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商议完毕之后,便即将话题转到了别的私事上,天南海北,无所不谈。
也就是在这个侍候,杨阜慢慢的将话题引到了正lu之子上。
“阎将军,在下久不出南安,对天下之事少有见略,将军昔r曾追随主公在关中鏖战,想必眼光独到,或可为杨阜解开些许疑惑。”
阎行摸了摸下颚上的刚须,道:“杨长史有何事想问阎某?”
杨阜试探着问道:“敢问阎将军以为,当今天下诸侯之中,主公乃为何许人?”
阎行想了想,道:“主公乃是当世霸主,智计百出,天马行空,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杨阜又道:“那刘备又为何许人?”
阎行si虑了一下,道:“刘备枭雄仁君也,他虽然有些伪善,但对辖下之民却是真心爱护,就阎某所知,天下诸侯之中,他是唯一没有乱杀过百姓,没有诛过旁人三族的。他治下的百姓,也从来没有不拥护他的。”
杨阜又开口问道:“那曹植呢?”
阎行皱起了眉头,道:“曹植……一时之雄尔。”
听了这话,杨阜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如今阎行不被赵云信任,心生怨气,本想着说他弃袁投曹,但通过适才的对话,杨阜发现曹植在阎行的心里根本就无法与袁尚相比,而且听阎行话中之意,似是已经肯定了袁尚为当今天下的第一号人物。
像是阎行这样的人,一向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为了自己的前程他能把旧主韩遂坑到死,这样的人焉能为了一个不被自己看好的曹植,而放弃最有希望征服天下的袁尚?
看起来,想劝他弃袁从曹估计是不太可能的了。
想到这里,杨阜不由得一阵灰心。
但他终归是非常之人,转眼之间就想出了另外一个套lu。
说他弃袁归曹不可能,那就用另一个方式测他一下。
想到这里,杨阜低低地咳嗽了一声,对阎行道:“阎将军,今闻赵都督在长安收拢粮草,整兵备战,意南下取汉宁之地,赵将军在关中陈兵备将多时,兵强马壮,此番攻打汉中,必能高奏凯歌。”
这一番话说下来,却见阎行双眸中的目光霎时n沉了下来,表情也不复适才那么自然,这一切自是都落在了杨阜的眼中。
“嗯,赵都督厉兵秣马,确实了得,张鲁不是他的对手。”阎行这话答的违心,且当中似有怒气,这一点杨阜不可能听不出来。
却见杨阜笑了笑,道:“听闻赵都督此番南下,亦是派人向将军请兵,将军准备如何?”
阎行面无表情,淡淡言道:“赵将军乃是雍凉兵马大都督,他召唤阎某出兵,阎某自当遵从,还能准备如何?”
听了这话,杨阜乐了。
“阎将军,你是昔r韩遂手下旧将,我亦是曹cā麾下叛臣,咱们都是降人,有些话,杨某就没必要跟你绕圈子了,阎将军你虽然功勋卓著,但在这雍凉之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都督赵云对你存有有芥蒂之心,主从不和,是为大忌!赵都督是主公的心腹猛将,总督雍凉诸事,有临机专断之权,你在他的麾下,他若想随时取你xng命或是废你职,全都不需经过主公,阎将军,还请你好自为之吧。”
这话一说出来,阎行的脸sè直接就变了!
他猛然起身,双眸喷火的瞪视着杨阜,n冷道:“杨阜,你此言何意!”
杨阜摇了摇头:“在下没有别的意si,只是替阎将军惋惜而已,阎将军乃是凉州猛将,无论本领还是见识,都不在赵大都督之下,在下自建安元年起便在凉州任职焉能不知?比起那位威风凛凛,如同神人一般飘忽而不可及的赵云,在下还是觉得跟阎将军更亲近一些……”
听了这话,阎行顿时愣住了。
杨阜不温不火,继续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都督与将军面和心离,早已是不能共事,有赵云在,阎将军想要一展抱负此生只怕无望……我只希望有一天将军能够取代赵云之位成为雍凉大都督,一来可以为主公分忧,二来可一展抱负,三来,我等也必将殚尽竭力的辅佐于将军……啊,在下说多了,惭愧惭愧……告辞了。”
说罢,杨阜深深的看了阎行一眼,转身离去,只留下阎行一脸诧然的站在厅堂内,神sè呆若木鸡。
杨阜走后,阎行连r来茶饭不si,寝不能寐。
杨阜的话犹如魔音一样时时刻刻的盘桓在他的心头,刺激着他胸中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缓缓滋生发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不断壮大。
这件东西不是别的,叫做野心!
