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慢!”蔡瑁在他身后喝道。
  魏延缓缓的转过身来。
  蔡瑁望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文长,你曾救过我的性命,我视你为心腹之将,还望你三思之。你若出城与其交战,恐怕就进不了城了。”
  魏延身子一震,随即脸上露出决然的神色,提起长刀继续往楼下走去。
  城门大开。吊桥也被缓缓的放下。
  魏延缓缓的纵骑而出,脑海中还在思索着刚才蔡瑁的话。
  眼看奔到吊桥尽头,魏延突然一声大喝。挥起长刀,“嚓嚓”两刀斩断吊桥上的吊绳,纵马回头劈倒两名正要关门的城门守兵,高声吼道:“马将军速速进城!”
  马超见状立即长枪一举,催动沙里飞神驹如同箭一般冲杀了进来,身后八千战马奔腾而来,迅速涌进了城门。
  ……
  汝河岸边。刘协正与徐晃、张郃、徐庶和庞统诸将正在河滩边巡视。
  如今又到了枯水季节,河水并不深,河道两旁露出一片片绿苔。还有不知是蛇还是其他水中动物的洞穴。
  “因为大军交战,百姓恐遭鱼池之殃,大都已搬走,城周靠近汝河下流的百姓不过三万余户。可与其钱粮。令其搬迁。”
  “三万余户,每户补偿粮食五石,钱一千,百姓应无怨言,朝廷亦可承担。”
  徐庶和庞统两人先后对刘协说道,似乎正在商议百姓搬迁之事。
  刘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十几万粮食,三千万多钱,能巧破叛贼十数万大军。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
  徐庶指着前面一处河床较宽的地方道:“此处河道虽宽,但是水流平缓。适宜筑堤。”
  刘协正要答话,突然迎面数骑奔来,大喊急报。
  “启禀陛下,贾将军在博望坡火烧贼军,击溃叛贼数万伏军,马将军又斩杀敌军主将纪灵,如今又攻下宛城,收复南阳全郡之地,指日可待。”
  刘协一怔。火烧博望坡?当年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烧的是进攻方,而贾诩居然把人家防守方给烧了,这也太牛了点。
  “贾将军和马将军干的很好,你等也该行动了。”
  “是。”
  ……
  定颖城周的村庄里,人声鼎沸,喧闹异常,一户户百姓拖家带口,往外搬迁。一匹匹骏马跟在他们身后,马背上驮着他们的行李和其他值钱物品。
  虽然不愿意离开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故居,但是人人脸上还是带着喜色的。朝廷出动万名骑兵帮他们把贵重物品基本都搬出来了,又给他们补偿了五石粮食和一千钱,而且打完仗之后还给他们免三年赋税,也算是不亏了。这还得是圣上英明啊,要是袁家那个伪帝直接提着刀逼你搬,管你死活。
  这边正搬家搬得热火朝天,定颖城中的袁术却不好受了。
  一封来自南阳的急信摆在他的面前。
  两万多大军被烧,纪灵被斩,宛城失守,整个南阳已落入汉军手中。如今阎象率五千大军死守舞阴城已十天,请求陈帝派兵驰援,否则舞阴城一破,汉军将两面夹击汝南郡,则汝南危矣。
  袁术眉头紧皱,脸色乌黑,思虑了许久才扔下一枝军令——令陈国征南将军梁刚率两万大军驰援舞阴。
  颍川告破,南阳失守,袁术手上手中七郡中最重要的的两个郡失陷于汉帝之手,怎能不叫他心急如焚。
  一旁的袁耀见父亲愁容满面,急忙轻声抚慰道:“父皇不必担扰,父皇有传国玉玺在手,乃‘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必然能逢凶化吉,一统天下。”
  袁术点了点头,怜爱的望了儿子一眼。这个儿子不但人长得俊气而英气勃勃,而且文武双全,比起兄长家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强多了,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这一代最优秀的一个,天命必归于此子。
  “耀儿,如今徐州陶谦仍对沛国虎视眈眈,你率一万精兵回京师吧,以防陶谦老贼偷袭沛国。”袁术微微笑道。
  袁耀正要答话,突然听到府外传来巨大的喧闹声。
  袁家父子不禁脸色大变,急忙奔出大厅。


第二百二十三章 水淹定颖

  轰!轰!轰!
