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氏斜她一眼:“死丫头,还嫌方才跪得不够?”
“哎呀,娘,你先听我说完嘛,要是我说得没道理,你自己就到院子里跪一晚上去!”
李氏抿抿嘴没说话,云舒道:“娘,二姨下午那样子你也看到了,她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事儿做成啰!就算在咱们这儿借不到银子,她肯定还会想其他办法!
如果能在其他亲友或熟识之人那里借到还好,万一借不到,你觉得她会怎么办?”
李氏偏头想了想,脸色微变,云舒继续道:“以二姨的脾气,她凑不够银子绝不会罢休,万一她去赌坊或找帮派流氓借印子钱怎么办?那印子钱的利息岂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到时候二姨不但会囤积粮食卖高价,赚了钱还会被地痞流氓全吞了!到时候二姨落难了,娘,你能不管她吗?”
“这个……”李氏眉头紧皱,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如果真变成那样的话,作为亲姐妹的她怎么可能不管?
“何况这粮食已经开始涨了,就算二姨不干这事儿,别人也会干,二姨不赚别人会赚,二姨她自己愿意冒这个险,咱们只是借钱给她而已,并不算助纣为虐!所以啊,娘,你完全不必自责,就当还了二姨当年帮咱们的人情吧!”
老爹点头道:“是啊,她娘!云舒说得有道理,反正银子借都借出去了,二姐想做什么,咱们管不了,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你说是不是?”
李氏想了会儿,长叹一声:“唉,罢了,那就这样吧!”
这事儿总算平安落幕了,第二日一早,老爹吃过饭就匆匆出门打探粮价,半上午一进院门就喊道:“她娘啊,粮食果然又涨了,那白米前几天才八文一斤,现在已经涨到十二文一斤了!连糙米都八文一斤!我的天,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李氏也有些惊慌:“那…那二姐那儿……”
“娘,二姨精明着了,她肯定不能吃亏,咱们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她自己了!咱们昨晚不是说好不管二姨的事吗?你就别抄心了!
对了,爹,咱们甘薯运回来放哪儿啊?要不要再盖个棚子啊?用咱们的小毛驴去拉还是请牛车拉啊?”
“这个…”老爹绕着院子看一圈,挠挠脑袋道:“是啊,咱们甘薯放哪儿去?”
李氏道:“客房不是腾出来了吗?直接放客房不就行了?”
“娘。客房不是要放滤出来的豆粉吗?甘薯那么重,放屋子里搬进搬出多麻烦了?要不…咱们……”
云舒目光围着院子扫了一圈,脑中灵光一闪,高兴的挽起李氏的胳膊道:“娘,要不咱们沿着围墙边搭一圈几尺宽的棚子吧?就像大户人家的走廊一样,既能遮阳挡雨又不占地方儿,平时还能放点儿其他东西,怎么样?”
“棚子?”李氏的目光也围着院子走上一圈。然后皱眉道:“不好吧?那围墙不高,延出来的棚子也矮,最下面还没个人高,进出都要碰头,更不方便!”
“娘,围墙低了咱们把它砌高点儿不就是了?啊,对了。娘,咱们的院门啊、屋顶啊、门窗什么都该修整修整了,正好趁这个机会一起弄了吧!”
老爹点头道:“是啊,前些天我检修药房屋顶时,发现上面很多碎瓦,漏水的地方也不少。旁边其他屋子房顶也有些漏的,她娘,正好这几天有时间,咱们修整修整吧?”
李氏皱眉:“我还想着早点儿去娘那里,哪有时间来整屋子啊?唉,也不知大姐那里怎样了?”
云舒皱起眉头,这倒是个问题,大姨那里的事儿不弄个清楚。大家谁都不能安心,但这搭棚子、修整房屋之事也不能拖,怎么办?
云舒想来想去,只能把这任务交给小蝶了,另外再请隔壁的刘安来帮忙。找些信得过的工人,应该问题不大。
这事儿定下后。云舒花了半天的时间来丈量宽度、画出图纸,然后又仔仔细细跟小蝶解释几遍。直到她完全明白为止。接下来就是请工人干活儿了,为了这事儿她亲自跑过去找刘安帮忙,顺便去干娘方氏那儿看看。
几年下来,已满三十的方氏依然是那么一幅清清淡淡、超凡脱俗的模样,岁月没在她脸上留下丝毫痕迹。不知为什么,自从大锤顶替老爹去方氏铺子帮忙后,方氏铺子周围的地痞流氓就像绝迹了一般安安静静,因此方氏的日子过得平静而恬然。
方氏的儿子小明又长高了许多,虽然依然白白净净,却比以前懂事了不少,也没了那畏畏缩缩的坏毛病。现在他每天一下学堂就匆匆跑回来给方氏帮忙,方氏总算可以松口气了。现在她唯一的希望就是盼着儿子快快成年,娶个媳妇、生个孙子,对于小明能不能取得功名,她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一个多月前,二姨把小兴转到城里来时,就来找过方氏。现在小兴跟小明是同窗,二人关系不错,上学放学经常一起。
因此,小明一看见云舒就拉着她兴致勃勃的讲小兴在学堂的事儿。听得出来,小兴很会来事儿,很有人缘儿,去学堂几天,就跟孩子们混得极好,这让小明羡慕甚至崇拜!
