演阵》一曲,小人现已作好,恭请殿下阅览。”赵瑗接过一看,赞道:“好词!”继而又道:“只可惜你虞先生晚生了七百余年,要不然这‘倚马可待’四字说得可就是你虞荣林了。”虞荣林谦道:“殿下谬赞,小人愧不敢当!”赵瑗道:“好,便请先生下去教各营军士传唱此曲,激励我军士气。”虞荣林答应而去。

赵仲谋于诗词颇有所好,闻听秀王称赞,不禁心痒难搔,但想归想,秀王不予观赏,却也不便求讨,心想:“却不知他笔下的《背水演阵》,又是怎样一副景象?竟得殿下如此赞赏!”

过不多久,便听众军士一齐高声唱道:'手机富士康小说网 Http://Www。fsktxt。Com'

报国无门,大志难伸,英雄凭谁问?弹剑空啸傲,一事竟无成。何日万马千军任纵横?铁骨戍长城。 背水演阵,豪气陡生,只手转乾坤。施展男儿志,一战显雄风。愿洒一腔碧血映忠魂,百死无余恨!

唱罢,词间豪气未竭,尤在众人心中回荡。

赵、卓二人不禁脱口赞道:“好一首《背水演阵》之曲!”赵瑗心道:“原只见词间豪气干天,不想虞先生笔下的乐曲竟也如此不凡,令人一听之下顿生热血沸腾之激奋。此曲一经传唱,我军士气必然大涨,此战可胜矣!”想到这儿,不禁神色大喜。

此时,但见旌旗招展之下,众将各领军马背水列阵,严阵以待,宋军虽不过二十万,但以声势而论,实不在三十万金军之下。赵仲谋立马赵瑗身侧,见其小小年纪统率众将,自有一番威严,非但如此,以他一个养尊处优,从未经历战阵的少年,值此大战之际,神色之间竟无半点惧意,心下不由得大为赞赏。

赵仲谋忽想:“赵构一向懦弱,不敢与金人抗衡,此番何以竟会命太子统兵前来?”当下向赵瑗问道:“殿下此次出兵,不知可曾申报朝庭?”赵瑗道:“金军南下之日,小弟正奉旨在江陵、隆兴诸府巡视,军情紧急,来不及请示圣意,便即率兵前来。虽是如此,但出临安城时,圣上曾有旨意,命我‘逢寇即除’,金人乃国之大寇,又安能不拒?是以,此番出兵,我虽略有僭越之嫌,却也当无大碍。”赵仲谋道:“如此最好。”心想:“秀王英才盖世,久负万民之望,如若因此而黜,岂不可惜!”

当下赵瑗传令道:“徐大哥,你率本部兵马在西边三里外埋伏;高大哥,你率本部兵马去东面三里外埋伏,你二路军马以我中军摇旗为号,一齐杀回,合击金军两翼。”二人齐声答道:“是。”赵瑗又道:“你二路军马须奉命而行,即便是我中军危急,亦不得擅动,违令者斩!”二人齐声答应,各引军马而去。

赵仲谋见高彦所率约有二万余人,皆是精锐步卒;徐逍所率却是数百队连环甲马,约有五千余骑。二路军马远去,尘土蔽日,甚为雄壮。徐、高二路军马去后不久,便见一名军士从东面飞驰而来,向赵瑗禀报道:“示禀殿下:东北二十里外有一彪军马正与金军厮杀,高彦将军特命小人前来请示殿下,是否引军前去救应。”赵瑗道:“你回去告知高将军,命他不许擅动。”那军士领命而去。赵瑗随即命人飞骑赶去打探。过不多时,那军士回来禀报,说道:“奉殿下号令,小人现已探明,那一路军马约有千余人,打着‘忠义’大旗,原是太行山忠义门下帮众,得知我军在此与金人大战,特赶来相助,不想未曾与我军汇合,却先遇上了金军。”赵瑗听罢,点点头,命其再探。

赵仲谋心道:“原来是我忠义门下的众师兄弟们来了。”当即向赵瑗说道:“在下昔日曾在忠义门下学艺,现今师门有难,我自不敢置身事外,这便赶去相助破敌。”赵瑗说道:“我早先也曾听说岳元帅命人在太行山树起‘忠义’大旗,广招天下忠义之士抗金报国,不想赵大哥你竟也是忠义门下弟子!”继而又道:“忠义门为国御敌而来,此番有难,小弟自当派兵相救。”当下叫道:“孙骥将军!”一人自赵瑗马后应声而出,向赵瑗拱手施礼,说道:“殿下有何吩咐?”赵瑗道:“你速引本部人马随赵少侠前往救应忠义门,一切奉赵少侠号令行事!”孙骥道:“末将遵命!”

