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月英也有点动心了,如果丈夫要出去公干两个月,他们在家中确实无聊,出去走走也是好事,她便笑道:“这样吧!我尽力说服他,他的脾气其实也很大,若不得他同意,他回来后肯定会生气。”
    陶湛点点头,“如果决定了就告诉我一声,反正那边有很多空房间,东西也不用准备,只带一些日常洗换的衣服便可。”
    两人又闲聊片刻,这时,远处传来一名女侍卫的喊声,“珠姑娘,果姑娘,那边水深不安全,别过去!”
    陶湛和黄月英都吓一跳,两人连忙走到露台,扶着栏杆向下方望去,下面便是占地数千亩瑶池,湖面波光荡漾,只见诸葛果和刘珠两人站在离岸边不远的水中,赤脚拉起长裙,在她们前面有一艘小船,她们似乎是想淌水过去拉住小船。
    岸上两名女侍卫正焦急的挥手大喊,黄月英脸一沉,喊道:“果儿,上岸去!”
    诸葛果听见了母亲的声音,一回头,见母亲和王妃站在楼上,母亲面沉如水,面待愠怒,吓得她吐吐舌头,连忙走上岸,她上了岸,刘珠也自然跟了上去。
    黄月英摇摇头道:“这孩被她父亲宠坏了,十四岁了,还像野丫头一样,整天爬树玩水。”
    陶湛微微一笑,“果儿不读书吗?”
    “读书也读,只是她静不下心来,非要被我押着,我一走开,她就会偷偷溜掉,她弟弟瞻儿却肯读书,一坐就是一天,专心致致,这个死丫头能有她弟弟一半的耐心就好了。”
    “不过汉王却很喜欢她,赞她率真质朴。”
    黄月英苦笑一声道:“除了她爹爹宠着她外,恐怕也只能汉王夸她了,谁见了她都头痛,她外祖父每次来都要教训她,我真担心谁家肯娶她。”
    “女大自然出嫁,不用担心了,其实尚香也很喜欢她,说果儿很像她小时候,若果儿再喜欢刀剑,她们就更对上眼了。”
    “果儿好像不在意刀剑,她最喜欢小动物,以前在交州时,她不知养了多少兔、猎犬之类,后来离开交州时没有带走,她还大哭一场。”
    女人们说起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又聊了片刻,黄月英便起身告辞,陶湛也不留她,笑道:“回去记着和孔明先生说说避暑之事。”
    “放心吧!我不会忘记。”
    两人走出凤凰台,马车已经备好,这时诸葛果奔跑过来,拉着母亲手央求道:“娘,让我再玩会儿吧!”
    “不行!”
    黄月英沉下脸训斥女儿道:“看看你,浑身是水,你再这样调皮,下次我就不带你来了,快上车!”
    诸葛果无奈,只得向陶湛行一礼,撅着嘴上了马车,陶湛笑道:“好好听母亲的话,下次陶姨带你去山庄。”
    诸葛果眼睛一亮,她听刘珠说了,他们一家很快要去山庄避暑,那边还可以骑马,令她心中羡慕万分,没想到王妃也想带自己去,她立刻抱住母亲胳膊央求道:“娘,陶姨都答应了,我们也去吧!”
    黄月英对这个女儿也很无奈,只得道:“这几天把你欠的功课都做完,娘就带你去。”
    诸葛果心花怒放,欠的功课虽多,但她可以让弟弟帮忙做一部分,天肯定来得及,她撒娇地将头枕在母亲肩头,“还是娘最疼我!”
    陶湛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丫鬟确实可爱,难怪丈夫喜欢她。
    。。。。
    入夜,陶湛在内书房中对刘璟说起了白天之事,“我打算请月英一起去山庄避暑,你觉得如何?”
    刘璟放下书笑道:“这是个好建议,正好可以让诸葛瞻儿和致儿一起读书,有个伴,致儿也不会那么寂寞了。”
    “他们俩倒是都喜欢读书,正好可以玩到一起去,就连尚香也有伴了。”
    “你是说果儿吗?”刘璟笑问道。
    陶湛点点头,“那小丫头很对尚香的脾气,月英说她不喜欢刀剑,但尚香告诉我,果儿也有几把剑,只是月英不知道罢了。”
    刘璟笑了笑又道:“果儿虽然现在有点调皮,但长大后就会渐渐静,关键是她心地纯真,性格活泼,我很喜欢,我觉得她和我们致儿倒是很互补。”
    陶湛愕然,她有点听出丈夫的弦外之音,“夫君的意思是说,让她和致儿?”
