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丰年-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自然是不会有破绽,本官都拼着把所有得利一并吐出了,哪里还会有破绽可寻?”高杰端着杯冰镇酸梅汤,意态闲适。
可姜伯勤却跟割了块肉似的心痛,“可是这样一来,咱们今年真是白白为人作嫁衣了。”
“做不了。”高杰挑眉嗤笑,“姓洛的那小子想吃进这么块大肥肉,也得看他有没有本事消化,否则迟早上吐下泻。对了,我让你查的事情查清楚没有?”
“查清楚了,我怕人多说不清楚,还特意写了下来,请姐夫过目。”姜伯勤从靴筒里抽出单子递了上去。
高杰展开看了一时,指着一处问道,“他家有个女婿在衙门里当差?还管税?”
“是啊,那人我查过,听说还是个举人,只是贪财好色,他管的那一片,人家就是卖个鸡蛋他还要拔两根毛呢。”
高杰哈哈笑了,“若有此人相助,这事情就更好办了。就盯着他,继续查!”
……
天虽还热着,但凡是在九原呆过的人却深知,这夏天就如秋天的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了。等到中秋一过,雪花落下,整个九原就要进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再想和外界沟通,可就难喽。
故此石氏早早的就抓了钱灵犀,开始准备年下要送回京城和老家的礼物。现在钱湘君正式嫁入了信王府,她们也不必煞费苦心的托人把东西千里迢迢送回去,可以先送到信王府,再托她转一道手,就又省力又省心了。
钱灵犀干这事也算是有经验了,先把旧年的礼单翻出来,给石氏过目,看哪些该增添,哪些该删减,再画一张大表,罗列得清清楚楚,让石氏看得一目了然。
“……别处倒还罢了,只是薛老太君那儿很该送份礼去。你怎么说也是她的干孙女,又在邓家得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孝敬她一二也是应该的。”
钱灵犀苦笑,“我倒是想着她来的,可有什么东西是咱们拿得出手,她又看上眼的?所以索性没提。”
要是这位老太君有糖尿病还可以送几斤莜麦面,可据钱灵犀所知,那位老太太从年轻起就极重保养,饮食一直荦素搭配,健康得很。活到如今是身轻体健,根本没啥毛病。而她于生活细节的考究之处,比之国公府的三太太,钱杏雨她妈还要高上几个台阶,想要讨好她,那可真不容易。
石氏听了也有些犯愁,“不送又不好,送又没东西可送,这可怎么办?”
钱灵犀道,“实在不行,我做几样针线给老太太送去吧。虽说不够贵重,到底是个心意。”
石氏瞟她一眼,“你哪有那么多时间好生做针线?不过是些香袋帕子,也没什么意思,到底还得添些东西才好。实在不行,给老太太买块上等皮子吧。”
钱灵犀忙道,“那这钱我出。他们家可给了我不少好东西,变卖几件也够了。”
石氏却嗔道,“哪有这样的?且不说在九原这地方卖不卖得出去,就是能卖了,可眼下邓家二公子还在九原没走呢,万一被发现你想让人家戳咱家脊梁骨么?断断不许!”
可若是没有外援,要买块能让薛老太太看得上眼的皮货可不会便宜。石氏想想心里也有些犯愁,不行恐怕就得卖她的首饰了。
正在为难,忽见从前教钱灵犀姐妹俩针线活的宋婶子请安来了。
捧着一副绣工精湛的麻姑献寿图,笑盈盈的道,“承蒙夫人您关照多时,也没什么可回报的,便绣了这个,还请不要嫌弃。”
石氏见了这副大尺寸的刺绣顿时眼前一亮,若有此物,那给薛老太君的礼物可就圆满解决了。但宋家以针线谋生,怎会无缘无故送这么份厚礼?只怕是别有所图吧。
见她识破,宋嫂子忸怩着道,“这还真有件事,要请夫人成全。”

第406章 纸里包不住火

宋嫂子来说的是件好事。
还记得从前来跟钱敏君提亲的严姓乡绅吗?虽然上回两家亲事未成,但因为钱家回绝得委婉,并没有伤及严家的颜面,而钱敏君后来又高嫁进了代王府,更让严家人无话可说了。
就在最近,严家老爷到九原新开的边境通商处去闲逛,买卖东西之余,还顺便看上了个身穿儒服的小伙子。一打听,才知道又是姓钱的。
严家原本以为肯定没戏,根本不做这个指望。可是后来却从宋嫂子这儿无意听说了那小伙子的底细,觉得似乎又有了那么点子希望,正好他家又遇上点事,所以便央了宋嫂子前来提亲。
