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一样的人生-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条原则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死神将我们一条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给斩断了,那么我们就去寻找另外一个人,用来全部或部分地修补这一关系,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一个失去至亲至爱的人如果非常希望自己回到与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时,就必须或多或少地恢复这一纽带。例如,一个失去幼子的母亲,将会体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伤和痛苦。因为她和她的孩子都依赖于这一纽带,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如果孩子离开了人世,这个母亲就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上的一部分,失去了一只眼睛或一条腿。这一悲剧发生后,她和儿子之间的这种爱的关系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重新确立。怎样才能修复这一层关系呢?我们应该鼓励这位母亲去托儿所工作,护士长和心理学家应该引导这位母亲,将她在母子关系中确定的那种行为模式转移到照顾一群孩子的工作中去。
如果中文母亲很快地去领养了一个孩子,以此弥补失去儿子所造成的情感缺失,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将爱迅速地转移到一个陌生人身上,潜意识中她会觉得这种做法是对逝去的孩子的一种不忠诚,这个领养的孩子可能会成为这位母亲潜意识中强烈的敌对情绪的牺牲品。假如这位母亲先去托儿所工作一段时间,去照顾那些孤苦的孩子们,也许会将她潜意识中的敌对情绪在一个比较大的圈子内淡化,这才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当深度的心理创伤逐渐愈合,她就可以再领养一个孩子或者再生育一个了,这样才会将那份成熟无私的爱献给新的孩子。这里我们所说的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在失去至亲时应该采取的办法。这是一个在固有关系错位后进行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新的生活模式、使之与原先被死神所破坏了的生活模式想接近的过程。
正文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5)
更新时间:2010…4…15 9:26:55 本章字数:1773
我们必须勇于直视这种悲剧,不要奢望已被造成的心理创伤能够奇迹般地愈合。死去的人们如果在天有灵,是不愿意看见我们在空虚、悲痛、自暴自弃或自怜自悯中过活的。如果我们能够果断、无畏地面对现实,是能够做到死去的亲人所期盼的一切的。“当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大庙宇被破坏之时,很多犹太人都厌倦了生活。他们整日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为死去的儿子和女儿以及化为灰烬的庙宇而痛不欲生,不吃不喝。”约瑟告诉他们:“孩子们,我理解你们不得不去悲伤,但千万不要过度地悲伤。”为什么?因为伟大的犹太圣贤说了,人不应该总是沉湎于过去,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我们就应该听从宗教的召唤,追求幸福的生活。
今天,我们必须将这些明智的教诲牢记在心中。如果我们深爱的人离我们远去了,我们应想到,在他病重的时候,我们以及照顾和服侍了他们好多年了,对此,我们应该问心无愧。我们应当再去寻找那些需要我们关爱和照顾的人,他们也需要我们的爱。这种爱的奉献是治愈我们创伤的辅助药品,它能够帮助我们走出情感的低谷。如果一个儿子、兄弟或者丈夫在争取自由的战争中不幸牺牲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地投入到新工作中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充当他们的信使和代言人,去完成他们毕生为之奋斗过的事业。他们活过、努力过、笑过、付出过,虽然以后的日子他们不再和我们一起度过,但我们要前仆后继,更加努力,实现他们的遗愿。
至此,我们看到了,如果与个人遭受到了丧亲之痛,首先应该让他将这种悲痛宣泄出来而不是去压抑它,这在往后的日子里更能够帮助他适应生活。其次,让亲朋好友们帮助他去寻找一些与过去相近的生活样本,培养出一些新的兴趣,这些能够用来弥补死者在他心中留下的空缺。当然,这样的过程不可能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完成,悲伤者必然会度过一段孤独、空虚的日子。在这段日子中,他会绝望至极,对世间事务缺乏任何的兴趣。即使是在程度很轻的悲伤中,人们也不会很快地走出阴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火焰。
情感不成熟的人
在上一章中提到的消除悲痛的三原则,主要适用于那些心理上成熟的人们,他们在遭受失去亲人的心理打击之前,其情感上是很成熟的,这种成熟体现在他们处理亲缘关系时的完整人格。但对于那些在情感上还未成熟或者总是受到无休止争端干扰的人来说,这些抵制痛苦的原则是很难起作用的。如果这些人总是陷于那种厌烦的、不健康的情感漩涡中,我们就很难帮助他们将病态的,不正常的悲痛转化为有利于健康的悲痛。例如,一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完全依赖于他的母亲,从来没有离开母亲而单独生活过。如果母亲去世的话,他就会感到无事可做,以后的生活中就会出现一个情感的真空。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地从对母亲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他母亲的离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雷,他的心已经死了,尽管他还在呼吸,还在重复着每天机械式的动作。
我们之所以为亲友的死亡而伤心,是因为这种事情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是罕见的,它的罕见程度远远地超过了文学作品引起的想象力。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说:“人死了后……虫子吃掉了他的尸体,但并非因为爱。”无数关于死亡的例子说明,人们对死去的人们的爱,体现的是人类消极的、依赖性的一面,而不是一种健康的,成熟的人际关系。
