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月中旬,当各镇诸侯纷纷将目光投向冀州时,袁绍突然再次调集重兵,于邺城北郊太庙誓师出征,集结二十万大军讨伐幽州公孙瓒;并颁布天子诏,例数公孙瓒十大罪状,号令天下诸侯共同举兵征讨幽州。
声讨诏书一经传出,天下诸侯又是一片哗然,纷纷猜测袁绍此举的真正意图,却没有哪路诸侯出兵响应。不过各镇诸侯都知道这道诏书的本意,清晰无误地表明,司空袁绍已决意讨伐公孙瓒,昭告各镇诸侯纵使按兵不动,也不能攘助公孙瓒,不得插手冀幽战事;否则便是无视天子诏令,公然谋反。
就在袁绍紧锣密鼓地出兵攻打幽州之时,沉默许久的李利大军将突然颁布大将军令,号召各镇诸侯派遣使团前往冀州觐见天子,并派出一个由十名医学院学士组成的两百余名进献使团出使冀州。此令一出,各镇诸侯纷纷响应,荆州刘表、兖州曹操、淮南袁术、徐州吕布等诸侯相继派出使团,旗帜鲜明地公然前往冀州邺城进贡朝拜。
这一举措打乱了冀州袁绍进攻幽州的部署,不得不推迟战事,亲自坐镇邺城,迎接诸侯使团的到来。
至此,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天下局势再度动荡起来,风起云涌,晦暗不明,战争的密云笼罩着中原大地,聚集在河北上空。
(备注:生查子,教坊名,后为词牌名,本意是:抒发怨抑之情。本章前半段所选用的章节名虽与词牌格格不入,但读后的感观却与生查子相近,故借用之。此后再有诸如此类的词牌名出现,均是择取其本意,并非词牌,望书友们明鉴。)(……)
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荡
司隶,洛阳郡守府
十日前的大将军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因此很快得到诸侯们响应,甚是快捷。
历时一年的大兴土木,洛阳城修葺一新,重现了昔日大汉第一城的荣耀与风采。
洛阳城重建竣工,作为推动建城的发起人,也是这座坚城的拥有者,李利自然是亲临洛阳,举行盛大的筵席庆祝洛阳城落成。
竣工当日,第一批入住新城的百姓是一千户,约五千余人。与他们一起住进城池的还有参与重建的一百多家商贾缙绅,别看这些缙绅们数量不多,但他们所拥有的扈从、婢女和杂役却不少,足足三千余人,堪比李利治下的公卿待遇。(西凉律法明令,三公府邸所有侍从不得超过三百人。)
律法在前,商贾世家虽不是官场中人,却也不能置身于律法之外。于是他们压缩扈从、侍女和杂役数量,刚好踩线,不多不少整整三百人。李利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视而不见,至于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别人无从猜度。或许这也是商贾们对他的试探,探明他对商贾们的真实态度。
士、农、工、商四阶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除了强秦时期商人地位相当较高以外,商人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物质富庶,地位卑微,这是一种极其矛盾的社会现象。每逢太平盛世,商人的地位就会抬头,节节攀升;而身处乱世之中商人们就会受到打压。是被仇视的一个群体,颇有些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趋势。
这几乎是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惯例,屡见不鲜。亘古皆然。与之如影随形的还有另一条铁律:顺者昌逆者亡,伴随朝代更迭始末,从而成就了商贾们特有的生存之道,趋利避祸,从善如流,美其名曰“和气生财”。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变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要有利可图。与什么人都能做买卖。
这是一个特殊群体,普通商家只能算是外围势力,无足轻重,只有传承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家族才会形成独有的经商之道。经久不息。传承不绝。
李利对待商贾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理解,相互协作、互相利用而已,谈不上私交,却也不歧视。
何况时下的商贾和缙绅大多都不是纯粹的商人,经商是为了积累财富,财富是为了进入仕途铺平道路,藉此抬高自己和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从而谋求更大的利益和财富。这是一个固有的利益链。盘根错节,剪不断理还乱。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腐蚀统治阶层的根源。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次朝代更迭、社会动荡都与他们有着本质的联系,是他们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迈进。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不到尽头便无从得知。(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友一笑而过即可,不必较真。)
新落成的洛阳尹府衙坐落在皇宫遗址西侧,而沦为废墟的皇宫则被围墙圈起来,里面还在施工修葺,暂时修建一座园林,留待日后再行区处。
早在去年重建洛阳城时,李利便将原河南郡与洛阳合并为一郡,又因洛阳曾是帝都,现为陪都,便改郡为尹,下辖二十多个县,算是李利治下比较大的郡,比长安犹有过之。
新任洛阳尹是张鲁曾经的谋士阎圃,其人颇有能力,谋略不凡,虽不能与郭嘉、荀彧、许攸等顶级谋士相比,却也有其过人之处。最重要的是阎圃务实俭朴,汉中郡能有今日之繁荣局面,他居功至伟;否则单靠张鲁治理郡县,汉中郡早就一穷二白了,遑论争霸?
