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否。适合了就是最灵的,不适合了,就是失效的。
胡雪岩在人们心目中,其最大特点就是“官商”,也就是人们说的“红顶商人”。他对付朝廷是很有一套的,因为他深深地参透了中国的现实。对于洋人和洋务,胡雪岩能否游刃有余呢?毕竟洋人大不同于中国人,外国政府也大不同于清朝政府。
结果是,胡雪岩并没有沉醉于自己过去的胜利,因循守旧,一意孤行,而是将他的计谋做到了因人因时而易。他因为身处沿海,最先看到洋人的坚船利炮,最先与洋人打交道。在与洋人打交道时,他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洋人的政府与清朝政府不一样。这是他得出的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对清政府来说,商人稍有赢利,他就想来分沾你的好处,恨不得一口把你吞下去;一旦好处得不到,他便处处给商人使绊,使你不得安全,直到让你破产。
而洋人的政府,则帮助洋人做生意。你没钱他放款给你,你越洋做生意它会派军舰保护你。一旦中国人欠了钱,他就把枪炮对准中国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商人无理,他还处处袒护。
而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来,也有他们的非常突出的好处。他们的好处就是讲道理,讲信用。你认认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认认真真和你谈,不会想到生意之外的歪点子。中国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业上做不赢你,逮着机会,他就会在其他方面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势力,比如利用官府。所以胡雪岩觉得,很多时候,和中国自己的商人打交道很吃力,和洋人打交道,就很省劲儿。洋人的整个体制,已经大大减少了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成本。这样倒过来看,胡雪岩的结论是非常准确的。于是,他根据自己的识见,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洋人政府和洋商的策略和计谋。
比如,在和洋人打交道时,他也把信用放在第一位,努力争取洋人的信任。当洋人认识到他是中国少有的讲信誉的商人时,几乎把所有的交易都给了他。试想,如果胡雪岩对洋人仍然像对待国内商人那样尽使歪点子,万一在商业上做不赢,就逮着机会,在其他方面坑对手的话,那么洋人就不会和他做生意了。甚至引起国际纠纷,到时就有灭顶之灾。在与洋人经商的新问题上,老商业家胡雪岩胜利了。
胡雪岩过人的应变素质,使他在经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不断升华,他的智慧和商业活动也就能达到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而这一切正是他对人性有深刻认识、善于因人变法的结果。
观局之法不要轻易亮出底牌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更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五代时,冯道奉命出使契丹,意外受到礼遇,契丹王还有意留用他。冯道内心不愿留在契丹,但又不敢拒绝。于是,他一面上奏契丹王,说:“辽与后晋有父子关系,事子若事父,这样看来,我现在实际上等于出仕两朝。”这话意在博得契丹王的好感;另一方面,冯道命令部下购置薪炭,以备寒冬之用,表示他不敢逆旨而就此回国,使契丹王觉得他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且有隐衷难言,因而心生怜悯,便允许冯道回国复命。
这时,冯道却故作姿态,滞留不走,经契丹王多次催促,才慢慢地收拾行李。出发后,他沿路停留,以示依依之情,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越过国界。对此,随行人员都迷惑不解地问他:“我们归心似箭,都恨不得插翅飞回,为什么你却老是盘桓不走呢?”他说:“这是我的以退为进之计。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可是不论我们如何赶路,契丹人只要快马加鞭,一日之内就可追上我们。因此,我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避免对方猜透我的心。”回国后,他又以不念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的行动得到后晋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冯道处在政权更迭的五代时期,他的八面玲珑,不露本色,是保护自己的需要。
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篑。宋文帝就是一个典型。当时的太子刘劭急于篡权,经常和几个巫师在一起昼夜求神,又把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诅咒文帝快死,好快点继位。刚开始,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蒙在鼓里。
刘劭有个奴仆名叫陈天兴,与使女王鹦鹉淫通。后来事发,刘劭杀掉陈天兴。陈天兴被杀后,与他一起埋文帝玉像施行诅咒的太监门庆国吓坏了,误以为自己肯定要被灭口,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得知以后,又惊又气,就搜查王鹦鹉家,获得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而太子的莫逆之交小王爷刘浚此时起了关键作用,其养母是文帝宠爱的潘淑妃。刘劭的生母元皇后因潘淑妃受宠而活活气死。刘劭本来深恨二人,但刘浚怕太子日后登基要杀自己,就曲意逢迎,两个人倒成了莫逆之交。刘浚就把一些证据藏在自己家里。
文帝知道藏匿之事,召刘浚严加责问。刘浚不答,谢罪而已。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还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又藏匿证据呢。我不忍心看见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刘浚奋衣而去,临行恶狠狠地说:“天下事情不久就水落石出,我肯定不会连累你!”
