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力游戏-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齐访问德军阵亡将士的坟墓。很显然地,科尔和里根都不知道类似科尔访问凡尔登如此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事情不可能重演,因为在德军的坟地并没有美军葬在那里。因此,里根如果同意就等于他只向德军阵亡将士致敬,而不是两国的将士。
最初引起争议的导火线并非海德堡之行,而是西德《明镜》周刊在1985年1月19日的一篇报导,这篇报导指出里根正在考虑访问达考集中营。但是,里根看到这篇报导之后却退缩了。据里根夫人的一位好朋友告诉我,南希认为这趟访问将会令人感到不愉快,她一想到那些人死的场面、焚化炉和大批尸体被集体掩埋的照片心里就不舒服,她私底下告诉里根的助理:“我已经告诉罗尼,那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明镜》周刊也暗示,西德政府并不希望里根访问达考集中营。过了没几天,里根公开地表示他不想去这个集中营。里根还说他想强调的是重修旧好,而不是过去的仇恨。
在一个寒冷,天空没有云彩的日子,狄佛及白宫先遣人员韩克尔,在西德外交部礼宾司长舒伦伯格,和美国驻波恩大使馆副馆长握斯纳的陪同下,一齐搭车前往海德堡的德军公墓,这个公墓位在一片森林当中的一个僻静的山谷里,在这个小墓园的尽头有一个纪念碑。
“那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狄佛回忆说:“一个美丽的地点。坟墓上全都覆盖了冰雪,我记得曾经告诉大使馆的人,务必把这些坟墓调查清楚,以确定日后不会发生令人尴尬的情况。”
渥斯纳也记得他曾经要求舒伦伯格保证没有战犯埋在那里,“就我所知,所谓的战犯当然包括黑衫队。”舒伦伯格保证说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问题是美德两国之间存在着极大的鸿沟,它们看待过去历史的方式和态度都有差距。美国官员认为科尔政府既然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当然就不会故意找里根的麻烦,尤其既然西德政府保证绝对不会出现尴尬场面,他们自然应该百分之百地信任。他们认为如果那种场面不会让德国人难堪,美国人应该也不会难堪。可是,《纽约时报》驻波恩办事处主任马克汉向我解释,德国人把黑衫队看成一般的正规军,有些人也是年轻的时候被迫从军的,所以不像迫害犹太人的秘密警察一样罪孽深重。然而,美国人就没有做这样的区别,而且,马克汉还说,德国人认为科尔想要里根重修旧好不但象征既往不咎,同时也是接受黑衫队和一般德军埋在一起的事实,美国官员后来发现他们搞错了。
科尔提议的行程原先包括距离达考集中营不太远的慕尼黑,但是,美国人却特别感觉科尔真的不愿意里根访问集中营。因此,狄佛和韩克尔就删掉了慕尼黑,当然也就不访问集中营了。可是,这下子错误可就严重了,因为如此一来里根就变成专程去向德军阵亡将士致敬,而不去看看纳粹暴政之下牺牲的几百万人。
“当我们取消慕尼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那里也有一些坟墓,可是却没有表示一点补偿”,韩克尔坦承:“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其他的美国官员内心都深感不安,犹太人的领袖对于取消访问达考集中营也大表震怒,不过,这样的行程在3月初却得到了黎根、国家安全顾间麦克法兰和国务卿舒尔茨的认可,而且后来里根总统也批准了。
到了那个时候,海德堡之行终告尘埃落定,美国政府要求曾在美国大使馆任职的塔克,为里根准备在海德堡德军公墓的讲稿,塔克拒绝了。他说:“不,里根总统什么话都不应该说。”当美国方面的一个先遣进队,在1985年3月底去西德再做勘察的时候,韩克尔也开始担心海德堡之行了,虽然积雪依然覆盖着坟墓,而且德国人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有问题,韩克尔还是要求大使馆的人员再去确定坟墓里的人不会让里根到时候难堪,一名高级的美国外交官相当不耐烦地咆哮说:“你想会是曼盖尔埋在那里吗?”(曼盖尔是纳粹集中营的医生,屠杀犹太人的帮凶。)