好久没见小明的云舒跟小兴聊得很起劲,直到傍晚天快黑了才回去。她一推开院门,见院子正中的石桌上摆着两个包袱,娘亲在几间屋子之间急匆匆的走来走去,一见云舒回来就大声问道:“云舒,修整房子那事儿说好了吗?”
“恩,说好了,刘安叔叔的邻居就是专门帮人盖房子的,刘安叔叔说他们明天就来!”
李氏将手里的包袱往桌上一放:“那就好!云舒啊,你留在家里守着工人们干活儿,让他们把院子修整好了!顺便看好你弟弟!”
“啊?娘,你们明天要去外婆家么?”
“不是明天,现在就去!”
“啊?现在?天都快黑了!”
“黑了也得去,他爹,好了没有,快点儿!”李氏对着屋子喊一嗓子,云舒跟在娘亲后面直打转:“娘,为什么啊?半夜赶路多不安全啊?上午不是说好了让我也去的吗?我都跟小蝶姐姐和刘安叔叔说好了!娘~~~”
“走开走开,别挡事,我跟你爹有要事,你在家看好弟弟啊!”李氏拨开云舒,继续转来转去收拾东西。
云舒对这突来的变故有些意外,她想了想,突然恍然大悟:“啊!娘。是不是大姨传消息来了?”
李氏顿了顿,回头看她一眼,点头道:“是啊,你大姨说你小强哥在你外婆家待了好几天了,让我们快点儿带银子去!”
“啊?强表哥真在外婆家!外婆和舅母他们不知道强表哥惹的祸么?哎呀,娘,你跟我说说嘛,不说清楚我一晚上都睡不着!”云舒干脆逮着娘亲的袖子撒娇。
“哎呀。行了行了,我也不知道,反正你大姨叫人传信,只说找到小强了,叫我们今天一定得把银子带过去!云舒啊,外面天黑了,牛车颠得厉害。你别跟着凑热闹,好好在家待着,看好弟弟,听话啊!”
云舒皱眉,想了想道:“娘,那你们有事的话。一定要给我传信!”
“行了,我知道了!对了,云舒,凑近点儿,我跟你说!”李氏凑到云舒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几句,然后把一串钥匙交到她手里。
云舒惊讶的看着娘亲,不就是去外婆家么?干嘛把存钱箱子的钥匙给我?云舒还没来得及多问,娘亲就匆匆冲进屋去把老爹找出来。然后拎了包袱又匆匆向院门口去!
云舒连句路上小心都没来得及说,爹娘就不见了人影儿!她愣愣的站在院中呆立半晌,直到小蝶来叫她吃饭,她才反应过来。现在家里就剩小蝶和自己姐弟三人了,一群都是孩子。爹娘也能放心!
云舒闷闷不乐的吃过晚饭,又和小蝶一起伺候三毛睡觉。幸好三毛现在还算老实,只要二毛陪着他。他就不哭不闹,围着二毛转来转去。
接下来的几天云舒则上窜下跳指挥工人们加高围墙搭棚子、检修房顶、门窗,那吱嘎吱嘎的老院门也被她彻底换了,弄了扇结实牢固的大门。
云舒家擅自加高围墙一事惹来邻居一阵侧目,纷纷跑来探头探脑。小姨也来过,听了云舒的解释,她没有责怪,而是立刻把人叫过去,将她那边的院墙也延出来搭个棚子,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别说,这样子挺实用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眼看院子就要收尾完工了,爹娘那边还没消息传来,而外面的粮食价格依然一天比一天高!
直到院子收工后四五天,老爹回来了,跟他同时回来的还有一辆装满甘薯的马车。老爹一下车就兴冲冲的喊道:“云舒,我回来了!快开门!”
