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职场政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众不同。
舒利文公司专业人才招聘方法:
舒利文招聘专业人员采用直接、团组式招聘方法,为我们的客户和应聘者提供最高水准的职业服务。访寻工作做到绝对机密,严格为客户和应聘者保密。舒利文公司对市场情况了解透彻,其招聘人员决不将其访寻范围局限在少量应聘者之中,而是将目标投向整个具有潜力的应聘者人才库,经过缜密的比较和筛选,选出最有资格的人才。我们的座右铭是:决不浪费我们的客户及任何人的时间。对应聘者的资格确认过程已在客户提出要求之前进行,故能确保履行我们对客户和应聘者的承诺。
过去三个月完成的人才推荐范例:
纽约,高级外汇交易员。招聘单位:北美商业银行,专门从事各类挂牌资产和产品的交易。
纽约,拉美衍生证券交易主任。招聘单位:某顶级美国投资公司。
纽约,股票衍生市场场外交易商。招聘单位:某美国顶级投资公司。
芝加哥,定量分析研究所长。招聘单位:某国际衍生品专卖公司。
香港,高级基金管理人。招聘单位:某美国顶级投资公司。
如贵方有意,请与我直接联系。
文件下面签署米切尔的大名。
我等了整整一个下午;米切尔没来,但我却见到无意中推门进来的好几位要用会议室的雇员,其中一个当两小时后又推门进来见我还坐在那里看天花板时,不禁深表同情地说:“全球组的门槛真是太高了!别人的时间不是时间?”
又到下班时间了,正在我焦急地坐立不安时;秘书又来了;说是米切尔突然有客户从南美来,太忙,没顾得上面试我,请我原谅。但他另外安排了两位雇员“面视”我,就是她身后西装笔挺的比尔与长得很英俊个子高高的日本人大和。两人看来关系很好,用日语说说笑笑地走进会议室,很随便地在我对面并排坐下,翻开记事本。客气一番后,他们告诉我因为是做日本市场,他们上夜班,我可以与他们先吃晚饭,边吃边聊,吃完饭后,看他们怎么工作。“随您的意。”比尔说。
我哪有心思吃晚饭?我针对手中的公司简介,问了他俩好几个有关工作道德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回答跟罗兰一个样,接着比尔开始问我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从债券、股票、外汇、金融机构到银行的区分。他问得这样细,甚至问到1792年梧桐树下二十四位股票交易员签定的第一个纽约证券交易条约(ButtonwoodAgreement)以及美国前十大银行的名字、业务、相同处与不同处和各自的擅长。
七次面试6
我有一个优点:好学。好学是转行成功的关键。在过去的两天中,我已老老实实地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把能找到的关于投资银行、商行和华尔街历史的资料,读了好几本,并且还像当年学英语一样,把这些公司名、产品名记在小本子上,然后“死记硬背”。我当时确实不懂这些专业词汇,也对它们没有兴趣,但由于求职心切,只好死记硬背。(这些关于华尔街的知识,如今全被我用进了由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华尔街英语:走进华尔街》,2002年。)我直言告诉比尔我的知识全是这两天从书上看来的,其实不懂,兴趣也不是很浓,很多字也不认识,比如,什么是金融派生物?
“你以后会对这些词汇产生兴趣的,不用急,工作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成为你的朋友,告诉你很多做人的道理,让你大输,也会让你大赢。”比尔十分轻松友好地说。也许是感到无法再问我专业知识,他转了话题,开始给我讲他转行的经历,怎样从在日本销售美国汽车到他为什么要回美国,因为他爱上了一个美国姑娘,而这姑娘想立即结婚,但比尔的积蓄不够。“我得加快挣钱的速度,这个工作看起来潜力最大。”最后这一句话他用日语对大和说,两人笑了,我也笑了。我在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前后学了一年半的日语,能听懂一些。好了,面试于是用英文和日语同时并进,比尔连比带画不停地讲了半个多小时。
哦,他真爱说话,而且说得振振有词、头头是道。但我听不进去!
