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换夫记侯门骄女-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哭倒在地,“救朕的儿子,救朕的儿子啊。”

永宁候道:“臣已让人灭火了,您……皇子们吉人天相,想来不会有事儿。”

“呜呜,呜呜。”皇帝的悲鸣声在火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悲凉。

永宁侯让人看着出口,担心太子借着逃出大殿人群混出宫门去,对于肖想自己孙媳和孙女的太子殿下,永宁侯格外不能容忍,他绝不愿意看到他和嘉敏郡主的事情再在姜家重现。

*****

在起火时,燕亲王眼看着皇帝再一次抛下自己一人逃生,他撑了撑身体,费劲气力也站不起身,他的随从已经被他派去照看秦王世子妃,留在身边的人也被眼前逃散的人冲散了。

燕亲王听着太子疯狂的笑声,他闭上眼睛等死,没想到他们两兄弟会手拉手一起去阎王殿报道,也好,也好,到了阴间,他们自然可以算清楚谁亏欠谁的……

“燕亲王?”

“你……”

在燕亲王闭眼等死的时候,胳膊被一人拉住,“你上来,我背你。”

借着火光,燕亲王看清楚来人,“你是姜……”

“世子爷的大舅子,姜纹瑾是也。”

从太子发动宫变,姜纹瑾一直很沉默,他铭记瑶瑶说的,你能做什么事?保住性命要紧,而且进宫前,瑶瑶和灼华都说过,这次入宫危险万分,一定要小心。

他相信灼华会很好的保护自己,姜纹瑾晓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添乱,不要强出头。

因此在宫变中,姜纹瑾隐藏在众人之中,太子不是不想着拿他出气,但是太子在迈进大殿后,寻了一圈,没看到姜纹瑾,同时太子最恨的人很多,姜纹瑾远远的排不上号,太子根本就把姜纹瑾当作了娶到萧灼华的幸运小子,太子很快把怒气和恨意倾泻在其余皇子身上。

姜纹瑾逃过了一劫难。

他眼见着太子屠杀兄弟,眼看着燕亲王救驾,甚至眼看着太子玉石俱焚,他在此时从人群中冲出来,直奔燕亲王,“走,我背着你。”

姜纹瑾背起了燕亲王,捂着口向外冲,燕亲王在他肩头咳嗽着,沙哑的说道:“你不该救本王,本王只是个徒有虚名的人,你不该救我!去救下太后多好?笨蛋,阿泽怎么会有你这么笨的大舅子?你一点也不像你妹妹……咳咳……”

“您能少说两句么?”

姜纹瑾不仅要躲闪着地上摔倒的人,还要躲闪燃烧的火焰,更要分辨方向,实在是没心思听燕亲王教训,“你当我想救你?还不是世子爷说,让我看着你?”

“看着我?”

“嗯,谁知道妹夫想得什么?反正我这人脑子不聪明,既然妹夫说了,我就做了,太后……自然有人救的。”

姜纹瑾在向外跑的时候,有碰见了腿骨折的赵王,“赵王殿下,得罪了。”

他也没有二话,直接架起赵王向外跑,三人跌跌撞撞,奇迹般的冲出了火海,姜纹瑾见总算是平安了,他直接趴在了地上,累得直吐舌头。

赵王衣服被烧毁,脸上因为火焰被灼伤了一道很深的伤口,气喘吁吁的说道:“没想到,本王还活着,能活着出来。”

虽然他脸上的伤口可能一辈子无法恢复了,但比起其余的皇子,赵王深深的觉得幸运,如果不是以前姜二爷劝过他,他也许也是太子首先泄恨的目标。

“当年,我家小子同你打架,没想到他给本王打出了个救命恩人。纹瑾贤侄的救命之恩,本王铭记于心。”

“赵王,我很累,您记住就好,别说啦。”

姜纹瑾胸口上下起伏,当他在火海带着两人狂奔很容易?“您也是命好,我不是有意救您的。”

赵王正好碰到了姜纹瑾,弄得他像装作看不到都不成,如果不救赵王,等老爹从大同搬兵回来,姜纹瑾不得被老爹打断了腿儿?

赵王可是老爹承认的知己!

