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便上前问道:
    “孩子,你有病吗?”
    “没有,只是受不了。”士兵答道。
    巴顿继续追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士兵说:“我就是受不了去当炮灰。”
    巴顿听罢,顿时火冒三丈,一个巴掌狠狠向士兵打去,并命令他迅速归队。
    这件事被一个医务军官报告了上级,最后告到了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那里。有五万名士兵也对巴顿打人一事十分气愤,有人扬言要干掉他。
    艾森豪威尔一方面请随军记者不要发表这一消息,另一方面又写信让巴顿向部队公开道歉。
    由于事态严重,巴顿只得从命。
    巴顿来到西西里部队的官兵面前,大声喊道:“我想,我就站在这里,让各位士兵看看我巴顿是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的混蛋。”
    没想到就凭这句话,他真的得到了西西里士兵的谅解。

    即兴演说
    (英国政治家希思)
    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在一次演讲之后,遇到一位年轻人向他祝贺:
    “刚才您的讲话真不愧是一篇绝妙的即席演说,轻松、灵活、自如。”
    首相回答:“可不能这么说,年轻人,你知道我为这篇即兴演说准备了多长时间吗?”
    “大概两分钟吧?”年轻人揣摩道。
    “二十年!年轻人!”

    丢卒保车
    1912年,罗斯福总统在新泽西州的一个镇里发表竞选演说,他巧妙地改变原先主张而保住了面子。
    他在演说中鼓动妇女踊跃参加选举,听众中忽然有人大声喊了起来:
    “你五年前的主张可不是现在这样的!”
    罗斯福很聪明地答道:“可不是嘛!五年前我确实不是这样说的,但现在我已深信,那时的主张是错误的!”

    年老好比飞机在暴风雨中飞行
    (以色列前总理梅尔夫人)
    梅尔夫人在七十岁那年当上以色列总理,有人赞赏她的睿智,但也有人担心她的七十岁高龄是否能胜任总理一职?
    梅尔夫人化解人们对她年老的隐忧,她说:“七十岁并非优点,但也不是缺点。”
    梅尔夫人表明从不担心年老这码事,她举例说:“年老好比飞机在暴风雨的天空飞行,既不能遏止暴风雨,又不能停住飞机,乐天知命,让它继续飞吧!”

    前面都没错
    (苏联外交家维辛斯基)
    50年代初,苏联代表维辛斯基在联合国发表演说,抨击西方国家代表的发言。荷兰的外交大臣中途插话,指出维辛斯基讲话中的一处错误,企图贬低维辛斯基的发言,使发言者难堪。
    但冷静机敏的维辛斯基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干扰而失去常态,也不回避自己的这一失误,他当即有礼貌地向那位荷兰外交大臣致谢,并趁势加上一句:“既然你到现在才指出我的错误,这说明你认为我前面的话都没有错误。”
    仅此一句,维辛斯基摆脱了窘境,而那位蓄意发难的荷兰外交大臣却无以为对,涨红了脸。

    经验
    在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相较之下,被人们判定经验不足的肯尼迪说道:
    “我认识一位在银行干了三十年总经理的朋友,在他的银行倒闭时,就经验来说,他比马萨诸塞州的任何一家银行的总经理都丰富;但是若我要开银行的话,可不打算雇用这位先生。”

    我要踢爱德华屁股
    (美国政治家卡特)
    1980年,美国总统卡特宣布要竞选连任,他断定民主党内不会有人出来与他竞争。
    不料,爱德华·肯尼迪冒了出来,成了卡特的对手。
    记者:“卡特先生,你有话要告诉爱德华吗?”
    卡特:“如果爱德华敢出来,我要踢他屁股!”
    一时间,卡特“踢他屁股”之语成了报纸上的头条新闻。
    记者:“爱德华,你有话要回应卡特吗?”
    爱德华:“下次和卡特总统站在一起,我会走在他后面。”

    似曾相识
    亨利·克莱(1777—1852)曾任美国国务卿。他的一大特长是富有煽动性和感染力的演讲。
    有一天,在走廊上,亨利·克莱遇上了一位似曾相识的夫人。
    这位夫人仰头笑着问他:“我想,您大概不记得我的名字了吧?”
    克莱向她鞠了躬,并表示歉意,说道:“是的,夫人,我记不得了。因为在我们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相信:您的美貌和教养会使你很快改换姓名的。这样我也就毋须记住您原来姓什么了。”