当夜,文帝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密谋,准备废太子,赐死刘浚。眼看两个阴谋家就要完蛋了。因为皇帝只要一下令,这个局也就收场了。
可是,这个轻而易举的局,竟然坏在皇帝自己泄露了天机。宋文帝一时酒醉,就乘兴把此事告诉了潘淑妃。潘妃爱子心切,密派人通知刘浚。刘浚马上派人驰报刘劭。刘劭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胄之上,乘画轮车从万春门入宫。本来皇宫有规矩——太子卫队不能入宫门,刘劭声称受诏入宫有急事,门卫不敢阻拦太子爷,放军入内。
太子心腹张超之等数十人进入禁城,拔刀直上文帝寝殿。文帝整宿都和徐湛之合计废太子的事情,蜡烛还未熄灭,值班的卫兵都熟睡未醒。文帝看见张超之提刀冲入,举起座凳自卫,张超之快刀砍下,文帝五指皆落,被弑于室内,时年四十七。
刘劭派人杀文帝左右亲信数十人,又杀潘淑妃,还派人剖其腹,看看潘妃心长在何处。前去杀潘妃的人为奉迎太子,回来禀报说“潘妃心邪”,刘劭这才满意。刘浚带人接应,刘劭告之说“潘妃为乱兵所杀”,并观其反应。刘浚一楞神,反应够快,忙说:“这个结果正是在下希望见到的。”两人遂相安无事。刘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杀长沙王刘瑾等宗室多人。
总而言之,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聪明仁厚,躬勤政事,朝野敦睦,在元嘉二十七年北代之前,江南的国力达至鼎盛。文帝本性又很俭朴,不好奢侈,可算是一个好皇帝。可惜他末年好大喜功,轻启战事,致使生民涂炭;加之关键时刻该断不断,废立大事随便告诉潘淑妃,谋及妇人,谋泄事激,最后身首异处,遭古今帝王少有之惨祸,确实令后人叹惋。
俗话讲:“小不忍,则乱大谋。”人们往往不能压制自己的性情,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说了本不应该说的话。做局者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明白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可以说的。不应说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对什么人都不能泄露,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
开局之需局不仅要做得好,还要演得好(1)
做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性,比如要有气度。气度是强者心态,要有面对困难时的坚强精神,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临危不乱,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气度是一种眼界,要求做局者要能看得长远、看得透彻,只有眼界上去了,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才能提高到超过平常人。
做局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善于造势。一定要造势,让大家认为这是潜力股,入局就会有前途,有好处。
装疯卖傻
通过出色的表演来掩饰目的,历来是不可或缺的做局之道。一个人懂得装傻,就表明他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做人切忌张狂,锋芒太露易暴露目标,更容易惹人疑心。与对手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把局做得恰到好处。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运用谋略的人,一定要做到不露锋芒,从而既有效地掩饰目的,又能达到目的。当你做大事时,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否则你会被别人当靶子打!