“……俗话说,女要高嫁,男要低娶。虽然严家跟你们家是没法比,不过他家那位姑娘倒也跟大家闺秀般娇养长大的。打小就跟哥哥们学认字,学读书,女工针线那些活也没有不会的。模样儿也生得好,是严老爷和夫人极心爱的小女儿。早早就备下了丰厚的嫁妆,立意要许个好人家。可天不凑巧,这姑娘前些天不知怎么,给一户富家子弟看上了,便要娶回家去。要说那户人家和严家也有几分交情,只那子弟却实在不怎么样,严老爷想要回绝,又恐伤了彼此和气,故此想早些把亲事订下,就好推托掉那边了。这不正好就看中你们家二公子了,所以才托了我来,想撮合此事。”
钱灵犀听得兴致盎然,钱扬名的亲事可是全家人都挂在心头一件大事,早就开始留心了。
自从钱湘君嫁了郭承志,钱扬名也跟着水涨船高,愿意联姻的官家小姐不是没有,只钱扬名心中却自有主意。若是门第太高,必是看着姐姐来的,纵是结了亲,只怕将来多想沾姐姐姐夫的光。是以他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找个门当户对的,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野心和期待了。
应该说,他这想法还是很务实的。只是这么一来,那他的亲事可就不太好找了。认真说起来。以钱文佐家的门第怎么可能娶到官家小姐?但要是寻常村姑,那似乎也太辱没了钱扬名。
但若是让钱扬名配这位严家小姐,倒似乎刚刚好。严家是乡绅,家中兄弟也有考中秀才的,这就算是门当户对了,而且严家小姐也识文断字,将来小夫妻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所以石氏听了。心中先有三分满意,只是仍要问上一句,“既然是幺女,又是极心爱的,那怎么舍得让她嫁给外地人?万一将来回了江南,那千里迢迢的岂不惦念?”
宋婶点头,“夫人问的,严家人也考虑到了。不过他们说。女孩子最要紧是择个好夫婿,若是夫婿好,便是远离父母也不怕。若是夫婿不好。就是嫁到隔壁邻居家也一样没办法。他们在集市上见过二公子的叔叔婶婶,知道他们都是厚道人,想来家里长辈都错不了。只是他家也有一个条件,只要能答应这个,此事就算成了。”
“那是什么条件?”钱灵犀忍不住追问起来。
宋婶笑了笑,“他们家说,若是自家女儿嫁了,须得七年无出方可纳妾。他们家知道二公子那一房就他一个男丁,也不是拦着不让他开枝散叶,只是总得等上几年。让小夫妻先把日子过顺了再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对么?”
她有些话不好说明白,但钱灵犀却听出意思来了。这肯定是严家人打听了钱扬威两个老婆的事,所以特别提出来的。认真要说起来,严家说的也不算过分。七出之条里本就明文规定,若是正妻无出,须得七年方可纳妾。只是现实生活中,真想纳妾的人不会遵守而已。
但这一条对于钱扬名来说却是不难遵守,钱家本就没纳妾的风气,只是遇到徐荔香这位战斗力超强的大姐,所以才有了意外。
只是这件事还不能马上定下,石氏说要跟钱文佑夫妇商量商量,先把宋婶送出去了。至于那副麻姑献寿图,石氏要留下,却也不占她的便宜,“我不瞒你,眼下家中预备年下的节礼,正好缺副这个,你开个实价,我买了就是。严老爷那边和你有什么人情往来是你们的事,但我却不能白占你这便宜。”
宋婶听及此,只得开了个实价,石氏二话不说,立时去取了银子付了。钱灵犀有心帮忙帮不上,只能安慰自己好歹比买皮货便宜。想想自己也挺悲催,明明手上好东西不少,但现银却不多,石氏一不许变卖那她可就半点法子都没有了。
天黑一大家子回来,石氏饭后把这事一说,钱扬名顿时红着脸退了出去。
后来几位大人一核计,都觉得此事不错。但为求稳妥,也是怕出现钱彩凤当年的乌龙,他们还要见这位严家小姐一面,亲自相看相看,并要找人细细打听一回这家小姐的底细。
此事当然由石氏全权负责,钱灵犀协助完成。
首先据街头情报来看,这位严小姐名声不错,小时候挺爱出来玩,都说性子很是活泼亲切。但小时候并不能说明现在,再说外人哪里了解实情?于是钱灵犀又让下人拿钱去收买严家下人打听,得到的说法就贴切多了。
