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点了点头,亦是回道:“不错,东吴群英皆是不俗,仅一个周瑜已是天下之冠,且暗中说不得还有比他更有才华的年轻后辈,主公,东征之战不易。”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道:“话虽如此,但备心意已定,我就是跟周瑜拼个两百俱伤,玉石俱焚,也要为二弟报仇雪恨!”
诸葛亮长叹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良久之后,道:“亮愿意助主公打赢这场东征之战,不过主公,江东群英非等闲之辈,仓促行事,或是以冲天之怒而与之战,必然没有好的结果,张将军初战之败,已是很明显的例子,亮希望主公能够以冷静之心处之。”
刘备闻言,缓缓的点了点头,道:“军师所言甚善,我就依军师所言而行。”
张飞和孙桓,以及周瑜在秭归初试锋芒,便已是大战一场,刘备根据诸葛亮话中的教训,亦是收敛怒火,决定谨慎作战。
而这个时候,袁尚已是领着赵云等人返回了许昌,并召集全境内所有的亲信重镇赶往许昌,商议平定蜀吴的大计。
许昌议事厅中,人才济济一堂,全都是跟随袁尚十余年来东征西讨的心腹班底。
武将方面:赵云、马腾、马超、张颌、张燕、庞德、夏侯渊、甘宁、高览、张辽、王双、韩猛、郝昭、郭淮、孙礼等人为主。
文臣方面:司马懿、田丰、沮授、审配、邓昶、郭图、逄纪、荀谌、贾诩、温恢、钟繇、蒲元、田豫等人为主。
另外有曹冲、袁买、邓艾、姜维几小头亦是在侧。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在东南西北各地战线作为重镇。为袁尚看守基业,但是这一次却收到了大型调令,全部赶到许昌来面见袁尚。
如此大规模的将各地重臣都风尘仆仆的召集起来,大家都明白意义非同小可,面上皆不由得有些紧张。
袁尚或左或右的看着大家,面上突然微微一笑,道:“大家一定很奇怪,你们的肩上都有重任在身,分别在各地具备要职,却同一时间得到了我的召集令。丢下手中要务而来,一定觉得是有大事要发生,对吧?”
田丰身为河北众臣之首,当先迈出道:“老夫还请主公明示。”
袁尚一改平日里吊儿郎当的神态,少有的正色言道:“其实我找大家来,只是要告诉大家一件事,蜀吴之战,乃是诸侯分裂,天下归一的风向标。我决定要举倾国之兵,集河北,中原,淮南。徐州,关中,凉州,以及羌族等全部实力。同时征讨两地,一并蜀吴,实现彻底的统一!”
众人闻言。不由得各个面色顿变。
举倾国之兵,集全国之力?
沮授犹豫了一下,迈步而出,道:“主公,这么多年来,你手中赞下了多少家底,最近这些年,你其实从未将我们真正的实力在对手面前表现出来,这我大概知道,要不然你也不会有如此大胆的行径,乘着蜀吴开战,实现一统,虽也可取,不过实在不如,先取一家,再取一家较为稳妥。”
袁尚微微一笑,道:“公与先生,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当年官渡一战,我父亲就是举倾国之兵,险些毁于一旦,这个我知道,但人生在世,总有些事该做,总有些事不该做,蜀吴交战,天下只此一次,此乃是万中无一的良机,绝不能错过,我愿意赌这一把!”
说罢,他又看了看众人,道:“我的赌,是和在场的诸位团结一心,进退与共,同心同德,绝非是刚愎自用……这一仗和当年的官渡之战一样,乃是我河北袁氏举倾国之力而定天下,可是实质上,却又不一样,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战争,而是你们每一个人的!”
