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道如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 的高中,118 名二年级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27岁的任课女教师帕敦发觉,判定为剽窃,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
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女教师愤而辞职。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
帕敦说,她在带学生的第一天,就和学生订下规矩并由家长签字认可。规矩称: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
《纽约时报》在2月份报道时说,很长一段时间,这位女老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而更让我们感觉到“诚信”二字那沉甸甸分量的是——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在2月上旬一所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有人对一位身着 Piper 学校T 恤衫的女生说:“不要欺骗啊。”当地一位女士对媒体的感慨代表了许多人的忧虑:今后这一社区的人出去会被人贴上不诚实的标签……
遗憾的是,这样不诚实的标签就被贴到一个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身上。
这个中国留学生很聪明,他发现了德国售票系统的漏洞,于是总是逃票,曾被抓过3次。毕业后,他到一些跨国企业求职,全部被拒绝。他最初以为是种族歧视,后来在最后一次面试失败后,他问该公司的人事经理其中的缘由,双方有了如下的对话:
“你们不录取我,是不是种族歧视的原因?”
“先生,我们不是种族歧视,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公司一直在拓展亚洲市场,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
“那为什么不录取我?”
“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你共有3次逃票记录。”
“我不否认,但谁会相信你们就因为这件小事,而放弃一个你们急需的人才?”
“小事?我们不认为这是小事。”
信水长流(2)
“那也罪不至死吧?”
“你的逃票记录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遵守规则,却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赖。公司很多工作是要靠信任进行的,如果你负责某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很多职权,为了节省成本,公司无法设置复杂的监察制度,所以我们无法雇用你。而我相信在整个德国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有人会冒这个险。”
诚信,实际上是个人和企业的一种资产,一种保障。
许多有过在美国或欧洲生活经历的学者或学生都能体会到,西方社会绝大多数民众,都能恪守“信”字,都有“信”是立足社会之根本的认知和行为。这样的讯息自然带到了国内,人们惊羡西方的信用环境。联想到国内某些商人的欺诈行径,有些人甚至认为,不讲信用似乎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离信用距离很远。
其实,自古以来,东方文化就非常重视“信”,主张人无信不立。而且,东方的“信”,主要是通过道德教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西方主要通过制度惩戒来进行有所不同。
春秋时期,吴贤公子季扎出使鲁国,途经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拜会了徐国国君。徐君喜爱季扎的宝剑,但嘴里不敢说。季扎从徐君的眼神中就看出来了。因为出使鲁国,需要配剑以示国家的威仪,季扎当时没有赠送给他,暗想,自己出使回来,一定将宝剑呈送徐君。出使回来,到徐国时,徐君已死,他就解下所佩的宝剑,挂在徐君墓边的树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为什么还要送出宝剑呢?季扎随后留下了千古名言: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就是说,当初我心里已经答应他了,怎能因为他已死就违背我的心愿呢?
近代的徽商和晋商,起家和持家也都是以信为本。
《安徽通志》有记载,清代道光时期,徽商唐祁的父亲曾经借了某人的钱,结果债主说借据丢了,唐祁于是将钱如数偿还。后来有人拿着那张借据来找他要钱,他又如数照付。人们相传以为笑谈。唐祁却说,“前者丢借据确有其事,而后来的借据确是真的。”
今天一些人想必对唐祁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但是,对唐祁来说,按照规矩还钱,天经地义,根本不该想着自己吃亏与否。那个时代,商业信誉一直被视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支赫赫有名、盛极一时的重要社会经济力量,那就是晋商。《易?系辞》记载道,晋商在尧舜禹时代开始出现,之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尤其到了明清五百年间,晋商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广为流传一种说法: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晋商。在中国的经济史上,这支队伍曾在明清年间雄踞徽商、湖商、粤商等10大商帮之首,因雄财善贾饮誉海内外,在世界经济史学界,晋商也与意大利商人享有同等的显赫地位。纵观晋商辉煌,最主要的秘诀就是两个字:诚信。
正如梁启超的评论“晋商笃守信用”一般,晋商把商誉视为命根,把信誉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讲求诚信,自然也就人气和利润长流。作为晋商代表的祁县乔家,曾于包头复盛油坊装运胡麻油,返回山西销售。一次,经手的伙计为了谋图厚利,在胡麻油中掺假,乔家发现之后,立刻倒掉重装,虽然在经济上蒙受了一些损失,却招来了近客远商。乔家第一代商人乔贵发在乾隆年间,与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后因生意不景气,面临破产窘境。此时,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对他们的为人处世颇有好感,不忍眼睁睁逼他们破产,于是相约3年之后再收欠账。3年之后,乔贵发不但还清了欠款,生意亦重新复兴,广盛公也改名为复盛公,而这已经到了嘉庆年间。晋商祖辈的确出现过经商遇险破产的情况,但是,当若干年后子孙经商再次发迹之时,他们对本来无需承担的陈年旧债,也主动代先人偿还。凡此种种诚信之举,于晋商之中屡见不鲜。