    “这只是我的一个念头罢了,关键还是要看他们的缘分,不过现在他们都还小,暂时不用考虑这么多。”
    陶湛的心有点乱了,她当然也考虑过儿的终身大事,她其实有点喜欢费祎的女儿,不过费祎的女儿才八岁,所以她暂时也不考虑这件事,没想到丈夫却看中了诸葛果儿,果儿不是不可以,是有她可爱的一面,自己和月英交情也好,如果两家能联姻,当然是好事,只是。。
    “夫君,果儿可是比致儿大一岁。”
    刘璟微微一笑,“我当然知道,大一岁其实也并没有关系,关键是他们自己,你和月英多给他们创造相处的机会,看他们自己的缘分吧!”
    陶湛没有再坚持,毕竟她儿将来可能会君临天下,不会只有一妻,她所喜欢的费家女儿将来也同样可以嫁给儿,这倒没有关系。
    丈夫今晚随口说的一句话,却给陶湛平添了几分心事。。。。。。
    陶湛有了心事,她一般都会放在心上,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但今天却有点例外,这种事情她第一次遇到,事关儿未来的婚姻,她心中就像有一只虫在爬动,令她坐立不安。
    陶湛回到自己的寝宫坐了片刻,便对侍女令道:“去二夫人那里!”
    孙尚香住在未央宫的清凉阁,和凤凰台一样,也是一组建筑群,一座数丈高的阁楼伸入瑶池之中,阁内凉风习习,夏天格外清凉,故名清凉阁。
    孙尚香并不是住在清凉阁内,而是住在另一幢临湖的平宅里,距离陶湛的凤凰台并不远,入夜,孙尚香正在陪同儿刘陇写字,刘陇今年已经四岁,长得虎头虎脑,身体健壮,颇有几分父亲刘璟的影。
    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刘陇也喜欢刀剑,在一岁抓周之时,他便抓了一把小木剑,虽然刘陇从小便表现出好武的天性,但孙尚香却希望儿武双全,岁开始认字,今年四岁,便在母亲的教育下提笔写字了。
    这时,一名侍女走上来,小声道:“夫人,王妃来了。”
    孙尚香点点头,“我知道了!”
    她爱怜地摸摸小家伙的后脑勺笑道:“好好写字,娘过会儿再来。”
    “嗯!”
    小家伙用手抓着笔,认认真真地写一个‘之’字,母亲告诉他,写字也是练武的一种,让他兴趣大增,不过此时他已满手满脸都是墨汁。
    孙尚香走到外屋,正好陶湛走了进来,孙尚香笑道:“大姐怎么来了?”
    陶湛叹口气,“心中有事,想找人说说话。”
    她探头看了看正在屋里写字的刘陇,笑道:“没有打扰你吧!”
    “没事的,乳娘在照顾她,大姐这边请!”
    孙尚香将陶湛请进自己的起居房,两人坐了下来,孙尚香又吩咐侍女上茶,陶湛笑了笑问道:“你觉得诸葛果儿如何?”
    孙尚香笑了起来,“那个小丫头和我小时候很像,不过没有我小时候有魄力,我像她那么大时,就挎弓带刀来荆州闯荡了,结果把那家伙修理一顿。”
    陶湛会心地笑了起来,她知道孙尚香说的是刘璟,她摇摇头道:“我只是问你,你觉得果儿这丫头怎么样?”
    孙尚香想了想道:“很单纯,没有心机,现在看起来不错,但不知将来会怎样。”
    她有点奇怪,又问道:“大姐怎么会问起她?”
    陶湛叹了口气,“刚才和将军说起她,将军说,打算将来让致儿娶她。”
    孙尚香愣住了,很快她又哑然失笑,“看来我们都要变成老婆了,居然要当婆婆了。”
    “你别这样开玩笑,我心里很烦乱,说真的,你觉得果儿合适吗?”
    孙尚香也不再玩笑,想了想道:“她父亲是相国,母亲也是名门之后,你和交往多年,两家应该也是门当户对,不过我觉得现在谈婚论嫁似乎早了一点,毕竟两人心智都不成熟,至少要再过四五年早考虑。”
    孙尚香的这番话说到了陶湛的心坎上,陶湛点点头,“你说得不错,现在确实早了一点,坦率地说,想到现在的果儿成为我儿媳妇,我心中总是不舒服。”
    “大姐是觉得她……。”
    陶湛点了点头,“虽然将军说她纯真可爱,可是我更喜欢静一点的姑娘,希望她能有所改变吧!”
