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夫好好解释这事,说不清楚,老夫今天就活活揍死你!反正荒郊野外也没人管!
“…………”
第四百五十四章 潜伏待机
温恢虽然是十支雕翎箭之一,不过却是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别说是马腾这种年轻时在西凉排名第一的虎将,就是换成个普通人,温恢也未必能打得过他。
所以说,马腾这一个大耳刮子,直接就给温恢扇懵了,他的嘴张得大大的,左面颧骨肿的跟包子一样,摇头晃脑的,瞪着大眼珠子瞅马腾,面上全是委屈与惶恐之sè。
“说话!给老夫个解释!”马腾怒气冲冲的对着温恢一阵咆哮。
温恢抽了一抽鼻子,想张嘴说话,可是嘴中全是‘呜呜呜呜’的声音,说不出来。
马腾身后,一名士卒上前言道:“老将军,温中郎的下巴,好像让你给抽歪了……说不出话啦……”
马腾闻言顿时一愣,眯着眼睛去瞅温恢,道:“这么不抗抽呢?一巴掌就把下巴打歪了?”
温恢一个劲的点着头,嘴中‘呜呜呜~~”的,表示自己确实难受的紧,嘴巴抽筋说不出话。
马腾重重的哼了一声,走到温恢面前,眯着一双老眼仔细的瞅了他下巴一会,然后抬起手来,照着温恢的右脸颊,啪的一声,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过。
“啪~~”
“啊”
但听温恢一声惨叫,又是原地转了两圈方才站定,这下他左右两面的脸颊全都肿了起来,活脱一个沟里俗版的山寨小熊猫胖子,显得憨厚又可爱!
“马老将军!您这是为何?一个耳刮子不够?为何又扇我一个!”温恢的嘴角流着鲜血,一脸悲愤委屈的喊道。
马腾使劲的抽了抽鼻子,道:“刚才第一个耳刮子,给你嘴抽歪了,看你说不出话来,老夫只好反面再打一个,替你搂正当过来!”
温恢:“…………”
说罢,马腾也不管温恢那凄冤的眼神,自顾自的找了个木墩子坐下,指了指温恢,道:“说吧,跟老夫解释解释,赵大都督让你镇守粮囤之所,你不誓死抵抗,反而是丢弃粮囤自己逃生,老夫去救援你时,差点被陷囫囵,你给我解释解释……,解释不清,老夫代大都督依法治罪!”
温恢揉了揉了红肿的双颊,长叹口气,摇头道:“马老将军久居西州,那夜打劫粮囤的人是谁,想必您老心中已经有了定论吧?”
马腾闻言‘哼’了一声,道:“那还用说,劫持粮囤的,是羌人!观其服饰氏属,乃是西平麴,丁令胡、邻戴三大族羌人的兵马,其数不少,约有数万。”
温恢点了点头,道:“老将军,实不相瞒,那夜温恢仓惶而退,或有敌势甚大之嫌,然最重要的是,待某看清对面的兵马皆是羌兵之后,温某自觉这其中有重大的n谋,为保存实力故而先退,此事温恢罪不可饶,r后自当自裁于主公和赵大都督面前。”
“重大n谋……保存实力……?”马腾闻言皱了皱眉,道:“这其中能有什么n谋?”
温恢长叹口气,言道:“老将军,反王宋建,在羌人中有名望呢?”
马腾闻言,哈哈一笑,道:“羌族长枪烈马,一向只是尊敬强者,宋建弓马生疏,武艺平平,哪会在羌族中有什么名望!”
温恢点了点头,道:“既然宋建在羌族中无甚名望,那为何能够召集到西平麴,丁令胡等羌人氏族早反?这其中难道没有诈谋吗?老将军不觉得奇怪?”
马腾闻言,摸着下巴si虑了一下,奇道:“经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宋建跟羌族无甚瓜葛……他们怎么会帮宋建造朝廷的反?”
温恢闻言,道:“请问老将军,那夜劫持我粮囤的三族,跟老将军可曾熟稔?”
马腾闻言使劲的摇了摇头,道:“老夫虽然在羌族中有些名望,但并不是跟每一族都混得那般熟,这次劫持咱们粮囤的三氏,当年都是亲善韩遂者……”
话说到这里,马腾猛然愣住,他似是也反应过来了什么,诧然的瞅着温恢。
温恢无奈一叹:“马老将军所言甚是,宋建不可能策动的了羌族造反,当今天下,能够策动得了羌族的没有几个人,要么是老将军父子,要么是韩遂或其重要的手下,老将军父子自然不可能,如今韩遂已死,所以策动羌族造反的人,必然就是阎行!”
