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姑昔日之言,犹历历在耳。同样是鲜卑公主,同样是爱上汉人男子,若非她爱的这个男子征服了整个草原,她的结局不会比姑姑好多少。
突然她觉得那个呵护多年的侄儿阿古木郎是多么的聪睿和伟大,什么先祖荣光、什么鲜卑帝国之威,不过是高高在上的那些人的私利罢了,为了这些虚拟的光环,为了草原王族和领袖们的私利,草原子民数百年来一直在长城一带与汉人兵戈不休、喋血不止。为此丧生的汉人和草原子民何止百万?
许久,刘协才叹了一口气道:“师父,逝者已矣,不要再打扰公主的长眠了。我们回去吧。”
王越终于缓缓的站起了身子,转身凝望着刘协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刘协神情一凛。肃然道:“师父尽管道来。”
王越嘶哑着声音道:“臣只希望他日弃世之后,请陛下能让臣葬于此地。与妻儿团聚。”
刘协点点头说道:“朕答应你。”
……
幽州马城北,长城关隘。
巍峨的长城如巨龙一般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而行。两侧山脉起伏,前后是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草蓝天。
刘协和海日图娜并肩站在关楼之上,极目眺望,心中感慨万千。
“爱妃看到了什么?”刘协望着在莽莽群山中连绵起伏的长城出神。
海日图娜回眸一笑,望着自己心爱的男人,满眼浓浓的爱意和眷恋,娇声道:“臣妾看到了陛下的万里江山如画,看到了盛世千年不息。”
刘协微微一笑道:“堂堂的剑舞公主,草原上最耀眼的明珠,也会专拣好听的话给朕听了。”
说完神色一凛,指着蜿蜒万里的长城道:“千年来,胡汉征战不休,先有匈奴,后有鲜卑,不是胡人南下劫掠,就是汉人驱军千里攻击胡人,多少生灵死于战乱之中。胜,百姓苦;败,百姓苦。所谓胜败只是当权者的虚荣,对于百姓来说,无论胜败都是无尽的灾难。胡人劫掠汉人千年,却依旧改变不了穷困命运,每年冬季草枯马瘦、风雪交加之时依旧会冻死饿死不少人。而汉人虽然屡次出塞击胡,陈汤、卫青、霍去病、班氏兄弟、窦宪等,这些破胡的名将,斩杀胡人无数,可是依旧不能杜绝胡人南下劫掠。他们不能,耗尽千万汉人心血的万里长城也不能。这场千年的战争,没有胜利者。”
海日图娜默然不语,目不转睛的望着他,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朕推限兵令和禁止鲜卑人私造兵器,设立鲜卑都护府,甚至将大汉最精锐的三万骑兵滞留在草原之上,不是为了四夷臣服、万邦来朝的荣光,而是为了结束这场千年的战乱,让胡汉不再相争,而是互通有无、交流经济。让胡汉百姓饥有食,寒有衣,住有舍,病有医。让缺衣少粮的草原牧民用他们富余的牛马换来他们最需要的粮食和棉帛,不再因饥寒而舍命劫掠。让缺少牛马的汉民用他们的粮食和棉帛,换得他们最需要的牛马,增加耕种之力。胡汉一体,和睦相处,不再兵戈相向,而是酒肉相迎。”
……
在三千飞云骑和修罗三十六骑的簇拥下,刘协与海日图娜越过长城,进入幽州腹地,直奔雒阳方向。
就在进入西河郡之时,突然数骑隐龙卫飞马前来急报,带来一个令刘协震惊失色的消息。
青州刺史曹操病故!(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奔丧
(感谢“木无言”兄弟的月票打赏,感谢“sw3805”兄弟每月都有月票打赏,感谢“天高云淡925”兄弟的持续签到……)
************
曹操也走了么?
刘协呆呆的端坐在马背上,眼中神色极其复杂,脸上流露出无尽的落寞和遗憾。
孙坚、李儒、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孙策……一个个叱咤风云的枭雄,一个个流传千古的名字,逐渐再次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如今,这个历史上的三国第一诸侯,三国时代最强者,也这样离开历史的舞台,就这样即将湮没在尘土之中。
他心中百感交集,有哀痛和惋惜,也有一丝丝有寂寞和孤独。
十五年前,王允府中。
他紧紧握着这个细眼长须的臣子的双手:“汉室江山,全托付在曹卿之手中。”
曹操激动得不能自语:“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后来正是曹操发矫诏,掀起讨伐董卓的浪潮,终于使他摆脱了傀儡的身份。
……
十八诸侯入京之后,他在“兴汉亭”接见曹操,问及袁氏欲扶刘辩之事。
这个他一直忌惮的臣子决然道:“陛下乃千古圣君,有绝世之才,天下非陛下不可当之。敢篡逆者,臣当尽斩其头,悬于东门!”