    陶湛在丈夫面前不好明说,但在孙尚香面前,她却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她不喜欢果儿那种性格的姑娘,朋友的女儿没有问题,但如果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她心中就有点不舒服了。
    孙尚香很了解陶湛的为难,便安慰她道:“毕竟现在还是说一说,要真变成现实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当年我的任侠好武,我行我素,现在我又变成什么样,大姐难道没有感觉吗?”
    陶湛只得无奈地笑了笑,或许孙尚香说得对,自己应该再等几年再考虑此事。

第1077章 备战先兆

    建安二十四年,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长安城商业繁荣,城内居民安居乐业,酒馆爆满,旅舍内商人往来不息,一派安宁祥和的气氛。
    入秋后,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内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军队在城门口的盘查明显严格起来,几乎每一辆进城的马车都要严格查,严禁商人携带违禁兵器进城,很多经验丰富的商人都不免有了几分担忧,这是大战来临前的先兆。
    这天中午,一支商队缓缓靠近长安城,这是一支由数头骡组成的大商队,满载着各种货物,仅伙计就有五十余人,商队的领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目光锐利,国字脸庞透出军人般坚毅。
    此时商队距离长安东城门还有一里,官道两边已经变得十分热闹,各种店铺林立,往来商人络绎不绝,给两边的酒馆和茶棚带来了生意。
    “过来休息吃饭吧!”
    远处一座茶棚的掌柜热情地向这支商队招手,一名伙计奔上来,对商队为的中年男笑道:“现在进城有很多规矩,不如先到小店坐坐,我给大家说说。”
    中年男略一沉吟,便点点头,回头令道:“去茶棚休息!”
    众人纷纷向茶棚走去,茶棚内顿时热闹起来,几名伙计将骡和货物领到后面饮水喂料,众人要了饭食,喝水聊天,茶棚里热闹异常。
    这时,茶棚掌柜走上前笑道:“这位商君,长安城有了规定,进城商队都要开包盘查,严禁携带除了短刀和剑以外的各种兵器,若发现长矛或者军弩则会当场抓捕,而且超过十人以上的商队必须到官府备案,像你们这样的大商队估计会很麻烦,要么分开走,要么去西市,我劝各位最好不要进城。”
    说到这,掌柜指着他们携带的鹰和鸽道:“像各位携带了鹰和鸽,若被巡哨士兵看见,会被立刻抓捕,很危险!”
    两名商队伙计连忙起身将鹰笼拿到后面去了,这时,中年男眉头一皱,“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规定?”
    “有一阵了,听说邺都那边盘查更严格,你们应该也知道吧!”
    中年男点点头,“你说得不错,邺都那边已经不准商队进城了。”
    掌柜叹了口气,“估计长安也快了,很多商人都说,这是大战前的先兆,哎!战争到来,小店的生意就要受影响了。”
    他拱拱手,转身去了,旁边两名副手上前低声道:“将军,我们怎么办?”
    这支商队并非普通商队,而是一队曹军斥候改扮,他们是来加强长安城内的斥候力量,没想到却不能进城了,为这名中年男姓韩,是一名曹军校尉,他沉思片刻,对两名副手道:“先看看城内的情况再说。”
    他招手叫来一名得力手下,嘱咐他道:“你先去龙门酒馆,和我们人联系上。”
    手下答应,牵过一匹骡,骑上骡向城内奔去,众手下依旧在吃饭聊天,十分热闹,但为的韩校尉却陷入沉思之中。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手下返回了茶棚,神情十分紧张,他低声对韩校尉说了几句,韩校尉脸色大变,立刻喝令道:“快起来,马上离开!”
    众手下纷纷起身,十几人奔跑到后面去取骡和货物,可就在这时,城池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快,声如闷雷,只见数骑兵疾奔而至,不等曹军斥候离去,数骑兵便团团将茶棚包围,举弩对准了众伙计,众人目瞪口呆,皆慢慢举起手。
    这时,一名汉军大将催马上前,用长枪指着曹军韩校尉,冷冷道:“你们还以为天衣无缝吗?实话告诉你们,你们休想进长安一步。”
    韩校尉脸色为难看,他想不到自己是哪里暴露了身份,他忽然若有所悟,回头向掌柜望去,掌柜却不见了踪影。
    汉军大将喝令一声,“将他们全部带走!”
