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龙夺嫡-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事。“皇阿玛(皇玛法)圣明;儿臣(孙儿)等告退。”随着老爷子的逐客令这么一下;一众人等虽都意犹未尽;却也无人敢在此时再胡乱啰唣的;也就只能是齐齐行了个大礼;各自退出了养心殿;一场激烈的大争也就算是暂告了个段落……
第五百零二章仁与利(一)
“晴儿此举实是太过孟浪了些;工部的差使虽是不错;却也不值如此代价;三桩大事办得成固然是好;倘若不成;后患必巨;得不偿失啊。”
弘晴封了王;又保住了工部之权柄;至少是暂时击退了弘历对工部大权的觊觎;说起来;该是双喜临门;然则三爷的心情却并不见好;没旁的;哪怕弘晴对实现三桩大事信心满满;可三爷却以为此乃多此一举;在其想来;与其冒如此大的风险去死保工部权柄;还不如换一个部管管来得强;早先在朝议时;三爷是没机会说出心思;回府的一路上么;又碍于面子;不好数落弘晴;待得弘晴在王府的内院书房里;将今儿个觐见的诸般事宜都述说了一番之后;三爷的耐性终于是耗尽了;也不等陈老夫子与李敏铨有何表示;没甚好声气地便埋汰了弘晴一句道。
得不偿失么?或许罢;若是从个人得失上以及短时间里来看;是有这么个嫌疑——若是弘晴真将工部差使交了出去;老爷子自然不会亏了弘晴;十有***会将吏部这个最重要的部门交到弘晴手中;当然了;管部的名分是断然不会有的;可帮办的头衔却是少不得会给的;如此一来;弘晴要想安插心腹手下;无疑是极为的便当;不出数年便可培植出雄厚无比的势力;问题是这真就是件好事么?
天心难测;天心易变!这么句古话可不是虚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尤其面对着的是老爷子这等精明的君王;任何妄图侥幸的心理最终都只会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下场;这一点从八爷的尴尬处境便可见一斑——八爷不能干么?恰恰相反;就本身的能力来说;除了三爷是靠着弘晴硬撑起来的之外;其余阿哥都不能跟八爷相比;四爷在能力上也同样不如八爷;是八爷不贤明么?也不是;“八贤王”的美誉可不是白叫的;就在百官中的威望而论;除了三爷之外;也没谁能跟八爷相提并论的;当年公推太子之际;更是威望一时无两;可最终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被老爷子打入了另册;究其根本就在于八爷的威望已是威胁到了老爷子的帝位之安稳;有鉴于此;弘晴若是真去了吏部的话;下场当真未见得会好到哪去。
吏部乃是调遣官员的部门;要想做出成绩么;就一个字难!没旁的;提拔的官员是贤是孬;又岂是短时间能看得出来的;倘若一不小心提拔错了人;弹章立马便是漫天飞扬;想暗中培植势力么;又怕会落得八爷的下场;这一么一算;去吏部自然不是啥好选择;可问题是礼部已然有了三爷在;弘晴去那儿显然不是个事儿;兵部么;又有老十三、老十四这两尊大神在;去了也捞不到啥好处;至于户部与刑部就更毋庸多言了;那可是四爷与八爷的大本营;去了的话;不是没地找虐么?
“父王教训得是。”
保住工部不单是为了将来之做准备;实际上也是无奈之选择;只是此际三爷正在火头上;个中道理却又不好直说;无奈之下;弘晴也只能是先满脸诚恳之色地敷衍了一把。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还是想想如何将此事揭过好了;夫子;子诚;您二位对此可有甚妙策否?”
三爷恼火归恼火;却也不是不明事理之辈;自不会不清楚此际事已发生;再多追究弘晴的孟浪;也于事无补;这便不耐地挥了挥手;算是放了弘晴一码;转而向两大谋士问起了策来。
“王爷明鉴;小王爷如今已是封了王;若能再办成这三桩大事;于王爷实有大利也;姑且一试却也无妨。”
李敏铨乃是弘晴的人;无论出谋还是献策;自然是得站在弘晴的一边;此际见三爷将问题抛了过来;李敏铨先是飞快地瞥了一眼弘晴;得见弘晴轻轻地点了下头;李敏铨立马会意地进言了一番。
“嗯;若能有望;固然大佳;只是……”
三爷显然是不看好弘晴能将三桩事尽皆办了下来;哪怕弘晴先前已是将具体的实施步骤论述了一番;可三爷心中还是没有底;没旁的;三爷到底是文人;对经商那一套压根儿就不懂;在他看来;弘晴搞出的香皂能成功;纯属意外而已;想要再复制;实难有可能;真要强自行了去;个中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些;这等险已是超出了三爷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外。
“小王爷有句话还真是说对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没等三爷支吾出个所以然来;陈老夫子已是不屑地一撇嘴;不甚客气地便讥讽了三爷一句道。
“夫子;您这是……”
被陈老夫子这么一讥讽;三爷的脸色瞬间便涨得个通红;憋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呐呐地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王爷好生想想;李光地等人为何要竭力将小王爷挤出工部?若是个中无由;四爷、八爷又岂会如此卖力;莫非这些都是善人不成?”