比狐朋狗友更高一级。

燕亲王低沉的笑了,他毫无形象的平躺在地上,仰头看着红了半边的天空,阿泽竟然让姜纹瑾注意自己,证明阿泽也有出继的心思,或是阿泽在意燕亲王。

他没有机会再疼自己的儿子,阿泽却是想孝顺父母而不可得,他们两个就应该做父子的。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一般。

本来燕亲王没想能亲耳听见阿泽叫自己一生父王,没想能亲眼看到阿泽添丁,甚至他没想能亲手把亲王世子的朝冠待在阿泽头上,一切一切他都没指望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计谋成功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如今他的时日不多,可却能看到很多,燕亲王知足了,老天还是厚爱他的。

“老大,老二。”

皇帝听闻燕亲王和赵王脱离了火海,连忙在内侍的搀扶下走了过来,保住两个狼狈不堪的儿子,皇帝哭得老泪纵横,“朕……朕几乎以为再也看不到你们了。”

“父皇。”

赵王呜咽两声,燕亲王同样含泪道:“父皇平安就好,您平安就好……咳咳……”

燕亲王一口鲜血直接喷到了皇上的龙袍上,“儿臣……儿臣只怕是不行了……父皇……答应儿臣……”

“朕记得,等阿泽评判回京,朕就把他过继到你名下,朕让阿泽做燕亲世子!”

“阿泽?也好,儿臣本就欠他一条命。”

燕亲王得了皇帝的保证,总算可以放心的晕倒了,在场的人不少,皇帝不大可能再改变主意,赵铎泽变成皇家的人,皇帝对他也更信任一点。

在皇上心里,燕亲王一脉只怕是做辅国功臣的材料。

皇帝不可能立燕亲王,也不大可能立赵王,如果还有其余皇子活着,甚至皇孙……皇帝还会选择一个幼主的,毕竟成年儿子的疯狂已经把皇帝吓破了胆子。

永宁侯把自己孙子姜纹瑾拽起来,上下看了看,没少胳膊,没少腿,只是略微显得狼狈一点,把孙子拽到一旁,“你怎么会去救燕亲王?”

“妹夫让我多注意燕亲王的动向,我想妹夫也许在意他吧,方才起火,我一直瞄着燕亲王,估算了一下……”姜纹瑾瞄了一眼皇上父子三人,“我算过可以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救出燕亲王,所以我就去了,这回我总能同妹夫交代了。”

省得妹夫和大舅子萧睿华总是照顾自己,姜纹瑾也想报答那两位一番。

永宁侯又问道:“赵王呢?”

“顺手罢了,赵王不是我爹的知己嘛。”

“你怎么不顺手把太后也救出来?”永宁侯对二房独特的教养方式表示很无奈,隐约间他也觉得牙疼的感觉。

“不是没看到太后嘛。”

起火时,姜纹瑾的注意力都在燕亲王身上,“我脑袋转悠的慢,只能想一件事儿。对了,太后娘娘出来了没?”

永宁侯揉了揉孙子的脑袋,“傻小子,有功劳都不会抢,哎,同你爹一样,不让人省心呐。”

“太后娘娘被你大舅子的夫人姜氏救了。”

“那不是四……”

“他们一家已经不是永宁候府的人了。”

永宁侯绝不会饶过敢毒害嘉敏郡主的人,哪怕那人是他的亲生骨血,既然他把其余三房逐出宗族,他便不会再认姜璐琪,别说姜璐琪只是萧灼华的夫人,就是姜璐琪做了皇后,他也不会认的。

姜璐琪自然做不成皇后。

“对了,祖母。”姜纹瑾道:“在起火时,不对,在太子领人进门的时,我就没看见祖母了,她……”

“我没事。”

嘉敏郡主一手抱着婴孩,一手扶着萧灼华,在姜璐瑶离去后,嘉敏郡主也觉得不妥,寻个理由也出了大殿,她不如姜璐瑶及时,因此她在宫里转悠了好半晌也没找到萧灼华的踪影。

亏着她又郡主的身份,嘉敏郡主在宫里寻人,宫女也不敢上前过问。

直到嘉敏郡主发现太子领人冲进了大殿,皇宫封闭了宫门,嘉敏郡主才晓得坏事了,见时机不对,她躲了起来,根本就没再回大殿去。后来起火后,嘉敏郡主见到了丈夫永宁侯领兵攻入皇宫救驾,她把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同永宁侯回合后,姜璐瑶领着嘉敏郡主找到了萧灼华藏身的宫殿。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姜家众人都活了下来,平安,太平的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候,而且跟让旁人羡慕得是,他们都立有不同的功劳,等到皇帝缓过神来,一准会封赏永宁侯一家的。

“夫君……”

“灼华,不哭,不哭啊。”

姜纹瑾手忙脚乱的给妻子擦拭眼泪,萧灼华哭个不停,姜纹瑾把她怀里的孩子交给永宁候,直接把萧灼华保住了,似哄着宝贝似的晃悠这手臂,“宝贝乖,我在的。”

萧灼华又想哭,又想笑,更觉得不好意思,可此时她却不想脱离姜纹瑾的怀抱,宁可被人笑,她也要躲在姜纹瑾的怀里,只有如此,她才能忘记太子对自己龌龊的心思。

永宁侯抱着曾孙,嘉敏郡主抱着曾孙女,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无奈的对视一眼,小辈们实在是太能秀恩爱了,这两个人是不是忘记了这里是皇宫?