据说这位小姐基本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家娇养惯了,有些任性和大小姐脾气,但是要说到什么恶形恶状,倒是没有。
听及此,钱家人放了心,开始安排见面。双方郎有情妾有意的,事情办起来就很顺利。钱灵犀借口听说严家小姐针线极好,又是闺中女儿,便请她和夫人来喝杯茶聊聊天,这理由也就说得过去了。
到了相亲那日,因请的是女眷,男性家长就不便在场,但林氏是一定要到的。为了不让人有心理负担,她还特意早早的去了趟集市,等到钱彩凤的买卖开张才借口不太舒服,匆匆忙忙的往家赶,顺手还把钱扬名给抓了回来。
钱扬名不好意思跟着,脸红脖子粗的直摇头。可钱彩凤重重拍了他一巴掌,横眉怒目,“这是给你找媳妇呢,你就再矜持。也得去见下人家姑娘。若是不满意趁早让人知道,省得将来又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伤人家的心。”
这是她遇人不淑的血泪教训,钱扬名不能不听,再怎样红着脸,也跟着婶婶回来了。
严家夫人带着女儿正在厅中吃茶,上前见了个礼,钱扬名偷眼一瞧。却见那姑娘生得乖巧可爱,虽不是十分的丽色,却是一团喜气,尤其笑起来的样子很是讨喜,心中先就满意了七分。只是不好意思说话,行了礼就逃也似的躲回房里去了。
石氏眼看如此,便给钱灵犀递了个眼色,“那你陪严小姐回房说说话。省得在我们长辈跟前拘着慌。”
严家小姐还有些不好意思,可钱灵犀已经上前把她笑拉着走了。真正的重头戏可是在这里呢,钱灵犀可不敢含糊。
进门坐下。就以寻常语气跟那严家小姐聊起了天。问她生辰年月,又问她读了什么书,平素喜好。这位严家小姐应该也是经过培训而来,有条不紊的一一回答。
她闺名叫严青蕊,若论生辰,比钱灵犀只大了几个月,才及笄不久,虽然识字,但念书不多,只学了些三字经、千字文等普及型教材。
“……我于诗词经文上所会的有限。倒是跟着六哥学了几年的箫。二姑娘,我见你墙上挂了张琴,你喜欢弹琴?”
咳咳,吹箫也是一门才艺,钱灵犀努力不让自己想歪。乐呵呵的道,“谈不上多喜欢。只是略会点皮毛,摆在那儿附庸风雅罢了。对了,听说严姐姐跟宋婶学针线多年,你看我这副花开富贵绣得如何?”
钱灵犀微笑着递上件绣了一半的作品,那针线落在一朵快完工又未完工的牡丹花上。
严青蕊又看她一眼,红着脸接起针线,“那我就献丑了。”
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那朵花已经绣得了,钱灵犀细细瞧了瞧她的针脚,又细又密,确实是做惯了的,又问起她一应家事打理。
严青蕊一一作答,看来在家务上也经过培训,只是她年纪尚小,所学不多,只照管过家中的饮食起居,于田地耕种商铺经营那些事,却是一概不知。
不过这也够了,钱灵犀圆满完成任务,却又临时加了道考题,“要说姐姐年纪也不大,也不知严老爷和严夫人怎么舍得这么早就把你嫁了?”
这是考问严青蕊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这桩婚事的态度,钱灵犀没指望她答得多好,却见严青蕊的脸色却有些不自然的慌乱起来,这倒让人警觉,莫非她和那所谓的富家子弟,还别有隐情?
钱灵犀想想,打发丫鬟出去拿点心,淡笑着跟严青蕊道,“严姑娘,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歪嘴塌鼻的姑娘和个瘸腿的后生要相亲,都怕给对方留个不好的印象,便来请教媒婆。那媒婆说,这个简单。就叫姑娘相亲时拿把扇子遮着嘴巴鼻子,后生骑在马背上。等到相看之时,后生只见姑娘眉目如画,顿时欢喜了,而那姑娘见后生骑在马上人才出众,也满心愿意。可等到洞房花烛夜,两人一看,却都傻了眼,大骂对方是骗子,吵吵闹闹的要和离。”
钱灵犀顿了顿,见严青蕊不自觉的绞紧手中的帕子,笑呵呵的又道,“记得宋婶头一次上门来时,婶娘曾经问她,你家爹娘如何舍得把你嫁给我们这样的外路人?当时宋婶子就说,你们家挑的是女婿人品,不是其他,这话让我们家很感动。男婚女嫁,不论之前有多少伪装,可等到成婚之后,总是纸里包不住火,迟早有一天会曝光。若是一个不好,在夫妻之间留下裂痕,那得花多少工夫才修补得好?严姑娘,你说,是不是?”