    几名曹军斥候想反抗,韩校尉却喝住了他们,众曹军斥候垂头丧气地被汉军骑兵押走了,这时,掌柜从房间内慢慢走出,望着骑兵将曹军斥候抓走,不由冷笑一声,吩咐茶棚伙计道:“收拾一下,继续招揽客人。”
    。。。
    长安东城门附近的大街小巷早已布满了数千汉军士兵,千余名汉军士兵将龙门酒馆团团包围,自从魏国御史中丞杨添被处死后,曹军全面整顿汉国的情报组织,所有探都被撤回邺都,重新换了一批探,而且改变了情报点。
    曹军对情报组织的大调整,使汉军失去了曹军探的线,但汉曹两军的暗战依然在继续,汉军在半个月前加强了城门处的盘查,但这只是一个钓鱼手段,真正的汉军探却部署在东西两座城门之外。
    一大半的茶棚酒馆都部署了汉军探,严密监视往来的商人或者旅客,所以当韩校尉率领的曹军斥候商队刚抵达东门,便被汉军探盯住了,茶棚掌柜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韩校尉派人进城和城内情报点联系,无疑就暴露了城内的情报点。
    龙门酒馆被包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时,为大将王平一声令下,余汉军士兵冲进了酒馆,不多时,便将掌柜和十几名酒保抓来出来,其余汉军士兵在酒馆内全面查。
    这时,一名军侯奔出来禀报道:“启禀将军,弟兄们在地窖里发现了兵器盔甲。”
    数十名汉军士兵将一捆捆长矛和军弩搬了出来,还有数十副汉军士兵盔甲,酒馆掌柜脸色惨白,吓得浑身发抖,他知道自己要大难临头了。
    一个时辰后,汉军在长安城、咸阳县和杜县全面查,连续端掉曹军个情报点,抓捕了近名曹军探,将曹军设在长安的情报组织破坏殆尽。
    但汉军对长安城内曹军情报组织的清网行动只是汉军备战的一部分,在潼关、蒲津关、宛城、寿春,乃至江东,十余万汉军开始陆续集结。
    。。。。。。。。
    寿春,一场秋雨不期而至,大地上笼罩着白色雾霭,远处树林变成灰黑色,树叶落尽,几只乌鸦在树林上空盘旋,天地间一片苍凉萧瑟。
    宽阔的、满是泥浆的官道上,排满了从淮南郡和庐江郡各县过来的车队,遮着油布的粮车、装有麦杆和干草的大车、辎重车,还有巨大的辎重货船,摇摇摆摆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动。
    天空中细雨飘飞,正是江淮多雨的深秋季节,刚刚收割的田畦和边的水沟都积满了雨水。远方的密林显出模糊的轮廓。
    各县的辎重队踏着泥泞、冒着细雨,伴着吆喝和诅咒,杂着皮鞭的劈啪声和车轴的吱嘎向北挺进,声势浩大,有如海潮。
    不时可以看到官道两旁,躺着奄奄一息的牲口或牲口尸体,还偶尔有一辆轮朝天的大车。
    有时一队骑兵冲入这股人流于是士兵们就不断地叫喊、诅咒,马也立起身不停地嘶叫,一辆满载粮草的大车,就会滚下斜坡,车上的人也跟着滚下去。
    前面,车辆的洪流中间,士兵排成长长的队列,踩着粘滑的泥泞艰难地行进。人流中夹杂着运载刀枪、弓弩等轻武器的马车,押运兵就趴在车蓬,不断地有人跑出队伍,钻进田野,蹲下去。
    再前面是高级将领的队伍,大队亲兵拥自己的将军,不时还可以看见几辆马车,里面坐的是官和谋士。
    队伍一会走过一片密林,因争夺休息地方而骚乱起来,一会儿又展开队列,跨过小河,接着便有新的马车满载粮食、干草和各种兵器从两边涌入,偶然还有一小队斥候骑兵抢到这个队列的最前面。
    再往前面是一个废弃的镇,当初合肥大战后的惨景依旧历历在目,瓦砾和烧焦的木头堆中一堵残破的山墙摇摇欲坠;破碎的油灯,变形的窗户上扯着一张破布在风中扑腾。还有一个掉队的伤兵,绑着肮脏的纱布蹲在一辆瘫倒的大车上,眼神阴郁而忧伤。
    与官道平行的二里外便是濡须水,数千民夫正艰难地拉着一队数千石大船,发出低沉地、有节奏地、震人心魄的号。大船上装载着各种重型攻城器和一箱箱打磨好的石弹,尚未组装云梯、巢车、楼车,船舷两边还摆着一排巨大的地听,船上还有可怕的一桶桶火油,都被重兵护卫着。