“啊?”马腾倒吸了一口凉气,阎行造反连接羌族姑且不论,单说他控制金城,扼住了赵云西征宋建的退lu,光是这一点就能让赵云痛疼好久,再加上羌族与宋建两只兵马,别说是赵云,就是神仙,也必败无疑了。
想到这里,马腾猛然一起身,道:“不行,我得去救我女婿!”
“站住!”温恢开口叫住了他,道:“老将军,我兵败活动于山野,已有好久,若阎行真的勾结羌族和宋建反叛,此时赵将军的兵马肯定已经被他们打败了,而且凉州的后lu已断,咱们现在连消息都蔽塞,就是去了,也是白白送死而已,不但帮不了赵大都督,连自己的命都得搭上。”
马腾闻言道:“那现在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我女婿被这些狗贼n死不成?!”
温恢长叹口气,道:“现在消息闭塞,我虽然派出了探子,但关中的情况依旧不详,但是这件事,绝不是咱两个就能够解决的,宋建,阎行,羌族,或许还有汉中张鲁,这些人加在一块,足矣闹翻整个关中,况且阎行若要造反,则必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至少他肯定已经是确保自己能够迅速拿下凉州才敢起事……我在粮囤之处不战而走,偷偷在此招纳败军,就是知道目前局势已经倾颓,死拼无益,不如尽量保存实力,拒西北观望凉州形势,以求在关键时刻出手!”
马腾闻言,不由得楞了,琢磨琢磨,方才感觉到温恢以智力见长在十支雕翎箭中,确实是有他的不凡之处。
其实,袁尚穿越回来后,打乱了一些空间效应,使得原本应在曹cā麾下的温恢从太原直接投入到了袁氏的帐下。
历史上的温恢,在曹cā麾下,虽然不像是荀彧,郭嘉等人那般耀眼出众,却也是一个极为了不得的人物。他孝廉入仕,在曹魏历任三县长官,两郡国相与两州刺史,政绩皆列头甲,特别是他任扬州刺史与孙权对持的时候,对于荆州关羽与孙权两家兵势料的极准,曹cā曾亲自吩咐合肥张辽等人名将,对吴诸事,要以温恢之意为重。
马腾抽了抽鼻子,道:“依照你的意si,咱们就是在这里收拢败军?然后观望关中形势?”
温恢摇了摇头,道:“原本我就是打算收拢败军,坐观形势,但是老将军的出现,实在大出我之意料,如今计划改变,我们可一边收拢败军,一边暗中联络与老将军相厚的羌族诸氏,拉拢一部分羌族势力,作为生力军,乱阎行计划,然后静静等待!”
马腾好奇道:“等什么?”
温恢笑了笑,道:“等主公赶到关中,掌控雍凉大局!主公在东与各大势力相争,我们在西暗中蛰伏,收拢败军,瓦解羌族势力,关键时刻帮主公一把!”
马腾想了想,皱眉道:“主意虽好,但粮草怎么办?总不能在山林里饿死吧。”
温恢点头道:“马老将军此言说的是,粮草的话,只有两条出lu……一是请老将军尽快着手联络几个与您亲善的羌族诸氏,把他们拉拢过来,让他们供给给我们粮草,在一个,就是我们扮成荒野贼寇,劫掠阎行或是宋建下辖的县城库府,不知道老将军倾向于哪个?”
马腾闻言摸了摸下巴,道:“虽然老夫很喜欢第二条lu……但万事应多条腿走lu,这两个lu不妨都试试!”
“老将军想的真是周到!跟温某不谋而合。”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袁尚将河北政务诸事交给了沮授等人,他自己则是领着以夏侯渊,钟繇,庞德,马家兄弟为首的将士们赶到了并州。
进了晋阳城,袁尚在高干的带领下进了晋阳郡守府邸,茶没喝一口,饭没动一下,袁尚便直接向高干询问关中的情况。
高干这段时间得了袁尚将领,也一直眼观关中诸事。
“主公,探子调查,如今赵云在了阎行的掌控之中,阎行将其软禁,并以其名义招降各郡县,说服关中小股诸侯,攻打剩下的凉州诸郡,并大开凉畅lu,引宋建十万大军与羌族jng锐五万,阎行自己收拢了凉州各郡的驻军,约有近五万之众,目前正着手攻打雍州,且由于各地的投降,兵马还在不断增加,一lu势如破竹,眼看着就要打到京兆之西,关中大部分领土已失,情况甚是紧急!”
