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虎贲-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青衣见罗士信关心自己的安危,忍不住心底暗喜,表情却一如往常,平淡的道:“是她们争着要见你,说有急事,晚了就等着给你收尸,我不放心就带她们来了。”
罗士信诧异的目光落在了金德曼、金胜曼身上,有些不可置信,事情都到了这一步,他还真不信有谁有本事灭了他们。
金胜曼可爱的吐了吐舌头。
金德曼却淡定自若的道:“我要不是这么说,你觉得这位姑娘会带我来找将军嘛?”
“你……”裴青衣这才意识到让人耍了,手忍不住我在了剑柄上,想了想还是压住了怒火,望着这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姐妹花,目光中充满了不善。
罗士信不敢小觑金德曼这个未来的新罗女王,道:“那请问公主急着找罗士信可有要事?”
金德曼道:“士信将军好算计,步步为营,刺首,乱敌,诱敌,奇袭,分个击破,一步一步,精打细算,实在是妙不可言,但将军千算万算少算了一个人。”
罗士信有些惊愕,不晓得为何金德曼会对他们的部署了如指掌。
却不知泄露机密的恰是裴青衣这个关心他的女侠客。
裴青衣刺杀李子成之后,不宜外出,藏身在隐秘的地方负责看守金德曼、金胜曼以及金庾信。
但裴青衣实在不放心罗士信安危,每过片刻就打探罗士信的下落,金德曼、金胜曼如待宰羔羊,也没刻意压低声音,以至于两女吃对罗士信的动向了如指掌。两人都心思机敏,前后一总结,旁观者清,对于罗士信他们的布局计划,便知道了个大概。
事关数千人性命,罗士信不敢大意,作揖道:“还请赐教?”
金德曼道:“以不足万的兵马全歼三十万隋兵的高句丽军神乙支文德!!!”
第九十一章 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
在高句丽人的心目中如同救世主一般,近乎尊为神的人物。
也是因为他,高句丽免除了灭顶之灾。
那一年隋炀帝杨广出动百万雄师征伐高句丽,前前后后横亘一千余里。面对隋朝的大举来袭,高句丽王高元把全国的军队都集结到了辽东,决心与隋朝奋起一战。
隋军攻打辽东不下,杨广决定兵分三路:他兵多将广,欺负的就是高句丽兵少将寡。留个六十七万主力继续留在辽东,围攻辽东城;大将军来护儿和周法尚统领江淮水军从海路进攻平壤;大将军宇文述率三十万大军越过辽东诸城向鸭绿江挺进,与水军南北夹击平壤。
这一下高句丽懵了,也慌了。
高句丽的主力精锐都聚集在辽东,平壤哪里还有实力抵挡隋朝水陆将近四十万的大军?
乙支文德便在这时,横空出世,看破了隋军后勤不济的弱点,以诱敌深入的战术送给了隋朝七场大胜,拉长隋军战线。然后诈降逼退隋军,紧接着一把大水将三十万隋兵冲的七零八落。高句丽军主力从天而降,向隋军发起猛攻。饥肠辘辘的隋军根本无力再战,各军一触即溃,落荒而逃。撒丫子狂奔数百里,直到鸭绿江边才摆脱了高句丽军的追击,渡过鸭绿江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两千七百人逃回辽东,军械物资损失殆尽。
败得太惨太彻底,杨广不得不放弃辽东城,下令退兵。
隋军一百一十万大军,打兵力消耗,高句丽怎么样也拼不过。
乙支文德一举葬送了三十万隋军,对于形势占优的隋军是致命的。
故而整个高句丽对于主导萨水之战,一举扭转战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以至于有了高句丽军神,高句丽救世主的称号。
乙支文德因为年迈退隐,正巧在国内城休养。
但因乙支文德退出高句丽政权六年,高书竟然将他给忽视了。
经部下一提起,高书即刻快马加鞭的赶往城西。
战火由城东燃起,城西相对来说较为平静。
乙支文德的府邸院大宅深,这上了年纪容易嗜睡,早早就休息了。隋兵便是搜查刺客,也不敢搜查到乙支文德的府上,以致乙支文德到现在还不了解半点情况。
直至形势危机,高书找上门来,乙支文德让儿子叫醒方才了解事情经过。