好不容把太后死拖活拽弄出火场的姜璐琪眼见着相拥的萧灼华和姜纹瑾,心底很不是滋味,萧灼华宁可做一个平凡,仅仅靠着祖荫男人的妻子,也不愿意再同太子又牵扯?

太子……姜璐琪没有想到太子会逼宫弑父,更没想到太子会失败。

难道是因为萧灼华没有去给太子做侧妃?

姜璐琪分不清前世今生,不过在起火时,她果断冲到了太后娘娘的面前,把因为太子屠杀皇子吓昏过去的太后背出了火海,姜璐琪明白一点,她同皇后之间的关系纵使能隐瞒过众人,姜璐瑶也不会放过算计萧灼华的自己,姜璐瑶一定会同外人说她是□□羽,唯一能保住自己性命的人就是太后娘娘。

因此姜璐琪宁可忍着烧伤也把太后救了出来。

至于秦王妃,她选择的人是秦王和太妃……每个人在危险面前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姜璐琪是为了保命才拼死救太后娘娘,秦王妃则是想挽回自己在秦王和太妃心中的地位,同时太子失败了,给太子治过病的秦王妃也得寻一条后路,如果不是皇帝有御龙卫在,秦王妃会赌博的救皇帝。

 第122章

皇宫燃烧的宫殿火焰被扑灭了;侍卫从残缺的宫殿中搬出了好些具焦尸;其中尚能分辨出太子和皇后的遗体;以及早些时候被太子杀掉的皇子皇孙的遗体。

虽然尸身都覆盖着裹尸布;然凄惨的状况,让经历过此番□□的人都不由得不忍直视。

皇帝终于支撑不住了;悲伤一齐涌上;吐血昏迷。

永宁侯是救驾功臣,自然剩下的人都以永宁侯为尊;“叫太医。”

见皇帝吐出昏迷,永宁侯心底畅快极了;憋了三十余年的委屈今日总算是得以发泄,此番宫变对皇帝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是皇帝生平承受的最大一次重击。

唯一剩下的皇子虽然也从火海中跑了出来,可他们本就身体孱弱,经过这么一吓,精力越发的不好,不过皇帝总算是没有绝嗣,也是永宁侯进兵太迅速了,再晚上一盏茶的功夫,皇子会被太子屠杀殆尽的。

永宁侯不知道宫中的详情,如果知晓,以他对皇帝的怒气和怨念,一准会耽搁一些功夫。

皇帝被抬回寝宫,太后悠然转醒,见到了满目的苍凉之后,她再一次昏厥过去,实在是没想到太子会如此丧心病狂,更没想到太子决绝至此。

秦王妃主动承担起照料太后的责任,她和姜璐琪两人一左一右片刻不离开太后身边。

毕竟她们两个同皇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有太后才有可能护住他们。

秦王在太子杀人的时候,曾经壮着胆子说了两句话,指责太子倒行逆施,因此他直接被太子手下的侍卫打断了腿,太子笑着骂他是无能的废物,被女人耍的没种男人。

如果不是秦王平时表现得太平庸,也许太子一刀就宰了他。

太子这句话把秦王羞得满脸通红,有心找个地缝钻进去闭羞,虽然太子说得是事实,可是从没有人当面如此嘲讽秦王无能,这比被太子敲断了腿还让秦王难受。

其实当时太子没有对秦王下狠手的主要原因是太子顾及在大同的姜二爷,在江南的赵铎泽,他在没掌控全局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杀了秦王的。

因此秦王逃过一劫,后来大殿起火,秦王的腿折了根本跑不掉,就在他等死的时候,秦王妃冲过来用她柔弱的身躯背走了秦王,虽然在往外冲的时候很惊险,但秦王妃始终没有松开秦王。

秦王因为秦王妃得以逃生,出了火海后,颇为感激秦王妃。

太妃也被秦王妃的儿子弄出了火海。

过程艰难,结果是好的。太妃对秦王妃所出的三个孙子顺眼了许多,秦王对秦王妃亦有改观,毕竟患难见真情嘛。

永宁侯命侍卫清理残局,想起没见到姜璐瑶,问嘉敏郡主:“瑶瑶呢?”

