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虎贲-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年都陪你来……
她心里一甜,轻轻地靠在他身上,将面颊贴在他健壮的臂膀上。只觉得心里无限满足,平安喜乐,难以尽述。
突然“扑通”一声,打破了宁静打破了气氛。
“有鱼耶!”平阳指着波纹不断的水面,叫了一声。
罗士信将灯笼拉近了瞧着,都说水自清而无鱼,但是这清澈见底的水塘中却存活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各式鱼类。
罗士信心念一动,笑道:“你回去找些盐巴作料来,有紫苏最好。我做熏鱼给你吃。”
平阳迫不及待的跑了回去。
罗士信挽上裤脚,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握着七星横刀,下水抓鱼去了。
以他的武艺,抓两条鱼压根不在话下,在平阳来的时候,他已经抓到了两条肥大的不知名白鱼了,用他的七星刀将肥鱼剥的干干净净,内脏全部清除。
这淡水鱼,又不吃内脏,罗士信也不惧是否有毒,点起了火堆。
火光虽然很明亮,但燃得并不十分旺盛。
平阳在一旁抱膝坐着,周围万籁俱寂,篝火将她的俏脸映得通红,迷人的丹凤眼正专注地看着眼前心上人的一举一动。
见他用新采来的的生树枝搭成了一个木架,轻轻地架在篝火上面,然后将大白鱼取来,在肚子里塞满了紫苏与切碎的蕙草:这是罗士信家乡做熏鱼的方法,紫苏去腥,蕙草留香,美味无比。
他小心翼翼地用草茎捆扎好,而后放在木架上,让篝火慢慢地熏烤,随着噼剥的声响,烤鱼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平阳望着木架上的鱼,垂涎欲滴。
“真想不到,你也会做熏鱼。”
“那是当然!小时候吃不上饭,全靠这玩意来充饥,技术好着呢。”罗士信笑着眯起了眼睛,一脸的自得。
火光跳跃着,烤鱼滋滋做响。
平阳看了看忙活不停的罗士信,一脸的满足。
罗士信瞧着平阳满足的笑容,心道:“为了保住这份笑容,一定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弑君谋反
罗士信、平阳吃着熏鱼,低声聊着,温馨而宁静。
对于罗士信的熏鱼技术,平阳赞不绝口,吃了还想再吃,大有回味无穷,三日不知肉味的感觉。
罗士信手艺确实不差,做出的熏鱼色香味俱全,却也知道跟真正的大厨还差上一些。但因为是他亲自下厨,有着属性加成,平阳才有如此感觉,心中自是高兴。
罗士信原以为李世民的计划很快实施,却不想一时间没有半点消息,也乐得与平阳一起过着二人世界。
虽然罗士信身兼护卫李渊的安危,但是李渊又何须他来保护?
作为皇帝,他身旁本就有太原起兵时的亲卫军元从禁军相护,寻常人近不了身。他本人又一心在仁智宫避暑,足不出户。不是跟尹德妃、张婕妤鬼混一处,就是跟万贵妃说说贴心话,再不然就是与裴寂、封德彝等老臣一起喝酒聊天,下棋对弈。
罗士信在一旁,只会找不自在。
而整个凤凰谷的护卫也不需要罗士信亲力亲为,有薛永、莫虎儿、奎托斯守着要地,他去也是多余。弄得负责治安的他,仿佛多余的一样。
罗士信也乐得当一个甩手掌柜,怡然自得的与平阳培养感情。本就相互在意关心彼此的情谊,得到了新的升华。
这与平阳腻在一起的时候也体会到了李渊的用意:李渊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知道她对自己过于严厉认真。特地将他们一并叫来。放下公事,好好的相处,凝固着已经存在的情感。
就在罗士信与平阳腻在一起的时候。长安李建成正利用监国的契机,大势发展着自己的实力。
东宫太子府!
