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父颜良将军在天有灵,也可安心了。”

袁尚转过头来,笑看着文屠道:“文屠,你的名字可有寓意?”

文屠面sè一红,低头揣揣道:“末将惭愧,名字没曾改过,也无甚寓意。”

袁尚闻言不由得惋惜一叹。

文屠见状急了,他见颜渊改过一次名字,就得到了袁尚的夸奖包赞,自己没改过名字,袁尚就没夸赞自己!

他也是猛将之后,此刻自尊心焉能受得了?

文屠狠了狠心,拱手言道:“主公自打立业以来,南征北战,名满天下,屡建奇功!末将对主公深感敬佩,今r得主公相召,实在是万分荣幸!如主公不弃,末将斗胆请主公替末将改个名!”

袁尚吃了一惊:“你让我,替你改名?这个……不太合适吧!”

文屠摇头道:“袁氏一门对文氏一族恩重如山,重用我等莽武之门,如今更是恩泽两代,改个名字算什么?还望主公不要ke气,替末将改个名吧!”

袁尚闻言摸了摸下巴,想了一想,道:“嗯,令尊昔r名满四州,武艺冠绝河北,其名无人不识,他叫文丑,你是他的儿子,那你就叫……”

文屠一脸期待:“末将叫什么?”

“那你就叫文丑丑吧!”

文屠:“…………”

许昌,德阳殿。

德阳殿之名取自昔r东都洛阳旧宫之名,意在纪念,其位于许昌皇城之北,内有夹城,东有门水,北有圆垒,外通五殿,内廷三宫。外围墙从宫殿的西北角往南一千二百米长,东折八百米宽,虽比不上昔r的洛阳宫气势磅礴,却也繁华。

殿内西南的暖阁之内,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面sè白净,少有微须,正坐在龙席软榻之上,瞅着不远处一个金黄sè的火盆出神,他身穿黑黄相间的弁服,腰带白玉革带,玉钩鰈绯,华贵雍容。

与他华丽的穿着相比,他的神sè很显然并不怎么康健。

说他不康健不是指他的面sè不好,而是说他的神态略显萎顿,细细的双眸之中乍然一看瞅不出什么,但若是仔细的去挖掘一会,就会发现他眼眸深处隐藏的全是深切的哀痛和对世情的悲悯自怨。

这个人是当今天下最尊贵的人!

而相对的,他也是这个天下最悲哀的人。

天下诸侯谁见了他都得三跪九叩,尊敬恭顺,却也是从内心中对他嗤之以鼻,暗藏蔑视。

他生于世间仅二十七载,却经历了十八年的傀儡生涯,经历了常人一辈子都不曾遇到过的屈辱和苦难。

他出生不足月便因权丧母,九岁遭董卓乱政,后继李傕、郭汜之乱,辗转反侧最终又落于曹cā之手。

他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刘协。

“启禀陛下。”门外,一个小黄门神态恭敬的走来,遥遥地便长揖施礼物:“辅国将军伏完在外求见陛下。”

直到这个时候,刘协方才从遐想中回过神来,他正了正衣襟,强自坐直了身体,道声:“宣。”

小黄门领命去了,少时便见一个苍老的身影缓步走入厅内,对刘协施君臣之礼,道:“臣伏完,拜见陛下。”

“国丈免礼。”刘协虚抬了下袖子,示意伏完起身:“国丈,r前你入宫祝贺年关之庆,朕对你所言之事,国丈si虑的如何了?”

刘协的话刚刚说完,却见伏完抬起了手,示意刘协禁声,然后移步到了各处窗前与门外,四下瞅了好久,确认无人偷听之后方才回到刘协跟前。

“陛下r后召见内戚定要小心慎言,恐有泄漏啊。“伏完耐心地劝导着言道。

刘协摇了摇头,道:“国丈放心,曹氏耳目虽多,但近年来朕励jng肃内,这宫廷之内,倒也算安宁,朕贴身人中,当无jān细。”

“那也还是小心点好。”伏完又劝谏了一声,接着略微沉吟了一下,方又道:“陛下年前对老臣所言之事,依老臣度之,此刻尚不到时机,老臣还请陛下再隐忍三载,待陛下与老臣都在这三年之内积蓄到足够之力,三年之后,一朝而发,鼎定大局,方为上善之策。”

“还等三年……”刘协的脸有些僵硬了:“国丈,如今曹cā已死,曹氏顶柱崩毁,曹植虽然执权,却年轻xng弱,朝野看似平稳,实则暗涌流动,如此天赐良机,若是错过,朕此生再无亲政之机矣!”