“她太累了,我让她在侧殿歇息,这边起火,结局一准很惨烈,她身子重,我担心她看后受了惊吓,本来此番她就劳心劳力,再受了惊吓,那可怎么得了?”

嘉敏郡主心疼的说道:“不是她上上下下的安排,京城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呢。”

永宁候骄傲的点头:“那是,只怕谁也想不到老二那群狐朋狗友关键时候顶得住,相信瑶瑶话的人,都会得到封赏,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没准此时把肠子都悔青了,送上门的富贵都往外推。”

不可能所有纨绔子弟都听了姜璐瑶的建议,但留下听命大部分这辈子再纨绔也没人指责了。

姜璐瑶几次神来之笔,利用手中不多的人手做成了大事,这一点便是永宁侯都自认做不到,只怕谁都没想到纨绔公子们联合起来也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皇宫起火,结局虽然不好,但京城却是平稳的,并没出现借此打砸抢的乱局,百姓也没蒙受损失。

嘉敏郡主道:“只要她能平安生下孩子来,我什么都不求了。”

“我看她心里有分寸的,她比谁都更在意腹中的婴孩。换了旁人……”永宁侯暗讽秦王妃等命妇,“一准会挺着肚子在皇上面前显摆,生恐旁人忘记她的功劳。”

嘉敏郡主拍了一下永宁侯的胳膊,“小声点,让人听见了会笑话你的。”

“我怕她们?”永宁侯反而声音抬高了一些,“谁敢笑话我?有本事他们也养出瑶瑶这样的孙女!还有老二……别看不务正业,可关键时刻一样靠得住。”

“为什么这么说?大同那边有消息了?”

“是。”

永宁侯点点头,潼关,大同等京畿腹地如今在已经被姜二爷控制住了,在同杨门太君的较量中,姜二爷完胜,甚至姜二爷还从杨门太君手中救下了赵铎溢。

而赵铎溢不愧是学过兵法的人,也不愧是杨帅的外孙,他建议姜二爷以上差的身份给八大总兵封书信,阐明赵铎溢的战略构想,北疆防线就此巩固不少。

永宁侯本就是军方将领,消息自然知晓的比旁人快,面对嘉敏郡主垂询的目光,低声道:“老二许是对不住天下百姓,但绝对对得住皇上给他的信任,赵铎溢太像杨帅啦。纵使这次他有功于社稷,只怕皇上对他的封赏顶天就是承袭世子爵位,再想为朝廷征战,万万不能,非国破之时,他这辈子别想再离开京城一步。”

“怎么?”

“老二没听他等候在大同,直接领兵控制了京畿腹地,连夜正往京城赶。”

“赵铎溢还在大同?”

“他去了北边,听说老二想把他绑回京的,可惜……老二抗不住一身浩然正气的赵铎溢,劝也劝不了,怎么说老二眼里只有皇帝而没有天下都不占道理。”

永宁侯叹息:“当年我就被杨帅……算了,左右我能安享富贵荣华,享受儿子孙子孙女的孝心,有得必有失,后世人说我是乌龟也好,是皇上的哈巴狗也罢,起码我活着。”

而杨帅死于千刀万剐之下。

姜家的人都很识时务,也都是皇上的‘大忠臣’。

嘉敏郡主同样叹息一声,不知该说赵铎溢什么才好,“老二心里指不定怎么难受呢。”

赵铎溢一准会说姜二爷只想着荣华富贵,却不顾天下的安危,姜二爷千里迢迢的去大同搬兵,从疯狂的杨门太君手中救下了赵铎溢,让赵铎溢免于同太君同归于尽,却换来这样的斥责……如果姜二爷真是个媚上的小人也就罢了,嘉敏郡主却晓得姜二爷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姜二爷一定会被他伤到的。

嘉敏郡主想到这一点,就为自己这个儿子难受,护着家族,妻儿有什么错?难道弄得像杨家那样才叫大英雄?

不是人人都成成为杨帅,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姜璐瑶曾经如此教导姜二爷,而姜二爷也把女儿的话记在心上,换个人附身杨帅?指不定会野心会越来越大,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永宁侯曾经说过皇上找了一个最适合做杨帅的人。

姜二爷只想过自己的快乐小日子,怕承担责任,但是危机关头,该他承担起来的责人,他也不会推脱。

“这可不一定,老二性情跳脱,你见过他为这样的事情长吁短叹?”