和他相反,日本人大和几乎没说什么话。以后我们一块上夜班时,大和也不怎么说话,而且很少说英语,但他十分敬业,下大雪也从不提前一分钟离开办公室,急得公司警卫和他跳脚。
一个小时后,我又心里七上八下地回家。
第二天一早;秘书又给我打电话来,通知我还需要面见三位雇员,但因那三人还在国外休假,整个面试要推迟到下周才能继续进行。
“米切尔今天不能见我吗?”我差点在电话上尖叫起来,我已经见了五个人,包括大老板,六个,去了公司四次,白等了两个下午。这不就是华尔街的一个人力资源/企业咨询/猎头公司吗?我不来了!但我用手捂住了口,控制了自己。如果这些哈佛毕业的、李曼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退下来的人都到这家公司来,一定有其原因。从我见到的四个人来看,他们都是上得了大场面的人,和我以前在学校和生活中见到的美国人不一样,他们更像好莱坞电影里走出来、头上时隐时现有着光环的人物,而且他们说话的声音,都那么好听!他们讲话也那么爽直,那么不绕圈子,不像我以前在美国大学的经历:教授说话,要么客气得让你不知所云,要么客气得让你梗在心里。后来我发现,这是典型的企业特征:语言的不同使用,表现着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我后来不仅要在谴词造句上改变自己,更要在性格上改变自己,我再也不能像当学生或在学校时那样,有什么想法,只须在心里推敲,然后自圆其说就成;现在,我要眼睛往市场看,往客户看,要“投其所好”,说话要直言,两分钟内把自己陈述清楚,不能绕圈子,不能将一句话拉成十句说。
“他今天飞南美了,下周三才回来。”
我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我挂掉电话后对自己说。来美国的这几年,我每年夏天都去餐馆打工,中餐西餐都打过,还当过一家美国高档中餐馆连锁店的市场营销经理。我握着拳头想了一阵,打定主意去剑桥区的谢丽登酒店当市场营销经理。我刚在《波士顿环球》报上的征聘栏里,发现这一个空缺。从我家到谢丽登酒店,步行只需十五分钟,我穿上同一套米黄色西装,去了。一个小时后,我得到了那份工作,在人力资源部填完表后,我答应第二天就可以上班,前任市场营销经理留下一大堆活,急需人干。
我在谢丽登酒店上班的第五天才收到米切尔秘书在我电话上的留言,通知我两天后的星期五去公司“继续面试”。我没有回电话。
星期四早上我还没来得及出门,电话就响了。我抓起电话,是一个男子的声音,清楚,又不可抗拒,我想这种霸道的口气只可能来自一个人:米切尔。果然是他!
“We’d like you to etoday。(我们要你今天来。)”他不容分说,“今天是最后一次面试,我们一共安排了三个小时,七位雇员面试你,这也给你一个机会面试我们。我相信你对公司已经十分了解,对我们的几位资深同事也有了十分清楚的印象。”
告诉不告诉他我已有了一份工作?
“尽管我没直接跟你交谈过,但从旁边看,你是一个好材料:你能接受冷谈;你能反守为攻;而且还能给自己找退路。我与面试了你的那几位同事和大老板商量后,我们有诚意聘你。把你的饭店工作辞了——你不是来美国干酒店的,那是没有尽头的路:你八十岁也退不了休,就像我父亲!”
我大惊:他怎么知道我在谢丽登找到了工作?
在公司上班后我才知道,米切尔就住在酒店。他的人生哲学是:花钱越多,挣钱越多,如果不花,那就不挣。
“记住:你今后对你客户的了解,就要像我对你的了解一样透彻。对人才的评估,需要天生的直觉和后天的训练。”
我辞去了酒店的职务。
一个星期后,我穿上了我的第一套用一百八十美元从高档时装店买来的深色西装套裙,配着银色的胸针,上班了。
上班一星期后,我从旁知道米切尔和大老板的西装都要上千美元才能买到。当我开始和华尔街的聪明脑子打交道时,我知道尽管他们的企业文化是“低调”,不能“显赫”和“摆阔”,手里拎着半旧的黑皮公文包,但身上的西装可都是高档名牌,胸是胸,肩是肩,领口是领口,袖口是袖口的,而且配套领带的重要胜过女用丝巾的装饰,有的艳丽,有的庄重,有的成熟。如果你爱成功男士,送他一套昂贵西装和配套领带吧!
