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小年纪不学好,就知道油嘴滑舌!”云舒回头看去,见二姑正拉长脸斜着眼睛看自己!今天二姑对自己很不善啊?我没得罪她吧?
她想来想去,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张秀,定是张秀将上次李家大院的事跟她说了!那事云舒本就有愧,这次就不跟她计较,随她说去吧!
周氏明显发现二姑态度的不同,笑道:“二姐,云舒还小了,会说话跟讨人喜欢!”
“哼!会说话?我怕她是会说谎话!”
“谎话?二姐,你说什么了?咱们云舒挺好的,什么时候说谎了?”小姑疑惑道。
“她不说谎才有怪了,正月那几天,咱们阿秀去她姑姑家,……”二姑将上次云舒陷害张秀的事说了一遍,其中对张秀自然要美化一番,对云舒、能把她说得多丑陋就多丑陋!
二姑说完冷哼一声扭开头,剩下几人面面相觑,小姑惊讶道:“二姐,你是不是搞错了?怎么可能啊?”
“怎么不可能?我都问过我婆婆了,我婆婆亲口说这丫头外婆专门登门去教训了她和阿秀她姑姑一顿,弄得我们阿秀回来哭了好几天!这丫头,真是的……”
周氏扯扯嘴角,故意打圆场道:“二姐,别说了,都是小孩子吵架,云舒还小嘛,就算撒撒谎也可以理解,以后长大了就好了!”
“哼,只是撒撒谎也就罢了,还偏偏要诬赖我们阿秀,小小年纪就这么恶毒,长大了还得了?”
“够了!”汤氏板起脸一拍桌子。
“娘,这样恶毒的小丫头你还帮她?”二姑不满道。
汤氏板着脸的转向二姑:“阿英,你姓水还是姓张?”
二姑闻言顿时住了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却不敢开口辩驳。汤氏又转向云舒:“舒丫头。你真的故意诬赖阿秀?”
云舒低头想了想,眼泪汪汪的抬起头:“奶奶,舒舒知错了,都怪舒舒当时一时贪玩,见秀姐姐不跟我玩,就故意坐地上哭好吓吓她,以为那样她就会跟我玩了!对不起,二姑。舒舒不是故意的!”说完还配合的流出两滴眼泪可怜巴巴的望着二姑,二姑哼一声扭开头。
小姑呵呵一笑:“唉!我就说嘛,云舒这么小,哪有那么多小心眼?二姐,你误会她了,还有阿秀啊,平时看挺听懂事的。怎么对云舒就这么小气了?”
二姑瞪小姑一眼,再看汤氏,见她微微点头,显然也赞同小姑的说法,这事儿就此揭过。没一会儿,大姑拿着单子进来:“娘。这菜单我找办酒席的师傅商量了,上面增删了些东西,来,志华媳妇,你来给咱们念念,看看还差些什么?”
几人商定菜单后,便开始算账,家里有的东西抄出一份儿。列上数字,待会儿好去粮仓里清点出来;只有部分的列出一张单子,也要清点数量;差的东西再列一张单子,今天下午就得去打听采购。
算来算去,猪肉有了。鹅却一只没有,这里办大宴兴吃整鹅。鸡一般都要留着下蛋的。一只成鹅至少有五六斤,算下来就要五六十文;四十只一下子就要二两多银子。汤氏一听就心疼。叫周氏把那整鹅去掉,不要鹅了!
大姑二姑却说什么都不同意,整十的寿宴,怎么能没有整鹅了?最后大姑见汤氏执拗得很,干脆道:“娘,你这半百的寿宴没个整的东西怎么像样啊?您要是实在舍不得那二两银子,干脆就把家里的鸡全杀了吧?反正不管怎样都得来个整的!小妹,家里有多少只鸡?我马上叫师傅杀了去!”
“十五只下了一年蛋的,还有十八只刚下蛋的!”