“见过。”嘉敏郡主忍住笑,平淡的说道:“你看着吧,老二在皇上面前一准显得很‘内疚’‘困惑’,皇上指不定怎么大肆封赏他,以宽慰他之心。”

永宁侯摸着脑袋,大笑道:“没错,没错,这小子装模作样的本事一向很强,有好处可是不漏分毫。”

“可不是,也不知道他像了谁,你和我可都没他……”

嘉敏郡主停下口,同永宁侯对视,两人相视一笑,像谁?瑶瑶呗,别人都是父亲教导女儿,而姜二爷受瑶瑶的影响很深。

不过也只有瑶瑶能影响到姜二爷。

永宁侯道:“其实大同的事情让我明白老二不是没用的,面对杨帅遗孀和外孙,他只是以杨帅的附身就能领兵还京,这点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必须足够冷静机智才成。”

大同的将帅也不都是傻子,如果姜二爷没拿出点真本事,他们怎么可能轻易相信姜二爷就是杨帅?

杨门太君可是为杨帅守寡多年的忠义之节妇,一向颇为受将士们尊重。

在杨门太君手中夺得指挥权,并把兵力完整的带回京城,谁敢说姜二爷只是花架子?

起码最后跟着赵铎溢离开的人是少数。

嘉敏郡主问道:“江南呢?阿泽那边怎样?”

“听说平叛很顺利,有阿泽在前面厮杀平叛,萧睿华在后整顿安抚百姓,处决涉案的官员,江南很快会稳定下来,最重要得是,你晓得吗?阿泽亲自领人挖开了河堤泄洪,而泄洪的方向就是秦王府的祭田。虽然京城权贵也有被损失,但损失最大的是秦王府。也因为阿泽当机立断的筑坝泄洪,开凿沟渠,用妙法引导河水,两淮沿岸的百姓受灾并不严重,陛下的皇陵也保住了,百姓赞秦王世子……”

永宁侯嘴角笑意越来越浓,“大公无私。”

左右损失得是秦王府,赵铎泽真的一点也不心疼。

“你可别小看民心。”永宁侯压低声音道:“在江南阿泽的名声绝对比任何人都响亮,萧睿华清洗了多少的官员就会提拔多少,这其中的讲究,想来阿泽也能明白的,这两个小子想把江南控制在自己手上。江南是大明的根基,掌握住江南也就掌握住大明的半壁江山。”

“那有什么用?阿泽迟早得回京,皇上能让他一直镇守江南?”

“不会,皇上不放心他一直在江南,可是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将来呢?皇上的皇子……”

嘉敏郡主心领神会,两人沉默了一会,不再谈论此事。

如果阿泽过继给燕亲王为嗣子,他就是皇上名正言顺的皇孙,在宫变中,燕亲王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皇子,而且燕亲王的生母是被追封的皇后,如今活着的皇子哪一个有燕亲王贵重?

皇帝是不可能传位给将死的燕亲王,可再大明在没有继承人时,阿泽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好在还有两位皇子还活着,赵铎泽还不算显眼,还有经营的空间,如果皇子都死绝了,皇帝只怕是宁可食言,也不会把赵铎泽过继给燕亲王。

皇帝再喜欢赵铎泽,也不可能把皇位交给他。

成年皇子和有贤名的皇孙虽然死绝了,但皇上不是无后的人,还有皇孙在的。

皇帝极有可能立皇孙……

嘉敏郡主深知现在说那些还太早了,将来的变数还很大,谁也不知道经过这次宫变,皇上的身体能支撑多久,如果皇帝的龙体不好,赵王有可能继承帝位,但如果皇帝的龙体恢复得很好……皇孙和小皇子才是皇帝培养的目标。

毕竟赵王没受过良好的皇帝教养,本身才干能力不足,皇帝那个位置不是什么人都能坐得稳定的。

嘉敏郡主叹息:“燕亲王可惜了。”

哪怕燕亲王的身体再好一点,皇帝都会选择他。

永宁侯缓缓的说道:“也说不上可惜罢。”

嘉敏郡主略有疑惑,永宁侯始终对燕亲王有怀疑,一切的事情太巧妙,先是江南案子牵连到太子,随后三皇子一家自焚而死,一切的证据都指向太子,逼得太子不得不兵行险招,最后太子疯狂的屠杀皇子,太子自己也自焚而死。

得利的人是谁?

可以说这场宫变没有胜利者。

即便保住帝位的皇帝也遭受了重创,儿子孙子在自己面前一个个被太子给杀了,骨肉相残至此,皇帝心里能好受?

永宁侯以为皇帝现在才昏厥过去,已经是很坚强心硬了。

不过这些没有证据会引起是非的话,永宁侯不想同嘉敏郡主说,并非是他信不过嘉敏郡主,而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如今的局面看来赵铎泽过继燕亲王已经成了定局。

姜家同燕亲王府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