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舒蹲下身子摸摸小黄的狗头,嘀咕道:“小黄啊,辛苦你了,我几个月不在家,家里还好吗?”
“汪汪!”小黄叫两声摇摇尾巴。
李氏抱着三毛笑呵呵的走过来,拍拍三毛的小屁股道:“三毛,咱们回家了!还记得不,这是咱们家了!”
三毛东张西望一番,然后兴奋的挥舞着胳膊咯咯直笑,李氏笑道:“看吧,连三毛都想家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对吧,三毛?”
一家人乐呵呵的进了院子,晚上好好吃了顿团圆饭后早早入睡。
其后,日子总算恢复了平静。云舒一得空就去后山的果树林查看今年的果子情况和嫁接枝条的长势情况,前年嫁接成活的枝丫已经长大长粗长壮了,树叶也有些茂密了,可惜今年却没开花结果,也不知何时才能结出果子来?
李氏夫妻在一旁的地里忙活,打算到了十月份就把平地全种上麦子,斜坡地明年甘薯和黄豆混着种,听说这样不但产量高,还节约地方!
其实云舒觉得种麦子种豆子程序太多太繁杂、又累又辛苦。还不如把那些地全种上果树了!这果子现在只有自家有,价钱再不好也比那麦子甘薯豆子强吧?
不过她也明白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在他们潜意识里最正统的种地就是种粮食,因为饿了只有粮食才能填饱肚子,果子有了余钱解解馋就够了,肚子都填不饱的话谁还愿意花钱去买果子?
挨过饿的云舒也赞同这种想法,在这靠天吃饭的年代,确实只有多储备粮食才是王道。果树嘛。目前对云舒来说,就是她换取粮食的手段。
不管以后的出路是否非得靠这些果子,但目前自家最靠谱的赚钱方式就是这果子,因此自己目前的任务就是经营照顾好这批果树,潜心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和嫁接技术,以后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最好。
于是云舒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后山果树林里的,三毛还要吃奶。经常被李氏放在背篓窝里带在身边,云舒和二毛只要隔一段时间去看看就行了!
云舒看着那果子一点儿一点儿的长大,一点儿一点儿的由青变黄,心里美滋滋的,看着那果子就像看到一串串铜钱挂在树上一般,心中甚慰。
这天早上。云舒照常来到果树林,心想那橘子已经半红了,果肉越来越甜了,还等个十来天,就可以摘些去卖了!今天去看看先摘哪颗?
可她一到近前,立刻发现不对劲。原本整整齐齐的果树林虽不算狼藉,地上却莫名多了很多果子,那形状颜色明显不是自动脱落的!
她走上前捡起几个看看。有的被强行拔下,果蒂那儿一个大洞,抬头看、那果蒂儿还挂在枝头上了!有的连枝带果被一起折断了扔在地上;有的果子上面还有两排牙印儿!再看树根下,好多乱七八糟的鞋印儿,树干树丫上也是一些带泥的鞋印儿!
这情景不用说。肯定有人来偷过果子,云舒气得直跳脚:“哪个该死的混蛋来偷我果子……”
附近干活的水志诚闻声赶来。看到这场景也是吓一跳,依然气得直跳脚;紧接着李氏和二毛也来了。一家人站在果树林边先是气恨的咒骂。然后懊恼的坐到一旁的枯草堆上大眼瞪小眼。
二毛捡起几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果子,擦得干干净净的跑过来:“爹、娘、姐姐,给你们吃果子,不生气啊!”二毛大方的将果子一个一个塞进几人手里,然后自己也拿了个开始抠起果皮来!
二毛只将果皮抠开了一点点儿,便凑到嘴边去咬,他刚咬一口,立刻苦着脸扔了果子,呸呸的直吐口水!
“怎么了?二毛,哪里不舒服?”李氏赶紧上前扶他,二毛又吐了几口,然后像小狗似的将舌头叼在外面哈哈直吐气,还不停的用小手直扇扇。
李氏着急的连问几遍,二毛才挤出一个字:“苦~~~”
云舒低头看看,捡起那个半青半黄的果子看看,然后扑哧一笑:“娘,二毛没事儿,不过是吃到个枳实而已!”
“枳实?你去年不是叫它枳壳吗?”