在华尔街,人是衣服马是鞍。买得起马,还要配得起鞍!
华尔街的灰姑娘1
尽管我在舒利文企业管理与人才咨询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这并不能保证我就能保住自己的工作,或者说我能干好这份工作。这只是求职求生的开始,困难还在后面。首先,我不懂专业,也不懂专业术语,而且我和同事之间没有任何认同感——我和公司的人不是一类人。我们不同的中美文化背景暂时不提,就打我到美国后,我一直都在学校呆着,而我的同事,大都是久经华尔街沙场的老手,他们和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价值观念这些大问题我们也暂时不去考虑,最先要考虑的是语言。
在新移民中,人们爱说的一句话是:有多少语言办多少事。如果不懂语言,那就只好去干不需要语言的事,很多新移民于是只好去干苦力,等语言上去后,再慢慢改变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我的问题可有些特别:我的英文在美国文学院修炼了七年,说得从句套从句,谁也没有耐心听!公司同事们的遣词造句跟我完全不同,更不要说谈话内容了。我爱用学院派英语,用大字,难字,长句子,且一个句子主、谓、宾、定、状清清楚楚,可往往不等我把话说完,就遭人“好意”地打断,因为我说话太绕,是念博士时被学校给“硬”培养出来的,是“有教养的、语法正确的英语”。被人打断好几次后,我就感到憋得慌,感到孤独。
还有,同事们讲的笑话,我也大多听不懂,余下的,又太“低级”。有些笑话,我觉得简直不好笑,可他们哈哈大笑。想想:别人都在开怀大笑,你只是脸皮在动,那滋味好受?他们讲的人和事,我更不知道:州与州之间的恩恩怨怨我闹不清楚,我也不懂棒球,也不懂手球,更不懂美国的政治,共和党,民主党,他们关我什么事啊?我常在心里嘀咕我干吗到这家公司来了?可我的好胜心又偏要让我的美国同事们接纳我,我也要接纳他们,这真是谈何容易!说话和平时生活中看来最无关紧要的事,真正地是我上班后最难应对的事,使我伤了好一阵子脑筋!
要变成同事中的一员,还得在钱这个概念上修正自己。美国人喜欢今天用掉明天的钱,而中国人则喜欢今天为明天省钱。一个外国人,在国外亲人全无,如果平时不省一笔钱下来备生活中的不测,那是绝对不可以的。由于曾经在中国人开的股票交易中丢过钱,我真的怕没钱的日子重演,因此,我很俭省,不该用钱的时候,绝对不用。好了,我身边的同事,不少人有的是钱,他们是挣了钱后,才来这家公司工作的,而我是没钱,来这里挣钱的。我的薪水在六个月的试用期间少得可怜,真的是“食品钱”(grocerymoney),和在麦当劳打工差不多,只够我的饮食。我的同事去公司餐厅,中午一顿饭十美元,根本不在乎,仿佛公司餐厅是他们家的厨房,而我还是带着从学校出来的习惯:自己带前一天剩下的饭到公司。那时,我们一家三口每天的饮食也不超过十美元,于是我常找借口不跟同事出去吃午饭,等他们走后,自己就在桌边很快地吃完。这样做有时真让我感到难为情,其实后来我明白了一点,如果我直言告诉大家:我们家现在没钱,请原谅我不能和你们一块儿出去吃午饭,谁也不会介意的。美国人根本不在乎你在哪儿吃饭,他们并不会因为你舍不得花钱到公司餐厅或外面的餐馆去吃午饭,就看不起你,你的生活方式是你个人的选择,许多美国人并不势利,也不干涉别人。但我的虚荣心却让我在工作的最初几个星期吃了不少苦头,还让我胃痛。生活是老师。慢慢地,我发现很多同事都喜欢吃我做的饺子,而且罗兰还端着碗喝那又红又辣又甜的佐料,他们轮流请我出去吃午餐,以此和我交换我的红油饺子。