是啊,以本领来看,他阎行熟读兵书,身明战阵韬略,懂得军机,即使统兵十万也自觉毫不费力,更兼他久居凉州之地,威震羌汉两族!一身武艺亦是惊世骇俗,年轻时,被羌族称为神威天将军的西凉锦马超不也是差点死在自己的手中吗?
他赵云算什么东西!帮着主公在河北杀人的屠夫而已!只不过跟主公跟的久了一点,就能压在我的头上?
这雍凉大都督,我比他更是当得!
想到这里,躺在床榻上的阎行猛然起身,暗暗的捏了捏拳头!
主公识人不明啊,赵云有什么了不起的?常山一匹夫而已!我若是当了雍凉大都督,关中军阀谁敢不服?万户羌族谁敢不敬?到时候我携关中之师,西凉铁骑,并羌族援军,南取巴蜀,东进中原,无往不利,谁敢不服?
主公若是用我,这天下早就是他姓袁的了!何至于等到现在,让赵云为取区区一个汉中而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阎行不由得仰天长叹。当初自己丢弃了韩遂,来投袁尚,意大展宏图,袁尚对自己也算重用,不过却被赵云这匹夫屡屡压制,错过多少晋升良机?!
不是主公识人不明,实在是赵云这匹夫嫉贤妒能,恐我压盖过他!
他不配做这个雍凉大都督!
“咚、咚、咚!”
阎行正愤愤的想着,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敲门之声,管家亲信的声音由外入内,传入阎行之耳。
“将军,府外来人,说是有要事求见。”
阎行皱了皱眉,道:“这么晚了来求见,是谁这么没有规矩?”
“不是我们本地的人,其人自称乃是来自洛阳,奉天子之名特来拜见将军。”
阎行眉目一挑,口气略有些惊诧。
“天子?”
那管家的声音传来。
“是的,其人自称天子使者,将军,见是不见?”
阎行深吸了口气,道:“主公前番逼宫,虽得了大司马大将军之职,但满朝却已是对他恨之入骨,天子与主公早已势不两立,此时见我能有什么好事?不见不见!”
说罢,翻身倒下要睡,脑中却是突然一醒。
“天子虽然与主公不善,但与我无干,我且听听他说些什么,再做计较不迟……”(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五路人马(第三更)
此时已经是子时,金城上空的天sè黑暗,家家灯熄,万赖寂静。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万物栖息的时间段,阎行却没有睡,他身披薄袍,一身睡装,出了府厅,来见天子的使者。
奉天子命前来会见阎行的人叫做金祎,是忠于刘协的近臣,他父亲是武陵太守金旋,在刘备手下为官。
一见阎行睡衣便装出来,金祎先是一愣,接着面上露出了不满的神sè。
这也太不尊敬人了。
见阎行如此对他,金祎也不ke气,ke套话也不多说,直接办正事。
淡淡的哼了一声,金祎从袖中取出一份黄sè绸缎,展开来,对着阎行高声道:“阎行接旨~!”
阎行木讷的看着金祎,却是动也不动。
金祎瞬间便怒了!
“大胆阎行,竟然忤逆背天子?圣旨到了你敢不跪?反了你了!”
阎行冷笑一声,道:“天子……算什么东西?他能给我什么?”
“你……大胆!”
此等话语,纵然是董卓在世,亦是从来没有说过,这阎行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阎行看着金祎气的哆哆嗦嗦的样子,不屑一笑,暗道天子虽然重新占据了洛阳,但手下不过都是这些自视甚高,却无甚本领的酸xng朝臣,这样的人物,也好意si放出来宣旨,简直好笑。
阎行懒得扯他,自己站起身来,走到金祎面前,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诏书,然后自顾自的摊开来看。
这一看之下,阎行却是笑的不行。
圣旨之上,写的乃是天子刘协,册封自己为车骑将军,领凉州牧,限时率领jng兵良将,南下攻打长安,除去jān贼袁尚的爪牙赵云,光复西都。
看了这份诏书,阎行不由气得想笑。
“你们家小皇帝是想兵想疯了吧?拿着这么一张空头圣旨,就想让我为他卖命?”