“哦!夫子说这东西长大的青果果叫枳实,成熟的黄果果叫枳壳!”说到这里,云舒突然想起枳实和枳壳的区别,以往的枳壳每次都是摘完其他果子,等枳壳成熟得开始自然掉落了才采摘,如此掉落那些多半不能用,人家要枳实的又对不上号儿。
既然青果果也能入药,为何现在不采摘一半下来,晒干了就拿去卖掉了?年前很多人家有了余钱都会准备些常用的药材在家,这枳实也算常用药材之一,外地晒干了要运来不容易,那么没有竞争价格肯定可以上一筹啰?
云舒立刻兴奋的跳起来:“爹,娘,咱们现在就开始摘果子吧?”
“现在?不都没熟吗?”
“娘,吃的果子没熟当然不能摘,但枳实现在摘正好,咱们摘回去晾晒一个月,年底前就能干透了,听夫子说年底前买药材的人多,价钱应该会好些哦!”
“是吗?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那黄金果、福寿果什么的怎么办?看,地上掉了那么多。多可惜啊,不知哪个天杀的干这缺德事儿?昨天傍晚走的时候明明还好好的!
他爹啊,这样不行啊,要是这两天毛贼再来几趟,这果林子就完了!咱们今年地没怎么种,猪也没喂,就指望着这点儿果子换钱了!得想点儿办法才成啊!”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你说要守吧。这山上虽无大型野兽,蛇虫鼠蚁之类的小毒物却很多,就这么露天的守着肯定不行!那只有搭棚子啰?最好能盖间房子!
而李氏也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在地里的麦子还没种下,在山上盖房子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一家人商量一番,决定先从附近山林里弄些满身长刺的刺丛回来围在树林周围应付一下,这办法只能围住平地周围这半亩。斜坡地周围那圈太大,暂时就无能为力了!
一家人说干就干,李氏回家找了件破旧的厚实麻布衣服缠在手上,用割草刀砍下刺丛;云舒也将手绑得结结实实的,帮忙将刺丛拖回来,老爹负责将刺丛沿着树林周围摆严实并垒高些。如此一天很快便过去了。
第二天天刚亮,云舒早饭都没吃就冲上后山去查看,幸好,昨晚毛贼没来。于是一家人便忙着将长大的枳实摘下来,爹搭着梯子摘树顶的果子,娘摘下面够得着的地方,云舒个头还小,李氏不让她上树。她就负责小批小批的搬运果子,二毛负责看着三毛。
一家人忙活了三天,将斜坡地周围的枳实果子基本都摘了下来,这果子虽未成熟,个头却也不小。一共二十颗枳壳树,得果一千多斤。
果子摘回去自然不能像堆红薯一样垒在一起。那样的话这果子没几天就能烂完了!老爹这两年为晒枳壳编了不少大簸箕,趁着这几天天气不错。李氏夫妻便忙着将枳壳果子切开来晾晒着,云舒负责挑选果子,于是看林子的任务就交给了三毛。
这天下午,枳实总算要切完了,老爹看剩下的果子不多,便扛了锄头上山去,云舒和二毛留在家里帮忙。
他们正在忙活,突闻敲门声,李氏放下手上的活计出去查看,见是水云香母女。水云香她娘李芳一连生了四个孩子,第二个是儿子,老三老四都是女儿,以前只有老二时有她爷爷帮忙带着,水云香便有空来学习识字,后来孩子多了来得就少了。
不管水云香如何娇气漂亮,毕竟是农人之女,还是那句话,饭都吃不饱的话,谁有闲心思去顾忌什么穿着打扮的?
云舒听到声音也凑过去,水云香依然白净漂亮,只是衣着打扮比以前朴素了很多,身上不起眼的位置也多了几个同色的补丁;眉眼间少了小时候的轻狂,多了份不知是矜持还是愁思?那频频皱眉的模样很是勾人!云舒暗暗吐吐舌头,自己想什么了?
她笑嘻嘻的上前拉着水云香的手打招呼,水云香也微笑着回应,二人寒暄一番,便一起去搬小书桌和纸墨笔砚出来练习练习。
水云香一脸羡慕的打量云舒家的院子、房间、用具,看看云舒的衣服又看看自己的,明显有些失落的低下头,云舒不好说什么,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
二人合力将桌子抬到院中,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云舒将自己练过的字帖拿出来,找些水云香不认识的字,一一指着教她念,并详细解释一番,又将字一笔一划的写在纸上,让水云香照着练习。
水云香接受能力果然强,已经一年多没来过的她,写的字居然越来越好了,可想而知,她私底下一定花了不少功夫练习。
云舒教完一页后停下来休息,水云香却握着笔不放,认认真真的继续练习,那急切的模样让云舒非常感动,这孩子要是换个环境、前途不可限量啊!