伏完摇了摇头,道:“陛下,曹cā是死了,但其心腹猛将与朋党jān佞还在,曹植是年轻,但他也不好对付呀!单从昔r他以雷霆之势一举收取了曹cā之权开始,老夫就瞅这年轻人不简单!他并非曹cā长子,却能够尽得曹氏旧部之心,稳赢曹丕,将其剔出圈外!而且曹植与曹cā比起来,智谋狠辣虽然不及,却多了一分良善,短短年余时间,曹氏内外文武骨肉兄弟对其尽皆心服,无不恪遵己道,就连尚书令荀彧,也对他尊重无比,不下于对当年曹cā,此刻曹植已然稳定中州,陛下若想现在就亲政,恐怕不是时机啊!”

刘协叹了口气,摇头道:“正因为如此,朕才更不能等待三年!曹植用了一年时间不到,已得许都人心,朕若是再给他三年,这天下人心岂不都让他拢去了?”

伏完摇了摇头,道:“陛下,不然啊,曹植虽然仁善,但他本身并无曹cā的雄武之略!当今天下未定,东有孙权割据一方,北有袁尚虎视天下,更兼南有皇叔刘备时时刻刻等待着迎救天子匡扶汉室!曹植只是一时得安,中州早晚还是会有大战的!依老臣之意,数年后,曹植与天下诸侯火并之时,许都空虚,陛下届时登高一呼,内召忠臣扶政,外召皇叔起兵勤王,犹如雷霆一击,令曹植措不及防,如此则汉室可兴,天下可定啊!”

刘协仔细地想了一想,摇头道:“不行,你说的这些时r太长久,变数太大,朕委实是拖不起了!”

伏完有些痛心疾首:“陛下,您忍辱负重十八年!董卓,李傕,郭汜皆死,就连曹cā都去了,为何就剩下这最后的三年,你却等待不起呢?”

刘协摇头道:“那些老贼,最少的也年长于朕不下二十余载,朕拖也把他们拖到老死,可曹植不一样,他青chn年少,比朕小的太多了!朕若是用对付老贼的办法对付他,到最后,被拖死的只怕就是朕了,国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

第四百零五章朝堂试探

   伏完年纪大了,能耐得住xng子,忍常人所不能忍,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刘协不行。

身为一个本当能够号令天下,呼风唤雨的君主,可刘协却偏偏不能那么做,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加难受的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男人的面前躺着一个身穿薄纱,半遮半掩的美艳娇娘,口吐幽兰,搔首弄姿,热火风韵,就待你提枪上马任意驰骋,偏偏当你上去把她扒了个jng光后,发现他居然只是个长得像女人的男的……根本r不得!

所以说,做皇帝难,而做傀儡皇帝——憋屈!

人总是对得不到的东西最为痴迷,刘协多年来被各种枭雄欺凌压迫,在无形中增加了刘协对从来没有碰触过的权力的渴望与痴迷,几乎是每一天,刘协在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自己手提雄兵百万,东征西讨,四方束手,诸侯拜服,百姓拥戴的恢宏场面。

这样的场面已经成了他必生的梦想。

而如今,原先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似是变得触手可得,阻挡他目标的梦魇曹cā身死,最大的阻力已然消失,身为一个真正的皇帝重新掌握权力的r子似乎已是悄然临近。

但是偏偏就在这种时刻,自己一直以来最引以为臂助的国丈,却阻止自己夺权,在自己为了实现梦想的火热之情上,重重的泼了一大盆热水——冰冰凉。

“国丈,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刘协一脸的恳求神sè,显得分外苦楚。

伏完狠了狠心,摇头道:“陛下,老臣没有别的办法,还是那句话,等三年,三年之后,中州大乱,大事可期!”

刘协咬紧了嘴唇,双手重重地握紧了拳头,道:“ 若是朕不愿意等呢?”

伏完皱起了眉头,深深地望了刘协一眼,道:“那陛下就会陷自己于大灾!恕老臣实言,如今陛下虽然还未亲政,但至少在朝堂上已是有了天子的威望和批奏之权,换成原先董卓和曹cā,陛下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厚待,如今却为何有了?就是因为那曹植!依老臣观之,那曹植虽是曹cājān雄之后,却并无篡逆野心,他对陛下宽容厚待,远非其父所能相比,老臣之所以让陛下再等几年,还是想仔细观察一下此人,说不定此子r后会成为汉室臂助而非jān邪也说不定,但陛下若是急功近利,把他逼急了,他不想当jān邪说不定也让陛下给逼迫去当!”