晋商的诚信,造就了整体的“信水长流”,但是绝不仅仅局限于同乡之间。比如,晋商与蒙古人之间就建立了诚信关系。对于绝大多数的蒙古人而言,他们只要认准晋商某一牌号的砖茶之后,就长期购用,一生不变,而且只认牌子,从不还价。甚至,他们还以晋商的砖茶代替银两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此外,晋商还为蒙民赊销物品,一季一结。晋商与蒙民均讲信用,凡应允之事,必须办到。曾经有人对山西旅蒙商人的成功作了总结,认为晋商“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
信水长流(3)
对于金融这一行业而言,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便是“诚信”二字。当晋商涉足这一行业时,则充分显示出了“诚信”的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山西票号得以风行天下,凭借的正是“诚信”。作为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持有这样的观点:一日耍奸,可以欺市;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世。在清朝末年间的一天,山西平遥城内有个讨饭讨了几十年的老太太,拿着一张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兑付白银。那张汇票已经历时三十多年,但是日升昌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她的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之后把钱办成了汇票藏在身上,却不幸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三十多年后,老太太从丈夫惟一的遗物夹袄中无意摸到了这张汇票。
以日升昌为代表的晋商正是凭借“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声名大振,称雄全国500年有余。
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中华老字号同仁堂一直恪守诚信不欺的经营原则。几百年前,他们就有一句堂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中医将人体的病症归为“和合”的状态出现了问题,所以,中药炮制与研磨都叫“修合”。同仁堂人说,尽管许多工作客户是看不到的,但他们的存心可与天鉴证。磊落与坦荡,可见一斑。
有学者研究当代东南亚华商企业的成功轨迹发现,重信誉是华商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华商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一个电话就可以成交,甚至可以不用订单,有时连一个纸条都不用。信誉好,可以做生意,小本可以做大生意,甚至无本也可以做生意。重信誉,讲诚信,增加了华商的利润,提高了他们的资本效率,加速了他们资本积累的速度。
诚信,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资产,一种保障。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成功与其视诚信为生命的人生态度密不可分。《远东经济评论》曾经评价道: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它们是名声、名声,还是名声。李嘉诚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中无法显示却具有无限价值的资产。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机会,最大的作用是服务人类的需求。企业本身虽然要为股东谋取利润,但“正直”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可以视其为经营中的一项成本。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应该努力坚持走一条正途,正直赚钱最好。
诱惑!商场中存在太多的诱惑,使得诚实守信这样“3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曾说:“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它非常有成效;它为人们省去了许多麻烦;因为大家都无需去猜测他人话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买到的商品。”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诚实守信的益处,口头上也都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但,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做起来往往很难。难道诚信就那么难以坚守么?其实不然。
实际,坚守诚信是很容易的,只要遵循义理、按部就班地行事就可以了。浸洇商界近20年,我没有听到有人说让自己做到诚信是什么难事,但是,却经常听人抱怨某某人没有诚信。容易做到的事情却不去做,为什么?
诱惑!商场中存在太多的诱惑,使得诚实守信这样“3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得”。暂时的成功,一时的赚取暴利,置换的代价就是放弃诚信。理智的人都知道,这种置换,虽然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丧失的,却是长久的发展空间,甚至成为市场的禁入者。
2006年的央视“3?15”晚会,惊曝出国内闻名的“欧典”地板的品牌造假丑闻。所谓“创建于1903年”的“德国百年品牌”,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德国没有“欧典”这个品牌,而所谓德国总部也不存在。该品牌商标只是国内公司注册的,产品更是在国内生产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品牌造假者的心理线路:庞大的家装市场——地板的利润颇丰——洋品牌更受消费者青睐——所以洋品牌能卖出大价钱——伪造洋品牌并广为宣传推广——高价出售——赚取暴利。对他们而言,暴利就是抵不住的诱惑,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诚信完全可以踩在脚下。
但,纸里包不住火。真相大白以后,“欧典”品牌轰然坍塌,产品在各地下架,消费者蜂拥索赔,政府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可以预见的是,暴利将回吐,商家精心编织数年谎言的假名牌将逐渐消沉或淡出市场。当然,我们更希望“欧典”能吸取教训,以“信”立市,重塑自己的品牌。但可以想见,拣回丢失的“诚信”而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信水长流(4)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过,企业欺骗公众,而后是内部员工欺骗公司,最终企业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败落。由于诚信不足,全国每年都会为此付出上千亿元的代价。
同样面对暴利的诱惑,日本八佰伴的创始人是怎么做的呢?