长年的不到缓解的抑郁症是鲜有的,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但抑郁症发生的病例又实在是太多了,这让我们对此不得不产生一些怀疑,这至少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靠的。现在,依赖的靠山没有了,人们就无法忍受了。如果一个人陷入悲痛而不能够自拔,一点也不为自己往后的日子着想,甚至淡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不正说明了在他的爱中村瞒着某种缺陷吗?他根本就没有真正地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可以自立的人。当一个人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后,坟墓就成了他永远的栖息地,他是永远也体会不到亲人正因为他的死亡而在顾影自怜中逐渐沉沦。我们也许很难相信,一些人与其说是为了亲友的死而哀伤悲痛,倒不如说是他在为自己哀伤痛苦,为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依靠和向导而哭泣。因此,心理学家和宗教人士现在比较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帮助这些尚不能自如地处理亲缘关系的人,让他们在亲人离开之际,就在情感上慢慢地成熟起来。
正文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6)
更新时间:2010…4…15 9:26:56 本章字数:1382
近来,我在读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勒斯特的《家中的葬礼》时,发现了一个悲痛异常且倾向于自杀的例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因失去儿子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的母亲,她拒绝生活,也拒绝丈夫的爱,而且他还将悲伤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底,丈夫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开妻子的心扉,和他一起去分享苦难,他如此恳求妻子重新将生活的火焰点燃:
让我进入到你的悲痛之中吧……
尽管你自己能够承担得起,
是谁让他成长,又让他的母亲失去了第一个孩子。
在爱面前,一切都无法抚慰。
这位母亲仍然拒绝去化解自己的悲愤,他已经决定让自己继续沉浸在悲伤之中,他不无痛苦地对丈夫说:
朋友们假装着共同走向了坟墓,
但死神来临,我们都掉头了。
他们千方百计地要回归生活,回归那些可以理解的生命。
邪恶的世界啊,我不要这样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改变它。
噢,我不要,我不要!
消除不必要的负罪感
还有一个原因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焦虑,那就是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在生者与死者之间构筑了某种微妙的关系,这个原因人们关注得很少。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情感是经常混合在一起的,即使是在爱的过程中也可能掺杂着怨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宗教情感的熏陶使我们为此而感到羞愧难当。绝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来就不敢承认他曾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怀有憎恶和怨恨。这样,人们在社会习俗的强迫下变得逐渐虚伪起来,更为不幸的是,这种虚伪已经渗入到了自己的潜意识中,自己根本就难以觉察。
有这样一个女儿,她的母亲经常使唤她、奴役她,使她成为自己强烈占有欲的牺牲品。但在道德律令的束缚下,在他自己生命职责的感召下,她仍旧强迫自己去爱戴自己的母亲。因为社会教育儿童要“尊敬你们自己的父母”,所以女儿觉得,将自己的一部分想给母亲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母亲死后,女儿患上了严重的焦虑性神经症。一个心理医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个女儿之所以得病,是由于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从而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她在为母亲的去世而感到悲痛。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她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憎恨。实际上,在她母亲死后,她对母亲的憎恨再也没地方发泄了,这才是她患病的真正原因。
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情况在很多人的身上也曾发生过。他们从来就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确实憎恨过自己的父母、丈夫或妻子。从心理上讲,他们是生活在了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从来就没有意识到,爱其实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掺杂着怨恨和敌对的情结。他们是从来不敢承认自己在某个时期内爱的情感中蕴藏着恨这一事实。如此,在亲人离开他们后,他们就过度地陷入了病态的负罪感之中。他们不可能再向死者发泄心中的怨恨了,于是,便将这种怨恨发泄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种深藏在自己内心世界并得不到发泄的仇恨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疾病。社会教育我们不应该对死者的过失念念不忘,要记住死者优秀的一面。这样,我们只能沉默了,心里面的憎恨也就无从宣泄了,惟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心里面默默地记住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当一个人因悲伤过度而陷入了病态,即便是一点不起眼的矛盾和失败也会让他身负罪恶感。
正文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7)
更新时间:2010…4…15 9:26:58 本章字数:1699
在这里,我们开始怀疑,所谓的悲伤和内疚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透过这种表面,其背后才是心理混乱的真实缘由,那就是在与我们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子女生活的过程中,积压在我们心中的不满情绪和怨恨。倘若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怎样消除这方面的心理疾患呢?