陈老夫子压根儿就没给三爷留甚面子;不单没为三爷作出解释;反倒是接连抛出了几个问题;直问得三爷满头大汗狂涌不已。
“而今之计该当如何方好?”
三爷被问得哑口无言;自不好再纠缠着弘晴该不该离开工部之事;默默地想了想之后;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张白绢子;胡乱地擦了擦满是汗水的脸庞;而后;就此转开了话题。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似此利国利民之壮举也;岂可因畏难而不前!”
在场人等中;唯有陈老夫子略微领悟到了弘晴提出这三桩难事的苦心;当然了;对于弘晴欲凭此奠定大清争霸世界的隐秘用心却是不甚了了;不过么;凭借着过人的智算之能;陈老夫子可以断定此三桩事若是真的能办成;三爷登基已是不存在任何的阻碍;正因为此;陈老夫子毫不犹豫地便亮出了支持弘晴的态度。
“王爷明鉴;属下以为夫子所言正理也;能为此三事者;必可聚民心矣;大善!”
李敏铨同样也看到了三桩难事得以解决之后的利益之所在;加之他本就心向弘晴;自是不会在此时唱甚反调;这一见三爷探询的眼光扫了过来;立马也是毫不犹豫地亮明了态度。
“嗯;那就姑且试试也好;只是老四、老八他们恐不会善罢甘休罢;此又当如何应对才是?”
这一听两大谋士都已表明了支持弘晴的态度;三爷虽兀自忧心忡忡;却也不好再多啰唣;也就只能是勉强同意了下来;然则对于该如何应对四爷与八爷的联手之势;却并无十足的信心;这便眉头一皱;神情凝重地发问道。
“王爷放心;依属下看来;那两方断然不会在此事上有所阻碍;反倒会暗中使力;以求此事顺利通过朝议;想的不过是要坐看小王爷摔跟头罢了;实无足为虑也!”
三爷话音方才刚落;李敏铨已是笑了起来;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言语肯定地给出了答案。
“唔;夫子以为如何哉?”
三爷对李敏铨这番断言倒是相信得很;此无他;三爷自己都不相信弘晴真能将三桩事办好;至于四爷、八爷么;自然更不可能对弘晴有信心了的;推波助澜地将弘晴往火坑里推;自也就是四爷等人的不二之选择;不过么;为了慎重起见;三爷却并未就此下了结论;而是又将问题丢给了陈老夫子。
“四爷、八爷皆人杰也;又岂会是简单之辈;纵使欲陷小王爷于不利之地;也必然会有提防之心;出手乃必然之事耳;若是老朽料得不差的话;两方之联手当会在《京都条约》上做手脚;个中之由来么;小王爷该是心中有数的罢。”
陈老夫子显然是并不认同李敏铨的观点;不过么;却并未直言;而是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道。
“嗯?”
陈老夫子这话一出;三爷不由地便是一愣;探询的目光立马便转到了弘晴的身上。呵;老夫子真神了!要想办成三桩大事;钱自然是少不了的;弘晴虽谋算过人;可也不是神仙;没那个点石成金的能耐;自是须得设法搞来启动资金;否则的话;招商一事压根儿就无从着手——指望着登高一呼;天下商贾云集;还不如去指望母猪会上树来得强;不将工部的技术优势体现出来;哪可能招到商;而要想为此;那就须得树立一榜样;换而言之;就是要快速地启动一两个项目;以吸引天下商贾之注意;而这;自是须得大量的启动资金;很显然;眼下的国库是断然指望不上了的;唯一能指望的便是《京都条约》通过朝议之后所能从倭国得来的那八千万两白银;这一条;弘晴并不曾宣之于口;怕的便是会起波澜;可陈老夫子却是一眼便看出了弘晴前番所言诸般事宜中的弱点之所在;一口道破之下;当真令弘晴钦佩不已的。
第五百零三章仁与利(二)
“父王明鉴;夫子所言指的是孩儿欲启动三事之所需当是来自倭国之战败赔款;若是四叔、八叔能看破此点;势必会在朝议之际抨击《京都条约》;若是条约无法通过;则孩儿所需之资金缺口必巨;事便有些难为了。”
面对着三爷探询的目光;弘晴自不敢怠慢了去;忙收敛了下心思;朝着三爷一躬身;语气平淡地解释了一番。
“嗯?晴儿欲动用这八千万两银子;怕是不易罢?”