当里根的行程在4月11号星期四公布的时候,海德堡之行终于首度获得公开,记者们不断的追问白宫发言人史毕克斯,海德堡有没有美军埋在那里,以及里根为什么要访问德军的坟墓而不访问集中营。那天晚上,里根和史毕克斯一起看新闻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居然只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对里根的行程做了全面性的报导,里根还以为他们可以抵挡这种不利的情势,可是斯宾塞警告狄佛说:“麦克,你会看到你不曾看过的群众怒火。”
当星期五早上的报纸出刊之后,大众的怒火果然马上被点燃了。犹太人团体更是怒不可抑,他们的领袖还要求里根不要去海德堡,各报的社论都纷纷严厉地批评白宫,罗林斯还接获愤怒的共和党议员所打来的电话,他说:“赫金丝展开了一阵痛骂,杜尔留了张条子在我桌上说他不知有多生气,而且退伍军人团体和其他人也是愤怒不已。”在那个周末,新闻报导首次出现海德堡德军坟墓埋有黑衫队的消息。
私底下,狄佛曾经企图要减少里根遭受的伤害,他在西德的时候,要求过科尔的国家安全顾问塔斯齐克找一个代替海德堡的地方,但是科尔却不愿意让步。到了这个时候,美国驻西德大使馆才了解所有德军坟墓都葬有黑衫队,于是,美国驻西德大使勃恩斯拍了一封电报告诉华盛顿方面,取消海德堡之行势必会严重地伤害美德关系,他认为那么做会使得科尔看起来像是听命于美国的仆役。
在之后,里根又把埋葬在海德堡的纳粹军人拿来和遭到屠杀的犹太人相提并论,因而更加激起了公愤。对于这些军人,他说:“他们和集中营里的人一样都是受害者。”几天之后,有一个美国人写信给里根说他曾经在达考集中营里,被黑衫队救了不止四次,于是里根告诉一群内阁阁员和幕僚说:“你们看,那些地方虽然多么恐怖,还是相当有人性的。”狄佛大声地呻吟警告说:“天啊!别让这些话流传出去,我现在已经看到报纸上的标题写着:里根说集中营孕育人性。”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方,海德堡之行已经搞得里根政府精疲力竭,其他的政策计划根本无暇兼顾,里根左右为难动弹不得,53名参议员联名写信给他敦促他取消海德堡之行,但是,在4月19日,科尔打了通电话给里根,坚持要他去海德堡,而里根也被逼得再度保证他一定按照原计划访问海德堡以及卑尔根卑尔森。
抗议之声在4月中之后达到了最高潮,里根的声望下跌了好几个百分点。狄佛一直努力降低这件事所造成的冲击,他把里根在海德堡停留的时间缩短,安排退休的李奇威将军代替里根献花,并且为里根在卑尔根卑尔森准备一篇动人的演讲以安抚犹太人愤怒的情绪。可是,几乎白宫里的每一个人还是吵着要里根取消海德堡之行,可是,里根还是力排众议,他认为根本就无别地选择,一直到4月29日,也就是他正式启程前两天的早上,里根都是如此坚决。
在波恩的美国大使馆,一直秘密地寻找没有埋葬黑衫队的德军坟墓来取代海德堡,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阿亨布莱斯坦要塞,那里有一座纪念堂供奉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500万德军。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城墙有4英尺厚,坐落在科柏伦兹附近的一个悬崖上,俯看莱茵河和莫塞尔河的交会处。那里没有坟墓(所以也没有黑衫队的问题),而且以往曾经被当做举行献花仪式的地方。白宫先遣人员亚亨看过这个之后高兴得打电话回白宫给韩克尔:“比尔,就是这个地方。”在4月29日白宫的早餐会上,韩克尔迫不及待地向狄佛、黎根和麦克法兰简报阿亨布莱斯坦,狄佛和韩克尔立刻就准备要飞往德国为里根安排去这个地方,他们满怀希望地向里根报告这项计划,大约9点的时候,里根在椭圆形的办公室看见了布什、舒尔茨、黎根、麦克法兰、狄佛、韩克尔和助理国务卿勃特,随后,里根破天荒地第一次准备催促科尔更改计划,他带着眼镜手边记了一些东西就拿起电话拨给科尔。
这两位领袖那回讲得特别久——19分钟,对于在场的其他人来说,感觉就像是意志力的考验。