没钱吧,我还多心。我认为他们不少人因为有钱或因为从小生活方式优越的习惯,说话时都很“冲”。从学校轻言轻语出来的我,特别不能习惯别人说话的这种态度,后来工作久了我才明白,这是工作性质所致,是职业病。因为要说服客户和应聘者,声音就得“硬”,才具有说服力。但我当时怎么知道?我太敏感,我没有办法不敏感。我是一个女子,这个公司是男子的世界;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少数族裔,而这里是美国白人的天下,黑人是门卫,黄种人是送外卖的;我讲英语,不管讲得多么流利,还是能听出来我是一个外国人,有外国口音。
唉,我太关注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论,包括我的头发式样,指甲颜色,口红质地,这一切小事我都不能放心自己!我完全没有自信,老是感觉灰头灰脑的。其实,自己对自己客观真实的评价才应该是最重要的,这种评价才会给人真正的自信。当时,我办不到。
华尔街的灰姑娘2
尽管大老板在电话上和我谈过一次后就决定雇用我,但其他面试我的十来名公司成员,虽然认为我谈吐优秀,相貌姣好,可以相处,但因为我没有专业知识,也谈不上有任何业务上的成功案例,雇不雇我不影响公司业务,无关他们的痛痒,他们因此对我很客气;另有几位专业知识强、在各大银行供过职的股票经纪人、资深投资咨询顾问、交易场上的交易员,特别是公司“全球金融人力资源与管理咨询部”的团队领导米切尔,从心里认为雇用一个不懂专业的外国人,还要从头培养她,不是他们愿意做的事。但由于要开辟新的市场,又不得不培养一些新人,就这样,我们被绑在了一起,难为他们,也难为我。(用米切尔的话来讲:雇佣一个不懂专业的雇员,等于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既伤自己,也伤他人。如果这个不懂专业的雇员,还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女人,好了,天下还有太平的时候?那是以后的故事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我要变成他们中的一员。没过多久,我和大家就相处和睦了。但是,我和我的直接上司米切尔,就是合不来。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介意的人是米切尔。
在我工作的最初三个月中,米切尔这个对人尖酸刻薄的犹太人,他带有种族偏见的风言冷语,有好几次将我气得头发晕,只想拔腿就走人。一个在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又在李曼兄弟(纽约)拉丁美洲市场上当庄家制造外汇混乱的人,每天与我这个有着美国文学博士学位、心气很高但气量很小又学非所用的中国女子在一起,能不口齿相辱、打翻天吗?他没想到也许我的骨头比他的还硬呢!但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哪能低眉顺眼就被遮掩过去?有这些心理障碍,我确实过得不轻松,他也过得不愉快:找一个中国女人做同事,凭空给自己找了一个癌症来害!
人的感觉都是相互的。有时我想,也许流浪街头都比替米切尔打工强?他也许确实想把我赶走?为不少小事,比如我在用一本公司电话号码簿时,正巧他也要用,就为这么一点小事,我们可以吵起来,然后他会立下一条新规矩:用电话簿时要登记,先来后到。我从此以后不用。在最初的几个星期里,我和他大吵过好几次,他威胁过要辞退我,我也威胁过要将他告上法庭——我的嘴从不让人,尽管我心上有时也挺虚的。我们的“个人战争”(personalwar),直到二十个月后,我的客户;特别是瑞士银行、波士顿第一银行和摩根银行将他们长期雇用的人力资源公司给“开”了,而将生意因我的努力给了我们公司、并使我在1995年的收入达到米切尔的水平,我和米切尔之间的关系,才平等起来。
但在那天到来之前,我真的是跟米切尔下了一趟地狱,在他面前,我常感觉像个灰姑娘,穿了一套借来的漂亮衣裳,随时随地会被他揭穿真相,无地自容,无路可逃!
但最后,我还是跟他学会了骂“Fuck”(操)!
