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家有女-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昭笑容诡异,语气中不掩兴灾乐祸:“燕京俊杰杜六郎,刚死了新婚妻子,他成婚也不足三个月。”只要和杜六郎有关,秦昭也变得不厚道。
知言惊讶,杜六郎这都死第二个妻子,虽说第一个是没过门的未婚妻,克妻的名头他背定了。知言也高兴,凑近一本正经说:“正是,可为燕京第一趣事。”
秦昭不再做少年老成笑出声,知言俯在桌上也笑着,不知不觉眼皮睁不开,四周声音全都飘忽,沉沉睡去。
秦昭细看妹妹疲惫不堪如软泥般瘫伏在桌上,眼眶湿润,唤过婆子们,让她们合力抬着知言上床,瞧着安置好了才出来,直奔外院书房孟焕之处。
******
孟焕之也是强打起精神应酬各色人等,打着关心孟家人旗号守在府里的人不少,其真心与用意不言而喻。他自嘲道,幸是自己见过不少人情冷暖,想透其中关节,若还在少年时,有此境遇,非要气得吐血不可。
孟焕之耐着性子,客气中带着疏离,依次劝走来访的客人,回到书房,秦昭已候了多时。孟焕之料定舅兄的来意,也不用客套,直言问:“舅兄可是从知言处回来,她睡下了?”
秦昭感慨世事难料,两年前在同间书房,尚被孟焕之婉言拒绝,今天他倒亲热唤起舅兄,不禁一笑,点头道:“正是,九妹困得眼睛睁不开,还说可以撑住,说话间伏到桌上睡去。”说着轻摇头,眼中都带着笑。
秦家兄妹手足情深,孟焕之早都知晓,轻叹:“让她受累了,心中很是过意不去。”
秦昭眼神如矩:“尽孝是本份之事,妹夫不用见外,只要你一心待她,九妹再吃百倍的苦,我决对不说什么。”
孟焕之咬字清楚:“知言是我的妻子,我定不会负她。”
男人间的话语一诺千金,双方都明了对方心性品德,秦昭松缓表情说出另一件事:“来时祖父让我带话,朝中盯着孟家的人颇多,让你斟酌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
孟焕之盯着桌上的山石盆景,放低声音:“我已想好,不会因他人之故有所改变。孟门修远不是孟仲白第二,回去后让祖父放心。”
秦昭加以劝诫:“妹夫有朝一日入朝为官,旁人可都当你是孟家之后,一举一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行事不敢差毫池。”
孟焕之正视秦昭:“待在此间终了一生,便能独善其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舅兄也心怀抱负,能忍下一生赋闲,寄情于山水?”
秦昭遥望天际,轻声道:“不能,立志高远,不曾甘做蝼蚁。”
孟焕之赞同道:“非为君王”
秦昭接话:“为酬己志”大鹏展翅,翱翔天际
两人相视一眼,会心一笑,秦昭展颜,负手站在窗前说:“妹夫好生休养,我在燕京等你。”
孟焕之朗声说:“好,守孝期满,我带知言便回燕京,保她不少一根毫毛。”
他难得说出戏语,秦昭也被逗笑,轻指孟焕之说:“九妹平日里好生有趣,三年后,妹夫性子必不是如今这般沉闷。”
孟焕之微微一笑。
******
翌日清晨,秦府诸人起程,临行前,知言自觉笑成一朵花,落到别人眼里未必,秦枫几次湿了眼眶,令他怀疑变老了,才如此心软。
秦昭也觉妹妹太过懂事,私下劝说:“不必事事都要做到极致,你尚小,妹夫性子宽厚,不妨如同待四哥一般待他。”
这明指着让知言又装天真,知言轻声抱怨:“四哥快娶嫂子,下次见你,也该领出小侄儿让我看,你妹夫能吗?”
秦昭哑然失笑,轻拧知言的脸颊:“真是反了天,取笑起四哥来,我要同妹夫告状去,让好生管教他的小娘子。”
知言瞪大眼睛,一副你敢吗。孟焕之在旁忍俊不禁,拉着知言又向岳父舅兄一番保证,众人才动身,孟焕之亲送到大门处。
知言站在垂花门内,眼望着父兄的身影消失不可见,又静站了许久,才在奶娘的劝说下回房补觉,直睡得天昏地暗,数日后才养足精神。
孟焕之几次回到后宅,见小娘子不是在梦乡中,便是瞪着迷糊的眼睛往嘴里填饭,手底下筷子左一下右一下,他生怕不小心吃到鼻子里。
盯着知言用过饭,把碗筷一推就往床上倒,孟焕之又说刚吃饱饭,先走动几圈消消食,再去补觉也不迟。
所以知言每天饭后,脑子跟糨糊一样,扶着丫头在院子晃几圈,再寻找床的温暖。屋里那个人太讨厌,韩世朗在府里,他不去陪朋友,盯着自己不放,睡个觉都说了不算。
******
几日过后,韩世朗也打趣道:“修远,你这一到饭点就往后宅跑,怎么,养了一只猫儿?”
