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木兰无长兄-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肆耍銎甙四暝俪龉昙鸵膊凰闾乇鸫螅薜牡艟图蓿薏坏艟鸵桓鋈斯裁皇裁础!�

    “更何况殿下虽然才三岁,但十分聪颖。”

    王慕云顿了顿,态度有些古怪地说:“我甚至就没见过比殿下更聪明的孩子。”

    才三岁而已,已经会认识那么多字了,而且平日接人待物都十分得体,远非一般小孩子能比。

    “陛下把你安排在殿下身边,一来是因为你性格爽快,陛下不希望用优柔寡断的妇人养坏了儿子,二来是因为你武艺高超,可以保护小皇子的安全。”

    贺穆兰叹了口气:“你算好的,没有入后宫。不当妃子已经是万幸,有许多不愿为妃做了女官的,都被分到了后宫辅助那些夫人们,一各个哭哭啼啼呢。”

    都知道后宫太挤,连三夫人和昭仪都没有独立的宫殿,又怎么可能给女官准备太宽敞的地方?多则六人一间,少则四人一间,哪怕宫里出去那么多宫人,地方也不够用。

    许多贵女在家里也是金枝玉叶的嫡女,一进宫瞬间落入泥地一般,没崩溃已经算是好的了。

    “谢过恩,我也要回去了,以后不能常见,也无法肆意赛马射箭……”王慕云有些惆怅,复又甩甩头轻笑。

    “罢了,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扛着便是。”

    “你若不想做女官,我可以求情,让你出宫去。”

    大殿的门被从中推开,素和君板着脸从中走出。

    “你一开始选择入宫就是错的!伯父每日里游山玩水快活的很,要知道你这么牺牲,这以后好日子都要过成苦的!”

    王慕云见到素和君本应该条件反射的挑衅他几句,可也不知是离别愁绪多还是心中实在是烦闷,她只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我阿爷看起来过的放浪不羁,其实经常思念家中的亲友。我阿母也知道,所以他每去各处散心,都一直跟着,就是担心他会后悔。加之我又是个女子,不能传袭门庭,即使文武双全又有什么用……”

    “你不愿出宫?”素和君皱着眉,“何不再考虑考虑。”

    “你这长舌公,怎么这么热心?我一没有报病,二又不愿入宫为夫人,除了做女官,还能怎么出去?”

    王慕云瞪眼。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贺穆兰在一旁看着心中好笑,不过却也认同素和君的话,王慕云为了父母这样牺牲,她的父母却不见得愿意她这么做。

    她此番做了女官,得益的除了王家,似乎没有什么好处,若是能出宫去,不妨试一试。

    “我是看着我们两个从小相识一场,两家有是至交的份上!你那几个表哥要是知道你做了女官我却没出手相助,肯定要骂死我!”

    素和君气急败坏。

    “那你有什么法子让我出去?”

    王慕云微微升起一些希望,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素和君。

    “我去和陛下说,我心中爱慕你,不愿你在宫中蹉跎这么多年,求陛下把你放出去……”

    素和君红着脸说:“陛下性格宽厚,应该会……”

    “算了吧。”

    王慕云扯了扯嘴角,干脆地转身就走。

    “……那我还不如在宫里多待几年。”

    于是贺穆兰和素和君眼睁睁看着失望的王慕云走了,只留下两人大眼瞪小眼。

    素和君的表情像是被人甩了一巴掌又打到了南墙上,贺穆兰则是又尴尬又好笑,不知道该露出什么表情才好。

    她刚刚目睹了一桩人间惨剧,心高气傲走到哪儿都被人追捧的素和君居然也会被人毫不犹豫的拒绝……

    “咳咳,其实你不该说你要如何求情,只问她愿意不愿意就行了。”贺穆兰干咳了几声,扭过头去。

    “现在……现在怎么办?”

    “我现在不说,她之后只会更生气。按陛下的性格,我要这么求了,他肯定是赐婚给我们。到时候她要不愿意,喋血洞房都有可能。”

    素和君苦笑。

    “原想着她再怎么讨厌我,比起在宫里蹉跎来这样也算是好的,至少我也还算是知根知底之人,没想到她情愿熬到二十五也不愿接受我的好意。”

    “不是我说,你这样有点趁火打劫之嫌。”贺穆兰摇摇头,“何况云娘和你之前一点情愫都没有,能答应你才有鬼。你若真爱慕她,不妨趁着她在宫里的时候多和她接触,多照顾她,两个人有些感情基础,才好谈及婚嫁之事啊!”