那天他紧紧握着曹操的手道:“卿若不负朕,朕必不负卿!”
曹操激声道:“陛下负与不负臣,臣必不负陛下!”
……
北氓山那场大火。不但差点夺去了他的性命,还差点让他失去了帝位。
七天之期将到。雒阳东门前,曹操手执倚天剑。率数路诸侯与“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的袁氏兄弟大军对峙,不到最后一刻不罢休,终于等到他的回归。
……
后来他率军再次西征,曹操更是多次派兵牵制住袁氏兄弟。
后来的中原之战,曹操虽然显露出私心,但是终究对平定中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管如何,这个被历史渲染为第一奸雄的臣子,总体来说对自己帮助良多,也许他的确存在一点点私心。可是终究还算是一个忠心耿耿、劳苦功高的臣子。
反观自己,反而对曹操略感愧疚。由于曹操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演义中的表现,使他对曹操一直心怀忌惮和防范
可是他却走了。
历史重来,他没有无耻而嚣张的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成为傀儡,没有杀自己的儿妻。
这一世,他是不折不扣的忠臣。
天下已定。只剩辽东公孙度和西蜀而已。
对于他来说,辽东公孙不过一犬,随时可灭,西蜀的大耳儿和诸葛亮搭伙虽然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即便在历史上也不过只能守住西川一隅,更何况还有个压在他们头上且并不同心的刘辩,攻入成都那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在他心底一直最忌惮的还是曹操。而这一点,连算无遗策的老狐狸贾诩都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曹操走了。
纵横天下,谁还可为敌?
这是一种无敌的落寞。
……
沉默了许久。他缓缓的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报信的老鹰,冷声问道:“真假如何?他今年刚到天命之年,居然会就此病逝?”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只觉得自己心硬如铁,终究还是会发出这样的怀疑。
老鹰低声道:“属下安插在青州的眼线亲眼所见,就连‘地龙’……”
刘协神色一动,急声问道:“‘地龙’如何说?”
老鹰道:“‘地龙’说真假难辨,尚在两可之间,找不到破绽,但是青、冀两州局势恐有变,请陛下做好应变的准备。”
刘协若有所思的缓缓说道:“‘地龙’都真假难辨,想必不会是假的了。贾廷尉怎么说?”
老鹰道:“廷尉说,青、冀两州局势变幻莫测,各路将军早有准备,陛下不必过于担心。廷尉还特意要臣给陛下传几句话……”
刘协眼中充满疑惑之色,问道:“廷尉说什么?”
老鹰神色肃然的说道:“廷尉说,此消息过于重大,不敢不报陛下,但是如今真假难辨,还请陛下当假的看待。曹操乃天下枭雄,就算是‘地龙’也未必能辨出真假,如若为假,必然有重大阴谋。陛下素来重义,但须知为君者当以天下为重,不可为区区一个小臣而轻身涉险。”
刘协脸上露出奇怪的神色,轻轻的笑了。
秋风习习,吹动着他的头发,吹皱了他那平静如水的眼神。
抬起头来,他遥望着青州方向,淡淡的说道:“真是知朕者,廷尉也。可惜,朕的患难之臣去世,朕如果不去吊唁,那就不是朕了。朕岂会行此令跟随朕同生死、共患难的臣子们寒心之举?”
他停顿了一下,又用坚定的声音说道:“青州,朕去定了!”
说完,他回头喝道:“走,随朕去临淄!”
“且慢!”老鹰突然大声喝道。
刘协凝望着他,问道:“朱将军还有何事要奏?”
老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朗声道:“臣犯欺君之罪,还请陛下处置?”
刘协脸色微变,却听老鹰道:“臣奉廷尉之命,明知陛下望幽州而来,却故意在路上耽搁时间,只为延迟禀报时间。如今离曹刺史下葬之日,只剩三天了。如今此去临淄千余里,如今天色已晚,陛下要赶在曹刺史下葬之日前往吊唁,必须在两日之内赶到临淄,就算是飞云骑再迅疾。也绝对赶不上的。故还请陛下赐罪,臣死而无憾!”