在美国职场久了,常听到的一句问话是:谁是你的Godfather(教父或保护伞)?回想我的就职经历,我的确没有Godfather,但确实有过很多不同的Mentor(指路人)。我摸索出的一条职场经验是:如果你能把虚荣心揣起来,总能平心静气地向最优秀的人(best)学习,你也许有机会成为第二优秀的人(secondbest)。在美国公司,优秀的人很多,各有所长,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向人学,怎样学。平心而论,我想我在就职之初,从两个人那儿受益最大,一个是我的大老板唐纳德,一个是我的小老板米切尔;一个将我往上拉,一个将我朝下推。一上一下,他们不仅教会我许多专业知识和职场道理,他们更教会我美国公司的办事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经验,无论我是花什么样的代价得来的,它们将我锤炼得意志坚强,使我后来在华尔街的工作,如鱼得水。
华尔街的灰姑娘3
刚工作时,我的大老板帮助了我许多。比如,他替我定出一个计划:三个月的短期计划,六个月的中期计划,一年的长期计划;并且将这些计划具体到每一天:一天打五十个电话,一天两小时浏览《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财富》《经济学家》《全球金融》等各大报纸和杂志,了解美国主流社会关心的消息和事情,熟悉银行业务,记生词,学专业。他还特地为我订了《亚洲华尔街时报》,让我熟悉亚洲财团的名字、生意范畴、办事效率和方式。每天,我的工作排得满满的,有时看书看报看得太多,在电脑上用眼太久,我通常两眼红肿,疼痛不止。那些日子我最怕的是哪一天我的眼睛会突然出血,滴滴答答落在我的办公桌上!
但我很顽强,我的天性就是不服输,我不在意一天要工作十个小时或是十五个小时,只要我的女儿让我去上班,把我送到门口时她不咧着小嘴哭,我就不介意我要工作多少个小时,要打多少个电话,要听多少人唠叨。慢慢地,我开始喜欢我的工作,而且就这样日日工作开来。1992年的秋冬在不知不觉中就这么没日没夜地过去了,只记得有一天,等我跟亚洲打完最后一个电话出得门来,已是半夜三点,我竟然忘了车泊在哪一个楼层,哪一个停车场。冰天雪地,在零下十几度的空旷停车场,荷枪实弹的公司警卫好心地陪我到处找我的车,但终因气温太低,停车场太大,我们冷得直打哆嗦,只好报警。警察来后,找到了车,原来我把车停到隔壁公司的停车场上了。半晌我才回忆起我们公司正在为波士顿各中小企业总裁举办管理训练班和电脑训练班,我们自己的停车场留给了这些学员。等我坐进车里用冻僵的手指发动汽车时,听到一首美国歌曲,那是当年麦当娜正走红的《为你疯狂》。我突然泪流满面:我真的是为了我的工作,为了在美国立足,为了让人看得起,为了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发疯发狂!
舒利文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人力资源公司一般都兼做“猎头”项目,替其他公司搜寻、发现、推荐优秀人才。用米切尔的话来讲,猎头不外乎是跟踪追击选准的目标,“穷追不舍,只要目标一定,不会追不到的。我不仅追到,还会抓住他,将他的‘头’带到我的雇主面前。”
米切尔时常在我们面前这样洋洋得意地吹嘘。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他的高效率和命中率以及他锲而不舍的穷追精神,确实使他在华尔街多变的公司合并兼并年代,创下了不菲业绩。例如1994年,当KidderPeabody的金融衍生物产品部门的整个组,从董事、执行总裁到下面的交易员、分析师、销售员、电脑平面操作技术员以及组里的秘书,因公司即将被通用电器GE卖掉、不知前景如何而焦虑不安时,米切尔可以有这样的智识、能力和技术知识,将他们全体二十多人马拉到加拿大银行,而这家加拿大银行正愁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开辟新产品市场,在慎重考虑是否用重金买下另一银行。当米切尔和这家加拿大银行取得联系,将这班人马以及他们的业绩呈现在加拿大银行的首席执行官面前时,他们欣喜若狂。这家加拿大银行仅以新建这个部门所需的30%的资金,获得了这二十多人,比接受或买下一个部门便宜了70%。而这二十多人的实际收入,也因这家加拿大银行的重金聘用,普遍增加了20%,执行总裁以及其他七位副总裁,均每人保证五十万美金的额外分红。这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