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十而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布士最初的成功就取决于他用百分之百的决心去争取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有不少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理由是不过是:
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
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但是甘布士不这样认为。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诚恳地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要在商业活动中有所作为,仅靠一味的盲目蛮干是收效甚微的。投机,看准时机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才是成功企业家的明智选择。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机会(2)
人生就像流水,有的在一个地方打转,有的乘着急流往下游奔驰。有的人乘着这道流水,也许就在岸边悠哉悠哉,好几年才移动那么一点,甚至完全静止不动。随波逐流的落叶,只有听天由命,是无可奈何的。它的前途,完全由风向与流水决定。然而,人们却可以自己决定前途,不必老呆在静止不动的静水处。任何人都可以向水中央游去,乘着急流,去寻找新的机会,他所需要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向着急流游去。
这话说来简单,实行却难。诚然,急流所在似乎一切都很好,然而,一个人是不是能够游到中心处,就没有一定的保障了。因此有的人必将有前途渺茫之感。怎么办呢?或许他会后悔当初为何偏安于的狭小天地呢?
这个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一生中会碰到的。这时候,有自信心的人,将挺身接受考验,必定可学到新的经验。懦弱的人、害怕变化的人,只好躲在原来的安全地方,眼巴巴望着别人乘着急流往前直奔。
要想把握那些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要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还必须锲而不舍。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无济于事的。
张明正与英特尔公司的合作不仅体现了他长远的目光,更体现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
1992年的时候,张明正还是个手里拿着5000美元在洛杉矶创业刚刚两年多的小人物,他的“趋势科技”公司在全球的高科技行业中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名不见经传。
但是跨入21世纪以后,他的公司市值达到100亿美元。他本人连续两年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亚洲之星”。在全球的高科技行业中,不知道他的人已经很少了。
他的事业的转折点就在他名不见经传的1992年,那一天他突发奇想,要与世界上最大的英特尔公司合作。
机会终于来了。英特尔网络部门的主管将在纽约参加一个研讨会,张明正前去求见。
第一次去,秘书上下打量着他,看看这个陌生的没有名气的普通的年轻人,然后冷冷地说了一句:“主管没有时间。”
第二次去,秘书见到是他,不假思索地说:“没时间。”
第三次去,秘书见到又是他,马上说:“主管太忙了,他没有时间。”
第四次,第五次……张明正下决心非要见到主管不可。
他锲而不舍地求见,终于使秘书的态度软了下来,告诉他:“主管在开会,什么时候结束说不清楚,您如果愿意可以等他。”张明正当然愿意等。他先是一分钟一分钟地等,然后是一小时一小时地等。在等过了5个小时之后,他日夜盼望的主管终于见到了。他告诉主管,他找了他多少次,等了他多少个小时,主管大为惊讶。
主管想,他费这么大劲儿找我,一定有重要事情,于是他耐心地倾听了这个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公司和公司的产品防毒软件。听着听着,这位主管产生了兴趣,答应使用他们的防毒软件,不仅下了大量定单,竟然还同意张明正以英特尔的品牌行销。
张明正没想到后面的事情竟然来得这样顺利。他知道,像英特尔这样的大牌公司从来不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合作,能够与他合作,真是绝无仅有,他感到万分幸运。
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他感慨万千地说: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而是看你有多大的决心去尝试。浅尝辄止,尝试了也等于没有尝试。非得本着破釜沉舟的态度,志在必得,才有成功的希望。他说,怕什么呢?他不理你,反复让你吃闭门羹,你又损失什么呢?什么也不损失,反而得到了磨练的机会。
对于创业者来说,把握机会并且付诸行动,30岁的百万富翁就并不只是人们的梦想。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恒心与毅力是致富的关键(1)
对希望早日获取巨大财富的人来说,坚持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总有人在发现自己又虚度了一天的时候,会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只不过一天而已。然而,一天又一天地积累成一生,危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降临在他的头上。也许他过后会发现,正是那些他平时认为不起眼的小错误一次又一次地将他的生命引入歧途。
反过来说,财富的取得也是遵循着完全相同的模式。假如一个商人计划一天给客户打10次电话,而实际上超过定额,打了15次,那么他一天就多打了5次电话。同样,按相同的方式执行他财富积累的计划,不言而喻,他很有可能提前达到目标。
在追求财富的事业中,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艰难和贫穷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也就是说,致富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经受住超乎想象的磨练。磨练是一座桥梁,它将理想和目标沟通在一起;磨练是一种强力胶,它将把付出与回报粘合在一起。磨练是筑成所有财富成功的基础,缺乏磨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但令人奇怪的是许多人都没有把失败同缺少磨练联系起来。大多数人将失败看成是惊天动地的了不得的大事。像公司走向破产,或家庭重新组合。然而,差错往往是事出有因的。失败很少是由那些孤立无关的事件造成的。可以说,它是那些缺乏磨练而导致小故障,积少成多最终酿成大祸的必然结果。