正在院中发呆的云舒立刻跳起来,冲过去打开院门,见了老爹,便欢呼一声扑了上去。老爹抱着她转上两圈,然后道:“云舒啊,家里怎么样?还好吧?放甘薯的地方盖出来了吗?房顶检修得怎样了?”
云舒转身指着身后的大门得意洋洋道:“看,爹,我换了扇结实牢固的大门,院墙也加高了,棚子搭好了,房顶添了好多新瓦哩!”
老爹乐呵呵的跟着参观一遍,然后取了竹筐道:“云舒啊,再去找两个竹筐来,咱们得把甘薯搬进来!”
云舒应诺,又叫了小蝶,和那牛车车夫一起将车上的甘薯一点儿一点儿往院子里搬。云舒见这甘薯虽瘦小,却洗得干净,光泽也不错,应该能磨出不少粉!几个人好一阵忙活,到给车夫工钱时,云舒正想去取银子,车夫道:“东家,你们家…还有米吗?”
云舒愣了一下,奇怪的看着他,那车夫一阵脸红,搓着手道:“其实…那个…我们家快没粮食了,外面米价越来越高,有时有钱都买不着,所以……”
原来如此!云舒想了想道:“叔叔,我们家没米,不过有谷子,给你十斤谷子可以吗?”
“可以可以,只要是粮食都可以!”
云舒点点头,找小蝶一起去仓库装谷子,回来时,见老爹又装了一筐甘薯给那车夫:“老弟,谢谢你了,这框甘薯送你的,拿去混着米熬粥能省不少粮食!”
车夫红着脸道谢一番,云舒把谷子送上:“叔叔,这是十升谷子,您要不要称称?”
“不用不用,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牛车车夫又是一阵道谢,然后从牛车底下掏出个麻袋,小心翼翼的将谷子放进去,又跟老爹寒暄一番,才赶着牛车打转回去。

第三八六章 不了了之

******感谢“tom94”童鞋的粉红票票!求收藏、求订阅、求支持正版!******
云舒站在老爹身旁,看着车夫渐渐走远的背影,眉头紧皱。她知道北方起战事的消息已经传进小城了,外面到处人心惶惶的,因此她自院子修整好后,就没出过门,连每日的肉菜都是托刘安送来的,没想到外面已经闹成这样!
云舒转头看向老爹:“爹爹,你运这么大车甘薯,路上没遇上什么事儿吧?”
老爹一头雾水的低头看她:“什么事?”
云舒呵呵干笑两声:“没事就好,爹爹,咱们进去吧!”
云舒拉着老爹进了院子,将院门关好!让他坐在院中的躺椅上休息。云舒亲自端了茶水奉上,伸长脖子等待。老爹看她那样子,好笑的摸摸她脑袋道:“云舒啊,这段时间怎么样?有没有想出什么新点子来?”
“挺好的!爹爹,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娘了?外婆好不好?强表哥怎样了?大姨了?……”云舒一下子问了一长串,这些天她憋了一肚子的问题,现在总算有机会问出来,自然不能错过!
她噼里啪啦自己倒是说完了,老爹却愣住了,半天答不上来!云舒看老爹迷糊的样子,吐吐舌头,把他推醒了,一个一个的问。
那天晚上李氏夫妻急匆匆的连夜赶路到了外婆家,他们还没进李家大院,就在晾晒场下方被大姨劫住,大姨把他们带到晾晒场边小姨的屋子去,进门见大姨父和小强都在。
几人一进门。大姨就追着李氏要银子,那着急的样子把李氏吓了一跳。李氏没有立刻给钱,而是拉着大姨坐下细谈。
原来赵强自要债者上门那天跑出来后,兜兜转转没地方去,就徒步往外婆家这边来。
他到了李家大院又怕大姨找来,便躲在外婆家后面的竹林里守了一天一夜,见大姨一直未找来,自己又顶不住饿。便在天黑之后偷偷摸摸从外婆家的后门溜进厨房偷东西吃,却被正在厨房看火的小健逮个正着,要不是他喊得快,肯定要被小健海扁一顿。
舅母见了小强,很是惊讶,问他为何半夜前来还不走正门?他撒谎说自己想来这边玩儿,半路走错了方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的;又因前院有恶狗,他害怕才故意转到后门。当时外婆不在家,舅母看他一身狼狈,也没在多问,便给他换了衣服留下他,对他惹下的事儿却完全不知。
小强自到了舅母家后。当晚洗漱完就主动要求去晾晒场边的房子住,顺便帮忙看着房子,只要小健每日给他送去三餐即可。舅母的活儿多,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如此小强居然就在晾晒场边的房子住了下来,直到大姨亲自找上门来!