乙支文德年近六旬,身材中等,头发斑白,满布岁月之痕的脸上,却是精神抖擞,腰杆挺得笔直,步履稳健。便是梦中被叫醒,也无半点的迷茫,论精气神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其实以他的精神状态说年迈退隐,实在是言之过早。只是为了高句丽,不得不退隐而已。
乙支文德出身贫寒,却官居太大兄也就是副宰相,在高句丽可谓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了得。但除了高丽王,在他上面还有一个总知国事掌控全军的大对卢。当任大对卢的是高句丽世袭渊氏家族的族长渊子游。
渊子游文武双全,威望过人,在掌权期间辅佐高句丽王室,收拢人心,发展生产,积聚国力,高句丽能在东北称雄引起隋朝的注意与渊子游有着莫大的关系,论对高句丽的贡献渊子游远在乙支文德之上。
杨广初征高句丽,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渊子游这位执掌军国大权的大对卢。他亲自领兵与杨广对决辽东第一线,牵制住住了杨广六七十万大军,确保辽东最前线不失。论及作用,渊子游完全不输乙支文德。可乙支文德却一战封神,成为高句丽的救世主,威望远在渊子游之上,严重威胁高句丽第一世家渊氏的地位。引起了渊子游的不满。
乙支文德争不过渊子游不得不选择退让,提前归隐。
乙支文德并不甘心失败,深居简出一直等着复出的机会,对于高句丽的局面了如指掌,只是略听高书说明情况,以对当前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人别急!”乙支文德眼中闪着兴奋的神采,他唯一忌惮的对手渊子游已经死了,正是他复出的时机,镇定的道:“我们虽说失去了先手,但优势犹在。这里是高句丽的腹心,四周都是我高句丽的领土城池。只要周边的将领得知国内城情况,必然会领兵来救。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妄想将敌人击溃,是不让他们完全控制住国内城,以助来援的将领能够直接对上那些隋朝余孽,不是雄伟的城池。”
高书恍然叫道:“太大兄大人果然高明,只要我们集合手中的兵力控制住一个城门,援兵一到,贼子自然不足为惧。”
乙支文德冷笑道:“正是如此!我料贼子逐个击破城门,必将走近路以求最快的速度控制国内城,当先去北城再攻东门其次南门西门。西门最后,我们去守西门,利用最充裕的时间搭建防线。现在北门东门是来不及通知了。高大人你立刻去南门通知南门守将放弃南门,集合所有力量,坚守西门。另外以我乙支文德的传令所有混战城中的兵卒,前往西门固守。”
**********
“乙支文德!”
罗士信听金德曼说到这里名字,也记起了高句丽的这一号人物,一个十足的老枭,胆大无赖,利用杨广“高句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的白痴圣令,孤身一人前往隋朝军营诈降,在隋朝军营转了一圈,打探到隋朝粮草不多的致命硬伤,毫发无损的回到了高句丽,然后布下重重算计一举将隋朝三十万大军歼灭,逃回鸭绿江的隋兵不满三千。
至于军神一说,罗士信嗤之以鼻,真正的军神是千锤百炼的,一场漂亮的战役就拥有这个称谓,军神也太廉价了。不过不能否认,那老家伙确实是个棘手的人物。
“这老家伙在国内城?”罗士信表情亦有些吃重,若他早知道乙支文德在国内城,布置计划的时候定然会将他算计在内。
金德曼点头道:“乙支文德归隐六年,深居简出,你们不知道并不奇怪。据我所知他雄心不止,若得知国内城情况,必将出面。以他的威望,足以安抚混乱的高句丽兵与将军对抗。”
“多谢!”罗士信慎重致谢,并让裴青衣放了金德曼、金胜曼以及金庾信。现在计划已经实施,他们已经无法造成任何威胁了。特地带来关于乙支文德的消息,也足见其心。
罗士信转身上马,目光所向,正是西方。
决定胜负的方向!
第九十二章 博弈西城
“青衣,你立刻前往东城去找赵德柱、李云聪,告诉他们情况有变,放弃东城,立刻引军奔袭西门!其余人随我杀向西城!”
罗士信没有任何的犹豫,果断果决的颁布了全新的命令,振臂一挥,百余人直往西门冲去。
若乙支文德真如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他现在就应该西城。
不是应该,一定在西门!