李建成于此颁布了新的任命,命李艺令本官身份镇守宁州道掌管折威军。
“谢殿下厚爱!”李艺激动的老泪纵横,想他曾经是一方诸侯,在幽州占着一亩三分地,不说天下无敌却也没有什么人敢欺负到他头上来。可是降唐入朝之后,一切都变了。原本以为以他的地位权势。能在大唐吃香的喝辣的。结果失去了所有权势不说,还多次让一个毛头小子踩到脚底下羞辱,最后还因为对方下了大狱。在天牢里受了一年的罪。
熬了那么许久,终于时来运转了。
李艺在天牢里吃了一年的苦,受了一年的罪,那桀骜的脾性给抹去了。将所有的心事心思都藏在心底。不显于面上。
“苦了你了!”李建成上前将李艺扶了起来,慎重的拍着他的肩膀道:“我李建成绝对不会辜负信任我的人,大将军到宁州好好干。与庆州杨都督一并,将宁州的军事掌握在手上。孤一直坚信,有兵马在手的燕郡王,不惧任何人物。”
李艺慎重的拜道:“末将绝不辜负殿下信任。”
“去吧!”李建成再次重重的拍了拍李艺的肩膀。
李艺慎重的走了下去。
“唉!可惜呀!”徐师谟摇头叹道,“殿下当真需要有一个人坐镇长安抵制秦王。”
李建成也是摇了摇头道:“没办法,性子使然!一年的牢狱之苦。表面上将李艺的桀骜抹了去,但孤看得出来。他心中的仇恨更胜,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脱离控制的对罗士信展开报复。他连罗士信都对付不过,更何况对付秦王?与其白费功夫,不如干脆一些,将他调到北面去,与杨都督一到掌控北面军事,这样还更能发挥他的长处。不管怎么说,李艺打仗练兵还是有一套的。杨都督掌庆州、李艺控制宁州军事,有两州之兵在手,足以应付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了。至于朝中,我试试能不能将李靖、李世绩其中一人拉拢过来,将他们调回长安。若得他们一人相助,必将如虎添翼。”
徐师谟赞道:“殿下英明。”
李建成摆了摆手道:“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算不上什么。倒是先生干的才是最危险的,最辛苦的事情。”徐师谟是他麾下的舍人,但干的却不是舍人干的事情。
他擅于交际,掌控者李建成的人脉。李建成自人太子起,就负责对突厥的防守。理所当然的边疆诸多大将都是他的人,而徐师谟坐的就是帮着李建成控制他们,联络他们,让他们成为太子党的人,而且以李建成为尊。
此事若是让李渊知道,或者传扬开来,徐师谟是难逃一死。
徐师谟躬身道:“人生在世,能为明主效力,谈何辛苦。此间事了,属下这便动身叮嘱尔朱焕与乔公山,一路上的细节。”
徐师谟走后不久,韦挺又来求见。
李建成早已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不只是习惯,还带着些许享受。
这种权倾天下的滋味,只有接触过的人才知道是多么的美妙。
不过韦挺来,并不是为了公事。
李建成麾下的极为心腹各有分工,韦挺心思缜密,掌握着东宫的情报。是以韦挺这一来,李建成一句话不说,命人闭上了大门,所有护卫守在四周,任何人不得靠近半步。
这没等韦挺开口,李建成以抢先一步问道:“父皇那边可有消息?”李渊离开长安已有十日了,李建成监国固然大权在握,天下大事一言而决,贬罚任用,一言而定,心中却始终存着些许的担忧。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李世民的厉害,面对李世民随时可能攻出的致命一击,李建成不敢有半点的松懈。
虽是游玩,但李建成依旧不放心,唯恐与李渊在一起的李世民会做什么小动作。好在在李渊身边有他的心腹……
“有消息了!”韦挺凝重着,低声道:“封伦传来消息说陛下一如以往的吃喝玩乐。但是秦王那边的气氛好像有点不一样。”
李建成也跟着凝重起来,沉声道:“有什么异常?”