这话说的差点没给金祎气的背过气去。
你们家小皇帝?这什么混账话!
他不是你老阎家的皇帝啊!
金祎双目顿时一睁,开口训斥。
“大胆阎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让你出兵,你敢不遵旨?这可是灭九族之罪!”
阎行摇了摇手中的圣旨,道:“不用拿灭九族吓唬我,我的九族早让我自己给灭了,我只问你,我若是遵旨奉行,陛下能给我什么?一个挂名的车骑将军?简直好笑!”
金祎正sè怒吼道:“君为天,臣为地,为陛下尽忠,为天子效力,乃为臣者的本分,你这匹夫,怎敢挑三拣四?”
阎行讥讽的冷笑一声,道:“那是你们,在我阎行眼中,我的君是大司马大将军,我的天也是大将军!想让我帮着小皇帝对付主子,简直荒谬!做梦吧你!”
说罢,阎行转头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啊,将这位天子信使请到柴房去,好生看管,择r打造一囚车,命人押往河北,交给主公亲自处置。”
话音落时,厅外便已是冲进来两个士卒,一左一右的押解着金祎,就要把他往下带。
金祎急了,高升呼喊道:“阎行,匹夫,混账!你敢扣押陛下使节?大逆不道!我告诉你,陛下这是给你一个机会,你若是不从,那你的死期便到了!”
阎行冷笑一声,懒得搭理他。
天子手中才有几个兵,也敢来跟他叫嚣?还给自己定死期,他能杀到金城都算是他老刘家烧高香。
阎行懒得理会金祎,挥了挥手高声道:“拖下去,拖下去!别让他在这叫唤,本将懒得睬他!”
金祎这下子真急了,慌张的开口高呼:“阎行!你好样的,陛下给你生lu你不走,九泉死门你偏要往里进!你等着,等五lu大兵齐进凉州的时候,你的好r子就到头了……”
“慢着!”
阎行冷冷的呼唤了一声,低头瞅着金祎,双眸中透漏出了深深的疑问。
“五lu大兵……你这圣使,是不是被本将吓傻了?天子手中哪有五lu兵马?糊弄谁呢!”
金祎见阎行不治他了,心下一送,嘴皮子一吐露,竟是和盘全部托出。
若是刘协在此的话,非得左右开弓,大嘴巴子抽他不可。
“阎行,也不怕告诉你,陛下新拜了前将军童飞,总领洛阳汉营兵马,他整军备战,只等择r便可西征,去取长安西都!另外,陛下新赦潜缩在巴州的徐荣,并调节他与七姓夷王朴胡的矛盾,七姓夷王已经答应陛下,自愿做第二lu兵马,从巴州出兵,相助陛下攻略关中,并邀请賨人首领杜濩为第三lu兵马,那夷王还与张鲁交厚,愿帮陛下说服汉中张鲁一同出兵为第四lu兵马……另外,陛下已然派人前往抱罕,连接宋建,请他出兵直入凉州,为第五lu,五lu大军齐压关中,势不可挡!陛下爱才,给你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别不识好歹,若是不归顺陛下,你就是死lu一条!”
这话说完之后,阎行的心不由得有些慌了。
倒不是这五lu兵马都能把他吓住,童飞这人名不见经传,听都没听过,他率领的洛阳之师也是兵微将寡,三瓜俩枣的没几个人;七姓夷王朴胡和賨人首领杜濩都是巴州少数民族的首领,手下也没几个有能耐的,俩人加起来也不够阎行半天打发的;张鲁倒算是兵强马壮,问题是赵云马上就要攻略汉中,他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基业还是个问题,又如何来抢夺雍凉。
这四lu兵马听着玄乎,其实狗屁不是。
真正让阎行心惊的是抱罕的宋建,别人或许对宋建的实力一知半解,但阎行久居西凉,对宋建的兵力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宋建屯兵抱罕,二十五年来招兵买马,割据一方,积攒粮饷,手下聚集的兵马少说也有十万之众,是凉州西境目前人数最多的一支兵马,宋建一旦兴兵犯境,必成大祸!
只是那宋建号称河首平汗王,与汉朝一向势不两立,天子是凭什么劝服于他的呢?
或者是说,是谁替天子说服他的呢?
想到这里,阎行扫了那金祎一眼,接着挥挥袖子言道:“带下去!好生看管,务要使其走脱,待我出征回来之后,再行定夺。”
“诺!”