说到这里,袁尚笑了一笑,道:“这点默契,我相信我们大家还是有的。”
沮授张了张口,仿佛在袁尚身上看到了老主公袁绍的影子,但却又依稀不是完全相同,同样的狂傲,却多了一份稳重,同样的霸道,却多了一份包容,同样的蔑视天下,却又多了一份凝重。
这个后辈,或许早就超过了他们这些老匹夫了吧……
想到这里,沮授跟前面的田丰对视了一眼,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眼眸中所表达的意思,与自己却是相同。
沮授长舒了一口气,拱手道:“沮授愿全力助主公一臂之力。”
赵云亦是迈出一步,笑道:“平定天下之战,不可能每个豪杰都会遇到,先说好,我要入蜀报上一次的汉中之仇。”
马超紧接着道:“主公既然心意已定,末将没有二话,不过只有一点,张飞那厮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
甘宁大咧咧的一笑:“你要张飞,老子便要周泰那厮!想当年同为长江水寇,这龟儿子的没少给老子添堵!”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我想会会孔明。”
厅堂的一角,荀彧一直没有说话,闻言不由得长舒口气,无奈道:“天下大势,无可违背,如大将军信得过我,我愿意在许昌为四方调拨粮草军械,以为后援。”
田丰摸了摸胡须,道:“我老了,不中用了,天下是他们的,我就留在主公身边,时刻当个参谋就好了。”
沮授闻言则是笑道:“既然如此,我亦是随田丰一起跟随主公便是。”
曹冲拱手道:“在下乃是降将,却也想历练历练,听说东吴多少年英杰,愿往与之会。”
姜维傲然一抬小头,道:“东吴少年英雄很多么?那我也去。”
袁买的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你们也想去东吴?太好了,我也去!我决定去会会大乔!”
邓艾在一旁磕磕巴巴:“那、那我就会、会会小乔!”
张燕想了想,道:“蜀吴人杰中,没有我特别看重的,我就只管掌握情报,当主公之眼,理天下之光量!”
贾诩眯着眼睛,刚想往后退,却被赵云一把揪住,笑道:“诸葛亮和刘备举倾国之兵东征,我要是入蜀,只怕会碰上庞统,还请毒士先生一起去,也好帮我参谋参谋。”
贾诩面色发苦,道:“老朽虽然号称毒士,不过已是风烛残年,如何能比的凤雏乎?赵大都督还是另选其人吧。”
不想袁尚却是开口道:“贾大夫,这趟蜀中行,你还真必须得去,倒不是让你对付凤雏,而是有一位老朋友,你在蜀中还真得见见不可。”(未完待续。。)u
第六百九十七章 卧龙飞腾
当天夜里,许昌的议事厅中开展了巨大的酒宴,袁尚与手下所有的最高将官们畅言豪饮,举杯欢庆,这是准备大战前的放纵,亦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既然已经是确定了举倾国之力出兵的方针,那众人自然都将大尽其力,此一战若是能胜,则天下必当大定!袁尚和手下诸人也自当安享太平。
这一顿晚宴,众人都放下了平日里的矜持,只喝的是昏天黑地,日月无光,饶是袁尚酒量一向不错,连续受满庭众人一顿劝酒之后,也是有些吃不消,随即找了个如厕的借口,偷偷摸摸的跑到厅外来醒酒。
门厅之外,早有另外两个人坐在台阶上,却是比袁尚还早出来醒酒的司马懿和邓昶。
这两个人,算得上是袁尚最亲近的人了,袁尚也不跟他们客气,大咧咧的向着台阶一个屁墩,和他们并排而坐。
袁尚转头看着二人,发现邓昶坐在那里一直捂着嘴偷偷嗤笑,司马懿则是一副惆怅之色,不由得有些好奇,道:“你们两个,在这说什么悄悄话呢?”
司马懿闻言张了张口,想要说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终究是长叹口气,摇头不言,反倒是邓昶哈哈一乐,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我们的小达子,春心荡漾,情窦突开,心有所属呢。”
袁尚闻言眉头一皱:“小达子?”
邓昶嘿嘿一笑,点了点头:“这是老夫给他起的爱称!”
袁尚鄙夷的一撇嘴:“别瞎起爱称,达子这词是随便能用的吗?拓跋力微才是鞑子。不懂别乱叫唤。”
说罢,袁尚转过头去。诧然地看着司马懿,道:“这还没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你小子突然发什么春?说吧,这一次瞧上的是哪家姑娘?”
司马懿长叹口气,不满的瞥了袁尚一眼:“我又不是畜生。你能不能不要用发情这两个字来形容我,所谓苗条淑女,君子好逑,我这是男人正常的行为反应。”
袁尚嘿然一笑,道:“不过前一段时间,你大哥司马朗不是给你找了一个媳妇吗?据说也是大户闺女。好像是张氏中人吧?你这家里头的新人还没搞利索,就又跑出来吃野食?”
司马懿哼了一声,道:“你家中夫人一大排,哪比我家中就那么一个母老虎,纯粹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袁尚嘿然一乐:“说罢。你跟谁对上眼了。”
司马懿轻声一咳,小声道:“就是那个南蛮的质子……”
“祝融!”袁尚闻言不由得一惊:“野人你不都放过?”