彼时,孟焕之正整理信札,抽出一封信递给朋友。
韩世朗一脸戏谑,边拆信嘴上不饶人:“莫要打岔,改日我要亲自会会孟府的勾人猫。”
孟焕之一本正经回道:“知言年幼,不知爱惜身体,饭后漱过口,便赖在床间,恐伤了脾胃。我先盯着,过两天缓过劲,也就不用天天跑了。”
韩世朗先是吃吃笑,越回味越觉有趣,终放声大笑,手下抖抖嗦嗦抽出信纸,略扫一眼,眼敛笑意,神色变得庄重。
孟焕之一直保持淡然,见友人面色变幻,并不相问,端起茶碗。
韩世朗挥手让屋里的人都退下,踱到孟焕之身边,扔下重磅消息:“宫里朱贵妃老树开花,已有五个月的身孕。”
孟焕之也惊讶,质疑道:“可是当真?”
韩世朗点头:“我来之前,东宫便有猜测,苦于无法证实,如今天子亲口宣布,还能有假。”
孟焕之放下茶碗,剑眉微动:“东宫可是……”
韩世朗摇头:“眼前这情形,东宫没这个胆子,朱贵妃和桂王若有闪失,他是头号嫌疑,撇都撇不清。再者,圣上除了后位和太子位不能随意更换人,捧出世间最好东西齐奉到朱贵妃母子面前,东宫的日子也不好过。”
孟焕之因叹道:“过犹不及”
韩世朗也叹道:“正是,愁就愁在,东宫大婚五年多,膝下只一体弱多病小郡主,后宫的两位娘娘都急着搜寻好生养的女子,要不是秦家过于势大,保不准早有女儿入了东宫。”
孟焕之颦眉道:“东宫挑选滕妾与秦家有何干系?”
韩世朗笑语:“秦家女儿好生养,燕京城中人皆悉知。故去的老祖母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力主择了秦家女儿,不过,你家要尚等些时日。”带有深意的尾音拉得好长。
家中与秦府联姻的诸多原因中,真是有这一条,孟焕之也不多做解释,只戏说友人:“世家出来的公子,外头为人典范,私底下最不正经。”
韩世朗辨解道:“我只在你和敞之面前说笑几句,你那位苏家连襟才是真正放浪不羁,来日等你回燕京城,好亲眼目睹一番。我比起他来,真是自愧不如。”
孟焕之听话中有话,抬颔示意快说。
韩世朗一哂:“没甚说的,他现在比你我都要老成。”话中透出意味深长。
是啊!有秦敏在一日,无人敢慢待秦家儿女。孟焕之想起后宅中那只小花猫,睡得不知今昔是何年,不禁眼中带笑。
☆、第96章 追风飞翩
韩世朗在沧州盘旋数日后,也动身回燕京。他走后,孟府大门紧闭,知言和孟焕之开始过真正的守孝期。
后宅中,只剩知言带来的秦府众人,及冯婆子、刘妈妈并十数个下人,常常镇日不闻一声动静。
两年多时光,难道真要过着这样的日子?!比在燕京还要无趣,在家中,好歹还有兄弟姐妹相伴。故知言在补过数天觉后,成天练字作画,因天冷,也很少出去走动。
孟焕之每天回到后宅一同用饭,见知言郁郁寡欢。他本是个无趣的性子,从幼时起只知读书求学,长大后出去历练也是奔着识遍人间愁苦,别的尚可,唯不了解女子心态。几次调笑,收效甚微,直觉束手无策。
知言也对着眼前的人犯起难,以前孟老太太在时,为着让老人高兴,装样子也要做亲密。现时在孝期,孟焕之总是一本正经,如何相处,真是无从下手。
更多时日,两人在屋中都默声不说话,孟焕之手捧书卷专心致志用功,知言站在桌前练字,冬日白昼苦短,眨眼之下一天也就过去。
丫头婆子们在旁干着急,却想不出法子,躲在背后嘀咕。
却说今冬格外酷冷,寒风猛烈,如吹毛扯絮般连着飘了几天雪,冬儿带几个丫头在院中堆雪人。知言也凑热闹,与几个小丫头打起雪仗,雪球横飞,满院被扔得一片狼籍,知言头脸也全沾上雪。
奶娘在旁直嚷嚷:“姑娘,快莫玩了,冻着手,回头发痒。让别人看着也不像样子。”