    里根的雄心
    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一位总统,他曾多次巧妙地回击了对手对他年龄的攻击。
    他在公布了自己已“得老年痴呆症,来日无多”后,突然又一次出现在一个为共和党竞选的集会上,并说:
    “就目前而言,我恐怕不能竞选1996年总统了,但这并不排除参加2000年总统竞选的可能性。”
    这时,全场起立,甚至连他的宿敌也为之鼓掌。

    那边是不是有回声
    里根任美国总统期间,有一次赴加拿大访问,在国会演说,大谈星球大战计划与美国支持尼加拉瓜反抗军等措施,却受到某国会议员粗鲁的骚扰。
    里根:“星战计划指日可待——”
    议员:“那是空想!”
    里根:“美国全力支持尼加拉瓜反抗军——”
    议员:“美国滚出尼加拉瓜!”
    里根发现言出必遭某议员的一番攻讦,状况极为尴尬。
    于是,他灵机一动,里根停顿了片刻,满面笑容地说道:“那边是不是有回声?”

    不攻击对手
    1984年里根为了竞选总统,与对手蒙代尔进行电视论辩。在论辩中蒙代尔自恃年轻力壮,竭力攻击里根年龄大,不适宜担此重任。
    里根回答说:“蒙代尔说我年龄大而精力不充沛,我想我是不会把对手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的。”
    这一绝妙的回答立即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最后,选民们接纳了里根。

    最著名的演讲
    艾森豪威尔在1948年至1950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不得不出席许多宴会,发表大量演讲。
    在一次宴会上,艾森豪威尔的演说被安排到最后。每位演讲者都面面俱到,滔滔不绝。轮到艾森豪威尔时,时间已经很晚了,所以他决定放弃准备好的题目。别人介绍了他,然后他站起身来,提醒听众说,所有的演讲,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其他形式的,都离不开使用标点符号。
    “今晚,”他说,“我就充当一个标点——句号好了。”说完后就坐了下来。
    后来,艾森豪威尔说,这是他最著名的演讲之一。

    谦虚不易
    有一次基辛格应邀演讲。被介绍后,听众起立,鼓掌不断。最后掌声停歇了,听众坐了下来。
    “我要感谢你们停止鼓掌,”基辛格说,“要我长时间表示谦虚是很困难的事。”

    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有一次在巴黎大学演讲时说:“如果我的相对论证实了,德国会宣布我是个德国人,法国会称我是世界公民。但是,如果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那么,法国会强调我是个德国人,而德国会说我是个犹太人。”

    惟一不想征的税
    在1984年的总统竞选中,蒙代尔大谈里根政府的巨额预算赤字,呼吁提高税收以对付财政危机。但提高税收有可能导致失业人数增长和通货膨胀加剧的恶果,因而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这倒正好帮了里根的忙。
    在接二连三的演说中,里根兴致勃勃地描绘说,当1981年他接任总统时,蒙代尔和民主党人通常被认为是使国家负债的伟大的收税官和挥霍者。
    里根又讽刺说:“我将严厉地对他说:‘蒙代尔先生,你的税收把我的忍耐也收走了。’随后我要立刻住嘴,我为什么要给他提供一个主意呢?因为这是蒙代尔惟一不想征的税。”

    带一个美女来
    (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
    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1856—1918)上台发表演讲。台下有政治观点不同的几派,不少人乱喊乱叫,时时打断普列汉诺夫的话。
    这位革命家朝乱纷纷的会场扫了一眼,笑笑说:“诸位,早知道你们这样乱七八糟,我肯定会带——”
    大家以为他会说出“炸弹、手枪”之类的话,都在静等下文。
    “带一个美女来。”
    全场哄堂大笑,接着,聚精会神地听他演讲了。

    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南非大主教图图)
    南非原来是一个由少数白人统治的黑人国家,种族的压迫和种族歧视十分突出。图图大主教就是南非领导黑人反对种族压迫的坚强斗士。1984年他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图图主教能言善道。1984年冬天,他在美国纽约的一次宗教仪式上演讲时说: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哲学家的浪漫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选定在四月的某一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授生涯。这一天,在哈佛大学礼堂讲最后一课时,一只美丽的知更鸟停在了窗台上,并且不停地欢叫着,桑塔亚那出神地打量着小鸟,许久,他转向听众,轻轻地说:
    “对不起,诸位,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讲完,便急步走出门去,同时也结束了他大学讲台的生涯。