云舒一边休息,一边四下张望,见李氏依然在切枳壳,李芳也在一旁帮忙,二人小声的嘀嘀咕咕说着什么?
云舒侧耳细听,李芳说的多是自家孩子多,日子越来越清苦,而云舒家孩子不少,日子却越来越宽裕,那言语中的略带妒忌的羡慕不言而喻。李氏闻言只是微笑着敷衍道:“芳妹子别急,以前我们家的日子一样难过。只要咱们勤快些,苦日子总会过去的!”
“唉!哪有那么容易啊?你看咱们村日子越过越好的只有你们家,其他人家哪家不是天天混日子?能得个温饱就阿弥陀佛了!”
李氏笑而不语,李芳本还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她拿起果子看看:“如书姐,这是什么果子啊?听说你们家这两年卖果子赚了不少钱,就是这果子么?”
李氏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李芳惊讶道:“要卖的果子,你把它切开了不就坏掉了吗?谁还会要啊?”
“呵呵,这个不是吃的!”
“啊?不能吃的也有人买?”
“能吃,但不是当果子吃!”
“是吗?”李芳将果子拿到嘴边舔舔,立刻把她哭得直吐舌头,又吐了几泡口水才缓过劲儿来,李氏笑道:“我说了不是吃的你还吃?”
李芳讪笑道:“我就尝尝而已。哎!如书姐,听说你们去年卖的果子是甜的啊!”
“呵呵,品种不一样,味道当然不一样了!”
“哦?果然是甜的?”李芳垂眉想了会儿道:“如书,我想求您个事儿,不知您……”
“芳妹子这么客气干什么。有事儿就直说吧!”
“那个…我昨天见咱们院子门口扔了几个半青不黄的果子,跟这个挺像的,有点儿圆、皮也薄,我们家老二捡了回来吃,酸酸甜甜的,味道真不错,老二吵了一天,我也没地方弄去。听说你们这边有果子,所以过来看看,不知您……”
“你们院门口也有这果子?”李氏惊讶道,云舒也站了起来。
“是啊!”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云舒和李氏对望一眼。云舒跳下桌子跑过去:“芳姨,你们家附近有人种果子吗?”
“这个…呵呵。如书姐啊,我就是想来问问您。不知你们家还有树苗不?咱们家也有几亩山地,要是能种几颗果树,给咱们家孩子解解馋也好啊!”
呃,这个,原来李芳以为自家给了别人树苗不给她!云舒却在想那大杂院那么远,居然有人专门跑过来偷果子,看来自家的果子早就被人家盯上了呢!
母女二人正在想着自己的心思,李氏看二人皱眉不答,有些不高兴,抿嘴道:“如书姐,咱们夫家都是水家人,咱们俩又都是李家人,您不会几根小树苗都舍不得吧?”
反应过来的娘亲愣了一下,干笑两声正要说话,云舒道:“芳姨,不是咱们不给您树苗,咱们家也没树苗啊!咱们家的树苗还是我爹七八年前从个老农那里买来的了!
你别看那果树现在结果子了,那树苗我爹娘年年给它苗浇水埋肥好多次,比照料牲畜还细心,好不容易长成现在这样子,这五六年才结果子、还不知道它能结出什么果子的树苗,您真的想要吗?”
李芳闻言有些犹豫:“真…真的五六年才能结果?”
“是啊,您看我们家以前连饭都吃不饱,也没去卖过什么东西吧?而且那树苗我爹买来的时候一百多颗,现在只剩八十来颗,其中还有十多颗从来没结过果子,已经结果子的好多都是这种苦果子,您看,这种东西根本不能吃的!……”云舒噼里啪啦一顿说,极力的夸大种果树的艰难和果实品种不定等等。
李芳犹豫半晌,最后似是打消了要果树的念头,不过却有意无意的重复自家孩子想吃果子的事儿,李氏不好推诿,答应等果子完全成熟了一定给他们家送些甜果子去。
云舒跟李氏好一顿劝说总算送走了水云香母女,李氏望着二人的背影叹口气。
傍晚,水志诚回来,李氏提起这事儿,水志诚闻言惊讶道:“啊?大杂院那边也有这果子?他们种哪儿了?周围没见有啊!”
李氏嗔他一眼:“能种哪儿,种我们家林子里!”
水志诚一头雾水的想了半天都没明白过来,云舒道:“哎呀,爹,那果子肯定是大杂院里谁家从咱们林子里偷的,不小心掉在院门口的呗!”
“啊?那么远跑来偷?”