袁尚皱了皱眉:“京兆之西,你的意si是,阎行他们,快要打到长安了?”
“是啊!”高干面sè凝重的点了点头,道:“情况很急,若是打进了京兆,阎行必然直取长安!长安若失,那关中之地……”
袁尚想了一想,道:“我需要的兵马,堂兄可曾帮我整备好了。”
“三万jng兵,已然准备妥当,就等主公调度。”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毛遂自荐(再祝大家新年快乐)
关中形势紧急,袁尚一众人马虽然恨不得立刻就率兵飞往关中,但天sè已晚,急切之下无法调动兵卒,于是只能暂定在晋阳城歇息一夜,次r明辰再集合兵马上lu出征。
当夜,袁尚没居住在高干的府邸或是晋阳的行辕,而是前往高干为他准备的三万jng锐所屯扎的南营中,一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入战时状态,二则也是为了能够尽快熟悉并州的这些士卒,达到将帅一心。
高干本意在并州再多抽调一些兵马给袁尚,不过却被袁尚拒绝了,凉州出了乱子,万一遏制不住,将战火蔓延到了并州,可就得不偿失了,守备的兵力还是留的充足一点比较好。
听说了赵云落在了阎行的手里,袁尚的心情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他半宿翻来覆去的都没有睡着,最后干脆不睡,一个起身,手捧《遁甲天书人盾篇》,一边细细品读,一边等待天明的到来。
就这么翻来覆去的读了一个时辰,营寨之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接着便听帐篷口有侍卫拦截来人的声音。
“……天sè已晚,主公已经就寝,还请将军回去,来r再行拜见!”
来人似是很着急。
“不行啊,来r主公就要行军入关中,明天再说就不赶趟了!兄弟行行好,帮我通禀一声!”
“主公睡觉,谁也不能打扰!”
“就通禀一嗓子,主公要是不起来,我走便是了。”
“一嗓子也不行,这是军令!”
来人生气了:“你家军令规定的主公半夜睡觉不能起床啊!太霸道了!你个小兵卒子,你当你是谁啊?”
“…………”
袁尚放下了手中的书简,冲着帐外问了一嗓子:“是谁啊?这么横!”
一听袁尚的话音传出来,帐外的人急忙高声冲着帐篷内大声吆喝。
“主公!是我!张绣!宣威侯张绣!当年从宛城兵败往长安投奔你的张绣!现任雁门关太守!”
袁尚扯着嗓子道:“你不在雁门守关。来这来干什么……大初一的要拜年吗?”
张绣扯着嗓子高声呼叫:“不是啊,主公,我有要事想要求见主公,还望主公恩准,赐我一见!”
袁尚闻言乐了,呼喊回喝:“刺你一剑?我舍不得啊……不是拜年的话就回去吧!大半夜的,除了拜年我什么业务也不接。”
张绣闻言呆了一呆,接着“噗通”一声在帅帐的门口跪下,做行礼状态,喜气洋洋的大声呼喊。
“主公过年好!雁门守将张绣。这厢祝主公马年大吉,万事如意!并在新的一年里,万马奔腾揍刘备,金戈铁马打曹植,千军万马削孙权,快马加鞭杀阎行,马到功成平宋建……青梅竹马收蔡琰呐!”
袁尚咧嘴一笑:“说的真好,你这拜年嗑说的比你打仗的功夫要来的带劲多了。”
张绣嘿嘿一乐:“谢主公夸奖……主公,猴年马月让我进去啊?”
袁尚大袖一挥:“看你拜年吉祥话说的这么好。开个特例放你进来吧!先说清楚了啊,我这可没有压岁钱给你。”
“…………”
当年,时值曹cā陨落,张绣在宛城被刘备击溃。恐曹cā死后无人保他,曹丕借当年曹昂之事寻他的仇,无奈之下率领残兵西进长安拜见袁尚,投在了他的麾下。后被袁尚带回河北,派遣在并州为将,奉命驻守雁门。
今r袁尚出兵并州。张绣特意从雁门赶回晋阳相见。
少时,张绣进了帅帐,整理了下盔甲战袍,然后行一军礼,高声禀报道:“末将北地枪王,童枪神嫡系长徒,建忠将军,宣威侯,宛城太守,暂领雁门太守,张绣见过大司马大将军袁公!”
袁尚摸了摸鼻子,斜眼瞅着张绣:“你唠唠叨叨的一大串跟我报菜名呢?”