年轻的华语歌王周杰伦说:“明星梦并非遥不可及,任何人都可以做。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我永不服输的结果。”
周杰伦3岁的时候就表现出出众的音乐天赋,妈妈拿出积蓄为他买了钢琴,然后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教周杰伦弹得一手好钢琴。这使他在台北读高中的时候,就成为学校的“知名人物”。
但是“知名”没有给他带来幸运,1996年6月,他高中毕业后就到一家餐馆当了服务生。服务生不好当,稍不留神就会遭到训斥。有一次,他托着菜盘边走边听歌,一不小心与一位女服务员撞个满怀。女服务员的手被烫出水泡,大哭不止。餐厅经理赶过来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又罚了他半个月的薪水。而他难受的是买音乐资料的钱不够了。
周杰伦并没有因为“音乐无用”和地位卑微就停止对音乐的追求,他把差不多所有的工资都用来买音乐资料,把差不多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音乐上,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学习。
不久,餐厅配备了钢琴,但是换了几位钢琴师都不满意。周杰伦瞅准一个没人的机会忍不住上去弹了一曲,不想马上就被老板知道了。他的弹奏非常合老板口味。于是,这个18岁的男孩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当上了钢琴师。机会终于眷顾他了。
这只是迈上了他的第一个台阶。1997年9月,表妹为他介绍了一个伴奏的机会,但是他却演砸了。他伴奏的音乐,让歌手唱起来非常难听,舞台下嘘声四起。
周杰伦难受极了,可他并不灰心。
不久,正是这家他去伴奏的台湾阿尔发音乐公司请他去专职写歌。他很高兴,辞了职就去上任。没想到,安排他的职务却是“音乐制作助理”。这是一个除了写歌,什么杂事都得做的工作,包括给同事买盒饭。他想至少这里有音乐的环境,怎么也比在餐厅弹琴强。于是他勤快地干好所有的事。一次,因为人数不断增加,他买盒饭从中午12点一直买到下午3点,连水都没顾得上喝,他却毫无怨言。
终于有一天,老板给他配备了办公室,让他专职写歌。他有了可以放飞梦想的平台,创作欲望喷薄而出。他创作了大量的歌曲。然而,当他把这些歌曲拿给老板的时候,每一次老板都失望地摇摇头。老板感到,他的音乐天赋很好,可乐曲总是怪怪的,不讨人喜欢。自己创作了这么多的歌,老板一首也没看中。他感到屈辱。他想放弃,他不愿意忍受这种屈辱。可是,他也明白,如果放弃,就等于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
他终于选择不放弃。屈辱激发了一股劲头,他一连七天每天都创作一首歌。老板每天早晨8点上班时,准能见到他的作品。老板虽然觉得他的作品还不成熟,但是,老板感动了。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恒心与毅力是致富的关键(2)
1998年,公司把他的歌曲《眼泪知道》推荐给刘德华,但是遭到拒绝。又把他专门为张惠妹精心创作的《双截棍》推荐给张惠妹,遭到了更加干脆的拒绝。
一次次失败,周杰伦迷茫了。他开始怀疑自己。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老板对他说:别忘了,你对音乐有独特的理解力。在迷茫的时候,这一句肯定的话语,胜过千斤奖赏。在他到这家公司两年多而毫无成绩的时候,1999年12月,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我给你10天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我就从中挑出10首,为你出唱片专辑。”
周杰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毫无成绩的人怎会享受如此待遇?当他证实这是“真的”时,热血上涌,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涌出一股拼命的热情,买来一大箱方便面,钻进创作室,任由激情喷发,一首接一首地创作,直到疲惫不堪时,打个盹儿,醒来继续创作。连轴转了10天,50首歌创作出来了。
老板佩服他的速度,也佩服他的毅力,兑现了诺言,经过大半年的制作,他的第一张专辑制作出来了。刚一上市就一鸣惊人,被歌迷抢购一空,并得了三项大奖。
从此他的每张专辑都风靡歌坛一发而不可收。2002年初,在第八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中,他被评为“最受欢迎的男歌手”。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他说:“当幸运之神还未降临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并耐心等待,并非你不是天才,而是时间还未到,我为这一天,努力了20年,而且这中间,我从来不曾放弃。”
周杰伦的故事说明这个世界上有一把神奇的钥匙,拥有它就拥有了神奇的力量,就可以打开通往财富的大门。卡耐基、洛克菲勒、哈里曼、摩根等人都是在使用这种神奇的力量之后,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大富翁。它使悲哀变成快乐,使失败者变为胜利者,甚至可以打开监狱铁门,把罪犯变成有用及值得信任的人。
那么这把“神奇钥匙”是什么?拿破仑·希尔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专心”。
所谓“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其付诸实际行动为止。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专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获取财富有什么秘诀的话,这个秘诀也就是“专心”。
成功,就来自于在一定时间阶段内的“专一不二”。有人将此形容为“聚焦”,聚焦的能量足以使金属熔化。每个人对自己的处境都会深有体会,一方面感到要做的工作太多,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一方面感到时间太少,时间总是一晃而过,无论如何时间总是不够用。工作何其多,时间何其少,怎么办?惟有专心一志于一件事情上,才能快速地做出成效。
有一幅漫画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人拿着铁锹已经挖了很多口深浅不同的井,其中几口离地下水已经很接近了,但是他却没能坚持再深挖下去,而是懊丧地自言自语着“这里没水”,又继续到别处寻找挖井地点去了。这幅漫画所隐含的道理是告诉人们开发财富与干事业是一样的,要咬紧一处,只要目标正确,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
道理浅显易懂,但做起来却颇难。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干扰和支配。二是缺乏训练。专心于一事是一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这种能力的,有这种能力的人也有强弱之分。