    素和君一时心急才出了昏招,听完贺穆兰的话连连点头,恐怕是想借着自己是天子近臣的身份好好的刷王慕云的好感度了。

    让贺穆兰担忧的是素和君的年纪。他已经二十多岁了,这在早婚的鲜卑人里几乎是个异类,若是再等王慕云几年,恐怕就要熬到三十,就算素和君等得起,素和君的家人不一定等得起。

    不过这些也不是贺穆兰该考虑的问题,拓跋焘选了妃,这段时间都要留在宫里安心“造人”,贺穆兰比以前清闲的多,也不需要时时进宫了。

    素和君也是一样,他掌管天下白鹭,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即使想要儿女情长,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去解决个人问题。

    贺穆兰有时候甚至怀疑那些爱情小说里面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世界,一个男主角又要争霸天下又要组织生产还要谈情说爱,哪里来的时间?

    她不过才是个小小的将军,已经忙到一天恨不得变成四十八个小时才够,拓跋焘常常临幸了后宫以后还要起早处理公事、接着上朝,累的像狗一般,至于素和君、库莫提等人,无一不是一天只睡三个时辰不到的主儿……

    难怪这时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除了年轻人平时见不到面以外,但凡有为青年也没有时间恋爱,只能先成亲后恋爱恐怕也是个原因。

    ***

    拓跋焘的大选没过去多久,京中又出了一件大事。

    北魏尚佛,在魏国早期立国时,曾经不知道国家该如何发展才能长治久安,试过很多的法子,以佛教的理念教化万民也是一种。当时汉人士族并未大量出仕,佛教在北魏初年得以快速发展,平城内外有上千座佛寺,信仰佛教的贵族不知有多少。

    在这种氛围下,大量的鲜卑贵族造像、抄经、立碑,在山崖上开凿佛洞等等,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魏碑体”,便是源自于当时社会环境下大量建造佛像、佛寺、佛碑和石刻的需求。

    寇谦之是个天才,也确实是有本事的人,才能在当初佛门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硬是走上层路线杀出一条路来,给道门一次发展的机会。

    儒学在魏晋时期几近破败,当时玄学和黄老之学才是主流,延伸至北魏时期,从崔浩到其他汉人高士,皆是取儒家之皮毛,用道家之骨肉,行法家之精髓,道门和汉人利益想结合,才得到儒家和佛家分庭抗礼的地位。

    原本这种分庭抗礼是势均力敌的,直到北凉高僧昙无谶随着使团前来,最后归附了魏国,托身于护国寺为止。

    昙无谶是天竺来的高僧,北凉以佛治国,有一套自己的制度。北凉的国情比北魏还要复杂,境内马贼流寇众多、各民族经常起义,胡族生性彪悍,动辄杀人,整个国家乱成一团。

    所以沮渠蒙逊采用“佛门”来教化百姓,让他们信仰佛教、爱护性命,又说北凉王是佛祖托世引渡众人成佛云云,基本已经像是政教合一的局面了。

    而昙无谶,便是沮渠蒙逊抱有极大希望的国师人选。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可以撑起整个宗教或学说的天才是极为罕见的,寇谦之是一个,昙无谶也是一个。

    他是天竺人士,所学极杂,又精通佛法,他帮助沮渠蒙逊在北凉推行古印度贵霜王朝时期的制度和文化,让沮渠蒙逊很容易就让全国人们都信了佛,也信了他。

    昙无谶到了北魏后,立刻被拓跋焘保护了起来,不但护国寺里每日都有守卫保护他,而且还赐给他大量的金银和佛器,协助他安心的在寺里翻译经书、宣扬佛法。

    整个中原的僧人听说昙无谶在平城,都纷纷上京来见他。刘宋的高僧听说昙无谶来了北魏,甚至冒着极大的危险翻越国境,就为了能够见昙无谶一面。

    昙无谶不但翻译佛经,还常常给拓跋焘讲述发生在天竺的故事。此时的天竺也曾经历过动乱、各种教义之争,发生在天竺的事情能给拓跋焘一些关于治国的启示。

    连拓跋焘都认为昙无谶学识深厚,那么前来拜访的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就更多了,昙无谶的声望在北魏一下子到了惊人的地步。