正是基于此,李利将他放在洛阳尹的位置上,俸禄堪比刺史,称得上是封疆大吏。诸葛瑾出任郡丞,郝昭出任洛阳守将,镇东将军波才屯兵于洛阳郊外。再加上洛阳八关修葺之后仍可使用,又有青龙营和陷阵营守护侧翼安全,因此洛阳城固若金汤;纵有十万敌军来犯,也能确保洛阳不失,御敌于国门之外。
郡守府大堂上,眼下已是李利的大将军行辕,阎圃、诸葛瑾等人搬至侧堂办公,互不干涉。此外,贾诩担任司隶校尉,兼领刺史,提领河东、河内、洛阳、弘农四郡,政务繁忙。李利亲临洛阳之后,贾诩便前往河内郡坐镇,河东河内二郡还残留着许多世家大族,甚至还有百年望族的存在,各县还是世家子弟掌管,关系极为复杂,盘根错节。处理这等繁琐政务和复杂局面,贾诩最为擅长,面善心狠,不动则已,动辄雷霆万钧,快刀斩乱麻。此举,李利可谓是知人善任,把贾诩这柄快刀派到河内郡,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史阿,不用亦步亦趋地跟着我,放松些,这里没有刺客。”大堂上,李利放下竹简,起身走到堂下,暮然回头便见金猊卫副统领史阿悄无声息地跟在自己身后,两人之间仅有一步之遥。
史阿闻声揖手一礼,恭声道:“统领离开前特意叮嘱末将,时刻不离主公左右,即便是主公就寝时,末将也要睁一只眼睛。所以职责所系,末将片刻不敢懈怠,如有失礼之处还望主公见谅。”
李利无奈地摇了摇头,微笑道:“罢了,我并没有责怪你,而是觉得你这样一直守在我身边,你自己能不能撑得住,一定要注意休息。”
“多谢主公体恤,末将每天只要休息三个时辰即可,一般会在午后至傍晚休息,主公不必挂念。”史阿接声答道。
李利微微颔首,招手示意侍婢奉茶,遂坐在躺下,史阿随即站在他身后。
“十天了,子诚应该已到邺城,想必这几日就会传回消息,你留心一下,有消息立即报我。”
史阿应声道:“诺,末将遵命”话音未落,郭嘉和诸葛瑾二人快步走进大堂。
躬身行礼后,李利抬手示意他二人坐下说话,面带笑容对诸葛瑾问道:“叔父身体好些了吗?孔明可曾回来?”
诸葛瑾应声点头:“多谢主公挂念。如今天气转暖,叔父身体好多了。叔父让微臣代他向主公问好,建议主公坐观其变,不可操之过急。”
语气一顿,诸葛瑾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显得亲近很多,神情不再拘谨,微笑着道:“三天前二弟从江东游历归来,晒黑了一些,倒是又长高了不少。至于与糜家小姐定亲之事,二弟说他没有异议,一切听凭主公做主。不过他最近还要出去,据说是前往荆南和益州,可能到年底才能回来,届时他直接来洛阳,此后便不走了。”说起弟弟诸葛亮,诸葛瑾明显比提到其叔父诸葛玄时轻松很多,显然他对弟弟能与李利结为异姓兄弟打心眼里高兴。
李利轻轻颔首,知道诸葛瑾为何提起诸葛玄时心情有些沉重,毕竟诸葛玄年事已高,生老病死绝非人力所能改变,谁都有这么一遭。去岁冬季,诸葛玄偶感风寒,随之卧床不起,整整一个冬天都在病榻上度过。所幸,冬去春来,天气转暖后他又恢复过来了。否则,李利就要考虑提前出兵南阳,赶在刘表之前夺取南阳郡,打开南下荆州的门户。
“子瑜辛苦了。孔明与糜家小姐糜环的婚事有我亲自操办,子瑜不必担心,另外也告知叔父一声,让他老人家也高兴高兴,婚期选在孔明游历归来之后,年底在长安完婚。”李利笑着说道。
诸葛瑾闻言大喜,起身拜道:“微臣代二弟先行谢过主公,有劳主公费心了。”尽管名义上李利是他妹夫,实际上他和李利年龄相仿,所以李利可以直呼他的字号,可他却要恪守臣子之道,不能失礼。
眼见诸葛瑾如此恭敬,甚至有些拘谨,李利笑呵呵地道:“子瑜言重了,自家兄弟何分彼此啊!”