  拦河大堤上数声巨响,坚厚的大堤被数十枚土雷炸毁。随即堤上传来巨大的轰鸣声,若万马奔腾,又若巨龙咆哮,巨大的水流迅猛的冲开残缺河堤,铺天盖地的奔泻而出。
  巨浪滔天,很快冲出狭隘的河道,向两岸涌了过去,瞬间就将两岸的土地淹灭,滚滚的向定颖城奔去,势不可挡。
  无数大浪翻滚,最高的浪头有一米多高,在水面上跳跃着,嘶吼着,如同猛兽一般,一浪接一浪的扑向定颖城和城周的土墙。
  哗!
  一栋民房被滚滚的洪水瞬间扑倒,冒了几个泡,就不见了踪影。
  咔擦!
  一株碗口粗的树也被冲倒,随着浪涛随波逐流,向前滚滚冲去。
  刘协与诸将站在上流处一座小山丘上,望着滚滚的洪水,眼中充满忧虑,眉头微微蹙起。
  “陛下不必担忧,城周的百姓已全部撤离,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百姓不会有多少损失的。”
  一旁的徐庶见刘协这副表情,连忙轻声宽慰。
  定颖城内外一阵大乱。
  城外临时修筑的土墙,因为夯实度不够,被挟带着泥石、树枝的滔天大浪一波接一波的轰击,墙上的土层一层层的被洪水冲刷下来,很快就摇摇欲坠。
  惊慌失措的守将们。大声吆喝着指挥士兵们加紧筑墙,可是为时已晚,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渗水。有的聪明的主将急忙率着部曲亡命逃窜,愚笨一点的守将还在大呼小叫的想要挺住洪水的肆虐。
  轰!
  一处土墙轰然塌掉一大道口子,洪水汹涌而入,迅速将口子越冲越大,余下的守将见势不妙也吓得冲下土墙撒腿就跑,身后的士兵也争先恐后的跟在后面拼命狂奔。
  土墙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连绵不绝的被洪水冲塌。倒入洪水之中。数万士兵跟着决堤的洪水在赛跑,不过土墙虽然在连绵不绝的倒塌,但是土墙筑得还算厚实和高大。洪水开始的冲势并没那么凶猛,留给了士兵们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逃跑。但是随着土墙倒塌的速度越来越快,一**巨浪如同一群猛兽一般在奔逃的陈军士兵背后吼叫着,恶狠狠的扑压而去。部分奔逃不及的士兵被卷入了浪涛之中。而数万兵马互相拥挤践踏。又踩死踩伤不少。
  比起外面临时搭筑的土墙,定颖城主墙则要坚固得多,虽然大水一波又一波冲刷着城墙上的泥土,城墙依然巍然如山而立。大水顺着城门不断的渗入城中,已经引起城中一阵大乱。不过因为之前畏惧汉军的土雷,定颖城内建造了瓮城,又及时将城门处的用土石封了起来,城中的百姓并未受灾。
  袁术率着诸将站立在城头。脸色青黑,眼中充满悲凉和无奈。
  他在定颖城屯集了十一万兵马。几乎是他的全部主力军。但是城内只有五万兵马,两边延伸的土墙后有六万兵马。这六万兵马被大水一冲散,大部分都不会再归队了,因为他的三十万大军大部分都是强征强抓凑起来的,而且现在形势对他极为不利,那些逃散的士兵就算想当兵也只会选择占据大义的汉军。
  眼前的定颖城虽然城高墙厚,壁垒重重,但是这种黄土夯实的城墙被大水泡过几天之后就会像稀泥一般松软,就算能坚持不倒,防御力也大打折扣,更何况汉军还有那令陈军闻风丧胆的神雷。而且两边延伸的土墙一倒,定颖城将会被四面团团围住,一旦城破,他父子两人将插翅难逃。
  定颖城守不住了……
  定颖县衙,后堂之内。
  袁术和袁耀相对而坐,相顾无言,室内的气氛显得有点压抑。
  “待大水一退,你与大将军和太尉立即率一万大军撤回京师(谯县),继续招兵买马。沛国、鲁国、陈国和梁国四郡,人口近两百万,只需五丁抽一,也能征集三四十万大军。朕为称帝已筹备多年,京师之中的兵粮有数百万斛,足够耗用多年。如今你叔父尚坐拥两州之地,孙策迟早攻下荆州和扬州,西蜀之军一旦攻破东川,也将威胁关中,一旦狼烟四起,汉帝必将四处分兵救之,则我大陈即可化险为夷。”
  说到这里,袁术满脸的哀戚之色,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匣,递给袁耀道:“此传国玉玺你须带在身边,这大陈国的重担以后就要压在你身上了。朕要在汝南之地与汉帝死战,能阻挡一阵算一阵,为你争取时间。”
  袁耀全身一阵颤抖,哭泣道:“我袁家四世三公,父皇又是天命所属,必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父皇不必如此灰心。”