知言展颜一笑,耍赖道:“偏不”
奶娘在旁直摇头,心里头叹说前两天刚觉得姑娘长大了,一转眼又变回老样子,可别让姑爷瞧见她这副傻模样。
孟焕之近午时回到后宅,远远听见少女的笑声如银铃,走近一观,小娘子带着丫头们玩雪球,衣裳头上皆沾着雪,脸冻得通红,眼中闪着光彩,开心地大笑。
他会心一笑,想起来玩也是好的,守着孝不能带她出门,马匹也闲养在府里。想到此处,心头一动,说过回府给小娘子看旧物,忙得竟忘记。
丫头们瞧见孟焕之,停下玩闹。知言因回头,看清楚来人,心底暗暗吐舌头,这是孝期,该不会犯了忌讳,陪着笑脸同孟焕之打招呼。
孟焕之并不多说话,走过知言身边牵着她的手进屋,触到冰凉的小手,不禁微皱眉,进屋后面色微沉,唤过下人给知言换衣服,见她要用手炉,低沉着声音道:“过来”
知言明着吐舌头,这是真生气了,老老实实走过去。
孟焕之拉起知言的手捂在自己手中,言语中带着责怪:“才抓过雪团,手都冻木无知觉,再用手炉,烫伤了如何是好。”
原本不是因为在孝期玩闹而生气,知言松一口气,笑着解释:“也是忘了,下回不会再犯。”
孟焕之立眉道:“还想着下回,前两日做的皮毛手套放到何处,为甚不戴?”
知言越听越不对劲,他怎么管起人比秦昭都要凶,轻鼓腮帮。
孟焕之见她这个动作,停止说教,抬眼定睛瞧着知言,面上一笑,放低声调:“先用饭,午后我带你看样东西去。”
知言早把以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追问道:“是什么”
孟焕之头都不回:“去了就知道。”
知言暗中嘟囔,真是怪,年纪轻轻,搞得跟小老头似的,装深沉。
用过午饭,孟焕之领知言到前院,直奔马厩。知言兴奋地问:“领我来见飞翩?”
孟焕之白衣胜雪,面上似笑非笑,带丝得意,命下人牵过一匹马,浑身纯黑,并不是飞翩。
知言不解,再细看黑马,有几分面熟,见孟焕之示意自己上前,走过去伸出手。黑马闻得熟悉气味,轻嘶喷着鼻气,俯首偏向知言,往她头脸上蹭去。
知言伸手轻轻抚摸马脖,打个唿哨,马儿更欢快,前蹄在地上轻敲,仰头长嘶,马首跃起,踏碎步围着转圈,马鬃微扬。
知言看向孟焕之问道:“追风?”
孟焕之负手玉立,盯着追风也不回头:“两年前,我与韩兄、王兄约好在秦州书院会合,他们从陕地入甘,我从塞外进陇。在秦州时韩兄赠了我这匹马,说是从别人处牵来,不甚听他指挥。前回上燕京,恰逢它病了,留在沧州,要不然你能早几月见到。”
知言笑容得意:“那是当然,追风是黄家姐姐帮我驯服,也带着气性,虽不比昭夜骢那般高傲不屈。”说到后面,语气变轻,照夜骢暴死早化为白骨。
孟焕之听出异状,偏过头,瞧得小娘子一脸感伤眼神黯淡,开解道:“照夜骢傲气过盛,合该它有劫难。人也同样,过刚即折,四舅兄性情刚柔并济,能屈能伸,让我很是佩服。”
外人知道秦家的事并不惊奇,知言谦让道:“不用尽夸四哥,祖父在他身上最花费心血,人都有长处,只做自己便成。”轻打唿哨,唤追风停下,再与马儿亲热。
孟焕之细细品味方才的话,带着笑意旁观,自嘲道:“追风跟了我两年,一见故主,便弃之而去。”
知言用手刷理马鬃,回道:“我也养了追风近一年,当初父亲将它送人,心中不痛快好多天,还是四哥把飞翩给了我做为补偿。”
孟焕之上前也与追风亲热,又命人牵出飞翩,两匹马在马厩已相熟,并未起嫌隙,一黑一白并立在院中,知言左手逗追风,右手安抚飞翩。
孟焕之笑说:“方才的话,你就不怕韩兄知道?”
知言回答机智:“虽是韩家世兄牵走,最终落入你手,才是正主,刚才全听见我的抱怨,做何想?”