刘协猛的一个跨步上前。将老鹰提了起来,望着他嘿嘿冷笑道:“贾廷尉果然好算计。不愧为老狐狸!你们这帮孽臣,挺会坑朕的啊。”
说完一把将老鹰扔在地上,转身对赵云大声喝道:“子龙何在?”
赵云纵身而出,高声道:“末将在。”
刘协喝令道:“朕令你率三千飞云骑,护送皇妃一行安然回雒阳皇宫,若有半点差池,唯你是问!”
赵云大声答道:“末将遵旨!”
说完这四个字,突然想起不对,急忙问道:“护送皇妃。难道陛下不回宫?”
刘协没理他,又高声喝道:“修罗卫全体听令!”
修罗卫齐齐纵马而出,三十六道如暴雷般的声音齐齐响应,气势如虹。
刘协满意的望着他们,喝令道:“即刻启程,随朕奔赴青州,两日之内到达临淄,你等马力可有问题?”
修罗卫骑都尉青锋朗声道:“我等胯下皆乃万里挑一的良驹,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两日奔驰千里,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刘协哈哈大笑:“好!”
朱峰大急,飞身而起。拦在刘协面前,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说道:“陛下。青、冀两州虽名为归顺,其实二十万青州军只听曹家号令。如今曹孟德新丧。姑且不论真假,然则曹操之子侄及旧臣。难免有心怀叵测之辈。如今陛下只领区区三十六骑奔赴青州,实在过于凶险。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轻身置于险地,一旦稍有不慎,则天下将万劫不复,难道陛下忘记了当年陈仓道之事?臣斗胆请陛下勒马回雒阳,否则就请陛下纵马从臣的身上踏过去。”
话音未落,赵云也纵身而来,与朱峰并排跪倒在地,急声喊道:“陛下,请三思啊。汉室江山和天下苍生之安危,均系于陛下一身,切切不可轻身涉险啊。”
刘协脸色铁青,厉声喝道:“修罗三十六骑,举世无敌,可当千军万马;朕之飞雪神驹,乃马中之帝,能日行两千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就算不济,也能马踏敌营,绝尘而去;朕虽为天子,然而手中戟,腰中剑,试问天下谁可为敌?天下谁可困住朕?朕意已决,你等休得阻拦,否则当抗旨论!”
一道红影翩然而出,轻轻的奔到他身边,正是海日图娜。
海日图娜眼眸流转如水,静静的望着他,默然不语。
刘协被她看得心中直发毛,低声道:“爱妃,你也要阻拦朕吗?”
海日图娜摇了摇头道:“陛下要去,自然有去的道理,臣妾岂敢阻拦?臣妾只想告诉陛下,臣妾在会在宫中恭候陛下,只望陛下不要让臣妾等得太久。”
刘协心中微微触动了一下,展颜笑道:“朕自当速去速回,爱妃勿忧。”
海日图娜唿哨了一声,一道黑影带着一阵狂风翩然而来,落在两人身旁。
海日图娜轻轻的抚着乌力吉的脖颈,对刘协说道:“请陛下带着乌力吉,万一有险,可让乌力吉前往大军报信。”
刘协眼神有点朦胧了,爱怜的望着海日图娜,凝重的点了点头。
“陛下,莫非忘了老臣?臣自十五年前跟随陛下,除了当年陛下流落江湖,何曾离开过陛下身边半步?”
一人负剑翩然而来,正是王越,脸上已全然未见颓废憔悴之色。
刘协神色尴尬的望着王越道:“师父之剑术,天下第一,只是这马力……”
赵云见已无法阻拦刘协,急忙起身说道:“末将愿将照夜玉狮子,借师父一骑。”
刘协大笑:“好,师父和修罗三十六骑,即刻随朕出发,在涿郡城中过夜。明日大早启程,奔往青州。”
马蹄声隆隆,三十八骑带着滚滚的烟尘朝着远方的西坠的红日奔去。
斜阳之下,海日图娜痴痴的望着刘协离去的背影,剪水双瞳之中泪光闪闪。
……
青州,临淄城中。
“主公,如今还有两日,汉帝真会如约前来临淄吊唁么?”