“我的手下告诉我,我们换个地方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在不忘科尔需要既往不究的象征的同时,里根这么说着:“那个地方是纪念贵国阵亡将士的地方,那里祭祀四五百万的亡魂。”
科尔拒绝了。他拿出个人的交情激动地恳求着,就好像一个美国人在说着:“你不可以对我这么做。”
“可是,老科”,里根回答说:“你和我会一起去那儿。”里根以安抚性的口吻再度向科尔保证,他仍然会表现出既往不究的精神,里根甚至把阿亨布莱斯坦纪念碑上“绝不让战争再发生”的一篇碑文念了一段给科尔听,并且告诉科尔这段文章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科尔还是反对,他已经把自己的名声和里根的海德堡之行看成是一回事,他已经压制住下议院里的反对派声浪,而且科尔在1983年,曾经为了应里根的要求而不顾强大的反对浪潮,在西德境内部署了美国的潘兴二号和巡弋飞弹。科尔曾经为朋友两肋插刀,现在他需要里根表现朋友之义了。
无论如何,科尔坚持眼前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他的政府垮台,美国方面虽然怀疑这种说法,然而里根却无法驳斥科尔。
最后,里根只好挂上电话告诉其他人:“我们还是得照原计划去做,科尔说要不然他的政府会垮台。”
里根在努力失败之后只好明智地决定,勇往直前终究会使痛苦很快就结束,狄佛和韩克尔两个人只好垂头丧气地搭了一班半夜的飞机前往德国,临行之前里根还再三地叮咛他还是得去海德堡。
里根这趟海德堡之行结果并没有造成想像中那么严重的伤害,而只是访问之前那些痛苦的延长,里根在访问卑尔根卑尔森的时候,虽然遭到了德籍犹太人教士的杯葛,但是他多少还是对犹太人愤怒的情绪做了一些补偿,里根在美国和世界各国电视观众的面前,以沉静、犀利的口才向卑尔根卑尔森成千上万的听众致敬:“不再希望,不再祈祷,不再爱慕,不再补偿,不再嘲笑,也不再哭泣。”
在海德堡,他默默地走过坟墓旁的小路,并且在科尔的陪同之下到高耸的纪念碑前面小做停留,可是他连花圈都没有碰一下就悄悄地离开了,不久之后,里根在海德堡的美国空军基地表示了他的忏悔,“有些旧的伤痛又被我重新挑起了,我很抱歉,因为现在应该是治疗的时候。”里根如此表示。对德国人,他表示了不计前嫌,对于担心这么一来就等于一笔勾销那段历史的美国人,里根说:“我向你们保证,我们永远也忘不了。”
抗议的声浪就这么样达到了高潮,然后又消退了下去,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和反对里根去海德堡的人数旗鼓相当,但是里根在访问当天不卑不亢的表现,使得他的声望又回复到访问之前的水准,甚至还更高出一点,幸好结果是这样,否则科尔始终不肯妥协的态度,不但可能会伤害他和里根的私人关系,同时也可能损害到美德两国的关系。“科尔的态度太过于固执,以至于许多美国高级官员都认为他不讲理。”罗斯林告诉我:“如果海德堡之行不是以喜剧收场,我想双方的关系就很难改善了。”
一个运气不佳的游戏计划
在海德堡事件逐渐淡化之后,里根终于可以着手他施政计划中的首要之务——税制改革了。可是时间上却迟了很多——5月28号,也就是里根当选连任之后将近7个月以后,里根在一项全国播出的电视演说当中揭露了这项计划,他以众所熟悉的语调不但保证大多数美国人的税率都会降低,同时他还勾起大众对现存税制所感受的痛苦。他批评这种制度繁琐,不公平,充满了官样文章和漏洞,专门适合聘得起高价的法律和税务顾问的有权有势者来逃税,里根计划以减少法律漏洞来扩大税基,并且以提高企业界的税负来弥补减征个人税的损失。其实他的这项方案,主要仍是抄袭三年之前民主党新泽西州参议员布莱德利和密苏里州众议员盖甫哈特的一项方案,因此事实上,在国会里面,民主党议员反而比共和党议员更能够接受里根的方案。在他的税制改革计划尚未得到大众的支持之前,他碰上了阿拉伯恐怖分子劫持环球航空客机事件,然后他自己因为癌症动了手术,接着巴游恐怖分子又劫持了阿奇劳若邮轮。不过,每个事件都提高了里根的声望:环航客机的人质后来获得了释放,他在手术之后康复情形良好,劫持阿奇劳若邮轮的暴徒也在意大利遭到逮捕,并且受到了审判。