张绣嘿嘿一笑,道:“多报点名头,这不是显得咱职务多,本领高,责任重嘛,也好卖个好彩头!”
袁尚闻言乐了:“你专门从雁门大老远的回来,不会是专门来逗我笑的吧?有事就说吧。”
张绣整理了一下词汇,随即道:“主公,雍凉出了乱子,你要亲往平定?”
袁尚点了点头,道:“没错。”
“主公,算我一个吧!”
“你?”袁尚闻言愣住了,他上下打量了张绣几眼,道:“你跟我去雍凉干什么?”
张绣嘿嘿一笑,道:“特为建功献策而来,主公您忘了,末将的绰号是什么?”
“绰号?”袁尚皱起了眉:“拜年小先锋?”
“是北地枪王啊!”
张绣的脸sè有点发黑:“主公,末将当年初随家叔张济从仕的时候,就任于金城,当时正逢羌族领袖北宫伯玉与李文侯联合韩遂和边章造反。末将当时虽然身份不高,却也参与平定羌乱之战!北地枪王这绰号,就是在那时竖起来的!”
袁尚闻言恍然而悟,点头道:“如此说来,你不但对凉州金城等郡的地势熟悉,年轻时,还参与过平定羌族首领北宫伯玉的凉州乱战?”
张绣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而且属下对于平定羌乱的方法,自有一套分析,可助主公长远的安定羌族。”
袁尚扬了扬眉毛:“说来听听。”
张绣面sè一正,道:“羌人与我汉人之间,来往约有数百年,早已并入我朝治下,但依旧是循序古礼,虽从事农耕,且依旧以游牧为主,羌人‘不立君长,无相长一。’强则分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兼喜欢以力为雄,极难管治!”
袁尚叹了口气,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对于羌人,我不可能像对待鲜卑三王部。南匈奴王庭那样,先以兵马击之,再并其民入河北,更不可能屠戮至尽……因为羌人早在三百多年前就被并入了汉朝治下,多年来与西境的汉民通婚生子,混血极多,像是马腾马超父子,虽以汉人自居,但实属羌汉混血,西凉边境。已是属于羌不离汉,汉不离羌,都是我朝的治下的子民……只是我不懂,同样是汉朝的百姓,又经过几百年的同化,怎么还是屡屡叛变没完没了!”
说到这里,袁尚有些不满,继续道:“不是我自吹!别看鲜卑三王部和南匈奴治下子民刚入河北境内,但我有信心。十年之内就能把他们统统归于王化,分不出汉人、鲜卑人或是匈奴人……反观羌族融汉数百年,至今还没融进来,这几百年得汉朝官员都吃屎去了吗?”
张绣闻言道:“羌族融汉和主公在河北进行的鲜卑匈奴融汉可不一样。主公在河北是迁民入境,让他们到我大汉境内,受我土地民风影响……但西州之地,原本就不是大汉之土。而是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千里逐鹿奔袭,慑服了休屠王、浑邪王夺下来的,西州曾是匈奴的领土!武帝立河西诸郡。迁民实边,是用我们的子民去适应人家的土地民风,况且我朝对羌政策有误,使羌不服汉屡屡反叛,也在情理之中。”
袁尚闻言来了兴趣,道:“都是汉朝子民,我朝对羌人,还有什么特殊政策?”
张绣闻言无奈一笑。
“当然有了,主公,这其中一言难尽,我就给你大略的说说,元鼎六年,孝武皇帝在酒泉郡的基础上,增设张掖,敦煌二郡,又在西平设临羌县和破羌县,昭帝始元六年和宣帝地节三年,我朝又分设金城郡和武威郡,用以隔绝羌胡!并设护羌校尉,纳羌族各部为治下!然羌族各部统治制度难以与我大汉内地相划齐,因此存其国号而属汉治,即在尊奉!昭宣二帝采取了‘抚循和辑’‘怀柔笼络’政策,使得纳羌族初期,边境稳定,百事可期。”
袁尚点了点头,道:“一国两制的手段嘛……我明白,继续说。”
张绣长叹一声,道:“可惜自建武年间开始,国策未变,然行之有更,‘抚循和辑’‘怀柔笼络’之策逐渐被废弃,反倒是奴役之法普及凉州边塞,各郡官吏依仗权势,滋行横贪,化治羌策为奴羌策,把羌人从汉民化为汉奴,供给边境豪强恣意挥使,如此百多年,西戎因待遇不公而屡战屡反,祸乱不仅于在于凉州,战火最大之时甚至延续至并州,益州,三辅,毒害至深也!”