大姨那天傍晚找到舅母家时,见外婆身体虚弱,已经上了床。春香正给她熬药。大姨心里难过,不想让外婆担心,便拉着小健问小强的消息。
当听说小强就在晾晒场时,大姨高兴得差点儿蹦起来。她压下激动,把舅母找来。跟她大概说了自家的情况,并一再叮嘱她一定不要告诉外婆。而她自己也住到了晾晒场边的房子里去。
这对母子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不过第二日。小健去送早饭时发现他们母子俩都坐在地上,全身凌乱、眼里布满血丝,精神状态极其不好。大姨听得声音,有气无力的抬头看小健一眼,对他招招手,然后沙哑着嗓子道:“小健,你拿这三文钱去镇上找进城的牛车车夫给你三姑姑带个信儿,告诉她小强在你们家,叫她快快带鹅蛋来,最好今天就能到!”
小健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带鹅蛋,不过看大姨的表情不好,不敢多问,放下饭盒收了铜钱就往镇上跑。因此才有了当日傍晚李氏匆匆收拾包袱连夜赶路来外婆家的事儿。
李氏夫妻到时,大姨父其实也刚刚才到。李氏问他在安乐镇的情况,大姨父道:“我一到安乐镇,就四处打听那崔夫子的消息,可怎么找都找不着。那成夫子倒是在,我没办法,只好在成夫子家门口等,直到昨儿傍晚总算见着他!”
“什么,你见着成夫子了?”大姨一阵激动,两眼冒光,“那你有没有跟他说我们家小强的事儿?”
大姨父闷闷的点点头,“说倒是说了,不过成夫子说他从来不认识什么姓崔的老友,也从来不在别人学堂内定学生,他招收的学生全是通过考试面试选出来的,就算路上遇到一两个资质聪慧的,也要经过考察面试觉得合适了才会收为弟子!”
“你胡说,怎么可能?不,绝对不可能!”大姨双手抓头,一副疯狂的模样!
李氏赶紧拉住她,用力扒开她的手,并死死抱住她:“大姐,别这样,你忘了你还要看着子孙出息了,以后还有好多好日子等着你了,别这样,大姐!”
大姨父也过来帮忙,几人合力好不容易制住大姨,等她平静下来已是双眼空洞、泪流满面!事情很明显,大姨多半是遇上骗子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没了,欠下几十两的外债,还差点儿弄得家破人亡,谁能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云舒一阵唏嘘,虽然之前就有所怀疑,但这事实对受骗的当事人还是残酷了些!她低头想了片刻道:“爹,那大姨怎么办?小强欠的债怎么回事?”
“唉!这个确是小强不懂事惹下的祸,他说他跟几个同伴一起出去玩,没钱了就被同伴带去一个院子借钱,当时他明明只借了二两,借据是对方写的,他只草草看了两眼,见上面写的确实是二两,就没有在意。签字画押后拿着银子就走了!
可几天过后那同伴来找他还钱,说他借了二十两银子,他们夫子听了立刻训斥小强一顿,把他赶了出来!他一出学堂就被几个地痞流氓抓住,逼他还钱。幸好小强跑得快,躲过那些人偷跑回家,然后那群地痞就追到你大姨家要钱了!”
看老爹长吁短叹的样子,他似乎认为这是小强自己招来的祸事。可云舒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崔夫子最可疑,说不定他跟那群流氓就是一伙儿的,且专门找想进成夫子学堂的家长孩子下手。
他们先把孩子骗进那所谓的学堂,想方设法搜刮完家长的钱财,然后让学堂的所谓的同窗带着这些孩子出去玩,让他们开始花钱。慢慢的越花越多,直到那孩子觉得银钱不够了,再怂恿孩子借钱,于是其后的欠债追债就顺理成章!
如果这推理成立的话,那么不管进学堂的是谁,是哪家的孩子。只要咬上崔夫子的鱼钩儿,保准后面一个都跑不掉!
当然这些都是云舒的推理而已,具体如何还得去安乐镇实地调查了才知道!云舒看向老爹,见他并不担忧之情,便问道:“爹,那欠债的事情解决了么?”
老爹点头道:“恩,虽然费了点儿功夫,不过总算解决了!”
“哦?怎么解决的?大姨还了债了?那些地痞流氓没再来惹事了?”
“唉!没办法。虽然小强说只借了二两,但那借据上明明是二十两,还有他自己的签字画押,这事儿就算闹到官府,大姐他们也未必能有胜算。咱们只好还了欠债!”