刘协闻言面sè一紧,双目jng光爆闪,寒声道:“伏完,你这是在替曹氏逆贼开脱说项吗?”

伏完摇头道:“老臣不敢,老臣心向陛下,天地可鉴,但今r之言,老臣只是就事论事,还请陛下三si。”

刘协深吸口气,似要发怒,但最终还是隐忍了下来,硬邦邦地说道:“朕乏了,你下去吧!”

伏完见刘协对自己的态度骤然变冷,知道刘协不高兴了,怎奈再不高兴,伏完也不能任凭刘协胡来,只是恭敬的施了一礼,缓缓地退将下去。

看着伏完逐渐消失的身影,刘协紧紧地握了握拳头,咬牙切齿。

“不行,朕已经等了十八年了,事到如今决不再等,朕一定有所动作了!国丈安于衣食,不肯助朕,朕自找他人相助!”

两r之后,乃是历行的朝会,许都众文武中中大夫以上的官员尽皆入德阳殿朝议参政。

德阳殿内,参政朝臣近约两百余人,所有人都恪守臣节,跪坐于天子上殿下的左右两侧,依照顺序士级大小,轮流禀奏,待议侯准。

曹植继承其父之位,位居司空,更兼其身份特殊,因而不与众臣同列,特立独行,单矗于天子身边,发布号令,议政参谈。

一切看似似乎井然有序,但隐隐之中,却已然开始有暗流涌动。

曹植比起他前任的数位枭雄参不同,每每有事,都是先征询刘协意见,待刘协说完之后,在斟酌利弊,提出意见重新报请,以侯定夺,诚可谓是克守臣节,毫不僭越。

今天的朝议与以往一向,稳妥平顺。

待诸事议毕之后,曹植随即转身冲着刘协行礼,恭敬地言道:“陛下,诸臣所奏大小诸事议毕,可散朝了。”

刘协点点头道:“曹爱卿劳苦。”

殿下突然传出声音。

“陛下,臣,司直韦晃,有事启奏!”

刘协转眼看了看禀奏之人,嘴角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微笑,道:“原来是韦爱卿,爱卿有何事禀报?”

司直韦晃迈步出班,从怀中取出上奏的竹简,高声道:“臣韦晃,得陛下恩宠,舔任司直,责督察京城百官,历时五载chn秋,今上表五载督查官吏政绩卓著与德行廉著者名单,愿陛下以功劳而册,论功行赏,提拔贤能,使我大汉昌隆悠久,国运延世。”

刘协轻轻地扫了身边的曹植一眼,见他似是面无所动,随即一挥手,对侍奉的小黄门道:“将韦大人的名册呈上!”

小黄门屁颠屁颠的将韦晃的奏简呈上,刘协仔细地翻看了一会,笑道:“韦司直乃是朕在建安八年重置的第一任直属司值,职务不大,却有负责督察京城百官的重责,他多年来矜矜业业,恪守臣道,对各级官员督查公允,从无藏私,如今历时五载,其上表业绩卓著者,想必是斟酌许久了,此奏没有问题……曹爱卿,你说呢?”

曹植微微一笑,道:“陛下圣断。”

刘协轻轻地敲打着手中的竹简,轻笑着道:“有功不赏,有罪不罚,非明君也,朕意不妨jng挑细选这份名单上的人选,查明其政绩是否属实,若属真,则恩赏升任,以为重用,也好为大汉任选一批新贤能,以为后计,不知曹爱卿意下如何?”

曹植闻言沉吟半晌,没有说话。

他虽然贪杯好酒,喜欢吟诗作对,风花雪月,但并非庸才,否则曹cā在世时也不会对他倍加喜爱。

曹植的政治感觉很敏锐,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今r韦晃突然上表督查名册,是一件有蓄谋的事件,毕竟韦晃任司直督查京中百官五年,历来只是督查,从无上表请嘉,如何朝夕之间突然改了行事风格?且上奏表功之人还不是一两个,一奏就是一大批!

曹植心里明白,天子这是要借机提拔亲信,想试探着在朝中抓些实权了!

若是换成曹cā在世,今r这件事,老曹根本连搭理都懒得搭理,直接把那名册拿来扯巴扯巴撕碎了干净。

但曹植不是曹cā,他虽然也能看出天子的小算盘,但从内心来讲,他并无太过巨大的野心,而且对于天子,曹植历来心怀尊敬,从没有把他当做傀儡来看。对于他而言,天子是主,他是仆,主人想跟仆从要些权利也并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而且这件事刘协做的很聪明,从督查百官的司直上表的奏章来说事,名正且言顺。

若是清平之世,曹植也就那么地了,无所谓的事。

但现在情况不同,四方皆敌,内部一定要稳当,权利不可分的太散!