宗教在这儿派上了用场,它以赎罪的方式为这些病人提供了发泄这种病态情感的渠道。宗教向他们的信徒们保证:上帝是会原谅他们那些不为自己所意识到的罪恶的,只要他们能够忏悔自己的罪过,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善事就可以弥补自己的罪恶。当家中的一个成员离世后,将他的遗产和遗物捐赠给慈善事业和宗教组织,这样的举动就能够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因此他们通过这种捐赠行为将潜意识中对死去亲人的憎恨发泄了出来。
现代心理学也可以提供一种有效治疗这类病症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参加强度较高体育运动。心理学家发现,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利于病人内心的自我指责、自我摧残情绪的释放。受过现代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宗教人士也认为,对悲痛者而言,每一次爱的体验中都掺杂着怨恨的成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瑕的人,即便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如此,例如,父母、兄弟或同事,对他们怀有仇视的心理,也是十分正常的,那么压在我们心头的那个不必要的负担也就卸去了,就如阳光普照大地,那些成年累月笼罩在生命地平线上的乌云就会被驱散殆尽。这样,悲伤者就会从深深的负罪感和受压抑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宣泄是超越痛苦的良方
精神病学领域的各项研究都表明,应当将痛苦宣泄出去而不是试图去压抑它,应该向自己的伙伴、朋友倾诉而不是去逃避,应该摆脱掉一蹶不振的情绪,应该去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是相当必要的。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犹太的智者对人性及人的需求就曾有过这种敏锐的觉察,而这些早已被我们这个开放、富足的时代所遗忘了。实际上,传统的犹太教就已经设计出了医治心灵悲痛所需要的全部方案,这些方案对现代心理学家仍具有现实上的指导意义。所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犹太人还没有现在科学实验上所具有的仪器,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进行系统化的病例研究。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了解这套方案之所以产生效果的深层次原因。
《圣经》中记载,对于亚伯拉罕、雅各和大卫而言,表达痛苦是没有必要去掩饰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我们的祖先就敢于当众嚎啕大哭,敢于撕破身上的衣服,为死者穿上丧父,敢于为信仰而禁食。
在犹太文学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话:“哀悼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三天是第一阶段,要为死者哭泣和哀伤;在第二阶段,死者的家属要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面怀念和赞颂死者生前的贡献。这一阶段要持续到第七天;接下来的第三阶段持续到第三十天,在这期间,死者的家属要脱下各自华丽的服饰,穿上色彩较为晦暗、沉闷的衣服,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如果去世的是自己的父母亲,哀悼期还要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很长,要持续一年,期间不允许任何参加任何带有娱乐性子的活动……”
丧礼结束之后,哀悼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湿婆宣称:七天之内,死者家人必须足不出户,必须坐在地上火灾家和板凳上阅读约伯的著作。他们的第一顿饭是由邻居家提供的,称为“安慰饭”。所有的朋友、邻居和亲戚都要来探望一下,但说话的内容要局限在对死者功德的赞颂上。
古代犹太人就是如此来表达自己的悲伤的。从中可以看到,他们非但不抑制这种情感,反而通过大哭、撕破衣物、反复朗诵《圣经》中的感人章节,制造出一种让人并不感到羞愧的悲伤氛围来刺激它的宣泄。犹太智者还规定:在死者家中谈话的主题应该围绕死者展开,为其家属提供机会表达其失去亲人的痛苦。在著名的伦理学著作在《智者的箴言》中,我们可以听到古希腊的大智者——埃利亚学派的创始人西米恩的建议。他说:“当邻居亲人的尸体还停放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你不要想方设法地去安慰他们。”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犹太教在人们哀悼自己亲人的过程中是极度悲伤期,而后通过七天、三十天、一年来逐步地消减悲伤的程度。
正文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8)
更新时间:2010…4…15 9:27:00 本章字数:1556
在怎样摆脱死亡带来的悲伤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犹太教采取的方法是可以从现代心理学中找到根据的。但现代很多崇尚自由主义的教派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并非如此。我们现代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总是因自己的情绪化而感到羞愧,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如此一来,我们队自己的情感不是在压抑,而是在逃避,这两种做法都是缺乏明智的。现代自由主义宗教人士和宗教领袖仍然相信这种不符合心理学的错误观点,他们甚至将死亡看作是一种人的幻想。在安排丧事的时候,制止人们大哭,不许人们宣泄感情,也禁止“有损尊严的场面”出现。于是,灵柩埋在了鲜花丛中,黄土也隐藏在了一篇虚假的绿色之间。
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都是出于好意,他们是为了让死者的家属避免过度地悲伤,害怕他们的情绪突然爆发会伤害身心。同样,亲戚和朋友几乎使用了所有的谈话方式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这些做法的动机也是好的,为的是让他们不要总是想着死者,减轻一下他们那极度的悲痛。但遗憾的是,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错误的方式建立在了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即人是不应该去惩罚自己的;沉溺于一种情绪当中对人是有害的;失去亲人的人应该保护自己,不要有什么绝望的念头;要掩饰自己心中的痛苦,要避免直接面对生活中最痛苦的事情。这样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倒成为了一种禁忌。但在整个20世纪的上半叶,人们对人类的情感认识大体上就是这样的,而上面那些做法也是这种想法的反映。
从一定的意义上将,当人们处于悲痛之中时,整个现代文明的虚伪性就暴露无遗了。现代人为了安慰自己,炮制出了一个完美无瑕的上帝,这说明文明已经对现实产生了十足的恐惧感。为了逃避痛苦,压抑悲伤,文明的精神也在不断的萎缩着,这是何等的可怕啊!