能力需要通过锻炼和训练获得。心理学上对精神和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训练方法,但这是指在比较短时间内(例如数分钟或几个小时)的精神集中,比如注意听别人谈话等。而成功所需要的专心是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数天、数周、甚至一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对此,主要靠自己在工作实践中训练,强迫自己的意志集中,养成一抓到底的工作习惯,并学会在复杂环境中集中精力处理一些重大问题。
一旦养成了专心致志的品质之后,相信对任何人来说,成功就都不会太远了。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犹豫不决是成功的绊脚石(1)
做事不专心,或者说犹豫不决,是成功的绊脚石。成功者始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的目标。
中国首富,盛大网络公司的总裁陈天桥曾经说:机会就像一扇快速旋转着的旋转门,想要成功的人要看准机会快速的挤进去。在30岁之前,一个人最多得到人生全部机会中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好好把握,必将一事无成。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犹豫便会在斟酌得失之间,在人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他致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如果不能尽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积累扩大,当它爬满一个人的内心,进而侵蚀到骨髓时,就难以救治了。消除犹豫只有从正面迎击,别无他法。因为犹豫一旦被姑息,便会永远留在身边,把机会从身旁逼走。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先消除犹豫。只要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多得让人必须从中选择机会,使人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成功者只看到他想要的目标,并不在乎自己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去达成。当他真正想要达到那个目标时,便会引导自己通过学习而获得足够的能力,果断地做出决定,不再将意念的能量耗损在无聊的事情上。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不要因为害怕风险丢失了成功致富的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人人都会说这句话,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急得上蹦下跳。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站在机遇面前的是否是个有心人。那些成大事者自然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是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对那些随遇而安的人来说,机会在他面前出现时,他也把握不住。
如同台风带来海啸一般,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虽然不能像赌徒一样去做无谓的冒险,但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讳疾忌医。大凡成大事者,无不独具慧眼,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遇。
美国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他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得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国。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做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申请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这是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为,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
1857年,年轻的摩根从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散步,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
摩根看了看咖啡的成色还不错,而且价钱如此便宜,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但是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他立刻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的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适时地大赚了一笔。
吉诺斯从咖啡交易中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便拿出了大笔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犹豫不决是成功的绊脚石(2)
5年以后,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了。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摩根新结识的朋友,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摩根眼看金价飞涨,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大赚了一笔。
从照片上看,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光芒的大眼睛,看上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聚敛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
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人们有没有勇气去逮住机遇。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