诸葛瑾又是一番客套,随即知道郭嘉还有要是禀报,便躬身告退。
“子瑜一路劳顿,下去歇息吧。”李利颔首应声,稍稍欠身以示相送,遂站在原地目送诸葛瑾走出大堂。
“主公,幽州公孙瓒派人来了。”诸葛瑾前脚刚走,郭嘉便起身站在李利下首,低声说道。
李利闻声神色稍变,却并不吃惊,显然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嗯,算算时间,他是时候派人过来求救了。去岁我就以为他会派人前来求援,没想到袁绍中途撤兵,给公孙瓒以喘息之机,让他逃过一劫。此番袁本初昭告天下,公开讨伐幽州,势必不会再像去年那样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一点我等都很清楚,公孙瓒自然也不糊涂,所以他一定会派人过来求援,请我西凉军出兵相助。”
说罢话后,李利好整以暇地缓缓坐下,摆手示意郭嘉坐在自己身边,一边饮茶一边汇报,不必着急。的确,现在真正着急的人是幽州公孙瓒和他派来请求李利出兵驰援的使者,而李利和郭嘉主臣二人则是老神在在,一点也不急。
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无悔
“此次幽州使者是何人?”
端起茶盅与郭嘉同饮,直到一盅茶喝完,李利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盅,不紧不慢地问道。
看到这一幕,郭嘉大致猜出李利的心意了。闻言后,他并不急于答话,而后提起茶壶再倒上两杯茶,随即说道:“除了一直负责与我等联系的幽州长史关靖,此次还有曾被公孙瓒封为兖州牧的单经一同前来,并携带重金。不过此次倒是没有送来战马,随行兵士也不多,仅有三十余人,由此不难看出他们此行甚是匆忙。想来定是袁绍大军压境,幽州战事吃紧,公孙瓒担心顶不住冀州大军,才会忙不失迭的派遣使者前来求援。”
李利颔首笑道:“这是可以肯定的。在我们还没有夺取并州之前,公孙瓒与我西凉军结盟甚是积极,逢年过节必定派遣使者送来粮草和战马。然而,等到我们收复并州后,公孙瓒非但不再积极与我交好,反倒甚为消极,刻意疏远,甚至有意无意地提防着我们。司隶大战时,他本想趁火打劫一举端掉袁绍的冀州老巢,只可惜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连区区一个鞠义都对付不了,焉敢妄想夺取冀州?
时隔两年,若不是袁绍步步紧逼,打得他一败再败,喘不过气,他或许还想与我等翻脸,擅自撕毁盟约。去岁袁绍出兵攻打幽州,公孙瓒硬撑着不向我西凉军求援,结果又吃了败仗。损兵折将,实力进一步削弱。此次袁绍誓师出征,摆明是不拿下幽州誓不罢休。这下把公孙瓒逼急眼了,终于忍不住向我求援。对此,奉孝有何高见?”话音未落,李利端起茶盅轻抿一口茶润润嗓子,遂不急不躁地细细品茶。
郭嘉同样是端着茶盅慢慢喝茶,待一盅茶见底,他嘴里嚼着一片茶叶。反复嚼了几遍,遂取出茶叶,居然还是完整的。只是叶片上面多了一些密密麻麻的牙印。
随手将手中这片看似完整实则千疮百孔的茶叶丢进钵盂里,郭嘉凝神注视着大堂东北角的横梁,幽幽说道:“幽州地处边陲,其外仍有广博的土地。北面是蛮夷草原。东北角上与诸多海岛相连,历来兵祸不断,边境不宁。眼下公孙瓒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冀州袁绍,而是以阎柔为首的反公孙瓒势力,这股势力与蛮夷联合在一起,又将原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推举为首领,打着替刘虞报仇、夺回幽州的幌子与公孙瓒对抗。
据说此次袁绍誓师讨伐公孙瓒同样是拿着刘和做挡箭牌,试图唤起幽州百姓对老州牧刘虞的怀念。同仇敌忾,从根本上瓦解公孙瓒大军的斗志。从而彻底铲除公孙瓒,夺取幽州。因此,幽州局势对公孙瓒极为不利,一旦袁绍与盘踞在乌桓境内的阎柔势力联手出击,那公孙瓒必败无疑,幽州便要彻底落入袁绍手里了。”话到嘴边留一半,郭嘉小心翼翼地留意着李利的神色,遂不再多言。
李利微微一笑,“奉孝担心我不欲出兵求援,坐视公孙瓒灭亡,以致幽州落到袁绍手里么?”