赵仲谋向卓清说道:“清儿你在此稍候,我与孙将军片刻即回。”卓清点点头,心想数十万金军尚且困不住他一人一骑,此时身侧有数万军马相随,自不须担忧。赵仲谋见卓清答应,一催坐骑,纵马先行,孙骥自引二万余人,跟随在后,向东北急行。

赵仲谋马快,早将步军甩在身后,不到片刻,便已赶到阵前,但见数万金军围住忠义门千余帮众,激战正酣。赵仲谋见金军势大,忠义门弟子武艺虽较金兵为高,但以寡敌众,已渐渐抵挡不住,十数名武功稍弱的弟子,只片刻间便为金兵所杀。赵仲谋心想此时事态紧急,若待后军到来,只怕忠义门损伤必众,当下挺枪跃马,径向金军为首大将冲去。赵仲谋飞马赶到近前,也不及看清敌将面目,手起一枪,已将那金将挑于马下。金军得势之际,忽逢剧变,无不大哗。

赵仲谋催马向敌军最厚之处杀入,右手挚得青釭宝剑在握,将忠义门下诸般剑招信手使来,金兵迎者立毙,竟无一人能挡得他一招半式。

忠义大旗下,众人正自迥迫之际,忽见一人单骑杀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更为惊奇的是,其人剑底施展的招数,竟然全都是本门的剑法!此时,但见其人右手宝剑挽起六七个剑花,从胸前横掠而过,一剑劈出,前攻后拒,左接右挡,正是本门报国剑法中最为精妙的一招“飞将出塞”。这招飞将出塞并不繁复,现今忠义门下众弟子也尽皆会使,但若要使得似其人这般得心应手,举重若轻,剑法之神妙,却是连潘国坚、赵国华这等门下一流高手,也难以做到。只见其人三尺青锋挥舞之下,将本门剑招中的余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招式平淡之处,又赋予剑招无限的新意,寥寥数式之间,便已显露出持剑之人高深至极的武学造诣。

众人见状无不大喜,凝神向其人来处一望,千余弟子之中,便有数十人喜道:“原来是赵仲谋师弟到了!”赵仲谋冲入重围之中,翻身下马,向众人一笑,不及与众人交谈,宝剑疾出,于片刻之间,接连杀死十数名强敌。众金兵见赵仲谋宝剑犀利,剑术精良,无不胆寒,一见其人之面,便即四散而逃,唯恐趋避不及。赵仲谋持剑在四周游走一圈,见此时形势易转,双方实力消长之间,众师兄弟们已渐渐敌得住金军,当下长剑一收,径来找寻潘、赵二位师伯叔。

赵仲谋向战阵北侧金兵至厚处急行数步,便见十数丈处,一人长剑飞舞,力敌金军十余名军士,尤自占得上风,再看其人浓眉大眼,方面阔口,却不是师伯潘国坚又是何人?只见潘国坚左掌前拒,迫退身前二敌,右剑横掠,与三柄钢刀相斫,忽尔一个翻身,飞足重重踢在两名金兵胸口,同时长剑回劈,冷不防地将身侧二敌砍翻在地,使的正是本门报国剑法中的一招“飞渡阴山”,赵仲谋不禁大声叫道:“好!”潘国坚虽闻其声,但众敌在侧,不及回头观望,又接连递出数招,或劈或砍杀死数名军士,直教一时之间金兵再不敢向他身前攻到。

赵仲谋见潘师伯举手毙敌,神威凛凛,心下不由得大喜,正要上前拜见,忽见东侧十丈开外,一员金军小将在马上张弓搭箭,一箭径向潘国坚后颈射来。赵仲谋急呼:“师伯小心!”但眼见那箭来势极快,待得潘国坚惊觉转身,那支羽箭离他颈项已不过数寸远近。潘国坚势无可避,正欲闭目待死,忽听得“波”地一声轻响,一道极其强劲的气流在这间不容发之时从旁掠过,正撞在箭头之上,那羽箭一侧身,从潘国坚颈边掠过,直射入身侧一名金兵的右臂之中。潘国坚死里逃生,心知必有高手相救,当下急向气流来处一望,只见一人左手持剑反握,右手后引,作出指收招之势,以其人指法和破空之势看来,这一指竟似是武林三绝之一儒圣前辈的独门绝技飞虹指!再看其人银盔素甲,俊眉朗目,正是数年不见的赵仲谋师侄!

赵仲谋此时已与潘国坚相距不远,但不及与师伯相见,左手青釭宝剑伸出,斩断一名金兵手中钢刀,右手凌空一抓,使出自创的擒魔手功夫,将断刀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