到了秋天,当里根康复到能够再度为税制改革方案主动出击的时候,他的施政计划又失控了。这次是发生在白宫方面应该能够化解的政治性问题:制裁南非和国会中日渐高涨的保护主义。但是,民主党在国会里还是和春天的时候一样掌握全局,这些都是他们所掌握的议题,他们的计划,而不是属于里根的,白宫方面在里根否决了保护纺织业的法案之后,还是设法搁置了和国会在贸易问题上的争议。里根政府一方面保证对采取不公平贸易措施的国家进行报复,另方面,财政部长J。贝克也努力降低美元的币值,并且阻止贸易逆差的扩大。
在南非的问题方面,正当大家对南非当局在连续几周的种族动乱之后实施戒严、愤慨不已的时候,里根又火上加油。他8月份在亚特兰大接受广播访问的时候,竟然为南非总统波塔说话,里根宣称:“他们消除了我们国内过去所采取的种族隔离。”完全无视于南非歧视性的护照法,严格的人口流动控制和拒绝给予黑人公民权和投票权。里根是在他加州牧场度假的时候做了这段访谈的,他这段谈话里所表现的无知,不但激怒了反对人士,更显示他第二任任期的慕僚还没有学会如何避免让里根伤害自己。
相当了解里根缺点的狄佛批评说:“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在南非间题上保护里根,里根根本就不应该从他的牧场接受亚特兰大电台的电话访谈。当他在电话里和另一个人谈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成千上万的人会是他的听众,他完全放松了自己。”
“如果他要做政策性的声明,事先就得做好准备,而且他应该在更正式的场合宣布,那个时候他应该站着。你知道,里根这个人很有意思,只要他一坐下来,思考的方式就完全变了。”
这次错误的访谈,又让国会里面里根的死对头有了反击的机会,因而也再次打击了里根的施政计划。里根曾经发誓绝不对南非实施经济制裁,可是他这项立场到头来却无法坚持下去。因为参众两院都通过决议,要对南非实施有限度的制裁,而且两院都有推翻里根否决的足够票数,参众两院里的大部分的共和党议员都背叛了里根,为了避免难堪,里根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并且在9月9日宣布他对南非采取的制裁措施,他自己的政策反而窒碍难行。
在预算方面:国会的主动权又介入了里根的施政计划,不过这回却正中里根的下怀:在6年之内把预算赤字从美金2000亿元降到零。这项方案由共和党参议员葛拉姆和鲁德曼联合提出,而得到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参议员霍林斯的赞助,对于里根而言这真是一项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个屈辱的时刻,他就不必再暴露在大家的目光之下。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把政府的负债提高到美金两兆元以上,而远超过他入主白宫时候负债金额的两倍。
最后,税制改革方案在里根的支持之下通过了,而1985年的国防预算,也终于遭受到6年以来头一次真正预算删减。
严格地说,里根到了年底和戈尔巴乔夫举行高峰会谈之后几个星期,才开始着手税制改革,戈尔巴乔夫提议举行高峰会议,和里根遇刺受伤这两件事,在1985年年尾对里根都有帮助。因为里根1985年的施政计划延缓提出,因此税制改革法案无法如里根所愿地,由参众两院在当年完成立法,但是,这件法案最后还是在J。贝克、财政部首席顾问达爱和众议院议长奥尼尔、筹款委员会主席罗斯坦考斯基的鼓吹之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奥尼尔和罗斯坦考斯基赞成这项法案,是因为它打击了企业界,同时也降低了大多数中产阶级纳税人的税负,而他们的计划也保护了里根的计划。
大体而言,里根在1985年的表现是相当失败的,里根本人和他的幕僚必须负大部分的责任,他们没有玩好这场游戏。尤其,在整个过程当中里根施政的两项重点,美苏高峰会议和税制改革方案最后都在失去了时效之后,才达成了目标。美苏高峰会议的成果比较不出人意外,因为里根原本就比较擅长处理对外关系,而且他也软化了原先举行高峰会议的条件——放弃要求苏联保证和美国达成协议。但是,税制改革法案的通过,不但证明是获得民主党领袖的支持,同时也证明了里根固执的个性。在其他人都已经放弃之后,里根依然坚持他心爱的目标。批评他的人都低估了他的这种个人特质,但是这种特质对于他政策游戏的成败却非常重要。
乐观计划的谬误