弗洛伊德坚信,如果没有通过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宣泄出来,这种情感并没有真正地消失,这是他在心理学领域上开创性的伟大发现之一。他指出,这些潜藏着情感,是精神失常和心灵伤痛的根源所在。它们因无处发泄,就以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来反击和抱负它的主人。现在,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这种关于情感生活的心理学说只能用来分析性欲。但林德曼博士关于悲痛情绪所做的试验表明,人的所有情感都需要有节有度地表现出来,不仅仅只有性欲才如此。任何一种情感过度压抑最终都有可能以精神的崩溃和失调收场。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面对失去至亲这一残酷的现实时,我们应当把当时的悲痛偶无保留地宣泄出来。当然,当我们不再感觉到痛苦了,我们也不要假装悲痛了。例如,当一位年迈的父(母)亲因患不治之症而去世了,我们就不会感到非常悲痛了。从一个方面看,如果我们确实感到极度的痛苦,我们不必害怕将其表露出来,或单信心对别人造成生命伤害,不要在传统习俗的压力之下压抑自己的情感。当然,也不要奢望能够迅速地获得别人的慰藉。实际上,痛苦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最具治疗作用的,正常的悲痛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宣泄,以后就很有可能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别忘了,我们身体中的泪腺就是应付这段悲伤时光的。我们不但不要因为悲痛而感到羞愧,要深信痛苦并非像现在这样永久地折磨着我们,而且要学会向别人倾诉。通过与朋友和同事之间富有创造性的谈话,我们完全可以修复那已经破碎了的情感世界。我们不应该抵制来自社会交往的各种同情和各种刺激,我们应该学会拒绝对这一较慢的痊愈过程表示出厌烦的情绪。我们要加强身心上的锻炼,并充分地认识到,从悲伤的低谷中走出来,恢复宁静的生活需要经过好多阶段:不可忍受的痛苦期、悲伤期、空虚无聊期、抵制安慰期、厌倦生活期,然后在爱、友谊、社会竞争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应对这些客观存在的生活发起挑战。
正文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骤(9)
更新时间:2010…4…15 9:27:01 本章字数:1624
要将真相告诉孩子
如果悲痛的感情得不到很好的把握,不仅成年人的生活会变得扭曲,儿童也会如此。在死亡这一问题上,成年人常常会欺骗儿童,这种做法所酿成的人间悲剧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例如,一个父亲死了,抛下了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孩子。当进行葬礼的时候,母亲将孩子送到了一个不经常来往的远亲家中。这位寡妇母亲和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向这个孩子隐瞒实情。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在这个孩子的面前提及父亲的名字,如果是偶然提到了,也会迅速地转移到别的话题之上。对于父亲去世这一铁的事实,他们之所以保持一种欺骗性的沉默,是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会受到伤害和打击:“他实在太小了,不能让他知道真相。”这个冬季无疑是好的,但整个隐瞒的过程会极度地扭曲孩子的情感,这又是多么的不行啊!
以上的说法不仅仅是一些推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例。这些病例充分地说明了,向孩子隐瞒真相是何等的危险,尤其是在悲痛和死亡这些重大的问题上更是如此。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四岁,另一个是五岁,他们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他们的母亲是一个谨慎、腼腆的女人,认为过于悲痛的场面与社会行为准则是很不协调的,于是便将两个儿子送到了他们的一个叔叔那儿,不让他们看到葬礼的仪式。三个星期过后,两个孩子货到了家中,当然也就看不见父亲了。当他们问及父亲的时候,有人告诉说他们的父亲已经到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了。这些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