  袁术黯然叹道:“当年董卓十五万大军被小昏君拒于雒阳之外,北氓山的百里大火未能烧掉他半根毫毛,陈仓道身中毒箭落水尚能存活,如今汉帝更是羽翼丰满、咄咄逼人,汉室四百年江山终究是气数未尽啊……”
  袁耀眼中闪过一丝狠毒的神色,冷冷笑道:“刘协小儿,已入孩儿网中,事若不济,孩儿可收网将其灭之,则汉军必乱。”
  袁术眼中光亮一闪,随即黯淡了下来,苦笑道:“我听闻汉帝武艺高强,连吕布都未能将其击杀,又有‘隐龙’秘碟,你那张网恐怕网不住他这条大鱼啊。退下吧,先去准备撤离事宜。”
  袁耀尽管满脸的不服气,但是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正要躬身告退。
  “大将军张勋,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你须好好重用之。为人君者,最忌的是嫉贤妒能。”袁术满脸凝重的叮嘱道。
  袁耀脸色一红,急忙施礼告退。
  ……
  汉军大营,中军大帐。
  众将云集。刘协端坐在正中,脸色凝重,毫无水淹三军的喜色,隐隐还透出忧虑和不安。
  在他面前的龙案上,摆着一封从幽州传来的加急密信。
  缓过气来的袁绍集中兵力与刚刚收编了张燕十万黑山军的公孙瓒在中山国大战。原本战得不相上下,却因公孙瓒过于好战和自负而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在一次大战之中,公孙瓒自负勇力,率军孤军深入,被袁军团团包围,左冲右突不得突围,幸亏身边的一千多白马义从悍勇,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护送其逃出包围圈。
  这一战,不但使他的白马义从彻底覆灭,他本人也中了文丑一箭,身受重伤,险些丧命。主帅受伤,致使幽州军士气大降,很快就被袁绍的十万大军杀出中山国。得胜的袁军,趁机进逼幽州。
  其实在历史上的公孙瓒,在193年杀了刘虞之后,便变得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此后江河日下,最后在198年被袁绍所斩。刘协的横空出世,使他尚未展露出历史上的劣根性,仍旧是一个拼命三郎式的勇夫,到目前为止已比历史上多活了两年。不过在老奸巨猾,手下猛将和谋士如云的袁绍面前,他终究是斗不过的。
  “不如再施驱虎逐豹之计,下旨令曹操攻击冀州,缓解幽州的压力?”徐庶进言道。
  “不可,徐州之战,曹操野心已然显露,若令其进攻冀州,则其将坐拥两州之地,其害将远甚于袁绍。”庞统摇头道。
  “曹操实力不如袁绍,岂能轻易占取冀州,庶之计不过缓兵之计,为豫州之战争取时间,待得豫州之事一了,则全力讨伐袁绍,平定中原。”
  “曹操,中原一饿虎耳;袁绍,中原一恶犬耳。今驱饿虎而吞恶犬,使其得以饱之,可谓养虎遗患,祸害无穷也。”
  ……
  两个意见不和的同窗好友,如同在当年“鹿门书院”求学时一般,就地辩论了起来。
  刘协望着争得面红口赤的两人,觉得非常有趣,恍惚之间仿佛回到了读书时开辩论会时的情景。
  从他的角度来看,庞统的意见显然是对的。历史上的曹操在势力微薄的情况下,尚且击败了如日中天的袁绍,更何况如今实力相差无几。更重要的是,自从当日曹操连续抗旨,已使他产生了警惕和防范之心。
  面对这个历史上的三国第一诸侯,他还真没信心能够击败之,这种敬畏的感觉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包括刘备和孙策。
  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正争执得面红口赤的两人顿时停了下来,大帐之中寂静无声,所有的将领将视线齐刷刷的朝他望来,屏心静气的聆听着陛下的旨意。
  “两位爱卿不必争执了。如今之计,当速破袁术叛军,再图袁绍。豫州膏腴之地,城池纵横,人口济济,若一路强攻猛打,则两年也未必能剿灭叛军。明日朕派花将军率五千骑驰援孟起与文和,务必在十五天之内攻破舞阴,直捣汝南郡后方,截断袁术的退路。”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脸上杀机陡起,杀气腾腾的道:“务必在汝南郡境内,击杀袁术!”