总而言之,里根的游戏计划之所以在1985年走入歧途,是因为它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有了偏差,到了1985年终于赤裸裸地显露了出来。很讽刺地,1981年是里根和为他拟订预算计划的天才斯托克曼,两个人最红的时候,可是他们的经济计划却在结构上就有了缺失,斯托克曼很清楚这点,然而里根却逃避事实。斯托克曼在公众面前表现的坚定信心,帮助里根的政策计划在1981年获得了成功,但是他内心却存在着重大的疑惑,即使当他向国会解说他的经济计划的时候,他都感觉到这项计划有严重的缺失。于是,斯托克曼在私底下也开始抨击供给经济学的论点。
在1981年年中里根声望鼎盛的时候,他告诉所有的美国人,他大幅减税的措施将会创造经济成长的另一个新高峰,因而税收增加而终使得预算平衡。里根在1981年8月23日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的税制改革计划基本观点是,减税不见得就会减少税收,而且这次减税会刺激经济成长,像去年减少资本利得税一样增加政府的收入。”
到了1985年,大部分的国会议员都认为减税是一项重大的错误,而斯托克曼在1981年就已经如此推论,所以他为里根的经济政策取了一个绰号“乐观的脚本”。白宫的助理和经济学家在预测里根的经济计划的时候,就经常半讽刺半自嘲地使用这个名词。斯托克曼后来也承认,里根的经济政策太不切实际,依此计算,如果里根真能平衡预算,那么卡特在任不就可以在预算方面盈余3650亿。里根保证要在1984年底平衡预算的诺言根本无法实现,因为他的经济政策是错误的。
尽管里根政府在1981年初看来相当团结而且充满自信,但其背后却有太多一厢情愿的想法,而且许多经济学者也颇表不以为然。于是,受命草拟里根经济计划的斯托克曼,只好撷取各家最迎合里根喜好的说法,而提出远超过事实或合理预测的经济繁荣和税收。
里根在1981年的预算计划里有三项重大的错误,造成他1985年的经济计划错得如此离谱。其中最重大的错误就是供给面经济学家的论点。斯托克曼、罗勃兹及安德逊等人预测里根减税之后,美国的经济从1982年到1986年,会以每年5%比率成长。可是有些人,像是罗斯林、J。贝克和里根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卫登堡都警告里根,这种预估太过乐观。然而里根还是偏好供给经济学者,因而斯托克曼依然进行乐观的预测,同时他也预期里根经济计划宣布之后,华尔街股市会全面上涨。
结果,美国的经济却开始衰退,在1982年,美国的经济成长率如果减去考虑通货膨胀率,非但没有上涨5%反而下跌了1。5%,坎普之类的供给经济学者,把这项结果归咎于联邦储备局局长沃克的紧缩金融政策。但是,沃克实际上却是谨慎地执行着里根在1980年所倡导的反通货膨胀政策。
1982年经济情况的逆转,使得失业抚恤金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支出,比里根计划原先的预测超出了好几十亿美元,而当年的税收又减少了850亿,因而产生了极大的赤字。可是即使是经济情势好转之后,里根在位前几年的实际经济成长率仍然不及当初预估的一半。同时也低于卡特时代的成长率。卡特当政4年的经济成长率平均是3%,而里根在位的前4年平均只有2。4%。
当我在5年之后问斯托克曼,他们怎么会预测经济成长率突然增加到5%,他回答说:“那种说法太疯狂了,我承认那是个错误。”
这些供给经济学者所犯的第二个重大错误,是严重地高估了通货膨胀率,以及它所带来的意外之财。税收是根据国民生产毛额而来,而国民生产毛额是指全国产出的货币总额,这个金额的大小随着经济实质成长和通货膨胀而增加或减少,因此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不但密切关系这个数值的大小,同时更关系到实质税收多少的预估。里根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卫登堡就预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会从卡特时代的10%,慢慢在1982年降到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