    甚至有些直接朝中上奏,希望拓跋焘干脆赐封昙无谶为北魏的“国师”,以免昙无谶之后又开始四处游方,不能长久的留在魏国。

    虽然这件事后来被拓跋焘驳回了,但昙无谶所在的护国寺却成为了香火最鼎盛的一间寺庙,并且有诸多的鲜卑贵族开始自发供奉与他。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中开始渐渐传出不少谣言。有些人宣扬昙无谶是“妖僧”,说他在北凉时自称会一种“男女双身法”,其实就是房/中秘术,北凉的女人无不为了得子而向他求教。

    他将这些秘术教给北凉王沮渠蒙逊的公主和媳妇,是以北凉皇室淫/乱不堪,男男女女互相采补已成常态,昙无谶更是经常以身示范,教导他们男女交合的要点。

    除此之外,还有谣言传出昙无谶留在北魏是为了伺机接近拓跋焘,好伺机行刺魏帝,给北凉以喘息的机会。

    昙无谶精通毒术和咒术,在北凉做国师做的好好的,突然入了魏境、自请入宫,又开始想方设法的获得拓跋焘的认同,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这些谣言几乎是以铺天盖地之势传遍平城,而起因正是因为拓跋焘进行大选,许多人家悄悄拜访昙无谶,想要得到传说中那“双身法”的秘笈、或是希望参选的女儿能学会“双身法”而固宠才被揭露出来。

    拓跋焘虽然喜欢女人,但性格其实比较保守,对于这种“房/中/术”之类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

    这个时代消息不通,拓跋焘又不是笃信佛教之人,以至于平城中有许多贵族从各种渠道知道了昙无谶会这个,他却不知。

    等拓跋焘从白鹭官那里得知京中开始疯传昙无谶“妖僧”的名头时,事情已经发展的不可收拾了。

    重用擅长各项技术、又精通经典的僧人那叫求才若渴,重用擅长“房中秘术”,以隐晦之事固宠的僧人那就是“昏君”。

    拓跋焘并不准备以佛立国,所以对此尤为慎重,甚至亲自召了昙无谶来询问。

    昙无谶也觉得无辜的很。

    他是天竺人,“性”这种事在印度教里是神圣的,爱情和性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两件事,他虽信仰佛教,但此时的佛教是从印度教改革和演化而来,留下了不少印度教的影子,对于这方面并不深恶痛绝。

    他教导北凉许多女人的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本事,而是天竺旧有的一本经典,叫做《爱经》的。天竺人认为“爱”是与生俱来,可以无师自通,但“性”却必须经由学习方可掌握。这本书只是他离开天竺带的众多典籍之一,后来被北凉王发现,然后才命他翻译。

    至于什么“媳妇和女儿必须学会,常常多人一起研习”等等,更是误传。这本书虽然被北凉皇室知道,但还没有大胆到一群人一起“练习”的地步,只不过梵文难懂,其中多有艰涩之处,北凉王室的女眷经常拿《爱经》上看不懂的梵文部分请教他,有时候互相印证,渐渐就传出这种风声。

    沮渠蒙逊大概也觉得这种风声不好,后来便不允许昙无谶再翻译这本书,其他女眷也只能偷偷在私下里研习。

    只是“□□”这种东西,若大大方方给别人看,那别人还不一定看,反倒是又下令禁止、又下令不允许讨论,反而传的沸沸扬扬、极为神秘,什么“双身法”,什么“生子术”,乱七八糟的言论也传了出来,直把昙无谶渲染成擅长这种秘术的僧人,连到了魏国都没有摆脱。

    知道昙无谶真有这样的典籍,而且还真在北凉王室“教导”过,拓跋焘知道昙无谶的名声已经洗不干净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因为谣言里有提到北凉王族的女子全部修习此术,甚至嫂嫂和小叔子、公主和王子、侍卫都一起“验证”,直把北凉王室传的像是光怪陆离的妖魔鬼怪之地一般,公主和王子的声誉也被毁的不清。

    拓跋焘是马上要派迎亲队伍去北凉娶兴平公主的,此时传出这种名声,等于是告诉全天下拓跋焘还没娶亲,就已经满头绿帽子了。

    随便哪个男人都不能容忍这种传闻,哪怕这传闻可能是假的也不行。至少北魏的鲜卑女子开放,也没有开放到大家一起来研习“房中术”的地步,鲜卑的宗室们也不会接受北凉的公主在这方面有傲人的“天赋”。