可若是当面拒绝天子,一时间又没什么好的理由,硬拒绝的话,有违君臣之道……

曹植犹豫了,他毕竟年轻,而且为人良善,不是曹cā那样的jān雄,办事的时候还是会被某些道义制肘的。

刘协见曹植神sèn晴不定,似有犹豫,心中一顿狂喜。

这事,有戏!

“臣,执金吾贾诩,启奏!”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角落中缓缓升起,打断了曹植的犹豫与刘协的暗喜。

刘协抬头望去,却见那个平r里少有言语的老头贾诩,正慢悠悠地起身,向着自己的这个方向拱手施礼求奏。

刘协犹豫了一下,还是挥手道:“贾大夫有何奏?但说无妨。”

却见贾诩颤巍巍的走到了大殿正中,深施一礼,道:“陛下奖赏功臣,提拔能臣,此乃是兴国之道,老朽深以为然,故而特此附议……曹司空,您又何必犹豫?”

曹植闻言,深深地望了贾诩一眼,道:“既然是贾大夫说话了,那就这么办吧,这奏上的名单翌r我等三司当择选其优者提录,让他们为朝廷建功。”

贾诩点头赞赏道:“司空此言大善。”

刘协欣喜若狂,他万万没有想到,贾诩站出来居然是为了他说话,而且贾诩一说话,曹植居然就答应的这么爽利。

“好,好,曹爱卿,贾大夫果然都是国之栋梁,实乃我大汉第一贤臣,善辨是非,能查忠良,朕心甚慰。”

贾诩微微一笑,道:“陛下夸赞甚了,老臣担当不起,不过老臣还有一事想要启奏,就是陛下适才所言,功不赏,有罪不罚,非明君也,不知这话是陛下一时兴起,还是确有真心实意?”

刘协笑道:“贾大夫这话说的,朕若非真心,焉能应韦晃奏请,提升这么一大批贤能?”

贾诩笑道:“如此就好,敢问陛下,韦晃奏章上所言有功勤政之人皆有提赏,那本朝最大的功劳贤臣,不知陛下当如何表彰嘉奖才妥当?”

刘协闻言一愣,道:“本朝最大的贤臣?贾大夫所言何人?”

贾诩笑了笑,道:“陛下刚才不是自己已经说了吗,曹司空是国之栋梁,乃是我大汉第一贤臣,这刚多久的功夫,陛下难道就忘记了?”

“……”

第四百零六章 阴阳易位

   刘协此刻恨不能重重地抽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所谓的官场话,就是身居高位者在一定的隆重场合里,对上司,对下属,对同僚说的一种不失体面的ke套语言,这种话的真实xng一般都相对较低,十分当中大概会有八分是假的,因为位高权重者最注重的东西就是体面,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为天下万民或是国家士子的表率。维持体面是位高权重者最基本的素质,说了真话就是后患无穷,会落人话柄。

所以,身为目前全汉朝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刘协就很会说官场话,而且说的比一般人都要好,都要中听。

但凡事都要有些个度,好话说多了惹人腻歪,官场话说大了也会落人口实。

就比如现在这个当口,大汉第一贤臣的这个帽子就有点扣大了。

问题是话已出口,木已成舟,整个大殿之内二百多号人都在这听着,刘协想要耍赖已经是不可能了。

“陛下,陛下!”

那道惹人厌烦的声音又再度响起,将刘协从神游中拉回了朝议。

“啊?何……何事启奏?”

贾诩面sè不变,口气依然是不紧不慢:“陛下,老臣问陛下话呢,如今陛下要册封提赏,这大汉第一贤臣曹司空又该如何提携?”

刘协恨不能扑上去咬死这个老贼。

“贾大夫之言有理,曹爱卿父子两代皆为国劳,功勋卓著,国家社稷皆凭曹氏扶持,海内皆知,朕岂能薄待,怎奈曹司空已然位列三公之尊,位极人臣,朕此刻已是升无可升啊?”

贾诩微微一笑,并不言语,反而是向着旁边使了一个眼sè。

贾诩使眼sè的方向,站起一人,乃是侍中华歆。

“陛下不必担心,臣倒是有一个建议。”

刘协一见到华歆起身,心中一阵顿时忐忑!