戊戌变法之中,康有为雄才大略,但是却在羽翼未丰之时,便站在宫殿上声称要杀几个一二品的大员,结果暴露了自己的意图,惹恼了满朝文武,最后,功亏一篑,变法大业被断送了。变法失败虽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但康有为的不善隐忍,不善伪装,也是变法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
在做局的博弈中,有很多人是以精彩的表演而扭转局面,获得成功的。孙膑遭到老同学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没有绝望,没有放弃,他决定诈疯来迷惑庞涓,达到逃脱的目的。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眼睛大张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愚蠢地进了孙膑下的“套”,相信孙膑真的疯了。孙膑这才有机会逃出魏国。
同样,另一位表演大师也是相当了不起。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子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强忍。回家后,他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趴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稀,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
有观剧而失其怀中所藏金者,与友人言。友问失若干,曰:“三十金。”友曰:“吾能为汝取回三之一,稍多亦不可知。”次日,友复至其处观剧,怀中藏伪金一包,重可数十两。稍顷,有一华服者,坐其旁。视之,即此曹也。友乃潜曳其衣,压己股下,遂阳为观剧,若未曾经意者。其人潜探手取其金欲行,则衣被压不可得起,乃脱衣。且自语曰:“吾去小便即来,脱置此,谅无妨。”遂去不回。友持其衣售之,得二十余金云。
当然,并非所有的做局都是这么的辛苦和不易。但是,任何局都需要你有足够的坚忍和耐力,这也正是做大局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开局之需局不仅要做得好,还要演得好(2)
哭亦有术
哭似乎是女人的专利,但男人若肯放下脸面,大流眼泪,效果一定不亚于女人,搜寻古今历史,善哭的男人倒也不少,哭得妙的哭出了天下,次一点的也哭出官运亨通。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大丈夫哭鼻子实在不雅,有失风度,因此,男子汉若哭必须脸皮厚。
男子汉的哭自有男子汉的哭法,不能像泼妇一样,一屁股坐到地上,双手握住脚脖子,像狼嚎一样。男子汉的哭,要高昂着头,任眼泪直往下流,若泪水少,千万不能擦,眼泪就是让人看的,此时不要不好意思,要以哭为荣,要哭出感情,哭出特色,哭出风度,要让人们为自己的哭而倾倒。
政治家们是最善用眼泪的,他们有时装出一副诚恳的样子,让人们同情他。
而政治家哭的方法千奇百怪,哭的效果也其妙无穷,巧于用哭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国时期,谷正纲当着文武官员的面,为蒋介石下野痛哭流涕,虽然大失脸面,却哭出了后半生的官运亨通。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第三次下野,当时在黄埔路总统官邸召开国民党中央委员临时会议,到会的有李宗仁、孙科、童冠贤、吴忠信、邵力子、陈立夫、谷正纲、蒋经国等人。与会众人一个个表情阴郁,会场气氛冰冷,蒋介石出示了他和李宗仁的联名宣言,指明“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蒋介石首先发言,将局面作详细分析,最后表示他个人非引退不可,只要和平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绝不萦怀,而唯国民的公意是从。
蒋介石声音低沉,似有无限悲伤,与他平时训话时的激昂慷慨,截然不同。
接着张群又念了蒋的一篇文告。张群念完后,会场一片沉默。
突然有人放声大哭:“总统不能下野呀!总统!”
是谁在嚎啕,人们举目望去,原来是CC派少壮分子谷正纲在泪流满面哭声不止。
“我认为发表这篇文告,将对士气、人心产生不良影响。”谷正纲的弟弟谷正鼎也马上附合其兄。
蒋介石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事实已不可能,我已作此决定,今天就要离开南京。”
谷正纲的这一哭,真正哭得与众不同,在关键时刻以眼泪向蒋介石效忠,使蒋介石把他记在心中。
为了表示忠心,蒋介石下野后,谷正纲以“辞职”抗议,离开南京跑到上海。
蒋介石兵败撤离大陆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实施大手术,排除种种旧有的派系,重新组建,以形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成立了十五人组成的中央改造委员会。这十五人都是蒋氏父子精心排选的放心人物。而谷正纲正是凭哭被选上。国民党撤到台湾后,众多元老、党棍在政治上都失势,谷正纲一哭,使那么多人都黯然失色。
其实谷正纲这人不仅脸皮厚,心也黑,惯于看风使舵,遵循的原则是:“有奶就是娘。”1929年,谷正纲投入汪精卫的怀抱,在汪精卫的栽培下,当上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组织部副主任委员。后来汪精卫渐渐失势,蒋介石权力日盛,谷正纲就又投入蒋介石的怀抱。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谷正纲看到李宗仁只不过是走走过场,无兵无权,就又及时地对蒋表示忠心,留下后路。
人类天生就会同情弱者,这是人性的弱点。调动眼泪战法,对人哀哀以求,动之以情,这种演技,古今中外,屡试不爽,原因就在于此。但是,这里所说的哭并不是说做局者一定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关键是设法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苦肉计——惨重的代价