袁尚点了点头,心道,如今的羌汉之争,就犹如过去的美国人种问题一样,属于民族歧视,只不过人家是黑人白人的互相咬,这里是汉人和羌人之间互相掐的问题。
袁尚摸了摸鼻子,道:“如此,那怎么解决?”
张绣拱手道:“主公此番若是能平定西州,张绣愿为护羌校尉,替主公戎边,还请主公对待羌人,能够取消奴役制,重施‘抚循和辑’‘怀柔笼络’之策,田若均,民若等,法若衡,制若严,汉羌之人,一视待之,则西州之地,断然无祸。”
袁尚挑了挑眉,笑了:“张绣,你是想让我做林肯啊。”
“啊?”张绣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瞅着袁尚:“林肯是谁?”
袁尚悠悠的叹气,道:“那是遥远很遥远的一个国家的诸侯王,地处塞外的塞外的塞外的塞外……”
张绣听着有点发懵:“这林肯大王,对属下之民,也是‘抚循和辑’‘怀柔笼络’‘重视均等’?”
袁尚点了点头,惋惜道:“是啊,就因为这个,他还死了。”
张绣一惊:“怎么死的?”
“知道荆轲刺秦吗?”
张绣点了点头:“知道啊。”
“荆轲刺秦成功了吗?”
“当然没有了。”
袁尚叹息道:“林肯大王也让荆轲刺杀过,那一次,荆轲成功了。”
张绣闻言愣了愣神,接着惋惜的一叹。
“好可怜的林肯大王!”
“…………”
少时,二人把话题拉了回来。
“张绣啊,你说的关于治理羌族问题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过我总觉,这些事不像是你自己能分析的出来的……”袁尚笑意满满的看着张绣。道:“跟我说实话,这些都是你从谁那听来的见解?”
张绣脸sè一红,憨笑道:“瞒不过主公,这些都是当年在宛城,我与贾诩私下谈论凉州事曾唠到的,那老家伙是武威人,对凉州诸事和羌族都了解透彻……”
袁尚闻言恍如,点了点头道:“贾诩啊,老头子,原来是他……”
“……”
袁尚南下。又征调了雁门太守张绣,三万兵马直入关中地。行至京兆边境,却有探报回来,说阎行,宋建,羌族等部的兵马已过秦川,直奔京兆地,凉州沦陷,雍州之地已被他们割去大半。
袁尚兵马屯扎在京兆北境。知道信息后,立刻在营寨内展开军事会议。
诸位将领在了解这目前关中的形势之后,各个义愤填膺,其中以马超最甚。立刻出班表示请战。
“京兆长安,乃是雍州重镇,断不可失去!末将愿意领一支兵马,去战阎行。宋建,反羌之众!将他们打出京兆!驱此恶贼!”
大将庞德亦是起身,朗声道:“阎行的兵马增长虽然迅速。但他是一边以赵云的名义攻城掠地,一边收揽各郡县之兵为己用,被他攻下的城池几乎没有任何留备守军,几是空城,所以敌军只是表面势大而已,我们一旦反击成功,所有的失地就会如同迅风扫秋叶一样,立刻就被我军收回!”
在场诸人,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求火速前往京兆,去攻打阎行和宋建。
袁尚想了一想,道:“各位将军的斗志值得鼓励,但单纯的硬碰硬,是下下策,阎行,宋建,叛羌,三lu兵马打着赵云的旗号攻入雍凉,占据主动,势如破竹,一lu上过关收县,锋芒毕露,此时不是和他们正面冲突的时候,耽误之急要做的,是先扼守住他们进攻的步伐,挫败其攻势,然后再出兵破他们。”
马超闻言好奇,道:“那主公的意si是?”
袁尚想了想,问道:“京兆长安的郝昭,麾下有多少兵马?”
有知情人回答:“据闻郝昭守长安城的士卒约有jng兵一万余,阎行叛乱后,郝昭又立刻收拢雍州各处郡县兵马归于长安助守,也应有一万以上,如此长安城内,可用士卒当有两万五千。”
“两万五……阎行和宋建等兵马相加大约二十来万……对郝昭而言足够了!”袁尚点了点头,道:“用鸽哨传令郝昭,用这两万五仟jng锐,死守长安!给我拦住阎行和宋建等人的兵势,利用长安的城郭,阻拦其军军势,打压住他们进攻的气焰!”
“诺!”
钟繇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袁尚,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神sè。
马超见袁尚到了关中边境,却不出兵,心下有点不爽,道:“主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