韦挺摇头道:“封伦也说不清楚,但是他让我们留意杜淹。杜淹从凤凰谷消失了。大将军治军严谨,右骁卫的人守卫深严,凤凰谷里面当真是飞鸟难入。封伦费了好大的劲力,才将消息传出来,此后就联系不上了。”
李建成以拳击掌,来回走了十数步,突道:“有了。凤凰谷里水果谷物什么的定是供不应求,适才岭南送来一匹新鲜水果。我们整理起来,让人送去。如此便能联系上封伦。了解详细情况。对于杜淹,你广布人手,遇到他直接将他擒来。”
他现在是监国太子,都一个小小的兵曹定罪还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这种没目标没目的的找一个人又谈何容易。
另一头徐师谟已经找上了尔朱焕与乔公山。告诉了他们三日后动身的消息。
尔朱焕、乔公山不动声色的看了彼此一眼。都各自捏了一把冷汗。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兵器铠甲都以准备妥当。
尔朱焕与乔公山领着十余骑前引后押,看着十三大车的铠甲兵器,顶着如火般的骄阳堂而皇之的走在了官道上。
以往运送兵器铠甲,李建成都是偷偷摸摸的,免得让人发觉。
今时今日,他为监国太子,情况自是不同,将十三大车贴了缄有朱红官印的封条。遭人查问起来就说秋天降至,运些物资北上。以防突厥秋来入侵。各种手俱在,也不会令人怀疑。
尔朱焕与乔公山两人过咸阳,经醴泉,走襄乐瞧着就要进入了庆州地界的时候,二人不约而同的有些慌了。
李世民的大计自当不会轻易的告诉他们这两个小人物,他们也不知道详情,只是早早的听说用得着他们,会有人在途中联系,让他们依照指示行事。可现在都要进入庆州地界,要去跟杨文干的人交接了。
联络人还不出现,谈什么计划?
两人心急却又无奈,见天色已晚,便在襄乐的驿馆住了下来。
当天夜里,尔朱焕与乔公山相对无言。
突然外边传来送水的声音。
尔朱焕正是心烦,叫道:“没叫要水,别来烦我们。”
乔公山却伸手制止了尔朱焕,肃然的上前开门。
一个提着水壶的小官吏闪身进了屋内。
“果然是你!”乔公山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随即低声向尔朱焕介绍到:“他是杜淹,秦王府的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尔朱焕也跟着松了口气,带着些许抱怨的道:“再下去就要进入庆州了。”
杜淹将手中的茶壶放下,不疾不徐的给自己满了上杯水,润了润喉咙道:“急什么,就是要到了庆州,才是最松懈的时候。这一路上李艺都依照太子的吩咐暗中监视着你们,我若出现的过早,岂不是自投罗网?”
尔朱焕、乔公山神色皆变。
尔朱焕低呼道:“太子殿下竟然不信我们?”他这话一出口,脸上却又忍不住泛红。他们都已经暗中投效了李世民,哪有脸面责怪李建成不信他们。
杜淹不以为意的道:“不是所有人都如秦王殿下一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你们押运的这些兵器铠甲,这可是大罪大过。太子不信你们,理所当然。”
尔朱焕、乔公山脸色都不好看。
人都是这样,他们背叛了李建成,他们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但是李建成不信任他们,他们就毫不犹豫的认为这是李建成的错。
其实李建成并非不信他们,只是此次因为找到了些许途径,数量较大,为了确保万全而已。
杜淹自是明白这点,但他为人狡黠擅于投机取巧,喜欢钻空子,自不会说李建成的好话,编排他几句,换来尔朱焕、乔公山对李建成的不满,更倾向李世民,便是他的用意所在。
尔朱焕沉声道:“秦王殿下到底要我们做什么?”
杜淹轻笑道:“我已经准备了好马,等凌晨时候,我们一起潜出驿馆,一路直奔凤凰谷,将你们所作的是告诉陛下。”
乔公山霍然站起,喝道:“这也太儿戏了吧!”他突然意识到可能隔墙有耳,慌忙的又坐了下来,压低着声音道:“这是给太子挠痒痒?”他虽是武将,但是出身乡里大户,识见并不浅陋。
平心而论,私藏兵甲,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死罪。
可是在唐朝就不一样。
李建成不但私藏兵甲,还私自招募兵勇,甚至藏兵于皇宫,在长林门养了两千长林兵作为自己的私军。
这将私兵驻守长林门外,天子榻下,此是何等滔天大罪!
可是李渊怎么处置的?
一经揭出,李渊虽流放可达志,对李建成却只不过训斥一顿而已,同时还默认了长林兵的存在。完全默认了李建成在皇宫里,在他身旁安排了两千兵马这一事实。
纵容儿子纵容到这个地方,古往今来的皇帝中,李渊绝对是独此一份。
试问李渊对李建成放纵到这种地步,怎么可能会为了数百套兵器铠甲而严惩李建成?