严青蕊眼中渐渐噙起了泪,“钱姑娘,此事原本爹娘不让我说,可我……我们家当真是逼得没办法了!”

第407章 中秋将近

中秋将近月渐圆。
若是在江南还可持螯赏桂,但在九原却无此等好景致,钱灵犀再馋,也只能对着只荷花螃蟹金钗咽咽口水,然后长叹一声,在遥想中回忆那个美味。
蓦地门帘一动,端棋欢天喜地的跑了进来,“姑娘姑娘,你快来看看吧,严家送来好多海味,我们都不识得,等您去收拾呢。”
是吗?钱灵犀顿时来了兴致,到堂屋一看,可不满满两大筐的海味?那婴孩大的墨鱼,食指粗的虾仁,还有各式海贝肉干,以及钱灵犀方才正想念的蟹肉干,看得她顿时两眼放起光。
虽然不是活物,但在九原这地方能见到这些东西已经算是很稀罕了,钱灵犀当即拆了包蟹肉干让人泡上,预备晚上做一道蟹肉炖豆腐解解馋。
严家来送东西的婆子凑趣笑道,“我家夫人就想着亲家是南方人,必会料理这些东西,所以一得了就赶紧让送过来,果然是不错的。只是求姑娘也把这法子告诉我一声,回头我也好讨讨我们主子欢心。”
“这有何难?”钱灵犀兴致勃勃,诲人不倦,“你把这蟹肉泡开沥水,加蛋清、盐和生粉调匀,下热油锅炸了,再用蛋黄和盐裹了豆腐依样炸了,捞出后锅中留余油炒些冬笋蘑菇,然后一起加水煮开调味即得。只记得豆腐要先焯个水去腥,最后给汤勾个芡。”
那婆子听得连连摆手,“好姑娘,算我问错了。这么精细复杂,哪是我们府上的厨子做得出来的?只怕我一说就要撕了我的嘴呢。”
石氏笑道,“你别听她胡说,她小孩儿家无事。就爱琢磨这些个吃食,许多做法,连我们也没听说。”
那婆子奉承道。“人家说,三代看吃,这也是亲家门第高,所以姑娘才小小年纪就见多识广,能琢磨得出来。象我们,想琢磨也琢磨不出来呢。”
又说笑几句,那婆子走了。石氏很是感慨,“这严家人倒是实诚,自订了亲,可是把咱们当一家人了,尤其是扬名。简直不知对他才好。这天还没凉呢,就给他送了过冬的衣裳鞋袜过来,瞧瞧这衣料,可都是上好的。”
钱灵犀看到了,啧啧称赞之余,也为钱扬名高兴,到底是好人有好报,谁知二哥心念一动,就得严家这样倾心相待?
相亲那日。严青蕊在钱灵犀的逼供之下,吐出实情。原来她根本不是给什么富家子弟看上,而是给高杰家的大舅子姜伯勤看上了。
这位姜舅爷原本有妻有子,连儿子也到了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只是夫人年老色衰,早就为其所厌恶。那日严青蕊去云来寺进香。不意被姜伯勤瞧见,他顿时就动了心,来严家纠缠。号称是要休了元配,另娶严青蕊。
可严家哪敢相信?别说此事是不是他随口哄人,便是真的,也不能让严青蕊嫁给那种人啊!但高杰在九原势大,严家就算是本地乡绅,也不敢得罪得太深,于是就着急想给闺女寻个好人家。但一般般的人家还怕压不住,这才相中了钱扬名。
得知实情后,连钱灵犀都有几分犹豫,他们家是早就得罪高杰了,也不在乎再多添上一桩,可是严家既是在这种情况下才选的钱家,只怕也有些太过势利了吧?日后人家若议论起来,岂不说钱家趁人之危?钱扬名可是读书人,将来还想在科举上更进一步,于名声上可要格外小心。
可钱扬名一听,却立时就答应了,并道,“……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小小一个秀才,做不了太多急公好义之事,但救一个弱女子于水火之中却是可以的。如果不是逼得无法,严家也舍不得把女儿嫁我。若是我们再要拒绝,可要他们家如何是好?若是因此而让严姑娘遇人不淑,岂不是也有一份我的罪过?再说那严姑娘若是当真心机深重,不会被三妹妹问上几句就说出实话,足见她也是个心地纯良之人。至于说到怕连累名声,那就见仁见智了。总之,我自己心中坦荡荡,又何惧旁人说三道四?”