乙支文德莫说一战吹成神,就算他是军神,也没有可能在这种失去先机的逆境中力挽狂澜。力挽狂澜这种事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的时机,在加上能够准确把握住机会的人,才能做到。
现在罗士信他们已经抢得了先手占据了天时主动,把握住了局势的走向。
明知不可为而勉强去为,不是英雄是蠢蛋。
若易地而处,罗士信遇到这种情况,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守住一城一门,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是高句丽的腹心,只要坚持一个晚上,一到天明四方援兵抵达,即能坐享胜利的果实。
控制一座城池,最关键的就是控制出入城内城外的城门,故而决胜点就在城门。
西门离战线最长,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换做是他也会选择西门。
这最佳的选择,罗士信想得到,他相信乙支文德这位老奸巨猾的老枭也一定想得到。
乙支文德的出现给国内城带来了一次转机,同样的也给罗士信一次一击必杀的机会,只要打败了乙支文德这位高句丽救世主,国内城上下士气必然大跌,从而一举夺城。
金德曼、金胜曼瞧着罗士信指挥若定,暗自叹服,对上乙支文德这尊大神,也能如此从容。却不知罗士信征战疆场多年,什么恶战苦战没打过,他人忌惮乙支文德的威名,罗士信却全然无视,都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一枪戳过去就是一具尸体,有什么好怕的。
一路上罗士信遇到许多高句丽的兵士,他们不再各自混战,而是有条理的往西面行进,正好对上了他的猜测。
遇到这些兵卒,罗士信也不手软直接撵杀过去,将他们击散。
直抵西门,果见高句丽兵卒以及民众正在拆屋毁墙,将各种石料残渣堆积起来。
乙支文德这个高句丽救世主不但鼓动了高句丽的兵卒将士,连附近的百姓都受到了召唤,出人出力。
罗士信身经百战,焉能看不出其中道理,暗自庆幸:若耽搁片刻,这些石料残渣堆积成一个山坡,堵住所有通往西门的路口,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西门就是痴心妄想了。
索性他来得及时,高句丽的兵卒、民众只是在准备材料,并没有来得及搭建防御设施。
“杀,先杀百姓!”
罗士信怒吼一声,直接切入了人群。
他专挑软柿子捏,直往民众从中杀去,他的枪便是悍勇兵卒也难以抵挡,更别说是手无寸铁的高句丽百姓,长枪范围之内,高句丽百姓是成片成片的倒地毙命。
赵德柱给罗士信的百余小分队都是军中精锐,对上百姓,一个个手起刀落就是一条性命,尽显战争残酷。
没有经过训练的百姓,看着周边的人一个个的哀嚎惨叫的倒地毙命,心理素质哪里承受的了,惊恐着四处逃散。
他们往城门处逃去,正好与赶来支援的高句丽兵挤在了一处,冲散了他们的阵型。
罗士信先破百姓的目的亦是在此,怎会放过如此机会,首当其冲的破入高句丽散乱的阵型中去。
散乱的高句丽兵卒,哪里能够抵挡罗士信这等猛将的冲杀,顷刻间第一波支援的两百余人就让他冲杀的七零八落。百余隋兵趁势涌上,将乱作一团的高句丽兵屠杀殆尽。
“隋军余孽中竟有如此狡诈悍勇之士!”乙支文德脸色阴沉,罗士信的出现打破的他的步骤计划。已能想象对方看破了他的算计,军队正往这边赶来,若不在地方援兵到达之前将这伙兵卒击破,将无力回天。
“侯文,你领所有护卫兵压上去,务必要将此人拿下!”乙支文德反应不可谓不快,第一时间就看出了罗士信的威胁,果断的命令自己的儿子出击。
乙支文德深居简出,却也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干,他将转移重心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乙支侯文、乙支侯武,习文习武,同时还将府邸中的两百护卫当做强兵训练,以作复出时候的亲卫。
他的两个儿子,一文一武,都是当世俊杰。只是有点违背起名初衷,老大侯文尚武,老二侯武反而尚文。
乙支侯文三五大粗的,手中拿着一杆尖长的蛇矛,颇有猛张飞的风范,粗声粗气的应名而出,一对豹眼满是凶狠之意,翻身上马一挥手,两百余骑将他围在正中,一起突击。
东北苦寒,想要组建一支骑兵尤为不易,乙支文德对于这支家兵也下足了功夫,个个骑术非凡,异常骁勇。
罗士信眼光六路,第一时间瞧见了乙支侯文的出击,暗叫不妙。他身后都是步卒,彼此之间又不是很熟悉,让骑兵这一冲可就危险了。乙支文德竟然还留着这一手,骑兵队步卒优势巨大,两百善战的骑兵,面对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百余隋兵终究不是罗士信自己的兵,对于他们的实力不了解,无法准确的判断形势,一咬牙给了一个四散而战的命令,独自迎着两百骑冲了过去。
枪矛交错,最前锋的六名溅血倒下,无主的马匹四散奔逃跌倒。
罗士信一人之力,竟让两百余骑的冲势为之一滞。
还没喘过一口气,随着尖锐的破风声,一支钢蛇矛从正前方如毒蛇般刺过来。矛尖吞吐闪烁不定,忽然抖成一朵矛花,捅向罗士信的前胸。这一矛阴毒狠辣,无声无息,致命可怕!