    这支队伍是远道而来的荆州军,约有五万余人,主将是老将黄忠,他们的目的地是两里外的寿春,行军十分缓慢,队伍已走了整整十天。
    “老将军,前面就是寿春城了!”一名士兵指远方一座高大的城池喊道。
    黄忠眯眼看了片刻,点了点头,汉王殿下应该已经到寿春了。

第1078章 远到之客

    刘璟是在天前抵达寿春,和刘璟一起前来江淮视察的,还有军师诸葛亮和兵部尚书司马懿,此时汉军和曹军打的都是明谋,汉军已经形成了寿春、南阳、潼关、蒲津关四大进攻点,这里面又有无数的进攻支点,比如广陵、安陆、高奴等等郡县,都可以向曹魏发动进攻。
    曹军也动员了近十万大军,部署在各个战略要地,从军事实力上说,双方相差无几,但从国力上对比,无论是粮食储备,还是可动用人口,以及人心背向等等,明显是汉国占了上风。
    不过,无论是经济实力占上风,还是战略部署占据主动,刘璟都不敢大意,依然动用全部财力物力来应对这场不知会延续多久的大战。
    但结果却很明显,赢得这场大战的一方,将赢得整个天下,也正是因为这样,刘璟重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取胜的线势他都不会放过。
    刘璟带领众人登上一艘停泊在淮河南岸的大船,十余艘战船缓缓启动,向淮河北岸靠拢,刘璟和十几名将领以及军师诸葛亮、兵部尚书司马懿等人站在船舷边,远远注视着淮河北岸的动静,远处出现一座县城的身影,灰黑色的城墙和几座高高的哨塔。
    “殿下,那里便是下蔡县!”
    淮南都督刘虎在一旁向刘璟介绍道:“目前曹军在淮北部署了四万军队,主要驻防在下蔡县和义成县,上一次我们偷袭义成县后,曹军便加强了对义成县的防御,不仅加高加宽城墙,还驻兵提高到一万人,另外在涡水河口拉起了拦江铁。”
    刘璟点点头,对诸葛亮道:“军师觉得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拦江铁并没有什么意义,一艘小船便可破解,我若是曹操,倒要加强对谯郡的防御,不知那边防御如何?”
    旁边刘虎连忙问丁奉道:“可有谯郡那边消息?”
    丁奉躬身应道:“启禀殿下,谯郡有驻军万人,由大将牛金统帅。”
    牛金是曹仁副将,也算是一个猛将。但刘璟更重视大将张辽,他问司马懿道:“张辽和徐晃在哪里驻军?”
    司马懿想了想道:“徐晃依然驻军洛阳,约万军队,张辽的驻兵点未定,但他不是曹系大将,曹仁和曹真不会让他驻防豫州、青州和徐州,并州属于夏侯一系,可能性也不大,微臣考虑他驻兵点很可能就是邺都,或者是备用后援军。”
    刘璟比较认同司马懿的观点,曹军派系林立,各自地盘固定,张辽、徐晃属于曹操嫡系,曹操不可能不知道张辽的能力,过早把他放出来反而对整体防御不利,最有可能是作为援军,哪里出现危机,张辽就会被派到那里。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上前,对司马懿低语几句,司马懿点点头,随即对刘璟道:“殿下,人已经到了。”
    “好吧!我们先回去,明天再继续视察。”
    船队又缓缓调头,向寿春方向驶去。。。。。。。
    寿春城郡衙内,李孚带着金爷坐在一间侧堂之上,看得出金爷显得很紧张,坐立不安,不停地喝茶,他已经没有了平时的豪爽。
    他和李孚已经有了近半年的交易,赚取了大量黄金,当然,他们的交易也使得曹军兵器流失十分严重,他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若没曹操知晓,株连九族之罪都还是轻的,只是他已沉沦其中,无法自拔了。
    交易了半年,金爷也知道了李孚的身份,不是什么商人,而是汉军在曹魏的情报头,双方利益纠葛深,李孚也不怕他举报。
    李孚曾经算了一笔帐,开放贸易后,曹军从汉国私下买走了无数生铁,不过汉国也从曹魏搞到了大量兵器,算起来,曹军买到的生铁远远无比弥补兵器流失。
    当然,曹军也买走了十万石粮食,但十万石粮食对于两国数十万大军的耗费,实在是不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