    袁世凯的益事
    (中国报业人士伍磐照)
    广东人伍磐照在美国旧金山主办《中西日报》多年,英语流利,辩才亦佳,每年均应美国民间团体之邀到各处演讲。袁世凯死去,洪宪帝制取消后,伍磐照演讲说:“袁世凯生平只做了一件大利大益于中国的事。”
    听者不明,纷纷求教。伍接着说:“那就是他——死了,绝
    对地死了,很合时宜地死了,很合适地死了。”

    恰当的比喻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1963年夏,中国佛教协会请梁思成先生去扬州,主持筹建鉴真纪念馆的工作。他应扬州市政协之邀,作有关古建筑维修问题的报告。
    演讲开始,梁先生说“我是无耻(齿)之徒”,满堂为之愕然。随后他慢慢地说:“我的牙齿没有了,在美国装上了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略带点黄色,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梁先生用幽默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说明了维修古建筑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胡适论婚姻
    (中国思想家、文学家胡适)
    胡适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时,万国学生会请其演讲中国婚姻制度。有人对中国人未见过面而结婚表示不解,向胡适提出来讨教。
    胡适发妙论云:“贵国人结婚,男女事先恋爱,恋爱热度达到极点乃共缔姻缘;敝国人结婚,从前多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男女素未谋面,等结为夫妻后,始行恋爱,热度逐渐增加。所以贵国人之婚姻是爱情之终也;敝国人之婚姻则是爱情之始也。”听者愕然,无言以对。

    垃圾
    (英国首相詹姆斯·威尔逊)
    诘问演说者是英国的政治传统。威尔逊首相便以善于应付诘问的机智而著名。
    在一次公众集会上,一名抗议人高声骂道:“垃圾!”
    威尔逊马上回敬道:“先生,关于你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等一会儿就会讨论。”

    巧妙的以进为退
    (美国政治家迪普)
    律师出身的美国政治家C·迪普(1834—1928),曾任纽约州参议员。他能言善辩,活泼风趣,常常险境出奇言。
    在一次宴会上,迪普与马克·吐温都被宣布要发表讲话。先轮到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有意识地精心构思了自己的讲话内容,并辅以适当的表达风格,共讲了二十分钟。客人们被他的话深深地吸引了,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迪普站了起来,显出很遗憾的神情告诉大家:“进餐以前,我和马克·吐温都同意交换讲稿。刚才他的才华横溢、声情并茂的讲话就是我的讲稿。我感谢诸位对我的赞赏。不幸的是,我把马克·吐温的讲稿丢了,一点也想不起来他要讲什么了。”他一本正经地说完这番话后就坐了下来。

    州长的嘲讽
    艾尔弗雷德·伊曼纽尔·史密斯(1873—1944),美国政治家,因治理纽约有功,曾四次出任纽约州长这一显赫的职务。他有济危救困的奇思妙想,更有鼓舌如簧的口才。
    一次,史密斯对公众讲话,一个反对派在旁边不停地打断他,在一个关键的地方,他停下来,静静地望着这位好事者。这家伙却对他喊道:“讲下去吗?告诉他们您所有的东西,这不会用多长时间的。”
    史密斯回敬他说:“谢谢上帝,你头脑还算清楚。如果我要告诉他们的都是我俩知道的事,我就不用再花时间讲下去了。”

    两句题外话
    (印尼前总统苏加诺)
    1956年,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时曾到清华大学演讲,当时听演讲的除清华大学的学生外,还有北京大学的学生。戴着墨镜和白手套的外交部长陈毅陪同苏加诺总统来到清华大学时,学生队伍的秩序一度有些激动性的骚乱。在台上的陈毅显然不悦,气氛有些紧张。有经验的苏加诺总统当然看出来了,他在演讲一开头就说了两句题外说:
    “我请诸君向前移动几步,我愿意更靠近你们。”
    学生队伍顿时活跃起来,很快向前移动了几步。接着,苏加诺又说:
    “我请诸君笑一笑,因为我们面临着同一光辉的未来。”
    青年们轻松地笑了起来,气氛变得十分和谐。

    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
    (中国作家刘绍棠)
    一次,南开大学请著名作家刘绍棠去作报告。
    有个女学生听后,写了一张条子:“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不能苟同。请问: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
    刘绍棠读后,微笑着对这位写条子的女同学说:“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上面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疮的照片?”
    女同学迷惑不解地问:“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多么难看呀,我怎么会去拍这样的照片呢?”
    “漂亮的小姐啊,你不在长疮时去拍照片,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你知道长疮时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的最真实的面目,所以你不想在长疮的时候照相,更不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你说对吗?”
    那位漂亮的女学生脸红了:“是的,刘老师。”

    感情有多深
    (中国女作家湛容)
    以《人到中年》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一次去美国访问。
    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
    谌容应对如流:“您的情报非常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尚未有离婚的迹象,可见,我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有多么深呢!”