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剧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创建八佰伴商业集团的和田加静。她回忆到八佰伴起家源自一场台风,其实,应该说,是源自“信”的力量,源自八佰伴在台风状态下,依然坚守诚信而赢得的人气。
1958年9月,一场罕见的台风袭击了日本的一些地方。八佰伴前一天采购了一卡车蔬菜。第二天因为台风的原因,蔬菜奇缺,许多商店都把蔬菜高价出售,10日元一根的萝卜居然涨到150日元。当其他商店大涨价的时候,八佰伴的蔬菜还是按平时的价格出售。顾客们很感动,拉着和田家人的手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意之道,八佰伴会发财的。”
从那以后,许多顾客都只在八佰伴的商店买东西。他们的信任给八佰伴带来了繁荣,也奠定了八佰伴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
要做到真正的“信”,需要修养的功夫,能够克己。懂得利他就是利己,就是所谓有舍才有得。
他的行为,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曾国藩有一个“尚诚尚拙”的人生哲学,就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恪守诚信,并不意味着吃亏,反而是在一点一点地增加信誉资产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应该是商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上海的一位企业家跟我讲过他的一次经历,一次从尴尬到圆满的经历。
山东几个大企业的老总到上海同他商谈投资事务,约定第二天9:30在他的公司总部会晤。他对这次会见极为重视。因为晚上有其他应酬,回家比较晚,他怕第二天起不来,就对了闹钟在早8点,还把手机定时叫早,做了双保险。可是,第二天早上,他一觉醒来,已经过了9:30了——闹钟和手机的铃声他居然都没听见。
他赶紧爬起来,给秘书打电话。秘书说,客人已经等在会议室了,不过我跟客人说您已经在路上了,但是因为塞车,所以可能会晚到些。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公司时,已经十点半多了。
进入会议室,他发现里面的气氛十分凝重,每个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毕竟,客人都是上市公司的老总,都是重量级人物,一个多小时的“冷遇”肯定无法忍受。
这时,他没有打招呼,而是站在客人们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诚恳地说:“我不能向各位撒谎,我不是因为路上塞车迟到,是因为我没有听见闹钟叫早,起床晚了。迟到已经让我对不起大家,如果再编理由撒谎,我就是错上加错了。实在对不起大家!”说罢,他又向客人们深深鞠躬。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客人们都很感动,因为他作为业内一个领袖级人物,能这样谦卑地面对大家,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次会见成为双方合作的契机,客人代表的几家公司后来成为他公司的股东。
他的行为,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钢板的码放方式说明了什么?