对手不弱!
罗士信屏住呼吸,反应不可谓不快,反手一枪挑在蛇矛尖上,身体微微左倾,企图将这一矛的力量卸去。岂料蛇矛竟然不为所动,少许下沉之后依然向罗士信小腹扎过来!
凌厉狠辣!
乙支侯文脸带冷笑,突然蛇矛却刺了一空,眼前竟让不见对方的身影,紧接着刚猛无匹的杀气从下方传来……
第九十三章 血战
罗士信身经百战,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对手,有徒有虚名的废材,也有真才实学的强者。但如今日这番情况还是生平仅见,来人蛇矛刁钻凌厉,力量十足,如此强劲的人物却躲在人群中出手偷袭,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饶是罗士信武艺超群也险些着了道,在关键的时候身躯一扭,无比纯熟地滑到跨下战马的腹部左侧。用自身超强的敏捷精妙绝伦的骑术相互配合,避开这一击,换作他人,便是不死,怕也是半残。
罗士信最痛恨这等小人,出手更不容情,威猛绝伦、气震山河的一枪由下而上。
乙支侯文眼中失去罗士信的身影便觉不妙,以做足了后手防备,但当察觉对方的枪随心所欲地划过两人之间的距离的时候,霎时间四周劲风大作,冰澈刺骨,枪势已经将他完全包裹,封死他所有的退路!
劲风狂飙呼啸,乙支侯文脑海中一片空白,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应对,只能纯粹依靠感觉在胸前横枪抵挡!
“咚”地一声闷响,漆黑的铁枪长驱直入,直径突破蛇矛的防御线刺入乙支侯文脑的心脏。
罗士信一枪了结乙支侯文,长枪一挑,枪上的尸体临空飞起,甩手一击,打棒球似的将尸体重重的砸了出去。尸体犹如炮弹,砸向人群,竟然将六人砸翻下马。
罗士信眼中一亮,若有所悟,冲向近处的骑兵,一枪透心凉,随即挑飞空中,如法炮制以尸体砸向人群,这一次更是接连砸倒七人。
长笑一声,左冲右突,不断挑尸体砸人群,逼得骑兵不得不四散躲避,竟以如此手法将两百整齐的骑兵阵冲杀个七零八落,乱七八糟。
“还傻愣着干什么,给我杀!”骑兵可怕的是聚在一起那碾压式的冲击力,现如今两百余骑让罗士信一人逼得不成队形,正是步卒出击的大好机会。
罗士信这一高喝,分散四周的步卒重新聚在一起。
人步卒整队的速度远远比骑兵快,队形一整,冲杀过来。
整编的步卒对上零散的骑兵,兵种优势完全发挥不出。
罗士信领着近百步卒,竟然让两百精锐骑兵死死的压制住了。
乙支文德心在滴血,他亲眼瞧见自己培养出来的儿子,让罗士信一枪捅死,然后虐尸,自己精心训练出来的精兵在对方一人手上被压制的死死的。以他的眼力不难看出罗士信带来的兵卒:抛开兵卒的劣势固然称得上精锐,但比他精心训练出来的骑兵犹自逊色些许,加上兵种兵力优势真正交锋起来足以起到一面倒的局面,可偏偏战局与所料相反。
罗士信以一人之力,带动百人碾碎一切劣势,牢牢的把握住了战况的走向。
乙支文德出身贫寒,因幼年救得一个逃难到辽东的汉人儒生,受其传授文化,自幼就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熏陶,文学造诣极高,甚至能吟诗作赋,从《孙子兵法》中学会用兵之道,是故擅智而不擅力。满以为汉人中流传的那些类似于项羽、霍去病、史万岁这类以一人武勇扭转乾坤的猛将只存于传说中,不足为信。今日亲眼见到罗士信的表现,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小高句丽没有,不代表中原大地没有。