    犯人的称呼
    (中国学者曲啸)
    1983年的一天,曲啸应邀去某市青少年劳教所演讲,一开讲,就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人还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次演讲获得了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妙就妙在他恰到好处的称呼。
    演讲前,他对如何称呼听讲者进行了一番思索:称“同志”吧,不行,听者没有资格;称“犯罪的人吧”,也不行,这等于揭了他们的“短”。最后,曲啸用了这样的称呼:
    “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
    这句称呼对于犯了罪的人来说,是难以听到的,他们感到自己的人格在升华,人生价值在提高,重新做人的希望在召唤,人格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于是全场掌声雷动,热泪盈眶。

    真假“田汉”
    (中国戏剧家田汉和教育家陶行知)
    田汉(1898—1968)是中国现代著名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
    1929年1月间,著名戏剧团体“南国社”曾在南京举行大公演,演出盛况空前。位于远郊的晓庄师范学校的师生很想看“南国社”的演出,于是请校长、大教育家陶行知写了邀请信,派代表去见“南国社”负责人、剧作家田汉。田汉欣然接受邀请,率剧社全体人员前往晓庄。
    当天晚上,全体师生和周围农民为剧社举行了欢迎仪式。陶行知致欢迎辞说:“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是为农民而办的学校,农友是晓庄师范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所以我是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里热烈地欢迎田汉……”
    田汉的答辞则说:“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我是一个假‘田汉’,陶先生才是个真‘田汉’。我这个假‘田汉’能够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以及在座的许多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
    陶行知的欢迎辞与田汉的答辞博得了在场全体师生和农民的热烈喝彩。

    答记者问
    (中国作家梁晓声)
    一次,外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
    这位外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然后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能毫不迟疑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
    梁晓声不知是计,欣然答应。
    谁知那位外国记者一扬手,遮镜板“啪”地一声响,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向梁晓声提问道:
    “没有文化大革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坏?”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
    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
    梁晓声的形象和声音将会由摄像机转告给广大观众。
    此时,无论梁晓声回答“是”,还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但梁晓声刚才是答应用最“简洁”的一两个字回答问题的呀。因此不按照应诺的条件回答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对方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梁晓声把话筒转向外国记者。
    这时,外国记者的摄像机停了下来,无言以对。

    募购动员
    (美国电影喜剧表演艺术家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第一次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他和许多明星一道,应邀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作美国第三次自由公债的募购动员。
    演说被安排在华盛顿的一个大足球场,球场的一角搭了个讲台。卓别林疾步跨上讲台,开始了激动而又别具一格的演说——
    “德国人已经到了你们的大门口!我们必须阻止他们!只要你们购买自由公债,我们就有力量阻挡他们!记住了,每买一份公债,你就救活了一个士兵——一位母亲的儿子!我们就可以早日打胜这一仗!”

    学会闭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有一个年轻人,去向苏格拉底请教演讲术。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话。但苏格拉底要他缴纳双倍的学费。
    那位年轻人惊诧地问道:“为什么要我交双倍的学费呢?”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得教你两门功课,一门是怎样学会闭嘴,另一门才是怎样演讲。”

    笑的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本人也曾一度经商,但他从小热爱科学,潜心研究学问,对财富及名望则表现出少有的冷漠。
    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他决意外出游学。在分配遗产时,他的两个兄弟知道他急需现金,故意只划出最少的一份财产,约一百塔仑特现金。他果然只要了这一份。
    据说,德谟克里特到过希腊各地和东方的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印度等地,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的经验科学知识。他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漫游了地球的大部分。不过这些游历也耗尽了德谟克利特的全部财产,以致于他回乡以后不得不依靠其兄弟生活。
    按照当时的法律,德谟克利特因此被控有“挥霍财产罪”,但他用丰富的学说为自己辩护,并宣读了自己著的《宇宙大系统》,他自豪地宣称: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影响人的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