  众将轰然应诺。
  庞统脸色凝重的说道:“据臣所推断,定颖水退之后,袁术一定会遣袁耀逃回谯县,重新招兵买马。就算击杀了袁术,袁耀也会继位继续作乱。”
  刘协轻蔑的冷笑道:“朕与袁耀打过交道,此人自视甚高,又好大喜功,不过一介庸人,不足为虑也。只要袁术一死,伪陈国的覆灭也就不远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围歼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围歼
  夜色沉沉,无星亦无月,四野一片沉寂。
  定颖城,南门。
  火光点点,稀稀落落的,却远远近近的遍布了南门口方圆几里的地方,显然点火的人不想照得太亮,惊动东门的汉军。
  此时西门的大水尚未完全退去,水深没至膝盖。夜色中,哗啦哗啦的趟水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是传来有人滑到的叫骂声,夹着将领的呵斥声,声音虽小,但是人多了,也是嗡嗡的一片。
  此时已是深秋,寒气透骨,趟水而过的士兵冻得瑟瑟发抖,要是再听得仔细一点,可以听到牙齿格格的响声,可是再冷的水也得过,总比丧命好。
  行驶在队伍正中的是一驾豪华的马车,一颗须发灰白的头颅从车窗中探了出来,就着火光,回头深深的望了一眼夜色中的定颖城,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叹息声中充满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火光逐渐远去,南门口也恢复了平静。
  一缕晨曦从东边斜射而来,照在定颖城头上,天色逐渐亮了起来。
  洪水已彻底退去,城周到处是泥泞和残枝败叶和杂物,其中不乏百姓家中未来得及搬走的一些器物,满眼一副破败荒凉的景况。
  晨曦中的定颖城,远望过去依然是那么巍峨和雄壮,可是仔细看过去却发现城墙早已破败不堪,坑坑洼洼,到处是洪水洗刷的痕迹。
  城楼上的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虽然有的搭着箭,有的挺着长枪,看起来严阵以待的样子。可是城下的汉军已清晰的感觉到了他们低沉的士气。
  这种低沉的士气刺激得汉军更加士气高涨。十万汉军阵列严明,杀气腾腾。一个个脸上露出跃跃欲试,只待主帅一声令下,就要如狼似虎一般冲上去大杀大砍。
  “嗬嗬嗬……”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声,一队龙精虎猛的精悍士兵走出阵列,人人手持钢刀,满脸的悍勇无畏的气概。眼中发出饿狼一般的精光。
  阵列最前一人,身长八尺有余,犹如半截黑塔一般粗壮。手持两把四十斤的大戟,背负五枝小戟,两只粗壮的胳膊裸露在外面,胳膊上的块块肌肉如同铁球一般。显露出无穷无尽的神力。
  此人正是典韦。这次攻城敢死队的先锋。
  只见他双戟一举,发出暴雷般的吼声:“攻破定颖,活捉袁术!”
  身后传来山崩地裂般的响应声。
  “攻破定颖,活捉袁术!”
  “攻破定颖,活捉袁术!”
  “攻破定颖,活捉袁术!”
  三声高呼过后,典韦单戟直指城楼:“杀!”
  “杀!”
  “杀!”
  “杀!”
  三千敢死队勇士随着自己的主将,推着上百架云梯。嗷嗷的叫嚣着冲了上去。
  刘协见到敢死队已冲锋,厉声高喝:“连弩营。掩护!”
  随着雷鸣般的响应,长长的三排连弩营士兵紧紧的跟随其后,在城下百步之外停住,举起手中的连弩瞄准了定颖城墙。
  咻咻咻!
  万箭穿空,城楼上的士兵被牢牢的压制在女墙之下。
  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敢死队精兵刚刚登上城头,城楼上叮叮当当的武器撒落一地,“愿降”的喊声一片。
  刘协眉头紧皱:“袁术果然趁夜潜逃,只留下些许残兵败将。”
  他猜的没错,城中的确只留下了三千老弱病残,有的甚至是伤重垂死的伤兵。这些残兵在城楼上只是做做样子,哪里有战心。
  原本打算大干一场的典韦,只觉全身的热血和激情被一瓢冷水瞬间扑灭,望着满地的降兵,气得挥起短戟将一截女墙拍得粉碎。
  耗时达三月的定颖之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不管如何,这一战宣告着伪陈国大势已去,接下来剿灭叛军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汉军进入定颖城,出榜安民,整顿治安。
  就在此时,一纸急书飞往定颖城,呈到刘协龙案前。
  “文和干得不错。袁术,跑不出汝南境内了。”刚刚还满脸郁闷的刘协,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传子龙将军!”