李氏道:“那东西值几个钱又没存家里,惦记的人多着了,李芳还跟我要树苗来着!”
“树苗啊?我看林子里有几颗小树苗。她要就给她呗!”
李氏拍他一掌,“说什么了?上次我二姐跟我要云舒都不同意,你要敢给,看你宝贝女儿不揪你胡子!”
水志诚讪笑着摸摸自己胡子,“舒舒啊,为什么不给树苗啊?”
云舒小嘴翘得老高:“爹,那种树又不是多难的事儿,咱们家这些年种果树得了不少好处。别人见了眼红,肯定跟着种。
您看咱们就那一百来根果树,就能得几千斤果子,卖到后面味道不好的人家还不要。要是人人都有了,大家都去卖果子,咱们家的果子卖给谁去?
还有啊,其他种树的要是觉得自家的没有我们家的种的好。结的果子没我们家的好吃,到时候肯定埋怨我们,咱们做了好事还招恨了!”
水志诚闻言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原来咱们家舒舒是喜欢吃独食儿啊?哈哈!”
李氏也笑道:“这丫头从小就爱钱。她不吃独食儿谁吃?他爹,舒舒说得有道理,咱们家这些年虽好了些,可日子也不宽裕啊。等这果子再支撑几年,咱们攒够钱置办出几十亩水田,到时候你爱送谁就送谁,我一点儿意见没有!”
一家人商量一番,套好了说辞。周围都是亲友乡邻。你家有个能生财的好东西,秘而不宣不可能,人家来要、你断然拒绝只会得罪人。
反正这东西藏也藏不住,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如果是关系好的亲友来要,就答应果子成熟后给他们送些甜果子去。他们要是想种。就留了籽儿自己去折腾吧!咱也不拦着。
还有后山那果树林肯定早就被人盯上了,单单围个荆棘丛作用不大。不如花上几天时间搭上个简易草棚,反正自家的地基本都在那儿。有个棚子可以遮风挡雨,平时干活累了也好休息休息,并存放个东西什么的!
于是,第二天,李氏夫妻便开始砍树搭棚子,夫妻俩用了三天时间搭出个三角锥形的草棚,下面用几根粗壮的棕树做支撑,离地有一米多高,棚子里就一张供一家人睡觉的大床,床底踏平了可以存放些农具什么的!云舒还弄了些防蛇虫鼠蚁的药物洒在棚子底下,如此才更安全放心些。
棚子搭好的当天晚上,云舒图新鲜,硬是跟着老爹留在半山腰上守果林,山上睡觉果然没自己的大床舒服,空气都要冷些,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以后的日子,云舒总觉得自家地边和果园周围割草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看那些人偷偷摸摸、贼眉鼠眼的模样,多半是来踩点的。而让她更郁闷的是来人还多半是熟人,你不能赶他,还得笑眯眯的跟人家打招呼,送果子给人家吃!
特别是作坊院子那三十多岁还没娶着老婆的单身汉水志副,来的次数最多,每次非得吃饱了才走。你吃就算了吧,还贼眉鼠眼的四下张望,看到又红又大的就移不开眼,善良的老爹每次还见他喜欢哪个就给他摘哪个。
当然,踩点儿的多,晚上来偷果子的就多,老爹白天要干活,一到晚上就累得呼呼大睡,守夜的多半是云舒和小黄。小黄一发现不对就会汪汪直叫,云舒爬起来大吼几声,能吓跑最好,吓不跑的再拖老爹起来。
如此紧张的有惊无险的过了大半个月,云舒家的麦地总算种完了,果子大多也已成熟了,接下来就该摘果子卖钱了!
李氏看最近天气不错,各家大多都闲了下来,心想反正今年的果子要送出去不少,还不如把几个姐妹兄弟都叫来帮忙,分的果子让他们自己带回去尝尝鲜,免得自家一趟一趟的送着也麻烦。
于是,李氏便给舅舅和几位姨家送了信,又让云舒去叫了几位姑姑和叔伯,准备今年的果园大丰收了!

第二六七章 姨姨提亲

******感谢“书友080526100310786”的粉红票票!******
就前段时间守果园的状况,今年的果子肯定不能任其挂在枝头,得想办法储存起来才行。记得现代的果子要储存一般都会浸些保鲜剂,然后用保鲜膜包起来,置于恒温室内,只要温差不大,存放几个月没问题。
至于那些黑心的想放得更久的就会掺些防腐剂之类乱七八糟对人体有害的药剂,顺便提醒一句,不是时令的水果,若其外表依然光鲜漂亮,那么它多半就是浸过特殊药剂的,吃了对身体绝对有害!