“那……大姨就没去找找那个崔老头儿?那家伙肯定是个大骗子!”
“我和你大姨父一起去找过,没找着。听说他那学堂是年前才租的院子,学堂里的孩子都是外地人。周围的邻居都不认识!”
“那…那附近就没有孩子去那里上学的么?”
老爹摇头道:“我们问了附近很多邻居,倒是有人看那里开了学堂去问过,不过那夫子说学堂只招外地的学生,安乐镇上的甚至周边村子的孩子一个不收!
听说前几天还有别的外地人也去打听那学堂的事儿,看他们个个一身狼狈满脸焦急的样子,跟老爹二人没什么区别!好像还有人守在学堂门口大骂骗子什么的!……”
云舒气愤的一拍桌子跳起来:“果然是骗子,那坏蛋不知骗了多少人了!爹,你和娘就没拦着大姨,让她别给那群坏蛋银钱,闹急了咱们上官府告他去!”
“唉,你这孩子,难怪你娘不让咱们给你传消息回来!”老爹摸摸她的头道,“现在外面人心惶惶的,官府忙着收税征粮,哪有时间管这事?你娘说那群人敢如此猖狂,背后肯定有靠山,就算咱们证据确凿,去官府也未必有胜算!
还好那群人拿了钱就还了借据,也没再闹腾,你大姨气得一病不起,现在还卧病在床了!让他们好好休整休整吧!”
云舒心里虽恨得牙痒痒,老爹说得却不无道理!要是当初爹娘给自己传了消息,自己肯定会忍不住一时气愤冲到外婆家去,这事儿要是闹出来……
“对了,爹,外婆知道这事儿么?”
“开始不知道,咱们去帮你大姨还了钱,整修了房子,回来后过几天才告诉你外婆的!”
“那…那她怎么说?”
“这个…你外婆说,既然事情已经了了,那就算了吧,希望你大姨有了这次的教训,下次别再犯这种错!”
云舒低头,果然,外婆也是赞同娘的做法的,目前这状况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不过她隐隐还有些担心,从老爹方才的言语中可以感觉得出:大姨虽气,气的却是那骗人的崔老头儿,对成夫子和她自己送小强去安乐镇上学之事并未觉得不妥,若下次遇到同样的机会,她未必能禁得住诱惑!
既然大姨家的事已成定局,云舒只好将它放到一旁,但愿大姨真的能汲取教训。她回头看看堆在院角的甘薯,这一车应该只有一千来斤,最近粮价涨得厉害,凡是能吃的东西都在涨,不知这甘薯价格如何?
“爹。外婆他们家的甘薯都收完了么?今年收了多少甘薯?”
“恩,收完了,一共两百石左右,你外婆打算卖一百五十石,剩下的留来自格儿吃!”
云舒皱眉道:“爹,外面粮食涨价厉害,甘薯和谷子都涨了不少,咱们按一百文一石收外婆家的甘薯。不会亏了外婆吧?”
“这个不用担心,你娘跟你外婆商量好了,你外婆家没谷子,咱们正好用谷子换甘薯!这样大家谁也不亏谁!以前那谷子一般三百文到六百文一石,甘薯五十文左右一石,你外婆说她就用那一百五十石甘薯换咱们十五石谷子。
如此只要省着点儿,你外婆一家靠那甘薯和谷子过个一两年没问题!”
云舒想了想。如此甚好,现在银钱一天比一天不值钱,粮食一天比一天价值高。外婆家两百石甘薯,卖出去就算能卖一两百文一石,那些钱却未必能买回一二十石谷子!光靠甘薯是过不了日子的,何况那东西极易腐烂。不磨成粉根本支撑不了几个月!
老爹叹道:“唉!现在外面的谷子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了,这才一个月不到,云舒啊,幸好咱们当初谷子买得早,要不现在……唉!”
云舒微微笑笑,她也万分庆幸自己的当机立断,要回来跟娘商量了再办,说不定现在还买不回来了!云舒站起来道:“爹。你今天还去拉甘薯不?娘怎么不跟你一起回来?”
“你娘担心你外婆的身体,打算留在那里多住几天,甘薯今天不拉了,你娘说咱们院子没活水,甘薯拉回来不好洗。还不如在你外婆家附近那条大河洗好了再运来,也省得咱们把院子折腾得湿淋淋的!”
云舒点头道:“这个倒是。不过爹啊,我觉得咱们还是尽早把甘薯拉回来的好。万一路上出点儿什么事儿……”
“不会不会,这条路的人我都认熟了,能出什么事儿?”
“爹!现在粮食那么贵,你一大车一大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