  “遵旨!”
  ……
  上蔡城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
  其西靠灌阳,南接平舆,北临商水。
  这是袁术步步撤退的第一站。上蔡城城矮墙薄,他并未想借此城能够抵挡十万汉军,只想抵挡个十几天,再借机撤退。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延缓汉军进攻的步伐,能抵挡一阵算一阵,为袁耀招兵买马抢时间,让伪陈国苟延残喘。
  汝南郡内城池纵横,足足有三十七座城池,他只要见好即收,边守边退,将汉军在汝南郡内拖个半年是没有问题的。而作为陈国的皇帝,他以自身为诱饵,汉军必定会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东奔西走,无暇顾及其他。
  半年之后,姑且不说袁耀的羽翼已丰,而且如今天下形势纷乱,风云变幻不定,说不定一两个月之后汉帝就不得不因为其他地区的局势变化而放弃对豫州的进攻。
  汉军果然如期而至。
  旌旗十万,枪戟如林,上蔡东门拥挤得水泄不通。
  可是令袁术不解的是,汉军似乎并不急着进攻,每天只派三五千兵马进攻半个时辰,浅尝辄止。
  攻城的不急,守城理当也不急,但是袁术却忐忑不安。
  上蔡城北临商水,难道汉军又要在商水如法炮制,截水淹上蔡?
  为此他特意派暗探出城在商水河岸四处打探。结果是商水河流一切正常,此时原本就是枯水季节,河水平缓。就算要截流造成大水淹城的效果,至少得十几天。而袁术只想守十几天而已。
  一连五六天过去了,不但城内的袁术不知所以然,就连汉军将士也大惑不解。此时已是初冬十月了,天气越来越冷,十万大军要是在小小的上蔡城都能耗个半月一月的,年底之前是决计攻不下汝南了。更别说整个豫州了。
  可是汉帝刘协和徐庶、庞统两人却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诸将前来相问也是笑而不答。
  正在上蔡城内疑神疑鬼的袁术突然想起一事,不禁惊得从卧榻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身边的大将雷薄问道:“舞阴城如何了?”
  雷薄急忙答道:“陛下莫非忘了,昨天阎将军刚刚来信。舞阴城固若金汤,不可撼动,马超束手无策。只会每天在城下挑衅骂阵。再无他法。”
  袁术拍了拍头,擦了一把汗,突然又疑惑的问道:“汉军为何不用神雷炸开城门?”
  雷薄笑道:“司徒大人在信中说,他已令人将城门砌实,门洞都被堵死,城门已失去作用,炸开城门也无济于事。”
  袁术终于心静,长长的吁了口气道:“司徒大人果然好计策。”
  ……
  “报~启禀陛下。赵子龙将军已攻下灌阳!”
  “朕知道了。”
  端坐在君子椅上正闭目养神的刘协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微微的摆了摆手。示意斥候退下。
  灌阳方向的斥候刚刚走出大帐,帐外又传来急报声。
  “启禀陛下,贾文和将军急信。”
  刘协闻言精神一振,腾身而起:“快快呈上来!”
  一个锦匣被递了上来,身边的李逸飞急忙接过锦匣,取出一封密信递给刘协。
  刘协急匆匆的拆开密信,草草一览,眼中立即露出喜色。
  “传令三军,立即全力攻城!”
  上蔡城下,车轮声轰鸣,一台台投石机被拉往城下。
  轰轰轰!
  一枚枚土雷在上蔡城楼上炸响,城头上血肉横飞,浓烟滚滚,陈军被炸得屁滚尿流,东奔西逃。
  轰!
  又是一声巨响,上蔡西门被土雷炸开,成千上万的汉军随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蜂拥而入城门。
  迎接他们的只是一两千残兵,稍作抵抗之后就束手投降。
  袁术又跑了!
  端坐在飞雪神驹上的刘协接到部将的禀报,只是淡淡一笑,冷冷的说道:“袁术跑不了的!”
  就在上蔡城头响起第一声土雷的轰鸣的时候,袁术就知道这城是决计守不住了,不过这不重要了,他在此城中耗了汉军半个月时间,已经足够了。
  所以他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