“恩,一共三十三只,差几只没关系,一家抓一两只来就够了,娘,怎样?杀鸡还是买鹅?”
汤氏气得坐在椅子上,嘴巴翘得老高,脸上一鼓一鼓的,那表情比赌气的小孩还好看!众人抿嘴偷笑。
“娘,您不说话,那我就去杀鸡啰!”大姑说着就要往外走。
“等等、等等……不…杀鸡!”
“那好吧,就买鹅吧,一会儿让三弟去打听打听,看谁家要卖鹅?志华媳妇,记上,买鹅,算二两五百文吧!”
接下来就是青菜、豆腐之类的,青菜家里都有,豆腐也不贵,其他零零散散的大家再凑凑就齐了,算下来要买的东西一共约四两银子。四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这里一般人家一年的收成也不过五六两银子。
按惯例,给汤氏办寿宴,自然该子女们出钱,汤氏六个孩子,小姑和叔叔暂时算是单身,都跟着汤氏过日子,汤氏家出的猪肉、青菜什么的就当是他们的份子了,剩下的就由已经成家并分家的四个子女分担,正好一人一两银子。
昨天元月三十,老爹正好结了工钱,安老头儿那里得三百文,方大嫂那里二百文,再加上正月一整个月做工的钱,正好有一两零几十文。昨晚李氏还在愁眉苦脸的算账,生怕给汤氏过寿的份子钱不够,这下好了,刚好够,只是自家又要一贫如洗了!
众人商量好后,大姑让周氏将那些单子都重新摘录一份,又抄好各家要出的东西银钱,一人一张拿去照数准备。
自家那张单子大姑给了小姑,让小姑待会儿送云舒回去时拿给李氏,云舒把那单子要了来,认真看了一遍,顺便还偷偷瞄了瞄另外几张。
恩!还算合理,自家除了出一两银子外,还要出三十斤豆子,二十斤腊肉,以及青菜和一些零零散散的小东西,这些自家都有!
离开前大姑叫住云舒道:“舒丫头,叫你爹明天别去做工了,这里需要人手帮忙,明天早些过来,啊!”
第一六九章 攀比寿礼
****感谢“你太笨了”的粉红票票!****
离开前大姑叫住云舒道:“舒丫头,叫你爹明天别去做工了,这里需要人手帮忙,明天早些过来,啊!”
晚饭时,云舒将汤氏家商量的状况一五一十的说了,李氏拿着小姑拿回来那张单子从头到尾仔细看了遍,点点头:“还好,东西我们都有,银钱刚刚够,只是,寿礼…他爹,你看咱们送什么好了?”
对了,差点儿忘了这茬儿,除了要交寿宴的份子钱,还要准备祝寿的寿礼,自家老娘过半百大寿,做儿子的不送礼怎么说得过去?这个问题让云舒一家难住了!
送贵重的?家里没钱;送轻了,人家说闲话;送普通的,感觉你不尽心……那送什么好了?最好能不花钱又尽了心意还能有点儿新意的!
上次李氏送外婆的是一套亲手缝制的衣服,这是女儿送父母最常见的礼物,心意都在一针一线上。但汤氏…就算现在立刻开始做也来不及了,尽管云舒家与汤氏关系缓和了不少,但汤氏对李氏的成见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消除的,送衣服人家未必会领情!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大眼瞪小眼,后天就是汤氏寿辰了,得快点儿想办法才行。
“她娘,要不咱们捉两只鸡过去?”
李氏好笑道,“你娘是过寿,不是生……”李氏赶紧住口,差点儿说了不敬的话!
水志诚立刻明白过来,讪笑着摸摸鼻子,“那…那送鸡蛋?”
“不好,外人都送鸡蛋。咱们也送,不管送多少,你娘都会怪你不尽心的!”
“那…那…”水志诚那了半天,那不出来了,“她娘,你出个主意,送什么?”