孟焕之眼中闪着笑意不语。
知言此时明白秦昌说的信物一事,辗转几次落入自己手中那两副画定出于孟焕之。他不说,看能憋到什么时候。
******
年关临近,千家万户忙得迎新除旧,孟府中雷打不动老样子,孟焕之使人上燕京送节礼并报平安。孟府管事回沧州时带着秦家诸人的回礼,及知言的奶兄一家。
大宝带着老张头和二宝赶到沧州城。一为报庄上收成,并送来各色年礼;二来燕京城中几处铺子并江南田产,仍是秦枫代管,只在年底送了帐目及存入钱庄的银票;三来与奶娘过个团圆年,十几个春秋第一次除夕日全家团聚。
孟焕之安置大宝父子住在前院一处独立小院,知言也遣了奶娘过去陪伴家人,自己占用她的时间太多。老张头有妻似无妻,大宝兄弟两人也是有母却无母,更不提意外夭亡的女儿。终于有能力为他们一家做点事,略做补偿。
孟焕之见过张家父子后,赞叹秦家用人之精妙。小娘子身边的奶娘忠心可靠且胆小谨慎,奶兄等人也是老实本分,特别是大宝,让他青眯有加,闲时唤来与之细聊,回到后宅对着知言也夸了几句。
天寒地冻时,朔风冽烈。屋里烧着地龙,熏炉里燃着淡香,袅袅缭绕,暖如春至。
知言边整理着帐册,拿过让孟焕之帮着看,又与孟家在沧州的田地收成做对比,两人正伏在榻几上抵头商议。
听见孟焕之夸大宝,知言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不仅大宝有本事,二宝也是个能工巧匠。”
孟焕之满是惊愕“哦”
知言命丫头寻出二宝做的三桅双层船,让孟焕之看,他见了赞不绝口,带着自省:“我是不识珠玉在前,混做寻常石头看待。”
知言也说:“当初,二宝先送了东西,后来因兄弟姐妹们都说他手巧,要当面发赏,才召进府,别说我,连四哥都觉得不可置信。”
孟焕之陷入沉思中,知言因说起大宝和二宝,同他先通气:“奶娘瞅中燕子,想说给大宝做儿媳妇。焕之,你觉得如何?”
孟焕之惊起抬眼,茫然不明所以。知言又说了一遍,他点头说:“你的丫头,不用来问我。”
知言撇嘴:“奶娘想趁大宝在府里,让燕子同他多有接触,事关前后院门禁,怎么不问你?”
孟焕之瞧着知言气鼓鼓的样子,轻咳一声道:“前院的柱儿不也常给你房里丫头递东西。”
知言被惹笑,微偏着头解释:“柱儿在家时便让四哥掌过眼,他只嘴甜,胆子却小。”
孟焕之身子后仰,靠在迎枕上,赞同道:“正是,柱儿才来数月,上下混得相熟,听见刘叔夸过他两回。”说到此处,他似想起什么,伏过身低语道:“刘妈妈同我说过几回,说瞧着你房里的大丫头好,想说给长兴。”用手指着外间侍立的立冬。
长兴是刘管事和刘妈妈的儿子,又做着孟焕之贴身书僮,将来至少也做府里大管事,对立冬来说是上好的归宿。
知言回头看珠帘外的立冬一眼,也压低声音:“我要问过立冬的意思,再能做定夺。”
孟焕之盯着近在咫尺的俏脸,肌肤似玉,眼睛明亮,带出与年龄不符的老成,手下没忍住轻捏知言的鼻头。
知言拍掉做怪的手,捂着鼻子哼哼,微拧眉毛控诉。孟焕之吃吃笑起来,单肘支在榻几上兴致盎然。
☆、第97章 静心萌动
长盛二十八年秋,沧州孟府,知言十三岁
“焕之”知言提高声音,喊了第三声后,孟焕之才回过神,一脸懵懂望着她。知言白了白眼,用手指着桌上,这人在书房用功不说,饭桌上也在苦思冥想文章奏对,每回吃饭都在神思飘游。
孟焕之低头瞧见桌上洒出的饭粒,再看手中筷子只剩一根,另一根不知落到何处,怪不得吃了半天肚子还觉得饿,唇边现浅笑,向知言求饶:“我又忘了,甘愿受罚。”
知言眨了眨眼睛,让丫头再盛一碗饭上来,接过亲塞到孟焕之手中,嗔怪道:“吃饭也不消停,我方才说的话,你肯定都没听见。”
孟焕之睫毛微闪,笑意温柔轻哄知言:“娘子再说一遍,我一定洗耳恭听。”
知言轻嗤,又取过一双筷子递给孟焕之,脆声说:“你还是先好好用饭。”
孟焕之扫一眼满桌皆素,挟了几块青菜就米饭,几下吃完,见知言又想歪到榻上,故站起来伸出手:“知言,同我一起逛花园去,边走边听你说话。”