“一定会的,因为这是他最致命的缺点,若非如此,他当是古今最完美的帝王……”
(断了两天,明日三更补偿之)(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吊唁
醉仙楼,临淄城中最有名也是最大的酒楼。
酒楼的主人据说是来自颍川大族。后台也非常的硬朗。
酒楼上的一间雅间里,身穿月白色衣衫、轻摇羽扇的郭嘉正和荀彧对酌。菜肴并不是很丰盛,可难得的是饮酒的两人显得十分欢畅。
为什么说这两人饮酒非常难得?
其一因为两人身份较为悬殊。此时的郭嘉已经贵为冀州刺史,一方大员,他们在里面饮酒,雅间外却有近百名冀州侍卫将外面守卫,而荀彧不过司簿曹从事之职位,刺史的佐官而已。
其二是因为两人政见一直不合。荀彧是绝对的汉室死忠派,而郭嘉则是曹操的死忠派,在多次曹操召开重大会议之时,两人的立场不同,提出的意见也自是大不相同,会中不乏争吵之事。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后来越疏远荀彧,而郭嘉却被视为心腹之臣被举荐为冀州刺史。
然而这两个人私下里却是一对至交好友,惺惺相惜的至交好友。
郭嘉生性风流是临淄出了名的浪荡子。以前还未到冀州就任之时,他的地俸禄已经很丰厚了,可往往到了月末口袋里总是干干净净。每逢这个时候他总会拉着人出来喝酒。
荀彧就是郭嘉最好的一个酒友。
说起来荀彧和郭嘉是两种人。一个是生性洒脱肆无忌惮;一个沉冷稳重做起事来有板有眼一丝不芶。可这么两个人偏偏却成了私下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然除了敏感、诛心的政治话题,喝酒自然不会聊这些沉重的话题。
荀家原本就是颍川望族,荀彧自然家底丰厚。而且仗义疏财,自然不会在乎几个酒钱。在郭嘉就任冀州刺史之前。能够请他喝酒原本就不多,而每叫必应的就更少了。
不过这次喝酒却不是荀彧请。而是郭嘉。堂堂的一州刺史,若连酒钱都出不起,还要一个簿曹从事请喝酒就未免太磕碜了。
苟富贵,勿相忘。生性洒脱的郭嘉怎会忘记这位多年的酒肉朋友?
“文若啊,不是我说你。你的才华丝毫不逊于我,可是你那死心眼,就是不喜欢说点主公喜欢的话,否则何至被主公冷落如此?”
郭嘉好酒,却无酒品。一旦喝高了,就肆无忌惮起来,今天更是难得的说起了一向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
荀彧微微叹了口气道:“人生在世,只求心安无愧则可,荣华富贵不过一场梦而已,何必强求?奉孝啊,你要少喝点。毕竟主公刚刚过世,虽然你已贵为冀州刺史,与主公同职。但是此时此刻,若被曹家人得知你在主公大丧期间还在酗酒,诚非好事。”
郭嘉一愣,眼神定定的望着荀彧。望了许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提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满满斟上,然后又一饮而尽。又指着荀彧哈哈大笑起来。
荀彧被笑得心中发毛,疑惑的问道:“奉孝何事发笑?”
奉孝只是一个劲的狂笑不已。边笑又继续往自己的酒樽之中倒酒。
笑了许久,郭嘉这才举起手中的酒樽再次一饮而尽。然后指着荀彧笑道:“我笑文若就是实诚,哈哈!若非文若如此实诚,郭某岂会毫不避嫌的与文若坦诚相待,哈哈……”
荀彧神色一动,急忙给他斟满酒樽,低声问道:“为兄愚钝,还请奉孝明示。”
郭嘉戏谑的望了荀彧一眼,哈哈笑道:“也罢也罢,看在你我兄弟多年,也就透露一二……”
他将头挨近过来,低声对荀彧说道:“郭嘉虽浪荡,却乃至情至性者,孟德待我亲如兄弟,我岂会不知感恩?然而文若可见我真正有一丝悲伤之色?哈哈……话仅如此,文若聪慧无人可及,可细细揣摩。”
荀彧愣住了,眉头紧蹙起来,酒樽停在嘴边一动不动,眼中神色闪烁。
突然,他大惊而起,手中的酒樽当的一声跌落在地,脸色变得煞白。
酒樽落地的声音似乎让酒气冲天的郭嘉醒悟了一点,急忙说道:“此事除了我、曹氏和夏侯氏中人知道,连许褚都不知情,文若切切不可泄露。”
荀彧脸色逐渐恢复一点血色,惊问道:“何人出此策?”