“这微臣并无此意。”郭嘉稍稍犹豫道。
一语未落,郭嘉一边凝神思索着,一边接声说道:“实际上,微臣对此也有些拿捏不准,犹豫难决。平心而论,我等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公孙瓒灭亡,眼睁睁看着幽州落入袁绍手里。近几年来,冀州袁绍之所以不得寸进,始终无法挥军进取中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背后有公孙瓒一直牵制着,如同芒刺在背,如鲠在喉,迫使袁绍不敢轻举妄动。换言之,只要一天拿不下幽州,冀州袁绍就休想有所作为,只能困守原地,作茧自缚。冀州腹地是平原,无关可守,故而袁绍只能御敌于外,不能让敌军攻入冀州腹地,否则冀州必然失陷,而他也就完了。所以,要想守住冀州,必须夺取幽州,如此方可后顾无忧,进而谋取中原。
与之相对的是,幽州公孙瓒本来占据着一定的地利优势,有很大机会攻取冀州,吞并青州,雄霸燕赵之地。奈何近年来公孙瓒性情大变,孤高自傲,肆意杀戮,愈发残暴不仁,致使麾下文武离心离德,人心涣散。再加上,阎柔和鲜于银、鲜于辅兄弟率领的反扑势力一直没被彻底剿灭,如今又有死灰复燃之势,致使公孙瓒腹背受敌,形势很不乐观。有鉴于此,我等理应出兵救援,否则幽州必失。”
“然而,幽州之外还盘踞着诸多蛮夷势力和番邦小国,还有占据辽东的公孙度虎视在侧。对于我西凉军而言,冀州袁绍虽然实力强大,却并非不可战胜,但这些蛮夷势力、辽东属国和番邦蛮夷却甚是麻烦。
由此,一旦我军出征幽州,必将陷入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脱身,除非彻底剿灭这些蛮夷势力,否则我军便无法在幽州立足,更不会得到实质性的利益。所以微臣甚为犹豫,患得患失,心中委实难以抉择,还请主公明断!”这才是郭嘉的肺腑之言,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至于他所说的左右为难、无法决断,则未必是真话,或许这只是托词,藉此试探李利的真实想法。而这恰恰是郭嘉的高明之处,阐明所有可能遇到的机遇和困难,摆出利弊得失,最终将决策权交到李利手里;谋主之能由此可见一斑。
“呵呵呵!”李利闻言后哑然失笑,莫测高深地道:“奉孝这番话想来是思虑已久,面面俱到,将整个冀幽战场可能发生的战事和突发事件都摆在我面前,最后再将问题抛给我。颇有些请将不如激将的味道啊!”
“呃!”郭嘉闻声惊诧,急声道:“微臣不敢。请主公明鉴”
不等郭嘉把话说完,李利便抬手示意他不必解释,笑声道:“我知道奉孝心中有何顾虑。因为你知道你所说的这些机遇与困难,我李利同样心知肚明。为此你担心为了顾全自身利益和西凉军的长远战略,在没有彻底占据中原之前不会与乌桓、鲜卑、辽东属国和高丽等蛮夷番邦开战,我不会出兵救援公孙瓒,更不会将西凉主力大军投入到东北战场上。或许,在奉孝想来,这种舍本逐末的蠢事、横生枝节的对外战争。我李利绝对不会做,也从来没做过,毕竟这都是出力不讨好的愚蠢之举。”说话间。眼见郭嘉又要解释,李利摆手制止,示意他不必多言。
话音一顿,李利脸上的笑容消失殆尽。转而神情肃然。沉声道:“据我所知,阎柔、鲜于银和鲜于辅等人率领的残余势力,如今四五万人马,实力恢复大半,牵制着公孙瓒麾下大半兵马。盘踞在右北平、上郡、代郡及辽东的乌桓蛮夷大概也有四五万控弦之士,甚至更多,实力不弱。
而鲜卑草原上的东部鲜卑是鲜卑三大部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部落,拥有不少于八万鲜卑铁骑。实力比之幽州公孙瓒犹有过之。不过,鲜卑部落并不团结。内讧不休,致使实力大损,但他依然是幽州之外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不可小觑。
辽东公孙度偏居一隅,且为我汉人诸侯势力,不足为惧。在我眼里,他只要守住辽东三郡不失,就算是为大汉做出贡献了,因此不必急于除掉他,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实力迫使他主动归降。至于辽东之外的高丽、扶余等番邦,只要他们不主动劫掠汉境,暂时不管他,等到扫平幽州之后腾出手来,再收拾这些跳梁小丑也为时不晚。”
“这主公言外之意是出兵幽州?”郭嘉惊疑不定地道。
李利颔首笑道:“当然要出兵。不但出兵援助公孙瓒,还要调集重兵出征幽州,而且是我亲自挂帅出征!”