    至于王子和嫂嫂“有苟且之事”的矛头则是直指沮渠牧犍。沮渠牧犍是三王子,他的两个哥哥都曾被立为继承人,又都死于非命,两个嫂嫂就成了庞大家产的守护者和继承者。

    若不是他,他其他几个弟弟还没有娶妻,那就是他也戴了绿帽子。

    这谣言正好在拓跋焘大选嫔妃之前散播出来,白鹭官们毫无预见,谣言又吸引了许多信以为真的人,护国寺明里暗里被大选的那些人家踏破了门槛,似乎也隐隐印证了这些谣言是真的。

    如此一来,不但昙无谶被鲜卑宗室禁止再出入内宫,就连和昙无谶相处愉快,经常在一起证道的慈心大师,也被人质疑起是否有随贺穆兰出使北凉的品行。

    这件事造成的极坏影响不但让昙无谶举步维艰,也使得贺穆兰出使北凉的日子不得不提前。

    因为再拖下去,国内反对的呼声会越来越大,北凉以兴平公主和亲的联姻也会化为泡影。

    贺穆兰几乎是还没有做好什么准备,就已经得到了多方的“暗示”。

    而宫中送给她的那位“译官”,简直让贺穆兰惊得差点拔剑。

    “这是原鸿胪寺的寺人,精通卢水胡语和多族语言,声音洪亮,能言善辩,如今是陛下身边的舍人。”

    宫中来宣旨的赵常侍领着身后的一位黄衣小官向贺穆兰行礼。

    “舍人郑宗,拜见虎威将军!” 

第368章 我要改变

    郑宗原本是拓跋焘身前负责翻译各国文书的舍人,但自从拓跋焘发现赫连明珠和郑宗有些隐隐不对付以后,出于“爱护”赫连明珠的原因,他便让赵常侍调了郑宗离开武昌殿,专门在偏殿待命,伺候文书。

    是以“赵明”曾经控诉过有个叫郑宗的舍人老是对她说些骇人听闻的言语,可贺穆兰却没怎么见过他。

    在贺穆兰那个重得神力而“入梦”的夜晚,她在梦境里看到了许多人的未来,包括这个现在叫做“郑宗”,而后来叫做“宗爱”的太监。

    虽不知道他犯了什么事,从前途光明的舍人而受了宫刑,但能一落千丈又重新爬回拓跋焘身边,这个人的隐忍功夫恐怕已经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

    宗爱曾与拓跋焘晚年多疑的时候,多次离间他和太子拓跋晃之间的父子之情,甚至构陷使得东宫好几位属臣获罪,也导致拓跋晃和拓跋焘为此而争吵,拓跋晃后来更是不知道负气还是害怕,自绝于宫中。

    拓跋焘死了从小培养的太子,脑子顿时清醒了不少,开始彻底彻查太子宫事件,宗爱害怕拓跋焘查到他身上来,干脆将拓跋焘酒壶里的酒下了毒,拓跋焘毒发身亡,就如此冤屈的了结了他雄才大略的一生。

    如果只是这样还不算,宗爱并不是笨蛋,他弑杀了拓跋焘,料想其他大臣不会饶过他,于是进宫挟持了赫连皇后,逼迫赫连皇后立了拓跋余为帝,自己身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

    他大权得手,随意召唤公卿大臣,专权跋扈,一日比一日厉害,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都认为宗爱必定会像赵高、阎乐篡权的危险。

    拓跋余深为不安,怀疑宗爱将要作乱,就想谋划削夺他的大权,结果被宗爱于夜晚谋杀了。

    宗爱毒杀拓跋焘的事情被查出后,当时的尚书陆丽以及库莫提、源破羌等人拥立拓跋晃的长子为帝,各地起兵“复仇”,宗爱死的极惨,被诛三族,但对整个北魏造成的危害已经无法挽回了。

    拓跋焘一死,原本已经成长到可以继位的太子拓跋晃早就死于非命,政治没有像拓跋嗣向拓跋焘过渡那般平稳,新帝年幼又不能服众,北魏很是混乱了一阵。

    各地谋反不断,被抑制的佛教又开始兴盛,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已有英主的气概,却在仅仅二十六岁的时候就驾崩了。