他这一说,顿时激起钱文佑心中久藏的侠义之心,立即拍胸脯表示愿意作主。既然如此,那就没人再反对了,很快就托媒婆放了小定,换了生辰八字,也给钱湘君去了信。
严家虽然舍不得,但感动于钱扬名的通情达理,便想在年前就把女儿嫁过来。一来让她早些服侍相公还有家中长辈,二来也好绝了姜伯勤的心思,省得夜长梦多。
钱家也没什么反对意见,只等收到钱湘君的回信,就可以办喜事了。
只是要接人进门,家里难免就有些住不下。原本商量着说给小两口另租一套院子,可严家人听说之后,却表示愿意给他们家另腾一处住宅出来。
他们家在本地多年,房子还是很有几套的。有一处旧宅是三进的院子,很是宽敞,一直只收放些杂物,偶尔招待亲戚,都没舍得出租。
既然眼下要做亲戚了,严家把这套宅子给严青蕊做陪嫁都行,只是钱家人怕呆不长,又嫌名声不好,坚决不肯收,但借住倒是可以。
那地方钱灵犀去看过,确实很不错,地方宽敞不说,独门独院的,私密性也好。不过要是白住也实在不好意思,所以石氏特意封了二百两银子,写了个典屋文契给严家,说好一应家居事宜都由自家打理。
可真等到石氏寻了人来丈量房屋,要给钱扬名置办新房时,却发现那里早给严家人抢着修葺一新。除了几间主屋没动,其他下人屋子里的家具等物他们都准备好了。
严家派了那位差点跟钱敏君成亲的六子严青衡来解释,“请伯父伯母不要见怪,这些家具多是用闲置不用的旧家具翻新而成,除了上了道漆,实在没有花太大的工夫。”
“然后,也就顺便刷了下墙,顺便铺了下地,顺便把所有的窗户门棂全部刷漆换纸,屋顶重新上瓦整修,如此而已。”
当钱灵犀回家惟妙惟肖的学着严青衡的语气,把严家所做之事一一道来时,逗得全家人捧腹不已。
既然亲家这么给面子,那林氏也跟石氏商量着是否要在彩礼那儿多放些东西,好让严家看着也风光些。
这事儿钱灵犀坚决要来出力,她那一堆金银首饰正没有用武之地,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这回石氏可不跟她客气了,拉着林氏细细的在她那些宝贝之中挑了几样贵重别致的撑门面,又挑了些货色平平的送银楼去溶了重新打制,顺便也给家中其他女眷添置了几样金银首饰。这其中,就包括给钱灵犀新制的那对荷花螃蟹小对钗,中秋年下时戴,最是应景。
面对自己的东西被散财,钱灵犀很是大方,并不觉得受损失。一来是她相信石氏林氏,她们行事会有分寸,二来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全是各种打赏而来,又不费半分力气,有什么好心疼的?
其实钱灵犀心里早就知道,象徐荔香羡慕她的东西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爹娘相公盯得紧,不敢造次而已。钱灵犀虽看出她那想法,可也不愿随随便便就做撒财童子。她不小气,只是东西给出去也得有名目有说法,否则只会把人惯坏。
这回石氏借此名义,给大家添几件小首饰,只怕也是看出些端倪来了。一个家也跟天下似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从前不在一处还好,眼下都在一处了,让人瞅着有人成天穿金戴银,有人只能荆钗布裙,迟早会生嫌隙。
把严家收来的海味一一过目,钱灵犀特意拿册子记上,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也是为了时常提醒着自己,别忘了弄些出来吃。
这边收拾妥当,石氏便要去新房那边看视。因要办喜事,他们使的一些旧家具也轮换抬去油漆了。这时候的油漆可不是化学制成,全是用的纯天然无污染的材料,完全不必担心甲醛超标,只是石氏怕人家漆得不到位,所以每弄好一批,都得去亲自验收才行。
嘱咐钱灵犀看好家,石氏命人紧闭门户,这才出门。家中诸项事务都是安排好的,钱灵犀也没多少事干,便琢磨起中秋过节的菜单。
今年诸事顺遂,又合家团圆,很应该好好庆祝一番。尤其是钱文仲那儿,虽然忙乱,但终于圆满的完成了粮食收割任务。接下来只是一些收尾工作了。洛笙年早说等中秋时,要好好的放几天假。
可钱灵犀估摸着自家清静不了,首先是中秋家宴,然后还得把钱敏君钱杏雨以及钱文侩一家接来吃个饭,然后再去赴他们几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