乔公山直接给了李世民这一招冠上了“儿戏”两个字。
杜淹云淡风轻的笑着:“公山兄果然还有点见识,不错你们若跑到陛下面前告太子殿下私自筹集铠甲,未知会兵部,假造官牒,命你们秘密押送给庆州都督杨文干招募的私兵的话,那是自找死路。”
“不过……”杜淹拉长了音,看着乔公山、尔朱焕两人道:“谁告诉你,秦王殿下是让你们告太子殿下偷运兵甲募集私兵的?”
“那还能告什么?”尔朱焕是个急性子,实在懒得动脑子了。
“弑君谋反!”杜淹古井不波的吐露了四个字。
乔公山、尔朱焕就让九天惊雷直接击中一样,面色霎间惨白。
夏夜微凉,唧唧虫鸣声随风入窗,悄然驱散日间积攒的暑热,也吹得油灯火苗摇摇晃晃,在案边三人面上投下变幻不定的光影。
“……”尔朱焕张了张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乔公山想要保持冷静,想喝杯水压惊,但是颤抖着的手却出卖了他,杯中水四溅,最后顶到了他的鼻子上……
杜淹无视了震撼的说不出话来的两人,轻轻的说道:“你们别管陛下信不信,那是我们的事情,你们的任务就是告太子殿下意图弑君谋反。”(未完待续。。)
ps: 整理了下大纲,只写了四千字,一张多两张不到,明天三章补上。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计划开始
平阳再次受到长孙氏邀请的时候,罗士信便隐隐察觉一切都该来了。
果然这一到晖和殿,长孙氏就拉住了平阳与李丽质一起到边上玩去了,李世民给了罗士信一个会意的眼神,邀请他去边上的偏殿喝茶。
走进了偏殿,偏殿中四人似乎早已等候多时。
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自然是少不了的,还有一个肥肥胖胖长相一片和蔼,脸上带着弥勒佛似的笑容,让人感觉很亲近的男子,他就是李世民的舅子,未来大唐王朝的三朝元老长孙无忌。余下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岁,但面容古朴,显得相当老成,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鹰眸。神光深邃,予人狠冷无情的印象,但亦另有一股震慑人心的霸气,正是李世民意图将之培养成大唐未来擎天柱的侯君集。
这四人算得上是李世民最信赖的部下,罗士信当年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的时候早已与他们见过面。其中房玄龄、杜如晦还曾当任过他的老师,指点过他文学兵事。长孙无忌、侯君集接触的相对较少,彼此只是相互认识。
但如今这是罗士信加入秦王党之后与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是以这一进入偏殿,立刻受到了四人的欢迎,一一上来问好。
罗士信亦是笑脸以对,他可知道这四个人没有一个是易于之辈,将来一个个都是大唐王朝的绝顶人物。不去刻意讨好结交,却也不想闹什么矛盾。平白多个强劲的政敌。
目光在四人身上一扫而过,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对于他的到来加入是真心实意的欢迎。
但是侯君集,却未必是真的欢迎:刚刚在两人相互问好的时候。
李世民突然插了句:“君集亦算是药师的半个徒弟。大将军也是药师的半个徒弟。细说起来你们还是师兄弟,可以多多接触,相互扶持。”
原本堆满了欢笑的侯君集,表情突然僵了一僵,但很快隐了过去,也只有对面对的罗士信察觉了异样。
罗士信心底称奇,却也不动神色。
李世民说的确实不错。他们彼此都受过李靖的指点,却有师兄弟的情分,罗士信却没有从他身上感受到那股应有的热情。
不过他也没有去在意。他交朋友从不强求,合得来的自然会聚到一起,合不来强求又有何意?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不会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以后大家同心协力。荣辱与共!”李世民笑着说着。来到了座位上,几人分主次入座。
几人之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他们都属于李世民秦王府的属官,罗士信却是李渊直属的大将军地位最高,理应坐在最上首。
罗士信却拒不入席,不愿意在房玄龄、杜如晦之上。
古人很讲究站位排列的,为了位子的先后大闹矛盾,大打出手的不知凡几。在后来的贞观年间就发生过如此耳熟能详的事情。当时李世民设宴,席间。尉迟恭见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心中便觉不满,怒喝道:“你有什么功劳,敢在我之上?”