“恩,送…送首饰?不行。太贵了,咱们没那么多钱,现在去定做也晚了!那就送…送…”李氏皱眉左想右想,也想不到好主意,二人叹口气转向云舒,一脸期待的望着她。
云舒惊讶的张张嘴,“爹。娘,你们是要我出主意么?”
“对啊,丫头,我们家就你鬼点子最多,你也来想想办法啊,最好是不花钱的!”李氏道。
“对。还得有新意!”水志诚补充。
“是啊是啊,不能跟别人的一样,还得……”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停提要求,完全没把云舒当成个四岁小丫头!
云舒无奈的听着二人嘀嘀咕咕,脑袋里也飞快旋转,送什么了?记得以前看别人说做生日蛋糕?那东西倒是新鲜,又好吃,可惜这里没奶油。白糖死贵死贵,最关键的是自己不会做啊!
送的东西不能太贵,就必须是自己做的,材料还必须能就地取材,东西要让收礼之人喜欢就得是她适用的、或者急需的、或者有价值的、或者有保留意义的?
汤氏急需的东西。似乎没有;有价值的贵,送不起;有保留意义的。似乎也很贵;那唯一剩下的就是汤氏适用的了。适用的,吃穿住行:吃。蛋糕?否!其他:不会做!穿:否;住:否,行:牛车?马车?更不可能!
云舒懊恼的直挠脑袋,泄气的往桌上一爬。
“不急不急,舒舒啊,你慢慢向,娘给你做鸡蛋羹好不好?”
“对对,舒舒,爹爹陪你坐着,要什么尽管给爹说,爹马上去给你拿,啊,慢慢想!”
云舒看这架势,爹娘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自己身上嘛!
云舒绞尽脑汁,东看看西看看,眼珠子将厨房转了个遍,最后定在灶台上正在冒烟的锅盖上,锅盖?……啊!有了!
云舒一脸喜色的跳起来,李氏马上反应过来:“舒舒,想好了?送什么?快说!”老爹闻言也凑过来望着她。
云舒得意一笑,“爹,娘,我最近去找小姑玩,每次都见他们院子里有个小药罐子,那罐子老实扑腾扑腾的响,就像那锅盖一样!”
李氏夫妻一头雾水,老爹道:“舒舒,你不会是想让我们送你奶奶一碗药吧?”
“去,胡说什么?”李氏拍他一掌,“大喜的日子什么药不药的?舒舒,你是想送你奶奶罐子吗?罐子好像也不太好啊,还是药罐子!”
云舒垮下脸来,“当然不是了!”要送药罐子,不被扔出来才怪!云舒凑到水志诚耳边小声嘀咕一番,水志诚闻言眼中一亮,连连称好!
第二天,水志诚一大早起床便神秘兮兮的出了门,然后扛了一大捆柴禾回来摊开晾晒在自家院子正中,然后吃完早饭就去汤氏家帮忙,云舒练完字,无聊的也跑去凑热闹。
她进到汤氏院子时,里面正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家的大肥猪刚刚宰完,正在分割猪肉,云舒对那场面不感兴趣,转头看了看,见自己那一群表哥表姐堂哥堂姐们正围在院子角落里嘀嘀咕咕。
云舒好奇的凑上去,张秀从她进院子就看到她了,见她靠近,故意用胳膊撞撞大姑的儿子顾家麒:“麒表哥,你娘这次给外婆准备了什么寿礼啊?”
“寿礼?好大一堆啊,我也记不清楚!”
“都说说看,有些什么?”
“呃,让我想想啊,好像有布匹、首饰、衣服、吃食……大概就这些吧!”
“哇!好多啊,麒表哥,那得花多少钱啊?”水云秋一脸羡慕道。
“不知道,我娘早就开始准备了,应该会要十两以上吧!”