“失策了!”乙支文德心中悲痛无比,却能完美的克制情感,不露面上,沉声下令,“将所有兵卒都压上去,以人海战术将他们湮灭!”他原来的打算是以精锐克精锐,手中的士卒继续准备材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军。却意外低估了罗士信的骁勇,这一露端倪,立刻改变打法:不惜一切将罗士信击杀,他相信罗士信这般人物,决计不是无名之辈,将之击杀,必将乱敌军心毁其士气。
一步一步,皆有谋算,乙支文德不愧是老奸巨猾。
四周的高句丽兵一围上,罗士信压力顿时大增,放眼四顾,周边涌上来的兵卒不下千人:他尚且支持的住,然而身后的兵卒却先后倒地,死于乱刀之下。
“跟我冲!”罗士信深知情况越是危急,大将的所作所为,就是所有将士的榜样。
大将熊,兵卒熊,大将勇,则兵卒勇。
他一拉缰绳,整个是似乎化成一道闪电,勇猛地楔入敌群之中。
他没有理会身后的兵卒,越是墨迹越是碍事,长枪飞舞前冲如披瓜斩菜一般,几个人捂着身上多出来的枪孔惨叫着掉下马去。
四条铁矛一齐刺过来。罗士信大吼一声,长枪起手,那四骑连人带马倒在地下,被他抛在了脑后。
果然。
见罗士信如此神勇,余下不多的兵卒也奋起余力,死死的顺着罗士信破开的血路跟在他的马后,左右挥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跟着前面这尊无可匹敌的战神,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求生的(欲)望带动着勇力,随着罗士信一到拼杀着。
远处看着这一幕的金德曼、金胜曼这对姐妹花,相顾无言。
他们让罗士信放了之后,集合了城中的暗哨,偷偷的前来观看战局的发展,罗士信的表现皆在眼中。
“万人敌,中原话里的万人敌说的就是他吧!”金胜曼美眸死死的盯着那如若鬼神的存在,感慨万千。
金德曼默然的点着头,道:“庾信将军,现在懂了,你败得不冤。”
金庾信一直为没能保护好金德曼、金胜曼而自责,直到现在自责之心方才消去,这确实不算是他的失职,实在是对方太强太强,蜉蝣焉可撼树。
接下来他们更是看到了可笑的一幕,一个个高句丽兵他们纷纷绕过罗士信向他身后包抄过去。
已经没有人敢出现在罗士信的正面了。
“你们看!”金胜曼突然指着最前方。
金德曼、金庾信顺着所指的方向望去:那是乙支文德的所在地,原来随着罗士信越战越勇,乙支文德忍不住将所有兵卒都调去参与围杀,他身边只有十余护卫。
金德曼眼珠子一转,沉声道:“士信将军看似落于下风,实则稳占主动。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庾信将军,你领所有人悄悄的迂回过去,直接袭杀乙支文德。”
第九十四章 手刃“军神”
“撤吧!”
乙支文德看着远处突入而起的大火,心知大势已去。
《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在失去先手的情况下,乙支文德尽管做出了合理的应对,却也留了后手,安排下眼线观察隋朝援兵。
大火就是讯息,隋朝的援兵即将到达。
现在的他们连罗士信也奈何不得,如何面对即将而来的袭杀?
当放则放,当退则退的道理乙支文德还是懂的,深深的瞧了罗士信一眼,将这个初次让他束手无策的人物记载心底,领着十余护卫往城下走去。至于那些缠着罗士信还是被罗士信缠着的兵卒就不干他的事情。
这往城下走去,还未下得台阶,便瞧见二十余人穿着高句丽百姓的打扮,悄悄地往城头这边赶来。
乙支文德心叫:“不妙!”一拔腰间佩剑厉喝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