数r后,阎行点金城jng兵两万,南下汉中助赵云破敌。
阎行出发的时候,赵云的兵马已经出发,其兵马分为三队,前部先锋是大将王雄,赵云带领长安众将居中,张既为后部督粮。
关中军未到,汉中已然震动,张鲁急召人商议对策,最终决定亲自出马。
张鲁在阳平关增建了一道二十里长的关碍,下了十余个寨栅,令其弟张卫督军,大将杨昂、杨任负责固守防卫,用以迎敌赵云。
阳平关之战,一触即发。
第四百三十八章 汉中张鲁(第一更)
阳平关下,栅栏林立,固若金汤。
城池的箭门楼上,张鲁盘着腿,拿着书简,抚摸着胡须静看《道德经》,颇有临危不惧之sè。
然此时,阳平关下设立的十余处寨栅已经被赵云打的残破不堪!
整整十余r,赵云对阳平关的攻打可谓倾尽全力,投石,箭雨不计其数的向着阳平关上和寨栅狂轰滥炸,多处寨栅被打的摇摇晃晃,满面疮痍。
怎奈阳平关确实是天险之地,寨栅虽然受创,但关口却是稳如泰山,毫不动摇。
生活在汉朝西南的人都知道,入蜀有三难。
即:阳平难、江关难、白水难。
三难之中,汉中最险莫如阳平关。
阳平关乃是汉中的西门户,进利于攻,退可以守。北通秦陇,西控川蜀,南临汉江和巴山,后依景山,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前沿阵地,地理位置险要自不必说,且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
这也是赵云凶狠攻打关隘,打的关外寨栅损毁,但张鲁本人却高居关内,丝毫不为关外的兵势所动的缘故。
他甚至还有心情每r观书下棋,好像此番从南郑来阳平关不是打仗,而是公费旅游。
在英雄辈出的汉末,张鲁算不上乱世巨枭,但不得不说,此人确实有几分本事。
当年,他初从刘焉为督义司马,领兵进攻汉中。刘焉死后,张鲁自立并以“五斗米教”教化民众,朝廷无力征伐张鲁,便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
张鲁此人,不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不算出彩,可唯独在si想上却有他独特的地位,千百年后,他被尊为道教的始祖之一,大受香火。这全都得益于他的“五斗米教”。
这‘五斗米教’又名天师道,创始人是张鲁的爷爷张陵,又名张道陵,据说是留侯张良的九世孙,生于吴郡天目山。永和六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以咸井水熬盐之法,百姓得其益,乃奉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众。他设立祭酒,分领其户,宰守。还定立条制,让弟子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
五斗米教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
这五斗米教传到张鲁的手中,被他用以教义布施与民,辅之以政治目地,使的也算是得心应手,让百姓归心,令人叹服。
别的不说,最典型的就是张鲁创立的‘义舍’,来往行人在那里吃饭可以不要钱!试问在这个纷乱的世间,哪个诸侯的治下能够做到?
别人不说,至少袁尚肯定是不干的。
此时的张鲁端着左手端着书简,右手捧着热盏,盘膝坐在箭门楼中,颇有些指点江山的宗师气度。
“系师!”
箭楼之外,一名“鬼卒”匆匆忙忙的进了箭楼。
张鲁这个人出身道家,崇信老子的无为也就算了,可他却画蛇添足的非把道教那一套也搬到了汉中军中,他手下的士卒不叫士卒,叫“鬼卒”,他手下统领一定数量鬼卒的人不叫校尉,叫“祭酒”,他手下能征惯战的猛士不叫“都尉”,叫“大祭酒”,他手下能够指挥三军的统帅不叫“将军”,叫“鬼头大祭酒”。
而对于张鲁本人,他不让手下叫他“主公”,而是叫他“系师”。
谁不叫他跟谁急。
汉中军队,从“系师”到“祭酒”再到“鬼族”,没一lu正经货sè,整得跟装神弄鬼的邪教团伙似的,而张鲁本人,则活脱是个邪教头子。
“无量天尊,慌什么,天还能塌下来?有事就说。”张鲁很郑静,慈眉善目的看着那鬼卒道。
“系师,大喜事啊,赵云的兵马,退了!”鬼卒兴奋的言道。
“哦?”张鲁闻言不由得一奇:“你此言当真?”