“十两!”周围几个孩子惊讶的异口同声道,并且都是一脸羡慕的表情。
张秀道:“麒表哥,你娘真尽心,又舍得花钱,外婆得了礼物一定高兴!”
顾家麒不好意思的笑笑,谦虚几句,问:“秀表妹,你娘给外婆准备什么寿礼了?”
“呵呵。麒表哥,我们家自然不能跟你们家比,不过我娘早就开始准备了。她常说啊,外婆家以前好穷的,养大几个孩子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孝敬她,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有时脾气执拗一些。咱们做晚辈的一定要多顺着她的意,不要顶撞她,不要惹她生气!”
说这话时张秀时不时斜眼瞟向云舒的方向,那意思不言而喻,另外几个孩子大多没听出她话中有话,纷纷附和、夸二姑真孝顺。云舒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她傻笑两声装什么都没听懂。
顾家麟道:“秀表妹。你说这么多,还没说你娘送什么寿礼了?”
“呵呵,我娘啊,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都拿出来,给外婆打了一对纯金的镯子。我上次偷偷看过了,那镯子金黄金黄的。上面的花纹又精致又漂亮,可贵气了呢!”
“真的?秀表姐,那得花多少钱啊?”水云秋一脸羡慕道,男孩子们对首饰不了解,不过一听纯金的也很羡慕。
“恩,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几十两肯定是要的!唉,我爹常念叨我娘。对外婆这边实在尽心,自家人宁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给她老人家准备份像样的寿礼。
云秋,你们家的寿礼是什么?”
水云秋脸上一红,“那个…我们家前段时间出了点儿事。家里没多少余钱,我娘怕太寒碜不好看。就去我外婆家要了两匹上好的布料来,给奶奶做了两套衣服。
那衣服我娘还在病床上就开始做了呢。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劝了娘几次让她好了再做,可她说这衣服虽不贵重,却是咱们的心意,一定要一针一线亲手缝出来才行!”
张秀笑道:“秋妹妹,你想带病做衣服,却是挺尽心的,奶奶一定会喜欢的!”
然后她看看云舒,抿嘴笑道:“云舒妹妹,听说上次大舅家出事,你们家只出了五百文?唉!二舅、二舅母真够小气的,大舅不过是一时不顺,等这事儿过去了,拿钱以后定能加倍还上。是吧?秋妹妹?”
水云秋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绞着手帕低下头,支支吾吾没搭上话。
张秀又转向云舒:“云舒妹妹,你说了?”
这张秀实在可恶,她那话明显就是说:自家有钱却故意藏着掖着,舍不得拿出来给大伯解围了?她几句话就抹杀了李氏主动出钱给大伯解围的‘功’,反而数落起自家不尽心的‘过’来!同时还含沙射影的提醒水云秋,以后有钱了记得加倍还!
云舒抿起嘴,还在想怎么应付她时,张秀又说话了:“云舒妹妹啊,你们家房子都盖得起,怎么连一两银子都出不起了?唉!我听说你娘上次去你外婆家送了不少东西了,不会没留我们外婆这份儿吧?说说看,你家给外婆准备了什么寿礼了?”
众小孩齐齐望向云舒,等待她的答案,云舒心中万分恼火,面上微微一笑:“嘿嘿,这是秘密,不告诉你!”说完转身就跑了!
“喂,喂!”张秀在后面直招呼,云舒才不理她了,头也不回的跑掉了!
中午吃过午饭,云舒便在院中那对柴禾中仔细翻检查找,最后挑出三根有些结巴的、卖相还不错的木棍。
她将木棍拿出来给李氏,让她专门生火将木棍烤得半干。半下午时,水志诚就匆匆的赶了回来,“舒舒,她娘,准备好了吗?”