郭嘉闻言骇然,忙不失迭摇头道:“主公挂帅远征幽州?不可,万万不可!眼下中原战局正处于关键时刻,局势瞬息万变,主公理应坐镇司隶,伺机而动,或可一举拿下中原各州,定鼎中原。这个节骨眼上,主公却避重就轻远赴幽州战场,实在是绝非上上之策,智者所不为。”差点说出昏聩二字,好在郭嘉话到嘴边戛然而止,而后更换说辞,相对委婉地劝说李利放弃挂帅之举,改任军中其他将领挂帅。
“何况,军中能够执掌帅印的将领不在少数,周瑜、滕霄、徐荣、波才、张辽和赵云将军都可以呀。再不济,微臣和文和、元忠、文优四人,任择其一,也可以代主公挂帅出征啊!”
眼见郭嘉心急如焚,以致口不择言,话语都有些混乱,李利欣慰地开怀大笑,心情大好。
稍稍收敛笑声,李利满脸堆笑地坦言道:“奉孝多虑了。现如今我军将领之中确实不乏将帅之才,周瑜便是上上之选,奉孝、文和、滕霄、徐荣等人皆可领军出征。但你忽略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他们都是将领,与公孙瓒、公孙度等诸侯的身份地位根本不对等,以致于他们根本不会以平等的眼光和态度对待我军将领。这样一来,势必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事端和争斗,从而造成无谓的伤亡,无端消耗我军或他们两股诸侯势力的实力,反倒给蛮夷留下可乘之机。
但是,如果是我亲自领军,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公孙度,他们敢在我面前端架子,大放阙词,无事生非么?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与我为敌;若有机会,我会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听候调遣,兵不血刃夺取幽州和辽东属国。只要幽州在手,公孙瓒确实不是袁绍的对手,难道我李利还收拾不了他袁本初?一旦灭掉袁绍,中原各州弹指可定,雄霸中原指日可待;纵有一两个诸侯负隅顽抗,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早晚必亡。因此,我意已决,奉孝不必再劝,就这样定了!”
郭嘉沉思半晌,显然李利这番话直指问题之要害。时至今日,西凉军中确实有很多名扬天下的将领。但要说到对各镇诸侯的震慑力和影响力,谁也比不上李利,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眼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冀州袁绍,倘若见到李利,必定顿时矮三分,一言一行都得赔着小心,大气都不敢喘,其他诸侯更是不在话下。
然则李利可谓是西凉军的战神,一面永远屹立不倒的大檮。是足以影响全军将士斗志和凝聚力的军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他亲自领军出征幽州,万一有所闪失。那整个西凉局势就有可能轰然崩塌;将领互不统属,文臣各自为政,不折不扣地一盘散沙,还能有何作为?更何况。李利一走。中原战局怎么办,谁来掌舵啊?
“唉,不管主公怎么说,反正微臣坚决不同意主公亲自领军出征!”思索半晌,郭嘉仍然固执己见,坚决不妥协,绝然不松口。
李利神情诧异地看着郭嘉,却见郭嘉毫不示弱和他对视。神色坚定,颇有壮士宁折不屈的倔强劲儿。
对视片刻。李利笑了,眼瞳中浮现出一抹晶莹的光亮,眼角湿润了。这是李利在人前的第一次流泪,感动的泪水是幸福的,宛如一眼温泉在心田里流淌,温暖人心。以前他或许也有过眼泪,却没有人看见,这次却是有一位目击者,他就是郭嘉郭奉孝。
感动之余,李利脑海里浮现出一句千古哲言:“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在此之前,李利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