司马懿哼了一声,道:“什么叫不放过,我们那是两厢情愿的!你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一边凉快着去。”
袁尚哈哈一乐,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其实这事也没什么难的,你好歹也是大司马大将军麾下的要人。又是河间司马氏首屈一指的人物,那祝融虽是人质,不过也是南蛮公主。算是对户,不妨来日我给你做个媒人,替你拉个线,你就把他收回府中做个二房,你看如何?”
司马懿长叹口气,道:“换成别人。这事或许简单,不过我家那母老虎。唉,却是委实难弄。”
袁尚闻言一惊:“你家张夫人。我也曾见过几面,貌美如花不说,却也是温婉贤良,如何变成了母老虎?”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你有所不知,那只是表面现象,平日里在你们面前装出来的,自从去年给我生了儿子,这娘们脾气越发暴躁,对外一副贤妻良母样,对内却是把老子治的服服帖帖的,少有不如意便是一通拳脚,偏生这娘们自幼家乘尚武,本事不小,老子不是他的对手!此番若是要再纳一房,只怕这母老虎少不得要阉了老子,却是左右为难啊。”
袁尚闻言沉默了一会,道:“那你跟祝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司马懿闻言挠了挠头,道:“也不算什么程度,就是一起睡了几觉而已……”
袁尚:“…………”
好么,睡了几觉,还不算什么程度?
这是什么价值观!
袁尚沉默了一会,道:“那祝融乃是火神洞主之女,平日也是舞枪弄棒,擅长一手飞刀绝活,你丫把人家睡了,若是不给个好的解释,只怕我也保不住你。”
司马懿重重的点了点头,仰天流泪:“不错,家里一只母老虎,这后面还有一只催逼的狼,前狼后虎,我这一次死无葬身之地矣!”
袁尚长叹口气,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道:“要看着天下就要一统,该是我等享受清平富贵之时。你却要死在两个娘们的手里,真是可、可……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邓昶在一旁接口道:“可喜可贺。”
“去死……那叫可歌可泣!”
司马懿:“…………”
袁尚那边筹备举兵统一的大计,而南方这边,刘备的大军终于开出了西川之境,诸葛亮和周瑜终于交上了手,蜀吴大战正是爆发!
刘备一方,兵马极多,又有卧龙排兵布阵,稳扎稳打,势力非凡,东吴一方虽然英杰极多,又有周瑜、鲁肃、吕蒙三大顶级军事家坐镇,怎奈诸葛亮用兵极稳,步步为营,徐徐蚕食,丝毫不给诸葛亮喘息之机。
历史上的刘备在进入荆州之后,将所有的兵马进行连营,欲毕其功于一役,集中一点之力与东吴作战,然而如今跟随刘备一同来到荆州的人是诸葛亮,对于刘备的这种战略,诸葛亮自然不会采取,相反的。他使用的是大面积的扑击战术。
刘备这一次举倾国之兵,兵马极多,诸葛亮不将这些兵马统一,反倒是分兵作战,多线去取荆州的各处州郡城池。自己则是和刘备在正面牵制了周瑜和鲁肃。
刘备的大军四散,各取荆州诸城,东吴想使用历史上的火烧连营之计就根本不可能了,诸葛亮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开辟出诸多战场,即使有几处地方有失,也绝不会影响大局。东吴压力骤然加大,荆州断然难以久守。
许昌方面,袁尚自打制定了全面战争的计划之后,就让各处总督回往封地,调集兵马。开仓取粮,枕戈待旦,并定下时日,准备随时在各处起大兵征伐。
当然,在全面战争开启之前,负责探听蜀吴两境的情报的张燕,无疑是众人当中最忙的,他每天要不断的将从西面。西南,南面,东面等各处的要紧情报。层层筛选,挑选最为重要的呈报给袁尚,以免早做准备,不至于延误战机。