知言依依不舍在榻上赖了几秒,苦着脸把手放到孟焕之手中,一起慢步出屋。几个丫头婆子相视一眼,捂嘴偷笑,并未跟去。
孟焕之饭后踱步消食走得极慢,天色初暗,园中树木有几片染上霜色,林木清爽之气扑鼻而来,头脑顿时清醒许多,先放下近日听到的几件扰人烦事,惬意消遣。
经过六角亭,瞧着石条凳上铺着天青素花褥垫,他回头看知言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做出妥协,领她先坐下休息。
不知为什么,知言今天小腿跟灌了铅似的,提不起脚,终天有个地可坐,浑身无劲蔫耷拉着。
孟焕之站在知言身前,端详她头上两只珠钗并一只素银小凤钗,伸手轻触凤口衔的米粒大珠子,温声说:“下人尚可日日见荤腥,惟你跟着我吃素,将近一年时间,嘴里淡得不知肉味。明天刘叔出去采办时,让捎带几尾鱼并一篓螃蟹来,正是秋蟹肥美时,给你换个口味滋补身子。”
听见螃蟹两字,知言口水都快流下来,面上强撑着保持淡定,依是坚持:“你都在吃素,再等上一年多也无妨。”
孟焕之掀起长衣后摆,坐在知言身边,声调低沉:“父亲和母亲去世时,我尚年幼,未曾依礼节制。祖父故去时,我也年少,祖母发话只可茹素百日。如今我正当盛年,身健体壮,应恪守三年以全孝心。你正值长身体时,隔三岔五破次忌,不为失礼。再者,叮嘱下人守紧口风,不会传到外头去。”
知言纠结于吃与不吃之间,睁大眼睛直视孟焕之,明白他所说都是肺腑之言值得相信,好意难却,点了点头。
孟焕之深遂双眸闪着亮色,笑着捏捏知言的鼻子,语气轻松问方才在饭桌上说过的话。
知言扳着指头说起:“想着快到中秋,备了几份礼分别给两位舅舅、授业的老师、族中几位叔伯,还有荣安堂施老,另有一份给周妈妈,我都列好单子,晚上你带到前头再过目一遍。”
孟焕之手平放在膝上,听完手指轻敲素袍,问得意味深长:“就这些?”
知言糊涂了,绞尽脑汁回想,中秋节临近,今天是……哦,笑得谄媚:“最紧要的事当要放在最后说,后日是你的生辰,我备了礼可不能现在就告诉你。”
知言的表情变幻瞒不过孟焕之眼,故轻笑说:“小滑头,可是随了外人给祖父起的外号,小狐狸。”
知言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一丁点像老狐狸,长相有一半像他没办法,理直气壮地辨解:“家中姐妹最数我傻,才被骗到你家来。”
孟焕之听言无声地咧嘴笑,微暗暮色中白牙醒目。
知言坐着都犯困,直打呵欠,浑身像没筋骨般伏在栏杆上。
孟焕之见状收起笑意,抓过知言的手腕,凝神为她把脉,表情高深莫测,盯着知言的面色瞧了有片刻功夫,拉起她往回走。他双手各扶着知言的肩膀头,闻见若有若无的香气,凑近轻嗅小娘子的鬓间,连扶带搂送她回房。
知言迷迷糊糊被送回房,也不听孟焕之给聂妈妈吩咐着什么,也不让丫头服侍,摸索着上床,脱了绣鞋,胡乱脱了外衣,拉过被子闷头睡下。恍惚间有人往她怀里塞了一个热乎乎的东西,身底下也被塞进一床小褥。
等她睡到天亮时,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身底下粘乎乎的带着潮湿气,知言有种不祥的预感,坐直身掀开被,瞪目结舌,差点跳起来。
床上洁白的小褥上一大片红色,素色锦被上,小衣寢裤全沾染着血色,真是血染的风采。秦知言人生中的初潮令人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奶娘守在外间听见动静,进来先笑出声,眉眼盈着喜色,拉知言起来,推她到屏风后清洗,更换衣裤和必用之物,唤了丫头进来收拾被褥。
知言换过衣服,洗漱后到外间。聂妈妈带丫头恭贺知言来初信,并指着桌上说:“姑爷料定就在这几日,昨晚吩咐过,让厨房炖好补品汤点,今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