犹在尉迟恭下首的任城王李道宗出言解释,尉迟恭顿然大怒,挥起拳头就在当场暴打了身为郡王的李道宗,还险些将他的眼睛给打瞎了。
这其中固然是尉迟恭性情憨直,居功自傲,但也可看出古人对于主次是如何的重视。
罗士信个人不计较这许多,但是房玄龄、杜如晦曾经受李世民嘱托助他习文断字,给他解释书本上的那些生涩难懂的语句,有着师生情义。
罗士信很看重感情,其中又以孝为先为本。是以很尊重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怎么样也不愿在他们之上。
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亦想不到罗士信这个大老粗会因此先前的些许教授之情,如此记挂在心,大为动容。
李世民也是惊叹,心道:“身居高位而不忘本,此子当真有一颗赤子之心。”
当即也随了他的意愿,以房玄龄、杜如晦、罗士信位左列,而长孙无忌、侯君集居于右列。
双方入座,李世民肃穆的看着罗士信道:“在会议之前,要慎重的提醒大将军一句,一入此局,就再无抽身的可能了。”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既以做了决定,断无再悔改之意,有什么吩咐殿下但说无妨。”
“好!”李世民一拍大腿,沉声道:“再过不久,会有三人先后赶来告太子意图弑君谋反,大将军负责凤凰谷的安危,便有你领着他们去见陛下。还有稍微放松一些警戒,在父皇收到密告之后,必然会有太子的人将消息传给太子。我需要他们将消息,顺利的传达出去……”
李世民一点一点说着,很细心很耐烦的将他们的布局,他们的意图,他们的总体策划细细说来。
罗士信听得是一脸震撼,他自诩穿越来的,对于杨文干事变的经过结果了如指掌。但直到此刻他才知道,史书中对于这历史上极为轰动的事件记载的是多么的粗糙。
就如李世民想的一样,全盘掌控,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他们都做了安排,都做了合理的应对。
坐在最上首的那个男人,为了这一计划,他确实是堵上了一切。
让罗士信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将他们的计划,不管是不是他负责的都全盘说了出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民这个天可汗再次体现了一个君王的优良品质。
整个庞大的计划,李世民说了近乎半个时辰。说的他自己是口干舌燥,大灌了一口茶,长吐了口气道:“一切计划就在其中,大将军存在的位子地位举足轻重。若发现任何能够影响全盘计划的异变,第一时间通知我或者坐在的几人。此次计划,一但发动,我便置身事外,不做任何表态,认其自然发展。一切就需大将军多多担待了。”
“我明白!”罗士信总结着全盘计划,想着历史上杨文干事件失败的原因,联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便在这时,杜如晦道:“殿下置身事外,是最妙之法,但是有些事情却未必完全避得开。太子得到仁智宫的情况,直接在长安起兵当真反了。那是一了百了,更大的可能是太子没反,亲自前来仁智宫解释,那样势必会派人去请杨文干前来对质。而仁智宫上下除去那些不可能前往的人外,大多数都是殿下的人。假若陛下派了殿下的人前往,很有可能让太子反咬一口说是殿下的人教唆杨文干造反的。”
房玄龄点头道:“往庆州去的敕使,确如杜公所言,要妙择人选才是。”
真正高明的计划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将各种变数都算计其中,方为完全之策。
因为罗士信的加入,他们的总体计划方便了许多,原来定下的方式已经做了改动,原定的人选,现在已经不适合了。
“我到有一个选择!”罗士信笑着道:“就在今天早上,司农卿宇文颖带着长安送来的水果蔬菜以及一些酒食。我琢磨着宇文颖是太子的人,由他去通知杨文干最是适合不过。事发之后,更是无人怀疑。”
房玄龄轻捻长须道:“这司农卿宇文颖是出身关陇豪门,曾几度出使突厥,口才极佳。其兄宇文歆固然得罪了齐王殿下,但其本人却和齐王交往过密。而且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