如何真正地“信”,我们也需要体悟“信义”这个词的涵义。
孔子就谈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合乎道义本分的话,才可以认真去做。作出承诺前,必须考虑承诺的正义性、合理性以及后果。作出承诺后,如果发现承诺的内容本身存在失误,就必须及时纠正,避免犯更大的错误而难以自拔。这才是真正的“信”。
《弟子规》讲到“谨信”,是指要谨而信。没有言行的严谨,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作风,容易造成轻诺寡信的局面。即使你不是有意欺骗,但言行不谨,信就得不到保障。
一个日资企业在上海一带寻找下游的合作伙伴。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在寻找钢板加工企业的过程中,考察了3家企业。这3家企业,都是用宝钢公司生产的钢板。第一家,材料码放整齐,钢板之间还用标准的木条间隔着;第二家,也是上下码放,但没有第一家码放得那么整齐;第三家,则是随便堆放在工厂院子里。第一家,钢板利用率是几乎100%。第二家利用率则是90%至95%,因为,上面的钢板时间长了则有些变形,利用率就降低了。第三家利用率只有70%左右。
信水长流(5)
日资企业出了一个报价,然后来选择诚信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他会选择哪一家企业呢?最终,他选择了钢板码放最整齐的那家企业。他的分析正是出于谨而信的考虑:只有工作中有严谨的行为习惯,合作中做出的承诺才能有履行的保证。
舍得之间(1)
孔子观水时,说到水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意思是说,水流向下,随圆就方,好像遵循准则和法度。
的确,水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向下流淌,随处遵循河道划定的准则而行,水涨水落依据自然季节的法度而为。这种品格,与圣人们倡导的“义”十分相合。
“义”的繁体字为“義”:下面是“我”,上面是“羊”。我谓己,羊在古代有善祥之意;于我所表现之善祥为义;事之宜曰义,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是义,天理、正路、准则、法度是义。
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在流行过程中,沿途不断有支流汇集而入,江河得之不拒并逐渐壮大,因为,江河是支流、小溪东流入海的良好载体。同时,江河也随时在沿途释放水分,灌溉田野,补充湖泊,用自己的付出营造出良好的共生环境。在得与舍之间,水才得以实现流畅通达。
水的这种特性,暗合孔子所说的“见得思义”之理。那么,对我们来说,“得”什么?无论财富、名位来归于我,叫“得”。而见“得”,应该想一想是否合乎义理、道义、人情、国法。合则受,不合不受。
假如有一个让你白赚1500万元的机会,并且合理合法,你会放弃吗?
在商场中,获取利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得”是商人必须获得的一个结果。但是,“得”是否合乎“义”却是最重要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不过,超出自己的承担能力,杀鸡取卵式的舍,也未必合乎“义”,得和舍之间还颇有意味。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凡是有人赎回了在国外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最终要支付那笔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一直做生意,他解救了不少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要把他花费的赎金补给他。因为子贡很有钱,所以他没有要政府的钱。当时,不少人称赞子贡,说他仗义疏财。但是孔子却对子贡提出批评。夫子说,鲁国人本来就不是很富有,国家出台政策就是为了鼓励人们不需要额外花费就可以解救鲁国人。子贡这么做,自己是做了好事,但负面影响却不得了。有一些人本来要解救人,但子贡救人都不要政府给钱,自己救人如果要政府的钱,那么跟子贡相比,境界要低很多。这样本来要救人的人,因为经济能力所迫,会因为子贡的行为而放弃救人。
孔子另一位学生子路,有一次将快要淹死的乡人从水中救起。那位老乡很是感激,就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欣然接受。当时,有不少人批评子路的道德境界不高。但是孔子却不以为然。他说,子路救人,并接受人家的谢礼,这对鲁国人有很好的昭示作用。因为子路接受了一头牛,大家感到做好事会有好的回报,鲁国人会因此争相去做诸如救人等等的善事。
回到现代,假如有一个让你白赚1500万元的机会,并且合理合法,你会放弃吗?肯定不会的。但万科董事长王石恰恰选择了放弃,这对一般人来讲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王石应合肥市长的邀请,代表万科同合肥国土局签订了1000亩土地的购地合约,并约定一个月内支付总价的25%作为首期款。三个星期后,万科的首期款还没来得及支付,合肥就传来消息:另外一家企业也看中了万科签下的这1000亩地,合肥国土局有意牵线让万科出让500亩,每亩额外补偿给万科3万元。真是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王石的下属高兴地向他汇报这件事。但出乎意料,王石指示:对万科来讲,500亩、1000亩都很大,退回500亩地,并且不要补偿。下属认为是听错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王石是一个注重诚信和商业道德的领导人,可赚到这1500万元并没有违反商业道德呀。王石向下属解释说,如果收了这个钱,公司就会出现新的神话:瞧,老板多有眼光,没动1分钱就赚了1500万元。这样会对公司员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员工们都会钻牛角尖去想办法倒腾土地赚大钱,谁还有心思去好好设计房子、建房子和精心维护房子?所以这钱万科不能要。
上面的三个事例,说明了得与舍的辩证关系。有时,“得”正合乎义理,“舍”看似高风亮节却不合义理;有时,“舍”正合乎义理,“得”看似合情合理却不合义理。所以,看待“义”的问题,不在一招一式的直接效果,而在于其长久的影响。
这些美国富翁是不是太傻了?
在舍与得之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两者辩证关系中各自是否合乎义理的显性评价指标。因为,企业作为人类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