一听弘晴这般解释;三爷首先想到的不是条约能不能通过;而是怀疑弘晴能将八千万两赔款全都挪用了去的可能性;很显然;三爷并不以为老爷子会慷慨到这般田地;要知道这可是八千万两银子啊;大清国库里都没这个数;如此巨额的银两又岂是弘晴真能全都调用了去的。
“父王误会了;孩儿要调用的不过是其中一部分罢了;虽不曾细算;可有个三、五百万两也就差不离了;若是条约能通过朝议;想来皇玛法应是不会吝于此数的。”
弘晴规划三桩大事虽已是多年;暗中也作了不少的相关部署;可毕竟尚未正式启动;真说到启动资金的多与寡么;自是不敢胡乱下个定论;可大体的数额还是心中有数的。
“嗯;三五百万两银子虽是不少;可较之于八千万两之巨;却也并不算多;此等巨款乃我大清将士用命换来的;用之自是须得谨慎些才是;至于说到朝议么;当不致有人敢冒大不韪行反对之事罢?”
这一听弘晴所需的不过只是个零头而已;三爷当即便放松了下来;对条约通过朝议一事;压根儿就没半点的担忧之处;在他想来;此条约对朝廷来说;乃是好事一桩;实在找不到甚反对的理由;自是无需担忧过甚。
“仁!”
眼瞅着三爷在那儿自以为是;陈老夫子显然是看不过眼了;这便冷冷地吐出了个字来。
“仁?这……”
尽管陈老夫子只说了一个字;可三爷却是瞬间便醒悟了过来;没旁的;三爷的儒学功底可是相当的深厚;自是能听得懂陈老夫子之所指;原本轻松的神色立马便阴沉了下来——大清以仁孝立国;讲求的便是仁与孝;若是四爷、八爷双方联手从仁义的角度来攻讦《京都条约》的话;应对起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父王放心;孩儿对此早有谋算;断不会让小儿辈得逞了去。”
三爷倒是紧张得很;可弘晴却丝毫不以为意;笑着便做出了保证。
“哦?晴儿有何应对之良策;且说来于阿玛听听。”
这一听弘晴如此说法;三爷紧绷着的脸立马又是一松;不过么;还是不敢大意了去;这便紧赶着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父王明鉴;孩儿以为所谓仁者;乃外王内圣之仁也;于敌仁慈;乃妇人之仁;自残之举也;实非智者所应为;今;小儿辈既是欲以仁之道行攻讦之事;孩儿也就无甚客气可言了;自有一策;当……。断可叫小儿辈自讨没趣。”
弘晴淡然地笑了笑;将所谋之策细细地道了出来;言语间满是自信之意味。
“小王爷此策大妙;不战;而使敌自溃;善之善者也!”
李敏行反应相当之敏捷;弘晴刚将策略道出;他已是领悟到了其中的妙处;笑呵呵地便是一击掌;率先表了态。
“可行!”
陈老夫子也没含糊;言简意赅地给出了答案。
“那好;就这么定了;晴儿可自去发挥;有甚事;阿玛自当鼎力支持!”
这一听两大谋士都表了态;三爷自也就不再多犹豫;毅然决然地拍了板。
“父王英明!”
三爷这么一下了决断;弘晴自是得赶紧称颂上一把。
“罢了;尔征尘未洗;也该是累了;今儿个就先议到此好了;尔且就道乏罢。”
计议既定;三爷的心事已是尽去;心情大好之下;也就没再多留弘晴;这便豪气地一挥手;将弘晴打发出了书房。
“是;孩儿告退。”
弘晴在海上颠簸了月余;又一路向京师急赶;到了宫中;又是一通子激烈的辩论;早已是疲得很了些;这一听三爷叫退;自是不愿多加耽搁;紧赶着躬身行了个礼;便即退出了书房;这就打算回自家小院好生歇息上一番了。
“小王爷;王妃娘娘请您去一趟。”
弘晴的想法无疑是好的;可惜天不遂人愿;这不;方才刚行出内院书房呢;在门口处候着多时的紫鹃立马便迎上了前去;满脸笑容地福了福;柔声地通禀了一句道。
“知道了。”
老娘有请;那自是断然不能耽搁的;尽管又困又累;可弘晴还是只能无奈地应了一声;脚步微沉地便向主院行了去;方才一转过屏风;入眼便见董鄂氏高坐上首;正好整以暇地品着茶;显然不像是有急事的样子。
“孩儿叩见母妃。”
尽管很是奇怪老娘如此急迫相召的用意何在;可弘晴却是不敢失了礼数;疾步便抢到了近前;规规矩矩地行礼问了安。
“嗯;出息了;这就封王了?比你爹要强!”