鬼卒一个劲的点头道:“门徒怎敢瞒骗系师,这事千真万确!”
“无量天尊,赵云的兵锋正盛,虽然还不曾撼动阳平关,但城外的寨栅已是被他攻的残破不堪,如何轻易会退了?…………速召吾弟鬼头大祭酒来!”
张鲁口中所说的鬼头大祭酒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胞弟张卫,总督汉中诸lu与阳平关的兵马。
少时,张卫被人请至箭楼,一见张鲁,直接开口:“大哥,找我来干什么……”
“嗯哼~!”
张鲁重重的咳嗽了一声,抬头不满的瞪视着张卫。
“无量天尊……本天师跟你说多少次了,在军中别叫本天师大哥,要叫系师!跟你说了几百遍你还记不住,你长得是猪脑子啊……咳咳,无量天尊,本天师又动肝火了。”
张鲁将乍然而起的一丝怒火压下,挥手让张卫坐下,道:“鬼头大祭酒,有鬼探回报,赵云的兵马已经撤离了阳平关,走斜谷道回往关中,依你之见,此事如何?”
张卫想了想,拱手道:“大……系师,依我之见,赵云撤兵乃是在情理之中,阳平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属汉中天险之最!赵云来攻之前,定然不晓得此地会如此险恶,迁延r久他久攻不下,必然是粮草不敷,难以久持,与其这么僵持下去徒劳无功,倒不如撤军回师再做定夺。”
张鲁闻言,面露喜sè,双掌合十高兴道:“无量天尊,赵云这匹夫撤走,汉中无忧矣,想当初他领兵前来时,还着实是把本天师吓得栽一跟头,这狗r的赵屠夫……哎呀~~,无量天尊,骂人不对,本天师怎么又动肝火了。”
张卫起身道:“系师,赵云连番攻城,士气衰弱,如今撤走,正是追赶他的良机!末将请领杨任,杨昂两位将军……咳咳,是两位大祭酒,去追赶赵云,已成全功!”
“无量天尊……你此言正合‘园地里挖白菜——斩草除根!’此举正是吾辈典范,鬼头大祭酒速去,勿要拖延,千万不要放过赵云那虎崽子……哎呀呀,又动肝火了。”
“诺!”
赵云当先攻打汉中的时候,阎行的兵马尚还未到,待兵马行至渭水之时,已经得到了赵云久攻阳平关不下,率兵出斜谷道的消息。
阎行大惊失sè,没想通赵云为何在阳平关一触即退。
来不及想通个钟究竟,他急忙领兵马不停蹄的前去增援。
然而就在关中雍凉之地风起云涌的时候,益州那里也发生了变故。
就在赵云出兵的前一段时间,张松在荆州得了刘备的厚待,感其乃是英明之主,随即献上了西蜀地形图,表示愿忠诚于刘备。
回到成都之后,张松即向刘璋谏言,言刘备顾念同宗之情愿意入蜀相助他对抗张鲁。
刘璋大喜过望,便不顾手下众臣反对,派遣法正迎接刘备入蜀。
刘备此番入蜀,是副军师庞统前往西川,留下正军师诸葛亮在荆州总揽大局。
这样的分配是有极具有政治目地xng的。
凤雏庞统,号称‘南州士之冠冕’,其人才华横溢,刘备对其虽不如对诸葛亮那么喜欢,却不能不重用。而庞统自打投靠刘备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挥真正的才干,所以立功心切,希望能有一个展现他才华的舞台。
这个舞台,就是西川。
庞统与孔明,二人并世称雄,孔明自打投靠刘备之后累见奇功,威望r盛,庞统嘴上不说,心里老不乐意,他不希望久在孔明之下,而对刘备个人来说,也希望能有个人能立下大功,压孔明一压,这才是为君的驭人之道。
与庞统情况相类似的,还有蒯越,黄忠,魏延,李严,文聘,张允,王粲,刘磐等荆楚旧臣。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明行事稳重谨慎,只有让他留守荆州,才能震慑住荆州各族世家,何况刘备还留下了关羽,张飞,陈到三员大将助他掌握兵,万无一失。
也只有这样,荆州旧部诸人,在刘备身边,行动举措,也才会安稳,若以庞统留守,那荆襄之地,刘备又如何放心?
安排好后,刘备放心大胆的进入了益州地,与刘璋会与涪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