云舒母女赶紧将木棍献宝似的送上,水志诚拿着每根都垫了垫,然后选出一根最合适的,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道具开始乒乒乓乓的砍起来。
傍晚时,小姑就过来请李氏夫妻。先前已经说好了,自家兄妹就在初二晚上给汤氏摆个家宴,过次寿辰,明天才是亲朋好友邻里贺寿的日子。
那么,今天晚上,也是自家兄妹给汤氏送寿礼的时候啰。
水志诚专心的对着那木棍修了又修,云舒在一旁出谋划策,父女二人一直忙活到小姑来催第三次才算完工,李氏赶紧将早就准备好的红布拿过来,将那棍子包上,一家人整理一番衣着便匆匆向汤氏家去。
他们到时小姑正站在门口翘首以待,一见他们便冲上来,“快,快,大家都等了好久了!”
小姑带着他们进了堂屋,今天的堂屋装饰一新,满堂喜气!堂上众人从衣着到表情,无比显示今天是过大寿的日子。水家几兄弟姐妹按大小顺序坐好,姑姑及其家属们坐右边;云舒一家和伯伯一家、叔叔坐左边。
待大家全部入座好,汤氏喜气洋洋的坐在上方右边的位置,小姑充当礼官,唱礼,众人齐齐站起来,跟汤氏跪下,大声说事先定好的贺词,然后拜上一拜。
汤氏乐得见牙不见眼,笑眯眯的让众人回坐,让后给孙子女们一个一个的发红包!云舒也得了自己那份,感觉里面有几个铜钱,她暗暗高兴,自己的主意没白出!
其后便是子女们送礼的时间了。
大姑却是送了一大堆东西,还专门找了两个帮工搬上来,汤氏自然高兴,这样摸摸那样看看,件件都满意。
二姑送的果然是一对金镯子,那盒子一打开,黄灿灿的颜色顿时耀花了众人的眼!汤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对二姑一阵夸赞,似乎得两个小小的镯子别得大姑一大堆东西还满意!
二姑坐的位置正好在水志诚正对面,站在二姑背后的张秀示威性的对云舒挤眉弄眼,然后哼一声扭过头去。
接着是大伯家,大伯家除了送两套衣服外,还添了一根分量十足的银簪子,那应该是周氏的陪嫁之物。云舒偏头看看水云秋的表情,见她一脸懊恼,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那根渐渐远去的银簪子。
云舒暗暗吐吐舌头,这周氏真是的,肯定是听水云秋回家说了各家要送的东西,怕自己只送衣服太寒碜,才特地将自己的压箱底也加上的吧?难怪水云秋一脸懊恼的模样!
汤氏微笑着收下,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没再有更多表示,周氏低眉顺眼,轻轻叹口气,明显有些失望。有了二姑先前那对金灿灿的纯金镯子,这银簪再分量十足也没了颜色,这次周氏吃大亏了!
轮到自己家,众人齐刷刷的看过来,水志诚犹豫的看看李氏,李氏点点头,水志诚吸口气,将红布包裹的长条形的东西双手捧上送上去。
大家都好奇的伸长脖子,最好奇且敢在这场合问话的自然是小姑:“二哥,那是什么东西啊?怎么像跟棍子啊?”
大家闻言都笑笑,二姑道:“不能吧?今天是娘的大寿,怎么可能送跟棍子?二弟家就算再舍不得,也不至于这样吧?”
李氏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干脆低下头不说话,水志诚尴尬的摸摸脑袋,笑道:“确实是棍子!”
“啊?”众人都惊讶的张大嘴。
“二弟,你…”大姑语气严厉,似乎想训斥老爹一顿。
“爹爹,那不是棍子,是长寿杖!”
“长寿杖?”众人面面相觑。
第一七零章 玩伴—求订阅!
“长寿杖?”众人面面相觑。
水志诚慢慢打开红布,里面果然是根棍子,不,是棍子形状的拐杖!仔细看会发现这拐杖与其他人用的有很大区别。其杖身自然弯曲却极有弹性,杖顶一个奇形怪状的装饰物,整体感觉很新,一看就知是新近才做出来的。
“二弟,为什么叫长寿杖了?”大姑问道。
“这个…这个……”水志诚求救的望向云舒,解释的话当然不能由云舒来说,云舒扯扯李氏袖子,李氏会意,站起来笑道:“大姐,你看那杖顶,是否像个老寿星?”