见得弘晴已到;董鄂氏将手中的茶碗往身旁的小几子上一搁;满脸慈爱地打量了弘晴一番;而后方才满意地嘉许了一句道。
“孩儿能有今日;都是额娘教育之功也。”
一听董鄂氏这般说法;弘晴心中立马打了个突;没旁的;弘晴对董鄂氏可是太了解了;又怎会不知自家老娘夸奖背后一准是有难题在等着;不过么;却也不敢点破;而是嘻皮笑脸地便奉承了董鄂氏一句道。
“你啊;尽说好听的哄额娘;罢了;额娘也不跟你多啰唣;今儿个叫你来;是有一事要知会于你;这么说罢;你都已是快十七了;又封了王;是该到了成家的时候了;额娘就为你再做一回主;赶明儿挑个吉日;就将亲事给办了去;也算是了了额娘的一桩心事。”
弘晴那等赖皮状一出;董鄂氏登时便被逗得笑了起来;伸手给了弘晴一个板栗;笑骂了一句之后;便即转入了正题;赫然竟是打算逼弘晴赶紧完婚了。
“啊……”
董鄂氏此言一出;弘晴不由地便傻愣在了当场;没旁的;他是当真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十七岁不到;在前世;那可是顶多上高一的年纪;居然就要成亲了;这显然令弘晴有些个茫然不知所以;哪怕周边人等十六岁成亲的比比皆是;没见老十五哥俩个就比弘晴大这么一岁半岁的;可这两小子都已各娶了三了;动作最快的老十五甚至连儿子都生出来了;然则他人是他人;弘晴能接受得了旁人的早婚;可轮到他自己么;却是不免别扭得很;一时间心中百味杂陈;当真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这事儿没得商量;温家的闺女都快十六了;尔打算让人等到几时;嗯?”
董鄂氏可不是个好商量的主儿;这一见弘晴在那儿发愣;脸色立马便耷拉了下来;没甚好声气地便冷哼了一声。
“额娘;不是这么说的;这个;啊;好叫额娘得知;孩儿这个王爷来得蹊跷;是四叔与八叔等硬塞来的;为的便是要分化我诚亲王一系;若是这当口上孩儿成了亲;怕是就得开府建牙了;于我诚亲王府当有大不利;缓上几年;等风头过了再议亲事也不迟;此中情由;还请额娘明鉴则个。”
弘晴原本与海兰珠并不来电;大多便是因被逼着定亲之故;尽管前些日子在胶澳相处了几日;算是有了点感觉;可也远不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再说了;弘晴实在不愿十七岁便为人夫的;此际一听董鄂氏语气不善;弘晴的脑筋可就飞快地运转了起来;赶忙找了个借口搪塞了一番。
“嗯?竟有此事?”
一听弘晴这般说法;董鄂氏的眉头立马便皱紧了起来;满脸狐疑之色地端详着弘晴;显然对弘晴所言不甚相信;没旁的;董鄂氏虽是从下人的禀报中得知了弘晴封王的消息;可对朝议之情形却是不甚了了;自是不明个中之内情;只是在其想来;应该不致有弘晴说的那般严重。
“额娘;孩儿岂敢虚言哄骗于您;此事父王最是清楚;您若是不信;且等父王回了;问问便知根底。”
弘晴这会儿只求能先脱身;至于三爷会不会被自家老娘拷问么;弘晴却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左右死道友;也别死贫道不是?