    贺穆兰甚至怀疑他会死的这般早,是因为他已经成年不好控制,最终秘密死于了各方的倾轧之中。

    而这些悲剧的源头,都指向这位被称为“帝制时代最疯狂的宦官”的郑宗。

    即使现在的他只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而且穿着打扮举止相貌都还算得体的年轻人,贺穆兰也不敢有一点大意。

    所以,首当其冲的郑宗感受到了一股铺天盖地的杀意,那杀意浓厚到几乎有实质一般的地步,郑宗被贺穆兰的气机锁定,几乎连动都不能动,额头上冷汗直冒,全身都在哆嗦。

    贺穆兰和宗爱的反常其他人都看出来了,宫中来宣旨和送东西的诸多礼官和宦官见了以后十分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贺穆兰是个很温和的人。

    好在贺穆兰很快想起这位“郑宗”目前还不是“宗爱”,他如今是位朝廷命官,即使她再怎么想要杀了此人,没有合适的理由也很难服众,说不定还会给拓跋焘惹麻烦。

    但贺穆兰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寻个机会,将这人悄悄的解决了。

    哪怕她会变成恶魔,这人也绝不能留!

    想到这里,贺穆兰陡然收回全身的杀气,微微冷淡地点了点头:“不用多礼,胆量还可以,没被我吓跑。”

    郑宗一听这之前的杀意不过是“考验”,顿时浑身一松,差点跌坐与地上。

    他旁边的几个礼官和宦官闻言发笑。

    “将军何必这么吓他,这次出使北凉又不是去打仗,哪里会遇见将军这样的对手!更何况将军又不是挑选亲卫……”

    “做我的译官,自然是用我的办法。”

    贺穆兰打断了几个人的话,对着郑宗问道:“你可会武艺?”

    郑宗原本已经被拓跋焘“打入冷宫”,后来知道“赵明”是个女人,而且还是很可能会嫁给拓跋焘的胡夏公主,便知道自己在宫里的未来不会太好。

    不过后来赫连明珠还是没嫁给拓跋焘,也没有和他计较当时调戏她的事情,郑宗的担心才慢慢变淡。

    只是拓跋焘一直没有表现出重用他的样子,而舍人一旦不在近前伺候也没什么油水,郑宗的日子就过的拮据起来。

    这次要出使北凉,鸿胪寺里最精通北凉风俗的就是他,所以他也得了推荐。

    郑宗知道在宫里再难得晋升的机会,而花木兰在外的名声却一向是刚正稳重,性格又慷慨大方,所以他便使出了不少力气,想法子从几位待选者里让素和君认同,被举荐了过来。

    原本想着这趟出使,跟在花木兰身边在北凉好吃好喝是肯定的,说不得还能发些小财。这位将军是军户出身,身边也没什么人才,只要迎奉好了,也许以后还能多条路子。

    哪知道在外面公认性格“稳重温和”的花木兰,一见面就给了他这么大一个下马威,那杀意一点都不像是考验,就像是他真想把自己千刀万剐一般,郑宗原本活络的心如今也七上八下,不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花木兰虽说是“试试胆子”,可他却已经先被吓破了胆子,一时半会回复不过来了。

    宗爱被留下了,贺穆兰又发了信去请护国寺里的慈心大师,让他第二天来虎威将军府汇合,自己却匆匆忙忙去找人请了狄叶飞来府里。

    她找狄叶飞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在临走之前安排几件事情。

    没人知道贺穆兰作为一个现代人心中的挣扎。

    在拓跋焘“问策”那日,贺穆兰就知道山西有着丰富的煤储备,可以让高车人炼制钢铁,甚至可以借由高车炼制煤矿的本事使得魏国的国力提升一个台阶。

    煤燃烧的温度大大高于木炭,所以无论是陶器发展为瓷器也好、烧纸琉璃也好,还是制作铁器、炼钢,都会因为炉火的温度提升而获得极大的发展。

    尤其是武器。

    用煤作为熔炉燃料炼制的武器,因为明显去除了杂质,其锋锐和韧性都要大大提高,这也是为什么高车人制作的武器一向在北方诸胡中供不应求的原因。

    山西产煤,北燕所在的辽宁则产铁,大魏只要得了北燕,不但有盐,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钢铁可用。

    但正因为贺穆兰知道一个国家的科技快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