众人闻声望去,盯着看了半晌,“咦,还真像,二哥,你哪儿去找的这东西?”小姑欣喜的直拍手。
除二姑和周氏外,其他人均微微点头,看样子应该通过了吧?
“娘过大寿,送什么拐杖?你是怕娘站得太稳不成?”二姑拉长脸道。
“不…不是……”水志诚结结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李氏道:“二姐别这么说,长寿杖是个吉利的寓意,平时需则用,不需好好保存即可。小时候听我爹说前朝皇帝最喜对有功之丞封赏各式拐杖,照二姐那样说岂不是……”
李氏适时闭嘴微微一笑,二姑冷哼一声:“我没念过书不识字,咱们爹也没你爹能,中不了秀才,不知道你那些故事说法儿,他皇帝老儿赏什么关我屁事?他……”
“二妹,别说了!”大姑瞪她一眼她总算停了嘴,大姑又转向老爹道:“二弟,这拐杖是你做的吧?”水志诚老老实实的点头。
“新近做的?”水志诚再点头。
“那给娘看看,好用不好用吧!”水志诚依言将那拐杖送上。汤氏拿在手里摸了摸,然后点点头,脸上淡淡的说了句:“有心了,回去坐吧!”
水志诚一脸欣喜的回到座位上,其后小姑和三叔都送上了各自的礼物,小姑送了双鞋子,叔叔送了把梳子,然后一家人回到院中开始吃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氏和水志诚都起来了,水志诚饭都没吃就跑过去帮忙,李氏在家做完饭,把云舒叫起来,给她洗漱梳头,然后叮咛嘱咐一番也匆匆去汤氏家帮忙。
院子里就剩云舒一个人了。原本她也想去凑凑热闹的,可一想到昨天二姑和张秀那架势,兴许上次把她们得罪狠了,她们一找到机会就要找茬儿的,算了,还是离她们远些的好。
云舒无聊的转来转去。先跟小黄玩了会儿,然后搬出纸墨笔砚开始练字,直到接近午时才跑过去看看。
她刚出自家院子,就听到一两百米外汤氏家闹哄哄的声音,往那边一瞧,汤氏院子被挡住了看不见,但大伯家的院门口却能看得清清楚楚,那里居然也或站或坐着不少人!看来客人们都快到齐了。
云舒关好院门。整整衣衫,摸摸头发,拍拍脸颊,挂起一个自认为最甜的笑往那边院子跑去。果然,客人来了一大群。村子里认识不认识的几乎全都来了,而且还是拖家带口一起来!
云舒对这种习惯很不适应。明明平时见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的人家,一逢哪家办大宴。必定拖家带口倾巢出动,随的礼只有几十个鸡蛋或几斤米面杂粮而已。这里人口多的一家有七八个孩子,一张桌子都坐不下,他们送那点儿东西还不够塞牙缝儿了!
云舒吸口气,小跑着过去,见着认识的人就礼貌的招呼一声,不认识的也微笑着婶婶大娘的叫,然后快速穿过人群往汤氏家跑去。
到汤氏院门口时,见院门右侧放了一张大桌子,大伯坐在后面记录,三叔在一旁接礼报数,却不见自家老爹身影。
云舒在院子里搜寻一圈,见院子里里外外坐满了人,男人们三五成群,女人们四六一堆,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个个脸上挂笑互相或大声或小声的说着闲话,孩子们欢快的在其间穿行嬉闹。
云舒站了一会儿,自家老爹没找到,倒是找到几个认识的同龄女娃:一个是村长小儿子家的女儿,比自己大一岁的水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