郭嘉嘿嘿怪笑起来:“自然是主公与郭某。主公之下,除了文若,谁人可与郭某相提并论?”
一道杀机自荀彧眼中一闪而过,他沉吟半响,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躬身对郭嘉笑道:“愚兄饮酒过多,不胜酒力,且先去更衣,奉孝少待。”
郭嘉哈哈大笑:“文若老了,些许酒水,就如此不堪,速去速回啊。”
荀彧嘿嘿一笑,起身走出雅间。
荀彧刚走,郭嘉突然似乎酒醒了一点,惊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急忙摇摇晃晃的走到门口招手叫一名侍卫头目过来:“荀彧去何处了,果真去更衣,还是已出酒楼?”
侍卫长急忙道:“果去更衣了,未曾下楼。”
郭嘉吁了一口气,扶着门框低声道:“饮完酒之后,即派人跟随他,若奔往他处,即可拘押。若只是回府,则将荀府团团围住,不许任何一人出入,待两日之后方可放行。”
“是!”
郭嘉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
醉仙楼厨房中。
“速速派人将此纸条传给公达,不得有误。”
“是。”
“在八珍鸡中加点佐料,不要太快的。”
“是。”
夜过两更,两名智力95以上的智将喷着酒气,醉醺醺的互相道别而去。
荀彧的马车刚刚离去,立即有一队侍卫紧紧跟随。
郭嘉望着跟随而去的侍卫们,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低声道:“文若,得罪两天了……”
话未说完。便一阵醉意上涌,歪倒在马车的坐榻之上。呼呼大睡起来。
数十名侍卫紧紧护卫着郭嘉的马车向郭嘉在临淄城中的别府奔去。
……
次日天刚蒙蒙亮,临淄城中东门主街道上,一阵杂乱的马蹄声急剧奔驰而来,惊醒了街道两旁的百姓的清梦。
晨雾之中,数百名盔甲鲜明的骑兵,手执明晃晃的兵器纵蹄呼啸而过,狂乱的马蹄踩得铺在街道上的青石火星四溅。
马蹄声在一间富丽堂皇的大宅院门前停了下来。
门口的一块巨大的牌匾之上,“荀府”两个金字即便在淡淡的晨雾之中依然闪着微弱的金光。
门口守卫着数十名冀州侍卫,见到奔驰而来的全副披挂的骑兵。立即迎上前来。
领头的侍卫长正要大声呵斥,却认得为首之人正是曹家第一武将——牙门将军曹仁,急忙陪笑喊道:“曹将军。”
曹仁也不下马,手中长枪指着他问道:“府中可有人出去?”
那侍卫长笑道:“末将奉郭刺史之命,特在此守候,并无人出入。”
曹仁一声冷笑:“你们的郭刺史昨晚已被荀彧毒死,速速撞门抓人!”
“啊……”那名侍卫长一声惊叫,手中的长刀跌落在地,脸色变得苍白。
“撞门!”随着曹仁一声厉喝。荀府大门被轰然撞开。
数百骑者随着曹仁纵马呼啸而入,见人就砍,直奔荀府主厢房而去。
随着一片惨呼和哀嚎,荀府血流遍地。曹仁率着数十名骑兵很快奔到荀彧的寝居门口。
曹仁率着众兵士翻身下马,提着长枪大步踏入荀彧的寝居。众人刚入门内,立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寝居之内。一人端坐在正中的坐榻之上,双目微闭。身上披着一面大旗;大旗之上四周绣着金龙,中间绣着一个大大的“汉”字。
此人正是荀彧。
曹仁缓步上前。伸手摸了摸他的口鼻,确认已然断气,又仔细望了望他的脸色,怒声道:“脸色青黑,七窍流血,和郭刺史中毒情形无二,果然是这贼子下了毒。”
他转过身来,咬牙切齿的吼道:“留下百人,将荀家老少,全部诛杀,杀完之后将府门封锁,不得泄露任何消息。余者随我去抓荀攸!”
百余骑兵从荀府大门内奔驰而出,直奔城西而去。
城西荀府,那是荀彧的本家侄子,荀攸荀公达的府邸。
曹仁率着百余骑兵很快奔杀到荀攸的府邸门口,却再一次惊呆了。
府门大开,里面乱成一团,到处有家丁和丫鬟在撕扯甚至扭打。
曹仁呆了半响,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