许昌的袁尚住所,地面上也落起了一副巨大的汉境沙盘,南方蜀吴交战的情报随着沙盘时时替换。使得袁尚能在最快的时间段内了解蜀吴最具体的战事,而且还呈现了自己州各地总督随时给自己传来的己方各州准备兵马的情况。也体现在沙盘之上。
沙盘上的表现非常的明晰,袁尚每天都在上面用小兵马俑摆摆弄弄勾勾画画。详加分析。
当然袁尚最关注的还是刘备东向之后,再荆州开辟大规模的全面战场,哪块战场兵力最多,斗争强度最大,战斗也最激烈。
如此勾勾画画的将近三个月有余,袁尚在不断获悉己方各州兵马准备方面的同时,也大致的看清了南方蜀吴战场的走势。
总体看来,刘备在荆州的斗争持于上风,虽然是稳扎稳打,进境不速,但却是让东吴的人找不到空子可钻。
如今的蜀军已是全面杀入荆州,在各处与东吴展开会战,东吴虽然占据着主场,后方又有孙权源源不断的派兵派将派粮接应,但却才处于门户大开的情况。
现在的周瑜鲁肃二人,和刘备诸葛亮对持在江陵,两方打的不可开交,诚可谓是战场中心。
其他的地方,张飞与太史慈鏖战于公安,李严和周泰交兵于湘江,黄忠奉命出兵江夏牵制程普,严颜与黄盖在江津战的不可开交,吕蒙的水军顺江逆流走汉津,想要偷袭巫襟走永安,断刘备粮食,诸葛亮却是早有防备,安排法正领黄权、吴懿、冯习等一众蜀中上将领水军与之会战。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来,诸葛亮在整个荆州开辟的战场,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只扫三十个,七十万大军或多或少,全都派上了用场,全面性的发挥了刘备此番举倾国之兵的优势。
田丰和沮授二人这几个月不仅负责全面战争的各地统筹,还要时刻帮袁尚分析南方的形势,虽然累的有些脱了相,但却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显得精神非常。
听田丰将南方诸葛亮所布置的战场分析了一遍之后,袁尚笑了笑,说道:“刘备的势力确实不能小看,断断几年在西川就攒了这么多家底,不简单,诸葛亮更是人中龙凤,愣是让周瑜一点招没有,若是这么打下去,荆州全境早晚还是要让诸葛亮收回去。”
田丰点头言道:“主公,卧龙此人的确甚是了得,东吴的兵力虽然不及刘备,但全拒汉江,又有荆州和江南源源不断的不给,远比蜀军千里东征要来的补给方便,且还有地利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以周瑜的才华还是被诸葛亮压制的一筹莫展,卧龙此人绝非等闲!”
“嘿嘿!”袁尚笑了笑,道:“诸葛亮是我生平最为看重的一个对手,若不是这样,只怕就没有意思了。”
田丰闻言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不过我觉得周瑜的手中应该还有暗棋,若是让诸葛亮这么一直打着,只怕会辜负他儒将之名。”
袁尚忽然转头言道:“你说周瑜还有暗手,可有什么证据?”
田丰说道:“张燕将军前几日的调差军报中,有一项事项很小,就没有禀奏主公,但是老夫觉得其中或许有些猫腻,就暗自记了下来,乃是关于交州士家之事。”
袁尚眉毛一挑:“交州的士变?嘿嘿,听说那老匹夫跟东吴一向交好,早有臣服之势,不过若是说让他为了孙权去惹刘备,只怕他没有那个胆子吧?”
田丰道:“据说在蜀军东征前,孙权曾派出一位使者,领着一支彪军暗中前往交州驻扎,这支彪军多为战马,与孙权本土的吴军士卒装备不符,老夫怀疑,那支兵马非是孙权之军,乃是……”
“是曹丕。”袁尚笑着将话头接了过去,道:“那小子果然是跑到东吴找孙权庇护去了……对了,那负责领曹丕去交州的东吴使者,叫什么名字?”