苦肉计的前提是自我残害。自我残害,是反常现象。如果没有重大利益驱使,一般说来,谁都不会自己伤害自己。
苦肉计之所以奏效,往往有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现实基础。春秋时期,吴王僚被阖闾谋杀篡位后,他的儿子庆忌逃奔卫国。阖闾十分担心庆忌报杀父之仇,于是跟大臣伍子胥合谋策划了斩庆忌的苦肉计。伍子胥找来了吴国民间一位智勇双全的武士要离。但是,阖闾嫌他身材矮瘦,认为不堪此任。要离却说,只要大王砍了我的右臂,杀了我的老婆,事情就胜券在握了。要离就凭了这残酷的苦肉计,骗取了庆忌的信任,最后庆忌在伐吴报仇的征战途中被要离刺杀。
苦肉计的形式未必仅仅自残一种方式,凡是为了克敌制胜而做出的付出,都可谓之苦肉计。战国时,郑武公伐胡,先赔上女儿,又杀了主张伐胡的大臣关其思,付出的代价不能说小了,既有自己的宝贝女儿,又开了对得宠大臣的杀戒。可以这样说,凡是重大的图谋,采用苦肉计,必定要付出惨烈沉重的代价,而且还不能操之过急。
战国名将吴起以杀妻求将起家,以亲自吮吸部下伤口的脓血得士卒效命之心。吴起后来相楚,楚贵族叛乱,必杀吴起而甘心;吴起逃入王宫,伏身在楚王遗体上,受万箭穿心之苦,好让流矢射中楚王的遗体,致使叛乱者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后来新君王即位,果然以此罪名,诛灭所有叛乱的贵族。这也算是一种“苦肉计”。
苏秦相齐,被刺客击中要害,自忖已不可救药,便建议齐王,将他当作间谍,处以车裂酷刑,好让刺客出来邀功领赏,这样,那隐藏幕后的刺客必然会自投罗网。齐王依计施行,果然逮到了刺客。
吴起、苏秦死后尚能杀人,当真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施行的都是苦肉计,这便足见苦肉计的厉害了!只是设计者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一个要受万箭穿心之苦,一个受车裂之刑,非如此不足以诱敌自蹈陷阱!
但苦肉计非止是实施者自身皮肉受苦,更甚的是将人类社会的生存秩序和规范都给破坏了!吴起一生不得志,既得不到人君的信任,也得不到同僚的理解,都源于“杀妻求将”。卖友求荣已经是要不得了,更何况杀妻求荣!所以,人们将他视为蛇蝎,也是理所当然。可见,运用此计当在万不得已而为之,倘若不关国家民族大计,慎不可滥用,否则,非自食其果不可。
开局之需把别人引入你的局(1)
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
特别是在做人办事时,应和和气气,有损人面子的事情一定不要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一定不要说,这样,当你请别人办事时,别人才不致于拒绝。不给人面子带来的后果有时是很严重的。
三国名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吕蒙一个奇袭,兵败地失,被人割了脑袋。关羽兵败被斩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吴联盟破裂,吴主兴兵奇袭荆州。吴蜀联盟的破裂,原因很复杂,但与关羽其人的骄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反复叮嘱关羽,要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但关羽对这一战略方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瞧不起东吴,也瞧不起孙权,致使吴蜀关系紧张起来。关羽驻守荆州期间,孙权派诸葛瑾到他那里,替孙权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求结两家之好”,“并力破曹”,这本来是件好事。以婚姻关系维系补充政治联盟,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认真考虑一番,利用这一良机,进一步巩固蜀吴的联盟,将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关羽竟然狂傲地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必出口伤人?试想这话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的面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双方关系破裂?关羽的骄傲,使自己吃了一个大大的苦果,被自己的盟友结束了生命。
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人与人之间原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往往只是因为有人逞一时之快,说话不加考虑,只言片语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下不来台,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机会,后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某富翁为丹客所骗,丧千金,忿甚,乃悬重赏购致之。越数日,或报丹客在酒肆中聚饮。使人视之,果然。其人索赏而去。翁入肆,丹客欢然起迎,见翁启口方欲言,遽止之曰:“勿揭吾短,原物仍在。饮三杯当璧还耳!”翁喜甚,正剧饮间,丹客起小便,乘间逸去。急索之杳矣。问同席者,皆云偶与群饮,初不相识。方悟报信者亦其党,来骗赏银耳!
在战国时代,赵惠文王死了,孝成王年幼,由母亲赵太后掌权。秦国乘机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一定要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能发兵。长安君是赵太后宠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