云舒倒没那野心想把果子存上大半年,除了枳壳,自家的甜果子一共也才两三千斤的产量。今年要送人的不少,估计至少得送出五六百斤,再去掉小的、不好看的、味道差的,真正能卖钱的可能只有一千斤左右。这一千斤得保存好了,争取卖出个十两银子!
这里没有现代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剂,要保存好果子,就只能在温度上做文章,要是能找到一个温度稳定适中又空气流畅的地方就好了!
云舒转了一圈,觉得家里那间专门用来存放粮食、类似于仓库的储藏室挺不错,那屋子周围封得严实,靠近房顶附近有几扇透气的小窗,屋顶又是松散透气的青色瓦片,里面空气流动缓慢、温度相对恒定且透气性也不错。
那屋子原本是用来存放甘薯、瓜果、谷物、麦子豆子之类的粮食,今年娘亲生三毛,自家种的庄稼少,那一千多斤的谷子还是从舅舅家买来的了,且已用长方体大木柜装好。因此那屋子只用了小半。还有近二十平米的剩余空间,如果好好筹划筹划,那些果子就不愁没地方放了!
于是等爹娘一闲下来,云舒就跑进跑出一阵测量。这屋子长两丈,宽一丈三尺。可以把屋里的木柜、扁桶、背篓、竹篮等全挪到一边,另一边就用来放果子。
果子如果直接放地上,容易受潮,那样烂得也快。得想办法垫高一些;而且果子不能垒得太厚,下面的捂得太严实,不透风也容易腐烂,这果子只要有一个开始烂,周围的都会跟着慢慢腐烂,就像瘟疫一般会漫延,所以存放的时候要注意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云舒把自己能想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最后总结优缺点,画出一个一人多高的三层大木架。当云舒拿着图纸去找爹娘时,爹是一点儿没看懂,娘倒是一眼便看出了端倪。
“舒舒啊,咱们家没养蚕,做这么大个架子干什么?你不会想养蚕挣钱了吧?咱们家一颗桑树没有。没桑叶喂蚕了!”
李氏这么说,云舒倒是愣了一下:养蚕?养蚕还要搭架子吗?
云舒拿过图纸一番解释,李氏夫妻恍然大悟,老爹连连夸赞,称这法子好、云舒真聪明;李氏却皱起眉头:“舒舒,你怎么知道这么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云舒噎了一下,摸摸脑袋傻笑道:“嘿嘿,娘。我天天守着果子,守了好几年,琢磨琢磨着就想出来了呗!”
“是啊,她娘,咱们女儿就是聪明。那果子挂在树上,我睡觉都不踏实。咱们还是早点儿把架子搭好了,等大舅哥他们来。把果子全摘回来存起来,正好年前这段时间没事儿,我天天进城卖果子去,比做工还强哩!”
老爹就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山上呼哧呼哧拖了几根大大的棕树回来做架子立柱,然后又专门跑到作坊院子背后的竹林里砍了些又硬又直的‘硬头黄’(竹子类的一种)来做横架主干,其后就是搭架子、编围栏、编隔栏之类的细活儿,其间还找来叔叔水志奇帮了两天忙,直到第四天下午才完全弄好。
如此离约定摘果子的时间还有两天,云舒看先前摘回的青色枳实果子已基本晒干,便建议老爹先带些去药铺看看,当然云舒也跟了去。
他们这次只带了二十多斤干枳实,问了几个铺子,果然年前的药材价格就是要好不少,他们的二十五斤枳实果就得银三两。
而且药铺老板和伙计都很热情,说是云舒家若还有的话,不管枳壳枳实都收,干些的价钱还可以加点儿!于是,云舒第二天就跟着老爹将剩余的百来斤干枳实全挑进城去卖了,得银十两有余,顺便买了不少好酒好肉回来准备招待明天的客人。
次日是冬月十八,一家人早早起床,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等待客人们的到来。云舒趁这个空档又去检查了一番储藏室里的架子,垫底和周围的竹栏都很结实,上面还铺了一层薄薄的稻草,等果子摘回来,就按品种一一放上去,有空了再按大小分一遍。
舅舅一行人是辰时末到的,这次来的人真多,大家几乎是倾巢出动,外婆和舅舅全家、大姨全家、二姨全家都来了,小姨暂时没到,不知她来不来?
而老爹这边,就叔叔水志奇一个人来,其他的如大姑二姑等,因小姑腊月二十八出嫁,现在正是紧张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