田丰闻言道:“据查,是叫做陆逊,乃是东吴一名不见经传之子,昔日庐江太守陆康之孙,昔九江都尉陆骏之子。”
“陆逊。”袁尚闻言恍然的点了点头。
东吴四大都督的最后一人也冒头了,而且还和曹丕一起暗藏于交州,看来若是时机一到就会北上强攻刘备派往荆南的势力,看来东吴并非没有后手。
如此说来,还不到自己出战的时候,至少要等蜀吴双方将家底都亮出来之后再说,还有西川南蛮那面的消息也一直迟迟不曾得报,他们对自己的统一大势也至关重要。
也不知道郭嘉去了南蛮见刘璋,对蜀南的情况究竟能有多大影响。
南蛮,郭嘉居所。
郭四来到了南蛮之后,每日在刘璋安排的府邸居住读书,也不参与其军事,也不参与其政事,总之就是吟文弄月,洒脱过日而已。
刘璋虽不闻郭四之名,但此人乃是袁尚举荐不过的,岂敢又怠慢之理,更何况袁尚书信中写的明明白白,说这人又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其能不在诸葛亮和庞统之下。
不过,这位郭四先生,自打来了南蛮,除了看书喝酒,每日里啥都不干,一整还隔三差五的乘着酒劲去调戏一下南中女子,委实不像是个正经人。
刘璋想说吧,却又说不得,不想说吧,憋在心里总是难受。
因为他很想知道,自己在南中究竟能不能熬出个头。这位郭四先生,究竟能不能给自己指条明路。
第六百九十八章 郭四动向
眼瞅着姓郭的来南中已经好几个月了,却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吃白食,天天不是读书吟诗,就是喝酒泡妞,弄得刘璋手下的几员将领差点没想跟他翻脸,若不是刘偱和张任等人力报,估计姓郭的早就被揍的他娘都不认识他了。
但刘璋的城府毕竟不深,等了这许久之后,一直也没有来一个信,终于,这位昔日的西川之主,如今的南蛮客卿实在是等不了啦,亲自前往郭四居住的宅院,请求赐教。
说是宅院,不过是一座草庐,居住在南中的蛮族,要么是住这样的草庐,要么是居住洞府,想要住正常的房子,那绝对是没有。
一进郭四的草庐,一股弥漫的烈酒之气迎面而来,其中味道委实难明,差点没把刘璋熏个跟头。
“一摸媚娘的云鬓簪,二抹莺儿的翘芳颜,三抹小柔的白酥肩……”
刘璋暗叹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就着熊样的人,真能帮自己脱离眼下的困境?也不知道袁尚是怎么举荐的人,跟传言中的其本人倒是一幅臭德行。
想归想,但功夫还是要做足的,刘璋走过去拱手施礼,道:“郭先生,可安乐否?”
郭四迷迷糊糊的转过头来,这才似乎方才发现刘璋进屋,哈哈一乐回礼道:“郭某当是谁呢,原来是刘益州,此间甚乐、甚乐。”
刘璋长叹口气,道:“先生甚乐,却不知璋心甚忧啊。”
郭四呵呵一笑,道:“南中之地。虽然荒芜,但胜在有吃有喝,不用思虑天下之事,实乃避世之佳境,刘益州安居于此,夫复何求呢?”
刘璋闻言,觉得郭四此言是在敷衍他,面色颇为不悦。
郭四找了个地方坐下,哈哈一乐,对着刘璋言道:“看刘益州的表情。似是觉得郭某此言颇为孟浪,但你仔细想想,当初你虽然被刘备驱逐于此,但何尝不是又给你一条光明之路?”
刘璋眨了眨眼,似是没明白郭四的意思。
郭四继续道:“当今天下,乃是乱世之秋,各方诸侯雄霸一方,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各个都是刀斧加头。稍有不慎,便是殒命族灭之局。试想自黄疆后,董卓、吕布、袁术、刘表、公孙瓒,哪个有好结果了?就连曹……曹操之雄才。亦是败亡,试问刘益州,你的益州基业当初就算是不被刘备所夺,难道亦能久守吗?就算咱们打回了益州。重夺基业,你认为到那时,你还能跟袁尚继续做盟友吗?难道你没有看到拓拔力微的下场吗?”。
刘璋闻言张了张嘴。颇有些哑口无言之势。
郭四微微一笑,继续道:“刘益州,你想夺回西川基业,我可以理解,可是你想没想过你若是真拿回了西川,反倒是将自己至于凶险之地,试问以一州之实力,你能与坐拥整个天下的袁氏相抗?更兼刘备举倾国之兵东征,凶险难测,稍有不慎,蜀中不复繁荣,你又该如何经营?”
听到这里,刘璋不由得汗如雨下,他确实是做梦都想回到成都,但是他确实没有想过,他即使回到了成都,他今后的路又应该怎么走,他刘璋又凭什么能够跟袁尚对抗,翌日袁尚一统天下,他则便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死无葬僧地,宛如拓拔力微一般。
经过郭四的提点,刘璋急忙拱手道:“刘璋愚钝,还请先生教我安身立命之策?”
郭四微微一笑,道:“我有一法,既能让刘益州日后依旧能够成为一方重镇,手中有基业,且待天下统一之后还不会被袁尚所忌,不知刘益州想不想听听呢?”
刘璋此刻已是完全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