“唔……;那就等你父王来了再商议也好;尔且道乏罢。”
董鄂氏虽是不甚相信弘晴之所言;不过么;却也不是不明事理之辈;倘若事情真关系到诚亲王府的兴衰;董鄂氏还真就不敢大意了去;沉吟了片刻之后;倒是没再固执前议;极之勉强地放了弘晴一码。呼……;总算是应付过去了;老爹啊老爹;您老就自祈多福罢!弘晴可是太清楚董鄂氏那执拗的性子了;三爷一旦被董鄂氏逼问;那过程想来不会好过;不过么;弘晴却是顾不到那么许多了;恭谨地行了个礼;便即脚底抹油地溜之乎也……
第五百零四章仁与利(三)
“……;先生;事情便是如此;可笑那厮为了能恋栈不去;竟自生出这般事端;实是无理取闹;荒唐至极!”
雍亲王府的内院书房中;弘历满脸愤概之色地将今儿个朝议时所发生的事儿详详细细地复述了一遍;末了更是愤愤不平地鄙夷了弘晴一番;没旁的;今儿个本是他弘历夺取工部权柄的最佳机会;为此;四爷一方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方才请动了八爷一方鼎力支持;却没想到算来算去;都没能算到弘晴居然会玩出了这么一手画饼充饥的把戏;愣是将好端端的事儿搅得个稀烂;一想到弘晴在朝议上对自个儿冷嘲热讽不已;弘历的心态已是彻底失衡了;浑然没了往日的沉稳气度;有些个口无遮拦地便冒出了一大堆的厥词。
“小王爷可是怕了?”
此番谋算自是出自邬思道的手笔;想的便是打弘晴一个措手不及;以便明升暗贬地将弘晴挂上半空;却没想到事情最终会演变成眼下这等模样;饶是邬思道生性沉稳;却也不免有些微微的失落;不过么;却并未表现出来;而是眼神复杂地瞥了弘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先生;我……”
弘历本以为邬思道该是会同仇敌忾的;却冷不丁听得其这般问法;不由地便是一愣;一张脸瞬间已是憋得个通红如血。
“先生莫非以为那厮所言的三件事真有实现之可能么?”
弘历瞠目结舌地呆愣着;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倒是原本只是静静地旁听着的四爷却是猜到了邬思道此问背后的真实意味;不过么;却并不敢确定;这便讶异地从旁打岔了一句道。
“嗯;此三桩事皆是利国利民之大事也;倘若旁人为之;那是千难万难;断无一丝成功之可能;可那厮既是敢提;自是已有了谋算;王爷莫忘了盐务、漕运乃至清欠、旗务等等诸般事宜;又有哪一桩是简单的;纵使陛下英明过人;也为之烦难不已;可偏偏就那厮能剑走偏锋;于不可能中变出可能来;眼下三事怕也是如此啊。”
自打进了雍亲王府;邬思道也不知将弘晴所做的诸般事宜剖析过多少遍了;对弘晴的行事风格自是了解得很;此际板着手指一述说;登时便令四爷父子俩尽皆冒出了满头满脑的冷汗;没旁的;自康熙四十三年以来;朝中所有的大事背后都有着弘晴的身影在;但凡他出手的事;还真就没有办不到的。
“当不致于罢?若如此;又当何如之?”
四爷到底是个阴冷的性子;尽管冷汗兀自狂涌不已;可却并未因此乱了阵脚;但见其摇了摇头;呢喃地便问起了对策。
“呵;若是按着那小子的步调走;此三事还真有办成的可能;个中之关键便在其所提之四步骤中的第三步上!”
邬思道哂然一笑;自信地点明了事情的关键之所在。
“第三步?唔;工部捣鼓出的那些个所谓发明莫非真能似其所整出的香皂那般能攒钱不成?“
四爷显然并未听懂邬思道所言的真实意思之所在;问出的问题么;自然也就不着边际了些。
“若是无意外;或许能。”
邬思道多精明的个人;只一听四爷这般问法;便知其压根儿就没听懂自个儿之所指;不过么;倒也没急着点破;而是随口便应了一句道。
“意外?先生之意是……”
四爷到底不傻;一愣之间;已是隐隐有所悟;只是兹事体大;在无绝对把握之时;四爷却是不愿将心思兜将出来的;这便迟疑地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王爷该是已有所察了罢;呵;弘晴此子气魄非凡;手段也是了得;敢干也能干;就其所提之目标;不管能否实现;那都是胸罗天下、心怀百姓之志也;纵稍有闪失;陛下也未必便会见怪了去;然;若是空口白话;迟迟无甚实际举措;则必成笑柄也;故;若欲败之;则非须得从《京都条约》着手不可!”
尽管四爷掩饰得很好;可就其那么点小心机;又哪能瞒得过邬思道的法眼;只不过邬思道懒得去点破而已;仅仅只是一句话带过之后;便将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