只因华歆乃是昔年曹帐下出了名的朝堂走狗,曹指哪华歆打哪,扔个骨头华歆就屁颠屁颠的去捡,哪怕这骨头扔进了油锅,华歆都敢往里蹦,大有为了主人上刀山下火海,舍得一身剐的英雄气概。

“爱卿有何建议,试言之?”

华歆言道:“伏睹本朝,自司空曹公以来,父子匡扶朝政,德布四方,忠义社稷,仁及百姓,虽周之吕望,汉之张良,亦难望项背。如今四方扰攘,群雄并起,神器有危,群臣会议,望陛下效孝景皇帝之道,以山川社稷为重改法变制,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并封曹公为丞相,辅佐陛下匡扶寰宇,扶持社稷,上合天心,下合,天下幸甚!祖宗幸甚!生灵幸甚!”

曹植闻言,脸sè微微一变,但并没有出声,任凭他人去说。

刘协则是气的脸sè惨白,颤巍巍的指着华歆言道:“你说什么?恢复丞相旧制?简直荒谬……”

刘协的话还没有说完,却见朝堂之下,谏议大夫王朗当先而出道:“臣附议。”

左中郎李伏亦言:“臣附议”

太史丞许芝:“臣附议。”

“…………”

稀稀拉拉,大殿之下直接站出来一百多号人附议。

刘协的高低起伏,气的干瞪眼,怎奈面对如此强大的逼迫阵势,却也无言可对。



散朝之后,曹植没有理会一众群臣的恭贺,而是直接出了皇宫,去追走的比较靠前的贾诩。

“贾大夫!”

贾诩慢悠悠地转过身来,笑看着曹植,道:“主公大人……不,应是丞相有何指教?”

“别乱叫!”曹植急忙四下瞅了一圈,低声道:“陛下还没答应呢!”

贾诩微微一笑,道:“早晚的事而已。”

曹植低声一叹,道:“贾大夫,咱们不是说好,废三公置相一事,先搁置不提么,怎么今却……”

贾诩闻言乐了:“主公,您问错人了吧,废三公重置丞相一事,乃是华歆提出来的,与老朽何干?”

曹植气道:“你别推诿!若非你的授意,华歆焉敢出此大言?”

贾诩轻笑道:“主公,难道你看不出来,天子如今不安分了,想要,老朽若是不点拨点拨,只怕他以后贪婪无厌,会闹得更凶了。”

曹植摇头道:“陛下本来就是天下共主,如此行事并无过错。”

贾诩正sè言道:“主公你要当忠臣,老朽无所谓,但得分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之际!袁尚、刘备皆乃大敌,咱们防备他们尚且得拼尽全力,天子此时出来争权,只会使得许都内部,江山垂危,如此休说是咱们,便是一心忠诚于汉室的荀彧也不会允许……此时此刻,咱们没有多余的jng力放在天子身上,必须要明确规定许都内军政大权的归属。”

贾诩顿了一下,道:“而确定权力归属的最佳方式,无非立相!丞相乃百官之首,总揽军政,此时此刻你非居此位不可。”

曹植:“…………”



袁尚回了邺城之后,先是收纳了袁买和邓艾两个小子的酒肆,然后又将两个小子招揽入军,其后又将颜渊和文屠招揽入正军中做了护军都尉,暂时先负责两个小子的安全任务。

当中出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就是给文屠改名。

文丑丑……说实话这名要是换成别人起的,文屠非得拔剑给那人阉了!

可这名偏偏是袁尚起的,文屠亦是无可奈何,只得谢恩。

袁尚也知道这名有点……那啥,所以也不逼迫文屠非得改,对外依旧是用原名,至于文丑丑这个名字吗,就算个别名,艺名,或是外号?反正是有了这么个称号,想抹是抹不掉了。

就好比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是齐天大圣,但谁都知道他有另外一个职称叫弼马温,一样的道理。

新的人事安排定后,袁尚便着手开始了下一项大计。

建立水军!

但建立水军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召集所有重臣商议。

于是,在回到河北第一次的廷议之后,袁尚将甘宁介绍给了在场中人,并向众人诉说了自己要兴建水军的意图。

帐下文武,在听到袁尚的建议后不由得都沉默了。

众文武中,文臣以沮授为首,武将以张郃为尊,张郃如今在青州掌兵,所有人的目光便旦夕落在了沮授的身上。

沮授沉寂了半晌,方才拱手言道:“启禀主公,属下……不同意兴建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